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太坊是什麼,誰創建的
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以太虛擬機」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間由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後提出,大意為「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在2014年通過ICO眾籌開始得以發展。
截至2018年2月,以太幣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僅次於比特幣。
㈡ 以太坊有數量限制嗎
以太坊發行量是無限嗎?
很多人在學習了解數字貨幣一段時間之後,都會對以太坊的發行規則提出質疑。因為市場上的很多主流貨幣如比特幣、萊特幣等都是總量一定的,挖完之後就沒有了,而以太坊的挖總量機制顯然並非如此。2013年,V神在設計以太坊的時候,不僅僅參照了比特幣的很多規則,還結合了當今金融學當中的一些實際規律,在此基礎上設計了以太坊的發行總量。
那麼以太坊發行量是無限嗎?真正理解以太坊的朋友都知道,以太坊的初始總量約為7200萬枚,此後按照每年1872萬枚的數量逐年遞增。也就是說,以太坊的發行量是無限遞增的,眾多從事以太坊挖礦的朋友沒必要擔心以太坊會被挖完。除此之外,很多喜歡投資以太幣的朋友在進行市場價格走勢分析時,一定不要以類似於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分析觀點來對待以太幣,尤其是要將以太坊發行總量獨特規則考慮在內,就這樣才有可能獲得正確的分析效果。
為什麼以太坊要進行這樣的設計?
很多人在對比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規則設計之後,非常好奇V神為什麼要將以太坊的發行總量進行這樣的設計?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呢?要像比較好的這個問題,就需要結合現代金融發展過程中的很多內容來進行解釋。
了解了以太坊發行量是無限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多人不約而同的會與比特幣的設計規則進行對比,兩者的差別是非常明顯的。V神之所以引入固定數量加逐年遞增數量這樣的設計規則,除了考慮要防止以太幣的通貨膨脹之外,更多的考慮了實際市場發展當中的要素增加,例如投資者資金實力的增加、投資人數逐年遞增等等情況。從這個角度而言,以太坊的發行總量設計似乎是更合理的。
㈢ 以太坊怎麼挖礦
想要啟動以太坊挖礦,首先需要構建礦機,安裝挖礦軟體。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將獲得以太坊代幣作為獎勵。以太坊代幣是在挖掘過程中生成的,每塊的采礦率約為5個以太幣。
與所有區塊鏈技術一樣,以太坊採用基於激勵的安全模型。網路中的任何節點都可以聲稱自己是礦工並嘗試創建和驗證區塊。全球各地的礦工都在同時構建和驗證區塊。通過向區塊鏈發送區塊,礦工提供了一種數學機制的「證明」。這種測試類似於一種保證,只有當此測試存在時,該區塊才能被認為是有效的。為了將區塊添加到主鏈,礦工必須比其他礦工更快地提供這種「測試」。通過這種數學機制的「證明」,區塊的確認過程被稱為工作證明。被證實的區塊中的礦工將獲得獎勵。每當礦工嘗試生成新的區塊時,都會創建一個新的以太坊並獎勵給礦工。
以太坊和比特幣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成功的區塊鏈技術應用。人們通過比特幣了解了區塊鏈技術,而以太坊則讓人們認識到區塊鏈可以獨立運行。所有這些都基於區塊鏈,其中交易是公開記錄的,貨幣和資產交易更加方便和透明,同時也消除了復雜的中介。
比特幣是一種點對點的分散式數字支付系統,類似於全球清算銀行。它沒有集中式組織的成員,沒有CEO或管理員,只有代碼的基本原則和共識。價值的轉移無需第三方或託管機構。比特幣的總量是有限的,為2100萬。每生成21萬個區塊,生成的比特幣數量會減半,每10分鍾生成一個區塊。一般而言,它是一種通貨緊縮的電子貨幣。
以太坊的定義是一個點對點的分散式虛擬機,可以理解為使用代幣執行價值分配並吸引各方建立生態系統。以太坊的總量沒有上限。
㈣ 如今的牛市中,一個以太坊礦機多少天可以挖出一個以太坊
在當前的牛市中,以太坊礦機的挖礦周期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以一台配置為230M標准算力的礦機為例,其一天的收益大約為0.5個以太坊。這意味著,若要挖出一個完整的以太坊,此款礦機大約需要74天的時間。對比之下,採用專業ASIC晶元的A10-pro礦機,其算力高達720M,挖出一個以太坊所需的時間則縮短至25天。
㈤ 以太坊質押32枚有多少收益
4.6%至10.3%。區塊鏈公司ConsenSys全球產品戰略負責人科林·邁爾斯(悔輪CollinMyers)表示,32枚以太坊可以通過權益質押獲得約4.6%舉搭至10.3%的回報。正前拿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
㈥ 以太坊(ETH)挖礦硬體配置介紹
隨著以太坊(ETH)的橫盤震盪,挖礦收益持續下滑,加之新顯卡的上市,使得顯卡價格有所下降。正值618購物節,無論是游戲玩家還是礦工,對當前的顯卡市場充滿興趣。
面對近期有朋友咨詢如何組裝一台以太坊礦機的問題,本文特此提供配置建議,供參考。
組裝以太坊礦機的重點在於顯卡配置,其他硬體需求相對較低,以降低成本。以下是推薦配置:
CPU:賽揚G1820te,其功耗低至35瓦,適合挖礦。若無此款,選用G1820亦可。
主板:華碩H81-A大板,支持6張顯卡,其他品牌同樣適用。為確保兼容性,需配備顯卡延長線。
CPU散熱器:選擇基礎散熱器即可。
固態硬碟:SATA介面120G,用於系統和虛擬內存。系統佔用約10G,每張卡分配6G虛擬內存,預留60G餘量。
內存:DDR3 1333 4G,僅需滿足系統啟動需求即可。
機架:選擇支持多顯卡的機架,以增強散熱效果。市面上有多種選擇。
電源:額定功率至少1000w,以確保穩定運行。
顯卡:推薦選擇1660s,配置六張卡,注意顯存顆粒對算力的影響。建議優先選擇海力士或三星顆粒的顯卡,以保障算力。
以上配置可根據顯卡價格波動進行調整,預計成本在2000元以內。同時,結合當前算力計算收益,預計單日收益約為78.38個以太幣(ETH),需根據幣價波動進行實時調整。
綜上所述,組裝以太坊礦機時,應優先考慮顯卡配置,確保算力與收益的最大化。同時,根據市場動態靈活調整硬體選擇,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挖礦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