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1年入場 「上古神獸」級別老幣圈親述比特幣7年變遷史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幣圈人物誌」系列第7期
比特幣「老僵屍」-守雌
比特幣從誕生到現在,已將近十年,中間經歷了暗網交易、黑客攻擊、擴容、分叉,終於一步一步地從極客圈走向社會大眾,但發展到了今天,我們反而開始問自己,比特幣這些年,到底進步了多少,從小眾走向大眾,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2009年1月3日,創世區塊出現,最初的50個比特幣宣告問世。比特幣最早在中本聰的白皮書中叫Bitcoin,包含了密碼學、經濟學、政治學、貨幣理論、計算機技術等多門前沿理論和技術, 「點對點」、「加密演算法」、「分布式賬本」、「挖礦」等新型概念讓比特幣從誕生之初就充滿了神奇色彩,也讓大批的極客和自由主義者醉心痴迷。
但時至今日,人們似乎不再熱衷於討論技術,而開始對價格的漲跌喋喋不休,愈發嚴重的比特幣炒作之風,讓人不禁擔憂,比特幣還是當初的比特幣嗎,那又是什麼發生了變化?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守雌,守雌是國內首個中文比特幣礦池GetCoin.org的創始人,2011年開始投資比特幣,最高峰時擁有過4位數的比特幣,而當時的成本價僅為幾美元,他經歷過最早期的挖礦,也曾在行情最絕望的時候悄然離場,現在又重返圈內,對於這樣一位「上古神獸」級別的人物,讓他來親自講述這些年的「幣圈江湖」或許是再合適不過了。
比特幣的萌芽與「蠻荒時期」
守雌創立GetCoin.org,從挖礦開始,一步步見證了比特幣的風雨飄搖。
2011年,比特幣的萌芽期,但同時也是比特幣的「蠻荒時期」。那一年,絲綢之路被發現用於暗網交易,比特幣價格最高達到31美元;6月19日,Mt.Gox審計員的電腦被黑客入侵,比特幣價值急劇下降,Mt.Gox平台上的比特幣幣值一夜之間跌落到只有1美分。當時的環境處於一種「風雨飄搖」的狀態,Mt.Gox那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但經常會被黑客攻擊,丟幣是常有的事情,比特幣價格從30美元跌到了4美元左右,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在這樣的環境下,做礦池的光景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對於礦池來說,如果人數少,挖礦的收益實際上是波動很大的。2014年,比特幣進入漫長的熊市。這種情況下,守雌的礦池每個月挖礦的產出實際上已經不足以支付機房的費用,因此,他開始考慮退出。
2017年,比特幣市場的巨變
2017年,比特幣市場發生了巨變,比特幣價格從1000美元漲至2萬美元,巨大的財富效應令比特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守雌賣了一些比特幣,重新又投資了一些,相當於從2017年開始,他又重新回到了市場。
但守雌沒有想到,2017年的比特幣市場,早就已經不是最初的模樣。這種變化讓他有點難以適應。比特幣市場變得復雜,充滿了投機和炒作,不再是單純的技術討論和價值探索,而更多地變成了一個大賭場。在這樣的環境下,比特幣的真正價值和應用並未得到充分的開發,而更多的只是炒作和投機。
2018年,比特幣傳奇仍在書寫
2018年,比特幣傳奇仍在書寫,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開始真正走入大眾視野。比特幣市場經歷了1CO大爆發、交易所的野蠻生長和區塊鏈企業的融資熱潮。在喧囂之餘,人們也不斷認識到,對於比特幣和區塊鏈,江湖才剛剛開始。
總結:比特幣的變遷與反思
比特幣從最初的極客圈走向社會大眾,經歷了從萌芽到「蠻荒時期」的成長,再到市場巨變和復雜環境的適應。在這樣的過程中,比特幣的真正價值和應用並未得到充分的開發,更多的是炒作和投機。反思比特幣的發展之路,我們希望看到更多與比特幣相關的應用落地,而非單純的炒作和投機。比特幣的傳奇故事還在繼續書寫,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更加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環境。
⑵ 比特幣真的只有2100萬個嗎
回答是,雖然不是一直發發發直到20999999.97690000個就直接停止那麼簡單粗暴(順便,引用小數點後那麼多位是因為比特幣的劃分單位為聰,就是中本聰的聰,1聰是0.00000001個比特幣),但大體上就是這樣。
比特幣的產生方式是挖礦,也就是礦工通過解答加密學問題爭奪記賬權,完成記賬的礦工將得到系統給予的比特幣獎勵。
格林尼治時間2009年1月3日18點15分05秒,中本聰挖出了比特幣網路的第一個區塊,也就是編號為0的創世區塊。
從創世區塊到第20999個區塊為階段1,在這個階段里礦工每完成一個區塊的記賬,可以得到50個比特幣的獎勵,也就是比特幣網路中每生成一個新區快,比特幣的數量就增加50。
出於某些原因,中本聰認為比特幣產生的速度應該遞減。於是從第21000個區塊(該區塊產生於2012年)開始,稱為階段2,每生成一個新區塊只增加25個比特幣。
這樣繼續下去,每生成21000個區塊,比特幣就進入下一個階段,每個新區塊帶來的新比特幣數量減半。直到第33次減半時,每個塊產生的新比特幣從0.0021個直接減為0個。
這樣算一下,總共產生的比特幣就是20999999.97690000個。
說某個超智慧文明終於造出了一部超級電腦 Deep Thought(深思)——按現在的說法應該叫超級AI。這個AI剛啟動就宣布,我是宇宙所有時間里第二強大的電腦。於是這些智慧生物興奮啊,就問了它,請告訴我們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吧。AI 聽了,思考了一會,回答說,這個問題太復雜,我需要用800萬年才能計算出結果。
於是經過准備,AI 進入了漫長的計算中,彷彿冬眠一般。智慧生物們一直等待著它,並准備了盛大的慶祝典禮來歡迎這個終極答案。當時間終於到來的時候,三個當年問問題的生物的後人帶著緊張和興奮來見AI,發現 AI 已經醒了。於是他們立刻問,答案是什麼?
AI 卻奇怪地猶豫了一下,問,你們確定真的要知道答案嗎?他們說,當然啊!於是 AI 嘆了口氣,說好吧,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is ... 42.
智慧生物們目瞪口呆。後續我們這里先不談。這個經典的段落後來成為科幻史上的一個梗,曾經Google搜索有個彩蛋(大家還記得大明湖畔的 Google 吧),如果你搜索上面那段英文,Google就會告訴你,答案是42~
然後回到我們的正題,21 million的21是什麼?回答:是42的一半。
⑶ 比特幣是如何產生的,個人如何開發
在2009年1月3日,白皮書的作者中本聰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親手創建了第一個區塊----即比特幣的創世區塊,並獲得了系統自動產生的第一筆50枚比特幣的獎勵,第一個比特幣就此問世。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櫃。
⑷ 最初的比特幣怎麼樣分
最初的比特幣怎麼分配
比特幣最初是在2009年由匿名人士SatoshiNakamoto創造的,創始時總共發行了50個區塊,每個區塊包含50個比特幣。這些50個區塊被稱為「創世區塊」。
在最初的比特幣分配中,SatoshiNakamoto自己挖出了大約一百萬個比特幣。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早期比特幣挖礦者,他們通過參與挖礦獲得了比特幣。這些挖礦者中包括了GavinAndresen、HalFinney、MarttiMalmi和其他早期的比特幣開發者和支持者。
此外,在2009年到2010年期間,比特幣社區還進行了一些自願的分發活動,這些活動通常被稱為「水龍頭」,它們為新加入的用戶提供了少量的比特幣,以便他們能夠開始使用這種新型的數字貨幣。
總體來說,在比特幣最初的幾年中,比特幣的分配主要是通過挖礦來實現的,同時也有一些自願的分發活動。由於比特幣早期的社區規模相對較小,因此這些比特幣的分配相對較為公平。但是隨著比特幣的流行和價格的上漲,比特幣的分配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⑸ 比特幣哪年誕生
2009 年元旦剛過,北京時間 1 月 4 日凌晨 2 點 15 分,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中本聰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並獲得了 50 個比特幣的獎勵。他在區塊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The Times 03 Jan 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中文譯為:2009 年 1 月 3 日,英國財政大臣在第二次拯救銀行的邊緣。這是當天《泰晤士報》頭版的標題。彼時,迫於金融危機的壓力,英國財政大臣達林不得不考慮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繼續,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國的經濟並沒有在新的一年中出現轉機。彼時,迫於金融危機的壓力,英國財政大臣達林不得不考慮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繼續,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國的經濟並沒有在新的一年中出現轉機。
當天下午 6 點 15 分,創始區塊計入公開賬簿。區塊鏈 1.0 時代——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時期,正式拉開序幕。只不過,這個時候,比特幣還默默無聞地待在一個小圈子裡,即沒被稱作「數字黃金」,人們也沒有進入瘋狂的炒作之中。7 天後的 1 月 11 日,中本聰開發了一個客戶端, 其名稱也是非常樸素——比特幣客戶端 0.1 版,這是比特幣歷史上的第一個客戶端,意味著任何計算機都可以加入比特幣網路,挖掘和使用比特幣。中本聰將這個消息告訴了Hal Finney(哈爾-芬尼)。
Hal Finney馬上用自己的 IBM 電腦下載了比特幣客戶端,這也使他成為了除中本聰以外第一個比特幣礦工。Hal Finney也因此被稱為中本聰的沃森。當電話發明時,第一個電話是貝爾打給他的助手沃森:「沃森,快過來,我想見你。」當然,Hal Finney不是中本聰的助手,相反,按資歷來說他是中本聰的前輩,密碼學的大牛。在Hal Finney下載後的第二天,中本聰測試性地給他轉了 10個比特幣,這是比特幣歷史上的第一筆轉賬。在接下來的幾天中,Hal Finney和中本聰通過郵件多次溝通,主要是報告0.1 版客戶端的一些故障,然後中本聰把它們修復。
⑹ 比特幣哪年發行
比特幣是在2009年正式發行的。
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起源於2008年,由中本聰提出。然而,它直到2009年才正式發布。具體來說,2009年1月3日,中本聰挖掘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這被稱為“創世區塊”,並獲得了首礦獎勵——50個比特幣。這一事件標志著比特幣的正式誕生和發行。
自那以後,比特幣逐漸在全球范圍內流通和交易。它的去中心化特性和有限的總數量使得比特幣成為了一種獨特且備受關注的數字貨幣。比特幣的價格也經歷了劇烈的波動,從最初的幾乎無價到如今的數萬美元一枚,這體現了市場對於比特幣價值的認可和爭奪。
總的來說,比特幣的發行標志著一種全新的、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的誕生,它對全球金融市場和貨幣體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⑺ 比特幣的發展歷史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
2010年7月16日, BTC價格從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價格的劇烈波動,顯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
2010年11月6日,MTGOX上的價格達到0.5美元,此時比特幣經濟達100萬美元。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攜設備到便攜設備的交易在NOKIA900上實現,交易量為0.42BTC。
2011年2月9日,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年3月18日,BTC/USD匯率創7周來新低,降為0.7美元。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和世博會在紐約召開,谷歌趨勢區縣中,比特幣的關注度創新高,當時價格為11美元。
2011年11月14日,比特幣價格創半年新低,價格為1.99美元。
2012年9月15日,倫敦比特幣會議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8美元。
2012年9月27日,比特幣基金創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46美元。
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12.6美元。
2013年2月19日,比特幣客戶端V8.0發布,此時比特幣價格為28.66美元。
2013年4月10日,BTC創下歷史最高價,110美元。
2013年5月9日,最大的比特幣報道網站-BTC中文網www.sosobtc.com獲得了投資基金Union Square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2.09美元。
2013年5月17日,2013年聖何塞比特幣大會召開,1300人參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9.1美元
2013年5月2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以涉嫌xiqian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取締了位於哥斯大黎加的匯兌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虛擬貨幣服務,美國檢察官稱這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國際xiqian訴訟案,吸錢規模達到60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用戶血本無歸,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8美元。
2013年6月,網傳美國將退出QE3,通縮的比特幣,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兩者是針尖對麥芒的關系。
2013年6月27日,德國會議作出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被業內認為此舉變相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02.24美元。
2013年6月28日,MTGOX獲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路處頒發的貨幣服務事務許可,交易規范化可能意味著比特幣開始走向正軌,政府風險降低,其融入顯示經濟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會對其它虛擬貨幣起到示範作用,此時比特幣價格為97.99美元。
2013年11月28日,熱門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的比特幣交易價格突破1000美元,創下1073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度超過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