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虛擬貨幣 > 淺析虛擬貨幣的產生與發展

淺析虛擬貨幣的產生與發展

發布時間:2024-07-01 20:39:34

㈠ 跟比特幣一樣的虛擬幣又開始出現,你怎麼看待虛擬幣的出現

跟比特幣一樣的虛擬幣又開始出現,你怎麼看待虛擬幣的出現?對於虛擬貨幣的出現,我主有三個看法:

  1. 虛擬貨幣的出現是市場發展的一種趨勢,其實有很多時候一些物品的出現都是由於市場而產生的,而且也離不開市場的發展。
  2. 虛擬貨幣的出現帶來了商機,不管怎麼說,虛擬貨幣的出現都是能夠讓人去投資的,而且也有很多人能夠從中謀利。
  3. 虛擬貨幣的出現帶來了更多的競爭,虛擬貨幣的出現也會讓更多的人都去競爭,並且也會讓競爭更加激烈。

其實虛擬貨幣的確是有了一個越來越發展的趨勢,而且也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投資虛擬貨幣的,有很多人都從虛擬貨幣中有了一定的投資,也是讓自己獲得了一定的回報的,但虛擬貨幣的出現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一、虛擬貨幣的出現的確源於市場的發展。

其實我覺得正是由於市場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快速,才會讓虛擬貨幣有了出現的機會。因為如果虛擬貨幣能夠基於市場的發展而出現的話,就會讓更多的人都對虛擬貨幣有了一個更多的重視,而且也能夠讓更多人都去投資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的出現是一把雙刃劍,有好有壞。

㈡ 浠涔堟槸鉶氭嫙璐у竵

鉶氭嫙璐у竵鏄鎸囧湪緗戠粶鐜澧冧腑嫻侀氱殑鏁板瓧璐у竵錛屽叾縐嶇被綣佸氾紝鍖呮嫭Q甯併佹瘮鐗瑰竵絳夈傝繖浜涜揣甯侀殢鐫鏁板瓧璐у竵鎶鏈鐨勫彂灞曡屼笉鏂澧炲氾紝鏈夋綔鍔涙垚涓烘湭鏉ラ噾鋙嶄綋緋葷殑閲嶈佺粍鎴愰儴鍒嗐備緥濡傦紝姣旂壒甯併丒OS銆丅CBOT絳夛紝瀹冧滑涓嶄粎鏄鉶氭嫙璐у竵錛岃繕娑夊強鍒扮畻娉曘佸疄闄呴」鐩鍜屾妧鏈鐨勫簲鐢ㄣ
鏈鍒濓紝鉶氭嫙璐у竵涓昏佹槸鐢辯綉緇滄父鎴忔湇鍔℃彁渚涘晢鍙戣岋紝鐢ㄤ簬璐涔版父鎴忓唴鐨勭墿鍝侊紝濡傝呭囧拰鏈嶈呫傜劧鑰岋紝濡備粖鍏跺簲鐢ㄨ寖鍥村凡澶уぇ鎵╁睍錛屽彲鐢ㄤ簬璐涔版父鎴忕偣鍗°佸疄鐗╁晢鍝佷互鍙婁笅杞芥湇鍔$瓑銆
鉶氭嫙璐у竵浣滀負鐢靛瓙鍟嗗姟鐨勪駭鐗╋紝姝i愭笎鎴愪負閲嶈佺殑浜ゆ槗濯掍粙錛屽苟寮濮嬩笌鐜板疄涓栫晫浜х敓鏇村氫氦闆嗐傜劧鑰岋紝灝界¤櫄鎷熻揣甯佺殑浣跨敤鏃ョ泭騫挎硾錛岀浉鍏崇殑娉曞緥娉曡勫嵈鏈鑳藉強鏃惰窡涓婏紝瀛樺湪涓嶅皯椋庨櫓闅愭偅銆
鍦ㄨ櫄鎷熻揣甯佺殑浜ゆ槗涓錛屽瓨鍦ㄤ竴浜涙鴻瘓琛屼負銆備竴浜涗氦鏄撹呴氳繃浣庝環鏀惰喘鉶氭嫙璐у竵鍜岃櫄鎷熺墿鍝侊紝鍐嶉珮浠瘋漿鍞錛屼粠鑰岃幏鍒┿傝繖縐嶄氦鏄撴椿鍔ㄧ敋鑷沖偓鐢熶簡鎵璋撶殑鈥滆櫄鎷熼犲竵鍘傗濄備互娓╁窞鍦板尯涓轟緥錛屾湁澶х害涓冨叓瀹惰繖鏍風殑鈥滆櫄鎷熼犲竵宸ュ巶鈥濓紝闆囦劍浜嗗洓浜旂櫨鍚嶄粠涓氳呫傝繖縐嶇幇璞′笉浠呴犳垚浜嗚櫄鎷熻揣甯佷環鏍肩殑娉℃搏錛岀粰鍙戣屽叕鍙哥殑姝e父閿鍞甯︽潵浜嗛棶棰橈紝榪樹負緗戠粶鐘緗鎻愪緵浜嗘礂閽卞拰閿璧冪殑騫沖彴錛屽紩鍙戜簡涓緋誨垪涓嶈壇琛屼負銆
鍦ㄧ幇浠i噾鋙嶄綋緋諱腑錛岃揣甯佸彂琛岄氬父鐢卞悇鍥藉ぎ琛岃礋璐o紝騫跺彈鍒板ぎ琛岀殑綆$悊鍜岀洃鐫c傜劧鑰岋紝緗戠粶鉶氭嫙璐у竵浣滀負涓縐嶅湪緗戠粶涓婃浛浠g幇瀹炶揣甯佹祦閫氱殑浜ゆ崲濯掍粙錛屽叾瀹炶川涓婂凡涓庣幇瀹炶揣甯佹棤寮傦紝鍏跺彂琛屾柟鍙樹負鍚勭綉緇滃叕鍙搞傚傛灉鉶氭嫙璐у竵鍙戝睍鎴愪竴涓緇熶竴甯傚満錛屽叕鍙擱棿鍙浠ヤ簰鐩稿厬鎹㈡垨鏁村悎緇熶竴錛岄偅涔堣櫄鎷熻揣甯佸氨瀹炶川涓婃垚涓轟簡閫氳揣錛屽彲鑳戒細瀵逛紶緇熼噾鋙嶄綋緋繪垨緇忔祹榪愯屼駭鐢熷▉鑳佹х殑鍐插嚮銆

㈢ 規范網路游戲虛擬貨幣管理的虛擬貨幣產生的歷史淵源

1、虛擬貨幣產生的技術背景
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應用以及作為新興媒體的互聯網的發展是網路營銷產生的技術基礎。Internet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隨著網路協議和相關硬體軟體產品的發展,互聯網開始逐漸從軍用向商用和民用轉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互聯網逐漸進入到社會的日常生活當中。事實上,作為新興媒體的互聯網的發展速度超過了以往其他所有的技術,廣播在出現38年後才擁有5000萬聽眾,電視用了13年,而互聯網只用了3~4年。因此,互聯網被認為是近一百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技術變革。
2、虛擬市場的形成
互聯網引致了一個新的市場的出現,這個市場就是基於網路空間的虛擬市場。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了大量的交流和溝通場所,同時也給企業提供了經營市場,企業從以產品為核心,到以服務為核心,現在必須轉變為以客戶為核心。隨著計算機人工智慧技術、資料庫技術的發展,企業可以便利地搜集顧客的信息,做到及時了解客戶需求,改變企業經營策略,實時掌握經濟動脈。
3、電子金融的出現
隨著計算機和網路通信技術的迅猛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逐漸向人類的各種活動領域滲透,其中所蘊藏的無限商機使得 商家紛紛把目光投向電子商務。現在,電子商務正在以人們難以打 想像的速度向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傳統的金融也密切 地注視到這股勢不可擋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網路化的潮流。於是,增殖服務是以美術為賣點,可以看作商品;而游戲里的寶劍則不 一種全新的金融服務經營理念—— 電子金融便應運而生。
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要理解電子金融必須從金融電子化和電子商務談起。所謂電子金融化,是指金融企業採用除互聯網技術以外的現代通信、計算機和網路等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傳統金融服務業務的工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實現金融業務處理自動化、金融企業管理信息化和決策科學化,為客戶提供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務,進而提升金融企業是市場競爭優勢的行為。電子金融是對金融電子化的一個超越。與金融電子化有所不同,電子金融運行的主要技術基礎是日益完善的互聯網技術。由於互聯網技術的全球連通性、開放性、快捷性和邊際成本低廉的特徵,電子金融更加強調整個金融服務業務基於互聯網技術的重組和創新,使客戶不受營業時間和營業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享受金融企業提供的各種高質量、低成本的服務。
隨著Internet的發展,貨幣存在的形式更加虛擬化,出現了擺脫任何事物形態,只以電子信號形式存在的電子貨幣。

㈣ 電子貨幣怎麼產出和發展的

電子貨幣的出現是信息革命的產物,電子貨幣的產生和流通使實體貨幣與觀念貨幣發生分離,真實貨幣演變為虛擬貨幣,是新技術革命和網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有效地解決了市場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費用」的問題。電子貨幣極大地突破了現實世界的時空限制,信息流、資金流在網上的傳送十分迅速、便捷,時空差距再不是網路世界的障礙。同時網路和電子貨幣還減少了巨額貨幣印鈔、發行、現金流通、物理搬運和點鈔等大量的社會勞動和費用支出,極大地降低了交換的時空成本。並且由於電子貨幣的方便性、通用性和高效性等特點,電子貨幣 在使用和結算過程中,不僅簡化了以往使用傳統貨幣的復雜程序,而且電子貨幣的使用和結算不受時間、地點、服務對象等的限制,人們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內完成交易,無論所購商品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總之,網路和電於貨幣的出現加快了市場全球化,加強了全球經濟的聯系,人們通過網路和電子貨幣可以更快、更省地處理經濟事務。所有的這些都大大降低了信息搜尋成本,減少了交易費用,節余了更多的社會財富和提高了資源優化配置的范圍和效率。因此,電子貨幣的產生和發展可以說是貨幣發展的高級階段,是貨幣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二)電子貨幣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電子貨幣的使用者以一定的現金和存款,從發行者處對換並獲得代表相同金額的數據,並以讀寫的電子信息方式儲存起來,須償清債務時,使用者可以通過某些電子化媒介和方法,將該電子數據直接轉移給支付對象,此種電子數據便稱之為電子貨幣。[2],[3]

電子貨幣作為現代科技和現代金融業務相結合的產物,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1.電子貨幣是一種虛擬貨幣。它是在銀行電子化技術高度發達的基礎上出現的一種無形貨幣,它採用數字脈沖代替金屬、紙張等載體進行傳輸和顯示資金,通過晶元進行處理和存儲,因而沒有傳統貨幣的物理形態、大小、重量和印記,持有者得不到持有的實際感覺。 [4]

2.電子貨幣是一種在線貨幣。電子貨幣通常在專用網路上傳輸,通過POS,ATM進行處理,也就是說,電子貨幣是在現有的銀行、支票和紙幣之外,通過網路在線大量流通的錢。電子貨幣保管需要有存儲設備、交換需要有通信手段、保持其安全需要加密和解密用的計算機。

3. 電子貨幣是一種信息貨幣。電子貨幣說到底只不過是觀念化的貨幣信息,它實際上是由一組含有用戶的身份、密碼、金額、使用范圍等內容的數字構成的特殊信息。人們使用電子貨幣交易時,實際上交換的是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傳輸到開設這種業務的銀行後,銀行就可以為雙方交易結算,從而使消費者和企業能夠通過比現實銀行系統更省錢、更方便和更快捷的方式相互收付資金。

㈤ 淺談比特幣的發展

行情就是一個大舞台,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陳述,人是需要的某種信念來激勵和約束的,人靜而後安,安而能後定。過去, 在 無憾中微笑,才美麗;博弈,在眼淚中微笑,才多姿;成敗,在堅強中微笑,才精彩!

我相信有很多剛入幣圈的的朋友僅僅知道比特幣是一種貨幣,對於他的發展過程一無所知,其實這樣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了解一個幣種其產生的過程局長覺得是有必要的,這對於你在幣圈來說,會有更深刻的見解和認知!那麼現在給朋友們科普一下比特幣的由來。

一、萌芽期:(2008~2010)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繼而引發金融危機,蔓延到全球。

2008年10月31日,一個化名為中本聰(SatoshiNakamoto)的極客發布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幣」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在這篇論文中,中本聰描述了一種分布式賬本,以及比特幣的點對點流通模式。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創始區塊誕生,比特幣橫空出世。

然而,在最初的那段時間,這個奇思妙想成真後卻並沒有吸引很多人前來嘗試,因為比特幣的價值何在、比特幣背後的技術是否值得信賴,這些問題人們仍然感到十分疑惑。所以,當時在比特幣網路上挖礦的人非常少。

一個關鍵的時間點在2010年5月到來,一個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用1萬個比特幣買了價值25美元的兩份披薩。披薩事件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人們會震驚於那1萬個比特幣竟然就只換來兩份吃食。但是其意義卻無比深遠,因為這次交易,意味著比特幣第一次擁有了價格和匯率,而且,這也是首個用虛擬貨幣支付現實商品的案例。7月,比特幣首次被 科技 媒體Slashdot報道,吸引了大批用戶。

自此,比特幣才真正為人們所正視,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中本聰等社區元老,並非如同之後那些將比特幣視為利益工具的人,他們憑借的是對比特幣的信任和自由主義的理想主義情懷,沒有他們比特幣或將明珠蒙塵。所以,說比特幣是自由主義信仰的產物也不為過。

二、生長期:(2011~2014)

2011年,數字貨幣市場上開始出現其他幣種,比如後來與比特幣分庭抗禮的萊特幣。由於比特幣的技術代碼都是開源的,所以很多幣種的建立都是在比特幣的代碼基礎上加以改制,這樣誕生的幣種後來就被稱作為山寨幣。大部分的山寨幣也像比特幣一樣,只能用於挖礦和轉賬,沒有其他的具體用例,所以在後來都紛紛沒落了。

其中一些存活至今的山寨幣,因為有具體的應用場景或者亮眼的技術,才沒有被拋棄,如狗狗幣、萊特幣等,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各類新興項目的出現,也逐漸式微,變得邊緣化了。

在這一年,還有另外兩件大事發生,首先是Mark Karpeles接手比特幣交易所門頭溝(Mt.Gox),開始了它罪惡的一生;同年,暗網「絲綢之路」(Silk Road)建立,開始了比特幣的黑暗軌跡。

由於市場上的比特幣越來越多,交易量也隨之增大,建立於2010的比特幣交易所門頭溝,一下子占據全球70%交易量份額,成為當時最大的交易所。但由於經營不善,門頭溝的交易系統顯得格外脆弱,幾次三番維護優化依然無濟於事,經常發生暫停提現與服務的事件。

2011年6月,門頭溝受到第一次黑客攻擊,但此後門頭溝的經營者始終沒能解決其交易系統的漏洞,多次被盜卻隱瞞事實,不斷用暫停服務和凍結交易以文過飾非。其平台上的比特幣價格漲跌幅誇張,浮動區間非常大,而往往在這種時候門頭溝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導致用戶很難對自己的賬戶進行管理和操作。

2014年2月,門頭溝上的比特幣價格暴跌80%,用戶卻再一次很難將其提現;不久,門頭溝一如既往地暫停了交易業務和提現功能。用戶們蓄積已久的怒火終於爆發,但已無濟於事,因為門頭溝早已油盡燈枯,25日披露出其被盜85萬個比特幣的事實。

門頭溝被盜85萬個比特幣,成為當時震驚全球的最大幣圈新聞,也成為了比特幣發展 歷史 上難以抹去的一筆。門頭溝破產之後,比特幣價格驟降,而受到巨大損失的用戶們也開始了艱難的維權之路。此事件一出,比特幣市場受到了嚴重震盪,人們對於比特幣和交易所的信任直降冰點,對比特幣和區塊鏈所宣揚的去中心化概念產生了嚴重質疑,整個行業開始籠罩在一片陰雲當中。

比特幣經歷門頭溝事件後元氣大損,幣價因之低迷了很久一段時間。兩年後隨著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回暖,比特幣又煥發了勃勃生機;暗網也迎來了長達兩年時間的穩定,其中流通的比特幣,依然占據著整個比特幣交易市場的最大份額。

三、擴容、分叉期:(2014~2017)

山寨幣潮流之後,很多項目開始著眼於數字貨幣在點對點交易之外的應用,區塊鏈對於應用領域的拓展開始了。比如受之前門頭溝這種中心化交易所影響而誕生的第一所去中心化交易所比特股,採用全新的加密代碼和共識機制,分發機制採用的也是當時新興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幣發行),類似股市中的公開招股,將代幣當做股票進行融資。

ICO最早出現在2013年,Mastercoin(萬事達幣OMNI)是最早進行ICO的區塊鏈的項目之一,起初的ICO募集的正是市值最高的比特幣。這種分發方式引起了後來無數項目效仿,但進行ICO的項目中,也普遍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狀況,很多項目都是騙局。

2014年,以太坊建立,開啟了區塊鏈2.0的里程,公鏈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使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可以應用到更廣闊的的場景當中。以太坊雖然使用PoW共識機制,但代幣「以太坊」的分發也是以ICO的形式,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市值 僅此於 比特幣的第二大數字貨幣。

比特幣的拓展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損害了很多礦工的利益。比特幣社區的中堅技術力量core開發組提出隔離見證(SegWit)的建議,經過當時開發人員和礦工的一致協商,最終達成了「香港共識」:先對一部分區塊進行隔離見證,將非隔離部分擴容至2M在進行隔離。

ICO、分叉幣的繁榮是整個區塊鏈市場繁榮的一種表象,其中的亂象亦是 層出不迭 ,空氣項目、空氣幣的產生令投機者眼花繚亂辨別不清。同時缺乏監管也加劇了這些亂象的產生和猖獗。

2017年年末,比特幣的價格出現了暴漲,在12月18日達到了19299美元的峰值。作為數字貨幣之首的比特幣,反映了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風向,故各種代幣也隨著大行情暴漲了一波。整個冬天,加密幣市場都是一派春意盎然。

四、迷茫期:區塊鏈3.0時代(2018)

2018年新年之後,高漲的行情開始回落,但回落了將近大半年也一直未見底,市場開始進入寒冬。在這一年裡,比特幣的市值也大幅度縮水,但比特幣的網路依然在正常運行。

幣圈很多人又開始了迷茫,很多項目也開始惶恐不安,但區塊鏈技術始終未停下腳步,區塊鏈3.0時代到來。除去金融和商業公鏈領域,區塊鏈的觸手開始向非商業領域延伸,進入向版權、數據、醫療、食品、租房等深入 社會 生活的各個領域。

雖然總體而言區塊鏈行業仍屬於初級階段,但對於比特幣來說,似乎已經垂垂老矣。比特幣依然會平穩運行下去,但其應用場景的限制將會令比特幣逐漸成為一種保值手段。

然而比特幣自身的發展是否會停滯不前或者到此為止?總體而言,有人完全不擔心,認為這就是比特幣的最好歸宿,它不僅僅是市值第一的流通幣種,更是一種象徵和信仰;而有人認為,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寬,比特幣會逐漸失去現在的地位,被後來的幣種取代。

比特幣的未來如何,難以斷言。

五、十年:追捧與質疑並存

比特幣經過將近十年的發展,也獲得了全球范圍的眾多認可,有些國家已經接納了比特幣,將其視為與法幣同等地位的一種支付方式。

即使受到了很多認可,但在不同的國家,對於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依然採取著觀望甚至抵制的態度。很多人認為比特幣雖然有區塊鏈技術作為支撐,但和目前乃至以後的技術相比,它在技術這一方面的價值正在逐漸降低;比特幣並沒有具體的應用場景作為支撐,終究是一場泡沫,有很多商業大佬,如巴菲特、馬雲等,都表現出了不看好的態度。

比特幣這十年,追捧與質疑並存,有很多人後來改變了看法,認為它並不是一場騙局,也有很多人堅信,比特幣依然是一場泡沫。但直到現在,比特幣依然是數字貨幣市場的風向標,也依然是最廣為人知的數字貨幣。

㈥ 虛擬貨幣的發展

法律主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許多傳統的事物都逐漸網路化。虛擬貨幣,雖然不是傳統行業衍生的,但是卻沖擊著傳統行業。在前幾年,虛擬貨幣備受爭議,而今好轉,那麼虛擬貨幣的發展前景如何?下文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虛擬貨幣的相關發展前景(一)交易弊乎首成本遞減在貨幣歷史中,貨幣形態並非一成不變,不同時期貨幣形態不同,同一時期貨幣形態也會因情況不同而不同。1、在實物貨幣階段,龜殼、海貝、蚌珠、米粟、農具、皮革、齒角都曾作為實物貨幣使用過。然而由於質量較重、不便攜帶,成色不均、難以分割,容易腐爛、不易保存,尺度不均、難於對比等原因,隨著商品貿易的發展,已被歷史所遺忘。2、在金屬貨幣階段,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由鐵、銅等賤金屬逐步向金、銀等貴金屬過度,國家印記證明其重量與成色的金屬貨幣,其穩定的價值、易於分割與保存的優點,金屬冶煉技術的提升,使得金屬貨幣意義非凡。由於較高的鑄造成本,攜帶困難,不易保管,易磨損等缺點,交易成本仍然很高。3、信用貨幣階段,由最初的可兌換為金屬貨幣的信用貨幣,過渡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部分兌現,逐漸發展成牙買加貨幣體系下不可兌換的純信用貨幣,它是貨幣的價值符號,以國家信譽為擔保,代表國家對使用者的負債,但是多次因貨幣濫發而造成的通貨膨脹而使之備受爭議。信用貨幣降低了貴金屬的存儲、分割、安全運輸等費用,節約的金屬被用於其他高效的生產領域。4、電子貨幣階段,它的產生以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基礎,是金融創新的成果,是未來貨幣發展的新起點。電子貨幣減少了巨額的印鈔、存儲、現金搬運、點鈔與銷毀等大量費用支出,它的使用不受時間、地點、服務對象等限制,極大的提高了交易范圍與交易效率。5、虛擬貨幣階段,以互聯網為基礎,是存在於發行機構伺服器的數據文件,沒有所謂的鑄造與印刷費用,也沒有電子貨幣的卡基費用與轉賬等手續費用,也不會因為貨幣的運輸、攜帶而產生成本。所有的流通只需要通過網路傳輸指定數據。此形態的貨幣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極大降低交易成本。(二)與科技發展程度緊密相連1、早期的石器時代,農耕與畜牧是人的主要生存方式,人們的交易由個別實物充當一般等價物,如玉石、陶土,且交易范圍狹小,是對租數生產的一種補充。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實物,大量實物無法等價交換,急需一種可分割、不可肆意製作的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隨著手工製作與冶金技術的發展,金屬貨幣成了當時社會的主要貨幣形態。2、以電力、內燃機的創造拉出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為適應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要求,信用貨幣產生了。此時,機器製造業產生的印刷、化工技術,都保證了信用貨幣的印刷、發行、防偽等。3、20世紀以來,電子科學、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經濟主體對交易媒介的快捷性有了更高要求,新型的電子貨幣產生了。網路技術的發展使世界進入網路商務時代,虛擬網路經濟產業的繁榮誕生了虛擬貨幣,它以低成本、低風險、虛擬性、快捷性等滿足了經濟對交易媒介的需要。(三)貨幣自身發展貨幣隨著簡單交換而產生,其形態隨貿易交換發展而變化,每一次形態的演變,從具體到抽象,從實體到觀念,貨幣都在試圖任何一種使用價值,充當價值符號,寄身於紙幣、信用卡、電子終端設備中。不斷向著社會化、虛擬化的方向發展。在歷史上,商品貨幣表現為實物貨幣、金屬貨幣兩種形式,這種貨幣兼具商品與頃攜貨幣的雙重職能,其作為貨幣的價值與作為商品的價值相等。物物交換限定了交易的發展,這種生產關系不再滿足生產力的發展,隨即過渡到信用貨幣。信用貨幣發行都有一定的擔保,國家發行的主權貨幣也是依靠國家的信用而強制流通的,貨幣信用擔保也因國家的強制發行流通實現了具體化向抽象化的發展,從具體的物品到抽象的符號,實現了貨幣發展的一次飛躍。貨幣由紙質形態進入到電子化時代,純粹的變成一串數字元號。這種電子貨幣是一種以電子脈沖代替紙張進行資金傳輸與存儲的貨幣,它的出現使得存取款、投融資、交易等有關的交易都變成數字化的電子數據交換形式,貨幣開始向著無紙化方向發展,實現了第二次質的飛躍。網路社會的發展創造繁榮的虛擬網路環境與豐富的虛擬網路產品,從而產生了虛擬貨幣利用網路社會的交易,這種貨幣是一種存儲在網路伺服器的數據文件,依賴於整個互聯網而存在。其貨幣形態更進一步虛擬化。虛擬貨幣的出現並非偶然,它是貨幣進化史的一部分,是數字科技革命的結晶。回顧貨幣史,任何一種形式的貨幣從誕生到發展成熟,都會經歷質疑乃至排斥。它也像傳統貨幣一樣,並非天然完美,在發展過程中也在不斷完善,以更適應生產力並為其服務。以網路為基礎的虛擬貨幣受制於信用約束而在有限范圍應用,然而不斷創新的虛擬貨幣正在突破地域、民族、文化、信用等約束,在國際范圍內推廣使用。毫無疑問,虛擬貨幣代表了貨幣未來的發展方向。虛擬貨幣也將會有更完美的針對主權貨幣的解決方案。如果還有什麼疑問,不妨向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㈦ 虛擬幣的產生背景

網幣產生的主要背景是國內小額電子支付的困難。網游運營商採用了這種渠道成本並不低廉的代金券來收取費用。本來只允許人民幣兌換網幣,而不許反向兌換。然而隨著網游產業的發展,民間自發出現了各種網幣之間的兌換,甚至可用網幣購買通常只有人民幣才能買到的實物產品或服務,形成了類似貨幣的購買力,虛擬貨幣與真實貨幣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
實際上,在金融環境發達的國家,早就出現了虛擬貨幣,其目的就是贏利。如最早由Beenz推出的虛擬貨幣「網豆」。Beenz同萬事達卡達成協議,消費者不僅可將在網上積攢的網豆存進智能卡,還可以在傳統的商店裡使用。這種經營模式是將虛擬的網豆以每個1美分賣給一些網站,網站再通過各種方式發給網友或讓網友贏得。這些虛擬貨幣可以作為現金在網路商店消費。最後Beenz會以每個0.5美分的價格從網站運營商處購回而獲取利潤。在2000年,約有7.5億Beenz網豆,相當於六七千萬元人民幣在流通。也正是那時出現了中國的網幣,ChinaBonus以積分的形式,給消費者提供虛擬貨幣。積分累計到一定數額後,可用來兌換電話卡、上網卡、T恤等獎品。
網路游戲中虛擬物品如虛擬金幣、虛擬裝備、虛擬動植物和虛擬人對玩家產生的巨大吸引力,推動了為獲得這些虛擬物品而產生的消費,但因國內電子支付手段的落後和安全性顧慮,玩家多採用預付現金購買營運商發行的虛擬貨幣,再用這些代金券在線購買游戲中的虛擬物品的方式消費。只要游戲的內容足夠吸引人,玩家會通過各種渠道購買該游戲運營商發行的虛擬貨幣。網游業的發達帶動了虛擬貨幣種類和發行量的激增。
為了聚集人氣,擴大游戲用戶數,提高玩家興趣和忠實度,所有游戲運營商都提供了相當數量的免費虛擬貨幣,而且玩家通過游戲過程還能贏得虛擬貨幣,因此,網游運營商實際上具備虛擬貨幣的無限發行權。假如虛擬貨幣只用來購買虛擬物品,由於虛擬物品供應量是人為設定,而且製造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發生不同種類虛擬貨幣之間的交易,也不會對現實經濟有何影響。但是,若能用虛擬貨幣購買現實商品和服務,則過量發行肯定會引起通貨膨脹。而此時,虛擬貨幣是否轉換為真實貨幣並不重要。
國內不少網路企業都突破了虛、實經濟間的界限,如網易POPO按用戶在線時長給予泡幣獎勵,這種虛擬貨幣可以支付手機簡訊。以一條簡訊價值1000泡幣等於人民幣0.4元的支付能力,可以算出在這項應用中的兌換率;此外還能在網易商城用做購買實物商品的代金券。盛大點幣的持有者可購買網路的付費下載服務。Q幣除了可以購買本公司的付費服務以外,也可用來購買其他游戲的點卡、虛擬物品,甚至是一些影片、軟體的下載服務等。
貨幣的出現,是為了方便交換不同的資源而抽象出來的數量單位。如果有足夠多的人認可某種虛擬貨幣的價值,則它完全可能成為物質交換的替代單位。如QQ的普及,使Q幣逐漸成為一種可流通的等價交換單位。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1776年引用了以物易物來說明貨幣的起源:「戴奧米底的鎧甲只值9頭牛,而格勞克斯的鎧甲卻值100頭牛。在阿比西尼亞,鹽是商業和交易的普遍媒介;在印度海岸用一種貝殼,紐芬蘭用干鱈魚……」200多年後,不少人在用各種游戲幣換取現實生活所需,網路世界又重新開始演繹貨幣的起源。

㈧ 從貨幣演化的歷史探究數字貨幣的未來發展

歐易OKEx research: 從貨幣演化的歷史探究數字貨幣的未來發展

摘要: 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可以認為是一種基於節點網路和數字加密演算法的虛擬貨幣。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沒有發行主體,因此沒有任何人或機構能夠控制它的發行,如比特幣,以太坊等;由於演算法解的數量確定,所以數字貨幣的總量固定,從而消除了通貨膨脹的可能;由於交易過程中需要網路中的各個節點的認可,因此數字貨幣的交易過程足夠安全。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指的是有發行主體一類的貨幣,如央行發行的數字人民幣,Facebook的Libra等。

本文從貨幣的本質、貨幣載體的 歷史 變化和貨幣發行方逐步完成統一的 歷史 變革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旨在探討數字貨幣是否具備貨幣三要素,能否逐漸取代現鈔實現數字化革命,以及目前數字貨幣仍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 數字貨幣、貨幣史


一、貨幣載體的 歷史 變化

1.1 貨幣的本質

眾所周知,傳統貨幣史上大家認為貨幣的本質是價值尺度,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作為交易媒介和價值儲藏手段,根本目的是為了組織生產活動並成為維系生產關系的紐帶。但隨著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協同發展,貨幣本質的解釋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一定的改進,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貨幣的本質已進化為了一種人類構建的 社會 機制,其核心是信任,這個信任是由不信任的各方對中間方(貨幣發行方)的信任。我們大家現在對貨幣達成了新的共識,就為信任缺失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其次,貨幣的本質也是記賬貨幣,或被稱為度量單位,其價值隨著國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經濟手段與國內外形勢變化而浮動。而一個好的度量單位其價值必然是相對穩定的,由此,在 歷史 的進程中,貨幣總需要一整套機制來確保其價值的穩定,該機制發展至今已較為全面,目前包括支付清算體系、信用創造體系、金融監管等核心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貨幣本質上體現的就是開文提到的信用關系。貨幣既是發行者的一種債務或責任,也是持有者的一種信用或索償權。因此貨幣雙向影響資產和負債,並可通過兩端的變化來得以記錄。

最後,這種信任關系是可以流通的。貨幣如果想要流通使用,就必須用代符來加以表徵,用記賬系統來記錄價值及其轉移並清償各種信用關系。

數字貨幣要想取代法幣,則需要滿足上述貨幣的三大要素。從長期來看,數字貨幣背後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機制來確保其價值的穩定,從而實現其作為記賬單位的功能,而這一整套機制極有可能由央行來提供,稍後我們會提到這背後的原因。

1.2 貨幣載體的變化

從 歷史 上來看,貨幣載體遵循從金屬貨幣過渡到銀行票據,再到法定貨幣(fiat money)的變化過程。最初,金屬貨幣的出現大大方便了交換的進行,促進經濟 社會 加快發展。然而,隨著交易頻率的提升、交易范圍的擴大,大量攜帶運送、交割清算金屬貨幣的成本越來越高,難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商戶間分別記賬,一段時期結束時,雙方再核對賬目,互相軋抵往來後,將余額進行貨幣清算。該貨幣收據叫做『匯票』,專門辦理匯票業務的商戶叫做『錢庄』或『票號』。隨著票號中匯票的接受度逐漸提升,為了方便流通,票號開始將匯票改造成為事先印好面額(劃分不同檔次),標明出票人並承諾見票即付,增加防偽驗證標識等,但不限定持票人的通用匯票,這就使其演變成為「紙幣」。

貨幣載體的變化解釋了人們對其便捷流通性和可信任的需求。該演變過程遵守了格雷欣法則(Gresham』s law),即劣幣驅逐良幣。最初的貨幣與金、銀、銅等金屬的價值掛鉤,隨著交易的進行,票據和紙幣這些不具備真實價值的貨幣用了對中間方的信任做背書,被人為的賦予了價值,並成功取代了金屬貨幣。

理想狀態下的數字貨幣應由所有人都信賴的第三方或者具有強大技術支撐的去中心化系統發行。這種數字貨幣可以說是賬戶數字本身直接轉化為貨幣,貨幣載體由有形轉為無形。

1.2.1 歐洲貨幣載體的變化

歐洲的近代紙幣源於銀行券,英國的金店券就是近代歐洲紙幣的先驅。我們知道,九世紀之前巴比倫的駱駝商隊為避免金銀貸款在運輸途中被劫,曾採用土簡做為附計利息的承兌憑證,這與中國唐代的費錢類似,但其並非近代意義的紙幣。16世紀至17世紀,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英國政府所在地倫敦塔成為商人存放金銀的最佳地點,但1646年,查理一世將13萬英鎊金銀沒收充作軍費的行為讓人們不再信任,紛紛轉向信用較好的民間金店,金店發放的存放收據就被稱為「金店券」,金店券可代替金銀貨幣在市面流通,並用於支付。但由於缺少規范與貪圖利息,在1670年英荷戰爭爆發後英國政府停止支付,金店時代就此結束。1694年英國商人進一步完善規制,以公司形式成立英格蘭銀行,並獲得特許發行120萬英鎊銀行券,就此近代紙幣——銀行券出現於歐洲。

歐洲大陸上的紙幣與約翰·勞(John Law)關系密切。約翰·勞出生於英國愛丁堡的一個銀行世家,自小便擁有豐富的貨幣與銀行體系知識。但在其父去世後,卻仰仗自己精於數學而沉迷於賭博,1694年甚至因將情敵開槍斃命深陷牢獄,後其獄至歐洲。在逃亡期間,他進一步研究金融與貿易,先後在阿姆斯特丹與荷蘭積累了大量經驗,這時他敏銳觀察到如法國等對紙質通貨強烈抵制的國家經濟大多蕭條,引入紙質通貨的英格蘭和荷蘭卻與之相反,紙質通貨的不可替代性讓約翰·勞逐漸成為了「銀行券」的忠實擁躉。

1705年,約翰·勞將自己的理念總結成了《論貨幣和貿易:兼向國家供應貨幣的建議》,他在書中極力主張設立國家銀行,並呼籲國家銀行應與國有企業相輔相成,前者掌握國家金融,後者控制國家商業,從而實現國家對貨幣和貿易的壟斷,壟斷得來的利潤則反哺國家財政債務。

這一構想想要實現並不容易,直至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好大喜功緻使了政府的債台高築。在這種情況下,貴金屬的短缺毫無疑問地造成了流通的金屬貨幣急劇減少,法國疲睏的財政讓約翰·勞看到了希望。1715年,約翰·勞先後說服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奧爾良公爵,下一年約翰·勞就在巴黎成立了通用銀行(Banque Generale),該銀行有權發行銀行券並參與皇家歲入的管理,且紙幣可以兌換為鑄幣,這是法國第一次私營銀行大規模發行紙質通貨。1717年,約翰·勞又說服法國皇家所有稅收必須以銀行紙幣繳付。直至1718年,在約翰·勞的大力鼓吹下,該銀行國有化,搖身變為法國第一家中央銀行,這標志著法國從鑄幣開始轉向應用紙幣,後英國等國家相繼加入紙幣陣營,紙質通貨在歐洲得到了廣泛傳播。

1.2.2 美國貨幣載體的變化

17世紀早期,英格蘭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切薩皮克灣和新英格蘭建立了第一批殖民地,到18世紀最終形成了北美13個殖民地。由於殖民者所帶鑄幣較少且尚未在每周發現金銀礦,實際鑄幣供給嚴重短缺,貿易逆差的長期存在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為此殖民者主要使用了五種形式的貨幣。(見表1)

表1 殖民期北美五種貨幣形式


表2 非紙 幣逐漸消失原因


北美殖民地最早的紙幣發行是馬薩諸塞殖民地於1690年發行的信用券,用於支付遠征軍軍餉,該信用券是介於以稅收為擔保所發行的短期票據與純粹的信用貨幣之間的一種貨幣形式,當局承認將來可兌付金銀,可用於納稅,可作為法償貨幣。出於軍事融資或征稅需求,其他殖民地紛紛效仿,但由於其只承認在未來兌現,這種紙幣很快開始貶值,直至1764年英國議會完全禁止了法償貨幣的發行。

之後的轉機在美洲大陸的獨立戰爭中孕育。當時的中央政府,即大陸會議只是一個各邦領導人集會,並無權征稅。在這種情況下,軍事融資就要仰仗借債或者印發鈔票,托馬斯·潘恩與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均支持借債,他們認為「沒有一個國家應該沒有債務,國債是一種國家凝聚力」,但漢密爾頓同時也認同紙幣的必要性。本傑明·富蘭克林則是紙幣的強力支持者。最終,出於考慮到戰爭前景未明,且大陸會議並無任何擔保,向其貸款風險較大,彼時各殖民地也無充足資金放貸,大陸會議就採用了發行紙幣的方式融資。與此同時各州當局也被迫使用信用券用於戰爭機器的運行。隨著紙幣的大量發行,自1776開始,大陸券又不斷貶值,1781年印刷1美元大陸券的成本甚至高於其貨幣價值,但由於戰爭的進行,大陸會議又不得不繼續仰仗紙幣。獨立戰爭勝利後,美國憲法明確給予了聯邦鑄造貨幣與調節其價值的權力,各州無權鑄造貨幣或發行紙幣。

在歷經了第一合眾國銀行、北美銀行後,來到了第二合眾國銀行時期,時任美國總統的傑克遜由於不滿於銀行的1/3股份為外國人持有,對州銀行的排擠與對國內外匯兌的壟斷等,強烈反對紙幣,相信「硬貨幣「,這使得第二合眾國銀行最終於1841年倒閉清算,美國央行進程被迫中斷。直至1846年,國會批准成立獨立的國庫系統,就此全國各地海關與造幣廠構成的國庫或子國庫系統存放政府資金,該系統在1913年聯邦儲備體系成立前一直是美國貨幣銀行體系的主要調節者。

1861年,又是相似的背景,即美國內戰爆發了。北方聯軍急需一種全國性通貨來制止上千種銀行券造成的混亂。次年2月,國會通過了時任財政部長蔡斯的提議,通過了《法償法案》,該法案授權財政部發行1.5億美元的合眾國財政票據,也就是「綠背紙「,並宣布其為法償貨幣,可用於支付,但不能兌換金銀,不能用於支付關稅和政府債券利息。這是美國聯邦發行的第一種紙幣,是完全基於國家信用發行流通、行使貨幣職能的信用貨幣。

1.2.3 中國交子等紙幣的 歷史 變化

中國紙幣出現於封建鼎盛的北宋時期,早於歐美近七百年。唐宋期間,川蜀地勢復雜而商貿發達,其交易媒介仍是價低笨重的鐵錢,極為不便,這就是交子出現的直接原因。從更為本質的角度來看,宋朝鑄幣外流,「錢荒「嚴重,軍政費用高昂,財政赤字加劇,這與歐美紙幣出現的契機相似,但除此之外,中國彼時卻是高度中央集權專制政體的封建國家,是由政府直接出面將新的交易媒介(交子)強行推廣,這就使中國的紙幣(交子等)除了具有貨幣的經濟職能外,還兼有貨幣的政治職能。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歐美大陸還是中華文明紙幣的誕生與延續,均是以流通手段為基礎,以政府為主導,擁有較為穩定廣闊的貨幣市場,並始終伴有濃厚的政治軍事色彩,政府希冀通過紙幣的發行來支持政府開支與龐大的軍費。但中國交子出現時,中國還是重農抑商的農耕 社會 ,經濟水平遠低於17、18世紀已興起城市、商業迅猛發展的歐美等國,缺乏穩定的物質基礎,商品生產與商品貨幣關系並不 健康 。更別說在封建統治下,「交子務「隨時可能讓紙幣淪為單純的財政掠奪工具,其信用事業與信用機構相當不牢靠,這背離了紙幣應有的經濟職能,而更偏向於」政治職能「,由此,穩定而 健康 的信用機構與信用體系也是信用貨幣發展的必要條件。


二、貨幣發行方的 歷史 變化

2.1 貨幣發行方從私人貨幣向央行貨幣的轉變

鑄幣權被認為是展現政府權力的根本性因素,政府透過它來展現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早期,政府並沒有承擔製造貨幣的任務,而是擔保被用作貨幣的材料的重量和成色,即金、銀和銅,並標明其真實的價值。在此階段中,私人企業並不具備提供健全的鑄幣能力,提供統一的、容易辨認的鑄幣技術一直是一個重大的難題。同時,政府發現由自己來鑄造貨幣不僅有益於 社會 ,而且可以抽取用來支付鑄造成本的費用,從而擴大收入。在攬過鑄幣權以後,我們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在濫用人民的信賴而欺詐人民,這體現在當人們拿著金屬塊到政府的熔爐去鑄造貨幣的時候,政府強行留住部分;在收迴流通中的鑄幣重新鑄造成金銀行兩較小卻表明同樣價值的硬幣。

在中世紀時期,貿易的收縮導致了貨幣流通數量的減少。為了恢復貿易,歐洲地區的君主們爭相減少鑄幣的分量和成色。最終,紙幣的出現,讓政府獲得了一種更為廉價的欺騙人民的方法,政府使用了殘暴的手段將這些劣幣強加於人民。

政府壟斷了紙幣的發行,這極大的有助於政府權力的增長。我們假設,如果政府有權隨自己的意願創造任何數量的貨幣,並使人們接受之,這將有利於政府捍衛自己的權力。 近些年來,政府之所以不斷擴張,在很大程度上由於其能夠發行貨幣來彌補赤字。因此,我們認為,政府應當在人民認可的范圍內發行貨幣,否則,這種權力將被剝奪。

紙幣由多家私人銀行發行,逐漸統一為中央銀行發行。對於數字貨幣,目前由眾多私人發行,但真正能成為貨幣的數字貨幣,最終將由中央銀行發行,成為中心化的數字貨幣。類似比特幣這類型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未來可能演化為一種投資品(當前的數字貨幣並不是真正的貨幣)。

2.1.1 英格蘭銀行統一貨幣權

從17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20年代,各類銀行券都在市面上流通,在倫敦地區,以英格蘭銀行券為主導。1826年,英國議會通過《銀行合夥人法案》,表明英格蘭銀行在倫敦城外65英里的范圍內享有唯一發行股份制銀行券的特權,但是倫敦的私人銀行仍可發行銀行券;允許英格蘭銀行在英國各地設立分支行。該法案通過後,英國一些小型私人銀行合並為股份制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起來並發行了自己的銀行券。此時的英國貨幣市場中,出現了英格蘭銀行券、私人銀行發行的銀行券和股份制銀行券並行的情況。

直到20世紀初期,英格蘭銀行才最終統一發幣權。1833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新法案,規定英格蘭銀行券獲得無限「法償」資格,即法定貨幣,強制流通,必須接受,不得拒收。英格蘭銀行券也因此成為首個和唯一一個獲得法定貨幣地位的銀行券,在法律上地位等同於黃金。1844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銀行特許法案》。該法案規定,凡是新設立的銀行一律禁止發行銀行券;在1844年前沒有發行過銀行券的銀行,其發行額度受限制,已經發行的銀行券仍可流通;凡發行銀行券的銀行在倫敦設立分行或同其他銀行合並的,均喪失紙幣發行權,並將此權利移交給英格蘭銀行。隨著該法案的逐年實施,英國(僅限於英格蘭和威爾士)多數銀行都漸漸喪失了紙幣發行權。到了1921年,實際有紙幣發行權的就只有英格蘭銀行了。

最終,英格蘭銀行券成為英國的法定信用紙幣,並延續使用至今。 1914年一戰爆發後,為了給戰爭籌集資金,財政部發行了10先令和1英鎊票據當做紙幣在市場上流通。因而,在1921年後,市面上除了英格蘭銀行券,還有財政部票據。1928年,英國議會通過《通貨和鈔票法案》,在法律上確認了英格蘭銀行為全國貨幣發行的唯一機構。從此,英格蘭銀行券成為了英國紙幣的唯一主宰,完成了紙幣流通的大一統。1931年英國徹底脫離金本位後,英格蘭銀行券成為了「金本位接班人」,成為英國的法定信用紙幣(僅靠政府信用背書,不可兌現),並延續使用至今。英國貨幣制度也轉變為不可兌現的信用紙幣制度。

2.1.2 美元的統一

1787年,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美國憲法誕生,該憲法旨在建立一個由最初13個殖民地組成的共同市場與政治聯盟,從法律層面確保了各州之間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有流動,並規定和限制了聯盟政府的權力。尚未說明聯邦政府獨占發行銀行執照與紙幣的權力,由此各州銀行在早期紛紛「佔山為王」,發行自己的貨幣(即銀行券),其價值取決於發鈔行的聲譽以及便利性等因素。

縱觀 歷史 ,美國曾兩次嘗試創立聯邦銀行,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銀行並非真正的中央銀行,僅是處理全國性銀行業務的機構。

表3 美國第一銀行與美國第二銀行概覽


與州銀行的沖突讓美國央行體系發展進程不斷受阻,這時南北戰爭成為了新的突破點。北方各州為融資軍政費用,1863至1865年通過了《銀行業法案》,建立了作為聯邦政府新發型債務交易平台(二級市場)的聯邦銀行體系。該體系可以解決一些州銀行發展的弊端,此外,為了管控銀行風險,來確保銀行的流動性與清償性,該法案還要求對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和資產質量進行嚴格的監管與信息披露,並實施了准備金制度。與此同時,美國成立了 歷史 上第一家銀行系統監管機構OOC,負責頒布國民銀行執照,OOC監管職責明確。但此時在經濟波動時貨幣供應仍缺乏彈性。

1865年後經濟危機頻發,直至1907年一些銀行因投機而擠兌,銀行業受損嚴重。最後國會要求國家貨幣委員會進行審查,也由此,經其提議,美聯儲誕生。

三、對數字貨幣未來的展望

上文我們總結了貨幣載體和貨幣發行方的 歷史 變化,不難看出,貨幣載體的局限性,如交易便捷性、可攜帶性、交易手續費等問題,決定了貨幣將必然朝向脫離載體的方向發展。數字貨幣和紙幣等劣幣取代金銀一類的良幣作為貨幣載體是一個必然的發展過程。 歷史 總是驚人的相似,一旦貨幣數字化或虛擬化得到了共識,維護這種共識和追逐貨幣利益將必然體現了政治博弈。由政治階層壟斷數字貨幣發行、調控數字貨幣供給或許將成為數字貨幣所必然經歷的過程。近些年來,央行對數字貨幣的 探索 為貨幣制度的變革帶來了一些新的思考與實踐,這些 探索 依然路途漫長,但也充滿希望。而對於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來說,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等,我們認為其更接近於投資品,而不是流通貨幣。

3.1 央行數字貨幣的現狀

我國的數字人民幣CBDC,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並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數字人民幣相對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說,優勢在於第一是雙離線支付,即在網路信號不佳的時候也能滿足正常的電子支付需求;第二是安全性更高,因為微信和支付寶背後的信用方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家公司,而數字人民幣則以央行的安全系統做背書;第三是多終端選擇,微信和支付寶必須要求有網路的手機才能完成支付,而對於沒有智能手機的人群,可以選擇IC卡、功能機等硬體使用數字人民幣。

日前,央行宣布,中國人民銀行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宣布聯合發起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m-CBDC Bridge),旨在 探索 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該項目已得到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的支持。

中國央行正在深圳、蘇州、雄安地區、成都四地試點數字人民幣,此外,數字人民幣也將在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2月6日,北京發放了數字人民幣紅包,每份紅包金額200元;2月23日,微信公眾號「成都發布「稱,成都將預約發放總額4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

3.2 數字貨幣存在的問題

數字貨幣完全取代現鈔後,央行通過數字系統可以實施完全的負利率貨幣政策,使貨幣政策突破ZLB(零利率下線)。對於普通人來說,存款可能出現負增長的趨勢。如果人們持有紙幣,在銀行利率突破零利率下線的時候,尚可把錢取回家中,從而躲過資產負增長的情況。然而,當數字貨幣完全取代紙質貨幣的時候,人們將無奈面對資產的縮水。

從 歷史 的角度,我們不難發現,貨幣的本質已經超越了經濟屬性,體現更強大的政治屬性。未來的貨幣革命的障礙不在於經濟與技術,而在於政治。政府通常採取超量發行貨幣的方式應對赤字的問題,這將導致通貨膨脹,人們手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各國針對數字貨幣的政治紛爭會否給數字貨幣帶來巨大的波動性將不得而知。

理想化的數字貨幣的真實價格絕對不變,可有效的避免通貨膨脹的威脅,與商品服務價格只形成結構性相對變動。這樣的貨幣才是真正的穩定幣。然而實現這種理想化的數字貨幣將要突破政治阻礙形成共識,相互制約,建立儲備金機制,支付結算機制,信用機制等目標。目前的數字人民幣僅僅將現鈔數字化並進行了跨境支付的技術嘗試,數字貨幣要取代現鈔依舊道阻且艱。


文獻參考:

【1】 劉子健,《東西方紙幣產生條件的比較研究》,《中國錢幣》,1994年4月

【2】 王志軍等,《歐美金融發展史》,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3】 錢學寧,《貨幣本質與數字貨幣解析》,《中國金融雜志》,2019年12月

【4】 【英】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著,姚中秋譯,《貨幣的非國家化》,新星出版社,2007年8月

【5】 格物資本,《英國貨幣史:紙幣的誕生和大一統》,2019年6月1日

【6】 周永林,《從貨幣本質看數字貨幣未來》,《央行與貨幣》,2018年12月

閱讀全文

與淺析虛擬貨幣的產生與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比特幣革命國語在線觀看 瀏覽:233
虛擬貨幣質 瀏覽:552
比特幣礦難對顯卡的影響 瀏覽:955
paxful上怎麼買btc 瀏覽:839
虛擬貨幣套利沒利差 瀏覽:847
福彩比特幣官網 瀏覽:44
比特幣卡住 瀏覽:950
比老爺比特幣網能玩嗎 瀏覽:142
以太坊價格為何會跌 瀏覽:893
灰度btc解鎖 瀏覽:759
Btc礦池礦機尚無鏈接 瀏覽:537
以太坊幣怎麼賺錢 瀏覽:864
比特幣提幣成usdt 瀏覽:296
bloc區塊鏈 瀏覽:121
區塊鏈免手續費 瀏覽:902
美元兌菲律賓比特幣 瀏覽:863
身邊玩虛擬貨幣暴富的 瀏覽:288
btc價格暴跌 瀏覽:131
比特幣合約靠譜平台 瀏覽:335
btc和eth哪個有前途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