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舉報網路傳銷
網上遇到傳銷一定不要急也不要害怕,第一時間一定要報警。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是接受舉報和投訴的主要部門,具體負責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查處非法傳銷行為。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向這兩個部門舉報和投訴非法傳銷行為。在接到舉報和投訴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應當立即調查核實,依法查處。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直銷監督管理局此前發布「打擊網路傳銷違法犯罪活動警示提示」,提醒公眾:高度警惕網上騙局,避免誤入傳銷陷阱;一旦發現網路傳銷活動,應及時向發生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公安機關舉報,工商機關舉報電話是12315,公安機關舉報電話是110。
(1)被虛擬傳銷貨幣詐騙怎麼報警擴展閱讀
網路傳銷的犯罪特徵:
1、虛擬性
網路是一個虛擬空間,非法傳銷者利用網路這一特徵,藉助高科技、電子商務等名義,遮人耳目,大搞空手道。上述案例中,會員得到的僅僅是虛擬的網路空間(所謂的電子商務包,也不過就是租用該公司的伺服器空間),從傳銷傳統的實物產品發展為純粹以發展會員獲得獎金為目的,有些付費方式都是網上支付,完全「電子商務化」了。
2、欺騙性
利用網站作為傳銷平台,比傳統意義上的傳銷更具欺騙性和隱蔽性。該些傳銷網站多打著遠程教育、培訓個人創業、電子商務的旗號吸引人,掩人耳目,遮蓋其發展會員(下線)牟利的本質。
3、隱蔽性
與傳統傳銷相比,網路傳銷隱蔽性更強。發展會員都是在網路上進行,會員必須通過網站才能加入傳銷,並且使用的用戶名都是假名或者代號,都有各自的登陸密碼,彼此之間的聯系主要通過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工具來完成。
並且,網站還要求匯款一律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這就避免了傳統傳銷中下線與上線必須見面的情況,操縱者由明轉向暗,躲在幕後,萬一下線被執法部門查獲後,上線也能馬上逃之夭夭。
由於會員發展下線的情況只反映在互聯網上,再加上會員在傳銷方式上保持單線聯系,工商部門查處時,根本無從查證公司網站的真實信息和會員的真實身份,僅憑網路上的信息要追查上線幾乎是不可能的。
Ⅱ 網上虛擬幣詐騙怎麼報警
1.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騙了,應立即撥打110報警,並詳細說明被騙的過程。
2. 警方可以幫助你前往銀行,辦理凍結相關銀行卡的手續,以防止詐騙者將資金轉移到你的賬戶。
拓展資料:
3. 近期,銀保監會等五部門發布警示,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和「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的「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或「數字資產」來欺騙公眾,侵害他們的合法權益。
4. 這些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利用區塊鏈概念進行非法集資、傳銷和詐騙。它們的特點包括:
- 網路化和跨界性明顯,利用互聯網和聊天工具進行交易,通過網上支付工具收付款項,風險廣泛且傳播迅速。
- 利用熱點概念炒作,藉助名人效應宣傳,以「糖果」空投為誘餌,聲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和「收入高風險低」,極具煽動性。
- 通過操縱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盈利和提現門檻,非法獲取巨額利潤。
- 以各種名義發行虛擬貨幣,或打著共享經濟旗號進行炒作,隱蔽性和混淆性很強。
5. 例如,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較大,一些平台炒作「虛擬貨幣是黃金白銀之外的避險資產」的概念,但實際上虛擬貨幣價格大幅下跌,導致消費者受損。
6. 這些平台還通過機器人程序操縱交易量和數據,製造虛擬貨幣市場「繁榮」的假象,待消費者入場後,便使用各種市場操縱手段侵佔財產。
7. 犯罪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為誘餌,吸引公眾投資,不斷發展人員,擴大資金池,涉及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
8.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提醒公眾,這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幌子,本質上是無法持續的龐氏騙局。公眾應理性看待區塊鏈技術,不輕信誇大宣傳,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提高風險意識。
9. 如果發現違法犯罪線索,應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
Ⅲ 虛擬貨幣騙局怎麼報警
1. 若遭遇虛擬貨幣騙局,應立即撥打110報警。
2. 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多部門對以「金融創新」「區塊鏈」為名的非法金融活動發出風險提示。這些活動通常打著「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的旗號吸收資金,實際上並非基於真正的區塊鏈技術,而是利用區塊鏈概念進行非法集資、傳銷和詐騙,其資金運轉難以持續。
3. 公眾應理性對待區塊鏈技術,不要輕信不切實際的承諾,並樹立正確的貨幣和投資理念,增強風險意識。
4. 一旦受騙,應立即到公安機關報案。
(3)被虛擬傳銷貨幣詐騙怎麼報警擴展閱讀:
1. 虛擬貨幣騙局通常網路化、跨境化明顯,利用互聯網和聊天工具進行交易,通過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擴散迅速。
2. 這些騙局常租用境外伺服器,針對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式控制制操作。
3. 騙子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有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並代為投資,很可能是一種詐騙。
4. 這些非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大。
5. 騙子利用熱點概念炒作,編造復雜理論,利用名人效應宣傳,以「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極具誘惑性。
6. 在實際操作中,騙子通過操縱虛擬貨幣價格和設置提現門檻非法獲利。
7. 騙子還通過ICO、IFO、IEO等名目發行代幣,或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隱蔽性較強。
8. 這類行為涉及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多種違法行為,通過炒幣升值和發展下線獲利,吸引公眾投資,並不斷發展人員加入,擴充資金池。
Ⅳ 虛擬貨幣被騙能立案嗎
虛擬貨幣交易上當受騙,公安部門會立案的概率不大,由於虛擬貨幣交易騙局一般涉及到的總數多、覆蓋面廣、額度小、匿名性較強的特點。
公安部門無法認可買賣平台所顯示信息的虛擬貨幣價錢,受害人在遭受虛擬貨幣騙局時也無法對虛擬貨幣的使用價值作出評估,從而沒法明確案件是不是超過立案標准。
公安部門搜集調查取證較難、追捕行動也無法開展,由於大多數虛擬貨幣騙局的團隊的信息內容不公布的,難以調查取證。
虛擬貨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投資者不要被「高收益」沖昏頭腦。
《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第十九條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下列行為,涉嫌非法集資的,處置非法集資牽頭部門應當及時組織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部門以及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分支機構、派出機構進行調查認定:
(一)設立互聯網企業、投資及投資咨詢類企業、各類交易場所或者平台、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吸收資金;
(二)以發行或者轉讓股權、債權,募集基金,銷售保險產品,或者以從事各類資產管理、虛擬貨幣、融資租賃業務等名義吸收資金;
(三)在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投資項目等商業活動中,以承諾給付貨幣、股權、實物等回報的形式吸收資金;
(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有關規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即時通信工具或者其他方式公開傳播吸收資金信息;
(五)其他涉嫌非法集資的行為。
Ⅳ 虛擬貨幣騙局怎麼報警
虛擬貨幣騙局直接打110報警電話報警。
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多部門發布風險提示稱,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
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
公眾要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被騙後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
(5)被虛擬傳銷貨幣詐騙怎麼報警擴展閱讀:
虛擬貨幣首先是網路化、跨境化明顯。依託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波及范圍廣、擴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伺服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式控制制實施違法活動。
一些個人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極可能是詐騙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
其次是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
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最後這類行為存在多種違法風險。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炒幣升值獲利和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Ⅵ 買維卡幣被騙了可以報警嗎
買維卡幣被騙了可以報警。維卡幣英文名為Onecoin,一種創造出來的網路虛擬貨幣名詞,被政府認為涉嫌傳銷類詐騙。維卡幣創始人被FBI列為通緝要犯曾被稱為加密貨幣女王的魯亞·伊格納托娃。
Ⅶ 老人被一種叫派支付(π支付)的東西洗腦了怎麼辦說是花的錢都可以返還,這不是明擺的詐騙嘛!
只能報警,讓警察來幫助老人,讓老人認清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