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比特幣是誰發明的
比特幣的概念創始人是中本聰。
2010年12月12日當比特幣漸成氣候時,他卻悄然離去,從互聯網上銷聲匿跡。
作為武士的後裔,中本聰出生於1949年的日本別府,母親詮子是個佛教徒,把他辛苦拉扯大,過得很貧窮。
1959年父母離異,中本聰的母親改嫁並帶著三個兒子移民到加州。中本聰和繼父處的不好,但根據他弟弟Arthur的說法,中本聰很小就展現出了在數學和科學上的天分,但也展現出了「薄情且興趣怪異」的一面。
中本聰畢業於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專業是物理。一畢業,他進入了休斯飛機公司(Hughes Aircraft),從事防禦和電子通訊方面的工作。後來,中本聰為美國軍方工作,他的這段經歷被列為國家機密,現在搜他的檔案,他的這段人生是一片空白。
2008年中本聰在互聯網上一個討論信息加密的郵件組中發表了一篇文章, 勾畫了比特幣系統的基本框架。2009年他為該系統建立了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正式宣告了比特幣的誕生。2010年12月12日當比特幣漸成氣候時,他卻悄然離去,從互聯網上銷聲匿跡。
Ⅱ 我們和娛樂的關系娛樂的部分還是娛樂的全部
這是關於娛樂的第三部分內容了,在我們這個家族,娛樂精神,娛樂基因是不足的,大家關系過於緊張,過於嚴肅,過於正經。
我們只不過是用嚴肅,用正經,要借口掩蓋我們缺少的有趣,幽默,智慧,說到底,我們還是不自信,對於社會演化研究不夠,我們自己的內核構建不足,內心不夠強大。
最高雅的娛樂,高級的娛樂是困難中還幽默,卓別林的系列就有苦了自己,娛樂大家的精神,其實,我們真心不苦,已經很幸運,全球還有10億人每天生活費低於15元,15億人還生活在沒有電的世界裡,我們所在地區已經是中等收入國家水平,我們的人均收入已經過了35000元。
我們已經有了很多的第三世界到第二世界的生活體驗,我們的娛樂和享受一點不輸第一世界,中國最近10年的發展,特別是娛樂業的發展,可以說是天翻地覆。
全世界的藝人,全世界的節目都在中國上演,如果我們成為娛樂的一部分,做一個觀眾,做一個接收者,應該很幸福。但是,你們的父母,你們周圍的同學,年輕人,他們的父母,整個的社會,還處於娛樂化,全民娛樂化的前夜。
我們不能因為娛樂,套用娛樂迴避我們是一個不合群,沒有社會化能力的人。
首先要是一個社會化的人,現代化的人,再才是娛樂化,有趣的人。
什麼是社會化的人?現代化的人?有特長,有特點,能協作,能和人分工協作,能融入一個團隊,融入一個系統,不要做一個人的娛樂,應該是一群人的娛樂。
《我是歌手》KZ來自菲利賓,婉約派主持人,激勵哥汪峰,穿越時空的霍尊,香港常青樹,草原騰格爾,天南海北的歌手匯聚一堂,給大家奉上了天籟之音,或家國情仇,或喜怒哀樂,都是在引發人們內心的同頻共振。
不講太多理論,以下內容純屬娛樂,描繪十年以後的我們,我們的樣子。
本來2018年家族目標是成為億萬資產家族的,一不小心,2028年,周氏家族教育基金規到了9~10位數,原來都不屑的董事長職位,現在成了香餑餑,爭奪董事長,執行董事,基金會CEO,CTO,CFO的席位都成了每年暗流涌動的家族大事。
憑當初簽發的股權證書獲得話語權,有人拿出了股權證書,有人家找不到股權證書,一下子錯過了幾個億。
有人也不滿意了,因為股權證書差一點對博公堂,因為當初簽發股權證書的人的數學是語文老師教的,總股本的2%=500萬股這樣的錯誤引發官司,總股本10000萬,2%應該是200萬股,要分紅了,到底是分200萬還是500萬,2018年拿到錯誤的股權證書時,大家都沒有當回事,2028年因為300萬,大家差一點不和了,最後一刻,因為***事件,大家調和。
家族內的三四個人的年收入佔了整個家族收入的90%以上,其他人的收入都可以忽略不計,月收入不到10萬每個月的人都被列入要被照顧,領家族基金生活的對象,當然依然有幾個人堅持原來的生活,不要每月一萬元的家族基金生活補助,他們依然堅持簡單生活,平平談談才是真。
他們用堅持和不往來堅持了他們一生的生活態度。家族內因為財富開始分化。不再是因為組織財富,2028年,大家的物質財富相差不大,生活的影響圈子天壤之別。
財富靠爆炸,幸福靠積累,因為一步步的嘗試,一步步的探索,我們理解了,一步步皆是演算法,別人看是娛樂,我們清楚背後是邏輯,背後是科學。最大的娛樂項目是2018年,我們自己發幣,自己發行BXB伴學幣。我們成了國王,成了貨幣發行者。
每篇文章100元,一年200票文章,20000元,每次5人以上討論500元,八次討論4000元,2018年開始先付錢=2000元生活費/月=20000BXB,後收文章,可以延期,可以以後交,遲早要交。
20000BXB伴學幣=未來2038年的錢,2018年開始發放,有人不明覺厲,錯失了幾個億BXB,有人簡單相信了,堅持寫作,20年的自我訓練,屬於她的BXB=能力=硬通貨
為什麼會有這種娛樂的方式,哪怕抄別人的也算,只要不是拷貝的,就行,把別人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記錄下來,用語音說出來,讀出來也算。
開始是做了一個夢,我的奶奶在夢里說,錢不少了,先給點他們,我還不以為然,不以為事,我還是想著不動,怎麼變成九位數,十位數,就算我的奶奶給我托夢了,我還是認為我是對的,直到峰在車上分析,我們有九個賬戶,差不多100個BTC,不少了,可以出掉點改變生活了。
我突然想明白了,未來的錢不是錢,就是符號,你們現在最需要錢,現在給你們錢,你們還有幸福感,還能有點體驗,傳統社會,大多數長輩付出金錢總要附上意義,實際是沒有必要和意義的,只能增加慣性和習慣思維。
大多數家長,老師和社會總是要傳遞痛苦和秩序,只有經過痛苦和痛苦努力後才能得到財富和自由,殊不知,沒有能力和技術的提升,沒有分工協作,沒有作品個產品內容的交易和交換,一切都是無水之源,娛樂是形式,永遠是觀賞沒有創造和產品,我們永遠是看客,娛樂總有散場的時候,娛樂的泡沫總有破滅的時候,娛樂總有謝幕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回到生活,我們靠什麼產品和服務讓自己成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有娛樂的資本和基礎嗎?
用實踐實踐再實踐改變認知,觀察生活,聯系實際,穿越時空,2017年太多娛樂故事了,如果加上渲染,誇張,蒙太奇的手法,一點不輸各類大片,《戰狼》系列大賣《南海行動》票房第一,如果沒有反思和客觀,快意恩仇,人類永遠還是懵懂的孩子,血氣方剛的少年。
2017年在我家就上演了《太後廢太子》的大戲,71歲的太後哭哭鬧鬧想把45歲的我給廢了,一切要聽她安排,拆遷款的安排如下:給她存40萬,買一套帶電梯的小套房產,差不多25萬左右,兩個女兒一人10萬,而合計搬遷款也就是80萬,兒子,媳婦,孫女的份子錢就不管了。
100多年前發生在北京紫禁城的兩宮太後,向所有帝國主義國家宣戰,英國政府竟然收到兩份宣戰戰書,想改革的皇帝被軟禁,一切回到以前過去,你們聽話就行,祖訓家法最重要。
過程很娛樂,結果皆大歡喜,太後搬內戚,找外援,搬來舅舅本來就不親,找來姨娘兩邊勸,外援都是吃吃喝喝看笑話的,還是靠自己解決問題,沒有能力解決只能妥協和忍耐,我們這個民族很多時候是靠隱忍的生活智慧獲取生活空間和競爭優勢的,沒有天崩地裂,大喜大悲,這不是娛樂,腦殘的各類《抗日神劇》我們的人一個個英明神武,那時亞洲的第一強國當屬日本,如今人均GDP,幸福感,整體現代化水平,還是日本。
我永遠記得我的歷史老師憂郁泄氣的表情,他知道真實的歷史,中國軍人:日本軍人=8:1死亡之比,通過數據比較,我們現在的平均生活水平相當於30年前的日本,在社會保障,人文關懷方面,我們還需要20年走別人40年的路。
《宮斗戲》《權利的游戲》現實版就在我家上演,婚姻從來就是財產制度,拉上嫡系,外援,綁架不明真相的年輕人,完全不用腦子,算不清成長率,資產價格的各種收益,繼續傳遞恐懼和不安全感,阻斷人與人之間的鏈接,對第四世界的未知和恐懼,完全視而不見全球高效率第四世界的分工協作帶來的財富轉移。
因為教育的低效和坑人,年輕人的世界觀,人生觀,該有的能力訓練,大局觀,分工協作能力,實事求是的素質,理性,科學,自尊的素養遠遠不夠。
如果沒有現代化的能力,用娛樂,沉迷游戲,各種虛幻的生活之中,活在一個人的世界裡,遠離社會,不和別人協作連接,做一個人活在過去,活在自我之中的人,也是一種選擇,未來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無用之人,如果能夠感知變化,希望有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人生體驗,現在開始,就要現代化能力的訓練,自我訓練,這時,娛樂就是生活的點綴。
第四世界來了,跨越地域,跨越國家,跨越文化,跨越宗族,跨越文明的20億人會藉助互聯網相連接,人財,物更高頻率的交換和融合,《我是歌手》這一類的娛樂節目先行=200萬年以前原始人的打打鬧鬧,唱唱跳跳=天籟之音=最直接表達喜怒哀樂,接下來的資產,物資大融合,大交換,財富大爆炸,財富大轉移,只要你有一技之長,簡單到相信,把時間和注意力放到第四世界的分工協作中,小到點贊,轉發,靠時間的積累,你都可以生活無憂,不再恐懼,篤信確定性。
開始注冊,開始你的老師,家長,大多數同學還不明覺厲,99.9%的人還視而不見的寫作,賺錢模式。
Ⅲ Plus涉案超19萬枚的BTC被依法處理,還有會員深信會開網
文/幣圈衛道士
本文所表達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已經加入「維權騎士」,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即可!
---------------------------------------------------
據11 月 26 日,根據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PlusToken 傳銷案一共查獲 194775 枚 BTC、833083 枚 ETH、140 萬枚 LTC,2760 萬枚 EOS、74167 枚 DASH、4.87 億枚 XRP、60 億枚 DOGE、79581 枚 BCH 和 213724 枚 USDT,合計約 42 億美元。
同時,據刑事裁定書顯示,扣押的數字貨幣依法處理,所得資金及收益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在此前,官方就已經通報了plustoken錢包為特大跨國網路傳銷。
雖然,官方通報了,但是還是有許多的人執迷不悟。
這其中就包括一個專門在美國做中國學生留學中介的一個叫做「饒博士」的人。
好諷刺,又是一個博士。
這位饒博士,在plustoken跑路後一直鼓吹plustoke是如何的強大、技術如何的更新。不但是跑路之初鼓動,乃至都已經跑路一年多了,還在微信群內向那些參與plustoken錢包的老太太老大爺們宣傳plustoke。
(去年饒博士維穩的微信截圖)
而這個饒博士何許人也呢?
前面已經說過了,他是專門在美國做中國留學生中介業務的美籍華人,其供職的留學中介機構名為:美國恩典與希望教育咨詢工作室。
我們在一個叫做「美國恩典與希望留學」的公眾號上可以發現許多關於站台plustoken錢包的文章。
這些關於plustoken的文章最近的一篇是在去年12月份發表的。
在這些關於plustoken錢包的文章中,有多篇是指責WBF的趙勝的。
因為在plustoken錢包跑路後,趙勝立馬宣布其WBF與plustoken沒有任何關於。
這些都是為了轉移plsutoken用戶注意力的,不但如此,他甚至還寫文章說網路上所有關於plustoken的負面新聞均是黑稿,均是同類項目買的水軍來黑的。
甚至還在微信群發起倡議,要舉報所有模仿plustoken的項目,以及起訴攻擊plustoken的人。
不過,在這位饒博士的倡議下,倒是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我們發現除了趙勝外,還有一個大家熟悉的老朋友——徐剛。
對於他就不作多介紹了吧!ubank的創始人,本質上ubank和plustoken就是同淵源的。
跑路這么久了,為什麼還會有人不斷的信任這個饒博士的話呢?
這是源於中國人對「文化人」的一種盲目崇拜,特別是中老年人,一看是一個博士,而且還是一個在美國的博士,那聽他說的話簡直比自己的祖宗說的還更有威信威嚴。
在子女勸說的時候,經常拿出一句話就是:你懂什麼?這個項目博士都在做,人家是博士,而是還是留學在美國的博士,博士都做的項目,難道還會騙我們嗎?
連自己親兒子親女兒的話都聽不進去,而聽一個素不蒙面的博士?
這是不是很可笑?
但,這就是現今各種區塊鏈傳銷資金盤的騙局的現象。
我們不能說誰對說錯。
只能說貪婪才是原罪。
Ⅳ 閃電比特幣與BCH的不同之處是什麼閃電比特幣LBTC與其他分叉幣的不同是什麼
閃電比特幣終將會歸零,有錢還不如買比特幣
山寨幣」的主要特點是,絕大多數都是通過修改甚至是直接套用比特幣的源代碼(比特幣程序是開源的)來實現的,重新命一個名,一種新的幣種就誕生了。只有極少數的幣種借鑒了區塊鏈的思想,不用比特幣的源碼而自己實現的。
Ⅳ 為什麼說,比特幣是被高度控盤的!!!
為了不浪費大家時間,直接把本文重點結論放在開頭:
A 比特幣是被高度控盤的,莊家想它漲它就漲,讓它跌它就跌,比你家寵物狗還聽話些。
B 市場漲跌都隨比特幣,因為在市場共識里,只有比特幣是有價值的,其他幣未來都很有可能會歸零。
一
上學時候,如果你的學習成績好,你會發現你的同學朋友全都是學習好的,如果你的學習成績不好,你的周邊也都是成績差的。
學習好的不願意和學習差的玩,在那時候的潛意識里,學習差的同學是沒有前途的,自己是優秀的,跟他們玩會降低了自己的身價。
在武俠世界裡也是一樣,《神鵰》的郭靖在武功還沒練成時,他會和沙通天這小嘍啰打架,武功很厲害之後,他的對手就是江南七俠歐陽鋒這類厲害角色了,這時候的沙通天,不說和郭靖過招了,能躲多遠躲多遠。
這就是圈子文化。
中國人做生意就是有關系,也就是進入自己需要的資源圈層。
圈子的城牆是很堅固的,沒有圈子共同基因,一般人是很難進來的。爸爸當了市長,兒子可以當縣長,兒子當了縣長,兒媳婦可以當校長。這里的「共同基因」是血緣關系。
如果你沒有某種關系,單純靠自己的努力,估計聯合村長都很難當上。
比特幣也有自己的圈子,或者叫股東圈。持有比特幣的人都是比特銀行的股東。持有1個比特幣的是小股東,持有6位數的是大股東。
生活里你會發現,當你沒錢時,最關心你的是一些貸款機構,更別說能接觸到一些財富機會了。當你有錢時,你不用去刻意找項目,各種各樣的項目方會找到你。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甄別哪個項目是可以賺錢的。
想成為比特銀行的股東很簡單,買一丟丟btc就是了。想進入他們的圈層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因為你需要至少持有好幾位數的比特幣。
比如你有十萬比特幣,你就會感興趣誰也有至少十萬個比特幣。有趣的事,他也想找到擁有十萬個比特幣的你。
就想相親一樣,男的對女的有情,女的對男的有意,那麼他們在一起就是很簡單的事了。
於是乎,很快的,這世上所有持有十萬以上的比特幣大戶就會形成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掌控了很大一部分的比特幣,也就成了比特銀行最大的庄。
莊家是幹嘛的呢?莊家只干兩件事:控盤與洗錢。
二
區塊鏈市場有個很特殊的現象:比特幣漲,其他幣會跟著漲;比特幣跌,其他幣也會跟著跌!
好像幣圈的人都知道這個規律。市值管理團隊,抄幣專業戶都會盯著比特幣的漲跌採取相應措施。
說這種現象特殊,因為全球股市都沒有這類現象。沒聽說過,哪天因為谷歌的股票跌了,所以納斯達克大盤都跟著跌了。
這種現象主要因為,幣圈除了比特幣是大家公認的網路黃金,對它有長遠的堅定價值認可。對其他幣種缺乏信任導致的,不相信其他代幣可以像比特幣一樣,可以風雨洗禮十年二十年。。
我記得2017年,當時的以太坊、EOS是被公認的價值幣種,他們分別擔任著區塊鏈時代2.0和3.0技術。所以那時候,他們也有幾次領航大盤行情上漲。
可惜的是,隨著市場時間的見證,他們並沒有給到市場預期的結果。人們對他們的信心大不如以前,未來不可預期,唯有比特幣千秋萬代。
所以區塊鏈持有者,堅信有一天可以見到100萬一個比特幣。而買其他山寨幣的,都是投機分子,是在賭博。
如果有一天,區塊鏈市場上能出現其他能夠讓大家信任,可以永世長存有價值的代幣,真到那時,市場才算真正走向正規化!
正規軍期待正規化!
Ⅵ 萊特幣是騙局嗎
萊特幣自身不是騙局,但是有很多人打著萊特幣的幌子進行傳銷詐騙活動。萊特幣目前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僅次於比特幣,在國內認可度更高。除萊特幣以外還有瑞泰幣、活力幣、狗狗幣、以太幣等優秀的幣種。
Ⅶ 比特幣總量是2100萬嗎為什麼
比特幣的總量是有限的,2100萬枚,但聰明的人類卻發明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分割,將一枚分割成一小份一小份。我們知道,一塊錢人民幣是由十個一角組成的,一百個一分組成的,一千個一毫組成的……而這其中任何不管是一毫一分一角一圓都可再次無限分割,而總量有限的比特幣也可這樣無限分割下去,無窮無盡,就像你用菜刀切香腸,直切到死那一天,也沒切到最小單位。所以說,總量有限的比特幣,其實是無窮無盡的巨大黑洞,把整個宇宙扔進去它都能容納。所以我的觀點是,比特幣等於黑洞。
大白話,撈干貨!
比特幣是一種天才的想法,分布式記賬系統。
解一個數學題,做一次記賬,等比數列的和。
比特幣價值的來源,安全,共識,資產,技術
關鍵詞:記賬,方程,收斂,共識,技術
第一,比特幣白皮書,天才的想法 。
11年前,一個化名中本聰的人發表了一篇論文叫做比特幣白皮書,裡面詳細介紹了一種天才的想法,我經常說,引領這個世界的是人的思想。
過去人們認為虛無縹緲的東西,過去認為很扯淡的東西,在後來往往被證明是非常有遠見的。比特幣就是這樣。
過去我們的記賬往往是中心式的,總要有一個人管著你。公司里有一個財務部,有一個會計,你轉的每一筆賬會計總要記一記。
銀行里總有一個記賬的中心,有一套系統,每天轉了多少賬,最後都要對一對賬,想想辦法。
我舉個例子吧,最早的信託誕生於十字軍東征時期,當時很多人要出去打仗了,帶著命出去,不知道還有沒有命回來,於是就把自己的財產交給一幫人打理。這幫人給你經營你的財產,有了收益,他就從中抽一點兒份子。
就好比說你家有100頭羊,你要走啦,兒子還在,你放不了羊了,你就把這些羊交給一些職業放羊人,羊下了小羊,它也可以從中分到。
但是這中間有一個問題,誰來監督這個事情呢?怎麼知道他是安安心心給你放羊了呢?或者說他如果把你的羊給你咪了,你怎麼辦呢?
這就需要一套會計記賬規則,也就是我們現在整個的審計系統,用一套借貸的方式。復式記賬法來保證他不要迷你迷的太多,當然財務也可以作假,這就相當於100頭羊,他能眯一點,眯個5隻,你別眯95隻,那就沒多大意思了。
但是這種中心式的記賬總歸是有問題的,他知道你不知道,信息不對稱。有人掌握了全部的信息,不是所有人都掌握信息,這就非常麻煩了。
而中本聰就設想了一種分布式的記賬。所有人都可以記賬,大家在一個網路中記賬,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記賬。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記一次賬,我就把他對全網公布。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確認了我的信息呢,就有新的人來記賬,然後把這個賬再對全文公布。一串兒一串兒的鏈下去,這就是所謂的區塊鏈。
這種想法很好地解決了有人咪掉你的羊這種事情,因為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也防止了有人作假,你一旦作假,那下一次記賬的人就跟這一次對不上了。而且你這個事情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大家都覺得你記錯了,或者你故意作假,你就失去了信用,下次你就在沒記賬資格。大概就是這么一種想法。
當然這其中牽扯的有密碼學,有共識機制,有泊松分布等等,很多人詬病說比特幣的價值來源於什麼呢?比特幣又沒有政府背書,我還是那句話,你信高等數學,你信牛頓,你信愛因斯坦也不是因為他們有政府背書。而是因為他們的技術高超。比特幣的價值真正來源其實就是技術。
第二,什麼是比特幣?就是記一次賬,做一個數學題。等比數列的和
那到底什麼是比特幣呢?為什麼它的總數能夠被框算在2100萬枚,而且還能被推算出來?
我簡單介紹一下,比特幣是一種獎勵機制。大概就是說,當你有了記賬的資格,你就把賬記下來,記下來之後打包你的賬,記得無誤,於是你就可以獲得一個獎勵。
比特幣的規定是這樣的,當一個人都有權利記錄在這十分鍾內發生的所有的交易賬目,比如說張三給李40個比特幣,李子給王50個比特幣,那你就把它們都記錄下來。然後打成包。你就能夠獲得比特幣的獎勵,比如說40個20個。
那什麼人有資格記錄呢?這就需要一種篩選的方式,那就是算力。什麼意思?你要想獲得記賬的資格,首先你要去算一個數學方程,解一道數學題。這個方程就叫做哈希方程,簡單理解這種方程式可以正算,不能反算,你知道x可以求出y,但是你知道y不能求出x。
這怎麼辦?那你就只有一個一個數帶進去試,試對了,你就解出來了,這種事的方式是不斷的重復運作,就像是拿鍬一鍬一鍬地的挖礦,這就是挖礦的意思,它是一種比喻,是說你拿一個一個數去試,而並不是說你真的在那兒匡幾匡幾挖礦。
同時呢,比特幣的規則規定所有人記賬每四年獲得的比特幣獎勵是減半的。也就是說,本來你第一次這樣可以獲得十個,四年以後你就只能獲得五個,再過四年你就只能獲得2.5個。
長此以往,如果你算這個總數的話,比特幣總數就會變成一個收斂的等比數列的和。也就是說你可以通過一個數學公式算出它的總數。如果按照既定的規則,那總數就是2100萬枚,當然它可以繼續細分到小數點後面,好像是八位。這就把他的總數給限定下來了。
第三,比特幣的價值來源。
最後,我們談一談比特幣的價值來源。在前面我已經說過了,比特幣真正的價值來源於技術,來源於數學,來源於密碼學,來源於天才的想法,來源於他的安全。
先說安全,我之前已經介紹了比特幣的運行機制,你在記賬的時候要對全網公布,那麼一旦全網的人都收到了你的信息,那相當於你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裸奔,你身上有什麼大家看的一清二楚,你想干壞事兒,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同時呢,比特幣曾經受過多次的攻擊,但是依然沒有打垮他,依然非常的安全,他的數據不能被篡改。如果一次又一次證明他是安全的,他就會越來越有信用。
那為什麼比特幣越來越值錢?以前就不值錢了呢?它的價格能夠漲一千多萬倍2000萬倍呢?原因是越來越多的人信他,越來越多的人看中他,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他。如果所有人都認可比特幣,所有人都認為比特幣是重要的,比特幣是合理的,比特幣是安全的,那麼這種共識就會變成一種信仰。當一個東西變成信仰的時候,它的價值也就不言而喻。
最後,比特幣具有資產的特點,嚴格來說它應該算作一種無形資產。這種無形資產特點是它基本不會折舊。你想想他本來就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是一種虛擬的東西,他放一年跟放十年是一模一樣的,它只存在於人們的腦子中。
我之前已經多次介紹過資產的特點,資產可以長久的放著,他是一個耐用品,那麼人們購買它其實就是為了博一個更高的收益, 明天買它比今天更貴,後天買它比明天更貴,越來越高,資產就是這樣,越貴越想買,只要他在持續的上漲,人們形成共同的預期,它就是有價值的。
結論。那從比特幣白皮書開始,一個化名中本聰的人就有了一種天才的想法,把中心式的記賬改為分布式的記賬。這種記賬方式不容易被篡改,不容易作假。是一種天才的想法。
比特幣的規則規定所有人達成共識,在一段時間內計算一個哈希方程,獲得打包記賬的權利。同時把十分鍾內的賬務向全網公布,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的獎勵不斷減半。比特幣的總數也就成為了一個等比數列的和,不斷的收斂,總數就是一定的。
比特幣的價值來源其實就是技術,其實就是安全,其實就是共識機制,其實就是資產的特點。 歷史 上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其實都是虛無縹緲的,真正左右人類前進的,其實是人類的思想。
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個,沒錯,這個是在寫源代碼一開始的時候就限定死的了,可以參考比特幣的白皮書,裡面寫的很清楚,這個1個比特幣是通過挖礦獲取的,但是強調一點,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個,但是這個1個比特幣是可以細分的。
也就是1個比特幣還可以細分到很小很小。有多小?
現在比特幣的最小單位為1聰,而1個比特幣就等於 1億聰。
至於這個聰是怎麼來的?是因為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取名而來的。
所以如果你按照個數來說,比特幣的能夠通過挖礦獲取的數量就是2100萬個。 沒錯!
但是如果你通過交易來獲取比特幣來細分。。。那可以細分到1個比特幣可以分為1億聰!!
比特幣的整個運行機制都是模仿的實體黃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把比特幣稱之為數字黃金的原因。而我們知道黃金它作為地球上元素的一種它本身是具有稀缺性的,這也導致黃金為首的貴金屬在人類很長的 歷史 中都扮演著貨幣天然是金銀的角色。所以比特幣最初規定的數量同樣也是有限的,總數是2,100萬枚。
2008年10月31日,一個署名為中本聰的人在網路上提出了長達9頁的去中心化點對點的交易方式構想,這個構想後來被稱之為比特幣的白皮書。在比特幣的白皮書里有著明確的規定,比特幣的上限數量是限定死的2,100萬枚,並且永遠無法篡改,這是支撐當前比特幣價格的一個基石。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比特幣的數量並不是無限的,總數量它有一個恆定量是2,100萬枚,目前流通中的比特幣數量已經超過了1,800萬枚,但是最後一枚比特幣面世時間將會在2100年以後,也是由它的演算法機制所決定的。你所理解的比特幣數量是無限的,應該是它的最小值,但是目前的流通中的總數量1,800萬枚比特幣,還包括接近400萬枚沉默在 歷史 時間長河中的已經被丟失的比特幣。
所以有空多看看中本聰2008年10月份發表的白皮書在這份長達9頁的論文里帶給我們的,並不僅僅是比特幣還有最終的區塊鏈技術,這才是比特幣帶給世界的一份大禮。
首先回答,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這個是比特幣的產生機制決定的,如果不是總量有限,比特幣早都夭折了。
有些同志老是拿著「比特幣可以無限拆分」的理論說事情,這是典型的沒有理解比特幣。
就像一瓶礦泉水標注的是600ml,你可以分0.0001ml喝一滴,喝成千上萬次,也可以一口氣喝光它。
難道這瓶水,會因為你喝了上萬次,而改變它就是總量600ml的事實么?這么簡單的道理不懂么?
至於比特幣的總量,實際上,准確地說,比特幣的總量是2099999.769萬,略低於2100萬。
比特幣生成計劃:
比特幣挖掘的計算方法
比特幣在10分鍾內生成一個區塊,將每小時6個區塊的速度乘以24小時(每天)、365天(一年),最後是4年(一個周期)。結果,在一個周期內總共生成210000個塊。所有區塊的獎勵從50逐漸減少到25,然後逐漸減少到12.5,因此有50+25+12.5+6.25+3.125。。。=100個獎勵,兩個數字相乘可獲得2100萬比特幣。
也就是說,到2140年,比特幣將被完全挖掘出來。
為什麼比特幣的總金額只有2100萬?不能再多點嗎?
我們來談談為什麼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首先,比特幣總量由中本設計。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說清楚原因。所以外界有很多猜測。現在我將向您列出以下8種猜測。
一
猜測一:因為21是最終答案42的一半。
說明:答案是一個笑話。這條線索來自電影《銀河系指南》中最終答案的橋梁:宇宙的最終答案是42。
二
猜測二:因為我們生活在21世紀。
解說:這有點牽強。
三
猜想三:中本設定的原則是每10分鍾生產一個街區,獎勵50枚硬幣,4年內減半。結果很自然。
說明:中本沒有人為干預,而是接受了自然結果。
四
猜想四:世界上所有的黃金都熔化在一起,這是一個邊長約21米的立方體。
註:中本用這個概念來比喻比特幣是一種虛擬黃金。
為什麼比特幣的總金額只有2100萬?不能再多點嗎?
五
猜想五:外人認為中本喜歡玩21點。
解釋:我對這個答案沒有任何解釋。
六
猜測6:有32位整數可以存儲2^31-1,即2147483647。如果你取前8位,它是21474836.47比特幣。那是2100萬。
註:我猜本聰在最初的開發中使用了32位精度整數。後來,他發現對於一種全球貨幣來說,精度是不夠的,於是他將小數點後兩位擴展到8位,並將32位存儲改為64位存儲。
七
猜測7:比特幣是用來比較全球經濟總量的,根據目前全球經濟水平,全球經濟總量估計為2100萬上限。
說明:我認為這個猜測更科學。
八
猜想八:根據以太坊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的分析,這個值可能與計算機編程語言支持的整數數據范圍有關,與特殊貨幣相比,也便於後續開發者的維護。
註:比特幣使用C++編程語言。
總結與分析
以上八個答案都是外界猜測的。因為中本一直沒有解釋,所以我們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就我個人而言,我同意V上帝。那麼你心裡的答案是什麼?
總量是約等於2100萬個,每四年減半,大概到2140年會徹底挖完,此後挖礦不再產出BTC,礦工收入來源為轉賬手續費。
這些邏輯是在代碼里寫死的。
這個問得好,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到了關於數字貨幣的起源。
主權政府具有發幣權,各國央行會不斷發行貨幣,比如我國發行人民幣,美國發行美元。因為主權政府發行貨幣沒有限制,海量貨幣造成通貨膨脹,居民手裡的錢不斷在貶值。
比如小時候饅頭一元四個,現在一元一個,有的地方2元一個。物價上漲的例子不勝枚舉。
在這種情況下,居民辛辛苦苦攢下的財富,永遠在不斷的縮水,人必須永遠忙碌。假如你30歲積累的財富,夠你躺著殷實的度過餘生。但是,如果不能保持財富增值,你60歲的時候會發現就快沒有餘糧了,同樣數量的貨幣已經買不到什麼東西了。
為了對抗這種貨幣貶值,聰明的創造者就創造出了數量必須有限的數字貨幣。比特幣就是開創者,有且只有2100萬枚,並不歸任何政府管理。
數字貨幣就是因為這個被創造出來。至於比特幣怎樣確保總量僅有2100萬枚,這是另一個問題,感興趣可以再討論。
數字貨幣發展方興未艾,體現了居民對自己辛苦積累的財富的珍視。主權政府可以「掠奪」財富於無形,推動了數字貨幣新事物的發展。
拿比特幣無限可分說事的人,是根本沒理解比特幣。我不推薦你買比特幣,但是這個道理必須講清楚,「無限可分」和「總量無限」是兩回事。
先說總量問題,再說為啥無限可分不代表總量無限,比特幣總量確實是2100萬,你可以把比特幣的數量理解成,一個超級難的方程式的解,而這個解一共有2100萬個,這個是可證明的數學定理,所以總量是確定的,你擁有一個比特幣就相當於你擁有一個解,這個解的歸屬權,就在每次計算出結果後,記錄在比特幣的鏈條上,而且是無法篡改的。而且比特幣,是無法更多發行的。
然後很多人說,比特幣不是2100萬個,因為比特幣是無限可分的,你可以擁有0.1個比特幣,0.01個比特幣,0.001個比特幣,所以比特幣是無限的。
說比特幣無限可分這個是對的,但因此說比特幣是總量無限的,就是胡扯了。
在總量一定的情況下,無論你怎麼繼續分,原來有多少,你還是有多少,你原來有10個比特幣,那麼無論剩下的2000多萬怎麼繼續劃分,你永遠都擁有10/21000000的比特幣分量,不會因為有人把自己的1個比特幣分成了100份,他就擁有比你更多的比特幣了。同樣的,也不會因為你把這10個比特幣繼續分成1000分,你就擁有超過10/21000000的比特幣分量了。
但是傳統貨幣不同,假設市場上流通的貨幣總量是1000萬,你擁有10萬,那麼你就擁有1/100的貨幣量。
假設你這10萬不動,接著,國家又發行了1000萬的貨幣,那麼你所擁有的貨幣量就變成了1/200了。
那麼在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你的貨幣就貶值了。
比特幣被吹捧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沒有一個這樣的中央銀行,可以隨便發行貨幣,導致手裡的貨幣貶值。
當然了,國家也不是隨便就發,但是比起擁有總量恆定的比特幣,央行在這方面的彈性那就太大了。
另外無限可分充其量也就是個數學 游戲 ,理論上說,任何貨幣都是無限可分的,只要國家願意發行,0.001元,0.0001, 0.00000000001元......,那麼任何貨幣都是無限可分的,只不過比特幣通過程序代碼實現,實現起來更容易。
騙局你明白嗎就和當初美元又叫美金一樣,等到價值上來了就可以割全世界韭菜,還是咱們國家厲害。上來就禁止比特幣中國交易了。
Ⅷ 比特幣是什麼屬於什麼資產為什麼
比特幣,英文名BitCoin,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由一串串計算機生成的復雜代碼組成。和人民幣的¥、美元的$一樣,比特幣也有自己的符號,下圖的那個「B」。
比特幣的發明人,是中本聰。中本聰(英語:Satoshi Nakamoto),是比特幣協議及其相關軟體Bitcoin-Qt的創造者。他於2008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描述了一種被他稱為「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及其演算法。
2009年,他發布了首個比特幣軟體,並正式啟動了比特幣金融系統。
2010年,他逐漸淡出並將項目移交給比特幣社區的其他成員。
中本聰據信持有約一百萬個比特幣。如果按每個比特幣2W美元,其身價一度達到200億美元。到現在為止,他的真實身份仍然不為外界所知,也就是說,沒有人知道中本聰到底是誰。
比特幣的出現時間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其實,在此之前,很多人已經進行了電子貨幣、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的嘗試,但都沒有成功,既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和經濟背景方面的原因。而某種程度上說,正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催生了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