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慶南坪喜來登酒店六樓有個傳銷窩子,比特幣,挖礦機傳銷騙人。
傳銷的手法多種多樣,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騙錢。今天,市中級人民法院就開庭審理了一起利用互聯網出售「比特幣挖礦機」進行傳銷詐騙的案件。
被告人 吳某:「許某跟我講,他買了一種投資的礦機,是生產比特幣,他買了40台,收益非常的不錯,所以我就跟他買了一組,60萬買了4台礦機。」
2014年2月,被告人吳某在朋友的拉攏下,加入了無工商登記的香港氪能集團成為會員,開始參與宣傳和投資挖礦機。公司規定,所有挖礦機必須是一拖三形式,即一個是主挖礦機,其他三個分別稱為大雲端、中雲端和小雲端的形式往下接。
被告人 吳某:「他的一個模式是,1個人找3個人,3個人找9個人,9個人找27個人,這樣子無限地向下。」
被告人 吳某:「(公司給你的收益,是現金還是比特幣?)比特幣。(這些比特幣去了哪裡?)全部都在氪能公司的「多幣寶」里存起來了。」
眼見高額回報,吳某隨即以自己的四台挖礦機開始發展下線,人數達32人,投資金額為4200多萬。期間,吳某還多次組織、出席氪能集團市場推廣會、組織會員旅遊。
被告人 吳某:「(這樣免費境外游的實際目的是什麼?)就是公司的海外會議,海外推廣會議。(實際他的目的就是發展投資者,是吧?)對。」
2014年底,氪能集團比特幣價格大幅度下跌,引發投資者恐慌。吳某通過微信、小型會議等方式,宣稱氪能集團網站調整,很快恢復,並鼓動投資者趁低買入。2015年2月底,氪能集團網站徹底關閉,吳某才真正醒悟這原來是一場虛假交易。
被告人 吳某:「交易平台做得交易數據,是屬於機器人交易,屬於虛假交易,我們的礦機,僅僅是在網站上的一個賬戶,我也沒有見到,真實的礦機在哪裡,我僅僅是許某推薦的一個會員,我也是一個受害者。」
檢察院認為,應當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追究吳某刑事責任,案件擇日宣判。
如果有人告訴你一種投資能讓你一夜暴富,而且沒有風險,那麼他多半是騙子,所以還是那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
Ⅱ 雷達幣騙局是真的嗎
是不是騙人的需要自已去查證,不要道聽途說.以訛傳訛,誤人誤己!
①你可以網路搜索「虛擬貨幣研討會」看人民網對Vpal的報道,雷達幣在公開源代碼之前叫Vpal
②網路「36氪」這是國內一個科技巨頭,打開36氪網站後在搜索欄輸入「21個潛力項目」找到「雷達錢包」,看看雷達到底怎麼樣?就算我們自己沒有眼光,我們可以藉助別人對趨勢的分析來判斷一個項目的前景。
③網路搜索「GMIC」這個是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簡稱,是代表全球有份量的移動互聯網行業機構,進入官方網站找到2015GMIC,再找到「創新創業大賽」獲獎入圍名單就可以看到「雷達支付」,沒有兩下子怎麼可能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獲獎,如果雷達幣是假的,國家會拿一個假的東西在那開研討會嗎?
更多查證視頻搜索「成哥雷達幣VF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