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地址是一串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26位到34位字元串,看起來有些像亂碼。但它就是你個人的比特幣賬戶,相當於你的銀行卡卡號,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你的比特幣地址給你轉賬比特幣。
它與比特幣私鑰不同,不會因為信息泄露而造成比特幣丟失,因此你可以將比特幣地址放心的告訴任何人。
通過區塊鏈瀏覽器可以查看每個比特幣地址所有的轉賬交易記錄。
常用的比特幣區塊鏈瀏覽器有:
https://btc.com/block
https://www.blockchain.com/zh-cn/explorer
我們常用的比特幣地址格式一般有如下四種。
1、BASE58格式
BASE58格式是人們常見的比特幣地址格式,一般由1開頭的。
例如:
2、HASH160格式
HASH160格式為RIPEMD160演算法對130位公鑰的SHA256簽名進行計算得出的結果 。
例如:
3、WIF壓縮格式
WIF壓縮格式即錢包輸入格式,是將BASE58格式進行壓縮後的結果130位公鑰格式 這是最原始的由ECDSA演算法計算出來的比特幣公鑰。
例如:
4、60位公鑰格式
60位公鑰格式即130位公鑰進行壓縮後得出的結果。
例如:
比特幣是建立在數學加密學基礎上的,中本聰大神用了橢圓加密演算法(ECDSA)來產生比特幣的私鑰和公鑰。
由私鑰是可以計算出公鑰的,公鑰的值經過一系列數字簽名運算會得到比特幣地址。
比特幣地址是由演算法隨機生成,那麼就會有人問,既然都是隨機生成的,那麼比特幣的地址會不會重復呢?關於這個問題,想必就更不用擔心。
因為比特幣的私鑰長度是256位的二進制串,那麼隨機生成的兩個私鑰正好重復的的概率是2 ^ 256 ≈ 10 ^ 77之一,這個數字大到你根本無法想像,比中彩票的概率還要小好多;所以不用擔心的啦,每個人的比特幣地址都是獨一無二的。
㈡ 比特幣的地址、公鑰、私鑰,你都了解了嗎
了解比特幣,就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什麼是比特幣的地址、公鑰、私鑰,下面我們一個一個來解釋。
地址,就好比是銀行賬(卡)號,在創建數字錢包後就會自動生成,簡單來說,就是創建錢包的時候,先產生一對私鑰和公鑰,然後公鑰通過一套演算法生成地址,這個地址實質上是一串字元,比如。
像銀行賬(卡)號可以用來收款一樣,比特幣地址也可以用來接收比特幣。
這個比特幣地址不單單給你轉幣的人知道,連整個比特幣網路的人都能查看,可以說,全球所有用戶的地址都可以被任何人知道。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比特幣本質就是一個大型的公開賬本,所有交易對所有人都是可見的。而交易記錄中包括了交易流水單號、發幣人的發幣地址、收幣人地址、發幣人的找零地址。
私鑰,可以看作是銀行密碼,是一串很長的由錢包生成的隨機數,比如, LBB9ZXMCJ。私鑰是唯一能夠證明你擁有的比特幣是屬於你的,也只有用私鑰才能轉賬、交易和使用數字錢包里的比特幣。
我們都知道了,銀行密碼絕對不能泄露給別人,私鑰也一樣,打死也不要告訴他人,否則你的比特幣很容易就被轉走。銀行的錢被盜了,因為有國家監管和第三方信用,還有可能被追回,但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沒有第三方,自己的幣只能自己負責看管,丟了,或被他人轉走了,就永遠拿不回來了。所以千萬千萬不要把私鑰告訴他人,不要把私鑰保存在手機或者電腦上,不要通過網路傳輸你的私鑰,那怎麼辦?記住了,要用筆寫在紙上,寫兩到三份分別放在不同的地方,保管好。
公鑰,顧名思義,是可以公開的,也是像地址和私鑰一樣,是一串長長的字元。公鑰由私鑰通過橢圓曲線加密演算法生成,通過私鑰可以算出唯一一個公鑰,但公鑰不能逆向推導出私鑰。
那到底比特幣地址、公鑰、私鑰在交易中起什麼作用的呢?
首先,錢包通過加密演算法把私鑰加密成字元串(也叫作簽名),然後把這個字元串,和公鑰一起寫到交易信息里,再發給礦工。礦工收到信息後,就會將簽名、公鑰寫入一個驗證函數,如果得出的結果為「true」,那麼這個交易會被確認為真實有效,就能被驗證通過。而結果為「false」,則說明這筆交易存在問題,不能被驗證通過。
通過以上淺顯的文字,希望能幫到你對比特幣的地址、公鑰和私鑰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吧!感謝你的閱讀!
㈢ 離線生成的比特幣地址是如何避免沖突的
BTC的地址生成過程如下,完整的可以查一下比特幣中文維基:
比特幣地址的生成過程
(說明: 有些數字以"0x"開頭,意思是此數字使用十六進製表示法。"0x"本身沒有任何含義,它是C語言流傳下來的,約定俗成的寫法,比如0xA就是十進制的10。另外,1個位元組 = 8位二進制 = 2位十六進制)。
第一步,隨機選取一個32位元組的數、大小介於1 ~ 0xFFFF FFFF FFFF FFFF FFFF FFFF FFFF FFFE BAAE DCE6 AF48 A03B BFD2 5E8C D036 4141之間,作為私鑰。
第二步,使用橢圓曲線加密演算法(ECDSA-secp256k1)計算私鑰所對應的非壓縮公鑰。 (共65位元組, 1位元組 0x04, 32位元組為x坐標,32位元組為y坐標)關於公鑰壓縮、非壓縮的問題另文說明。
第三步,計算公鑰的 SHA-256 哈希值
第四步,取上一步結果,計算 RIPEMD-160 哈希值
第五步,取上一步結果,前面加入地址版本號(比特幣主網版本號「0x00」)
00
第六步,取上一步結果,計算 SHA-256 哈希值
第七步,取上一步結果,再計算一下 SHA-256 哈希值(哈哈)
第八步,取上一步結果的前4個位元組(8位十六進制)
D61967F6
第九步,把這4個位元組加在第五步的結果後面,作為校驗(這就是比特幣地址的16進制形態)。
00D61967F6
第十步,用base58表示法變換一下地址(這就是最常見的比特幣地址形態)。
㈣ 比特幣的地址、公鑰、私鑰,你都了解了嗎
了解比特幣,就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什麼是比特幣的地址、公鑰、私鑰。下面我們逐一解釋這些概念。
1. 地址:類似於銀行的賬戶號碼,是在創建數字錢包時自動生成的。簡單來說,創建錢包時會生成一對私鑰和公鑰,然後公鑰通過特定演算法生成地址。這個地址實質上是一串字元,例如。地址用於接收比特幣,就像銀行賬戶用於接收存款一樣。
2. 公鑰:可以看作是比特幣地址的「密碼」。它是一串很長的由錢包生成的隨機數,例如 LBB9ZXMCJ。公鑰用於驗證比特幣的所有權,並且是公開的。
3. 私鑰:相當於銀行密碼,也是一串很長的隨機數。私鑰是唯一能夠證明你擁有比特幣的密鑰,只有使用私鑰才能進行比特幣的轉賬、交易和使用。私鑰必須保密,絕不能泄露給他人。
4. 比特幣的交易是透明的,所有的交易記錄都存儲在一個公開的賬本中。每個交易記錄包括交易流水單號、發幣人的發幣地址、收幣人地址以及發幣人的找零地址。
5. 在比特幣交易中,私鑰會被加密成簽名,並與公鑰一起寫入交易信息中。礦工會將這些信息放入驗證函數中,如果結果為「true」,則交易被認為是真實有效的;如果結果為「false」,則交易存在問題,無法通過驗證。
通過以上解釋,希望能幫助您對比特幣的地址、公鑰和私鑰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感謝您的閱讀!
㈤ 如何生成一個比特幣地址(含代碼實現)
生成比特幣地址的流程和代碼實現如下:
首先,生成一個256位的數作為私鑰。
然後,使用ECDSA-secp256k1演算法計算公鑰,並在開頭加上0x04成為非壓縮公鑰。
如果需要,將非壓縮公鑰轉為壓縮公鑰,通常從完整公鑰中取出x坐標,根據y坐標最後一個位元組是偶數或奇數,在x坐標開頭添加0x02或0x03。
計算公鑰的SHA-256哈希值。
接著,計算上述哈希值的RIPEMD-160哈希值。
在哈希值結果中加入地址版本號,例如比特幣主網版本號"0x00"。
計算上一步結果的SHA-256哈希值。
再次計算上一步結果的SHA-256哈希值。
取上一步結果的前4個位元組(8位十六進制數),D61967F6,將其加在第五步結果的後面,作為校驗,這就是比特幣地址的16進制形態。
最後,將上一步結果用base58編碼,得到的是最常見的比特幣地址形態。
下面附上代碼實現示例:
使用Python生成隨機私鑰並轉換成地址:
指定私鑰並轉換成地址:
代碼實現中,Python因其簡潔易用,使得生成比特幣地址的過程更為高效。對Python感興趣的知友不妨一試,快速上手,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