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太坊是傳銷嗎
以腔正太坊能量幣打著虛構的能量幣的名義,是金融詐騙和徹頭徹尾的傳銷伍型悔騙局公司,千萬不要相信,更不要陷進去,不要投入一分錢。
所有的傳銷都起源於龐氏騙局,都是用後來者的錢支付前面的人的利潤分成,紅利和回報以及報酬,對資金鏈的消耗非常大,一旦後面加入的人減少,資金鏈很快就會斷裂。
一旦到了資金鏈斷裂的時候,就會跑路消失,投資人的投入會血本無歸的,所以你千萬不要相信它們,千萬不要投資被騙。
你只需要冷眼旁觀即可,不要受不了誘惑而投錢進去,不租悉要被它們花言巧語欺騙到。
② 以太坊是騙人的嗎怎麼做
以太坊並非騙局,但是不法分子圍繞著以太坊設計的騙局數不勝數,規避以太坊騙局的最好方式就是,切莫輕信比人保證的投資收益率,管理好自己的錢袋子。選擇正規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去做投資。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有幣安、火幣網、比特網等。
拓展資料
以太坊設計原則
簡潔原則
以太坊協議將盡可能簡單,即便以某些數據存儲和時間上的低效為代價。一個普通的程序員也能夠完美地去實現完整的開發說明。這將最終有助於降低任何特殊個人或精英團體可能對協議的影響並且推進以太坊作為對所有人開放的協議的應用前景。添加復雜性的優化將不會被接受,除非它們提供了非常根本性的益處。
通用原則
沒有「特性」是以太坊設計哲學中的一個根本性部分。取而代之的是,以太坊提供了一個內部的圖靈完備的腳本語言以供用戶來構建任何可以精確定義的智能合約或交易類型。想建立一個全規模的守護程序(Daemon)或天網(Skynet),你可能需要幾千個聯鎖合約並且確定慷慨地喂養它們,一切皆有可能。
模塊化原則
以太坊的不同部分應被設計為盡可能模塊化的和可分的。開發過程中,應該能夠容易地讓在協議某處做一個小改動的同時應用層卻可以不加改動地繼續正常運行。以太坊開發應該最大程度地做好這些事情以助益於整個加密貨幣生態系統,而不僅是自身。
無歧視原則
協議不應主動地試圖限制或阻礙特定的類目或用法,協議中的所有監管機制都應被設計為直接監管危害,不應試圖反對特定的不受歡迎的應用。人們甚至可以在以太坊之上運行一個無限循環腳本,只要他願意為其支付按計算步驟計算的交易費用。
③ 以太坊投資靠譜嗎
靠譜。
因為以太坊是非常大的一家投資理財公司,他們公司的規模也是非常的完善,經營的范圍很大,是值得信賴的一個公司。
很多投資理財的人都會知道,以太坊這家公司,當然有很多的人選擇購買過這家公司的理財產品,公司規模大,其實是有一定的安全保證的,大家更願意去信賴這樣的公司。
④ 浠ュお緇忓吀鎬庝箞鏍瘋癁鐢
浠ュお緇忓吀鎬庝箞璇炵敓鐨
浠ュお緇忓吀鏄浠ュお鍧婂尯鍧楅摼鐨勪竴涓鍒嗘敮錛岃癁鐢熶簬2016騫淬備互涓嬫槸浠ュお緇忓吀璇炵敓鐨勮︾粏榪囩▼錛
2016騫6鏈堬紝浠ュお鍧婂尯鍧楅摼鍙戠敓浜嗕竴璧峰巻鍙叉т簨浠訛紝涓瀹跺悕涓衡淭heDAO鈥濈殑鍘諱腑蹇冨寲緇勭粐錛圖錛夎榛戝㈡敾鍑伙紝瀵艱嚧鏁扮櫨涓囦互澶甯佽鐩椼俆heDAO鏄涓涓鍩轟簬浠ュお鍧婃櫤鑳藉悎綰︾殑鍘諱腑蹇冨寲鎶曡祫騫沖彴錛屾棬鍦ㄥ皢鎶曡祫鍐崇瓥浜ょ敱鎵鏈夊弬涓庤呭叡鍚屽喅瀹氥傜劧鑰岋紝鐢變簬鏅鴻兘鍚堢害涓瀛樺湪婕忔礊錛岄粦瀹㈠埄鐢ㄤ簡榪欎釜婕忔礊錛屾垚鍔熸敾鍑諱簡TheDAO錛屽苟紿冨彇浜嗗ぇ閲忎互澶甯併
闅忓悗錛屼互澶鍧婄ぞ鍖哄睍寮浜嗕竴鍦烘縺鐑堢殑璁ㄨ猴紝濡備綍澶勭悊榪欐℃敾鍑繪墍瀵艱嚧鐨勯棶棰樸傛渶緇堬紝浠ュお鍧婃牳蹇冨紑鍙戣呬滑鍐沖畾閫氳繃杞鍒嗗弶錛坰oftfork錛夌殑鏂瑰紡錛屼慨鏀逛互澶鍧婂尯鍧楅摼鐨勫崗璁錛岃╄鐩楃殑浠ュお甯佽鈥滃喕緇撯濓紝涓嶈兘琚榛戝㈣漿縐匯傝繖涓鍐沖畾寮曞彂浜嗕竴閮ㄥ垎紺懼尯鎴愬憳鐨勪笉婊★紝璁や負榪欐槸榪濆弽浠ュお鍧婂尯鍧楅摼涓嶅彲綃℃敼鐨勫師鍒欙紝榪濊儗浜嗗幓涓蹇冨寲鐨勫師鍒欍傝繖閮ㄥ垎紺懼尯鎴愬憳鍐沖畾緇х畫浣跨敤鏈淇鏀瑰崗璁鐨勪互澶鍧婂尯鍧楅摼錛屾垚絝嬩簡浠ュお緇忓吀銆
浠ュお緇忓吀鐨勮癁鐢熸槸瀵逛互澶鍧婅蔣鍒嗗弶鐨勪竴縐嶆姷鍒跺拰鍙嶅癸紝鏃ㄥ湪緇存姢鍖哄潡閾劇殑涓嶅彲綃℃敼鎬у拰鍘諱腑蹇冨寲鍘熷垯銆備粠鎶鏈涓婃潵璇達紝浠ュお緇忓吀鍜屼互澶鍧婃渶鍒濈殑鍗忚鐩稿悓錛屼絾浠ュお緇忓吀鐨勪唬鐮佸簱涓嶅啀鎺ュ彈浠諱綍鏇存柊鍜屼慨鏀癸紝鍥犳や互澶緇忓吀鍜屼互澶鍧婂凡緇忔垚涓轟袱涓瀹屽叏鐙絝嬬殑鍖哄潡閾劇綉緇溿
⑤ 一文讀懂以太坊—ETH2.0,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這幾天一直在看關於ETH倫敦升級方面的資料,簡單的聊一下,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無論是投資機構、區塊鏈應用開發者、礦機商,還是個人投資者、硬體供應商、 游戲 行業從業者等等,提起以太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了解。
一方面取決於以太坊代幣 ETH 本身的造富效應。從 2014 年首次發行以來,投資回報率已經超過 7400 倍。
另一方面,以太坊作為應用最廣泛的去中心應用編程平台,引來無數開發者在其之上開發應用。這些應用不僅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伴隨 DEFI 生態、NFT 生態、DAO 生態蓬勃發展,也給 ETH 帶來了更多使用者。
隨著「倫敦升級計劃」臨近,ETH 再次聚集所有人的關注目光。
以太坊 2.0 到底是什麼?包含哪些升級?目前進展如何?
以太坊 2.0 到來,會對現有以太坊生態的去中心化應用產生哪些影響?
ETH 是否值得持續投資?看完相信你會有自己的判斷。
如果將搭建應用比作造房子,那麼以太坊就提供了牆面、屋頂、地板等模塊,用戶只需像搭積木一樣把房子搭起來,因此在以太坊上建立應用的成本和速度都大大改善。以太坊的出現,迅速吸引了大量開發者進入以太坊的世界編寫出各類去中心應用,極大豐富人們對去中心應用場景的需求。
以太坊應用開發模型示意
以太坊與ETH
現有市場的加密貨幣,只是在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某一場景下的單一代幣。
以太坊也不例外,它的完整項目名稱是「下一代智能合約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Ether(以太幣)是其原生加密貨幣,簡稱 ETH。
ETH 除了可以用來與各種類型數字資產之間進行有效交換,還提供支付交易費用的機制,即我們現在做鏈上操作時所支付的 GAS 費用。GAS 費用機制的出現,即保護了以太坊網路上創建的應用不會被惡意程序隨意濫用,又因為 GAS 收入歸礦工所有,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以太坊網路的記賬當中成為礦工,進一步維護了以太坊網路安全與生態發展。
與 BTC 不同的是,ETH 並沒有採用 SHA256 挖礦演算法,避免了整個挖礦生態出現由 ASIC(專用集成電路)礦機主導以至於大部分算力被中心化機構控制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以太坊最初採用的是 PoW(Proof of Work)的工作量證明機制,人們需要通過工作量證明以獲取手續費回報。我們經常聽說礦工使用顯卡挖礦,他們做的就是 POW 工作量證明。顯卡越多,算力越大,那麼工作量就越大,收入也就越高。
當前,整個以太坊網路的總算力大約為 870.26 TH/s,用我們熟悉的消費級顯卡來對比,英偉達 RTX 3080 的顯卡算力大約為 92-93 MH/s,以太坊網路相當於 936 萬張 3080 顯卡算力的總和。
以太坊白皮書內非常明確提到之後會將 PoW 工作證明的賬本機制升級為 POS (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的賬本機制。
ETH經濟模型
與 BTC 總量 2100 萬枚不同,ETH 的總量並沒有做上限,而是在首次預售的 ETH 數量基礎上每年增發,增發數量為 0.26x(x 為發售總量)。
但也不用擔心 ETH 會無限通脹下去,長期來看,每年增發幣的數量與每年因死亡或者粗心原因遺失幣的數量大致相同,ETH 的「貨幣供應增長率」是趨近於零的。
ETH 分配模型包含早期購買者,早期貢獻值,長期捐贈與礦工收益,具體分配比例如下表。
現在每年將有 60,102,216 * 0.26 = 15,626,576 個 ETH 被礦工挖出,轉成 PoS 後,每年產出的 ETH 將減少。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 ETH 總量約為 116,898,848 枚,總市值約為 2759 億美元。
以太坊發展歷程
1. 邊境階段(2015年):上線後不久進行了第一次分叉,調整未來挖礦的難度。此版本處於實驗階段,技術並未成熟,最初只能讓少部分開發者參與挖礦,智能合約也僅面向開發者開發應用使用,並沒有用戶參與,以太坊網路處於萌芽期。
邊境階段 ETH 價格:1.24 美元。
2. 家園階段(2016年):以太坊主網於 2016 年 3 月進行了第二次分叉,發布了第一個穩定版本。此版本是第一個成熟的正式版本,採用 100% PoW 證明,引入難度炸彈,隨著區塊鏈數量的增加,挖礦難度呈指數增長,網路的性能大幅提升,以太坊項目也進入到快速成長期。在」家園「版本里,還發生了著名的」The DAO 攻擊事件「,以太坊被社區投票硬分叉為以太坊(ETH)與以太經典(ETC)兩條鏈,V 神站在了 ETH 這邊。
家園階段 ETH 價格:12.50 美元。
3. 都會階段(2017~2019年):都會的開發又分為三個階段,升級分成了三次分叉,分別是 2017 年 10 月的「拜占庭」、2019 年 2 月底的「君士坦丁堡「、以及 2019 年 12 月的「伊斯坦布爾」。這些升級主要改善智能合約的編寫、提高安全性、加入難度炸彈以及一些核心架構的修改,以協助未來從工作量證明轉至權益證明。
在都會階段,以太坊網路正式顯現出其威力,正式進入成熟期。智能合約讓不同鏈上的加密貨幣可以互相交易,ERC-20 也在 2017 代幣發行的標准,成千上萬個項目在以太坊網路進行募資,被稱作「首次代幣發行(ICO)」,相信很多幣圈的老人都是被當時 ICO 造富效應帶進來的。到 2019 年,隨著DeFi 生態的崛起,金融產品正式成為以太鏈上最大的產業。
都會階段 ETH 價格:151.06 美元。
4. 寧靜階段(2020-2023年):與都會分三階段開發相同,寧靜階段目前預計分成三次分叉:柏林(已完成)、倫敦(即將到來)、以及後面的第三次分叉。「寧靜」階段又稱為「以太坊 2.0」,是項目的最終階段,以太坊將從工作量證明方式正式轉向權益證明,並開發第二層擴容方案,提高整個網路的運行效率。
寧靜階段可以說是以太坊網路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說前個三階段只是讓以太坊的願景展現的實驗平台,寧靜階段之後的以太坊,將正式成為完全體,不僅有完備的生態應用,超級快的處理速度,眾多網路協同發展,而且 PoS 機制會非常節約能源,真正代表了區塊鏈技術逐漸走向成熟的標志。
寧靜階段 ETH 價格:2021 年 4 月 15 日完成的柏林階段,當天價格為 2454 美元。
即將到來的倫敦協議升級
以太坊生態
以太坊的生態發展,從屬性劃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以太坊網路生態應用建設,二是以太坊網路擴容建設。兩者相互融合,互相成就,應用需要更健壯強大的網路作為承載,網路需要功能完善的應用場景服務用戶。
先說應用生態,以太坊的生態我們又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1. 去中心化自製組織(DAO)生態
什麼是去中心化自製組織?還是以我們熟悉的比特幣舉例:比特幣目前市值七千多億美金,在全球資產市值類排名第九,但比特幣並不是某一公司發布的產品,也沒有特定公司組織招聘人員進行維護。比特幣現有的一切,都源於比特幣持有者、比特幣礦工自發形成的分布式組織,他們通過投票方式規劃比特幣發展路線,自發參與維護比特幣程序與網路 —這僅僅因為只要擁有比特幣,所有人都是比特幣網路建設中的受益者,一切維護都源於自身的利益關系。
比特幣的發明與成功運行,突破了由荷蘭人創建、至今流行 400 多年的公司商業架構,開創出一種全新的、無組織架構的、全球分布式的商業模式,這就是 DAO。
再說回以太坊,以太坊的 DAO 可以由智能合約編寫,用戶自定義應用場景。簡單說就是我們規定出程序執行條件與執行范圍,真實世界裡只要觸發設定好的條件,程序就會自動執行運行,且所有過程都會在以太坊的網路上進行去中心化公開驗證,不需要經過人工或者任何第三方組織機構確認。
以太坊 DAO 生態演化出許多商業場景,有慈善機構使用 DAO 建立公開透明的捐款與使用機制,有風投機構使用 DAO 建立公平分配的風險基金。
以太坊生態的很多項目都採用 DAO 自治,代表項目有:Uniswap,AAVE,MakerDAO,Compound,Decred,Dash 等。
2. 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
在傳統商業世界裡,我們如果需要借錢、存錢,或者買某一公司股票,或者做企業貸款、融資,只要是進行金融活動,總離不開與銀行、證券機構、會計事務所這些金融機構打交道。
而在去中心的世界裡,區塊鏈本質就是集合所有人交易記錄且公開的大賬本,我們可以非常容易的追溯到每一個錢包地址發生過的每一筆交易,查詢到任意一個錢包地址的余額信息,從而對錢包地址里的資產做評估。
舉個例子:全世界個人貸款最貴的國家是印度,印度的年輕人房貸利率目前是 8.8%,最高曾經到過 20%;與此對應,全世界個人存款利率最低的國家是日本,日本政府為了鼓勵民眾消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銀行存款利率是負值,日本人在銀行存款不僅沒有利息,還要給銀行交保管費。理論上,如果日本人將自己的存款借與印度人,雙方都能獲得利益最大化,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很難發生。一是每個國家都有外匯管制,日本人的錢並不容易能給到印度人,二是印度人的信用如何日本人也不好評估,大家沒有統一標准,萬一借出去的錢無法歸還,不能沒了收益還要蒙受損失。
但在去中心的世界裡,這樣的事情就簡單的多。
如果印度人的錢包地址里有比特幣,我們就可以利用智能合約,印度人將自己的比特幣質押進去,根據比特幣當時的價格,系統自動給印度人一個授信額度,印度人就可以拿著這個額度去和日本人借款,並規定好還款的周期與利率。如果印度人違約,合約自動將印度人質押進去的比特幣扣除,優先保障日本的權利,這樣,日本人不用擔心安全問題放心享受收益,印度人也有了更多的款項做為流動資金。
這個例子就是去中心金融的簡單應用,實際上,這就是我們參與 DEFI 挖礦是質押理財的原理 —— 當然真正應用實現演算法與場景要復雜的多。
DEFI 根據場景不同,又可以分為很多賽道,比如穩定幣、預言機、AMM 交易所、衍生品、聚合器等等。
DEFI 代表項目有:Dai,Augur,Chainlink,WBTC,0x,Balance,Liquity 等。
3. 非同質化代幣(NFT)生態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只有達·芬奇的原版可以展覽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哪怕現代的技術可以無比精細地復刻出來,仿品都不具備原版的收藏價值。
這就是 NFT 的應用場景。NFT是我們可以用來表示獨特物品所有權的代幣,它們讓我們將藝術品、收藏品甚至房地產等現實事物唯一代幣化。雖然文件(作品)本身是可以無限復制,但代表它們的代幣在鏈上可以被追蹤,並為買家提供所有權證明。
相比現實中實物版權、物權的雙重交割相比,NFT 只需要交割描述此物品的唯一代幣。NFT 作品往往存儲在如 IPFS 這樣的分布式存儲網路里,隨用隨取,永不丟失,加之交割簡單方便,很快吸引了大量玩家與投資者收藏轉賣,NFT 出現也給藝術家提供了全新的收入模式。
類似 DEFI 生態,NFT 生態根據應用場景不同也產生了不同賽道,目前比較火熱的賽道有 NFT 交易平台,NFT 游戲 平台,NFT 藝術品平台, NFT 與 DEFI 結合在一起的金融平台。
NFT 代表項目有:CryptoKitties,CryptoPunks,Meebits,Opensea,Rally,Axie Infinity,Enjin Coin,The Sandbox 等。
4. 標准代幣協議(ERC-20)生態
與 NFT 非同質化代幣所對應的,就是同質化代幣。比如我們使用的人民幣就是一種同質化代幣,我們可以用人民幣進行價值交換,即使序號不同也不影響其價值,如果面額相同,不同的鈔票序號對持有者來說沒有區別。
BTC,ETH 和所有我們熟知的加密貨幣,都屬於同質化代幣。同種類的一個比特幣和另一個比特幣沒有任何區別,規格相同,具有統一性。在交易中,只需關注代幣交接的數量即可,其價值可能會根據交換的時間間隔而改變,但其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
以太坊的 ERC-20 就是定義這種代幣的標准協議,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ERC-20 協議,通過幾行代碼,發布自己在以太坊網路上的加密貨幣。
現在,以太坊網路上運行的代幣種類有上百萬個,上邊提到的項目,大多也在以太坊網路中發布了自己的同質化代幣。
ERC-20 代表項目有:USDT,USDC,WBTC 等。
以太坊網路擴容性
我們先引入一個概念: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即無論何種方法,我們都無法同時達到可擴展、去中心化、安全,三者只能得其二。
這其實很好理解,如果我們要去中心化和安全,就需要更多有節點參與網路進行驗證,從而導致驗證人增多、網路效率降低,擴展性下降。網路性能建設就是在三者之間找到平衡點。
用數據舉例,目前比特幣可處理轉賬 7 筆 / 秒,以太坊是 25 筆 / 秒,而 VISA 平均為 4500 筆 / 秒,峰值則達每秒上萬筆。這種業務處理能力的差別,我們就可以簡單理解為是「吞吐量」的差距。而想要提高吞吐量,則需要擴展區塊鏈的業務處理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擴展性。
根據優化方法不同,以太坊網路性能擴容方案可以分為:
1. Layer 1 鏈上擴展,所有交易都保留在以太坊上的擴展解決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鏈上擴展的本質還是改進以太坊主鏈本身,使整個系統擁有更高的拓展性與運行效率。一般的方法有兩種,要麼改變共識協議,比如 ETH 將從 PoW 轉變為 PoS;要麼使用分片技術,優化方法使網路具有更高效率。
2. Layer 2 鏈下擴展,在以太坊協議之上分層單獨做各場景解決方案,具有更好的擴展性。
鏈下擴展可以理解為把計算、交易等業務處理場景拿到以太坊主鏈之外計算,最後將計算好的結果傳回主鏈,主鏈只反映最終的結果而不用管過程,這樣,無論多麼復雜的應用都不會對主鏈產生影響。
我們並不需要明白具體技術實現,只需知道:相比 Layer 1 方案,Layer 2 方案網路不會干擾底層區塊鏈協議,可以替 Layer 1 承擔大部分計算工作,從而降低主網路的負擔提高網路業務處理效率,是目前公認比較好的擴容方案。
以太坊2.0
終於講到以太坊 2.0,回到主題。
通過回顧以太坊的發展 歷史 ,以太坊 2.0 並不是新項目,它只是以太坊開發進程的最後一個階段,它將由整個以太坊生態多個團隊協同完成,目標是使以太坊更具可擴展性、更安全和更可持續,最終成為主流並為全人類服務。
ETH2建設目標:
1. 更具可擴展性。每秒支持 1000 次交易,以使應用程序使用起來更快、更便宜。
2. 更安全。以太坊變得更加安全,以抵禦所有形式的攻擊。
3. 更可持續。提高網路性能的同時減少對能源的消耗,更好地保護環境。
最重要的變化,ETH2 將從 ETH1 使用的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機制升級為 POS (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機制。不再以算力做為驗證方式,而是通過質押加密貨幣的數量做為驗證手段。礦工不需要顯卡也能挖礦,既節省了時間成本與電力成本,又提高了 ETH 的利用率,非常類似錢存在銀行獲得利息。
ETH2 主要使用的技術是分片分層技術實現整個網路擴容。
ETH2 升級將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1. 階段0(正在進行):信標鏈的創建與合並。信標鏈是 ETH2 的主鏈,如同人類的大腦,是 ETH2 得以運行的基礎。
2. 階段1(預計2022年):分片鏈的創建與應用。當信標鏈與 ETH1 合並完成後,就進入分片鏈的開發階段。分片鏈可以理解為將 ETH2 主鏈的整塊數據按一定規則拆分存放,單獨建立新鏈處理,用來分擔主鏈上的數據壓力,目前規劃是建立 64 條分片鏈。
舉個例子,從北京到上海,原來的交通工具只有一條公路,所有的車輛都需要在上邊運行,就會非常擁擠;現在通過分片技術,多出來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分流的車輛同時到達速度更快,這就是分片鏈起到的作用。
分片鏈與主鏈交互示意圖
3. 階段2(預計2023年):整個網路功能的融合。到了此階段,整個系統的功能全面開始融合,分片鏈的功能會更加強大,新的處理機制開始支持賬戶、智能合約、開發工具的創建,新的生態應用等。
此階段是以太坊網路的最終形態,網路性能得到全面提升,生態應用全面爆發。但要服務全人類,ETH2 每秒 1000 次的交易效率顯然還是遠遠不夠,以太坊也會為它的目標持續優化下去。
ETH2對於大家有什麼影響?
1. 對於以太坊生態開發者。ETH2 在部署應用的時候,是需要選擇應用在哪條分片網路進行部署,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跨分片通信不同步,這就意味著開發者需要根據自己發展計劃做不同的組合。
2. 對與 ETH 持幣者。ETH2 與 ETH1 數據完全同步,代幣也不會有任何變化,你可以繼續使用現在的錢包地址繼續持有 ETH。
3. 對於礦工。雖然 PoW 與 PoS 還會並行一段時間,可以預計的 PoW 礦機的產出會越來越少,應該開始減少 PoW 礦機的投資,開始轉向 PoS 機制。
4. 對於用戶。ETH2 速度更快,交易手續費更低,網路體驗會非常好,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 Dapp 部署在不同的分片網路上,可能需要手動選擇應用的網路選項。
ETH是否值得投資?
ETH 是除了 BTC 以外市場的風向標,明確了解 ETH2 非常有助於我們理解其他區塊鏈項目,理解二級市場。
簡單總結幾個點吧:
1. 通過以太坊的項目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比特幣之後,以太坊項目的發展史就是目前區塊鏈應用生態的發展史。無論 DEFI 生態,NFT 生態,DAO 生態還是代幣、合約、協議生態,其實在以太坊發布白皮書時已有預見,後來出現的項目,都是圍繞以太坊做驗證。
2. 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里,只有 V 神還在為以太坊事業做貢獻,但這並不影響以以太坊繁榮發展。以太坊初始團隊只是創建了它,後續的發展是社區、開發者、礦工與用戶共同建立的結果,現在的以太坊早已不是某一個人的思維,它是所有以太坊生態參與者共同的結晶,它屬於全人類。
3. 以太坊在過去的幾年一直沿著既定的開發軌跡發展,雖然中途一度出現過危機,以太坊「被死亡」了好幾百次,以太坊還是頑強的發展下來,並且擁有了繁榮生態。ETH2 還要兩三年時間才能落地,中間也充滿變數,比如其他的公鏈搶佔先機,但可以預見,ETH2 後的以太坊會更加健壯。
4. 不要在抱有任何 BTC 會死亡,區塊鏈行業會消失這樣的偽命題。BTC、ETH 讓我們看到了突破原有公司組織架構,一種全新無組織架構的商業模式存在,這種商業模式顯然更符合這個時代的發展需求,無論項目地發起團隊在不在,無論各國政府如何打壓,只要技術對人類有貢獻,就會由人員自發組織維護,區塊鏈技術是革命。
5. ETH2 的上線,短期看 PoW 獎勵與 PoS 獎勵並行,可能會讓 ETH 總通脹率短期內飆升,長期看 ETH 通脹率始終保持平衡。加上 ETH 本身的生態與應用場景,ETH是值得投資的,目前看不到有其他公鏈代替以太坊公鏈的可能性,ETH2 的上線,甚至會對其他公鏈造成「虹吸效應」,萬鏈歸一。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⑥ 一萬個以上的BTC的人,圈內尊稱「大佬」
這是一個在17年資產翻萬倍的神人。幣一代中典型的技術咖。張博士(化名),北京人,北京某學科研究所負責人,典型的高級工程師。不過,張博士的薪資並不高,2015年月薪僅5000元左右,年終獎甚至不如互聯網行業的一個普通產品經理月薪高。機緣巧合下,張博士在技術網站論壇了解到以太坊,並開始研究代碼,繼而深入投資。憑借對技術的敏銳洞察力,他用2015年的2萬塊年終獎投資了一些心儀的項目。和許多初入幣圈的人一樣,他只是想湊個熱鬧,賺點零花錢。然而,張博士自己也沒想到,幣圈對他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2016年,他辭去了研究所的工作,專職投資區塊鏈項目。與其他投資者不同,張博士有自己的投資原則:不做短線,只做長線;不看站台人,只看技術代碼和團隊進展。多年的理工思維訓練,使他的投資格外理性和周密。他不僅研究白皮書,還深入研究技術代碼,見項目負責人。投資後,他會定期了解項目進展,並審核團隊對外發布的進展是否真實。他是一個深入型理性投資人。從學術界精英到投資人的身份轉變,張博士做得非常完美。
在幣一代中,還有另一群嗅覺敏銳、行動力極強的人群——互聯網老兵。「墨跡天氣」創始人趙東,如今已是幣圈歐洲場外交易的大佬。他的投資經歷幾乎就是這個圈子投資者的縮影。2012年,「墨跡天氣」發展最快時,他賣掉了自己的股份變現。很短時間內,他在「車庫咖啡」認識了中國最早玩幣的那一班風雲人物,並開始了自己的幣一代成長之路。趙東的第一次試水是用一萬塊人民幣買了10個比特幣。兩周後,他嘗到了甜頭,用這筆錢買了人生中第一部蘋果手機。那是2013年。他的第一次真正投資是在同年3月,用100萬人民幣購入了2000枚比特幣。到12月,他的身價已千萬。然而,那年底,國內比特幣價格一天之內暴跌了38%。趙東卻在最低點進入,當幣價很快回升至100美元時,他瞬間身價過億。他的這一舉動也在圈內一戰成名。然而,大起之後是大跌,他膨脹的心態讓自己在比特世界裡的身家打了水漂。從身價過億到負債6千萬,不過兩三年時間。但很快,憑借堅定的信念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用了兩年時間又打了個翻身仗,並在歐洲場外交易市場做成了大佬級人物。如今,他每每被問到投資經驗,都會說:你的精力可以all in,但你的資產不要all in。幣一代們,在這個圈層里快速積累財富。同時,也有人迅速身無分文。只有少數人可以笑傲江湖。幣一代們,碰上了風口,也造就了風口。
在互聯網圈,一個「故事」一個月內融資幾百萬,一個火爆的app一兩年時間融資一兩個億已經讓圈外人咋舌。而在幣圈,個人身份的投資者就動輒身價幾個億、幾十個億。幣一代們很輕松地就可以通過個人代幣資產幫助項目迅速建立、啟動、運營、起勢。EOS當年就在李笑來的幫助下,5天時間融資1.85億美元。風口裡的世界風雲變幻,真正進入圈層才發現,憑借著對新興事物的好奇、對高收益的嚮往、對革新式技術項目的看好,摸著石頭過河的「幣一代」,並不是簡單的投機者。他們有敏銳的洞察力、對項目的判斷力以及掌控金錢而不被金錢控制的能力。超高的利益吸引著各個領域的精英分子,迅速壯大這個圈層。短短幾年時間,由幣一代們投資的區塊鏈項目已經在大交易市場上線的就有2000多個。新的圈層,新的階層。你手握百萬,卻可能是個貧民……這就是幣圈的世界。法定傳統貨幣已經不是衡量一個人階層的唯一方法。也許你身價幾百萬,而在幣圈的世界裡,你卻還是個「貧民階層」。即便你曾是互聯網久經沙場的大佬,在幣圈也僅僅是個「新人」。一千個比特幣以上的人才算真正入場;一萬個以上比特幣的人,圈內人尊稱「大佬」;那些手握幾個ETH就自稱投資人的,並不被這個圈子內的人認可。美圖董事長蔡文勝,18年1月之後的一個月時間陸續購入1萬個比特幣,正式踏進了幣圈。在采訪時他還感嘆自己入場太晚。這就是幣一代的世界。
⑦ 2016投資什麼虛擬貨幣
現在還只是2015年,2016年還早。關於虛擬貨幣的投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目前,比較具有投資價值的虛擬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福源幣、狗狗幣、瑞波幣等等。
比特幣是數字加密貨幣始祖,市值是最高的,關注度和知名度都是最高的。並且比特幣相關的公司已經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融資,在支付領域也有一定擅長份額;
萊特幣是山寨幣的始祖,是比特幣的一種不成功的試驗品,但知名度僅次於比特幣;
福源幣主打應用,未來的應用場景是珠寶商業的商業積分,屬於三代幣種的佼佼者,背後有大型珠寶集團的支持;
狗狗幣是營銷做的做好的一種山寨幣,在小額打賞和慈善捐助市場有一定的競爭力;
瑞波幣走和政府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的高大尚路線,並獲得了3000多萬美元的融資。
⑧ 馬化騰怎麼看待區塊鏈技術(馬化騰區塊鏈)
馬化騰定義的未來風口是什麼?其實按照馬化騰在2018數博會中說的就是,未來將是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結合在區塊鏈市場風生水起的元年,物聯網就是物物之間連接起來,靠的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使機器有了判斷和交易識別能力,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是一對孿生兄弟,物聯網和人工智慧不可能存在於一個中心化的網路狀態中,一定是分散化和局域化。圍繞該領域的項目將雨後春筍,物和物交易將預示著人類在資源層面展開協作。
另外,馬化騰也提到了「跨界融合」,比如以前的製造商,只是生產產品,產品生產出來就給了物流,再到銷售,在以前生產商對,消費者是完全失去控制的,是沒有聯系的。
現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讓生產商和用戶直接接觸,從而少了很多的中間環節,可以迅速的調整自己的戰略,像長安汽車,以後就不只是生產商,而是出行服務提供商,以後的零售業,消費升級了,你就不能像以前一樣,只做零售了,要啟動互聯網+的模式。
所以互聯網最有價值之處不在於自己生產很多新東西,而是對已有行業的潛力的再次挖掘,用互聯網的思維去重新提升傳統行業,使傳統行業的生產和創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即便是這樣的市場體量,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仍舊有很大的潛力。
馬雲如何回應區塊鏈技術?馬雲是英語專業出身,對於技術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不過,馬雲一直很重視技術,比如阿里巴巴首期投資1000億成立了達摩院,主要就做底層技術研發。
對於2018年十分火爆的區塊鏈技術馬雲也多次表態。在今天舉辦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馬雲又談到了比特幣和區塊鏈。
馬雲認為,區塊鏈不是泡沫,比特幣是。區塊鏈是一個解決方案——解決數據和隱私安全的解決方案,為社會創造價值。現在很多人把它當做掙錢的東西,這就完了——這里說的掙錢就是指比特幣為代表的各種數字貨幣。馬雲還表示,他個人非常看好區塊鏈技術,已經有幾年研究,因為可以解決隱私安全問題。
事實上,此前馬雲也曾表示,對比特幣不看好,沒什麼興趣:
「對於比特幣,我沒有太大的興趣,我想知道的是,比特幣可以給社會帶來什麼?但話說回來,我自己認為比特幣技術功能非常強大,所以在阿里巴巴,alipay中,我們也正在試圖確保,我們將推動世界進入一個,無現金社會的社會。但比特幣,我們看它,非常小心,我對比特幣不是很了解,我也總是好奇,你們是比特幣愛好者,我不認為離不開比特幣。」
互聯網大佬中,不只是馬雲不看好比特幣,馬化騰也曾說過跟馬雲類似的觀點,他甚至認為數字貨幣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區塊鏈技術是好的,但是怎麼用好這是另一個方面。如果做數字貨幣ICO,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的風險的,不是技術不成熟,如果大家都可以用區塊鏈技術隨便發行數字幣,那會引發很多監管的問題。現在數字貨幣雖然很熱,但是我們並沒有參與其中,我們不考慮發幣,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風險的事情。」
李彥宏沒有反對過比特幣,不過他也很認同區塊鏈技術的價值:
「區塊鏈技術非常具有革命性,但現在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傳統互聯網中,虛擬的東西是makea,它是沒有新增加成本的,但是區塊鏈到來之後,可以真正使虛擬物品變得唯一,這樣的互聯網跟以前的互聯網會是非常不一樣的。」
顯而易見,BAT大佬都重視區塊鏈技術,但對於比特幣卻不怎麼感興趣。在我看來,現在數字貨幣炒作確實有點「擊鼓傳花」的感覺,數字貨幣在炒作者眼裡有價值甚至價值很高,但在不持有比特幣的人眼裡可能一文不值。
「羅超頻道」建議讀者如果只是持有一點玩玩是可以的,但拿出巨額資金炒作就跟賭博沒什麼兩樣了。
BAT目前都在區塊鏈上布局,卻都不參與發幣、ICO、數字貨幣交易平台。
2015年網路金融成立了區塊鏈技術團隊,2016年投資了美國區塊鏈技術公司Circle,去年網路區塊鏈技術開始大面積落地,網路金融成為主要的應用者。
阿里系重點做區塊鏈的是螞蟻金服,阿里首席戰略官曾鳴曾透露螞蟻從2015年開始布局區塊鏈。跟網路集中應用區塊鏈到金融的思路不同,它追求應用的廣度,讓外界意外的是,螞蟻最先應用的區塊鏈場景不是金融,而是各種生活場景。
早在2015年,騰訊就已成立區塊鏈團隊,不過是研發先行,做技術探索,通過聯盟鏈技術,將區塊鏈落地到微黃金、供應鏈金融、電子存證、公益尋人等項目中,基本都與金融有關,外界同樣知之甚少。騰訊還搭建了一個區塊鏈的基礎架構平台,叫區塊鏈即服務(BAAS平台),供區塊鏈開發者使用。在AI諸多技術上騰訊都是「後發而至」,可能會先做技術布局,但應用落地卻會相對謹慎。
區塊鏈的特徵是什麼?區塊鏈的特徵
區塊鏈的四大特徵之一:不可篡改
區塊鏈最容易被理解的特性是不可篡改的特性。
不可篡改是基於「區塊+鏈」(block+chain)的獨特賬本而形成的:存有交易的區塊按照時間順序持續加到鏈的尾部。要修改一個區塊中的數據,就需要重新生成它之後的所有區塊。
共識機制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使得修改大量區塊的成本極高,從而幾乎是不可能的。以採用工作量證明的區塊鏈網路(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為例,只有擁有51%的算力才可能重新生成所有區塊以篡改數據。但是,破壞數據並不符合擁有大算力的玩家的自身利益,這種實用設計增強了區塊鏈上的數據可靠性。
通常,在區塊鏈賬本中的交易數據可以視為不能被「修改」,它只能通過被認可的新交易來「修正」。修正的過程會留下痕跡,這也是為什麼說區塊鏈是不可篡改的,篡改是指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
在現在常用的文件和關系型數據中,除非採用特別的設計,否則系統本身是不記錄修改痕跡的。區塊鏈賬本採用的是與文件、資料庫不同的設計,它借鑒的是現實中的賬本設計——留存記錄痕跡。因此,我們不能不留痕跡地「修改」賬本,而只能「修正」賬本(見圖2)。
圖2:區塊鏈賬本「不能修改、只能修正」
區塊鏈的數據存儲被稱為「賬本」(leger,總賬),這是非常符合其實質的名稱。區塊鏈賬本的邏輯和傳統的賬本相似。比如,我可能因錯漏轉了一筆錢給你,這筆交易被區塊鏈賬本接受,記錄在其中。修正錯漏的方式不是直接修改賬本,將它恢復到這個錯誤交易前的狀態;而是進行一筆新的修正交易,你把這筆錢轉回給我。當新交易被區塊鏈賬本接受,錯漏就被修正,所有的修正過程都記錄在賬本之中,有跡可循。
將區塊鏈投入使用的第一類設想正是利用它的不可篡改特性。農產品或商品溯源的應用是將它們的流通過程記錄在區塊鏈上,以確保數據記錄不被篡改,從而提供追溯的證據。在供應鏈領域應用區塊鏈的一種設想是,確保接觸賬本的人不能修改過往記錄,從而保障記錄的可靠性。
2018年3月,在網路零售集團京東發布的《區塊鏈技術實踐白皮書》中,京東認為,區塊鏈技術(分布式賬本)的三種應用場景是:跨主體協作,需要低成本信任,存在長周期交易鏈條。這三個應用場景所利用的都是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特性。多主體在一個不可篡改的賬本上協作,降低了信任成本。區塊鏈賬本中存儲的是狀態,未被涉及的數據的狀態不會發生變化,且越早前的數據越難被篡改,這使得它適用於長周期交易。
區塊鏈的四大特徵之二:表示價值所需要的唯一性
不管是可互換通證(ERC20),還是不可互換通證(ERC721),又或者是其他提議中的通證標准,以太坊的通證都展示了區塊鏈的一個重要特徵:表示價值所需要的唯一性。
在數字世界中,最基本單元是比特,比特的根本特性是可復制。但是價值不能被復制,價值必須是唯一的。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這正是矛盾所在:在數字世界中,我們很難讓一個文件是唯一的,至少很難普遍地做到這一點。這是現在我們需要中心化的賬本來記錄價值的原因。
在數字世界中,我們沒法像擁有現金一樣,手上拿著鈔票。在數字世界中,我們需要銀行等信用中介,我們的錢是由銀行賬本幫忙記錄的。
比特幣系統帶來的區塊鏈技術可以說第一次把「唯一性」普遍地帶入了數字世界,而以太坊的通證將數字世界中的價值表示功能普及開來。
2018年年初,中國的兩位科技互聯網企業領袖不約而同地強調了區塊鏈帶來的「唯一性」。騰訊主要創始人、CEO馬化騰說:「區塊鏈確實是一項具有創新性的技術,用數字化表達唯一性,區塊鏈可以模擬現實中的實物唯一性。」
網路創始人、CEO李彥宏說:「區塊鏈到來之後,可以真正使虛擬物品變得唯一,這樣的互聯網跟以前的互聯網會是非常不一樣的。」
對於通證經濟的探討和展望正是基於,在數字世界中,在網路基礎層次上區塊鏈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價值表示和價值轉移的方式。在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區塊鏈2.0時代,出現了更通用的價值代表物——通證,從區塊鏈1.0的數字現金時期進入到數字資產時期。
區塊鏈的四大特徵之三:智能合約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區塊鏈最大的變化是「智能合約」(見圖3)。比特幣系統是專為一種數字貨幣而設計的,它的?UTXO?和腳本也可以處理一些復雜的交易,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維塔利克創建了以太坊區塊鏈,他的核心目標都是圍繞智能合約展開的:一個圖靈完備的腳本語言、一個運行智能合約的虛擬機(EVM),以及後續發展出來的一系列標准化的用於不同類型通證的智能合約等。
圖3:區塊鏈2.0的關鍵改進是「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的出現使得基於區塊鏈的兩個人不只是可以進行簡單的價值轉移,而可以設定復雜的規則,由智能合約自動、自治地執行,這極大地擴展了區塊鏈的應用可能性。
當前把焦點放在通證的創新性應用上的項目,在軟體層面都是通過編寫智能合約來實現的。利用智能合約,我們可以進行復雜的數字資產交易。
在討論以太坊的發展過程時,在冷知識專欄「智能合約」「以太坊的智能合約」中,我們對智能合約進行了很多討論,在此不再贅述。這里再借維塔利克的討論,重復一下我們認同的智能合約的軟體性質——它相當於一種特殊的服務端後台程序(daemon)。在以太坊白皮書中,維塔利克寫道:
(合約)應被看成是存在於以太坊執行環境中的「自治代理」(autonomousagents),它擁有自己的以太坊賬戶,收到交易信息,它們就相當於被捅了一下,然後它就自動執行一段代碼。
智能合約的執行流程如圖4所示。區塊鏈的第五、第六個定義如圖5所示。
圖4:智能合約的執行流程
圖5:區塊鏈的定義之五、之六
區塊鏈的四大特徵之四:去中心自組織
區塊鏈的第四大特徵是去中心自組織。到目前為止,主要區塊鏈項目的自身組織和運作都與這個特徵緊密相關。很多人對區塊鏈項目的理想期待是,它們成為自治運轉的一個社區或生態。
匿名的中本聰在完成比特幣的開發和初期的迭代開發之後,就完全從互聯網上消失了。但他創造的比特幣系統持續地運轉著:無論是比特幣這個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協議即它的發行與交易機制,比特幣的分布式賬本、去中心網路,還是比特幣礦工和比特幣開發,都去中心化、自組織地運轉著。
我們可以合理地猜測,在比特幣之後出現了眾多修改參數分叉形成的競爭幣、硬分叉形成的比特幣現金(BCH),可能都符合中本聰的設想。他選擇了「失控」,失控可視為自治的同義詞。
到目前為止,以太坊項目仍在維塔利克的「領導」之下,但正如本章一開始討論的,他是以領導一個開源組織的方式引領著這個項目,就像林納斯領導開源的Linux操作系統和Linux基金會一樣。
維塔利克可能是對去中心自組織思考得最多的人之一,他一直強調和採用基於區塊鏈的治理方式。2016年以太坊的硬分叉是他提議的,但需要通過鏈上的社區投票,獲得通過方可施行。在以太坊社區中,包括ERC20等在內的眾多標準是社區開發者自發形成的。
在《去中心化應用》一書中,作者西拉傑·拉瓦爾(SirajRaval)還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區分,他的這個區分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未來的應用與組織。他從兩個維度看現有的互聯網技術產品:一個維度是,在組織上是中心化的,還是去中心化的;另一個維度是,在邏輯上是中心化的,還是去中心化的。
他認為:「比特幣在組織上去中心化,在邏輯上集中。」而電子郵件系統在組織上和邏輯上都是去中心化的(見圖6)。
圖6:比特幣在組織上去中心化,在邏輯上集中
在設想未來的組織時,我們心中的理想原型常是比特幣的組織:完全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但在實踐過程中,為了效率和能夠推進,我們又會略微往中心化組織靠攏,最終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現在,在通過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創建和發放通證,並以社區或生態方式運行的區塊鏈項目中,不少項目的理想狀態是類似於比特幣的組織,但實際情況是介於完全的去中心化組織和傳統的公司之間。
在討論區塊鏈的第四個特徵去中心自組織時,其實我們已經在從代碼的世界往外走,涉及人的組織與協同了。現在,各種討論和實際探索也揭示了區塊鏈在技術之外的意義:它可能作為基礎設施支持人類的生產組織和協同的變革。這正是區塊鏈與互聯網是完全同構的又一例證,互聯網也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它改變了人們的組織和協同。
總的來說,以太坊把區塊鏈帶入了新的階段。在討論以太坊時,如果要總結兩個關鍵詞的話,那麼這兩個關鍵詞分別是智能合約和通證;而如果只能說一個的話,我會選擇「通證」。我會更願意從互聯網的歷史中找尋它的意義,重復之前的類比:作為價值表示物的通證,它的角色類似於HTML。在有了HTML之後,建什麼樣的網站完全取決於我們的想像力。
大佬眼中的區塊鏈是哪一塊?深圳的IT領袖峰會已經走到了第10個年頭,作為中國互聯網巨頭匯集深圳的年度節目,深圳及其明星企業騰訊都在竭力招待那些遠道而來的大佬們。
在媒體和公眾眼中,深圳的IT領袖峰會某種程度上就等同於「BAT的罕見碰頭」這樣的標簽,但今年的這屆峰會恐怕要讓大家失望了——相比較去年BAT的同台合影,前年馬化騰、李彥宏、楊元慶以及如今風口浪尖的賈躍亭四個男人的同台大戲——2018年的深圳IT領袖峰會,前兩年的這些熱點大佬,只來了馬化騰一人。
但本屆IT領袖峰會依然有諸多亮點,多位采訪對象向鳳凰網科技表示,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港交所李小加用「鑽石王老五尋親記」來形象得闡述獨角獸A股上市的情況;馬化騰詳細闡述了騰訊布局新零售背後的三大目的;而關於區塊鏈、數據互通,多位大佬也進行了積極的討論。
談獨角獸A股上市:有了東風,但萬事尚未具備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
我想講述一個關於「王老五尋親記」的故事,其中的角色扮演分別是:王老五——獨角獸;新娘——投資者;岳父——監管者;岳母——政府、群眾、媒體和專家。
中國內地有了新的創新,CDR方式很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抉擇——同股不同權(WeightedVotingRight,簡稱WVR)怎麼安排?要不要按照A股市場的邏輯管理他們,還是給一個特殊方式管理?發大發小,股價之間不連通怎麼辦?就算都解決了,那是要選擇誰回來,還是誰都可以呢?
不論是內地市場、香港市場還是美國市場,市場的總體邏輯是不變的。市場邏輯還沒能大改的時候,CDR可以小范圍試驗;如果又想做的很大,又要一切按新邏輯行事,是對全體規則的重大沖擊,如果沒有準備好就要在某方面有所犧牲。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
我個人更關注的是中國股市需要在監管以及整體法規方面做好提升,那樣才能讓股民放心得去買。否則那麼多公司回來,真獨角獸,假獨角獸,股民也搞不清楚,這個是我們最關心的地方。
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
當初騰訊上市為什麼選擇香港?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騰訊唯一的選擇就是香港和納斯達克,投行給的建議是做兩手准備,有投行說你們體量這么小,不適合兩地上市,因此我們選擇了香港。做了個選擇,不追求短期利益,用戶就在本土市場,雖然當初上市的時候估值很小,但當時感覺無所謂,先上了再說。
我也有在那邊(香港)上市,獨角獸企業回歸A股還是去港股,我兩邊都支持。
國際著名投資銀行家、亞洲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劉二飛:
無論什麼樣的獨角獸或者高科技公司都存在一定的波動性,很多公司上市之後就沒了,很多股民賺錢的時候很開心,但是賠了呢?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能成為獨角獸,讓國內的股民都能夠投資獨角獸,但這畢竟剛剛開始,得有個標准,所以一開始要先把一些優秀的獨角獸帶到市場做視察。
談區塊鏈:有巨大價值,但應用還未落地
美國斯坦福大學講座教授張首晟:
區塊鏈的產生能夠產生一個數據市場,我心中理想的未來世界是每人擁有自己的數據,這是完全一種去中心化的儲存,這樣的話黑客也不可能去黑每個人的個人數據,然後用一些加密的演算法,在區塊鏈上面真正實現又保護個人的隱私,又能夠做出非常良好的計算。
人工智慧需要數據,但數據往往被中心化平台壟斷,因而阻礙了創新,加密經濟學創造了一個對數據提供者有正確激勵機制的數據市場,人工智慧能夠依賴這個數據市場起飛。在一個公平的數據市場中,數據的價值是通過互熵來衡量。在我們的社會中,有些少數派會遭受歧視,然而在加密數據市場中,他們提供的數據會最受重視,加密經濟學能夠抵消當前社會經濟學中的各種偏見。
清科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倪正東:
區塊鏈是一個技術的方向,區塊鏈從技術上來說到底能夠有多大的價值,還是一個問號,可能有巨大的價值,但是今天來說應用還沒有落地。我們不否認區塊鏈帶來的價值,技術類方面我覺得是非常有價值的,有前景的,但到底多大的前景沒有人能知道。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絕對要接受監管,絕對不是一個自由的世界。政治導向還是要正確的,在區塊鏈領域要堅持黨的領導,也要接受監管。數字貨幣不能是無政府主義,需要政府正確的引導和監督監管。
現在我們都關注實體經濟,不管創業還是投資,我覺得區塊鏈本身要創造價值,如果說一個公司發一個幣,不知道做什麼,突然值幾百億美元,這跟價值創造是完全脫節的。
關於古典投資人的稱呼,那隻是一個玩笑,或者是為了搶佔一個眼球創造一些概念,我相信2018年,99%的項目或者95%的項目還是古典VC做的。
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閻焱:
區塊鏈是很火,但其實機構投資人參與得非常少,目前很多都是個體行為,ICO在中國大概95%以上都是圈錢的,真正比較大的一線機構投資人其實參與得非常少。這些人說實話能成為一線機構投資人,他不是忽悠來的,人家知道的比你多,見的比你多,讀的書比你多,怎麼會那麼傻,這種人賺錢都是賺智商比你低的人的錢。
數字中國聯合會主席吳鷹:
非常關注區塊鏈,已經在此做了一定投資布局,並且投資的三四家公司中已經有13項專利,此前投資的上市公司當中已經2家在做區塊鏈方面的事情。但區塊鏈距離爆發還需要一段時間,整體來看區塊鏈對經濟形成直接影響還需要三年左右時間,但某些方面可能會比美國更快。關注藝術品的版權保護方面應用,未來會成立一個專門投資區塊鏈的天使基金。
談大數據:數據互通的阻礙在於制度而非技術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
數據是數字經濟物質的基礎,數據既不可以被分享,也不能被開放,但數據的價值可以被分享。Uber、滴滴是人類行為的一次巨大變化,他們到底改變了人的什麼東西?其實Uber、滴滴不是在分享車,過去早上從家裡出來是跟父母說一聲到哪裡去,但是有了Uber和滴滴以後,實際上你今天去哪裡的這件事情是可以跟一家公司分享的,這是真正改變的東西。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公司董事長郭為:
從政府角度來看,對數據的價值高度認可,但是在執行過程當中其實難度非常大。數據本身存在著天然的分割,不同人對於數據認知有所不同。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利益分割,由於掌握了數據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一部分人是不願意釋放出來的。如果釋放出來,則意味著喪失了特權,這是今天在數據打通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
從當今技術的角度來講,以我們掌握的技術能力實現數據打通一點問題都沒有,不管是傳統的技術,還是最新開發的技術。但是這裡面最重要的是制度上的障礙。
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閻焱:
數據的開放是雙刃劍,社會數據不應該對所有人開放,因為數據對95%以上的人是無用的,另外還有不到1%的人,數據給到他是對社會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