導航:首頁 > 以太坊區 > 以太坊礦機賠錢

以太坊礦機賠錢

發布時間:2025-04-24 13:08:16

⑴ 在區塊鏈不幹壞事如何賺很多錢

據報道,因為熊市而沉寂已久的幣圈最近被打破了,這一次,站在槍口上的依然是被外界稱為「幣圈首富」的李笑來。

2018年7月4日,一段李笑來私下談話的錄音在網路上傳播。在這段長達50多分鍾的談話中,李笑來帶著粗鄙的口吻依次數落幣圈中的知名人物和區塊鏈項目,並以贏家姿態向談話對象講述著自己的投資手法。

這段聽起來信息量爆炸的錄音,讓李笑來再一次被輿論推上了風口浪尖。由於錄音中提到了「不要盲目相信價值投資」、「銷售空氣幣」等幣圈投資者敏感的詞彙,因此在後來的輿論中,李笑來被認定幣圈裡的「割韭菜」的莊家。

同時,作為曾經的新東方老師和暢銷書作者,李笑來在進入區塊鏈行業之後擁躉眾多。但那段錄音中,李笑來一面認為自己的 IP和流量在幣圈非常重要,一面又鄙棄著盲目的追隨者。

那麼真實的李笑來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真實財富積累和投資區塊鏈的方式到底如何?如今區塊鏈行業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江湖?

2018年7月12日,李笑來接受了媒體的獨家專訪,回應了外界質疑他的問題。

媒體:區塊鏈行業你最看好誰?

李笑來:比特大陸的吳忌寒。我覺得這個人是區塊鏈行業中帶傷帶血的戰士。大概三年前,我跟朋友也說過這事兒,如果這個世界裡有一個我可能打不過的對手,那就是吳忌寒。只不過我們恰好不在一個賽道上,所以這也是我的運氣。

媒體:你的發小羅永浩在苦哈哈地做實業,你在做區塊鏈,你怎麼看待區塊鏈和實體之間的關系?

李笑來:金融是實體經濟的體現。金融不可能脫離實體經濟存在的。區塊鏈一定會驅動實體產業,但是用什麼樣的方式驅動,現在還不得而知。

我是很羨慕羅永浩做實體行業,他的幸福感比我高,因為做出一部手機比我做一個未知的行業成就感要大很多,他們也更容易獲得社會承認。

媒體:錄音泄露發生之後,羅永浩有安慰過你嗎?

李笑來:我們的習慣是在遇到麻煩的時候都不吱聲,因為如何安慰別人本來就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但過後我們會一起相互聊聊都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笑來:你還有其他問題嗎?今天我生日,等會兒要陪老婆吃飯。

內容來源 鳳凰網

數字貨幣虛擬貨幣

是的,虛擬貨幣以數字貨幣的形式出現,與國家要發行的數字貨幣有著本質的區別。 國家法定數字貨幣與發行的紙幣一樣,都是基於國家經濟實力,而虛擬貨幣比特幣的本質其實是一堆復雜演算法產生的特殊解決方案。
1、對於數字貨幣來說。人們的恐慌是比特幣暴跌的重要原因。許多投資者容易出現起起落落。他們一直盯著磁碟。市場小幅波動,反應十分激烈。如果一個項目真的讓你樂觀,不要相信你的直覺,更不要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響。恐慌性銷售是一個術語。你會看到它被廣泛用於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社區。每當數字貨幣下跌時,恐慌性拋售就開始了,因為新交易者賣出他們的貨幣,擔心貨幣會進一步下跌,他們可能會賠錢,所以請耐心等待!
2、區塊鏈項目白皮書是區塊鏈項目團隊發布的可以代表官方立場的文件。內容一般是對項目的詳細介紹和官方說明。例如,這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初衷和願景是什麼,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如何使用技術,商業模式是什麼,是否會發行代幣,如果發行,如何分配每個參與者的權益,如何規劃項目的未來等等。也就是說,通過一份白皮書,你可以了解一個區塊鏈項目的細節。
3、投資者,不要點擊各種社交媒體發送的第三方郵件。這些電子郵件將以吸引人的標題「釣魚」。如果您不小心,您的數字資產將被盜。我記得當我第一次收到第三方電子郵件時,我建議我正在更新 myetherwallet (MEW)。如果我不點擊鏈接,我將丟失所有以太坊 (ETH) 和 erc-20 代幣。
4、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相信那些免費空投或免費數字貨幣、注冊免費礦機和給予推廣者適當收入的「免費午餐」。目前交易市場中各種所謂的數字貨幣還處於空頭狀態,即沒有相應的落地或服務支持,因此幣價的波動更多的是受政策和人為操縱的影響。只有當數字貨幣的價值體系依賴於它的實際用途時,才算是重回正軌。
5、入院後,沒有目標,也沒有對市場的客觀研究。當你賺錢時,你想出它。為了安全,你急於放下包,這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在下每個訂單之前,我們應該知道當前的市場是什麼。如果大勢來了,遇到單邊行情,「貪」也是有可能的!有單邊行情的時候,可以長期持有順勢單,尤其是行情剛剛開始的時候。可以長期有釣大魚的想法,也不必因為急於出現而錯失自己的利潤。

⑶ 家用台式電腦24小時挖礦,多久能挖到一枚比特幣

09年那會你用普通電腦還有可能挖得出來比特幣,現在別試了,現在即使專業挖礦機也都是挖礦池,礦池的原理就是集合接入礦池裡的所有算力去挖比特幣,挖出來多少後按比例分配給參與挖礦的人員,具體能分給你多少一看挖出來多少,二看礦池平台分配比例。個人電腦挖一千年都不一定能挖出來。

我們先看一下多少算力一天才能挖出一個比特幣,用挖礦收益計算器算一下就知道,150000TH的算力一天才能挖1.04個比特幣。比特大陸專用礦機算力也只有100TH,它一天只能挖1/1500個比特幣,挖一個需要1500天,差不多4年的時間。


那個人電腦呢?筆記本一般都是集成顯卡,算力只有200MH,台式機獨立顯卡也只有600MH。MH是TH的1/1000,那意味著獨立顯卡的普通電腦算力只有專業礦機的 150(100*1000/600)分之一,反過來說,專業礦機要四年,那麼普通電腦就要600年,咱們三代人都看不到結果[捂臉]。


那普通電腦挖比特幣的話一年到底能賺多少錢呢?目前差不多四十萬一個比特幣,600年挖一個,平均下來一年7000塊錢,看上去好像還不錯對嗎?錯!你沒有算電費和電腦耗損費,算上電費咱就虧了。一度電五毛錢,挖礦模式下電腦功耗差不多1000瓦,一天24度電,12塊錢,一年電費就4000多塊錢。電腦挖一年顯卡和CPU基本也廢了,算上耗費,基本等於零,忙了一年一場空。


所以當前比特幣只能用專業礦機挖,不要幻想用普通電腦挖了。





三種比特幣開采方式,家用電腦挖礦最不靠譜,其餘兩種就像買彩票一樣

比特幣的全球計算難度是21,724,134,900,047,一個家用的2.5GHz的CPU,算力大概是 2.24,每T日產出為 0.00000579 BTC,咱們算下:

1比特幣 (2.24 TFLOPs 0.00000579比特幣/每日) 365=211年

也就是說……200多年可以挖出來一個比特幣(希望我小數點沒數錯)

「挖」比特幣是想賺錢,可以考慮,但只有專業挖礦者「可能」可以獲得比特幣的方法,不賠錢的難度很高。

挖礦要有硬體設備,挖比特幣礦的特製晶片我們通稱礦機,操作礦機有硬體投入成本和運作成本,這些成本包括:硬體購入、安裝、電費、更換、折舊、場地、散熱等等;維持硬體運作的種種成本(如電費等)是重復性的,加上硬體過時折價,一次性總投入的資金額度大,所以擁有自己礦機的投資風險非常高。

挖礦是資本密集的事。有資金的人可以做為挖礦硬體的所有人,以出租算力來回收成本;沒有資金的散戶想要挖礦則可以承租別人的硬體算力來挖礦,兩方各取所需。結果是,資金流向是由算力承租人將錢交給算力出租人,而算力出租人將錢交給了硬體商供應商。在整個比特幣挖礦的產業鏈,礦機商在上游,風險小、資金回收也早,出租算力者是中游,也有利潤;最下等的是終端算力的購買者,通常是賠錢的買賣。

既然比特幣礦工難為,要想搭上比特幣擁有者的列車,直接買入比特幣後長期持有是最為簡單、直接的方法。

「挖」比特幣(bitcoin/比特幣)的做法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

1. 獨力挖礦/開采(Solo Mining) -用家用慢慢挖,有幸挖到時,自己一人分礦。

2. 合力挖礦/開采(Pool Mining) -貢獻你的計算力到一個團體參加團挖,挖到時全團每個人依計算力的貢獻度照比例分礦。

3. 雲端挖礦/開采(Cloud Mining) -租用在「雲端」礦場的 計算力 來團挖。雲端挖礦通常被包裝成一種商品在公開網上出售,利用人們喜歡「不勞而獲」的心理,雲礦業者賺取「租金」,讓持有計算力的人來分來分挖到的礦。

以上三種挖礦作法當中,獨立開採的時代早已過時,這是因為采礦難度日日不斷提升的結果,以至於今天要單靠一己之力要能挖到礦的機率太微小了,比中彩票還難。

雖然獨立開采如同中獎時可以個人獨得一批次的礦金,但是一般比較可行的作法是用團挖法或雲端開采法集合眾人之力才能挖到一個批次。團挖就好比大家集資買彩票的做法是一樣的,只要有一張彩票中了獎,團里的人挖到那一批次的礦的結果是全團大家一起分。
除非你有便宜又超人一等的算力,不然,挖礦已經不值得一試了。無論自設「礦場」來獨立挖礦或購買雲端合約都不用考慮,因為團隊挖或雲端挖礦其實要回收成本都不易。您想,如果有礦機的人能靠挖礦賺到錢,為什麼還要以賣礦機、或賣合約來賺錢呢?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您了解當個比特幣礦工不賠錢實在太不容易了,用家用電腦來挖更是不可能。

據圖吧老哥透露,3080一天能挖四十,耗費七度電,一個月輕松賺一千,不過現在顯卡價格也就看看,3080得上萬了,要啥自行車啊,本來剛需想配一台直接打消念頭。聽說小縣城網吧都會挖礦了,哎

如今挖礦也包含了另一層含義,那就是挖比特幣和以太坊為首的數字貨幣。挖數字貨幣其實不是用真正的機械式設備去運作,而是用礦機計算出比特幣其中的種種難題,可以得到比特幣的獎勵!

在早些年的時候,如果你想參與挖比特幣,只需要一台家用電腦就可以參與挖礦行列,如今隨著比特幣的價格飆升至數萬甚至十幾萬一枚,比特幣的挖礦人數也是暴漲,普通電腦的演算法已經完全無法滿足現在挖礦的難度需求了。如果你想要挖比特幣或以太坊,必須得准備一台專業挖礦的礦機才行。

⑷ 虛擬貨幣挖礦,在國內「消失」的200天

嚴禁錮下,挖礦仍以隱蔽的方法存在著

「此刻海內的礦工三分之一去外洋了,三分之一處於張望立場,別的三分之一已經分開這個行業。」12月27日,一位礦機銷售人士向《財經天下》周刊暗示。

這背後的形勢是,本年5月以來,禁錮部分對虛擬錢幣挖礦的沖擊力度有增無減。今朝,海內挖礦重鎮四川、雲南、新疆和內蒙等地的礦場早已紛紛關停,絕大部門的礦場、礦機製造商和礦池,個中有必然局限和運營本領的已經遷移到外洋繼承運營,而剩下一些策劃本領差的小礦場和礦池只能關停。

然而,強禁錮下,曾經的礦工們仍以較為隱蔽的方法存在著。《財經天下》周刊相識到,海內的虛擬錢幣挖礦行業從一開始的支離破碎,此刻已經大局限出走北美和中亞等地域,繼承運營。

海內某礦場主王東項匯報《財經天下》周刊,海內的禁錮政策對老礦工來說影響不是太大,剛開始心態會受到影響,但此刻礦工已經漫衍到全球了。海內的礦機生意業務已經很少了,大部門都是從中國香港和馬來西亞發貨。

「礦機製造廠商也不在海內出產了,都全部遷移到外洋了。」上述礦機銷售人員先容說,遷移到外洋的礦機不受影響,今朝各方面運營都正常舉辦。他認為,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錢幣還會經驗一輪調解,屆時比特幣價值大概還會創新高,所以BTC挖礦仍然有利可圖。這也是為什麼海內的礦場主但願盡快將礦機轉移到外洋,繼承挖礦。

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比特幣價值在3萬-6.7萬美元之間震盪,年均價到達了47000美元閣下。去年2月10日,比特幣跌破1萬美元,短時間內最低下探到5000美元四周,之後幾個月開始顛簸上升,到本年年頭已經打破了5萬美元。

5月份,海內禁錮政策出台後,比特幣從60000美元/枚跌至35000美元/枚。11月10日,比特幣再創汗青新高,最高到達了6.9萬美元/枚。從2014年的不敷4000美元到此刻最高靠近7萬美元,

比特幣市值飆升,本年總市值排名曾一度高出Facebook、騰訊、阿里巴巴以及特斯拉等公司。

而部門人被虛擬錢幣短時間內帶來的龐大財產效應所疑惑,由此成為一些公司收割的「韭菜」,埋下諸多隱患。

近期,星際某某挖礦公司就以打著FIL雲算力挖礦處事為由,號稱「年投資回報率300%,本金不受損「,通過在線下拉人頭的方法, 完美世界小說,舉辦違法挖礦和犯科集資。狀師肖颯認為,這種行為大概涉嫌組織率領傳銷罪、集資騙財騙罪。

然而,該公司包裝的暴富神話卻裂痕百出,很快便遭到了用戶投訴。一些星際某某的用戶向媒體暗示,之前在該平台買了FIL算力,一切正常,但是最近半年只能提現總產幣數量的10%,其餘的無法提現,公司給的說法是做投資賠錢了,沒有那麼多幣去兌付給礦工了。

對此,肖颯先容說,在幣圈或礦圈業務里,常常存在誇大的、「騙取財物」的宣傳方法。一旦切正當定條件,FIL挖礦的策劃礦場行為就有異化為犯法的風險。同時,假如星際某某的資金盤的操縱屬於以犯科佔有為目標,利用騙財騙要領犯科集資,到達數額較大的景象,則組成犯科集資罪。

有業內人士匯報《財經天下》周刊,在挖礦行業中,披著「區塊鏈」外衣挖礦炒幣的網路傳銷組織並不少見。固然上述公司涉嫌的糾紛尚有待法院裁定,但相似案件,曾被認定為「傳銷」。

2019年9月,鹽城公安就破獲了一個500億元的區塊鏈騙局。案件中,陳某、丁某、彭某等人架設搭建「PlusToken」平台,成長會員200餘萬人,平台接收會員比特幣、以太坊幣等數字錢幣948萬余個,按其時市場行情計較,摺合人民幣總值500多億元。

最終在2020年11月26日,據最高法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江蘇省鹽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刑事裁定書,被告人陳波、丁贊清、彭一軒等14名被告人犯組織、率領傳銷勾當罪,被告人陳滔犯掩飾、隱瞞犯法所冒犯,被判處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別懲罰金。因涉及人數多、金額大,此案件被稱為「幣圈第一大案」。

這類騙局在幣圈險些是數不勝數,本年以來,光媒體果真報道的區塊鏈資金騙局就多達15起,個中不乏IPFS、chia和Swarm bzz這種知名挖礦項目。上述三個都是本年很是火爆的挖礦項目,但毫無破例,都爆雷了。

Swarm bzz挖礦一開始就被譽為「天王級」項目,但它並非是海外區塊鏈項目,甚至與Swarm都沒多大幹系,是由海內某個知名大佬連系多個算力礦場,設計的資金盤玩法,在收割完流量和散戶的資金後,幕後最大黑手——匠星科技已經關網跑路。

⑸ 區塊鏈游資怎麼炒(區塊鏈下游股票)

普通人如何用區塊鏈賺錢?區塊鏈要怎麼賺錢?

區塊鏈的出現是一種社會新潮。它預示著人類社會轉型、改朝換代的新時代的到來。區塊鏈的社會學基礎是基於生物邏輯的自然、社會、技術的進化規律:分布式、去中心;從邊緣到中心再到邊緣,從失控到控制再到失控。區塊鏈的技術基礎是分布式網路架構,正是因為分布式網路技術的成熟,去中心、弱中心、分中心及共享、共識、共擔的組織架構、商業架構和社會架構才有可能有效建立起來。

第一、炒幣。炒幣是區塊鏈賺錢門檻最低的一種方式。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比特幣。比特幣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漲了四萬倍。除了比特幣,還有很多數字貨幣,例如以太幣等等。

炒幣分一級市場(ICO)和二級市場(交易所)。一級市場就像為某個項目的天使輪投資,一般是行家玩的;二級市場就是到交易所買幣,像買股票一樣,低入高出。

第二、商販。區塊鏈是全球性的市場。每個幣種在每個平台每個時間段的價格不一樣。很多人可以像小商販一樣,從價格低的平台搬到價格高的平台去賣,賺差價。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的門檻較低。不過現在出現團隊化商販,利用軟體來操作,快狠准。

第三、推廣賺傭金。這種方式就像淘寶客,把淘寶的商品鏈接推廣出去,成交了就可以分傭金。區塊鏈的做法是,首先注冊交易所賬號,生成自己的邀請鏈接,然後推廣,有人通過你的鏈接注冊了交易所並產生交易的話,你就有傭金。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門檻也比較低。

第四、挖礦。比特幣中的「挖礦」就是記賬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搶,搶到記賬權機會就有獎勵,獎勵的東西是比特幣。這個行為就是「挖礦」。挖礦需要設備,專業的礦機。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門檻稍微高一些。

第五、技術支持。給一些團隊和企業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持。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門檻高,需要有技術基礎。

第六、開交易所(交易網站)。開交易網站,讓大家來交易,收取手續費。門檻高。

第七、開發錢包。錢包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就像區塊鏈的「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主要經營流量。門檻高。

第八、做區塊鏈項目。比如發幣。例如以太坊。以太坊基金會募集了1800萬美金啟動資金,然後自己留了1000萬以太幣。他們的玩法是這樣的,首先把募集資金花掉,主要是給開發人員。等開發人員開發出核心技術之後,以太幣就升值。然後就消費以太幣,花掉900萬個以太幣,以太幣就流通起來了。剩下100萬個以太幣估值1億美元;B、研究區塊鏈應用。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門檻很高。

第九、基礎設備供應商。區塊鏈火起來,不管是挖礦還是其他,都需要設備。例如生產礦機和晶元。例如生產硬體和軟體的比特大陸,一年收入幾十億美金。這種區塊鏈賺錢方式門檻太高。

有沒有懂區塊鏈投資的?想問問大家都是怎麼參與區塊鏈投資的?收益怎麼樣?安全嗎?

這個我最有發言權。我是在幣圈待了五六年了,買過設備,也在各大交易所炒過,開過合約,加過杠桿。這些年實際上是賺錢的時候少,賠錢的時候多。後來我發現,投資區塊鏈其實就相當於是炒股,賠了的都想繼續參與希望能翻盤,賺了的都想繼續參與希望能大賺。這樣一來二去,再加上對區塊鏈到底是什麼也不是很了解,自然就得不到太多的收益了,往往都會被收割成韭菜。

最近我一個幣圈的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公司叫HadaMeta,總部是在新加坡的,國內也有技術團隊。朋友叫我去聽了一下他們技術人員做的分享,我覺得眼前一亮啊。給你分享下我的心得。

首先,第一次接觸HadaMeta這個公司的時候,我的潛意識里認為,他們估計和我之前遇到的公司差不多,都是說著說著就忽悠你買設備。但聽了他們的人介紹了大半天,設備的事壓根就沒提,他們一直在分享怎麼去在區塊鏈市場選擇靠譜的投資產品,並且用怎樣的方式參與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收益和投資安全,這讓我挺意外的,開始有點興趣了。

然後他們給我分析了一下我之前投資區塊鏈為什麼會是賺的少賠得多,歸根結底是因為「選」和「投」沒做好。我確實也是不知道怎麼去選一個好的區塊鏈投資產品,看著哪個項目火,就跟著投進去了,而且不由自主地就買了設備,或者等上線後直接炒。結果他們和我說,我這種投資方式最容易被割韭菜。我仔細一想也是,畢竟我參與的時候已經比別人晚了一步,拿到的收益自然就少了。

最後,他們根據我的實際情況,給我專門設計了區塊鏈產品的投資方案。他們和我說,我是適合短線投資的,這樣的話就不要去買設備,因為不值當,而且成本也高。短線投資可能也就幾個月的時間,沒必要買設備。而短線投資的紅利期就是在區塊鏈公鏈上線前的測試期,所以他們建議我去租雲算力參與,這樣風險小,投入少,回報又多。

說實話我是真的沒見過他們這樣的團隊,可能直接賣設備的話,能賺的錢就更多,但他們沒有這么做,而是在勸我量力而行。我覺得還是挺靠譜的

區塊鏈是什麼,怎麼用區塊鏈賺錢?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區塊鏈的賺錢方法:

1、推廣賺傭金。

區塊鏈的做法是,首先注冊交易所賬號,生成自己的邀請鏈接,然後推廣,有人通過你的鏈接注冊了交易所並產生交易的話,你就有傭金。

2、炒幣。

炒幣就像炒股。炒幣是區塊鏈賺錢門檻最低的一種方式。

3、挖礦。

比特幣中的「挖礦」就是記賬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搶,搶到記賬權機會就有獎勵,獎勵的東西是比特幣。這個行為就是「挖礦」。

4、開發錢包。

錢包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就像區塊鏈的「支付寶」或「微信支付」。

拓展資料:

1、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2、區塊鏈誕生自中本聰的比特幣,自2009年以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類比特幣的數字貨幣,都是基於公有區塊鏈的。

3、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宣布對數字貨幣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會議肯定了數字貨幣在降低傳統貨幣發行等方面的價值,並表示央行在探索發行數字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的表達大大增強了數字貨幣行業信心。這是繼2013年12月5日央行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之後,第一次對數字貨幣表示明確的態度。

區塊鏈——網路

⑹ 為什麼有人說「炒幣不如屯幣,買幣不如挖礦」

首先強調一句,這是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的,而且只針對部分幣種(比特幣、以太坊)。

先說說為什麼炒幣不如屯幣。很簡單,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炒幣技術都太爛了,頻繁的交易除了養活了交易所,賺不到多少錢,遠遠不如選擇優質幣種後拿住來的簡單。

再說說為什麼買幣不如挖幣。所謂挖礦,其實可以理解成低成本的買幣,買打折的幣,所以說,從這個角度看,買幣當然不如挖礦。

但上面這個說法,也存在一些漏洞。

有些人就是天賦異稟,炒幣專家,就是能從炒幣賺錢。

而挖礦看似美好,其實對新人來說有很多坑,畢竟大多數人沒有條件自建礦場,只能選擇託管和雲算力,而這都存在乙方不靠譜的可能性。

總之,大家還是要學會變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幣圈賺錢辦法。

這么跟你說吧,2020年3月份,

一個以太坊86美金,現在最高1800美金

一個比特幣3800美金,現在最高48000美金

你自己想想,屯一年,你會賺多少錢

1.風險高:金融行業很早就有句的名言:高收益伴隨的是高風險,炒幣也一樣;

2.前期需要做大量功課:這和購買股票有些類似,你需要了解你投資目標的團隊、白皮書、應用場景、背景等等基本信息進行前期深入了解和認知,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的做出判斷,這可不是剛進場的小白能學的來的。

通過以上炒幣與挖礦的對比,挖礦收益遠遠高於炒幣,屬於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方式。

現在幣價低,有人說買礦機不如直接買幣,其實不然,買幣必須承擔幣價下跌的風險,風險與收益並存,而買礦機則是「旱澇保收「、保值上升,作為投資者來說,長遠的眼光看礦機生產幣;而在沒有豐富的市場經驗時所作出買幣的決定只是投機者的選擇!

挖礦的優勢:

1.風險小:挖掘比特幣的風險遠遠小於其他幣;

2.利潤大:只要能夠將成本控制好並形成規模,利潤是十分客觀的;

3.不費心:只要設定好挖礦程序、做好日常維護保障礦機運行,你就坐等BTC入賬吧。

囤幣的優勢:

1.門檻低:幾乎和股市一樣進入門檻低,交易門檻幾乎沒有;

2.成本低:和那些單價動輒數萬的礦機和大面積的廠房比起來,囤幣的那些錢與之相比,就不算什麼了,另一方面就是,囤幣基本要付出的就是時間;

總結:所以把用挖礦產生的幣囤起來未嘗不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方式。

忽悠你委託挖礦的,都是把你的錢投資買幣了!古代種糧食的有幾個發大財的,都是靠販賣糧食賺錢!

囤幣與炒幣

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看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不是一個單選題,沒有人極化到說囤幣是最好的或者說炒幣是最好的。本來是要對比的策略,卻演化成兩個都好。曾經的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如今卻是魚要吃,熊掌更要吃。

不過這個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又能做大魚和熊掌兼得,炒幣和囤幣並不是物品,也不是有或者沒有的關系。它們僅僅是一個如果將自身資產放大的策略,只是,結果也許是無限縮小。

我並不知道大家炒幣或者囤幣到底賺錢如何,這種隱私的事情,很少人會說出來。不過我想大部分人炒幣並不怎麼賺錢。炒幣,炒山寨幣,或者主流幣,目的無法玩波段,炒作熱點。既然是炒作,本身的價值自然是會被擴大,虛無的價格又有誰知道有多少水分。

過於貪婪

我並不想否認炒幣的價值,在很多人眼中,炒幣是來錢最快的,囤幣是收益最穩的。在我的認知當中,很多人追求炒幣的風險投資,總是認為自己可以買在低點附近,恰好逃頂。

人有失足,馬有失蹄。這種不常見的錯誤,在炒幣關鍵的時刻往往是經常出現。在我的炒幣生涯中,這種錯誤卻是不少。可以說,我炒幣時候,在買進的時候,雖然談不上底部但也是相差不遠。可是總是失敗,貪婪的人性讓我忘卻了高點出貨,猶豫不決最終造成巨大的虧損。

我想我這樣的經歷大部分人都是有的,被莊家玩弄得傷痕累累之後,默默選擇了定投囤幣。畢竟,在幣圈的定投,雖然收益相對而言少一些,但是比存在銀行還是強上數倍的。

定投的失敗,我的經歷基本上都是沒有出貨到位。嘴上喊著別人貪婪我恐懼,結果卻是別人貪婪我還要貪。過於貪婪,在山寨幣炒作的博弈當中往往是傷害最深的那些。以後倘若炒幣,還是降低慾望為好。

缺乏真正的分析

利益的追逐無論合適都不會讓人放棄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畢竟我們需要虎骨虎皮。炒幣的利潤還是相對難以吃到,於是大家慢慢學習分析,看蠟燭圖,學習各種指標的意義。書讀多了,彷彿自己也很智慧了,指點幣圈,預測走勢,彷彿都是那麼准確。

在行情當中尋找規律,在規律當中尋找變倉的點位,然後開啟自己的騷操作。相信不少人用自己所學的東西去判斷未來走勢,然後進行交易,通過結果來驗證自己判斷能力,這的確是一個提升自己分析能力的好方法。

不過,既然被收割了,自然是炒幣操作失敗。K線的走勢,全無規律,所謂的規律不過是陷阱上的誘餌罷了。

當然,幣圈也是高級的分析玩家,帶領大家奮斗戰場。

比如幣圈的反指蔡曙,聽說很多人喜歡跟著他反向操作。如果一個人失敗率如此之高,我是不信的。記得一次線下,有人問過他,結果是他對行情進行了大數據分析。也因此證明了,反指背後,是存在技術的。

我個人對幣圈行情的數據分析並不了解,近的來說,在流動性挖礦破滅之前,江卓爾曾經說過自己數學建模預測流動性挖礦的暴富破滅。無論怎樣,未來的行情,已然不是一本精通k線分析書可以預測的了。

這種事情就像,王者裡面別人已然六神裝了,自己卻是基礎裝備。如此畢竟,不被收人頭還能做什麼唉。炒幣,別人開著程序,我們還在看那些不懂的指標。未來,我想,專注於炒幣的玩家還是先把數據分析程序搞定。不然的話,又怎能躲過莊家無情的鐮刀。雖說炒幣門檻僅僅是注冊一個賬號,但是想要成為炒幣中的成功玩家,門檻卻是極高了。倘若無法成為鐮刀,那何必在炒幣世界做一個韭菜呢?

幣種選擇

炒幣,選擇的幣種也是極其重要的。炒幣總是風險的博弈,為了倍數,也許不少人會追求一些瞬間暴漲而且無人問津的幣種。這一類項目,火幣就有,而且前幾天也出現過。面對這樣的漲幅,我是看不懂的。自己是買到低點也無法出貨的。

個人認為,項目如此拉盤,無法吸引人氣順便收割一波。上面說過,別人都已經使用大數據進行計算了,也許大家的資金東西甚至個人情緒都在計算之內。總之,在莊家的眼裡,我們認為的渾濁的幣圈也許是極其透明的!我並不知道玩那樣的幣種能否賺錢,但是到沒有聽說過那位的騷操作能夠在其中盈利到。

曾經有人說,在低點分批買入這類幣種,然後等他們拉盤。這樣的想法我也是有過,但是也是未曾聽聞誰從中盈利了。幣圈很可怕,我擔心,莊家已然把一切都計算好了,在程序面前,我還是認輸吧。

無論選擇怎樣的幣種炒作,吃波段,最重要的還是選對幣種,選擇那些有價值的項目。起碼這樣的項目在隨著幣圈蓬勃發展的時候,會向上走的而不是突然拉盤突然收割。

炒幣是最費腦子的事情,人類的計算能力以及感情用事已然無法與計算機得到的結果相抗衡了。炒幣盈利的門檻極高極高,囤幣的門檻卻是極低,買了就放著,不會擔心被收割。不過這本質上的,還是能力的差距。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沒有能力永遠無法保障收益,還是遠離這無情博弈吧。

畢竟我們的辛苦,在別人的眼中,是無力的是微小的是脆弱的。

炒幣和囤幣的區別就是炒股短線和長線的區別。看好了一隻股票,長期持有,風險反而比短線小。比特幣長期持有,大概率是賺錢的。短期反而風險很大,容易血本無歸。

原話是「炒幣不如囤幣,囤幣不如挖礦」,炒幣是二級市場短線交易,囤幣也是二級市場買現貨低吸高拋,挖礦也是自身成本價獲取數字貨幣,屬於實體投資!前面兩者是純粹的金融行為,後者是實體+金融。

那為什麼有這個說法呢?炒幣是屬於短線交易,需要投資者對行情的判斷有較好的准確覺,較強的倉位控制和止盈止損策略。有的人第一次賺錢,第二次賺錢,第三次虧錢可能就把前面兩次賺的錢都虧了。更有甚者去玩合約,加杠桿,風險性就更大了。囤幣的玩家是趨於對未來長期性行情的預判,克服中途幣價漲跌的恐懼心理而堅定持有。有句話叫「幣價下跌只要資產縮水,賣出去了才是真正虧損」,囤幣者能較好把握行情趨勢,賺取較大利潤。挖礦是一次性投入礦機成本,期間支付電費,產出的直接是數字貨幣。由於是實體投資,首先是收回成本的過程其次才是盈利,大部分的礦工屬於被動型囤幣。由於成本比購買現貨要低,受幣價波動的影響較小,穩定的產出,使得礦工抗風險能力更強。由於礦工的產出是每天到賬並且能夠提現,所以礦工資金的靈活性較好,應對資金需求的時候能夠及時解決。只要礦機的產出大於投入,礦工就有源源不斷的收益。雖然按天算看著較少,但是架不住每天都有啊。

還有其他方面就不細說了,歡迎討論!


炒幣為什麼不如屯幣? 這個很簡單,交易市場上有個2/8法則,講的意思就是市場裡面80%的人都是賠錢的或者沒有賺到錢的,而剩下的20%的人才是真正賺錢的人,而且很能掙錢。

做交易賺錢看似簡單,一買一賣就完成了一次交易。 大家都想著高拋低吸、高拋低吸低買高賣,但最終卻變成了追漲殺跌。 每一個人在炒幣前都認為自己是那20%裡面的,但最後都和那80%的人一樣成了"韭菜"。

加密貨幣市場是7天24小時不間斷可以進行交易的,同時交易所提供的杠桿和合約也放大了人性的貪婪,讓人覺得幣圈就是一個賭場,再加上現在的市場越來越偏向機構化,折讓普通人能從機構手中賺到錢的概率幾乎為零。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杠桿合約交易,十死無生。靠炒幣賺錢的人鳳毛麟角。

再說說為什麼買幣不如挖礦,很多人買幣之後,想要一直屯著等漲價,這個想法是不錯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是很難的。為什麼這么說? 因為 「守幣比守寡都難」, 市場跌宕起伏會讓很多持幣者情緒起伏,看到幣價大漲就忍不住想要馬上兌現自己手中的利潤,看到大跌就馬上要止損,真正擺正心態,把握大趨勢者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挖礦 是區塊鏈領域最傳統的投資方式,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幣圈大佬基本上都是從挖礦起家的,在2019年胡潤富豪榜區塊鏈領域的榜單,其中前12名中有9名是因為挖礦而上榜的,可見挖礦才是幣圈真正致富的秘籍。

挖礦就像你有一隻會下蛋的母雞,每天都會給你下一兩個雞蛋,而雞蛋即可以拿去賣錢變現(將挖出來的幣賣的),也可以把雞蛋孵成小雞(屯幣長期持有)。


所以說挖礦是相對最保險的一種投資方式,同時抗波動風險的能力也更強。挖礦同時也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短時間的波動對於礦工的心態影響並不大,所以選擇挖礦的投資人往往能夠把握住市場的大行情。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所謂「炒幣」,本質上就是低買高賣,賺取差價,這里的關鍵點在於把握買和賣的時機,事實上,這一點是很難准確把握的,萬一時機沒把握好,搞成個低賣搞買,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炒幣」的風險很大!


所謂「屯幣」,就是把幣存起來,靜等它增值。這樣一來,麻煩事確實省了不少,但是也有他的問題:一是周期長的問題,二是大趨勢不好把握的問題。周期長,很多人等不及,現代人很浮躁,沒有幾個人會願意慢慢變富。大趨勢不好把握,未來他是漲還是跌,誰都不知道,另外還有很多偶然性因素。總而言之,風險也是比較大的,時間成本也會比較高。


所謂「買幣」,買來干什麼?炒或者屯,在此不贅述。


所謂「挖礦」,就是備好工具(礦機、電腦)去開采幣,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付出的成本代價(工具損耗、電費)比較小,所以比較劃算。


總體來說,挖礦是最劃算的!
最後我要科普一下「挖礦」這個事。

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實際上就是一個很復雜的一個方程的一些特解,此方程理論上有多少個特解,就有多少了幣。所謂「挖礦」,也叫開采數字貨幣,實際上就是用電腦去解方程,不斷地去試特解,試出來了就挖到礦了。這就好比我們的面前有一個保險箱,我們不知道密碼,我們可以去不停地試,一旦試成功了,裡面的東西就歸你了,也就是挖到礦了。

屯幣有風險

閱讀全文

與以太坊礦機賠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比特幣廣告取消訂單 瀏覽:906
區塊鏈立法研究 瀏覽:267
如何把eos轉成btc 瀏覽:65
以太坊礦機賠錢 瀏覽:82
btc無主資產 瀏覽:699
比特幣合約計算公式 瀏覽:490
烯量幣和比特幣的區別 瀏覽:852
除比特外還有什麼幣 瀏覽:964
比特幣挖礦耗費流量 瀏覽:784
比特幣出現廢區塊意味著什麼 瀏覽:686
小蟻區塊鏈是啥 瀏覽:744
2019比特幣礦工大會 瀏覽:434
比特幣交易日語 瀏覽:58
虛擬貨幣崩盤了嗎 瀏覽:539
區塊鏈核心技術拜占庭 瀏覽:767
數字貨幣概念股龍頭神州信息 瀏覽:19
比特幣經典是真的嗎 瀏覽:931
cme比特幣期貨合約防盤 瀏覽:156
比特幣四年減半時間表 瀏覽:638
中國銀聯和數字貨幣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