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比特幣在一些平台中不會被盜錢的盜走吧
比特幣在平台里,一般不忘記賬號和密碼是不會被轉走的,
除非整個平台出現異常,或平台被黑客入侵,所有數據都被弄走了
所以有些人不信任平台,就把比特幣轉到自己的數字錢包里
只要記得助記詞,不被盜,基本上就不會存在被盜的風險
現在數字貨幣都要記住錢包助記詞,拿到助記詞的人都可以操作錢包,自己忘記了也打不開錢包,幣也丟失了
B. 投資比特幣有什麼風險
高額的取得成本
當前投資者再想通過「挖礦」的渠道來獲取比特幣的話,成本已經非常高了。由於比特幣的現有量與演算法的復雜程度成正比,參與挖礦的人數也與演算法的復雜程度成正比。再用普通的家庭計算機來「挖礦」已經不太可能了,目前高配置的專業「挖礦機」市面價格已達到30萬元人民幣一台。而通過網上交易平台兌換,當前的行情也高達1比特幣兌換122.49美元。
要考慮政治環境是否有足夠的支撐
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是否可以得到各國政府的認可非常關鍵。由於比特幣缺乏監管,易成為洗錢、行賄受賄、轉移資產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本質缺乏有力的信用支持,如果作為貨幣,它既缺乏金本位幣背後的商品職能也缺乏信用貨幣的強制力保證。當比特幣市值不斷攀升而對現實貨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和沖擊時,各國政府就有可能宣布其非法。就在五月中旬,美國國土安全部凍結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擁有的兩個銀行賬戶,這是必須考慮的系統性風險。
技術上的安全性
比特幣的設計演算法目前來說尚比較安全,但是各個網上交易平台卻不是沒有漏洞。隨著市值攀升,比特幣已經成為網路黑客熱衷攻擊的目標,用戶比特幣被盜、比特幣交易中心遭受黑客攻擊事件頻發,這也會對比特幣的走勢帶來未知波動。
比特幣的升值空間到底有多大
貨幣的供給應當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而從比特幣的設計原理來看,比特幣的供給速度由演算法決定,而與市場需求和經濟發展無關。雖然比特幣在理論上消除了通脹,但是其總量的相對匱乏又沒有輔幣是最大短板。比特幣比金本位幣更容易帶來通縮,通縮和通脹一樣有害,直接背離了貨幣的流動本質,註定比特幣的受眾范圍會十分有限。
最佳的入市時機可能已過
從行情走勢上看,比特幣從一開始的1美元兌換1309.03比特幣,到今年才開始火箭式地上漲,在今年四月達到266美元兌換1比特幣的最高記錄。這是因為按照演算法比特幣的供給量每四年減半,從今年起恰恰是新的四年開始。供應量減半的時點肯定是一個敏感的時間窗口。
投資者要有足夠強大的心臟
比特幣的交易有極高的風險,它沒有像股市那樣的漲跌停限制,而且交易是24小時開放的。由於籌碼較少,比特幣價格容易受到莊家控制,有可能出現一天價格漲幾倍的情況,同時也有可能一覺醒來發現資產損失大半。
C. 中信銀行聲明:禁止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為何說比特幣交易風險大
近日,中信銀行發布聲明稱禁止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在我看來,比特幣的交易風險確實非常大,這主要是因為幾乎所有的交易平台都可以說是私人的,並沒有任何保障,而且在交易過程中,還會導致自己的銀行賬戶出現被盜的風險,這都導致了比特幣交易具有很高的風險性。
總的來說,在比特幣交易過程中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D. 比特幣為什麼會被盜
比特幣被盜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漏洞和非法行為。
加密技術是比特幣的核心機制之一,它的目的是確保交易和存儲的安全。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比特幣被盜可能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安全漏洞
比特幣錢包或交易平台可能存在安全漏洞,這些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來竊取用戶的資產。隨著技術的進步,黑客使用的攻擊手段日益復雜和隱蔽,這使得一些不夠強大的安全措施難以防範。一些漏洞可能是由於軟體編程的錯誤或者配置不當所導致的,都可能為攻擊者提供可乘之機。
二、非法行為
在某些情況下,比特幣的盜竊涉及非法行為。例如,黑客可能通過欺詐手段獲取用戶的登錄憑證,進而訪問並轉移比特幣。或者一些不負責任的機構或個人利用其掌握的權力進行非法盜取和操作比特幣資產。這些行為都是違法的,並且嚴重損害了比特幣的聲譽和用戶的利益。
三、用戶操作不當
用戶自身的操作不當也可能導致比特幣被盜。比如,用戶可能使用弱密碼或者不經常更新密碼,這使得賬戶容易受到攻擊。此外,如果用戶不備份私鑰或不妥善保管私鑰,一旦丟失,比特幣資產也將面臨風險。因此,用戶在使用比特幣時,必須採取足夠的安全措施來保護自己的資產。
綜上所述,比特幣被盜的原因主要包括安全漏洞、非法行為以及用戶操作不當等。為了保障比特幣的安全,用戶應該加強安全意識,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使用強密碼、定期備份和妥善保管私鑰等。同時,交易平台也應加強自身的安全措施,提高防禦能力,防止黑客攻擊和用戶資產損失。
E. 谷歌驗證器能防止比特幣被盜嗎
能。
如果我們進行了綁定,身份認證的話,在裡面的比特幣會是相對安全的。
因為我們都知道,比特幣也是當下我們比較重要的一筆錢財,所以官方也會想辦法保障我們的財產安全的,會是比較安全的。
F. SAFEIS安全報告:加密史上十大被盜事件梳理及應對策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源於中心化世界的種種弊端。為消除這些弊端,中本聰創立了比特幣網路,區塊鏈也因此誕生。區塊鏈採用分布式節點和密碼學,提高網路及交易安全性。近年來,區塊鏈獲得長遠發展,形成龐大加密生態。
然而,自區塊鏈問世以來,加密貨幣盜竊事件頻發,如Mt. Gox、Linode、BitFloor等。以下將剖析加密史上十大加密貨幣盜竊事件,及防範加密資產被盜的六大實用策略。
1. Mt. Gox被盜事件
2011年至2014年,Mt. Gox被盜超過85萬比特幣。主要原因為比特幣網路中的交易延展性漏洞,以及重復使用已泄露私鑰的比特幣地址。
2. Linode被盜事件
2011年6月,Linode遭受黑客攻擊,導致超過5萬枚比特幣被盜,客戶損失慘重。
3. BitFloor被盜事件
2012年5月,BitFloor遭受黑客攻擊,24000枚比特幣被盜。事件源於錢包密鑰備份未加密,使攻擊者輕易獲取錢包密鑰。
4. Bitfinex被盜事件
2016年6月,Bitfinex近12萬枚比特幣資產被盜。事件證明,即使使用多重簽名賬戶,也不能完全杜絕安全事件的發生。
5. Coincheck被盜事件
2018年1月,Coincheck價值5.3億美元的NEM (XEM) 代幣被盜。事件暴露出公司系統安全措施不足,熱錢包中的巨額加密資產易被盜取。
6. KuCoin被盜事件
2020年9月,KuCoin宣布黑客盜取了大量加密資產,包括ETH、BTC等。朝鮮黑客組織Lazarus Group被指控為事件始作俑者。
7. Poly Network被盜事件
2021年8月,Poly Network價值6億美元的加密資產被盜。事件中,「白帽先生」黑客歸還所有被盜資產,並獲得獎金和職位。
8. Cream Finance被盜事件
2021年10月,Cream Finance被盜1.3億美元加密資產。事件通過閃電貸攻擊完成,黑客利用MakerDAO的DAI生成大量yUSD代幣。
9. BadgerDAO被盜事件
2021年12月,BadgerDAO的多加密貨幣錢包遭受攻擊,1.3億美元資產被盜。事件與網路釣魚有關,黑客利用API密鑰創建惡意代碼。
10. Bitmart被盜事件
2021年12月,Bitmart熱錢包遭到黑客攻擊,2億美元加密資產被盜。事件涉及20多種代幣,包括主流幣和山寨幣。
為防範加密資產被盜,應重視錢包加密保護、安全私鑰存放,深入研究市場項目,避免陷入攻擊陷阱。同時,採取六大實用策略:使用冷錢包、安全網路、資金分散、提高設備安全性、設置強密碼並定期更改、謹防釣魚攻擊。
SAFEIS是國際知名區塊鏈生態安全服務平台,基於數據、智能、網路安全等技術,服務全球知名公司和項目。讓我們共同使命,讓區塊鏈更安全。
G. 賬戶被盜40萬比特幣變零 投資比特幣有風險
賬戶價值40萬比特幣,轉瞬成泡影
在比特幣投資熱潮中,杭州的吳先生嘗到了甜頭,原本10萬多元投入,4個月就實現了40多萬的收益。然而,好景不長,上周他的賬戶被盜,40萬比特幣瞬間蒸發。比特幣在實際交易中,風險隱患眾多,官方對其合法性尚未認可,有人認為它只是市場泡沫。吳先生的賬戶被盜,源於手機驗證碼和資金密碼被盜用,隨後在移動營業廳被掛失重辦,為犯罪者提供了便利。他已向警方報案,但移動營業廳表示很難核實身份證,給調查帶來了困難。
盡管如此,比特幣的瘋狂收益吸引著投資者。2013年至今,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年內漲幅超過80倍,盡管存在風險,投資者仍不願輕易放棄。然而,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缺乏監管,存在兌換、提現漏洞,交易平台可能攜款跑路,如GBL網站事件所示,投資者面臨巨大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明確指出,比特幣不被官方認可為法定貨幣。安全報告也警告,投資者面臨挖礦木馬、賬戶被盜及交易市場風險。因此,對於比特幣投資,業界強烈建議謹慎對待,現有監管規范難以有效應對其匿名交易和電子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