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O是什麼意思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縮寫),首次幣發行,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是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以太坊等通用數字貨幣的行為。
ICO簡單介紹:
ICO是一種區塊鏈行業術語,是一種為加密數字貨幣/區塊鏈項目籌措資金的常用方式,早期參與者可以從中獲得初始產生的加密數字貨幣作為回報。
由於代幣具有市場價值,可以兌換成法幣,從而支持項目的開發成本。ICO所發行的代幣,可以基於不同的區塊鏈。常見的是基於以太坊(ETH)和比特股(BTS)區塊鏈發行,由區塊鏈提供記賬服務和價值共識,實現全球發行和流通。
ICO參與者對於一個項目的成功非常重要,他們會在社區里為該區塊鏈項目進行宣傳,使它產生的代幣在開始交易前就獲得流動性。但ICO的參與者最看重的依然是由項目發展或代幣發行後價格升值帶來的潛在收益。
(1)以太坊第一年增發擴展閱讀:
國內禁止:
2017年9月4日下午3點,中國人民銀行領銜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要求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立即停止,同時,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做出清退等安排。
2. 以太坊代幣經濟巨變:從「燃燒銷減」到「三倍減半」
以太坊的倫敦升級於8月4日完成,其中包括了著名的EIP-1559。在EIP-1559推出至今,不到4天,已經燒毀了16,230.38個ETH(截止到寫稿時),價值接近5,000萬美元。當真實的ETH被燒毀時,人們終於感受到EIP-1559的燃燒能量,看到每天都會有大量的ETH被燒掉。
當然,只有EIP-1559無法導致ETH的通縮。當前每天ETH的新增量大約為13,000個,EIP-1559啟動後第一天以太坊燒毀的ETH量為4791.5個。EIP-1559大約使ETH新增率降低30%左右。
藍狐筆記在之前的文章《EIP-1559與以太坊之路》中也提到,未來半年多,以太坊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POS的融合,它對以太坊和ETH的影響會遠超EIP-1559,也就是說,EIP-1559隻是拉開大幕,大戲還在路上。PoS的融合會直接改變ETH的性質。
PoS融合才是大戲
減半效應的概念來自於比特幣每四年一次的減半,每次減半導致其新增發行的大幅下降。當新增量下降,而需求量保持不變或者上升時,就會推動價格的上升。關於BTC的減半,可以參考藍狐筆記之前文章《比特幣的減半效應與ETH2.0的質押效應》、《BTC的減半效應:如何計入價格?》
這在比特幣的 歷史 上曾經多次得到證明。如今,以太坊社區中的一部分人也將減半效應概念運用到以太坊上,而且相對於btc的減半來說,是三倍減半。那麼,如何理解以太坊的三倍減半概念?
三倍減半
目前ETH年增發率大約為4%,每年新增大約460萬多個ETH,平均每日新增大約13,000個左右,假設PoS新增發行0.4%(根據質押率會有變化),平均日新增大約13,00多個ETH。也就是說,按照當前每日新增為13,000個ETH,減半之後為6,500個ETH,第二次減半則3,250個ETH,第三次減半為1,625個ETH。從13,000到1,625,一共縮減87.5%,接近於90%的縮減,大約相當於3倍減半。(註:這里的具體數字不是精確數字,根據具體情況,會有一定的上下浮動,主要是為了說明量級)
當每天新增ETH僅為1,625個左右時,即便是如今的日燒毀量也超過這個日新增量,這會導致ETH進入通縮的狀態。
BTC的總量是恆定的,不會通縮。而ETH隨著PoS的到來,有很大概率進入通縮的狀態。這導致ETH會變得越來越稀缺。從這里也可以看出,BTC和ETH經濟機制的不同。
當然,需要著重強調的是,這里無法評判誰的經濟政策更好。如果從長遠生態發展看,不一定通縮就一定是好的,一個越來越稀缺的ETH是否是好事,目前還不能下定論,這個需要辯證來看問題。
不過,僅從供需的市場角度,這會導致對ETH的需求不斷增加,供應的減少會帶來壓力,會導致ETH價值上漲。一個通縮的ETH會面臨越來越大的需求競爭。這個競爭不僅來自於DeFi的鎖定,也來自於PoS的質押需求。
3. DragonSB+什麼幣
龍幣(Dragon Token 簡稱:DT)是由DragonEx發行的一種基於以太坊ERC20標準的代幣,總量37339500枚,現價1.3191美元,永不增發,每一枚在平台存放的龍幣均享有項目分紅權,第一年每天釋放51200枚龍幣,之後每年減半。
標榜為獨特的挖礦和分紅模式」,具體規則比較麻煩,大毛給大家解讀下,有兩種收益模式,龍幣分配和龍幣分紅:
龍幣每天釋放51200枚,平台拿50%,再根據大家每天交易量占總交易量比例,交易者拿30%,推薦注冊的人拿20%。DT現價11美元,龍網現在每天大約7000萬美元的成交額。
4. 一文讀懂以太坊—ETH2.0,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這幾天一直在看關於ETH倫敦升級方面的資料,簡單的聊一下,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無論是投資機構、區塊鏈應用開發者、礦機商,還是個人投資者、硬體供應商、 游戲 行業從業者等等,提起以太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了解。
一方面取決於以太坊代幣 ETH 本身的造富效應。從 2014 年首次發行以來,投資回報率已經超過 7400 倍。
另一方面,以太坊作為應用最廣泛的去中心應用編程平台,引來無數開發者在其之上開發應用。這些應用不僅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伴隨 DEFI 生態、NFT 生態、DAO 生態蓬勃發展,也給 ETH 帶來了更多使用者。
隨著「倫敦升級計劃」臨近,ETH 再次聚集所有人的關注目光。
以太坊 2.0 到底是什麼?包含哪些升級?目前進展如何?
以太坊 2.0 到來,會對現有以太坊生態的去中心化應用產生哪些影響?
ETH 是否值得持續投資?看完相信你會有自己的判斷。
如果將搭建應用比作造房子,那麼以太坊就提供了牆面、屋頂、地板等模塊,用戶只需像搭積木一樣把房子搭起來,因此在以太坊上建立應用的成本和速度都大大改善。以太坊的出現,迅速吸引了大量開發者進入以太坊的世界編寫出各類去中心應用,極大豐富人們對去中心應用場景的需求。
以太坊應用開發模型示意
以太坊與ETH
現有市場的加密貨幣,只是在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某一場景下的單一代幣。
以太坊也不例外,它的完整項目名稱是「下一代智能合約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Ether(以太幣)是其原生加密貨幣,簡稱 ETH。
ETH 除了可以用來與各種類型數字資產之間進行有效交換,還提供支付交易費用的機制,即我們現在做鏈上操作時所支付的 GAS 費用。GAS 費用機制的出現,即保護了以太坊網路上創建的應用不會被惡意程序隨意濫用,又因為 GAS 收入歸礦工所有,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以太坊網路的記賬當中成為礦工,進一步維護了以太坊網路安全與生態發展。
與 BTC 不同的是,ETH 並沒有採用 SHA256 挖礦演算法,避免了整個挖礦生態出現由 ASIC(專用集成電路)礦機主導以至於大部分算力被中心化機構控制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以太坊最初採用的是 PoW(Proof of Work)的工作量證明機制,人們需要通過工作量證明以獲取手續費回報。我們經常聽說礦工使用顯卡挖礦,他們做的就是 POW 工作量證明。顯卡越多,算力越大,那麼工作量就越大,收入也就越高。
當前,整個以太坊網路的總算力大約為 870.26 TH/s,用我們熟悉的消費級顯卡來對比,英偉達 RTX 3080 的顯卡算力大約為 92-93 MH/s,以太坊網路相當於 936 萬張 3080 顯卡算力的總和。
以太坊白皮書內非常明確提到之後會將 PoW 工作證明的賬本機制升級為 POS (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的賬本機制。
ETH經濟模型
與 BTC 總量 2100 萬枚不同,ETH 的總量並沒有做上限,而是在首次預售的 ETH 數量基礎上每年增發,增發數量為 0.26x(x 為發售總量)。
但也不用擔心 ETH 會無限通脹下去,長期來看,每年增發幣的數量與每年因死亡或者粗心原因遺失幣的數量大致相同,ETH 的「貨幣供應增長率」是趨近於零的。
ETH 分配模型包含早期購買者,早期貢獻值,長期捐贈與礦工收益,具體分配比例如下表。
現在每年將有 60,102,216 * 0.26 = 15,626,576 個 ETH 被礦工挖出,轉成 PoS 後,每年產出的 ETH 將減少。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 ETH 總量約為 116,898,848 枚,總市值約為 2759 億美元。
以太坊發展歷程
1. 邊境階段(2015年):上線後不久進行了第一次分叉,調整未來挖礦的難度。此版本處於實驗階段,技術並未成熟,最初只能讓少部分開發者參與挖礦,智能合約也僅面向開發者開發應用使用,並沒有用戶參與,以太坊網路處於萌芽期。
邊境階段 ETH 價格:1.24 美元。
2. 家園階段(2016年):以太坊主網於 2016 年 3 月進行了第二次分叉,發布了第一個穩定版本。此版本是第一個成熟的正式版本,採用 100% PoW 證明,引入難度炸彈,隨著區塊鏈數量的增加,挖礦難度呈指數增長,網路的性能大幅提升,以太坊項目也進入到快速成長期。在」家園「版本里,還發生了著名的」The DAO 攻擊事件「,以太坊被社區投票硬分叉為以太坊(ETH)與以太經典(ETC)兩條鏈,V 神站在了 ETH 這邊。
家園階段 ETH 價格:12.50 美元。
3. 都會階段(2017~2019年):都會的開發又分為三個階段,升級分成了三次分叉,分別是 2017 年 10 月的「拜占庭」、2019 年 2 月底的「君士坦丁堡「、以及 2019 年 12 月的「伊斯坦布爾」。這些升級主要改善智能合約的編寫、提高安全性、加入難度炸彈以及一些核心架構的修改,以協助未來從工作量證明轉至權益證明。
在都會階段,以太坊網路正式顯現出其威力,正式進入成熟期。智能合約讓不同鏈上的加密貨幣可以互相交易,ERC-20 也在 2017 代幣發行的標准,成千上萬個項目在以太坊網路進行募資,被稱作「首次代幣發行(ICO)」,相信很多幣圈的老人都是被當時 ICO 造富效應帶進來的。到 2019 年,隨著DeFi 生態的崛起,金融產品正式成為以太鏈上最大的產業。
都會階段 ETH 價格:151.06 美元。
4. 寧靜階段(2020-2023年):與都會分三階段開發相同,寧靜階段目前預計分成三次分叉:柏林(已完成)、倫敦(即將到來)、以及後面的第三次分叉。「寧靜」階段又稱為「以太坊 2.0」,是項目的最終階段,以太坊將從工作量證明方式正式轉向權益證明,並開發第二層擴容方案,提高整個網路的運行效率。
寧靜階段可以說是以太坊網路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說前個三階段只是讓以太坊的願景展現的實驗平台,寧靜階段之後的以太坊,將正式成為完全體,不僅有完備的生態應用,超級快的處理速度,眾多網路協同發展,而且 PoS 機制會非常節約能源,真正代表了區塊鏈技術逐漸走向成熟的標志。
寧靜階段 ETH 價格:2021 年 4 月 15 日完成的柏林階段,當天價格為 2454 美元。
即將到來的倫敦協議升級
以太坊生態
以太坊的生態發展,從屬性劃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以太坊網路生態應用建設,二是以太坊網路擴容建設。兩者相互融合,互相成就,應用需要更健壯強大的網路作為承載,網路需要功能完善的應用場景服務用戶。
先說應用生態,以太坊的生態我們又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1. 去中心化自製組織(DAO)生態
什麼是去中心化自製組織?還是以我們熟悉的比特幣舉例:比特幣目前市值七千多億美金,在全球資產市值類排名第九,但比特幣並不是某一公司發布的產品,也沒有特定公司組織招聘人員進行維護。比特幣現有的一切,都源於比特幣持有者、比特幣礦工自發形成的分布式組織,他們通過投票方式規劃比特幣發展路線,自發參與維護比特幣程序與網路 —這僅僅因為只要擁有比特幣,所有人都是比特幣網路建設中的受益者,一切維護都源於自身的利益關系。
比特幣的發明與成功運行,突破了由荷蘭人創建、至今流行 400 多年的公司商業架構,開創出一種全新的、無組織架構的、全球分布式的商業模式,這就是 DAO。
再說回以太坊,以太坊的 DAO 可以由智能合約編寫,用戶自定義應用場景。簡單說就是我們規定出程序執行條件與執行范圍,真實世界裡只要觸發設定好的條件,程序就會自動執行運行,且所有過程都會在以太坊的網路上進行去中心化公開驗證,不需要經過人工或者任何第三方組織機構確認。
以太坊 DAO 生態演化出許多商業場景,有慈善機構使用 DAO 建立公開透明的捐款與使用機制,有風投機構使用 DAO 建立公平分配的風險基金。
以太坊生態的很多項目都採用 DAO 自治,代表項目有:Uniswap,AAVE,MakerDAO,Compound,Decred,Dash 等。
2. 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
在傳統商業世界裡,我們如果需要借錢、存錢,或者買某一公司股票,或者做企業貸款、融資,只要是進行金融活動,總離不開與銀行、證券機構、會計事務所這些金融機構打交道。
而在去中心的世界裡,區塊鏈本質就是集合所有人交易記錄且公開的大賬本,我們可以非常容易的追溯到每一個錢包地址發生過的每一筆交易,查詢到任意一個錢包地址的余額信息,從而對錢包地址里的資產做評估。
舉個例子:全世界個人貸款最貴的國家是印度,印度的年輕人房貸利率目前是 8.8%,最高曾經到過 20%;與此對應,全世界個人存款利率最低的國家是日本,日本政府為了鼓勵民眾消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銀行存款利率是負值,日本人在銀行存款不僅沒有利息,還要給銀行交保管費。理論上,如果日本人將自己的存款借與印度人,雙方都能獲得利益最大化,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很難發生。一是每個國家都有外匯管制,日本人的錢並不容易能給到印度人,二是印度人的信用如何日本人也不好評估,大家沒有統一標准,萬一借出去的錢無法歸還,不能沒了收益還要蒙受損失。
但在去中心的世界裡,這樣的事情就簡單的多。
如果印度人的錢包地址里有比特幣,我們就可以利用智能合約,印度人將自己的比特幣質押進去,根據比特幣當時的價格,系統自動給印度人一個授信額度,印度人就可以拿著這個額度去和日本人借款,並規定好還款的周期與利率。如果印度人違約,合約自動將印度人質押進去的比特幣扣除,優先保障日本的權利,這樣,日本人不用擔心安全問題放心享受收益,印度人也有了更多的款項做為流動資金。
這個例子就是去中心金融的簡單應用,實際上,這就是我們參與 DEFI 挖礦是質押理財的原理 —— 當然真正應用實現演算法與場景要復雜的多。
DEFI 根據場景不同,又可以分為很多賽道,比如穩定幣、預言機、AMM 交易所、衍生品、聚合器等等。
DEFI 代表項目有:Dai,Augur,Chainlink,WBTC,0x,Balance,Liquity 等。
3. 非同質化代幣(NFT)生態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只有達·芬奇的原版可以展覽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哪怕現代的技術可以無比精細地復刻出來,仿品都不具備原版的收藏價值。
這就是 NFT 的應用場景。NFT是我們可以用來表示獨特物品所有權的代幣,它們讓我們將藝術品、收藏品甚至房地產等現實事物唯一代幣化。雖然文件(作品)本身是可以無限復制,但代表它們的代幣在鏈上可以被追蹤,並為買家提供所有權證明。
相比現實中實物版權、物權的雙重交割相比,NFT 只需要交割描述此物品的唯一代幣。NFT 作品往往存儲在如 IPFS 這樣的分布式存儲網路里,隨用隨取,永不丟失,加之交割簡單方便,很快吸引了大量玩家與投資者收藏轉賣,NFT 出現也給藝術家提供了全新的收入模式。
類似 DEFI 生態,NFT 生態根據應用場景不同也產生了不同賽道,目前比較火熱的賽道有 NFT 交易平台,NFT 游戲 平台,NFT 藝術品平台, NFT 與 DEFI 結合在一起的金融平台。
NFT 代表項目有:CryptoKitties,CryptoPunks,Meebits,Opensea,Rally,Axie Infinity,Enjin Coin,The Sandbox 等。
4. 標准代幣協議(ERC-20)生態
與 NFT 非同質化代幣所對應的,就是同質化代幣。比如我們使用的人民幣就是一種同質化代幣,我們可以用人民幣進行價值交換,即使序號不同也不影響其價值,如果面額相同,不同的鈔票序號對持有者來說沒有區別。
BTC,ETH 和所有我們熟知的加密貨幣,都屬於同質化代幣。同種類的一個比特幣和另一個比特幣沒有任何區別,規格相同,具有統一性。在交易中,只需關注代幣交接的數量即可,其價值可能會根據交換的時間間隔而改變,但其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
以太坊的 ERC-20 就是定義這種代幣的標准協議,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ERC-20 協議,通過幾行代碼,發布自己在以太坊網路上的加密貨幣。
現在,以太坊網路上運行的代幣種類有上百萬個,上邊提到的項目,大多也在以太坊網路中發布了自己的同質化代幣。
ERC-20 代表項目有:USDT,USDC,WBTC 等。
以太坊網路擴容性
我們先引入一個概念: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即無論何種方法,我們都無法同時達到可擴展、去中心化、安全,三者只能得其二。
這其實很好理解,如果我們要去中心化和安全,就需要更多有節點參與網路進行驗證,從而導致驗證人增多、網路效率降低,擴展性下降。網路性能建設就是在三者之間找到平衡點。
用數據舉例,目前比特幣可處理轉賬 7 筆 / 秒,以太坊是 25 筆 / 秒,而 VISA 平均為 4500 筆 / 秒,峰值則達每秒上萬筆。這種業務處理能力的差別,我們就可以簡單理解為是「吞吐量」的差距。而想要提高吞吐量,則需要擴展區塊鏈的業務處理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擴展性。
根據優化方法不同,以太坊網路性能擴容方案可以分為:
1. Layer 1 鏈上擴展,所有交易都保留在以太坊上的擴展解決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鏈上擴展的本質還是改進以太坊主鏈本身,使整個系統擁有更高的拓展性與運行效率。一般的方法有兩種,要麼改變共識協議,比如 ETH 將從 PoW 轉變為 PoS;要麼使用分片技術,優化方法使網路具有更高效率。
2. Layer 2 鏈下擴展,在以太坊協議之上分層單獨做各場景解決方案,具有更好的擴展性。
鏈下擴展可以理解為把計算、交易等業務處理場景拿到以太坊主鏈之外計算,最後將計算好的結果傳回主鏈,主鏈只反映最終的結果而不用管過程,這樣,無論多麼復雜的應用都不會對主鏈產生影響。
我們並不需要明白具體技術實現,只需知道:相比 Layer 1 方案,Layer 2 方案網路不會干擾底層區塊鏈協議,可以替 Layer 1 承擔大部分計算工作,從而降低主網路的負擔提高網路業務處理效率,是目前公認比較好的擴容方案。
以太坊2.0
終於講到以太坊 2.0,回到主題。
通過回顧以太坊的發展 歷史 ,以太坊 2.0 並不是新項目,它只是以太坊開發進程的最後一個階段,它將由整個以太坊生態多個團隊協同完成,目標是使以太坊更具可擴展性、更安全和更可持續,最終成為主流並為全人類服務。
ETH2建設目標:
1. 更具可擴展性。每秒支持 1000 次交易,以使應用程序使用起來更快、更便宜。
2. 更安全。以太坊變得更加安全,以抵禦所有形式的攻擊。
3. 更可持續。提高網路性能的同時減少對能源的消耗,更好地保護環境。
最重要的變化,ETH2 將從 ETH1 使用的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機制升級為 POS (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機制。不再以算力做為驗證方式,而是通過質押加密貨幣的數量做為驗證手段。礦工不需要顯卡也能挖礦,既節省了時間成本與電力成本,又提高了 ETH 的利用率,非常類似錢存在銀行獲得利息。
ETH2 主要使用的技術是分片分層技術實現整個網路擴容。
ETH2 升級將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1. 階段0(正在進行):信標鏈的創建與合並。信標鏈是 ETH2 的主鏈,如同人類的大腦,是 ETH2 得以運行的基礎。
2. 階段1(預計2022年):分片鏈的創建與應用。當信標鏈與 ETH1 合並完成後,就進入分片鏈的開發階段。分片鏈可以理解為將 ETH2 主鏈的整塊數據按一定規則拆分存放,單獨建立新鏈處理,用來分擔主鏈上的數據壓力,目前規劃是建立 64 條分片鏈。
舉個例子,從北京到上海,原來的交通工具只有一條公路,所有的車輛都需要在上邊運行,就會非常擁擠;現在通過分片技術,多出來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分流的車輛同時到達速度更快,這就是分片鏈起到的作用。
分片鏈與主鏈交互示意圖
3. 階段2(預計2023年):整個網路功能的融合。到了此階段,整個系統的功能全面開始融合,分片鏈的功能會更加強大,新的處理機制開始支持賬戶、智能合約、開發工具的創建,新的生態應用等。
此階段是以太坊網路的最終形態,網路性能得到全面提升,生態應用全面爆發。但要服務全人類,ETH2 每秒 1000 次的交易效率顯然還是遠遠不夠,以太坊也會為它的目標持續優化下去。
ETH2對於大家有什麼影響?
1. 對於以太坊生態開發者。ETH2 在部署應用的時候,是需要選擇應用在哪條分片網路進行部署,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跨分片通信不同步,這就意味著開發者需要根據自己發展計劃做不同的組合。
2. 對與 ETH 持幣者。ETH2 與 ETH1 數據完全同步,代幣也不會有任何變化,你可以繼續使用現在的錢包地址繼續持有 ETH。
3. 對於礦工。雖然 PoW 與 PoS 還會並行一段時間,可以預計的 PoW 礦機的產出會越來越少,應該開始減少 PoW 礦機的投資,開始轉向 PoS 機制。
4. 對於用戶。ETH2 速度更快,交易手續費更低,網路體驗會非常好,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 Dapp 部署在不同的分片網路上,可能需要手動選擇應用的網路選項。
ETH是否值得投資?
ETH 是除了 BTC 以外市場的風向標,明確了解 ETH2 非常有助於我們理解其他區塊鏈項目,理解二級市場。
簡單總結幾個點吧:
1. 通過以太坊的項目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比特幣之後,以太坊項目的發展史就是目前區塊鏈應用生態的發展史。無論 DEFI 生態,NFT 生態,DAO 生態還是代幣、合約、協議生態,其實在以太坊發布白皮書時已有預見,後來出現的項目,都是圍繞以太坊做驗證。
2. 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里,只有 V 神還在為以太坊事業做貢獻,但這並不影響以以太坊繁榮發展。以太坊初始團隊只是創建了它,後續的發展是社區、開發者、礦工與用戶共同建立的結果,現在的以太坊早已不是某一個人的思維,它是所有以太坊生態參與者共同的結晶,它屬於全人類。
3. 以太坊在過去的幾年一直沿著既定的開發軌跡發展,雖然中途一度出現過危機,以太坊「被死亡」了好幾百次,以太坊還是頑強的發展下來,並且擁有了繁榮生態。ETH2 還要兩三年時間才能落地,中間也充滿變數,比如其他的公鏈搶佔先機,但可以預見,ETH2 後的以太坊會更加健壯。
4. 不要在抱有任何 BTC 會死亡,區塊鏈行業會消失這樣的偽命題。BTC、ETH 讓我們看到了突破原有公司組織架構,一種全新無組織架構的商業模式存在,這種商業模式顯然更符合這個時代的發展需求,無論項目地發起團隊在不在,無論各國政府如何打壓,只要技術對人類有貢獻,就會由人員自發組織維護,區塊鏈技術是革命。
5. ETH2 的上線,短期看 PoW 獎勵與 PoS 獎勵並行,可能會讓 ETH 總通脹率短期內飆升,長期看 ETH 通脹率始終保持平衡。加上 ETH 本身的生態與應用場景,ETH是值得投資的,目前看不到有其他公鏈代替以太坊公鏈的可能性,ETH2 的上線,甚至會對其他公鏈造成「虹吸效應」,萬鏈歸一。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5. 關於COIN和幾種TOKEN的分類
在幣圈我們經常問別人最近有沒有買什麼幣,但是這個幣其實有可能是COIN,也有可能是TOKEN。所以本文稍微捋一下COIN和TOKEN的定義。
COIN: 指得是作為支付媒介的數字貨幣,比如BTC、BCH、LTC以及DASH、XMR、ZCASH等等。它們的使用場景只是價值傳輸而已,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應用場景,它們只是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銀行存在著。COIN也是目前區塊鏈世界中的第一大應用,充當著價值傳輸和價值存儲的功能。
TOKEN有以下兩種:
Utility Token:即功能類Token,這種Token是有使用場景的,使用它可以購買某種服務,比如在以太坊上我們需要買一些ETH才能使用以太坊上的計算能力,我們購買一些SC才能使用它的雲服務。
ICO是被證實了的區塊鏈能夠有效提供的應用場景,所以ETH這個TOKEN才能成為當今第二大市值的虛擬貨幣,在2017年的時候,以太坊和比特幣一樣被認為是可以當作價值傳輸的媒介,甚至同時充當了價值存儲的載體。但是直到2018年之後ICO逐漸遇冷,以太坊的市值也一再萎縮,以太坊每年都會增發一定比例的ETH,但是當ICO的規模跟不上ETH的增發數量的時候,價格就會下跌,這就是為什麼V神考慮吧ETH總量設限的原因。
Security Token:即證券類Token,這種Token算做是證券,所以是要歸證監會(SEC)管的。關於判斷是否為證券由豪威測試(Howey test)決定:
1、Is it an investment of money or assets?
是不是屬於金錢或者資產的投資?
2、Is the investment of money or assets in a common enterprise?
這筆錢或者資產是投資到一個共同的企業裡面嗎?
3、Is there an expectation of profits from the investment?
是否期待從這筆投資中獲得利潤?
4、Does any profit come from the efforts of a promoter or third party?
這筆收益是不是來自於發起人或者第三方的努力?
滿足了以上四個條件,就屬於證券類。
2017年六月美國證監會宣布DAO Token屬於證券。因為購買DAO之後,如果有利潤的話,那麼DAO持有者的的確確是會有分紅的。
現在很多不同的交易所的平台都發行了自己的平台幣,比如說幣安幣BNB,其實大家都知道幣安幣的價格高低和幣安這個平台的發展息息相關,但是同樣的BNB可以抵消平台交易的手續費,並且可以使用BNB購買各種虛擬貨幣。這樣看起來真的是屬於Utility Token。而且因為法幣入口不穩定,交易所就自己創造出一個幣,讓大家都先花錢買它的幣,也就是先把錢存到它那。這同樣規避了一些監管的風險,比如用BNB購買虛擬貨幣的時候,我使用的是BNB(算是一種商品)購買ETH(另一種商品),用商品買商品,這樣可以規避掉很多監管風險。
但我認為這僅僅是其中一個功能而已,我認為大部分人購買BNB都是因為看好幣安的未來。幣安也是想和用戶一起發展,這本質上是在投資企業。但是幣安從來也不會承諾說公司發展好了,我會給持有BNB的人一些分紅,因為這樣的話這就觸及了豪威測試(Howey Test)。幣安用一種規避的方法,即用公司的利潤回購BNB,然後把這些BNB給銷毀掉,這樣市場上供應就變少了,BNB自然升值了。
歸根結底我們這些購買BTC或者ETH的大部分人是都在炒幣,都是想要通過買賣獲得利益。而在現實意義中,我們購買ETH的行為就像黃牛屯某個明星的演唱會門票,我們假設還有很多人想看演唱會——還有很多人想通過購買ETH使用智能合約,我們只是在假設全世界還有很多人會去使用區塊鏈。我們是在購買大量的演唱會門票而在等待門票漲價,但同時我們也可以去使用它去看演唱會。
這是因為數字貨幣同時具有功能性和投資性並且全球流通,它不像證券只能用來投資不能被使用。這是一種新興事物,還沒有相關的法律去完善它,任何一種新興的東西,它總是和以前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法律總是滯後的。
參考資料:
1, 全球區塊鏈頂級會議 TOKEN SUMMIT 2017 一手信息解析
2, http://8btc.com/thread-147990-1-1.html
3,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DQzMzEzMg==&mid=2247485059&idx=1&sn=&chksm=9b9573&mpshare=1&scene=1&srcid=0406bUvDMNmuvOW3MWWTshfw&pass_ticket=aLDIIGSM3tYo%%2FH4Yn8hF%2B#rd
4, https://medium.com/startup-grind/understanding-the-difference-between-coins-utility-tokens-and-tokenized-securities-a6522655fb91
5,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362600636952.htm
6, https://medium.com/@bonpay/security-tokens-vs-utility-tokens-1aa7531aabe8
6. 以太坊合並將近:五個你最關心的問題與答案
隨著以太坊合並(The Merge)的臨近,社區對合並的相關影響以及未來以太坊的路線規劃愈發頻繁。本文,我們便圍繞這一主旨,提煉出五大常見問題,為大家畫畫重點。
什麼時候合並?
目前沒有確定的官宣時間,只是社區普遍認為在 6~8 月,因為預計難度炸彈將於 6 月底引爆。
那有沒有可能推遲?有可能。
以太坊基金會社區經歷 Tim Beiko 近期曾表示,在 4 月中旬,他將與社區討論是否有必要再次推遲難度炸彈。安全穩定合並的優先順序勢必是要高於快速實現合並,另外他也表示,雖然以往難度炸彈推遲都是 6 個月左右,但是只要各方面合適,推遲一兩個月也是可以的。
為什麼說:合並後 ETH 通脹率下降 90%,價格 TO THE MOON?
以太坊合並其實也是從 PoW 過渡為 PoS。
PoW 下的以太坊,是以區塊獎勵的形式進行 ETH 增發,目前年通脹率約 4.3%;
PoS 下的以太坊,將以質押獎勵的形式進行 ETH 增發,不過質押獎勵是根據質押總量動態調整的,這里假設質押量為 1 千萬 ETH,那麼年通脹率約 0.43%;(注意:通脹率隨著質押量的上漲而上漲,所以具體的年通脹率是會變化的)
在這種假設下,ETH 的通脹率將下降 90%,相當於完成三次減半。
另外,在 EIP1559 的配合下,手續費銷毀的 ETH 有可能超過新增發的 ETH,實現 ETH 的通縮,對價格是長期的利好。
相反觀點,合並後 ETH 將迎來巨大拋盤,為什麼?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認為前期質押進信標鏈存款合約的大量 ETH 成本極低,存在數倍的盈利,合並後提款獲利砸盤的可能性很大。
的確是存在這種可能性,但是我們可以結合以下幾個因素綜合考慮:
激活提款這個功能目前是被納入到上海升級中,上海升級將是合並後的第一個硬分叉,鑒於當前時間的不確定性以及行情可能的熊性(即使近期回暖),急於獲利了結的投資者可以通過衍生品以及場外交易進行對沖。
類似於存款排隊,提款也需要排隊,大約每天最多隻能有 1125 個驗證器提款(合計 3.8w ETH)。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很多類似 Lido 的流動性質押方案,部分質押者其實可以隨時退出。
出現大量提款時,質押收益會升高,進而吸引投資者存款。
合並後質押收益有望接近 10%?怎麼算的?
是有可能的。要知道,合並後,質押收益的來源將有三種:
質押通脹獎勵
手續費收入
MEV
具體數據我們參考以太坊研究員 Justin Ðrake 的推算模型,便可以推算出 9.6% 的年化收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合並早期我們理想的收益率,長期來看,收益率可能在 3.3%~5.4% 之間波動。
以太坊最新的未來路線規劃是怎樣的?
總體來說,關於 ETH2.0(其實基金會已經取消這種叫法) 的路線圖其實已經改變過兩次。
最開始,ETH2.0 的路線圖是經典的三階段:
Phase 0:以 PoS 為共識機制的信標鏈
Phase 1:數據分片,但不包括計算分片
Phase 2:為所有分片增加執行功能(計算分片)
但是 2020 年 11 月 18 日,在以太坊基金會的 ETH2.0 研究團隊的第五次 AMA 活動中,V 神已經明確表示,ETH2.0 路線圖已發生變化,將以 Rollup 為中心推進 ETH2.0 的實施:
暫時不再強調 Phase 2 的重要性,主推 Phase 1 實現數據分片,以實現分片 Rollup;當前以太坊的 TPS 大約為 15~45,使用 Rollup 可以提升吞吐量 100 倍,同時 64 個分片以太坊網路吞吐量即可提高 64 倍,兩者疊加,即分片 Rullup 可實現 6400 倍的擴容。
信標鏈將具備執行功能,即 PoS 合並之後,信標鏈區塊將直接包含交易。
而近期,在分片方案上也有了一些更新,未來以太坊更有可能採用名為 Danksharding 的分片方案,該方案能夠有效優化跨域 MEV 問題,同時更有助於分片 Rollup 的實施。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V 神針對跨域 MEV 問題提出的 PBS(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區塊提議者與構建者分離)解決方案。
在以前的模式中,礦工負責出塊,他們從內存池中挑選交易進行排序並納入區塊,同時他們也有權利審查某些交易。
而在 PBS 的設計中,將這一職責劃分為兩個角色:區塊提議者和區塊構建者。
區塊提議者負責從內存池中收入交易,並創建一個包含區塊交易信息的列表 crList 傳遞給區塊構建者們。區塊構建者們以最大化 MEV 為目的對 crList 中的交易進行重新排序並構建區塊,然後再向區塊提議者提交他們的出價,而區塊提議者就會選擇出價最高者為有效的區塊。
在了解了 PBS 後,我們再來了解 Danksharding 就更為輕鬆了。
我們以前的分片方案為平行數據分片模式,即每個分片和信標鏈都有獨立的驗證者,雖然獨立的驗證者更有利於去中心化,但是在當前 MEV 盛行的背景下,在利潤的驅動下勢必會導致區塊生產者的中心化(例如同個實體下運行著大量驗證節點,有利於 MEV)。Danksharding 除了採用了上文提及的 PBS 架構外,還做出了一個改變,即所有的信標區塊和分片數據都會被一個由驗證者組成的委員會進行統一驗證。
這種設計嚴格來說是對分片的一種簡化,分片之間沒有了復雜的數據訪問同步問題,具備許多有優點:
能夠有效降低網路工作量(近百倍);
L1 與 L2 的數據同步加快;
crList 能夠使 L1 上實現即刻交易確認;
MEV 市場化,解決潛在的驗證者中心化問題
因此,目前來說,以太坊的最新路線規劃可以概況為 以 Rollup 為中心 + Danksharding 。不過 Danksharding 尚在理論階段,整體路線未來或許還會有所變動。
7. EOS怎麼發行
EOS有兩種不同的發行方式:眾籌和增發。
EOS在主網未上線前指代基於以太坊ERC20發布的臨時EOS代幣,通過眾籌方式發行,眾籌將從2017年6月26日13:00 UTC(世界協調時間)開始,歷時341天。
眾籌總共發行10億枚EOS,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億枚EOS,將在2017年6月26日開始至2017年7月1日止;第二階段將7億枚EOS分為350份發售,即每23小時一份,每份200萬枚,剩餘1億枚由歸屬於Block.one, 並且不能在以太坊網路上進行交易。
在EOS主網上線後,將每年增發5%的EOS,其中1%將用於獎勵區塊生產者和備選節點。
在主網未映射前,現有的EOS是基於以太坊ERC20發布的臨時EOS代幣。當今年6月份EOS主網上線之後,這些臨時的EOS需要被轉換成真正的EOS平台通證,這個操作就是映射,相當於在以太坊和EOS主網直接建立一座橋梁。
在主網上線前,需要生成一個主鏈的EOS原生幣地址,並通過一系列的操作將其與以太坊錢包地址相關聯,在6月2日前,需要將臨時EOS代幣轉入以太坊錢包,之後的23小時內,EOS將會對錢包中的EOS進行快照,並在之後以空投的形式將EOS平台通證發到你的EOS地址上,48小時後,以太坊上的臨時EOS代幣則被凍結無法使用。若未做主網映射,則手上的臨時EOS代幣將無法被主網所認可,即所謂的不映射就歸零。充幣在火幣交易所的EOS,火幣將會幫用戶做自動映射,無需用戶做任何操作。
8. 如何查看以太坊通縮
關於這次升級的基本概念,我們已經在此前的文章:《時代的落幕|以太坊2.0合並後,礦工何去何從?》有所介紹。今天本文想要做的是:通過一系列數據直觀地呈現,以太坊合並升級後,ETH的通縮情況將會是怎樣的。
以太坊的通脹/通縮主要受兩個層面因素影響,一個是以太坊的發行,另一個是以太坊的銷毀。此次以太坊的合並升級是PoW演算法向PoS演算法的徹底轉換,以太坊挖礦即將成為歷史,因此主要受影響的因素就是以太坊的發行。
2019年以太坊主網曾進行了一次君士坦丁堡升級,經過這次升級,以太坊挖礦獎勵被定在每區塊2個 ETH。此外,如果礦工挖出「叔塊」,根據最長鏈原則這樣的區塊無法加入主網區塊鏈,不過也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根據OKLink瀏覽器數據,「叔塊」獎勵約為每區塊0.09ETH。因此目前每區塊獎勵/發行量約為2.09ETH。
2020年12月,以太坊信標鏈上線(以太坊主網此後被稱為「執行層」,信標鏈被稱為「共識層」),通過在主網的專用合約中質押32個ETH,就可以成為信標鏈的驗證節點。信標鏈的驗證節點通過區塊交易驗證證工作獲得ETH獎勵,根據驗證節點的表現,獎勵在信標鏈的每個「Epoch紀元」進行計算和分配,這里驗證節點能夠獲得的ETH獎勵將明顯低於主網工作量證明機制下的挖礦獎勵,根據OKLink瀏覽器數據,信標鏈驗證節點總收入近一個月平均為1,622 ETH,這也可以看做是信標鏈上的ETH日均發行量。
文章圖片2
目前以太坊主網的ETH供應量為119,498,319.7ETH。
文章圖片3
以太坊主網的發行情況為平均出塊時間14秒,每區塊獎勵2.09 ETH,因此以太坊一年的發行量就是4,707,874.26 ETH。以此為基準計算以太坊目前的通脹率即為3.9%。
文章圖片4
以太坊信標鏈發行按上述均值基準每日1,622ETH計算,年發行量為592,030ETH,進而可以算出年通脹率約為0.49%。
綜上,以太坊目前主網和信標鏈的年總發行率為3.9%+0.49%=4.39%,其中約88.84%的發行在主網,剩下11.16%的發行在信標鏈。
合並升級後,主網/執行層的發行將歸零,而信標鏈/共識層的發行將繼續,也就是說,近90%的發行量會消失,以太坊通縮的基礎有了。
2021年8月,以太坊銷毀機制隨著倫敦升級上線,並一直持續到現在,這一方案也被稱為EIP-1559,是以太坊社區為解決以太坊擁堵問題提出的改進提案,每筆交易用戶需要支付固定基礎費,如需加快交易確認可向礦工支付小費,小費歸礦工所有,基礎費則全部銷毀。
文章圖片5
以太坊近一年的日均基礎費佔比在70%,累計銷毀2,511,002.527ETH,占總發行量的2.1%,假設以太坊合並後仍維持年均銷毀2.1%,那麼以太坊通脹率將為0.49%-2.1%=-1.61%,以太坊將進入真正意義上的通縮時代。
註:
以上圖表及呈現的數據均可以通過oklink瀏覽器頁面找到,並且圖表可以提供數據下載,本文部分未配圖數據即通過下載的數據計算得出。
9. 以太倫敦升級後,AITD靠什麼完成逆襲
眾所周知,由於目前以太坊是全球第一大超級公鏈,各種區塊鏈應用,特別是defi應用基本都是基於以太坊公鏈開發的,導致以太坊網路擁堵不堪,如果把以太坊比做一條高速公路的話,那麼搭載期間的各種defi應用就是行駛在其中的 汽車 ,隨著駛入以太這條高速公路的 汽車 越來越多,必然導致交通擁堵,以及油耗的攀升和通過的時間變得更長,這就相當於在以太上完成一筆交易所花的時間拉長了和礦工費和gas費升高了!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以太坊技術開發人員也是不斷進行系統升級,這不,最近備受矚目的以太坊倫敦升級完成,倫敦升級涉及眾多提案,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EIP-1559。該提案引入銷毀機制,讓鏈上費用更合理,同時也一定程度緩解了以太坊的通脹,截至8月6日20:33,已經有4696ETH被銷毀,銷毀速度大約是3.26ETH/分鍾。按照當前速度,預計每年將有170萬ETH被銷毀,價值約為47億美元。
那麼這次升級後,真的就能徹底解決以太坊網路的擁堵和高昂的交易手續費和gas費了嘛?我們以大家所熟悉的方式做個比方,就好比打開一個網路的速度,最主要依靠的就是數據交換(tps)的速度,而tps取決於三個方面,一個是埠的傳播速度,一個是介面的接收速度,另外一個就是傳輸中介的速度;目前造成以太坊網路擁堵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數據擁堵造成的,也就是其埠的數據擁堵,如果把以太坊比做一個數據池子的話,而其中的水已近處於滿載狀態,而倫敦升級好比給這個池子開了個小口,放水!能否讓水位下降取決於進水量與出水量的正負差,而這個就很好理解,一個是以太坊自身的交易量數據,另外就是搭載期間的defi項目的交易量數據;在引入EIP1559之後,用戶在鏈上發生交互產生的費用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費(需要銷毀),另一部分是付給礦工的小費(不銷毀)。基礎費根據網路動態調整,一般不需用戶調整。用戶調整的是支付給礦工的小費。當網路越活越,用戶支付的基礎費越高,銷毀的越多,導致一段時間內看起來是「通縮」的。但是長期來看,如果以太坊不轉為POS機制,比起當前每年增發的400-600萬ETH,現在的銷毀量恐怕並不足以使ETH通縮。而已目前defi的火熱程度,產生的數據量完全不亞於2018年底幣圈牛市階段,而越來越多的defi項目的落地生根,必將引發新一輪的網路擁堵。
雖然此次升級在一段時間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乙太網的擁堵,以及引入通縮概念使得以太坊更具稀缺性,但是其想降低gas費和交易費的目標短期內並沒有實現!那麼,此次升級之後,眾多的商用公鏈是否還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去拓展其實並不取決於以太坊網路的升級,而是在公鏈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誰能帶給世人更好更快更實用的體驗,以及實實在在的利益共享機制,才是這些公鏈能否崛起的關鍵因素;區塊鏈技術之所以得以快速發展,不斷壯大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去中心化思潮的共鳴以及利益分配機制的公平公開和共建共享!
那麼,在眾多公鏈中,AITD到底依靠什麼來完成逆襲?實現最初的夢想,改變未來全球資產通兌方式,讓價值傳遞全球,讓金融普惠萬家!首先是互聯網技術的後發優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後發優勢逐漸體現出來,就拿數據交換速度(TPS)來說,比特幣的TPS只有7,以太坊可能稍微好一點,TPS大約在10-20,EOS可以將TPS做到100萬,而AITD能將TPS做到每秒百兆級別;第二:目前AITD還屬於發展初期,任何新的機會一定是參與的越早,其獲得利益或者說未來的收益一定是越大的,就好比十年前參與比特幣挖礦和現在參與比特幣挖礦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了;現在參與AITD就相當於十年前參與比特幣一個道理,由於其廣闊的應用場景和技術實力的支撐,必將不斷吸引優質的項目參與!第三,更多生態應用的搭建,使得AITD相較於其他公鏈而言,對廣大的普通用戶極其具有吸引力,AITD構建了豐富的社區交流體系和社區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共識家園豐富的文娛休閑文化基礎設施,讓AITD的每一個參與者都能隨時隨地了解AITD,參與AITD的建設,並且公正公平的享受AITD的發展成果!
所有偉大的夢想源於強大的實力所決定的,站在實力的角度出發,AITD完全具備從眾多公鏈項目中脫穎而出的基礎!
10. 狗狗幣順利上線COINBASE即將帶來哪些紅利和機會
狗狗幣順利上線COINBASE即將帶來哪些紅利和機會?
首先
來說說看吧
要是再漲個10%-20%倒是並,不是沒有可能,隨便再來一條利好消息,例如特斯拉接受狗狗幣支付等等,都可能給其帶來一定的漲幅。但要是想幾倍幾倍地漲,本人認為不太可能,畢竟現在市值這么大,再翻倍之類的有一定難度而且上方還套著一批人。
要想幾倍十倍二十倍這么漲的話我認為應該得在熊市跌了幾十上百倍之後才能夠出現這樣的情況了。所以靜待抄底時機吧。
狗幣確實沒有總量,初始發行量是1000億個。
每年增發5%,也就是每年增發50億個。
現在的增量大概1280億個。
相對比特幣總量只有2100萬,確實多了,是比特幣的6000倍。
重新回歸問題,當發行量每年增發5%,那麼無限量就需要時間刻度。
數量的龐大也決定了現在狗幣價格的低廉。
作為流量貨幣,大部分普通人均可入場。
美元增發又是多少呢?
沒有固定的比例,2020年美元大概5萬億。
狗幣對標的是美元,比起全球大放水,還在可控范圍內。
狗幣是達不到現有比特幣的價格是毋庸置疑的。
當比特幣、萊特幣價格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狗幣成為萌新的選擇。
大部分持有狗幣的玩家心理預期其實也不高,1美元就成,不過分吧,比起美元的超發灑灑碎了。
當然延遲滿足感也是常態,慾望是無止境的,假如上升到1美元,是否會期望更好的價格,
取決於對狗幣的交易價值和支付的認可度。
要幣嘛
別像玩股票一樣,恨不得一天看3次。
我身邊玩狗幣的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持有個幾千個就Ok了。
即便像這幾天的暴跌,也損失不了多少。
今天的狗子看起來求生欲挺強的。
還是那句話,又不是狗幣一個跌了,大盤都是這樣。
至少看起來狗幣沒那麼容易被玩死。
天量的幣數,無限增發,我估計開發者早已被某機構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了,然後進行拉盤,操控幣價,這位收購者不排除是那個馬斯克!
然後呢,用狗狗幣與比特幣雙向聯動,收割韭菜,尤其是中國人!
怎麼收割呢,先持續地拉狗狗幣
於是很多人賣了比特幣,去買狗狗幣,狗狗幣大肆放倉,這樣比特幣的價格就會跌下來了,然後呢,他把賣狗狗幣的錢去屯比特幣,然後呢,把狗狗幣的價格降下來,把比特幣的價格漲起來,於是很多人把狗狗幣賣了,去買他的比特幣!里外里狗狗幣通吃!
你別忘了,這中間還有玩的合約,漲跌的同時,在合約上白白收割韭菜,簡直是賺翻了!沒有比這更賺錢的買賣了!
狗狗幣的話題太多,馬斯克可是做火箭的啊。
另外萌新一般都不會進場買BTC,ETH因為價格太高了不能滿足他們翻十倍百倍的夢想。
而狗狗幣兩塊多的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就看擊鼓傳花誰是最後接手的。
至於加密貨幣的牛市什麼時候結束,我的感覺是只要美國一天不倒,牛市就不會結束,其原理等同於美國股市。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美國股市和加密貨幣都是美元超發的蓄水池
在經濟沒有大好的情況下(好轉可不行,必須重回巔峰那種)
美國還會繼續超發,而錢最好的去處就是股市和加密貨幣。而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割韭菜屬性比股市更好用。
還有就是,加密貨幣交易中經常用的泰達幣(USDT)價值對標美元
這就好像你入美股要換美元,你買石油還需要先買美元一個道理,美國是不會讓泰達幣和美元脫鉤的。也事實造成必須加密貨幣保持穩定增長,逆行而上。
賦予 BSC 吸引力的,是 BSC 發起者的幣安交易所和一眾 BSC DApp 項目在過去半年時間內形成的協同效應:幣安提供的資金、用戶等資源的扶持,早期項目的造富效應吸引用戶參與,完成了冷啟動。
用戶的到來對項目方的吸引能力逐漸抬升,尤其在以太坊擁堵、gas 費高企不下,吸引了大量小易用戶和亟待擴展用戶群的項目方。BSC 由於良好的發展節奏,盡管仍在發展初期,卻已經形成了自強化的小生態。
和 Etherscan 同樣的使用界面,並不需要額外的學習門檻。查詢區塊、交易信息、代幣持有者信息等,都可以使用。
需要承認,BSC 仍然是一個中心化程度較高的項目。不過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CeFi + DeFi,是如何互助力的?或許在 BSC 這里,提供了一個可供觀察的樣本。
BSC 的發展軌跡,有幾點因素,我認為值得一提。
首先,BSC 協議得到了幣安交易所的大力支持,生態發展的扶持是要花錢的,且花費資金量並不在少數,這一點某柚社區可以作為範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太坊的費用和網路問題
給 BSC 這類側鏈平台以彈葯。牛市爆炸式增長的用戶熱情
以太坊目前的狀態,容不下,外溢至 BSC 等公鏈是自然而然的。隨便一筆交易就要花去幾十上百元,小散吃不消,只有大戶們可以揮金如土。
幣安 BSC 兼容以太坊,遷移不過是重新部署合約,對開發者的門檻很低;交易費用方面,也可以認為幾乎不存在,確認速度又快,盡管存在中心化的詬病。小額轉賬和交易,在 BSC 找到了自己的土壤,這也是 1Inch 等以太坊上應用擴展至 BSC,以及多個項目方開始採用雙鏈上線項目(ETH + BSC) 的原因之一。
最後,得益於交易費的大幅下降,以及在新年初期的拉新投入,BSC 上 DeFi 項目的挖礦收益頗具吸引力,這也是最近 BSC 發展迅猛的催化劑。
三大交易所各家公鏈均在發展
從這三者之中擇優,我認為 BSC 目前處於領先地位, HECO 和 OKChain 的追趕,怕是有些吃力。BSC 的發展剛從早期的積累階段進入到增長階段,從前文的數據也可以看得
到,剛剛越過早期的拐點,在牛市的行情加持以及類似 Alice、Dego 這類代幣造富效應的驅動、Cake APR 的刺激下,我認為 BSC 的增長,仍大有可觀。
盡管如此,對新的智能合約平台進行攻擊的示例,我們見得太多了,從 EOS 早期的瘋狂提款機,到 DeFi 中各類見怪不怪的黑客攻擊案例,在 BSC 上我們也會見識到黑客們的威力,許多新項目方,也註定會遭受一輪打擊,從中知曉敬畏。
BSC 脫胎於 Ethereum
這也就意味著許多的以太坊生態中的漏洞、缺陷、智能合約方面的限制,在 BSC 上也不會免去,而目前黑客對 BSC 上項目的攻擊報道尚未見到明顯的報道,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會來。
這里還是為了提醒讀者,盡管 BSC 的生態發展如今已經頗見起色,但無論是以太坊生態,還是 BSC 等新興智能合約平台,在看到利潤和新奇的同時,也當時刻敬畏風險,避免遭受重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