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1TH/S*24H=0.00007087btc,按綜合12t的機器算力來算每天產量為:0.00007087*12t=0.00085044btc,那麼單台挖到一個比特幣的時間需要:1/0.00085044=1175天;十台礦機挖到一個比特幣的時間需要: 1/0.0085044=117天;一百台礦機挖到一個比特幣的時間需要:1/0.085044=11.7天。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難度來算,大概單台礦機需要三年的時間可以產出一枚比特幣,十台礦機需要3.9個月可挖一個比特幣,一百台礦機只需要11.7天可挖出一個比特幣,投入單台機器成本價8500左右,十台在85000左右,一百台投入850000,不到一百萬,一個月收入超過兩枚比特幣,按目前的幣價來算大概價格十二萬,如此看來,目前比特幣挖礦的收益雖然不及之前,但相較於其他投資項目還是很可觀的。
拓展資料:一.中國禁止比特幣機挖礦
1.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政府應該積極調控貨幣總量,用貨幣政策的松緊來為經濟適時的加油或者剎車。因此,他們認為比特幣固定總量貨幣犧牲了可調控性,而且更糟糕的是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通貨緊縮,進而傷害整體經濟。
2.而另一部分經濟學家們的觀點卻截然相反,他們認為政府對貨幣的干預越少越好,貨幣總量的固定導致的通縮並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比特幣網由計算機所生成的一串串復雜的代碼組合而成,根據其獨特的演算法通過計算器中轉運算取得,這個運算的過程就被稱為「挖礦」。為了獲取這些「數據黃金」,全球「礦工」都在使用高功率的計算機「挖礦」。
二比特幣為何如此耗電?
1.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想了一個方法:做數學題。誰先最先計算出隨機哈希函數的正確答案並提交,誰就擁有一次記賬權。這些題目沒有取巧的解法,就是枚舉法,讓計算機不停地算;本身也沒什麼實際意義,就是一個工作量證明。而想要把假交易放進去而不被發現,理論上需要有比其他所有人加起來還強的算力。
2.比特幣網路的計算機(礦機)需要不斷進行計算,平均每幾分鍾產生一個區塊,獲得新生成區塊的用戶,可以贏得一定數量的比特幣,這一過程被稱為「挖礦」。礦機的算力越強,挖礦速度越快,挖到比特幣的概率也就越高。投資者為了獲利,自然會購買更多的礦機,並讓其長時間運行,在此過程中消耗大量電力。
3.作為一款虛擬加密貨幣,比特幣使用一種名為區塊鏈的分散式賬本技術,記錄所有交易並將數據傳送到網路中的所有節點。「挖礦」是獲得比特幣加密貨幣的方式,這需要使用和比特幣加密系統連接的高效率電腦設備進行大量的運算。
B. 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什麼是比特幣
本文更新於2020年5月17日,由於比特幣減產,挖礦時間有了顯著變化。接下來,我們來解答"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這個問題。
計算挖礦時間的公式是:需要的天數=1/每日收益。以當時的先進礦機螞蟻礦機S19 Pro為例,其算力為110TH/s,價格約20770元。在2020年4月26日,算力為110TH/s的機器每日收益約為0.00169121BTC。然而,減產後收益大幅下降,具體如下:
在2017年的比特幣熱潮後,挖礦的難度顯著增加,需要專門的ASIC設備。比特幣的挖礦速度約為每10分鍾一次,但難度持續上升。以比特幣現在的全網算力來看,即使是強大的礦機也需要約10分鍾才能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哈希值。
單獨挖礦的經濟可行性較低,通常需要加入礦池或選擇雲挖礦。挖一個比特幣的成本因地區和電力價格而異,從幾百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總的來說,比特幣挖礦的時間和成本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動態而變化,對新手來說,挖礦不再是輕松的收入來源。
C. 比特幣如何算出來的
要想了解bitcoin的技術原理,首先需要了解兩個重要的密碼技術: HASH碼:將一個長字元串轉換成固定長度的字元串,並且其轉換不可逆,即不太可能從HASH碼猜出原字元串。bitcoin協議里使用的主要是SHA256。
公鑰體系:對應一個公鑰和私鑰,在應用中自己保留私鑰,並公開公鑰。當甲向乙傳遞信息時,可使用甲的私鑰加密信息,乙可用甲的公鑰進行解密,這樣可確保第三方無法冒充甲發送信息;同時,甲向乙傳遞信息時,用乙的公鑰加密後發給乙,乙再用自己的私鑰進行解密,這樣可確保第三者無法偷聽兩人之間的通信。最常見的公鑰體系為RSA,但bitcoin協議里使用的是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和現金、銀行賬戶的區別? bitcoin為電子貨幣,單位為BTC。在這篇文章里也用來指代整個bitcoin系統。 和在銀行開立賬戶一樣,bitcoin里的對應概念為地址。每個人都可以有1個或若干個bitcoin地址,該地址用來付賬和收錢。每個地址都是一串以1開頭的字元串,比如我有兩個bitcoin賬戶,和。一個bitcoin賬戶由一對公鑰和私鑰唯一確定,要保存賬戶,只需要保存好私鑰文件即可。 和銀行賬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銀行會保存所有的交易記錄和維護各個賬戶的賬面余額,而bitcoin的交易記錄則由整個P2P網路通過事先約定的協議共同維護。 我的賬戶地址里到底有多少錢? 雖然使用bitcoin的軟體可以看到當前賬戶的余額,但和銀行不一樣,並沒有一個地方維護每個地址的賬面余額。它只能通過所有歷史交易記錄去實時推算賬戶余額。 我如何付賬? 當我從地址A向對方的地址B付賬時,付賬額為e,此時雙方將向各個網路節點公告交易信息,告訴地址A向地址B付賬,付賬額為e。為了防止有第三方偽造該交易信息,該交易信息將使用地址A的私鑰進行加密,此時接受到該交易信息的網路節點可以使用地址A的公鑰進行驗證該交易信息的確由A發出。當然交易軟體會幫我們做這些事情,我們只需要在軟體中輸入相關參數即可。 網路節點後收到交易信息後會做什麼? 這個是整個bitcoin系統里最重要的部分,需要詳細闡述。為了簡單起見,這里只使用目前已經實現的bitcoin協議,在當前版本中,每個網路節點都會通過同步保存所有的交易信息。 歷史上發生過的所有交易信息分為兩類,一類為"驗證過"的交易信息,即已經被驗證過的交易信息,它保存在一連串的「blocks」裡面。每個"block"的信息為前一個"bock"的ID(每個block的ID為該block的HASH碼的HASH碼)和新增的交易信息(參見一個實際的block)。另外一類指那些還"未驗證"的交易信息,上面剛剛付賬的交易信息就屬於此類。 當一個網路節點接收到新的未驗證的交易信息之後(可能不止一條),由於該節點保存了歷史上所有的交易信息,它可以推算中在當時每個地址的賬面余額,從而可以推算出該交易信息是否有效,即付款的賬戶里是否有足夠余額。在剔除掉無效的交易信息後,它首先取出最後一個"block"的ID,然後將這些未驗證的交易信息和該ID組合在一起,再加上一個驗證碼,形成一個新的「block」。 上面構建一個新的block需要大量的計算工作,因為它需要計算驗證碼,使得上面的組合成為一個block,即該block的HASH碼的HASH碼的前若干位為1。目前需要前13位為1(大致如此,不確定具體方式),此意味著如果通過枚舉法生成block的話,平均枚舉次數為16^13次。使用CPU資源生成block被稱為「挖金礦」,因為生產該block將得到一定的獎勵,該獎勵信息已經被包含在這個block裡面。 當一個網路節點生成一個新的block時,它將廣播給其它的網路節點。但這個網路block並不一定會被網路接受,因為有可能有別的網路節點更早生產出了block,只有最早產生的那個block或者後續block最多的那個block有效,其餘block不再作為下一個block的初始block。 對方如何確認支付成功? 當該筆支付信息分發到網路節點後,網路節點開始計算該交易是否有效(即賬戶余額是否足夠支付),並試圖生成包含該筆交易信息的blocks。當累計有6個blocks(1個直接blocks和5個後續blocks)包含該筆交易信息時,該交易信息被認為「驗證過」,從而該交易被正式確認,對方可確認支付成功。 一個可能的問題為,我將地址A裡面的余額都支付給地址B,同時又支付給地址C,如果只驗證單比交易都是有效的。此時,我的作弊的方式為在真相大白之前產生6個僅包括B的block發給B,以及產生6個僅包含C的block發給C。由於我產生block所需要的CPU時間非常長,與全網路相比,我這樣作弊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網路節點生產block的動機是什麼? 從上面描述可以看出,為了讓交易信息有效,需要網路節點生成1個和5個後續block包含該交易信息,並且這樣的block生成非常耗費CPU。那怎麼樣讓其它網路節點盡快幫忙生產block呢?答案很簡單,協議規定對生產出block的地址獎勵BTC,以及交易雙方承諾的手續費。目前生產出一個block的獎勵為50BTC,未來每隔四年減半,比如2013年到2016年之間獎勵為25BTC。 交易是匿名的嗎? 是,也不是。所有BITCOIN的交易都是可見的,我們可以查到每個賬戶的所有交易記錄,比如我的。但與銀行貨幣體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每個人的賬戶本身是匿名的,並且每個人可以開很多個賬戶。總的說來,所謂的匿名性沒有宣稱的那麼好。 但bitcoin用來做黑市交易的還有一個好處,它無法凍結。即便警方追蹤到了某個bitcoin地址,除非根據網路地址追蹤到交易所使用的電腦,否則還是毫無辦法。 如何保證bitcoin不貶值? 一般來說,在交易活動相當的情況下,貨幣的價值反比於貨幣的發行量。不像傳統貨幣市場,央行可以決定貨幣發行量,bitcoin里沒有一個中央的發行機構。只有通過生產block,才能獲得一定數量的BTC貨幣。所以bitcoin貨幣新增量決定於: 1、生產block的速度:bitcoin的協議里規定了生產block的難度固定在平均2016個每兩個星期,大約10分鍾生產一個。CPU速度每18個月速度加倍的摩爾定律,並不會加快生產block的速度。 2、生產block的獎勵數量:目前每生產一個block獎勵50BTC,每四年減半,2013年開始獎勵25BTC,2017年開始獎勵額為12.5BTC。 綜合上面兩個因素,bitcoin貨幣發行速度並不由網路節點中任何單個節點所控制,其協議使得貨幣的存量是事先已知的,並且最高存量只有2100萬BTC
D. 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假設挖礦計算能力為100Mhash/s,每天總計算力為4000Ghash/s,那麼每24小時可以挖出3600個比特幣。
中國的算力已經佔到了全世界的75%以上,也就是說全世界有75%的比特幣都是made in China。 那麼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
曾經的比特幣非常好「挖」,普通電腦CPU就能完成,只需下載軟體就可以自動「解題」。但是隨著幣價上漲,想要「解題」的人越來越多,挖礦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現在挖一個比特幣需要消耗的計算量普通人根本無力承擔,普通電腦就別想了。
業內人士表示,在2014年,每天50萬元電費產出100個比特幣,僅電費成本每枚就要5000元。但是到了現在,同樣的成本已經翻了一倍以上,每枚比特幣電費成本高達萬元。
在比特幣的產生機制里,挖礦獎勵是遞減的。比特幣誕生之初,每記一頁賬本,礦工就能拿到50個比特幣,後來記一頁獎勵25個,依次遞減。就像挖金子一樣,一開始挖得多,後來越來越少。每次新增獎勵減少一半的時間點,就叫做比特幣產量減半。
假設挖礦計算能力為100Mhash/s,在2014年每天總計算力為4000Ghash/s,每24小時挖出3600個比特幣。
現在,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挖比特幣的難度,相當於1億個骰子扔出小於1億零50的數字,誰先扔出來,誰就獲得記賬權。此時,1億零50就是個哈希值,扔骰子的過程叫做哈希碰撞,而挖礦算力的單位就是每秒鍾多少次哈希碰撞。
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236萬萬億次哈希碰撞每秒,相當於20多萬個50米長的標准游泳池裡面水滴的數目。但即便是這么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鍾左右才能碰撞到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值。
2012年比特幣進行了第一次產量減半,2016年7月,比特幣進行了第二次產量減半,目前記一頁賬本獲得的獎勵是12.5個比特幣。下一次減半會發生在2020年左右,而到2040年比特幣總數不會再增加,總量是2100萬枚。
相關視頻: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
E. 什麼是挖礦
挖礦就是記賬的過程,礦工是記賬員,區塊鏈就是賬本。怎樣激勵礦工來挖礦呢?比特幣系統的記賬權力是去中心化的,即每個礦工都有記賬的權利。 成功搶到記賬權的礦工,會獲得系統新生的比特幣獎勵。因此,挖礦就是生產比特幣的過程。中本聰最初設計比特幣時規定每產生
F. 區塊鏈和比特幣之間是什麼關系
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也是比特幣的核心與基礎架構。比特幣一直在沒有任何中心化機構運營和管理的情況下運行,後來比特幣技術被抽象提取出來,稱之為區塊鏈技術,或者分布式賬本技術。
(6)btc哈希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數字貨幣的弊端:
一是「去中心化」沒有流通管理機構。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個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邏輯結構為單向鏈表,設計模式基於P2P網 絡,這就決定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沒有統一的中心管控系統。
二是數量供給難以有效調控。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發行量是固定的,而根據費雪方程,全社會一定時期一定價格水平下的總交易量與所需要的名義貨幣量具有一定比例關系,而恆定的貨幣量顯然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社會商品價格總額要求。
三是「挖礦機制」難以創造公認價值。比特幣本身沒有價值,也沒有國家信用支撐。有觀點認為,「通過不斷消耗算力與能源為虛擬貨幣注入價值」,但為尋找一個符合要求的hash值而消耗百萬億次計算,這顯然不是最有效率的選擇。
四是生產者和先期持有者易獲高額「鑄幣稅」。任何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在其發展的初始階段都為少數人持有。以比特幣為例,最初比特幣只是少數人游戲的產物,2010年5月發生的第一次比特幣購物是1萬BTC購買了25美元的比薩餅,同年7月完成的第一筆比特幣交易是0.04美元/BTC。
G. 目前全球到底有多少台礦機在挖比特幣
截止6月12日btc 現在全網全力54.45EH /s
簡單說下概念
1E =1000P ,1P=1000T,1T=1000G,1G=1000M,1M=1000k
當網路達到1Th/s的哈希率時,意味著它可以每秒進行1萬億次計算。
按著這么算,54.45E =1000P*54.45=1000*1000T *54.45= 54450000T
54450000T /53T (一台礦機)=102.7萬台礦機。
目前全球共有約102萬台螞蟻S17的礦機在挖礦(見下圖,網址:bitmain.com )
現在每10分鍾可挖12.5個btc ,每天合計可挖1800個btc ,日期截止至2020年5月份開始減半,減半後每天可挖900個(每4年減半一次,截止至2140年挖完)。
照這樣計算一台螞蟻S17一天可挖下0.001764個btc ,因挖礦難度系數會有調整,當幣價格高,利潤大,挖礦的人就會增多,礦機數量會增加,難度系數也會增加,導致每天挖的幣數量會減少。所以具體每天挖多少個數量的比特幣會有浮動。
但是不管難度系數怎麼調整,到減半前目前每天產幣量1800個是不變的。
為什麼要整理這些數據,是因為我又開始挖礦了,自建小礦場,自己挖,自己管理,防止礦圈水深被割,當然,有想一起挖的可組隊。人品不好的請繞道,非誠勿擾。
再一個重要原因是比特幣未來溢價很大,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目前情況下,增加比特幣的數量才是王道,不管你通過什麼方式。
獲取btc的方式無非以下2種,直接購買或者礦機挖幣,目前這個時間節點我更傾向於挖幣,做時間的朋友,收益更高。
H. 如何計算挖礦每天所獲得的收益
雖然每個人擁有的礦機數量不同,想算出自己的每日收益,其實很簡單,優質的比特幣站點都有相關的軟體幫你計算出最終收益,但是你想知道收益的產出原理嗎?
那麼各位要先明白挖礦的基本信息:
區塊·獎勵(BlockReward): 每挖出一個新的區塊,系統會給礦工的獎勵比特幣,目前區塊的獎勵是6.25比特幣。
算力(Hashrate): 算力(也就是哈希值碰撞)是比特幣網路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即為礦機計算哈希函數輸出的速度。比特幣網路必須為了安全目的而進行密集的數學和加密相關操作。
例如,當網路達到10Th/s的哈希率時,意味著它可以每秒進行10萬億次計算。
難度(Difficulty): 比特幣系統的難度是動態調整的,每挖2016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10分鍾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10 分鍾)
比特幣網路初始難度定義為1,即Difficulty=1,它所表示的意思是,比特幣網路剛開始運行的時候,每進行2^48/(2^16-1)≈2^32次Hash計算,理論上能挖出一個區塊。
隨著挖礦算力的提升,比特幣挖礦難度在不斷提升,當挖礦難度為D時,理論上挖出一個新區塊需要進行D*2^32次哈希運算。
礦工的算力為H(單位為hash/s),他每天(24小時)的幣產出為P,挖礦難度為D,系統獎勵為R,那麼:
難度X6.25獎勵(R)X時間=比特幣產出
P=H×x6.25×(24×60×60)D×232
數學不好的小夥伴不要慌,可以直接通過相關網站查詢到當天全網算力難度,編寫此文章時當天難度為【16.95T】
假設礦工算力為1TH/s(即10^12H/s),
當前的難度=16.947.802.333.946(16.95T)
加上系統當前的區塊獎勵=6.25比特幣,
計算可以得出1T每天(24小時)
可以獲得收益=0.00000742BTC
當然,這只是一個最基礎的PPS收益演算法,除了區塊獎勵外,還有打包交易的曠工費,這部分的計算和礦池的結算方式有所相關。
礦池還有多種結算方式。以上介紹的是最為基礎的結算方式PPS(PayPer Share)。根據礦工提交的有效工作量來結算收益。
目前比特幣礦池主要的結算還有FPPS和PPS+等等,可以讓你在基礎上獲得而外的獎勵。
目前基本上收益方式多為選擇PPS+結算的礦工,他們與礦池的關系相當於打工者與公司的關系,礦工的收益不受礦池幸運值波動的影響。不管礦池幸運值如何,PPS結算方式下,只要礦工算力、挖礦難度、系統獎勵確定了,礦工的收益就是確定的,拿穩定的「工資」。
數學不太好的,實在看不懂的小夥伴。記得關注今日礦工,一起研究挖礦小樂趣。
I. 比特幣挖礦難度與收益計算
比特幣挖礦難度與收益的計算關系是礦工關注的焦點。隨著BCC分叉後,礦工為追求更高收益而頻繁遷移,這一現象背後的驅動力在於收益與難度之間的緊密聯系。收益的計算基於難度調整,比特幣每2016個塊周期調整一次難度,難度通過計算目標值的困難程度來體現。
比特幣挖礦難度的公式為 diff = diff_1_target / target,其中 diff_1_target 是難度為1時的目標值,是常數,一個很大的數字。比特幣的難度計算涉及到 diff_1_target 和當前網路目標值(target),通過公式 diff = 0x1d00ffff / target 可以得出具體值。
網路調整難度的目的是保持出塊速度平均在每10分鍾一個塊,每2016個塊周期調整一次,以確保周期內平均出塊速率與10分鍾保持一致。調整難度的時機由周期內剩餘區塊數量決定,計算公式為 該周期剩餘區塊數量 = 2016 - (當前區塊高度 % 2016)。
挖礦收益計算基於計算出的區塊哈希值需要小於當前target值,這個值是一個從0到(2^256)-1的范圍,需要通過礦機的暴力破解來計算。難度與算力的關系明確:難度越大,需要的算力就越大。以單位為1Th/s的標准算力為例,一天的收益計算如下:
基於上述公式,可計算當前挖礦的理論收益,並據此製作BTC和BCC的收益計算器。理解原理後,使用現成的計算器輸入算力,即可得知產出的幣量及其價值,從而決定挖哪種幣更劃算。通過匯集歷史數據,可以直觀觀察到難度和收益的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