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改委再度部署虛擬貨幣「挖礦」治理,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存在哪些嚴重的危害
國家發改委:全面整治產業式集中式「挖礦」、國有單位涉及「挖礦」和比特幣「挖礦」
青瞳視角
11-16 11:07北京青年報北青網官方帳號
關注
今日(11月16日),在國家發改委11月例行發布會上,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將以產業式集中式「挖礦」、國有單位涉及「挖礦」和比特幣「挖礦」為重點開展全面整治。對執行居民電價的單位,若發現參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將研究對其加征懲罰性電價,形成持續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高壓態勢。
11月10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虛擬貨幣「挖礦」治理專題視頻會議,會議強調,各省區市要堅決貫徹落實好虛擬貨幣「挖礦」整治工作的有關部署,切實負起屬地責任,建制度、抓監測,對本地區虛擬貨幣「挖礦」活動進行清理整治,嚴查嚴處國有單位機房涉及的「挖礦」活動。
據江蘇省通信管理局網站,該局近日全面排查江蘇省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監測發現江蘇省開展虛擬貨幣活動的礦池出口流量達136.77Mbps,參與「挖礦」的互聯網IP地址總數4502個,消耗算力資源超10PH/s,耗能26萬度/天。從IP地址歸屬和性質看,歸屬黨政機關、高校、企業被入侵利用開展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佔比約21%。
此外,浙江省針對「利用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和科研院校等單位公共資源參與『挖礦』的行為」,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專項行動對全省涉嫌參與虛擬貨幣挖礦的4699個IP地址進行了全面篩查,梳理排查出77家單位的184個IP地址存在涉嫌利用公共資源從事挖礦行為。
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區分虛擬貨幣「挖礦」增量和存量項目。嚴禁投資建設增量項目,禁止以任何名義發展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加快有序退出存量項目。
監管部門多次強調,嚴禁以數據中心名義開展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加大行政執法工作力度,堅決杜絕發電企業特別是小水電企業向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網前供電、專線直供電等行為。嚴禁虛擬貨幣「挖礦」企業以任何形式發展自備電廠供電。
至今近2個月的時間,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做了大量的虛擬貨幣「挖礦」清退排查工作。但是仍有一些水電站、數據中心在違規提供虛擬貨幣「挖礦」所需電力等。按照要求,一旦發現相關行為,《通知》強調,暢通12398能源監管投訴舉報熱線等各類渠道,嚴肅查處違法違
2. 加密貨幣支付一旦普及,幣價會大幅下跌嗎
首先來講,這是一個偽命題。
普及加密貨幣支付目前為止很難實現。它必然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成為現實。舉例來說:美國、日本、韓國等大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越來越嚴苛,等待「合規」可以說是遙遙無期;反觀小國越南,越南當局尚未確定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越南國家銀行(SBV)明確表示比特幣不是支付貨幣,但並未禁止越南公民進行交易和擁有比特幣。SBV已頒布了有關加密貨幣的法令,加密貨幣在當地被視為非法的付款方式,該國的證券監管機構也告誡本國公司和投資基金遠離加密貨幣。
其次,假設加密貨幣真的普及後,幣價絕對不會下跌!
極大的可能會漲跌,會整體趨於一種「法幣」般的穩定狀態。一旦加密貨幣普及,其性質會向法幣靠攏——更加穩定、安全,成本減少。沒有大沖擊的前提下,幣價大幅下跌的概率微乎其微!
.........................................................................
回答節選自微信公眾號:蜂巢 財經 News
原文標題《交易平台「戰火」燃至越南 人口紅利下藏增量市場》
不會,因為每個幣種代表不同的項目,思想,需求。
上漲或者下跌,要看需求的變化。普及率提高無疑會創造更多的需求,總體而言會對價格有更強的支撐作用。
但是,價格是會波動的,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走出非常詭異的行情。這個世界是個復雜的整體,很多因素都會對某個具體事物施加影響。所以,具體問題還是要到時候具體分析。
對加密貨幣,我們需要明白,這是一個巨大的生產關系級別的 社會 實驗。個人而言,我認為它在近十年內是很難阻擋的趨勢。人類總是會給予某個許諾了更好未來的新事物以機會,讓它站在舞台上表演一下真正的技術,最後是否成功要看是否被哄下台。就像某些主義,只要願景足夠有吸引力的,必然有高光時刻。我也不諱言這個實驗也許最終會失敗,很多事情是現在無法預料的。但是只要加密貨幣還沒有走上某個國家的舞台唱主角,它的前路就依然光明。
前兩天有位我尊敬的人講了一段話,我覺得不謀而合,分享一下: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在哪裡?首先是money(錢),然後是governance(治理),之後是privacy(隱私)。
他沒有講什麼具體的App,因為目前基礎設施都不行,根本還沒有到產生實用App的階段。首先可信任、無摩擦、價值中立的金錢必須要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基本數據類型,讓價值的交換和信息的交換一樣通暢無阻。這就是比特幣的殺手應用。而以太坊等公鏈的殺手應用是治理,通過提供智能合約等特性,構建出用於人們之間可以高效協作的基礎設施,其核心是 游戲 規則的可信任性。在一定觸發條件下,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扮演著完美的青天大老爺。關於隱私的重要性,他認為沒有隱私也就沒有言論自由,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了市場和經濟效率,當然這也是經濟學里的基本內容,不新鮮。後續可以預見很多幣,會在交易隱私上加強。在比特幣的單個簽名替代多個簽名存儲的功能上線後,其交易的可追蹤性將變得困難。這對於舔監管的人會是一個重擊吧,但這不是比特幣的錯,是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背後的深刻道理。
說到監管,我只想補充一個關於監管權的概念。比特幣,以及沒有經過籌資上幣,沒有控制機構的純社區幣,在西方民主體制下是一種公民自由,開源代碼在法律上可以作為言論自由對待。對政府而言,根本沒有憲法賦予的干涉權利,唯一能夠下手的是具有實體利益的團體,比如交易所等服務機構。但是就像瑞士等國家在銀行業的個性做法,國家之間很難統一立場。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財長說十年內他將不再談比特幣了。第一無權,第二他很多同僚已經下水,發牌照權力在各個州。他能說什麼,只能拿Libra展示老虎的能力吧。國內很多人覺得美國不問比特幣,卻管起有抵押資產的穩定幣,比較詭異,其實是不懂人家的法律體系。
說到這已經離題萬里。我承認就是借題發揮,談談一些朋友們關心的問題。請題主見諒。
加密貨幣支付一旦普及,虛擬貨幣價格一定會升高。其實現在加密貨幣支付已經在路上,已經取得很好的體驗,各國政府其實都在檢測,實踐。比如雷達幣已經在很多主要國家實行跨境支付,或全球支付取得輝煌成績。各個國家政府心知肚明,,只是很多百姓不知不覺而已。雷達幣和各個國家政府達成共識,跨境支付,自由兌換,和法幣兌換,和各個國家法律對接,已經基本結束,各個國家政府都閉口不談,是因為不能談,不能提,政府不能做廣告,也無利益,無必要,虛擬貨幣是風浪口,當能量積累到一定時,爆發就不可避免,那時各個政府都會出來做一些說明。回頭看Facekook的表現,就是小巫見大巫,他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雷達幣在做的事情,而且已經做了五年多,無論在技術, 社會 都是 健康 平穩,用周小川講話,未來可能出現一個更強大的虛擬貨幣,但不一定會是Facekook,其實已經隱含一種信息,這個強大的虛擬貨幣是誰?明白了都知道,不明白了就如入霧中,看見的未必都是真,尤其在虛擬世界裡,更是如龍見首不見尾,財富的重新分配,是宇宙,天決定的,就看你有沒有德,不是看你是不是專家,學者,或政府官員,有德之人才配得上一波財富的來襲,不需要你懂不懂,就看你有沒有那個命,運氣。有些人大呼小叫,這個不可能,那個是騙局,其實是啥也不懂,都是自以為是而已。
跌啥跌,是漲喲,一個人炒房房價會氣力么?當然一大波炒才有意思。
加密貨幣支付一旦普及,幣價會大幅下跌嗎?
不會,應該是恰恰相反。使用 加密貨幣 的人越多,能夠供給的幣數量越少,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這會助推幣價的上升。
無論是什麼商品,只要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就會短時間內大幅提升該商品的價格,直到供需平衡,甚至供大於求。
加密貨幣的產生更多的是以某一個行業或者企業或者生態領域進行的產業升級,所謂的token化,它會打破過往的企業股份制,企業token化以後,將會讓更多的參與者參與其中,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token化以後可以說給與了普通的基層員工一次投資公司的機會,而且這個參與的成本不想股票基金那樣有那麼高的門檻,當參與者越多,企業所通過token的釋放現金流就比較充沛,這個有更多的資金去研發產品,開拓市場,招加盟商或者代理商,而這些參與者同樣可以使用token來進行流通,這樣就行成了一個自我激勵自我循環的生態,所以的價值都會拉升數字貨幣其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只要參與的人多,企業在做有價值的事情,就如同阿里巴巴的股票今天很難歸零一樣,比特幣今天的價格是由他在數字貨幣領域的鼻祖以及開創性,和眾多的參與者一起決定的,每一個數字貨幣都有漲跌,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都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前提是這些數字資產都是在解決某一個問題。謝謝
當然不會大幅下跌
而且是相反的大幅上漲,在加密貨幣支付的現在,極少數人理解並使用,不久將來一旦普及,將會在大眾身邊使用,會極大的提高數字貨幣的流通性,使用率,比率越高價格越高,除了USDT這種穩定幣外。
當加密貨幣被當做一種支付手段進行應用時,價格上升的幾率遠遠大於價格下跌的幾率。
原因以下:
1. 能被用作支付手段,說明受眾群體對加密貨幣的認可度已經非常高,形成了加密貨幣也能像法幣一樣支付的公識。也從側面說明底層區塊鏈技術靠得住,可以解決一些支付法幣時的痛點,例如假鈔問題以及不同幣種之間匯率兌換的問題。
2. 加密貨幣的支付普及後,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全球的財富流動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速且便捷。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使用加密貨幣支付,而加密貨幣的發行數量一般是有上限的(不包括靠法幣背書的穩定幣如USDT),這就造成了物以稀為貴的局面,因此加密貨幣價格會上升。
據維基網路顯示,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又譯密碼學貨幣、密碼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介質。比特幣在2009年成為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這之後加密貨幣一詞多指此類貨幣。
能被用作支付手段,說明受眾群體對加密貨幣的認可度已經非常高,形成了加密貨幣也能像法幣一樣支付的公識。也從側面說明底層區塊鏈技術靠得住,可以解決一些支付法幣時的痛點,例如假鈔問題以及不同幣種之間匯率兌換的問題。
加密貨幣的數量是有限的,比如,比特幣的定量發行量是2100萬枚,2140年就會全部被礦工挖完,這種稀缺性得以讓很多人看到了加密貨幣的價值,這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法幣所不具備的特性。
比特幣橫空出世的時候,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就這樣誕生了。很多投資者表示,喜歡加密貨幣是因為「加密貨幣市場具有巨大的增值潛力和市場擴張」以及「新金融 科技 能夠帶來的自由」。
假設加密貨幣真的普及後,幣價是不會因此下跌的!
極大的可能會漲跌,會整體趨於一種「法幣」般的穩定狀態。一旦加密貨幣普及,其性質會向法幣靠攏——更加穩定、安全,成本減少。沒有大沖擊的前提下,幣價大幅下跌的概率微乎其微!
3. 用經濟學原理解釋當虛擬貨幣大量兌換的極端情況時會引發現實經濟的通貨膨脹
您好,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LZ這個問題其實是世界各國在未來即要面對的問題,很明顯最為世界最大的虛擬網路市場的中國落後於發達國家一大截,說多了,呵呵
現在,我用經濟學原理解釋下,
1.我們必須明白經濟學中定義的通貨膨脹,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供大於求。
2.國家統計局下屬的各地區統計局每周都必須統計該地區的貨幣流通量以報至國家國家財政部進行備案,由央行來制定下一年的貨幣供給量。如果發現社會中流通著過多貨幣就採取緊縮政策提高利率回收些回來。如果少了則相反,擴張政策。我們會發現不管哪裡的統計局只能統計到流通中的貨幣。對於那些虛擬貨幣,就是那些什麼Q幣什麼的。中國乃至許多國家還無法准確統計,一旦全中國在極端情況下,把Q幣拋出換別人現實貨幣。比如A把10個Q幣賣個B,B必須去銀行取十塊錢,如果全部Q幣拋售而且有人買,勢必市面上的貨幣增加,貨幣貶值,引起通脹。
PS:我想提醒LZ的是,這個可能太小,虛擬貨幣不同於電子貨幣,電子貨幣是我們老百姓幸苦的錢存入銀行轉化為銀行網路貨幣。國家可以統計得到,銀行也有備案。虛擬貨幣卻不同,很多時候它是贈送的,這樣在它不成熟的時候存在著許多弊端。流通性不足,不是哪裡都可以用Q幣,它只能用於騰訊游戲,電子貨幣卻可以用於任何網路交易。如果真的把Q幣全部拿去兌換,最壞的可能只是騰訊倒閉,並不會造成通貨膨脹。
不好意思,我說到這里,認為虛擬貨幣不一定引起通脹。比如:A賣Q幣給B,B必須取錢購買。那A得錢後可能有3種可能,1.存款2.持有3.消費。如果A選擇存款或消費,這樣其實錢又流入到了銀行,等於說B從銀行取出,A又把錢存入而已。但如果A持有放家裡,所有人賣了Q幣都這樣做,就會引起通貨膨脹。(凱恩斯定理中有條就是流動偏好, 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就是指特定時期公眾能夠而且願意持有的貨幣量。按他的說法是:人們所以需要持有貨幣,是因為存在流動偏好這種普遍的心理傾向。所謂流動偏好,是指人們在心理上偏好流動性,願意持有貨幣而不願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動性資產的慾望。這種慾望構成了對貨幣的需求。因此,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又稱為流動偏好理論)因為社會上的貨幣越來越多,貨幣貶值。
4. 不知道虛擬貨幣這個風險大不大啊
(一)價格穩定風險
理論上講,如果網路貨幣的存在影響到了對央行負債的需求,進而干擾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行為,就將對一國的貨幣政策和價格穩定產生影響。但從實際看,網路貨幣影響價格穩定的前提包括下面三個方面:
(1)從對貨幣數量的影響分析,雖然在信息匱乏的情況下難以分析網路貨幣方案在多大程度上創造貨幣。(更好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盡在「幣匯」)
然而,大多數網路貨幣系統以預付費模式運作,即在換入真實貨幣時發行網路貨幣,在換出真實貨幣時回籠貨幣,其帶來的影響有限。在著名的網路貨幣方案中,貨幣供應處於穩定狀態且供應量不大,但仍需警惕其是否能確保貨幣供應將在長期保持穩定水平,以及網路貨幣與真實貨幣兌換率變化帶來的影響。
(2)從對貨幣流通速度、現金使用、貨幣統計的影響分析,目前網路貨幣方案帶來的技術革新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尚不明確。
作為一個網路行業,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活躍的網路貨幣方案用戶數量。若網路貨幣被廣泛接受,將會對央行真實貨幣產生替代效應,從而減少交易中的現金使用。在此情況下,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將縮減,其影響短期利率的能力也將被削弱。央行將需要通過對網路貨幣計提最低准備金等方式對抗風險。替代效應將加劇貨幣統計難度,並將影響貨幣統計量與通脹間的關系,不利於實現中長期價格穩定。另外,網路貨幣在央行以外發行且虛擬信用可擴張,將對央行利率決定在經濟中傳導產生影響,削弱央行貨幣控制權。
(3)從網路貨幣和實體經濟相互作用的情況分析,網路貨幣可充當真實商品交易媒介,對真實GDP產生影響。
網路貨幣對真實貨幣供應的影響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虛擬經濟對真實經濟的替代效應;二是網路貨幣對真實貨幣的擠出效應,即:隨著網路貨幣總量增加,公眾在現實生活中持有現金量減少,導致現金/存款比下降,貨幣乘數上升。從現實看,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在現階段並不會對價格穩定帶來影響,貨幣流動速度在中短期內也不會受到重大影響。然而,網路貨幣和實體經濟間的相互作用值得關注。
(二)金融穩定風險
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在銀行體系外運作,最主要的金融不穩定因素在於其與實體經濟的聯系,即兌換匯率及匯兌市場。很明顯,封閉的網路貨幣方案和單向流動的網路貨幣方案不受影響,應重點關注雙向流動的網路貨幣方案。雙向流動的網路貨幣的價值取決於匯兌市場上貨幣供給及需求水平。網路貨幣與真實貨幣的一個很大區別在於網路貨幣方案並不以國家或貨幣區域為依託,虛擬經濟強度、貿易或產能對其匯率影響有限。虛擬貨幣價格及其波動取決於5大因素:
(1)貨幣供應情況及貨幣發行人採取的其他行動。例如:通過干預市場實現固定或半固定的匯率。
(2)網路貨幣方案顯現出網路外部性,其貨幣價值依賴於參與的用戶和商戶數量。隨著消費者和商家數量增加,其貨幣價值將相應提升。另外,交易量小的網路貨幣匯率波動更大。
(3)擁有清晰透明政策以及先進安全措施的虛擬社區更易提振信心,貨幣也更強勁。
(4)網路貨幣發行人在履行承諾方面的信譽。虛擬社區並不存在任何「最後貸款人」,發行人獲得的信任對網路貨幣匯率至關重要。
(5)對網路貨幣未來價值的投機活動及虛擬社區受網路攻擊的情況。由於系統不成熟、交易低迷、投機活動及網路攻擊等因素,雙向流動的網路貨幣方案存在固有的不穩定性。目前這些網路貨幣成交量小且與實體經濟關聯度低,金融體系的穩定系不會受影響。然而,若今後網路貨幣成為了傳統貨幣的替代品,將會給金融體系帶來不穩定因素,甚至可能會扭曲商品和服務的相對價格。網路貨幣系統對金融體系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活躍用戶數量、願意接受虛擬貨幣進行真實交易的商戶數量。另外,虛擬貨幣只有交換價值、沒有使用價值。通常網路貨幣不以具有內在價值的資產為基礎,且沒有央行信用做支撐。目前,這些網路貨幣系統並不允許借出或貸入資金,所以尚不能對金融系統穩定構成威脅,但應密切關注其發展,若未來發生改變,無疑將對金融系統造成影響。
5. 虛擬貨幣是真實的貨幣嗎它對經濟是否有影響
比如QQ幣,網游中的銀兩等等都是虛擬貨幣。往往現實中的貨幣可以直接轉換成虛擬貨幣,虛擬貨幣雖不能直接轉換成現實的貨幣,但是仍然可以通過網友私下的交易,轉換成現實中的貨幣。
貨幣是由國家統一發行的,但是虛擬貨幣是由個別運營商自己發行並且目前還沒有相關法律法規限制它的發行量。當這種出於運營商個人的商業利益發行的虛擬貨幣與現實貨幣的兌換流通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廣,並部分地取代現實貨幣購買市場上的商品或勞務時,就等於增加了現實貨幣供給量。
目前看來,虛擬貨幣有越來越盛之勢,部分虛擬貨幣已經演變成具有一般貨幣所具有的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特徵,因此容易對現實中的通用貨幣產生沖擊,從而影響到正常的金融秩序。
6. 中國央行要發行的虛擬貨幣是怎麼回事
發行數字貨幣可以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實現。未來,數字貨幣發行、流通體系的建立還有助於中國建設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中國支付體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7. 虛擬貨幣影響貨幣供應量嗎
虛擬貨幣的定義和特點
傳統貨幣的定義
傳統貨幣,即一般意義上的貨幣,是指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和輔幣,它包括流通中的現金和存款。傳統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貯藏手段的職能。
(二)虛擬貨幣的定義與特點
虛擬貨幣,又被稱為網路貨幣、數字貨幣、電子貨幣等,是以電子信息網路為基礎,以商用電子機具和各類交易卡為媒介,以電子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手段,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在銀行的計算機系統中,並通過計算機網路系統以電子信息傳遞形式實現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貨幣,是20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的一種新型支付工具。
虛擬貨幣是自身完全沒有價值的貨幣符號,而且是無形的,買賣雙方完成交換僅表現為銀行帳戶上存款余額數字的增減變化;虛擬貨幣任何時候在網路或設備可以覆蓋的任何地方,只要有交換行為雙方即可完成交易;虛擬貨幣具有超越時空地域的功能,成倍地提高了貨幣媒介交易的速度和效率,極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促進了資本流動全球化和金融市場一體化進程。虛擬貨幣是一種非標准化的貨幣,它沒有地理意義上的貨幣單位。
虛擬貨幣與傳統貨幣的區別與聯系
虛擬貨幣運用電子系統將流通中的現金同存款有機結合在一起,它具備了傳統貨幣中存款特性、現
金與非現金對轉特性和信息顯示特性。在使用范圍上,它與傳統貨幣一樣,主要用於小額的交易;在商品交易支付中,它一樣具有交易行為的自主性、交易條件的一致性、交易方式的獨立性和交易過程的可持續性等特徵。
8. 虛擬貨幣有什麼風險
模型風險
虛擬貨幣並非真實貨幣,沒有中央銀行在背後進行總量控制和宏觀調控,其是否值錢完全看其供應量。例如,根據中本聰的演算法,最終比特幣的供應量是2100萬個,不會再增加。但如果其模型被發現存在缺陷,導致貨幣供應海量增加,當前的交易平台及投資者將血本無歸。
諸多演算法愛好者已經進行過反復推演,至今未發現存在模型缺陷。
風險可能性:1
風險影響程度:5
市場深度風險
當前虛擬貨幣的價值鏈上主要由礦工和交易者兩部分組成,貨幣供應量少、市場參與者少,相對於其他成熟市場,比特幣交易顯得不活躍且易受大資金出入影響產生暴漲暴跌。此外,市場深度風險還會衍生出市場操縱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平台風險
當前諸多的虛擬貨幣平台,基本都需要將資金存入該平台進行買入或賣出。有些平台為了吸引投資者的加入,往往會提供手續費免費的優惠條件。但有些免費的平台風險較大,如2013年10月,一家在香港注冊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以「遭黑客攻擊」為由,突然跑路,高管全部失蹤。其後估算,本次事件捲走了大約人民幣3000萬元。
應
對策略:1.投資者應在確定自己是否投資虛擬貨幣、具體投資哪種虛擬貨幣後,對於平台進行考察和甄別,不要受手續費高低的蠅頭小利影響,選擇有實力、聲譽
好的平台進行交易行為;2.投資者應關注自己所投資平台的各類消息,做好對其聲譽變化的觀測;3.監管機構應將對虛擬貨幣的交易平台納入監管范疇,要求其
繳納准備金及保證金,預防此類道德風險。
風險可能性:1
風險影響程度:4
流通風險
貨
幣的根本職能之一,便是能夠在商品流通過程中,不斷地當做購買手段,實現商品的價格。迄今為止,只有極少部分商家接受虛擬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進行流通。或可
言之,當下進行虛擬貨幣投資的參與者,相當一部分是以博取差價為目的,而只有一小部分是懷著將其視為未來的貨幣來進行提前貯藏的目的。
應對策略:虛擬貨幣的現有參與者應積極向政府和民眾推薦這一品類,增加市場上願意接受虛擬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商家。
風險可能性:4
風險影響程度:3
法律主體風險
2013
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工信部、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印發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其聲稱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
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美國國稅局發布的2014年第21號通告稱比特幣及其他虛擬貨幣將被視作財產而不
是一種貨幣。總而言之,虛擬貨幣的法律主體地位確立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應對策略:虛擬貨幣的現有參與者應積極向政府和監管當局施加影響,早日確立虛擬貨幣的法律主體地位。
風險可能性:5
風險影響程度:3
9. 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升至50000美元/枚上方,為何我國沒有流通
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升至50000美元/枚上方,我國沒有流通是因為它不是傳統貨幣,會對我國貨幣造成影響,同時比特幣是虛擬貨幣這給人民幣差距非常大,比特幣我們沒有辦法控制,這給貨幣政策帶來很多問題,這也是比特幣沒有在我國流通的主要原因。
隨著科技不斷變法,很多新興行業產生了很多新科技,比特幣作為新興行業受到了大家的關注,比特幣十幾年時間上漲了幾萬倍,這讓人感到非常驚訝,比特幣也成為了財富象徵。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升至50000美元/枚上方,我國沒有流通主要原因是比特幣沒有辦法控制,會對我國貨幣政策帶來沖擊,比特幣是虛擬貨幣給傳統貨幣相差很大,很難進行統一的計算和支付。
三、比特幣給傳統貨幣相互沖突。
比特幣主要是虛擬貨幣,沒有主權,傳統貨幣擁有主權,這就導致了比特幣給傳統貨幣發生沖突,我們不可能為了比特幣而犧牲自己的貨幣,這也是比特幣沒有在我國流通的原因。
10. 虛擬貨幣的風險有哪些
一、常見虛擬貨幣分析
(一)比特幣方案
比特幣是由日本程序員中本聰(化名)在2009年設計和創造,是當前最成功也最具有爭議的網路貨幣。比特幣方案基於p2p網路構架產生,現已在全球范圍中運作,可用於各類虛擬和真實的商品服務交易。
二、網路虛擬貨幣的現實風險分析
(一)價格穩定風險
理論上講,如果網路貨幣的存在影響到了對央行負債的需求,進而干擾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行為,就將對一國的貨幣政策和價格穩定產生影響。但從實際看,網路貨幣影響價格穩定的前提包括下面三個方面:
(1)從對貨幣數量的影響分析,雖然在信息匱乏的情況下難以分析網路貨幣方案在多大程度上創造貨幣。
然
而,大多數網路貨幣系統以預付費模式運作,即在換入真實貨幣時發行網路貨幣,在換出真實貨幣時回籠貨幣,其帶來的影響有限。在著名的網路貨幣方案中,貨幣
供應處於穩定狀態且供應量不大,但仍需警惕其是否能確保貨幣供應將在長期保持穩定水平,以及網路貨幣與真實貨幣兌換率變化帶來的影響。
(2)從對貨幣流通速度、現金使用、貨幣統計的影響分析,目前網路貨幣方案帶來的技術革新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尚不明確。
作
為一個網路行業,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活躍的網路貨幣方案用戶數量。若網路貨幣被廣泛接受,將會對央行真實貨幣產生替代效應,從而減少交易中的現金使用。
在此情況下,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將縮減,其影響短期利率的能力也將被削弱。央行將需要通過對網路貨幣計提最低准備金等方式對抗風險。替代效應將加劇貨幣統
計難度,並將影響貨幣統計量與通脹間的關系,不利於實現中長期價格穩定。另外,網路貨幣在央行以外發行且虛擬信用可擴張,將對央行利率決定在經濟中傳導產
生影響,削弱央行貨幣控制權。
(3)從網路貨幣和實體經濟相互作用的情況分析,網路貨幣可充當真實商品交易媒介,對真實gdp產生影響。
網
絡貨幣對真實貨幣供應的影響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虛擬經濟對真實經濟的替代效應;二是網路貨幣對真實貨幣的擠出效應,即:隨著網路貨幣總量增加,公眾在現
實生活中持有現金量減少,導致現金/存款比下降,貨幣乘數上升。從現實看,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在現階段並不會對價格穩定帶來影響,貨幣流動速度在中短期內也
不會受到重大影響。然而,網路貨幣和實體經濟間的相互作用值得關注。
(二)金融穩定風險
網
絡虛擬貨幣方案在銀行體系外運作,最主要的金融不穩定因素在於其與實體經濟的聯系,即兌換匯率及匯兌市場。很明顯,封閉的網路貨幣方案和單向流動的網路貨
幣方案不受影響,應重點關注雙向流動的網路貨幣方案。雙向流動的網路貨幣的價值取決於匯兌市場上貨幣供給及需求水平。網路貨幣與真實貨幣的一個很大區別在
於網路貨幣方案並不以國家或貨幣區域為依託,虛擬經濟強度、貿易或產能對其匯率影響有限。虛擬貨幣價格及其波動取決於5大因素:
(1)貨幣供應情況及貨幣發行人採取的其他行動。例如:通過干預市場實現固定或半固定的匯率。
(2)網路貨幣方案顯現出網路外部性,其貨幣價值依賴於參與的用戶和商戶數量。隨著消費者和商家數量增加,其貨幣價值將相應提升。另外,交易量小的網路貨幣匯率波動更大。
(3)擁有清晰透明政策以及先進安全措施的虛擬社區更易提振信心,貨幣也更強勁。
(4)網路貨幣發行人在履行承諾方面的信譽。虛擬社區並不存在任何「最後貸款人」,發行人獲得的信任對網路貨幣匯率至關重要。
(5)
對網路貨幣未來價值的投機活動及虛擬社區受網路攻擊的情況。由於系統不成熟、交易低迷、投機活動及網路攻擊等因素,雙向流動的網路貨幣方案存在固有的不穩
定性。目前這些網路貨幣成交量小且與實體經濟關聯度低,金融體系的穩定系不會受影響。然而,若今後網路貨幣成為了傳統貨幣的替代品,將會給金融體系帶來不
穩定因素,甚至可能會扭曲商品和服務的相對價格。網路貨幣系統對金融體系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活躍用戶數量、願意接受虛擬貨幣進行真實交易的商戶數
量。另外,虛擬貨幣只有交換價值、沒有使用價值。通常網路貨幣不以具有內在價值的資產為基礎,且沒有央行信用做支撐。目前,這些網路貨幣系統並不允許借出
或貸入資金,所以尚不能對金融系統穩定構成威脅,但應密切關注其發展,若未來發生改變,無疑將對金融系統造成影響。
(三)支付系統穩定性風險
1、難以規避與支付系統相關的典型風險。
在
特定的虛擬社區,虛擬貨幣支付活動已演變為「真正的」支付系統,面臨著與支付系統相關的典型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運行風險及法律風險等。這些風險
的性質、規模及持續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系統的設計或流動性匱乏的程度,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很難規避或控制這些風險。從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重
要支付系統的核心原則》(cp)來看,網路虛擬貨幣方案並不符合cp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同時也不屬於系統性重要支付系統。所以,並不會在全球金融系統引發
或傳遞沖擊。從目前情況下,網路貨幣系統在這些虛擬社區外並不存在系統性風險。
2、缺乏相應監督和保護機制。
在
現實經濟中,央行充當著最後貸款人角色且不存在違約風險,可以在出現支付危機或無法預知的流動性短缺情況下採取行動,以避免連鎖反應。而網路虛擬貨幣方案
中,以網路貨幣為結算資產並不能做到這些。由於網路貨幣簡單地依賴於發行人信譽,並不能保證被廣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網路貨幣不能被視作安全的貨幣。另
外,商業銀行按要求接受審慎監管,降低了違約可能性,商業銀行賬戶中的錢安全度高於網路貨幣。網路貨幣的一個根本性風險體現在:網路貨幣方案結算機構並不
受任何監管,沒有任何機構對其行為負責,同時也不具備任何投資者/存款人保護機制,導致用戶自身承擔所有的風險。
(四)監管缺位風險
通
常來講,監管滯後於科技發展。網路虛擬貨幣方案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建立,但直到2006年,美國的一些政府機構才著手分析這些方案。由於監管缺
位,加之其交易有匿名、不可見、難追蹤等特點,網路虛擬貨幣方案極易被恐怖活動、詐騙、洗錢等非法活動利用。當前,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都在考慮是否承認或
使這些虛擬方案合法化,並將其納入監管范疇,從而達到支持貨幣和支付形式創新、保護消費者權益及金融穩定,同時抑制利用虛擬貨幣方案從事犯罪活動的目的。
目前虛擬貨幣方案法律地位不確定性也可能對政府當局帶來挑戰。
(五)貨幣當局聲譽風險
貨
幣當局(央行)的聲譽是決定其各項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公眾對法定貨幣的信任程度與央行形象密切相關,央行十分關注其聲譽。歐央行將聲
譽風險定義為聲譽、信用或公共形象惡化的風險。由於網路貨幣方案與貨幣和支付相關,大眾普遍認為屬於央行職責范疇,需警惕其可能給央行帶來的聲譽風險。雖
然在規模較小的情況下,網路貨幣方案失敗帶來的影響有限,但其高度波動和不穩定性也加劇了失敗的可能性,並吸引媒體廣泛報道。若任由網路貨幣持續發展而不
進行管制,中央銀行可能被認為失職而影響其聲譽。
(六)投資者損失風險
相
對於交換價值而言,公眾對網路虛擬貨幣的投資價值認可度更高,也正是基於投資的交易才加速了虛擬貨幣市場形成。與其他投資市場一樣,虛擬貨幣市場的參與者
也將面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以及政策風險帶來的潛在損失。以比特幣為例:2009到2010年初,比特幣毫無價值;2010年夏天比特幣交易開始進入黃金
時期,由於供給遠小於需求,網上交易價值開始上升,到11月初,比特幣在29美分處沉寂多日後竄升至36美分;2011年2月,比特幣繼續升值,其與美元
的兌換率達到了1:1;2013年,比特幣價格實現「大爆炸」式增長,並在2013年11月29日觸及1242美元,超過同期黃金1241.98美元/盎
司價格。劇烈的價格波動使市場參與者面臨著巨大的投機風險。不同於股票、債券等成熟資本市場,比特幣市場深度不足,且目前主要持有在大戶手中,分散化程度
低,比特幣價格很容易受到大戶買賣行為影響,也容易被投機者操控。同時,各國對比特幣態度不一,德美等國持開放支持態度,泰國、巴西等國將比特幣相關活動
視為非法。各個國家對比特幣的態度及採取的應對措施都將對比特幣價格造成重大影響,尤其在短期內造成其價格急劇波動。
虛擬貨幣始終比不上真正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