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戰爭中的比特幣:「避險工具」的泡沫正在破滅
文劉遠舉
在市場預期制裁或推動俄羅斯資金流向加密貨幣的影響下,比特幣在大跌之後此前一度站上45000美元,然而當有報道傳出烏克蘭核電站被攻擊後,比特幣重新回落至41000美元附近。事實上,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後,加密貨幣行情全線下跌,BTC跌破35000美元,日內跌幅10%左右,7天跌幅為20.4%。在過去24小時內,有15.1萬人爆倉損失5.1億美金。不僅比特幣的「崩盤」,其他加密貨幣也遭遇「血洗」,跌幅都多達10%-20%。其中,以太坊一度跌至2300美元,狗狗幣、柴犬幣等知名小眾幣種跌幅也達15%左右。
比特幣一向被視為避險工具,但戰爭來臨,卻表現低迷。相比「數字黃金」比特幣的低迷表現,真正的黃金,卻牛氣沖天,現貨黃金在資金避險行為推動下,24日一度站上1950美元/盎司,刷新去年1月以來新高。黃金相對比特幣,顯示了真正的避險功能。
俄烏戰爭對比特幣的技術性影響很小。
烏克蘭、俄羅斯境內的比特幣算力、交易量在全球總量中佔比都很小。算力方面,有傳言烏克蘭最大比特幣礦場被俄制導彈擊中,目前礦場離線,算力下降33%。但根據歐科雲鏈鏈上大師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並無太大變化,為197.18EH/s,24小時內只下降了1.6%。從交易量看,根據Coinhills數據顯示,最近24小時全球比特幣交易總量達530561.39 BTC。俄羅斯盧布的比特幣交易量以526.89 BTC排名第九,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的比特幣交易量為170.29 BTC,位列第13。
中國最嚴監管令出台前,比特幣的挖礦活動,中國佔全網算力的65%以上;第二名美國佔7.24%,第三名俄羅斯佔6.90%;第四名哈薩克佔6.17%;第五名馬來西亞佔4.33%;第六名伊朗佔3.82%。其它國家佔全網算力均不超過1%。
所以,俄烏戰爭本身不足以從技術上,造成比特幣行情的巨大波動,更多的因素還是在於市場本身。
比特幣一向被幣圈人士看作「數字黃金」「避險資產」,比特幣的確具有黃金的一些屬性:它是基於共識形成的,這種共識跨越了國界;它是分散的去中心的,沒有一個發行機構。也正是因為這些特徵,很多人認為比特幣具有超越國家的避險特徵,將其視為一種可以作為對沖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價格上漲的金融避險資產。在全球疫情期間比特幣的上漲,似乎也顯示了自己的這一特徵,從而進一步確認了這種觀點。
但真的如此嗎?
在疫情期間,各國為了對抗疫情,拯救本國經濟,大量注入流動性,導致全球資產牛市。2020年,美國機構資金大量進入加密貨幣,幣價走勢和美國金融市場、 科技 股出現了高度相關性。從這個角度,比特幣的疫情牛市,並不是因為市場對疫情的避險,恰好相反,是因為其投機性迎合了疫情期間流動性泛濫。
價格虛高,自然會回調,隨著世界經濟逐步從疫情走出,各國開始收縮流動性,比特幣也出現了頹勢。2022年開年,比特幣延續了上年末的頹勢,一片低迷。進入2022年2月後,比特幣緩慢回升至46000美元,隨後連續下行,月內震幅超過30%。所以,從這一段時期看,比特幣仍然處於回調階段。
就在比特幣回調的時間段上,烏克蘭危機越演愈烈,地緣政治的緊張狀態,戰爭的爆發,產生了恐慌情緒。這種恐慌情緒不但推動比特幣、股市等市場持續走跌,同時,也推動傳統避險資產的黃金一路飆升,突破2021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原油、穀物等板塊同樣處於上漲中。可見,市場恐慌情緒並未將比特幣視為避險資產。
情緒雖然是主觀的,但自有其客觀事實邏輯基礎。
比特幣並不那麼適合風險中的交易。在區塊鏈中,區塊會對這段時間的交易數據進行打包並廣播。如果是每十分鍾產生一個 1MB 大小的區塊,每筆交易需要 250B 來存儲數據,那麼,1MB 只能存放 4194 個交易數據(Transaction),也就是說,10分鍾處理4194個交易,一秒鍾最多處理 7 筆交易。顯然,這個速度是無法滿足全球的正常交易需求。當整個比特幣網路交易數量過多,區塊容量接近上限,比特幣網路擁堵,比特幣的交易就會變慢。這種緩慢的交易,實際上推高了交易成本——時間。過長的交易時間,使得它無法進行小額交易——在逃命中,你無法為了加油等待1小時;也無法為了兌換貨幣等待一小時。但黃金的分割性更強,簡單的計量工具就可以支持從數百元到數萬元的交易,這一點古人都做得很好,已經被人類 歷史 所證明。
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避險性源於它的去中心化特性,能夠阻礙監管,使之更加強壯,所以,具有超越國家的性質,所以具有避險性。但是,某種程度上,比特幣仍然是中心化的。
社交媒體是免費的、具有高度移動性、非常便捷,速度快、幾乎可以在任何有屏幕和網路連接的設備上收取和閱讀。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是受眾與傳播者,其本質是一個去中心、去組織化的傳播途徑。這種方式也的確給全球政治帶來新情況。但是,社交媒體的去中心化、去組織化卻是建立互聯網硬體線路的基礎上的。由於互聯網基礎線路投資巨大,往往掌握在大公司或政府手裡,是以中心化、組織化的形態運行與管理的,是可控的硬體網路。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社交媒體,仍然是可控的。
比特幣同樣如此,雖然它看起來是去中心化的,但當監管影響中心化的互聯網時,比特幣必然受到影響。在真正風險到來時,這種特性降低了比特幣的魯棒性。所謂魯棒性,是健壯和強壯的意思,指在異常和危險情況下系統生存的能力。比如說,計算機系統在遭遇磁碟故障、撞擊、網路過載、攻擊情況下,能否運行,就是該系統的魯棒性。
相比之下,黃金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也具有更強的魯棒性。黃金的儲存、交易,不需要任何的電力、網路、也不需要交易平台。雖然黃金也有檢驗問題,但通過簡單易獲得的化學試劑與設備就能很好的完成這項工作。想像一個電力中斷、網路崩潰、沒有法律的末日,黃金具備抗末日風險能力,仍然可以用來交易,而比特幣會早在末日真正降臨之前就更早崩潰了。
即便沒有到這個程度,在戰爭中,通訊設施會受到攻擊、管制,這必然會影響到比特幣。或者,在強力監管能影響到金融、電力、通訊系統時,比特幣都是脆弱的。在這些情況下,黃金都更強。比如,政府在阻止毒販交易的時候,即便不確定位置,但只要關閉整個街區的網路,就能阻止交易的順利進行,但基於黃金的交易仍然可以偷偷的進行。所以,僅僅在低風險時,在地區金融系統、電力系統、通訊系統完備的情況下,且沒有強力監管的情況下,比特幣或許能成為一種「避險」工具。但這個時候所謂避險,不如說是投機。
經過此次沖擊,一些關於比特幣的認識誤區將逐漸呈現出來。被長期宣揚的「數字黃金」避險工具「「去中心化」等特性,將被重新認識。此消彼長之下,比特幣高投機、高波動、高風險的特性會凸顯出來,最終,成為一項高風險、高波動的投機標的。
不過,隨著新型技術的出現,去中心化的、完全不受控制、無法關閉的硬體網路已經不是科幻小說中的幻想。比如,手機不在僅僅是鏈接到路由器、運營商的一個終端,而是整個網路中的一個節點,這個時候,區塊鏈就真正從硬體上實現了去中心化。
當然,可以想像的是,交易速度仍然會很慢,但起碼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了,這個時候,區塊鏈貨幣將重新定位。不過,這樣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硬體通訊網路,不僅會改變加密幣,也會改變整個世界。
(作者繫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貳』 打仗了比特幣還能流通嗎
只要還有通信網路存在,比特幣就能用。如果通信完全中斷,等通信恢復了,比特幣就可以繼續用。如果所有通信、電力全部中斷,而且永遠不能恢復,那基本上也就是打了核戰爭,到了世界末日,人類滅亡了,這時候比特幣也沒什麼意義了。
比特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路,它並不從屬於任何一個機構,而是遍布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加入這個網路,任何人都可以備份比特幣賬本,破壞任何一部分比特幣網路,都不會影響比特幣運行,只要通信網路存在,比特幣就存在。
全世界有上萬個保存比特幣完整賬本,進行驗證及廣播的全節點,要將這上萬個全節點同時打掉,才可能中斷比特幣的運行。就算遭到攻擊,只要比特幣賬本還有備份,馬上就可重新建立起節點,並拓展為整個比特幣網路。就算全世界通信中斷一段時間,只要通信恢復了,比特幣又能恢復運行,如此強大的生命力,當然不可能通過暴力方式毀滅比特幣。
『叄』 加密貨幣在2022年發生了什麼
從俄烏戰爭中用於救濟到行業動盪的爆發, 2022 年是數字資產領域又一個多事之年。
Crypto 年度時刻
如果你讓一位路人來總結 2022 年的加密貨幣市場,他們很有可能會告訴你 2022 年是區塊鏈技術消亡的一年。
在 Twitter Crypto 空間里,成千上萬名因去年牛市而來的投資者發誓,隨著他們「酒醒」,他們將在 2022 年永遠離開這個市場。
但是,對於那些選擇留下的人來說,今年並不是平靜的一年。當然,由於加密市場損失了 2 萬億美元的市值,所有代幣價值暴跌,但仍有許多重大事件讓我們開心,或者,至少有事可做。
與以往的熊市一樣,今年的一些標志性事件也成為了最具災難性的事件。很少有人會辯解 2022 年不是加密貨幣行業最坎坷的年份之一。我們目睹了價值百億美元的 Terra、三箭資本和 FTX 相隔僅幾個月連番倒下。投資者遭受了驚人的損失,感覺這個行業倒退了很多年。
盡管如此, 2022 年還是給了我們一些積極的發展。雖然 ETH 的價格表現不佳,但以太坊今年表現不錯,因為「合並」終於完成。我們還看到一些國家在戰爭、受制裁和法幣通脹飆升的背景下承認了加密貨幣的潛力。
2022 年是加密貨幣有史以來最動盪的年份之一,但行業倖存了下來。在這個註定艱難的熊市期間,生態系統能否渡過難關,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不過,就目前而言, 2022 年對於加密生態系統來說,即使是艱難的一年,但也是令人難忘的一年。
我們盤點了本年度的 10 個最重要的時刻。
加拿大凍結自由車隊資金
2022 年的第一場重大加密事件並沒有發生在鏈上,甚至也沒有發生在網上,而是發生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1 月 22 日,數百名加拿大卡車司機從全國各地出發,開始聚集在國會山,抗議政府出台的新冠疫苗接種強制令。政府拒絕與他們談判,於是所謂的「自由車隊」控制了街道。由於車隊的規模龐大,導致執法部門難以驅散抗議者。
2 月 14 日,為了應對抗議和封堵活動,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啟動了能夠短暫賦予政府額外權力的《緊急情況法》,命令加拿大金融機構凍結抗議者以及任何通過捐款支持他們的人的銀行賬戶——以削減他們的資金。然而,抗議者並沒有被嚇倒,而是轉而使用加密貨幣,這導致加拿大當局將至少 34 個與「自由車隊」相關的加密貨幣錢包地址列入了黑名單。此後不久,一支聯合警察部隊將卡車司機強行趕出街頭,到 2 月 20 日,渥太華市區已完全清場。
對於加密貨幣行業來說,渥太華的抗議表明,即使是西方民主國家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利用其金融部門對付本國公民。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幣的使命脫穎而出。加密愛好者指出,比特幣提供了一種無需許可、抗審查的全球支付系統。盡管存在許多缺點,但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保證:你的錢真的是你自己的,沒有人可以阻止你使用它。正如 Arthur Hayes 在博客中所寫的:如果你完全依賴傳統銀行業,「你可能認為你的凈資產為 100 美元,但如果銀行或政府出於某種原因決定你不能再訪問數字網路,你的凈資產將變為 0 美元。 」
烏克蘭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捐贈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今年對全球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也包括加密貨幣。在這場戰爭中,加密貨幣成為了焦點。
在沖突剛剛爆發的幾天內,烏克蘭政府的官方 Twitter 帳戶發布了一個帖子,其中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的錢包地址,希望捐款者可以捐贈 BTC 和 ETH。這條推文一經發出,便立馬引發了混亂,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警告人們該 Twitter 帳戶可能已被黑客入侵。
然而,烏克蘭政府的數字化轉型部隨即確認 Twitter 並未被盜,該帖子也是正確的,因為他們確實希望通過接受加密貨幣捐款來為戰爭救濟工作提供資金。
隨後,捐款如潮水般湧入,烏克蘭政府在三天內籌集了價值超過 3000 萬美元的 BTC、ETH、DOT 和其他數字資產。甚至有人捐了一個 CryptoPunk NFT。
最初的捐款活動只是政府在危機時期擁抱加密貨幣的歷史性舉措之一。3 月 26 日,烏克蘭數字化轉型部還推出了 NFT 博物館,出售記錄戰爭事件的 NFT,以此來籌集更多的資金。
在這個年度時刻中,加密貨幣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晰地展示了「無國界」的力量。烏克蘭對捐贈使用加密貨幣的要求是世界首創,但可以肯定地說,在未來,我們也將來會看到其他國家採用加密貨幣。
『肆』 淺談巴菲特抨擊比特幣,比特幣是否真正有價值
大奇講故事
存在就是合理。
隨著烏俄戰爭愈演愈烈,比特幣區塊鏈支付系統,又重新進入全球視野。
其中俄國迅速把比特幣作為國際結算支付工具,將徹底避開了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對俄羅斯全方位金融制裁的風險。也就是把俄羅斯踢出國際SWlFT結算支付系統,將徹底斷絕俄羅斯資金來源。
可以說俄羅斯在發動軍事行動之前,早已做好退出SWlFT結算支付系統。並進行了金融沙盤推演,發現區塊鏈支付系統已經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最值得信賴的支付工具,未來十年將是未來最佳工具和標的。因此俄國大量拋售美債,並開始購進比特幣。
同樣,烏克蘭也沒有閑著,在爆發戰爭初期,並開通捐款通道,宣布比特幣數字貨幣捐款賬號。一天捐款就達到價值1億美元。
那麼很多人就會有疑問巴菲特為何信勢旦旦地阻撓比持幣的存在……
實際上巴菲特充其量是美國政府所打造的自由經濟一個符號,更多是政府造神的產物。
恰恰比特幣作為未來數字貨幣必將淘汰以巴菲特所代表的傳統貨幣時代。
聰明的巴菲特,為何不去擁抱新的事物,這與他性格保守有關,固執己見成為定勢。真如他的好朋友蓋茨,曾希望巴菲特能投資微軟公司,巴菲特不屑一顧,並沒有去投資,他認為銀行,保險,可口可樂,才是他投資標的,才是真正的有價值的東西。
隨著米國股市連續瘋漲,投機早已成風,巴菲特終於耐不住寂寞,連續下重手並投機新 科技 的代表 蘋果公司。巴菲特賺的盆滿缽滿,並不失時機地拋棄銀行股。
千萬記住資本家,在投資櫟的上,始終言行不一。包括巴菲特同樣如此……
或許巴菲特為了買進比特幣,借勢自己的高談闊論,來打壓數字貨幣 比特幣,已影響數字貨幣的價格。隨後挾重金抄底獲取廉價籌碼。
巴菲特絕不是省油的燈!口是心非,是他們的標配……
切記,觀其行,言必語!
『伍』 比特幣4連跌的真正原因曝光
比特幣4連跌的真正原因主要包括美國司法部出售比特幣的決定、市場流動性收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投資者情緒的影響。
美國司法部獲批出售近7萬個比特幣,這一巨大的拋盤潛力引發了市場的恐慌,導致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同時,市場流動性的變化也對比特幣價格產生了重要影響。當美元流動性收緊時,加密貨幣的價格往往會下跌,這也是近期比特幣暴跌的根源之一。
此外,地緣政治事件如中東戰爭和俄羅斯與北約的緊張局勢也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沖擊,從而影響比特幣等風險資產的價格。這些事件可能導致投資者轉向避險資產,從而對比特幣造成壓力。
最後,投資者的情緒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比特幣的價格。馬斯克的言論以及市場對未來走勢的不確定性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進一步推動了比特幣價格的下跌。
總的來說,比特幣價格的連續下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政策變化,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陸』 分析:比特幣有未來嗎
關於各種事件對比特幣價格影響,此類事件大概分為四種類型。
政治事件:此類事件大多數涉及到政府對待比特幣的態度,比如美聯儲承認比特幣是金融工具,德國承認比特幣是貨幣,中國禁止金融機構參與比特幣交易,俄羅斯禁止使用比特幣和參與比特幣挖礦。盡管比特幣本身是一種中立的技術不受政治的影響,但是比特幣的價格會因為此類事件而發生劇烈波動,目前為止,這是對比特幣價格影響最大的因素。
交易所事件:盡管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的貨幣,但比特幣的交易主要還是發生在中心化的交易所中。自比特幣誕生以來,有不少交易所發生了比特幣被盜事件,比如最大的日本交易所MtGox,丟失了70萬個比特幣,最近香港的交易所Bitfinex,丟失了12萬個比特幣,斯洛維尼亞的比特幣交易所Bitstamp被攻擊損失了1萬9千個比特幣。每當此類事件發生時,比特幣交易的風險陡增,往往比特幣也會迎來較大的跌幅。
金融事件:此類事件往往來自於現實金融世界的不穩定性,比如塞普勒斯央行違約,導致該國儲戶超過10萬歐元以上的儲蓄全部歸零,還有烏克蘭面臨戰爭壓力,發生了嚴重的本幣貶值,再例如英國脫歐,使得歐元區的穩定性發生削弱。比特幣作為一種避險資產,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市場認可,目前全世界比特幣的交易量已經超過了黃金ETF的交易量,而法定貨幣的不穩定造成了比特幣持續上漲的動力。
技術性事件: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開源網路協議,比特幣的代碼遠非完美,比特幣的協議曾經發生數次危機,比如某次比特幣協議的升級並沒有得到全網一致的認可,最後發生了雙花問題,而比特幣的交易延展性上存在問題使得黑客容易攻擊盜取,也一度迫使數個比特幣交易所暫停交易,至於最近,比特幣社區關於擴容的爭論激烈,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方案,也使得比特幣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比特幣的協議是否能持續進化,這對比特幣價格的影響是長期的。
『柒』 「世界上第一場加密戰爭」——DAO和NFT在烏克蘭扮演了什麼角色
戰爭與加密貨幣的交織:DAO與NFT在烏克蘭的角色與作用
在俄烏沖突中,加密貨幣的世界與現實的戰場交織在一起,成為這場「第一場加密貨幣戰爭」的關鍵參與者。
俄羅斯與烏克蘭在加密領域的背景相異,但都與這場沖突有著密切關聯。俄羅斯作為比特幣開採的重要國家,其國內有超過1200萬個加密貨幣錢包,顯示了其在加密領域的活躍。然而,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卻波動不定,從試圖禁止到後來的監管立法,這背後或許隱藏著更大的戰略考量。
烏克蘭則在過去的幾年裡積極發展國內的加密貨幣行業,據Chainalysis的報告顯示,烏克蘭在加密採用方面位居全球第四,展現了其對加密技術的開放態度和應用潛力。
面對戰爭的挑戰,烏克蘭DAO的成立標志著加密社區在危機時刻的迅速響應。UkraineDAO通過鑄造烏克蘭國旗NFT,並出售來籌集善款,不僅為當地民間組織提供了支持,也通過Vitalik Buterin等加密領域知名人士的呼籲,吸引了全球的關注與支持。這場行動不僅為烏克蘭籌集了大量資金,也展示了NFT在社會公益中的新角色。
烏克蘭政府也積極參與加密籌款,不僅公布了官方受捐地址,還通過與多家合作夥伴合作,確保加密貨幣捐贈能夠高效轉化為實際援助。同時,虛擬貨幣被納入了捐贈渠道,顯示了加密貨幣在危機應對中的靈活性和效率。
此外,志願者組織如Come Back Alive也接受了加密貨幣捐贈,支持烏克蘭武裝部隊,展現了社區在危機中的團結與行動力。而一些企業和個人也通過發行加密貨幣或直接捐贈,為烏克蘭籌款做出了貢獻,進一步體現了加密世界的全球響應能力。
這次沖突不僅是一次對加密貨幣世界能力的考驗,也展現了其在危機時刻的高效響應和全球協作。NFT不再只是數字藝術的載體,它們成為了愛心與支持的象徵。同時,加密貨幣為沖突地區提供了新的融資方式,超主權的硬通貨成為了救命稻草,為國際社會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然而,希望在沖突中找到和平的曙光。加密世界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提醒我們,技術不應成為沖突的工具,而應是促進全球合作與理解的力量。我們期待和平早日降臨,讓加密技術在更和平的環境中發揮其真正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