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以太坊區 > 以太坊shareding

以太坊shareding

發布時間:2023-09-15 04:10:04

1. pi幣發行總量是多少 發行了多少pi幣

根據pi幣白皮書內容顯示,

pi幣發行總量是30億個,

現在已被挖掘三分之二了。

【擴展參考資料】:

Pi(π)Network的APP是一個手機挖(石廣)軟體,用來挖Pi (π) 幣。以前的屁特B等採用工作量證明機制的幣種挖(石廣)需要消耗計算資源,必須通過燒錢買(石廣)機才能參與,小散只能靠邊站。

而現在Pi(π)幣的挖(石廣)優點在於人人都可以參與,創建一個真正全球使用的數字貨幣網路,挖(石廣)期間不需要浪費手機流量或電量,甚至在關閉APP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挖(石廣),只需要每天打開一次挖(石廣)開關即可。

為什麼用戶量增長這么快?

首先,Pi是一個免費挖(石廣)的項目,不需要投入資金和資源,只要每天打開一次即可,簡單的玩法可以吸引很多原本的幣圓圈用戶;

其次,

最近Facebook發幣的消息讓很多幣圓圈外的用戶(尤其是海外的Facebook用戶)開始了解區塊鏈和數字貨幣,Pi在恰當的時機推出,並支持使用Facebook帳號和大陸中文手機號碼直接登錄Pi,讓這些躍躍欲試的潛在用戶找到了一個真正開始嘗試數字貨幣的途徑。

為什麼國內玩家少?

首先,

國內用戶無法使用Facebook、Twitter等一些國外的社交軟體,Pi項目方的宣傳本來就比較少,國內用戶能看到的就更少了;

其次,

整個項目對於國內用戶的優化不夠,下載方式的困難以及英文界面勸退了不少國內玩家;另外,國內目前各類以區塊鏈名義做的資金盤、模式幣很多,新用戶明團賣們往往對這種簡單粗暴來錢快的東西更感興趣,Pi這種不吹捧利潤的項目反而會被忽視。

2. 簡評三個基於VRF的共識演算法

上交所技術公司  朱立

Algorand、Dfinity和Ouroboros Praos三個共識演算法(Dfinity雖然是項目名,這里用來稱呼其共識演算法也應無不妥)近期較受關注,而且都是基於VRF(Verifiable Random Function) 設計,可以對照學習。Algorand的版本很多,以下單指  1607.01341v9 ,暫稱其為Algorand'(筆者手中另有Algorand的 最新版本 ,其中已對下文提及的幾處問題完成了修正,可與本文參看)。

一、VRF的共性

VRF的意義很好理解——用以完成出塊人(群)的隨機選擇。為此,VRF的返回值應盡力難以預測。先看Algorand'和Dfinity的套路是怎麼做的:大體上是先將前一個隨機數(最初的隨機數卻是協議給定的)和某種代表高度、輪次的變數進行組合,用某種私鑰對之進行簽名(或者是先簽名再組合),最後哈希一下得出最新的隨機數。這樣產生的隨機數旁人很容易驗證其合乎演算法,"V"就這樣得到了;而哈希返回值又是隨機分布的,「R」也因此得到保證。在此過程中,為降低操縱結果的可能性,有兩個注意事項: A) 簽名演算法應當具有唯一性,也就是用同一把私鑰對同樣的信息進行簽名,只有一個合法簽名可以通過驗證——普通的非對稱加解密演算法一般不具備這個屬性,如SM2。如果用的簽名演算法沒有這種uniqueness屬性,那在生成新隨機數的時候就存在通過反復多次嘗試簽名以挑出最有利者的餘地,會降低安全性。 B) 避免在生成新隨機數時將當前塊的數據作為隨機性來源之一,比如引用本塊交易列表的merkle root值等等,因為這樣做會給出塊人嘗試變更打包交易順序、嘗試打包不同交易以產生最有利的新隨機數的餘地。在設計和檢視新的共識演算法時,以上兩個注意事項是要特別留意的。

考察一下VRF的返回結果應該如何運用。目前所見用法中,VRF的返回結果可以用來公開完成節點或節點群體的選擇,也可以私密地完成選擇。以Dfinity為例,它是利用mod操作來唯一、公開地確定一個Group。Algorand'、Ouroboros Praos是私密選擇的範例,大致套路是對VRF的最新返回值,配上輪次等變數後用私鑰進行簽名並哈希,如果哈希值小於某個閾值,節點就可以私密地知道自己被選中。這種方法很可能在網路節點數較多時的表現會更穩定,否則幸運兒個數上下波動會較大,進而影響協議表現,包括空塊和分叉。

二、簡評強同步假設版本的Algorand'

私密選擇提供了較強的抗擊定點攻擊的能力,但由於幸運兒的總數對於任何一個幸運兒都是不能預知的,也因此給後續共識演算法的設計和區塊鏈的優化帶來了困難。Algorand『採用了很強的同步網路假設(同步網路假設下的共識演算法當然容易做一些),要求預先知道網路消息傳播時間的上限:在固定時間內完成對固定比例的用戶的網路傳播。比如要知道,1KB消息,在1秒鍾內完成全網95%的傳播,而1MB消息需要1.5分鍾完成全網95%的傳播。但這個傳輸上限應該如何選擇? 通過一段時間的統計結果再乘以一個系數這種經驗統計?只能說「感覺上可以」,但如果要嚴謹和安全,Algorand『演算法應該補充證明即使在遭遇DDOS或互聯網擁堵的情況下消息傳播嚴重超限後演算法仍然能夠保證安全——然而這個證明是缺失的。作為對照,Ouroboros Praos公開承認之前在同步網路假設下設計的Ouroboros協議在非同步網路條件下會出錯,所以才又做了Ouroboros Praos;新版本的Algorand承認在弱同步網路時會在不同的塊上達成共識(後續網路恢復強同步時分叉可以得到解決)雲雲,這些都可資參考。

即使我們暫且認可Algorand'演算法可以通過設定一個很大的傳播時間上限來回應上述問題,但隨之而來的是此時可以看出此演算法缺乏一個非常好的特性:Responsiveness。這個特性指的是:若一個協議被設計為在一個較大的傳播時間上限DELTA下工作,但若實際傳播時間是較小的delta,則協議的實際推進步調將只和delta有關,這種協議被稱為Responsive的。具有Responsive特性的共識演算法再配以同步網路假設會非常理想——出於安全,上限可以設置很大,然而協議執行速度只和當時網路條件有關。Algorand'並不具有這種特性。平均而言,Algorand'完成共識所需的消息傳送次數是11輪,每輪如果要確保安全,完成共識的時間就會很長,單個分區的吞吐量就不會太高。當然,架構設計涉及很多取捨,最終評價一個演算法好還是不好還是要回到初心——准備拿來實現的目標是什麼。上述分析只是嘗試客觀地指出Algorand'演算法的幾個少為人知的固有特徵,供讀者自行評估。

三、簡評Dfinity的可擴展性問題

私密選擇並且立即上任的做法,也給系統分片帶來了極大挑戰。Dfinity是明確要做分片(Sharding)的,所以必須直面挑戰。可擴展性問題非常復雜,完整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通盤考慮網路、存儲、計算三方面的可擴展性——時下大多數區塊鏈3.0項目只注意到計算的分片和可擴展性,忽略了其餘二者,從而不可能真正實現理想的擴展。由於公鏈節點網路帶寬的制約,計算合約所需的數據通常很難迅速地從一個節點拷貝到另一節點,所以就算用VRF實現了飄忽來去的出塊節點選擇,存儲節點是沒法同樣飄逸如風的。明顯的選擇有那麼幾個:全部節點存儲全部數據,不同節點靜態地分配用來存儲不同分區。前者的可擴展性很差,對於後者而言,如果出塊節點漂浮不定且出塊節點還需要完成合約運算,就意味著基於P2P網路來回遠程訪問存儲,性能多半急劇下降;動態決定的出塊節點只完成排序共識,計算能力和存儲捆綁,通過靜態分區提供可擴展性,可能是合理的應對。然而,最可恨的就是「然而」二字——即使如此,系統還存在一處對存儲和網路構成壓力的所在:最終用戶提交的待打包交易。普通公鏈(先不考慮EOS那種)的帶寬有限,如果用戶提交的待打包交易必須粗放型地全網泛濫傳播,那現有網路帶寬可以提供多少TPS?如果出塊節點是靜態分區或者至少提前一段時間公開知曉,事情尚有迴旋餘地;如果出塊節點是如此飄忽不定,而且直到最後一刻也只有這些節點自己知道,那無論是用戶還是出塊節點候選人看起來最直接的應對之道就是全網泛濫傳播全部待打包交易、保存全部待打包交易,這樣帶寬和存儲仍然成為系統瓶頸。

所以這里碰到的,本質上還是安全、可擴展性、去中心化的不可能三角。

四、簡評Ouroboros Praos

BM懟 Ouroboros的文字已經流傳廣泛。BM的話當然有些明顯是不對的,比如Ouroboros的DPOS是指"Dynamic [stake distribution] POS"而不是BM的Delegate POS,但其關於Pareto分布的評論則值得玩味。如果我們仔細瀏覽後出的Ouroboros Praos,可以發現協議的安全假設和安全證明完全沒有考慮經濟博弈因素,因此洋洋灑灑的證明很可能會不得要領而錯過真正需要防護的方向——畢竟一直以來POS/DPOS這些協議的血管裡面流淌的就是基於經濟博弈和人性進行設計的血液。最明顯的例子是在forward secure signature的實現方法上,協議目前的設計是要求每個好的節點自覺主動地安全刪除用過的私鑰,而完全沒有考慮近乎零的私鑰保存成本如何面對bribe attack的誘惑,然而這卻是值得考慮的。除了形式化證明之外,Ouroboros Praos本身並沒有太多值得關注的協議特徵,總體上就是用VRF抽簽結合POS演算法並針對某些安全假設進行了形式化證明,其做事的態度是非常值得贊賞的。

五、總結

這幾個演算法本身頗有創意,也很值得學習。與此同時,在看過以太坊CASPER目前披露的分區技術後,筆者的體會是:區塊鏈3.0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從以太坊團隊的技術路線看,他們的技術考量和選擇要比很多宣稱要超越以太坊的團隊來得深刻和全面。如果當真要超越以太坊,還是應該先從理解以太坊開始。

順便感謝趣鏈邱煒偉博士對本文的貢獻!

3. 什麼是區塊鏈擴容

擴容,是當某個容器或承載物不足以支撐或承載現有事物需求時,我們通過擴大容器的容量或承載物的體積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從而緩解當前容器或承載物所受壓力的一種手段。
比特幣誕生之初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並沒有特意限制區塊的大小,區塊最大可以達到32MB,當時平均每個區塊大小為1~2KB。
時比特幣用戶少,交易量也沒有那麼大,並不會造成區塊擁堵,然而2013年至今隨著比特幣價格的直線上升,用戶越來越多因此造成比特幣網路擁堵,用戶交易費用上升的問題逐漸涌現出來。
到現在,比特幣區塊鏈上最高時有幾十萬筆交易積壓,比特幣的平均交易費用比 2010 年 9 月上漲了 376 倍,每秒 7 筆交易的處理速度已經明顯無法滿足用戶需求,比特幣社區開始探索如何給比特幣「擴容」。
通過修改比特幣底層代碼,從而達到提高交易處理能力的目的。
比特幣擴容本身發展和設計方案有兩種,即第一層和第二層擴容技術。
· 第一層擴容技術即改進區塊鏈自身,把區塊鏈自身變得更快、容量變得更大,總的來說就是改變區塊鏈共識部分的內容。
· 第二層擴容技術目的是把計算移到鏈下,即通過側鏈的技術加以解決問題。
擴容協議及結局
擴容協議一般需要礦工們的支持,大致可以分為修改區塊大小、軟分叉、硬分叉、隔離見證等方式。
以比特幣舉例:
比特幣現在分裂成為大區塊Bitcoin Cash(BCH)和隔離見證。隔離見證現在是市場上公認的比特幣,而大區塊幣被冠名為比特現金。可以預見的往後的發展方向,比特幣將會以鏈下交易為主。包括閃電網路、側鏈。這兩個新東西目前不成熟,但是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
比特幣將會大量發展隔離見證交易,並在隔離見證的基礎上做更多的衍生技術。最有可能是以技術推動比特幣往前發展。
比特現金將會以鏈上交易為主,重點發展貨幣功能,以降低交易摩擦為主要方式,以獲利更廣泛的鏈上用戶量為主要發展方向。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4. 以太經典是什麼以太坊和以太經典關系

以太坊的構思誕生於2013年。當年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幣圈一般都稱呼為V神)還在比特幣社區擔任程序員的時候,向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建議開發一套面向應用開發者的語言,以方便各種應用的開發。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不同意這個意見。於是V神決定開發一個新的平台作此用途。

V神在2013年寫下了《以太幣白皮書》,在白皮書中說明了建造去中心化程序的目標。在2014年,通過眾籌得到開發資金,於是開發了以太系統。(更好用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幣匯」)

誕生之後,到目前為止共進行了四次的硬分叉。

第一次為了調整難度;

第二次發布了穩定版本「家園」;

第四次為了防止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和減重。

只有第三次硬分叉,因為發生了黑客攻擊,而迫不得已進行了分叉。這就是The DAO事件。

The DAO事件

2015年7月30日,V神和以太坊基金會創建了第一個智能合約平台,並設計了TheDAO以太坊合約。

2016年4月30日正式部署了The DAO智能合約,並完成了當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眾籌,達到了驚人的1.5億美元!(說句題外話,如今時間上最大的眾籌事件當屬EOS眾籌了,達到了更加驚人是50億美元!)

2016年6月17日,The DAO被黑客攻擊,黑客共盜取了約5000萬美元的以太幣,價格也從20美元暴跌到15美元,對以太坊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為了挽回投資人的損失,社區最後決定硬分叉。

於是,在2016年7月20日,在區塊高度1920000硬分叉成功,新鏈被稱為以太坊ETH,而原鏈就是現在的以太經典ETC。

5. 超詳細整理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行業術語(建議收藏)

比特幣詞彙表:你需要知道的每一個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短語

盡管困難重重,區塊鏈技術已成為主流。比特幣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詞,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都投資於加密貨幣或允許其客戶這樣做。與此同時,NFT 吸引了各路名人的加入和贊賞。

但盡管如此,區塊鏈技術仍然非常神秘。只有才華橫溢的工程師才能真正理解這些——其中許多人是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早期採用者,而對於外行來說可能仍是很困難的。

以下是您可能會覺得有用的區塊鏈術語的詞彙表。(所有短語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空投(Airdrop)

空投是指公司將加密貨幣或 NFT 直接放入您的錢包中。 區塊鏈 服務將推出代 並空投給曾使用過該服務的用戶,而不是首次公開募股。這樣做有幾個原因:它可以是純粹的營銷,因為空投提高了人們可以投資的代幣的意識,或者可以為 DAO 提供治理代幣。

最近的一個例子:以太坊名稱服務允許用戶將他們的錢包號碼更改為錢包名稱(如 CNET.eth)。去年 12 月,它推出了自己的 ENS 代幣,向所有使用該服務的人空投了一定金額。使用以太坊名稱服務的人越多,他們被空投的代幣就越多——在某些情況下價值數萬美元。

山寨幣(Altcoin)

任何不是 比特幣 以太幣的加密貨幣都被稱為山寨幣(Altcoin) 。有時候也被稱為「 shitcoins。

幣安(Binance)

世界上最大的 加密貨幣 交易所,人們在這里購買和交易加密貨幣。它正在接受美國司法部和美國國稅局的逃稅和洗錢調查。

區塊鏈(Blockchain)

區塊鏈是「分布式資料庫」。簡單來說,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將信息記錄在數字「塊」中。一旦一個塊被挖掘並添加到鏈中,它就不能被更改,因此區塊鏈提供了不可更改數據的公共記錄。

有許多不同的區塊鏈具有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效率和安全性。許多人擁有自己的加密貨幣——例如,以太幣是一種建立在 以太坊區塊 鏈上的加密貨幣。

比特幣(Bitcoin)

比特幣是第一個 加密貨幣 ,建立在比特幣區塊鏈之上。它是由一個人或一群人以中 本聰 的筆名於 2009 年創建的。只能鑄造2100 萬枚,其中大約1890 萬枚已經在流通。

銷毀(Burning)

加密貨幣 通過發送到只能接收而不能發出的錢包而被「燒毀」。銷毀機制通常被用來造成通縮影響:流通中的 代幣 越少,投資者持有的 代幣 就越稀缺。

買跌(Buy the dip)

這是指在價格下跌後購買更多資產。例如,如果價格下跌 10,000 美元,比特幣持有者可能會「逢低買入」。

冷錢包(Cold Wallet)

未連接到互聯網的加密貨幣錢包。這些錢包更安全,更不容易受騙。

跨鏈(Cross-chain)

將數據、代幣或資產從一個區塊鏈發送到另一個區塊鏈的能力。這不同於為在多個區塊鏈上工作而構建的「 多鏈 」服務。

密碼學(Cryptography)

一種信息加密形式,其中數據只能使用密鑰進行解密。使用 工作量證明 協議的 區塊鏈 依賴於解決極其復雜的密碼學難題,以便挖掘和驗證新區塊。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

加密貨幣是 區塊鏈 原生的代 。加密貨幣通常隨著每個新區塊的開采而鑄造。例如,每 挖出 一個新的 以太坊 區塊, 都會 獲得兩個以太幣作為對礦工的補償。

加密貨幣是一種代 。它們的誕生是它們的決定性因素:其他代幣是使用構建在區塊鏈之上的平台和應用程序創建的,而加密貨幣則內置於區塊鏈的協議中。

去中心化應用(Dapps)

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縮寫。

道(DAO)

一個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DAO 是一個通過共識做出決策的組織:所有 治理代幣的 持有者都在組織決策中獲得投票權,投票最多的解決方案是 DAO 的行動方案。想像一個去中心化的投資銀行,但不是由基金經理做出投資決定,而是由其 治理代幣 的持有者投票決定如何投資其國庫中的資金。

去中心化交易所(Decentralized exchange)

去中心化交易所用於購買和交易 加密貨幣 。與典型的交易所不同,這些交易所使用繞過任何中心化權威的點對點交易。其中包括 Uniswap 和 Sushiswap。

去中心化金融(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縮寫。DeFi 是使用 區塊鏈 技術繞過中心化機構任何金融工具,例如 智能合約 DAO

鑽石手(Diamond Hands)

鑽石手是長期或在價格動盪期間持有金融資產的人。

DYOR

「Do Your Own Research」的縮寫。

以太幣(ETH)

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開採的 加密貨幣 。以太 的市值僅次於 比特幣 ,但卻是一種更常用的加密貨幣。大多數 山寨幣 也是 基於以太坊構建的 ,因此與以太 幣掛鉤 。大多數 NFT 也建立在以太坊上,這就是為什麼以太是 NFT 交易中使用的主要代幣。

以太坊(Ethereum)

比特幣 競爭的區塊鏈。它旨在採用 比特幣 開發人員開創的區塊鏈技術,並將其用於更復雜的金融工具,如 智能合約

閃貸(Flash loan)

閃電貸是一種 DeFi 工具,允許在沒有抵押品的情況下進行貸款。閃電貸允許您借錢購買資產,但前提是可以購買資產並在同一區塊內償還利息。想像一下,使用貸款購買一棟 100 萬美元的房子,但只有當您已經排好另一個願意支付足夠費用讓您償還貸款和利息的買家時,貸款才會被批准。

這些貸款使用 智能合約 技術。

FUD

「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的縮寫。這可能是合法的,例如人們對代幣或 NFT 項目的安全性或合法性或安全性表示擔憂,例如鼓勵人們出售、降低資產價格的有組織的舉動。

Gas

Gas 是您使用 以太坊 網路所要支付的價格。每筆交易都需要支付gas ,這取決於 區塊鏈的 過載程度。每筆交易的價格通常在 50 美元到 500 美元之間,但在網路負載過重時價格可能會飆升。

治理代幣(Governance token)

治理代幣是賦予所有者對給定項目投票權的加密貨幣。另請參閱: DAO

GWEI

gas 的成本以 GWEI 表示。作為粗略的指導,當 gwei 低於 50 時,gas 會很便宜,而當 gwei 高於 100 時,gas 會很貴。

HODL

「hold」的故意拼寫錯誤,用於鼓勵人們在價格下跌期間持有他們的代幣。

Layer 1和Layer 2

如果您涉足 加密貨幣, 您會聽說Layer 1和Layer 2解決方案。Layer 1是 區塊鏈 架構本身,而Layer 2是指建立在區塊鏈之上的架構。

例如,以以太坊的高gas成本問題為例。Layer 1解決方案是讓 以太坊區塊 鏈更高效,例如通過採用 權益證明 協議。Layer 2解決方案的一個例子是 Immutible X,這是一個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交易所,它使用 智能合約 技術允許無氣體、碳中和的交易。

流動性市場(Liquid Market)

流動性市場是一個擁有大量買家和賣家的市場,它允許幾乎立即完成買賣訂單。 加密貨幣 市場具有流動性,而 NFT 市場則不然。大多數合法的加密貨幣可以隨時買賣,因為 NFT 交易者需要列出待售物品,希望買家手動購買。

主網(Mainnet)

一個供公眾使用的區塊鏈協議將被放入主網。這將它與測試網區分開來,後者更像是區塊鏈協議的測試版發布。

模因幣(Memecoins)

許多加密貨幣旨在提供實用程序或服務為目的。Memecoins 不提供實用前景,純粹作為投機資產存在。狗狗幣是最知名的 ,但還有很多很多。


元掩碼(MetaMask)

一種基於瀏覽器的在線數字錢包,主要用於 以太坊區塊鏈 上的交易。

礦業(Mining)

挖礦是驗證交易並將區塊添加到區塊 鏈的過程 。這通常涉及解決復雜 密碼 問題的強大計算機。至關重要的是,這也是將新的 加密貨幣 添加到流通中的方式。

礦機(Mining Rig)

為挖掘 加密貨幣 的特定目的而設置的功能強大的計算機。

礦場(Mining Farm)

全天運行的采礦設備倉庫(或房間),用於挖掘 加密貨幣

鑄幣(Mint)

在區塊鏈上,鑄幣意味著驗證信息並將其作為區塊鏈上的一個塊。

「鑄造」 NFT 意味著在公開發售期間從其創建者那裡購買它。「鑄幣價格」是指它的創造者出售它的價格——例如無聊猿遊艇俱樂部的「鑄幣價格」是 0.08 以太幣。在一個集合中的所有 NFT 都被鑄造之後,想要接觸該集合的交易者需要從 OpenSea 等二級市場購買它們。

多鏈(Multi-chain)

設計用於多個 區塊鏈 的應用程序或服務。這與 跨鏈 應用程序和服務不同, 跨鏈 應用程序和服務旨在將數據或資產從一個區塊鏈發送到另一個區塊鏈。

月球(MOON)

價格的急劇飆升被稱為「mooning」或「a moon」。「To the moon(去月球)」是一個常見的短語。

NFT

不可替代的代幣(Non-fungible token)。這些是證明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數字契約。目前,它們與藝術相關,但 NFT 可以證明任何數字的所有權。

鏈下/鏈上(Off-Chain/On-chain)

鏈上是指存在於 區塊鏈 上的東西,鏈下是指存在於 區塊 鏈之外的東西。 加密貨幣 是鏈上貨幣,法定貨幣是鏈下貨幣。

OpenSea

它是最大的 NFT 市場,專門研究基於 以太坊 的 NFT。(建立在不同區塊鏈上的 NFT 通常在專門的市場上出售。例如,Solana NFT 在 Solanat 上出售。)

Play to Earn(P2E)

Play to Earn (P2E) 游戲 集成了區塊鏈,並以 游戲 內 加密貨幣 獎勵玩家。這些 游戲 中的加密貨幣可以兌換成比特幣或以太幣。最突出的例子是 Axie Infinity,玩家可以獲得 Smooth Love Potion ($SLP)。

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工作量證明(POW)是一種共識機制,通過該機制將塊添加到區塊鏈中。工作量證明要求礦工解決復雜的 密碼學 難題,這需要強大的采礦設備提供大量能源,以驗證新的區塊鏈交易。

工作量證明是一種安全且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但效率低下是出了名的。這就是比特幣和以太坊區塊鏈的運作方式,盡管以太坊很快就會轉向更高效 的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面對工作量 證明 的巨大能源需求, 權益 證明(POS)是一種更新的共識機制,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區塊。權益證明允許 加密貨幣 持有者在相關區塊 上驗證新區塊。

他們通過抵押他們的 加密貨幣來 做到這一點。網路用戶質押他們的加密貨幣,如果他們的股份是通過隨機演算法選擇的,他們就有機會驗證一個新區塊——為此他們將獲得更多加密貨幣形式的獎勵。質押的加密貨幣越多,選擇用戶驗證新區塊的機會就越大。

工作證明獎勵那些花費最多計算能力來解決密碼難題的人,而權益證明獎勵那些長期投資加密貨幣的人。

抽水和傾銷(Pump and mp)

抽水和傾銷計劃涉及對產品的人為刺激,從而導致人們購買並提高其價格。然後,抽水和傾銷協調者以高價出售其資產,從而導致價格急劇下跌。

這些存在於傳統市場中,但在 加密貨幣 交易中更為常見,因為微市值加密貨幣的低流動性使其價格更容易操縱。

地毯拉動(Rug pull)

地毯拉動是指 加密貨幣 的創造者消失,並帶走資金。最近的一個例子是偽造的Squid Game 硬幣,盡管這些硬幣遠非罕見。「地毯」本質上是「騙局」的簡寫。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比特幣 創造者的化名。解釋去中心化金融的必要性和解釋比特幣如何運作的白皮書由中本聰簽署,但沒有人知道真實的人是誰。據推測,中本聰實際上是幾個人。


助記詞(Seed Phrase)

當你創建一個 加密貨幣 錢包時,你會得到一個 12 字的種子短語。每次在新設備上登錄錢包時,都需要使用助記詞。 永遠不要把你的助記詞給任何人

分片(Sharding)

分片在 區塊鏈上 分配網路負載,允許每秒處理更多事務。這聽起來很枯燥,但它非常重要。 以太坊 將在明年整合分片,這將使使用它更便宜,對環境的破壞也更小。

垃圾幣(Shitcoin)

Shitcoin 是一種不提供任何效用的 山寨幣 ,無論是 memecoin 還是無效的 山寨幣

絲綢之路(Silk Road)

Silk Road 是一個在線黑市,於 2013 年被 FBI 關閉。這是許多人第一次接觸 加密貨幣的地方 ,因為 比特幣 是該網站非法商品的流行支付方式。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

智能合約是在滿足所需條件時自行執行的數字合約。例如,如果 Wallet X 向 Wallet Y 發送 0.08 ether,Wallet Y 向 Wallet X 發送 NFT Z。它們最常用於自動交易,但也可用於更復雜的用途,例如 快速貸款

穩定幣(Stable coin)

穩定幣是與美元掛鉤的加密貨幣。其中包括 Tether 和 USDC。他們的目的是讓 加密貨幣 交易者將他們的代幣保存在加密生態系統中,而不會經歷 比特幣 以太幣 價格波動的波動。

質押(Staking)

權益質押是在加密貨幣錢包中鎖定持有資金,從而支持區塊鏈網路運營。從本質上講,它包括鎖定加密貨幣以獲得獎勵。在大多數情況下,該流程需要用戶使用個人加密錢包參與到區塊鏈活動中。

權益質押的概念與權益證明(PoS)機制密切相關。它被用於許多基於PoS或相類似的其他區塊鏈系統中。

TLT

「think long term」的縮寫。

代幣(Token)

代幣是多種形式的區塊鏈資產。像 比特幣 這樣的 加密貨幣 是一種代幣。其他類型包括 治理代幣 ,它授予持有者在 DAO 或服務中的投票權,或 實用代幣 ,其中根據持有的代幣數量授予對服務的訪問許可權。

TXN

交易(transaction)的縮寫。

實用代幣(Utility Token)

旨在提供某種功能的代幣。這些可以是對應用程序、服務或 游戲 的訪問。示例包括 Filecoin,它授予對基於區塊鏈的數字存儲的訪問許可權,以及 Link,它連接 了鏈下 類型數據的智能合約。

虛榮地址(Vanity Address)

由 Ethereum Name Service 等公司提供的個性化錢包地址。它允許您將錢包地址更改為您選擇的單詞或短語,例如 CNET.eth。

Vaporware

承諾但從未真正進入市場的產品。該術語在 90 年代後期隨著最初的互聯網繁榮而流行起來,並且由於陰暗的 加密貨幣 創造者而得到了復興。

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

以太坊區塊鏈 背後的創造者。

錢包(Wallet)

加密貨幣錢包是您可以存儲加密貨幣和 NFT 的地方。這些錢包可以是熱錢包或冷錢包——即連接到互聯網的瀏覽器錢包或未連接到互聯網的物理硬體。錢包可以讀寫,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作為簽名或在線 ID。

Web 3

Web3 是區塊鏈愛好者想像的互聯網的下一次迭代。從互聯網發明到 2005 年左右,Web1 是只讀互聯網。Web2 指的是用戶能夠製作內容並將其上傳到互聯網上的出現。Web3 將是一個集成了區塊鏈的互聯網。想像一下,將您的社交媒體帖子作為 NFT 擁有,使用像以太幣這樣的 加密貨幣 作為通用貨幣,並將您的錢包作為一種 ID 形式而不是電子郵件/密碼組合。

鯨(Whale)

持有大量加密貨幣的人。

白名單 ( Whitelist)

加密貨幣 NFT 的 預售清單。列入白名單的投資者可以在公開發行前購買資產,有時以折扣價購買。

WAGMI

「we're all going to make it」的縮寫。


6. 以太坊合並將近:五個你最關心的問題與答案

隨著以太坊合並(The Merge)的臨近,社區對合並的相關影響以及未來以太坊的路線規劃愈發頻繁。本文,我們便圍繞這一主旨,提煉出五大常見問題,為大家畫畫重點。

什麼時候合並?

目前沒有確定的官宣時間,只是社區普遍認為在 6~8 月,因為預計難度炸彈將於 6 月底引爆。

那有沒有可能推遲?有可能。

以太坊基金會社區經歷 Tim Beiko 近期曾表示,在 4 月中旬,他將與社區討論是否有必要再次推遲難度炸彈。安全穩定合並的優先順序勢必是要高於快速實現合並,另外他也表示,雖然以往難度炸彈推遲都是 6 個月左右,但是只要各方面合適,推遲一兩個月也是可以的。

為什麼說:合並後 ETH 通脹率下降 90%,價格 TO THE MOON?

以太坊合並其實也是從 PoW 過渡為 PoS。

PoW 下的以太坊,是以區塊獎勵的形式進行 ETH 增發,目前年通脹率約 4.3%;

PoS 下的以太坊,將以質押獎勵的形式進行 ETH 增發,不過質押獎勵是根據質押總量動態調整的,這里假設質押量為 1 千萬 ETH,那麼年通脹率約 0.43%;(注意:通脹率隨著質押量的上漲而上漲,所以具體的年通脹率是會變化的)

在這種假設下,ETH 的通脹率將下降 90%,相當於完成三次減半。

另外,在 EIP1559 的配合下,手續費銷毀的 ETH 有可能超過新增發的 ETH,實現 ETH 的通縮,對價格是長期的利好。

相反觀點,合並後 ETH 將迎來巨大拋盤,為什麼?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認為前期質押進信標鏈存款合約的大量 ETH 成本極低,存在數倍的盈利,合並後提款獲利砸盤的可能性很大。

的確是存在這種可能性,但是我們可以結合以下幾個因素綜合考慮:

激活提款這個功能目前是被納入到上海升級中,上海升級將是合並後的第一個硬分叉,鑒於當前時間的不確定性以及行情可能的熊性(即使近期回暖),急於獲利了結的投資者可以通過衍生品以及場外交易進行對沖。

類似於存款排隊,提款也需要排隊,大約每天最多隻能有 1125 個驗證器提款(合計 3.8w ETH)。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很多類似 Lido 的流動性質押方案,部分質押者其實可以隨時退出。

出現大量提款時,質押收益會升高,進而吸引投資者存款。

合並後質押收益有望接近 10%?怎麼算的?

是有可能的。要知道,合並後,質押收益的來源將有三種:

質押通脹獎勵

手續費收入

MEV

具體數據我們參考以太坊研究員 Justin Ðrake 的推算模型,便可以推算出 9.6% 的年化收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合並早期我們理想的收益率,長期來看,收益率可能在 3.3%~5.4% 之間波動。

以太坊最新的未來路線規劃是怎樣的?

總體來說,關於 ETH2.0(其實基金會已經取消這種叫法) 的路線圖其實已經改變過兩次。

最開始,ETH2.0 的路線圖是經典的三階段:

Phase 0:以 PoS 為共識機制的信標鏈

Phase 1:數據分片,但不包括計算分片

Phase 2:為所有分片增加執行功能(計算分片)

但是 2020 年 11 月 18 日,在以太坊基金會的 ETH2.0 研究團隊的第五次 AMA 活動中,V 神已經明確表示,ETH2.0 路線圖已發生變化,將以 Rollup 為中心推進 ETH2.0 的實施:

暫時不再強調 Phase 2 的重要性,主推 Phase 1 實現數據分片,以實現分片 Rollup;當前以太坊的 TPS 大約為 15~45,使用 Rollup 可以提升吞吐量 100 倍,同時 64 個分片以太坊網路吞吐量即可提高 64 倍,兩者疊加,即分片 Rullup 可實現 6400 倍的擴容。

信標鏈將具備執行功能,即 PoS 合並之後,信標鏈區塊將直接包含交易。

而近期,在分片方案上也有了一些更新,未來以太坊更有可能採用名為 Danksharding 的分片方案,該方案能夠有效優化跨域 MEV 問題,同時更有助於分片 Rollup 的實施。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V 神針對跨域 MEV 問題提出的 PBS(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區塊提議者與構建者分離)解決方案。

在以前的模式中,礦工負責出塊,他們從內存池中挑選交易進行排序並納入區塊,同時他們也有權利審查某些交易。

而在 PBS 的設計中,將這一職責劃分為兩個角色:區塊提議者和區塊構建者。

區塊提議者負責從內存池中收入交易,並創建一個包含區塊交易信息的列表 crList 傳遞給區塊構建者們。區塊構建者們以最大化 MEV 為目的對 crList 中的交易進行重新排序並構建區塊,然後再向區塊提議者提交他們的出價,而區塊提議者就會選擇出價最高者為有效的區塊。

在了解了 PBS 後,我們再來了解 Danksharding 就更為輕鬆了。

我們以前的分片方案為平行數據分片模式,即每個分片和信標鏈都有獨立的驗證者,雖然獨立的驗證者更有利於去中心化,但是在當前 MEV 盛行的背景下,在利潤的驅動下勢必會導致區塊生產者的中心化(例如同個實體下運行著大量驗證節點,有利於 MEV)。Danksharding 除了採用了上文提及的 PBS 架構外,還做出了一個改變,即所有的信標區塊和分片數據都會被一個由驗證者組成的委員會進行統一驗證。

這種設計嚴格來說是對分片的一種簡化,分片之間沒有了復雜的數據訪問同步問題,具備許多有優點:

能夠有效降低網路工作量(近百倍);

L1 與 L2 的數據同步加快;

crList 能夠使 L1 上實現即刻交易確認;

MEV 市場化,解決潛在的驗證者中心化問題

因此,目前來說,以太坊的最新路線規劃可以概況為 以 Rollup 為中心 + Danksharding 。不過 Danksharding 尚在理論階段,整體路線未來或許還會有所變動。

7. 以太幣是什麼

以太坊Ethereum是一個區塊鏈。它與比特幣相比特點是可以增加智能合約,圖靈完備,網路速度更快。Etherem上有很多區中心化的區塊鏈產品,比如DigixDAO,黃金物聯網等等。

8. 以太坊最快將在8、9月份合並:大利好質押砸盤Layer2怎麼辦

再過幾天,ETH2.0 Merge就要在測試網上試水了,如果成功,那也就意味著V神所說的8月份的主網合並,有戲!

而未來一段時間,合並應該是對於ETH來說最大的利好,那麼關於這次利好,你應該知道至少下面幾件事:

為什麼ETH非得轉POS,不轉不行么?

為什麼說POW轉POS的Merge,是很大的利好 ?

Merge結束後,質押的天量ETH會解鎖砸盤么?

ETH2.0時代,Layer2何去何從?

下面一個個看。


01
為什麼非要轉POS

關於POW與POS在能耗,安全等各方面的爭論已經持續了數年,但爭論歸爭論,轉POS還是板上釘釘要發生的事情,不以礦工或是POW支持者的意志為轉移。這是好多年前ETH 升級路線就規劃好了的事。

通常人們理解轉POS的原因也是這兩點 :1. 維護安全的 成本更低 (消耗更少的能源來維護共識)2. 理論上來說比POW更能防止51%攻擊,即 更安全

但這倆其實更多是結果,而非原因。

真正的原因其實本身還是在技術層面,ETH要實現擴容,就必須轉成POS。

最早的擴容設想是分片+Layer2,其中分片技術,因為POW的最長鏈的不確定性,是很難套用分片技術的,必須使用POS來達到隨機分配出塊的確定性。

現在擴容技術主打Rollup Layer2,狀態分片技術被擱置,但為了更好支持Rollup的數據分片Danksharding技術依舊需要POS的支持,所以 POS還是未來的核心底層共識。

此外還有無狀態、輕客戶端等其他輔助擴容或是去中心化的需求,也都需要POS,所以 轉POS,是一個Must,而非Should。


02
為什麼轉POS從市值角度來說是很大的利好

這個角度更是非常的直接。

大家都把BTC比做加密世界的黃金,ETH比做加密世界石油。 黃金的開采量,要是忽然減產,肯定對於金價是個提振作用,區塊鏈世界的數字黃金BTC更是如此,4年減半周期帶來的牛熊交替到現在依舊是一個主旋律。

石油呢?哪次歐佩克減產,油價不得上天,大家加油的時候錢包不得一癟?

這次ETH這個數字石油,直接給你減個大的。

轉之前的POW,差不多每年通脹在5%左右,基本都被礦工挖出來砸盤了。

轉POS之後,按照目前的質押率,通脹直接降到0.5-1%左右 ,配合上EIP1559的燃燒,ETH時不時進入個通縮狀態很有可能都是家常便飯。

這是一下子減產5-10倍的節奏,相當於BTC花12年進行三次減半的效果,人家ETH一次性給你搞定了。

你說現在這個價格是不是合並利好已經兌現的價格?我覺得是沒有的,因為雖然都知道要Merge,但時間點沒人知道,這已經拖了幾次了,ETH升級也是一貫這個風格,這次拖到了8月,但再次延期,說實話白話也絲毫不意外……


圖源:reddit



03
Merge結束後,質押的天量ETH會解鎖砸盤嗎

這也是很多人擔心的點,1000多萬個ETH目前都在質押,大多數都是去年質押的,成本幾百刀,現在都至少幾倍的利潤,砸盤怎麼辦?

其實你也想太多了~

第一. 這1000多萬個ETH合並結束之後不會立刻解鎖, 而是要等幾個月再升級一次的時候才會激活解鎖提款功能。

第二. 可以提款之後, 這么多ETH也不能同時提,是有名額和隊列的,1000多萬ETH想全部跑出來得花1年多的時間。

第三. 質押ETH做節點的, 大多數都是長期看好ETH發展的,其中鑽石手居多, 1000多的價格你說他們會砸盤,我不太相信……退一步說,像是通過Lido質押的,想要砸盤完全可以走Curve的StETH池1:1換成ETH砸,通過幣安的bETH和ETH基本也是1:1兌換, 流動性完全不是問題, 根本不需要等合並完成解鎖砸,買賣隨時都可以。


圖源:Block Beats


04
ETH2.0時代,Layer2何去何從

這其實是一個讓我疑惑的點,但架不住經常看到推特上不少朋友問,所以還是羅列出來。

首先 這次的Merge只是ETH2.0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對性能提升沒啥大的影響, 其次貌似在很多人的印象里,ETH2.0時代,是分片或是其他擴容技術為王的時代,當前Rollup為主的Layer2隻是一個過渡技術。

這個誤區一定要糾正,目前來看,Layer2會是ETH短期,中期,長期的擴容技術,沒有之一,最早提的分片技術之類的因為復雜度和可實現性已經事實上被拋棄了。

ETH2.0的分片,會是純粹的數據分片, Danksharding,完全是為Rollup的費用和數據可用性空間所服務的, ETH2.0時代的Layer2 Rollup,會比現在費用更低,性能更好,僅此而已。

所以Layer2不存在何去何從的問題,他們哪兒也不去,就呆在這更好更快更強的為ETH生態服務。

其實最有意思的點反而是: 目前的ETH POW礦工到時候何去何從?

一種說法是他們會把算力轉去ETC,改挖ETC;另一種說法是他們會賣掉自己的顯卡或是礦機,然後買ETH去做Staking繼續挖。

朋友們,你覺得會是哪一種呢?

——轉載

作者 | 五火球教主
出品 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9. 以太坊的「分片」是指什麼

寫在文前:視頻版本和文字版本略有不同,想要看我深情並茂演繹,請看視頻版本 (喵懂區塊鏈22期|分片(Sharding):以太坊太慢,「盤」他!),思維邏輯怪,請看文案加長版。

最近以太坊由於君士坦丁堡升級(Constantinople)而出現了壓倒性的積極走勢,而以太坊的升級之路則猶如升級打怪一般,落入了rabbithole,誰也不知道這洞有多深。既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則把腳下的每一步走好走准,則成了至關重要的點。攻破這一難點之後,以太坊的下一技術難點---Sharding分片,則又被擺到了檯面上。本期《喵懂區塊鏈》會帶大家走進讓以太坊快起來的法寶--- Sharding分片。

什麼是sharding分片?

分片技術其實並不是什麼新概念,起初是針對大型中心資料庫提出的優化方案,具體來說就是將大型資料庫中的數據劃按照某種規則分成很多數據分片(shard),再將這些數據分片分別存放在不同的伺服器中,以減小每個伺服器的數據訪問壓力,從而提高整個資料庫系統的性能。

我們舉一個通俗的小例子:

比如我們平時經常使用的美團,滴滴打車等軟體,就可以按照「城市」來進行分片,由於不同城市的數據不需要互通,就可以將不同城市的數據存放在不同資料庫中,這樣既可以把資料庫伺服器部署到離對應城市最近的節點上,還可以提高訪問速度,何樂而不為呢?!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大家應該對分片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那麼對應到區塊鏈場景中來說,分片又是怎麼樣的呢?

以以太坊分片為例,在原有的單鏈系統中,公鏈整體的性能取決於單個節點的性能,進行分片之後,每個節點只需要承當全網部分工作,各個分片並行工作,按照Vitalik的話來說,each shard is like a separate galaxy每個分片都像是獨立的小宇宙,這樣效率自然噌噌噌提升!原本以太坊鏈全網TPS約為20,現在若增加到100個分片,那麼全網TPS可以提升至2000,同理,全網容量也將提升至原來的100倍。

「每個節點只需要承擔全網部分工作」,這就會引出幾大問題,1.怎麼確定這個節點是負責哪個分片的工作?2.哪些交易應該歸類到哪些分片當中去?3.每個節點是否只需要儲存自己所在分片的交易信息(賬本)?

根據以上問題的實現與否,我們可以將分片依次分為三種類型:網路分片,交易分片,狀態分片。

網路分片:如何將全網節點劃分到不同分片當中去。

交易分片:如何將全網交易劃分到不同分片當中去。

狀態分片:如何讓各個節點只維護各自分片內的賬本,但又不影響整個系統的安全性。

主鏈和分片鏈的區別和聯系?

分片的類型我們已經明白了,那麼主鏈(Main chain)和分片鏈(shard chain)有什麼不同呢?

向左轉|向右轉

以太坊分片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連Vitalik自己也說將會分階段來逐步實現,分片到底能不能從理論走向實踐,我們還是小小期待一下吧。

10. 以太坊測試幣可以交易嗎

我們可以在很多交易所購買以太坊測試幣可以交易,只有等到以太坊測試幣可以交易大漲的時候才能賺錢。 其實在領域王國也可以交易以太坊測試幣可以交易,我們對以太坊測試幣可以交易的價格買漲買跌都能盈利,而且只需5美元就能交易,不會承擔太大的交易風險。
拓展資料
以太幣(ETH)是以太坊(Ethereum)的一種數字代幣,被視為「比特幣2.0版」,採用與比特幣不同的區塊鏈技術「以太坊」(Ethereum),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成果的民眾區塊鏈平台,由全球成千上萬的計算機構成的共鳴網路。開發者們需要支付以太幣(ETH)來支撐應用的運行。和其他數字貨幣一樣,以太幣可以在交易平台上進行買賣。
2021年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通知指出,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
相較於較大多數其他加密貨幣或區塊鏈技術,以太幣的特點包括下列:
一、編程語言。
Gavin Wood寫的《以太坊黃皮書》中定義了以太虛擬機的運作流程。智能合約可以專門為此開發的Solidity編程語言寫成,或是Python的一個變體Serpent,或是LLL。以太虛擬機也可以在Mutan上運行。智能合約之後會編譯成位元組碼,然後發布在以太坊區塊鍵上。
二、運行效率。
將所有合約存在區塊鏈上每個結點的作法有好有壞。主要的缺點是所有的結點都同時要運算所有的合約,因此速度較慢。開發人員正研究將數據切分(Sharding)的技術套用至以太坊。2016年9月 Buterin 發表了改善可擴展性的企畫。截至2016年1月,以太坊每秒可以處理25個交易。
三、區塊多樣。
存在一種區塊—叔塊(uncle block),用於歸納那些因為速度較慢而未及時被收入母鏈的較短區塊鏈。這個區塊的產生是因為以太幣的區塊時間是20秒左右,相對於比特幣,更容易出現臨時分叉。而且較短的區塊時間,也使得區塊在整個網路中更難以充分傳播,尤其是對那些網速慢的礦工,這是一種極大的不公平。為了平衡各方利益,設計了這樣一個叔塊機制。叔塊在全部挖掘出來的區塊中占的比例叫叔塊率。

閱讀全文

與以太坊shareding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虛擬貨幣薅羊毛 瀏覽:427
以太坊升級失敗 瀏覽:896
比特幣禁止交易知乎 瀏覽:480
區塊鏈身份認證方案 瀏覽:704
以太坊分叉成功了嗎 瀏覽:905
支付寶充值到BTc 瀏覽:370
陀螺世界的算力怎樣賣 瀏覽:643
以太坊代幣還沒上主網的有哪些 瀏覽:980
阿里算力中心 瀏覽:675
怎麼進玩BTc群 瀏覽:221
btc如何轉移平台 瀏覽:361
以太坊發行多少錢 瀏覽:232
買虛擬貨幣不給錢 瀏覽:77
新的民法通則關於數字貨幣 瀏覽:568
比特幣與美元有什麼聯系 瀏覽:981
數字貨幣短頻交易的盈利需要繳納 瀏覽:760
挖btc去哪個礦池好 瀏覽:350
虛擬貨幣分析視頻 瀏覽:543
可以看高手交易btc的網站 瀏覽:157
比特幣韓國買中國賣合法嗎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