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挖幣算率是逐漸上升的,在近期有關比特現金BCH硬分叉前後左右,比特幣的算率難度系數較過去每星期難度系數增長速率明顯下降大概在4-5%上下。但是在之前算率難度系數較低的階段比特幣的挖幣成本費還是挺低廉的,例如前面6200-6800美金橫盤整理一個季度區間內挖幣都是有盈利的,假如有很大礦廠或是挖礦軟體靠之前成本較低的BTC也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BTC歸零應該不很有可能,穩中有進後應該會有一波比較大反跳,目前在4000美金處小反跳,已經有築底徵兆,但還需觀查幾日,看其能不能恪守4000大關。由於BTC是虛擬貨幣的元老級,是先行者,是先行人,後面一種創造的全部區塊鏈項目全是參考比特幣的技術性開展的,BTC如今或將來已經成為了數字黃金。那你覺得黃金會一文不值嗎?很顯然不容易,實際上一樣東西往往有價值,是很多人共同的認知和的共識才賦予這東西使用價值。由於證劵型區塊鏈的合理合法越來越明顯了,美國SEC早已獲准了39家證券通證頭型企業。BTC不具,它後面也沒有實際經營業務流程,它更造就不上價值。
2. 比特幣挖礦如何提高效率
目前全網P2POOL節點礦池的算力是20T左右,但是實際利用率僅有10-15T算力,浪費了很多算力。
全網的算力以及出塊情況在這里看http://www.taobtc.net/
算力被浪費了很多,造成這個原因還的從P2POOL礦池的結構說起,P2POOL節點礦池會根據工人挖礦設備的算力自動調節礦池的難度,而這個過程是相當快的,幾分鍾就會調整一次難度,導致挖礦的設備很容易報錯,就是產生大量的R,效率降低。而P2POOL礦池是PPLNS模式,需要提交一個有效的SHARE,才會有有收益,提交有效SHARE後,24小時內產生的塊你都可以分到。有效SHARE的難度比較大,在我的池子里反應出來的是1G的算力根本挖不到有效SHARE。
如何提高P2POOL礦池的效率呢?
1.首先作為節點礦池,礦池建設的本身需要添加節點文件,顯示在比特幣錢包下方的連接數,增加節點後連接數能達到幾十個連接甚至更多,要看你添加的節點有多少,有效減少無效的SHARE。
2.礦工需要固定挖礦設備的算力難度,要怎麼做呢?在你的挖礦設備啟動bat裡面設置即可。
比如你的單個挖礦設備是10G,你就在bat文件里,用戶名(既錢包地址)後面加
/1000+10。比如我的bat里
-u
/1000+10
-p
1,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你的這個設備是10G算力,你在P2POOL礦池挖礦使用固定難度10G的難度。如果你是1G的設備就在後面寫/1000+1,這樣難度就固定了,有效提高了設備效率。
3. 比特小鹿數據中心負責人王文廣:挖礦出海趨勢不可逆,國內算力會大幅下降
第二屆比特小鹿 421 豐水節暨礦業生態大會在北京舉辦,比特小鹿集團攜手律動 BlockBeats 主辦,並聯合 BitDeer、Mining++、BTC.com、MatrixPort 等品牌共同參與。
在大會上,律動 BlockBeats 對數據中心負責人王文廣進行了專訪。王文廣強調,礦業的未來在海外,預計牛市過後,國內算力佔比會下降至50%以下。比特小鹿已布局海外礦業,能幫助廣大礦工實現全球化發展。
王文廣表示,作為數據中心負責人,工作內容主要涉及礦場的尋找、設計、建設以及運維等服務,與前職變化不大。他認為礦業合規是大勢所趨,雖然會增加直接成本,但長期看,合規能穩定行業環境,降低綜合成本。
國內某地區安全檢查導致比特幣全網算力大暴跌,這驗證了「礦業的未來在海外」的觀點。王文廣指出,中國礦工正向海外遷移,同時海外上市礦企大量購入礦機。合規化趨勢下,挖礦成本提升,但總體成本下降或保持穩定。
礦業出海的趨勢不可逆,國內挖礦不會消失,將與海外礦業長期共存。王文廣預計,牛市頂點的全球算力規模將比月初高20%,並指出這輪牛市將持續較長時間。比特小鹿在2016年已布局海外礦業,目前在海外擁有300兆瓦的礦場容量,並向國內礦工提供合作機會。
4. 比特幣為什麼暴跌 比特幣暴跌的三個理由
原因1:BCH分叉引發踩踏。梳理比特幣價格時間線不難發現,此次幣價下跌始於BCH分叉前夜。BCH(比特幣現金)是市值排名第四的數字貨幣,由控制著比特幣大量算力的礦機巨頭公司比特大陸於2017年8月從比特幣原鏈分叉而來(可以理解為復制了一個「山寨」的比特幣)。最近,控制著BCH大量算力的Craig Steven Wright(簡稱CSW)想再次分裂BCH,CSW陣營與比特大陸陣營自11月16日開始打起了算力搏租戰,爭奪BCH的主導權。這場對決也被看成是CSW與吳忌寒(比特大陸創始人)之間的對決,而CSW是個自稱「中本聰」的澳洲人,所以被戲稱為「澳本聰」。為了贏下算力戰,澳本聰和吳忌寒動用自己的財力把很多原本用於挖BTC(比特幣)的算力切換到了BCH之上,這直接導致了BTC整體算力的減少,也間接導致了比特幣價格的下跌。「此次下跌的根源是熊市信心喪失,導火索是BCH分叉中BSV一方不顧經濟利益,燒錢攻擊BCH主鏈,使人對去中心化密碼貨幣的抗攻擊能力產生懷疑。」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昌用對區塊鏈Truth(ID:chaintruth)表示。奇點咨詢創始人鄭迪在11月15日分析稱,算力戰導致BTC網路最近10天的算力下降了10%左右,挖1個BTC的完全成本也相應下降10%至5000美元(4毛電費)~4000美元(3毛電費)左右。在這樣的成本基礎上,大礦工們完有動力在期貨市場上提前把BTC拋掉鎖定利潤。這可能是為什麼期貨市場的BTC一度跌到4900美元的原因,如果沒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比特幣的供應商(礦工)也不會有意願以低於現貨市場的價格在期貨市場上提前拋出(未來的)比特幣。在整個算力戰期間,BTC挖礦算力在持續下降。「高峰時期,整個比特幣網路有60EH算力,大跌以前也有52EH,然後快速下降到45~47EH,現在只有40EH左右。」鄭迪對區塊鏈Truth表示。在鄭迪看來,後面的算力下降是因為幣價持續下降,部分礦基廳兆工無法覆蓋成本導致邊際算力退出,而算力的退出導致幣價繼續下跌,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很多人認為成本決定價格,比特幣成本跌了10%,價格跟隨下跌是應該的。」鄭迪分析道。這樣看來,幣價下跌和算力戰脫不開關系。11月19日和11月20日,幣信創始人星空接連在朋友圈發文,直指BTC此輪暴跌和BCH分叉有關。星空在朋友圈發表狀態泛城控股董事長陳偉星也堅定地認為BCH分叉是比特幣大跌的主要原因,他對區塊鏈Truth表示:「小寒(指吳忌寒)和澳本聰瞎搞,引起了市場的擔心。很多人不理解比特幣,算力就成了大家都看得懂的指標,BCH算力戰導致BTC算力變少,就會引起恐慌和拋售。」區塊鏈專家洪蜀寧則告訴區塊鏈Truth,比特幣價格伏虧大跌是因為算力戰雙方有人為了籌資大量拋售比特幣,另外縮小BTC和BCH的價格差有利於算力戰雙方控制算力流動。這可真是——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不過,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萊比特礦池創始人江卓爾反駁道:「本次 『和平挖礦競賽』中,雙方截止目前(11月20日晚),累計共燒掉3000萬元,不足1000個BTC。」他認為,CSW聲稱的 「算力戰燒錢賣BTC導致價格下跌」 站不住腳,總共耗資不到1000個BTC,就把盤面砸穿了?(註:據火幣Pro顯示比特幣現流通量為1673.82萬個)
原因2:OKEx期貨火上澆油在江卓爾看來,本次比特幣下跌直接原因是交易所OKEx的期貨系統出錯,導致大量自動量化程序砸盤現貨,引爆一直存在的熊市恐慌情緒。11月14日下午5點,OKEx平台上BCH期貨合約提前交割,交易價格並不是按照現貨價格執行,而是按照每個合約的最後一筆成交價來算。當時BCH現貨指數500美金,而期貨是408美金。OKEx在公眾號解釋提前交割的原因有分析人士指出,傳統商品期貨,交割時候基本不存在折價,因為可以拿多頭倉位進行實物交割,如果有折價也會被磨平,而上交易所的估值期貨,到交割時候會按照編制的一攬子股票指數的收盤價加權平均,基本交割時候不會出現折價和溢價,期貨市場沒有說是按照最後一筆成交價結算交割的。OKEx的決定直接導致不少投資人虧損。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11月14日晚上以太坊、萊特幣、EOS等主流幣期貨出現了流動性買盤枯竭,全是恐慌賣單,以太坊最深跌到了141美元,而當時現貨還在180美元。同時,江卓爾表示根本原因則是熊市橫久必跌。他堅持認為,以BTC的體量,被一個不足BTC市值7%的幣(BCH)造成這么大的影響是說不過去的。幾天前,五家數字加密貨幣投資基金因在OKEx期貨交易中遭遇了不公平待遇而共同聲討OKEx,其中一家已經向香港證監會提交了投訴。有報道稱,在OKEx異常期間,市場累計爆倉單超過了4億美金。
原因3:監管形勢嚴峻。在礦場主大頭(化名)看來,這次幣價下跌,算力戰不是主要原因。「你想想,吳忌寒的機器咋賣?砸到底了,礦工收不回成本,機器也賣不出去了。」大頭對區塊鏈Truth表示。幣印聯合創始人兼COO朱砝認為大跌和算力戰根本沒關系。「原本根本就沒必要打什麼算力戰,社區有分歧,硬分叉就行了。所謂算力戰只是雙方感情用事非要分個場面上的高下,或者只是市場宣傳的噱頭罷了。」朱砝對區塊鏈Truth表示。他告訴區塊鏈Truth,大跌的很大一個原因是美國要打擊ICO。據《華爾街日報》11月16日報道,近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SEC」)在官網上發布一則公告,表示對與CarrierEQ Inc. (Airfox) 和Paragon Coin Inc.兩家ICO項目方進行民事處分。內容包括:一、必須按購買時的代幣估值,以美元形式退回給投資者;二、代幣須以合法證券注冊;三、向委員會每年至少報告一次;四、25萬美元的罰款。同一天,SEC同時發布了《關於數字資產證券發行與交易的聲明》,具體定義了「數字資產」、「交易所」、「經營實體」等概念。在該聲明中,ICO代幣被視為未注冊的證券。反規定的加密貨幣創始人進行民事處罰。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為典型的判例法國家,首次判決將影響此後相關案件的判罰方向和尺度,本次判決結果明顯、態度明確,影響了投資者對於加密貨幣的信心。而華盛頓律師事務所Stepehn Palley認為,本次判決中涉及的相關測試可能適用於過去兩年中95%的ICO項目。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告訴區塊鏈Truth:嚴格來講不能說民事判決的出現,就代表了監管機構對某種行為進行了更嚴格的監管;只能說判例與未來的「集團訴訟」,可能會影響到監管機構的政策制定,比如說州或聯邦的立法。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認為,這樣的民事訴訟判決,會使得加密貨幣的項目方因為判例的約束會更加謹慎。另有報道顯示,美國監管機構正在調查,去年比特幣創紀錄的上漲是否是市場操縱的結果。這次調查的焦點是——交易員是否使用了一種存在爭議的加密貨幣Tether來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Tether的創始人稱,這種加密貨幣(USDT)由美元以1:1的比例提供支持。今年6月,德克薩斯大學金融學教授約翰?格里芬(John Griffin)和研究生阿明?沙姆斯(Amin Shams)發表了一項研究,稱比特幣漲幅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於共謀的價格操縱。在這篇66頁的論文中,作者解釋說,在比特幣價格下跌的關鍵時刻,有人用Tether來大量購買比特幣,這有助於「穩定和操縱」比特幣的價格。種種跡象表明,主流國家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正越來越嚴格,這或許也是人們短期看衰比特幣的原因之一。
5. 比特大陸究竟能不能、會不會發動51%算力攻擊
在比特幣世界中,算力的集中化與分散化一直是討論的焦點。隨著比特大陸的崛起,關於其是否有可能或是否會發動51%算力攻擊的問題,引發了不少關注。
比特大陸,以其巨大的礦機銷售量和市場佔有率,成為了算力領域的巨無霸。2017年,比特大陸的總收入達到了25億美元,其中九成來自礦機銷售。這一巨大收入的積累,不僅反映出比特大陸在挖礦行業的影響力,也引發了對51%算力攻擊可能性的探討。51%算力攻擊,意味著攻擊者掌握全網51%的算力,可以對區塊鏈進行修改,甚至重寫歷史。然而,隨著比特大陸算力的下降和市場環境的轉變,其發動51%算力攻擊的現實性受到質疑。
首先,從比特大陸自身的情況來看,其算力已經從41%降至33%,這表明其在市場中的影響力正在減弱。同時,隨著競爭對手7nm礦機的上市和比特幣價格的波動,全網算力難度上升,市場進入寒冬期。盡管比特大陸仍然在挖BCH,其算力也可能因此大漲,甚至可能達到51%算力。然而,這種可能性並非沒有門檻。發動51%算力攻擊不僅需要掌握全網51%的算力,還需要持有相當數量的比特幣,且攻擊鏈必須比原鏈多出兩個區塊,才能確保成功。這種復雜性使得攻擊行動既不簡單也不劃算。
其次,比特大陸的態度和策略也影響著其發動51%算力攻擊的可能性。吳忌寒多次強調,比特大陸並不打算將BCH切換為BTC網路,同時強調客戶有權選擇是否將算力指向比特大陸的礦池,這種受客戶監督的模式使得比特大陸在實際操作中難以進行惡意活動。此外,從經濟角度來看,發動51%算力攻擊並不劃算。一旦比特幣系統被攻破,比特幣的價值將大幅下跌,比特大陸持有的比特幣也難以從中獲利。
最後,從比特幣系統本身的設計來看,即使51%算力攻擊成功,系統也不會完全受制於攻擊者。攻擊者只能更改自己的交易信息,拿回付出的錢。社區可以通過發布補丁和多次確認來防止雙花,確保系統安全。比特幣系統走到今天,牽涉多方利益,沒有人願意看到其被摧毀。
綜上所述,盡管比特大陸擁有強大的算力,但發動51%算力攻擊的現實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比特幣世界追求的是去中心化和分散化的算力分布,這不僅是技術發展的趨勢,也是保障系統安全和穩定性的關鍵。未來,隨著7nm礦機的退出市場和晶元巨頭的加入,比特大陸的王冠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無論比特大陸是否會發起51%算力攻擊,其對比特幣行業的影響已不容忽視。比特幣永不會死亡,其生命力在於不斷演進的創新和技術發展。
6. 比特幣分叉往事補遺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最近比特幣屢創新高,華爾街機構紛紛入場囤幣,連馬斯克都忍不住公開喊單,得到了主流媒體和金融機構的認可,大家都對比特幣系統的安全性沒有任何質疑。
不過,很多人可能想像不到,就在三年前,比特幣還面臨過誕生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差點被 BCH 集團奪權篡位,甚至連「比特幣」這個名字都差點不保。
比特幣分叉都是上一個牛市的陳年舊事了,本來不想多說,但是最近又有一些無聊的人,抹黑中傷幣信,我們不說話,讓一些不明真相的朋友還真以為幣信十惡不赦,成了反派的代名詞,還是簡單說一說當年的幣信為保護比特幣網路做的一些事情吧。
這些事情都已經過去好多年,這些年來一直沒對外提,也不求什麼名利,只求大家知曉真相,去偽存真,同時也在茶餘飯後,多一些談資。
BCH 分叉黨為什麼仇視幣信?
很多人覺得當年「比特幣分叉」這件事並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這種現象現在在加密數字貨幣社區很常見,可能一個程序員用不了幾天就能成功將一個幣種分叉。
但是在當年,分叉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牽扯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牽扯到諸多信仰和利益,簡直和「佛道之爭」不遑多讓,簡直已經達到你死我活,兵戎相見的地步。
這並不誇張說辭,而是事實。
現實中很多關系非常好的朋友,合作夥伴,因為比特幣分叉這件事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 BCH 分叉集團對比特幣支持者、對幣信恨之入骨?天天懟天懟地各種造謠?而且有時候為了讓自己的謠言看上去邏輯完備,往往不惜花大量時間去搜集各種資料,然後移花接木,張冠李戴,讓眾多不明群眾看了覺得「資料詳實」,大呼過癮。
原因就在於,幣信斷了 BCH 分叉集團的財路。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幣信在瓦解 BCH 集團分叉s行動的過程中,做了許多工作,甚至在關鍵時期守護了比特幣兩周時間,成功瓦解了BCH(之前叫 BCC ) 篡權奪位的陰謀。
不得不說,BCH 集團真的是知行合一,他們也有信仰,他們真的相信 BCH 肯定會成功,能夠打敗比特幣,所以他們把手頭的比特幣基本上都換成了 BCH ,要是被他們篡權成功,其回報之豐厚絕對難以想像。
結果這一切都被幣信在關鍵時刻給毀了,你說他們恨不恨?
幣信和比特大陸的恩怨
有關比特幣分叉的文章有很多,我這里就不再多說,感興趣的朋友看一下虎撲的文章《比特幣分叉往事》或者搜索其他文章了解。
這里主要說說在分叉大戰整個過程中,幣信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因為這個事情遭受了怎樣的損失。
可能很多朋友在 2018 年的時候,看到過比特大陸因專利的事情狀告幣信礦業公司的新聞,其中的被告還有深圳比特微(神馬礦機)和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礦場方)。
當時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其實挺震驚的,因為幣信星空和比特大陸吳忌寒兩人的關系其實一向都非常好,私底下經常一起約飯。
他們怎麼突然就對簿公堂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那個官司中,涉及到的專利叫做串聯供電技術。
說起串聯供電技術,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技術宅男——瓦西里。
瓦西里早年是俄羅斯的 Bitfury 公司(2013 年就已經開始做比特幣礦機公司)的工程師。從 Bitfury 出來之後,2014 年,瓦西里被一個名叫 Yuri 的俄羅斯人忽悠到了中國,因為 Yuri 跟他說他聯繫到了中國的烤貓,能夠拿到他們的晶元做礦機,可以發大財。
那個時候,烤貓公司剛剛宣布,他們不再自己做礦機,而是直接轉型成為晶元提供商,歡迎大家采購晶元。
Yuri 是個典型的商人,由於當時烤貓最新晶元礦機方案不成熟,在嘗試幾次做礦機方案不成功之後,他轉而向烤貓兜售他的「串聯供電」技術。
這項技術早就存在,但是瓦西里受其啟發,第一次成果將其用在礦機主板上。
有了這項技術,礦機可以不用昂貴的電源控制晶元,直接對挖礦晶元供電,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大量成本,還可以不受電源晶元貨源的制約。(當時比特大陸將市場上的電源晶元一掃而空,不但沒貨還抬升了價格)
這項技術說起來簡單,實現也簡單,但研發卻非常困難,因為沒有電源晶元控制,電流無法穩定輸出,很容易造成電流均衡而燒毀晶元。
烤貓對這項技術非常感興趣,於是和 Yuri 談了很多次,但是 Yuri 的條件太苛刻,後來烤貓得知這項技術的實際擁有者並不是 Yuri 而是瓦西里,於是直接找到瓦西里,購買了他的技術,並且還將瓦西里招到了公司當硬體開發工程師。
後來,楊作興從 RockMiner 離開,加入了烤貓礦機( ASICMiner )研發團隊,和瓦西里成為同事,一起研發礦機和晶元。
2015 年,烤貓突然人間蒸發,烤貓公司也原地解散,所有技術封存。後來道楊作興在比特大陸兼職了一段時間,順便將串聯電源技術帶到了比特大陸。
到了 2016 年 ,楊作興有了創業的想法,首先是找吳忌寒聊,得到了吳忌寒的單方面的支持,然後吳讓他去找詹聊一下,卻遭到了詹克團的當面否決,甚至詹還當面將楊作興的商業計劃書直接用碎紙機碎成碎片。
於是,楊作興創辦了神馬礦機,從此和比特大陸打擂台。
自然,神馬礦機也順理成章地用上了串聯電源技術。
值得說一下的是,楊作興創業之前曾多次找到星空聊創業的事情,在詹之後,楊再次找到星空,確認楊下決心要做礦機晶元後,星空聯合其他幾位朋友一起投了,成為了神馬礦機的大股東之一。
星空投資神馬礦機的邏輯很簡單——由於烤貓失蹤,烤貓礦機徹底退出 歷史 舞台,當時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一家獨大,基本處於壟斷地位,這對比特幣網路並不好,很容易出大問題。(事實證明這個判斷是非常正確的)
當時一起投資神馬礦機的,還有魚池的神魚和王純,大家的想法都非常一致,不能讓比特大陸再這樣搞下去。
要知道,為了能夠成功分叉比特幣,比特大陸很早就開始布局,他們在那段時間,將大量礦機優先賣給支持分叉的人,支持比特幣的人反而很難拿到貨。
並且,大區塊的支持者甚至只需要支付 10% 的貨款,這相當於是給他們做了一個五倍杠桿,只需要支付一份算力的錢,就能獲得五份算力。
很多人因此而發家致富,因此也對比特大陸更加忠心耿耿,在支持分叉的岐途上一路走到黑。
幸運地是,神馬礦機研發順利,並且迅速成長成為能夠和比特大陸一較高下的礦機廠商。
幣信礦業當時是比特大陸的超級客戶,為了支持神馬礦機的發展,也采購了大量的神馬礦機。
在分叉大戰期間,當 BCH 集團意識到是幣信在暗中保護比特幣網路的時候,他們採用了圍魏救趙的方式,將神馬公司和幣信礦業公司,以侵犯專利為由,一起告上了法庭。
雖然最終這個官司比特大陸輸了,但是他們卻達到了預期目的——礦場場地方為了避免風險,要求幣信的礦機限時從礦場中搬離,幣信算力因此暫時消失,這場較量才告一段落。
經此一戰,幣信損失慘重。
一方面,幣信用自有算力去阻止 BCH 算力暴擊(後文有解釋),每天就有將近 100 個比特幣的損失(持續了一個難度周期,即 14 日)。
另外一方面,因為礦場被迫搬離,這其中又耽誤了很長時間無法挖礦,中間也有不小的損耗,幣信也遭受了巨大虧損。
不過,這個時候,BCH 集團針對比特幣精心策劃地採用的緊急難度調整演算法(EDA)已經失去了最佳作用時間,他們原本想用這個方式來偷襲比特幣網路的陰謀也徹底破產。
如果當時沒有幣信算力的狙擊,BCH 真的有可能已經成功篡位,不但算力超過比特幣,可能連比特幣這個名字都被其搶走,比特幣可能成長到今天的規模和地位。
因為這件事情,星空和吳忌寒這兩個原來的好兄弟,也因此反目成仇,斷了往來。幣信從此也成為了 BCH 利益相關者的肉中刺,眼中釘,欲處之而後快。
幣信為什麼不支持 BCH ?
眾所周知,其實無論是幣信也好,還是魚池也好,當年和比特大陸的關系其實都不錯,包括香港共識和紐約共識大會,大家都坐在一起談,一起討論。
目的當然是共贏,希望比特幣發展得更好。
但是,這一切在 2017 年之後事情開始有了變化,吳忌寒逐漸有了要分叉的想法,並且他在 2017 年 8 月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
在這個過程中,BCH 陣營的做法一直相當具有攻擊性,一副我就要乾死你的架勢。其實分叉就分叉吧,各自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但是 BCH 從一開始就打算好了,要踩比特幣上位。
其實說來很諷刺,原來的比特幣佈道者,卻搖身一變成為了比特幣最堅定的反對力量,攻訐比特幣也最賣力。
他們說「BCH 才是真正的比特幣」,號召大家把比特幣賣了買 BCH。不知道多少人信了他們的謊言,將自己幸苦囤的比特幣換成了 BCH,因此而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徹底離開了這個行業。請問,這種行為和詐騙有什麼區別?
他們說比特幣區塊小,無法處理太多交易,鏈上非常堵。結果大家發現比特幣沒他們說的那麼堵,於是他們就發起「粉塵攻擊」,短時間內發送大量的小額垃圾交易,造成比特幣網路擁堵的假象。然後他們鼓吹大區塊,造謠說比特幣最終會因擁堵而消亡。(事實上,比特幣至今還活得很好,並且越來越健壯。)
記得當年殺毒軟體是如何作惡的嗎?為了賣出他們的軟體,有些無良公司會自己炮製病毒,等用戶中毒之後,再去兜售產品。他們的行為簡直如出一轍。
當時澳本聰站出來支持分叉,於是他們與其一拍即合,請來了澳本聰為 BCH 站台,寫文章,開發布會,一頓騷操作猛如虎,風光得不可一世。
當時他們萬萬沒想到,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澳本聰這個詐騙犯可不是易與之輩。僅僅是三個月之後,澳本聰就反手給了 BCH 致命 一刀,掀起了差點將 BCH 徹底毀滅的分叉大戰。
沒錯,BCH 分叉比特幣,澳本聰又來分叉 BCH,另外分出個 BSV,真是一出好戲!
幣信一直都是比特幣的信徒,或許 BCH 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後續的推進過程中,幣信自然非常不認可他們所採取的各種作惡手段。
也許這些手段在政治斗爭中非常常見,摸黑陷害競爭對手都是常用伎倆,但這是比特幣社區,寄託了無數人的期望和信仰,最初的信仰者就是一小撮理想主義者,變成這個樣子,肯定是大家所不願看到的。
並且,BCH 背後主要推手是比特大陸,無論是開發人員,還是社區中的意見領袖,大部分都是比特大陸資助的,BCH 儼然就是一個公司幣,過於中心化,想要取比特幣而代之,顯然是不合適的。
並不是說公司幣不行,例如 BNB 這樣的平台幣就做得非常好,但是如果這個公司幣想要干翻比特幣自己上位,那就有點定位不清了。
總之,BCH 集團的很多行為都透露出他們的極其不靠譜,要是將比特幣的未來寄希望在這樣一群人身上,那比特幣遲早玩完,這是所有比特幣社區的人不願看到的。
於是,在關鍵時刻,幣信決定出手干預。
幣信是如何保護比特幣網路的?
不得不承認,BCH 為了贏得這場分叉之戰,的確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准備,在很久之前就開始聘請社區內的一些意見領袖開始造勢,不停地寫文章,有些文章寫得還挺有深度,看上去有理有據,邏輯完備。(後來澳本聰也採用了同樣的套路,忽悠了一大批死忠粉)
除了輿論戰,在技術和未來願景方面,BCH 集團也畫了很多大餅,看上去讓人神往,由於大區塊的特性,的確有很多比特幣無法實現的功能,這讓很多人對其充滿了期待。
如果這些還只是常規操作,那麼有一點不得不讓人驚艷,那就是—— BCH 的緊急難度調整機制(EDA)。
因為 BCH 使用和比特幣同樣的演算法,按正常的思路,BCH 要想分叉成功,並且持續保持出塊,就必須擁有龐大的算力支撐,因為分叉的時候,比特幣網路的難度已經非常大了,小算力根本爆不出塊。
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緊急難度調整機制:如果當前區塊的前6個區塊出塊時間大於12小時,則難度自動下調20%,如果當前區塊的 MTP 時間和從當前塊往前數第6個塊的 MTP 時間相差大於12個小時,就應急降低20%難度。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定時間內不出塊,就會自動下調20%難度,再不出塊就繼續下調 20%,直到出塊為止。這樣就算只有很小的算力,也能保證能夠出塊。
這個機制乍一看像是防守機制,純粹是為了自保,為了自己能夠生存下去而已,但是各位別被其表象所迷惑了,這實際上是一個極具有攻擊性的機制,因為難度只有下調,沒有上調。
設計這套機制的人,深諳人性之道,他們懂得,礦工其實是趨利的,只要哪裡有錢賺,就會用腳投票,直接把算力切到哪裡。
當 BCH 的難度降低了,擁有同樣的算力,那礦工就能夠挖到更多的幣,只要所得到的利潤大於比特幣,那麼礦工的算力就會被吸引過來。
這樣,就算 BCH 的價格比比特幣低,只要難度夠低,礦工就能賺更多錢,算力就會過來。
而 BCH 的算力和比特幣的算力是互斥的,挖 BCH 就不能挖 BTC,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一旦比特幣算力都遷移到 BCH 網路,再配合拉漲幣價,在當時的環境下,還真有可能會被 BCH 篡位成功。
要知道,當時很多中立方都表示過,哪個網路的算力大就支持哪個幣是真正的比特幣。
不得不承認,緊急難度調整機制的設計的確非常天才,所以,這種機制也被人稱為針對比特幣的「算力暴擊」。
BCH 集團醞釀多時,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籌備分叉,他們准備在分叉之後,立刻對比特幣展開「算力暴擊」,即分叉完成之後,就把自己的算力從 BCH 網路撤出,讓難度大幅下降,同時大幅度拉漲幣價,這樣就可以吸引大部分的礦工算力過來,比特幣網路的算力就會暴降,讓比特幣網路因擁堵不出塊而無法運轉,最終一舉奠定勝局。
這個計劃近乎完美。
這簡直就是針對比特幣的陽謀,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就是沒辦法去破解,因為當時 BCH 集團控制了一半以上的比特幣算力,只要吸引 10%左右的算力過來,比特幣網路就可能運轉不了了。
當時除了 BCH 集團控制的算力和礦池,就只有三個礦池佔比比較大,分別是魚池魚池、國池(比特幣中國礦池)、和幣信礦池。
礦池就算想要支持比特幣,那也得礦工答應,礦池是無法控制用戶的算力的,不然礦工肯定會用腳投票直接走人。
所以,BCH 集團當時覺得勝券在握了,估計他們連慶祝酒會都已經准備好了。
但是,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等分叉完畢,BCH 出了幾個塊,當他們將自有算力從 BCH 網路撤出,靜靜等待不出塊而難度自動下降之時,意外卻出現了——有神秘算力突然接入了 BCH 網路,爆塊繼續。
由於有持續爆塊,BCH 的緊急難度調整機制就無法生效,因為這樣難度一直降不下來(出塊間隔時間小於 12 小時)。
並且,為了防止神秘算力針對 BCH 網路發動 51%攻擊,他們又不得不很尷尬地重新將自己的算力切回來,持續挖著。
這些神秘算力隱藏了 Coinbase 和地址,一時間所有人都搞不清其來路。
突然出現的神秘算力打亂了「算力暴擊計劃」的節奏,本來等難度降低後,他們准備了大量的資金要配合拉盤,一時間拉盤計劃也無法繼續推進,生生卡住了。
這種情形,就彷彿一個刺客,針對刺殺目標發動了致命一擊,然後突然出現了一股神秘力量,將這致命一擊給擋住了,並且持續守護著目標,導致刺客後續的一系列攻擊都無法實施。
BCH集團非常費解:這股神秘力量到底從哪裡來的?
前面說過,除了 BCH 集團自己控制的算力,另外擁有比較大的算力的,就只剩下魚池、國池和幣信礦池這三方。
魚池和國池都是散戶的算力,他們根本無法動用,只有幣信礦池基本都是自己的算力,也就是說只有幣信有這個條件做這件事。
答案呼之欲出:幣信!
是的,這股神秘算力就是幣信的自有算力。
幣信在 BCH 集團准備針對比特幣發動第一次也是最強的一次算力暴擊的時候,出手了。
其他人沒辦法做這件事情,只有幣信有這個條件,只有幣信能做,那就由幣信來做!
為了比特幣的未來,舍我其誰?
要知道,當時難度沒降下來,礦工挖 BCH 肯定是不劃算的,幣信礦業頂著每天幾十甚至上百比特幣的巨額虧損,硬生生守護了比特幣一個難度周期!(即兩周時間)
BCH 集團也很快反應過來,知道這肯定是幣信乾的好事,但是沒辦法,在技術上他們是無法拒絕幣信的算力的,只能乾瞪眼。
通過這個方式,他們終於將幣信算力趕出了 BCH 網路,這才得以對比特幣實施算力暴擊。
幣信礦場剛停機,他們就迫不及待開始拉盤了,BCH 開始大漲,但那個時候已經他們無力回天了,因為最佳狙擊時機已過,他們已經失去了「天時」,效果大打折扣。
盡管後面 BCH 針對比特幣多次算力暴擊,導致比特幣網路算力經常不穩定,但勝負已定,已經無關緊要,不影響大局。
經此一役,幣信損失慘重,不但損失了十幾天的比特幣挖礦收益,礦場也不得不搬離,損失的比特幣在現在看來,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幣信為守護了比特幣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幫比特幣擋住了致命一擊,做了比特幣信仰者該做的事情。
雖然幣信因為這件事幾乎將以前所有挖礦賺到的利潤都一次性虧了出去,但長期來看,幣信肯是受益的。
後記
這些往事封存已久,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其中的細節,也不知道幣信當年做的事情,這其實也沒什麼,幣信一直都活得很好。
但是這么多年來,幣信一直被一些別有用心者抹黑造謠,實在心累,想想還是寫點文字,將事實公布,免得無辜吃瓜群眾被其誤導。
分叉風波已經過去多年,比特幣依然還是那個比特幣,比特幣社區也比以前更加健壯,這是我們這些比特幣信仰者最大的幸福。
Long Bitcoin, Short the world!
#歐易OKEx#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7. 比特幣挖礦的難度和算力
難度是對挖礦困難程度的度量,即指:計算符合給定目標的一個HASH值的困難程度。
difficulty = difficulty_1_target / current_target
difficulty_1_target 的長度為256bit, 前32位為0, 後面全部為1 ,一般顯示為HASH值:, difficulty_1_target 表示btc網路最初的目標HASH。 current_target 是當前塊的目標HASH,先經過壓縮然後存儲在區塊中,區塊的HASH值必須小於給定的目標HASH, 區塊才成立。
例如:如果區塊中存儲的壓縮目標HASH為 0x1b0404cb , 那麼未經壓縮的十六進制HASH為
所以,目標HASH為0x1b0404cb時, 難度為:
比特幣的挖礦的過程其實是通過隨機的hash碰撞,找到一個解 nonce ,使得 塊hash 小於 目標HASH 值。 而一個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 就是其「算力」的代表, 單位寫成 hash/s 或者 H/s
算力單位:
比特幣系統的難度是動態調整的, 每挖 2016 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 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 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 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 10分鍾 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 10 分鍾)
全網算力是btc網路中參與競爭挖礦的所有礦機的算力總和。當前難度周期全網算力會影響下一個周期的難度調整, 如果全網算力增加,挖礦難度增大,單台礦機固定時間的產出就會減少。目前全網算力大概是24.42EH/s, 一台螞蟻S9礦機的算力大概是14TH/s
那麼, 已知當前全網算力,下一個周期難度將如何調整呢?
根據公式:
因為出塊時間要穩定在10分鍾, 也就是600s:
那麼,在3.46e+12的難度下, 一台算力為14TH/s的礦機平均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出一個塊呢?
根據公式:
有:
結果大概是12270天
8. BCC怎麼挖礦
BCC挖礦和比特幣挖礦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採用了動態挖礦的策略。
BCC在剛誕生的時候延續了BTC的挖礦難度,礦工是出於信仰賠錢挖礦的,在比特幣誕生之初甚至12個小時才出一個塊,為了保證BCC網路穩定的發展,燃滾BCC採用挖礦難度動態調整策略,這樣可以保證BCC的出塊速度能夠很好的適應算力的下降。
BTC是每2016個區塊進行一次難度調整,而BCC在此基礎之上增加了「如果過去6個區塊的MTP間隔時間大於12小時,則下一個難度下調20%「的規則。目前,BCC挖礦難度已經降低了很多,是BTC挖礦難度的13%左右。BCC目前的出塊速度已經接近平均10分鍾出一個塊。
BCC挖礦原理:
BCC的前世就是比特幣,分叉之前它存儲的區塊鏈中的數據以及運行的軟體是和所有比特幣節點兼容的,而到了分叉那一刻以後,它開始執行新的代碼,打包大區塊,這樣就在鏈上形成了一個硬分叉。目前BCC還是一個期貨,將於8月1日正式分叉成為一個新幣種。
比特幣面臨的安全問題:
用戶的第一個安全威脅來自用戶激活的硬分叉或UAHF-在分叉時控制其私鑰的所有BTC持有人獲得了相等數量的BCC。
那問題就來了:國內很多設計比特幣的交易平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許多投資者使用第三方交易或不支持的軟體錢包,但投資者本人沒有控制其私鑰,所以最終是第三方交易平台收到了新的貨幣。有些平台會通知客戶,有些則不會。
許多投資者紛紛在硬分叉前幾個小時將其持有的資產轉移到支持的比特幣錢包,而不擁有獨立錢包的投資者只能等待。
網路釣魚攻擊或其他惡意攻擊的機會眾多,特別是考慮到大多數針對Bitcoin的成功惡意攻擊都集中在控制私鑰或黑客交換,而不是直接攻擊貨幣。關於比特幣安全,也可以加本人微信號seciot交流。
BCC在技術上與BTC非常相似,增加了更大皮猛余的區塊化和事務重放保護,後者以一種新的簽名方式形式。Bitcoin現金交易使用一個新的SIGHASH_FORKID,這可以防止Bitcoin現金交易在比特幣塊上被重播。
新簽名HASH也帶來了額外的好處,如輸入值簽名改進了硬體錢包的安全性,並消除的二次HASH問題。總之,它可以說在理論上比BTC更安全,它的目的是要啟動和使用更快更便捷。
然而,BCC確實面臨著一個主要的威脅,即大多數攻擊,即單個實體獲得網路處理能力的51%以上的安全風險。同時兩個塊鏈共享的共同敵人是中斷攻擊,多數攻知悄擊者利用網路中斷來分裂網路,用來提高成功幾率。
同時分區網路和網路延遲攻擊都是威脅,根據最新的研究paper顯示,對於所謂的分散式網路來說,容易比假定的更少,其中20%的比特幣節點被託管在少於100個IP前綴中。
9. 比特幣算力大幅下降,會有什麼影響
1、低成本的幣可能增加市場的拋壓
尤其是7nm礦機的大規模上市,其挖礦成本在26000人民幣上下, 對於礦工而言,仍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出於運營維護礦場日常的需求,必然存在部分拋壓,算力的下降,反倒會減少市場上流動的幣。
2、礦機商為了新礦機的銷售,可能通過打壓幣價,淘汰老礦機,從而增加新礦機的銷售量
以上一款主流老礦機螞蟻S9為例,當算力增加到100EH/S時,只要幣價達到7000美元左右,螞蟻S9以上的老舊礦機都將淘汰,只要這樣的幣價維持2個月左右,將倒逼礦場與礦工出清老礦機,購買新的大算力礦機。
3、當前市場普遍看好減半行情,為了減少下降的阻力,極有可能會經歷一波下行
為減輕減半的下降主力,市場有較大的可能經歷一波下行,礦場與礦工為了為了鎖定挖礦的收益,有較大的可能採取套保措施,從某種程度上,會增加市場的下降阻力,增加上行的風險。
也就是說算力下降的背後,是由於幣價的下行,以及7nm礦機的投產,在利潤空間增大的刺激下,市場購買大量新型礦機,投入到挖礦中,從而造成比特幣算力的下降。
眾所周知,算力的大幅上漲,是幣價上漲的結果,而不是幣價上漲的原因。反倒是大算力礦機投產導致的算力的快速上漲,增加了比特幣的拋壓,增加了下行的風險。
比特幣算力下降影響價格嗎?
首先,如果BTC的價格可以維持,目前還在挖礦的礦工利潤上升了,而且上升的比例不止15%,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之前有礦工電費成本10元,能挖到20元的幣,利潤是10元,難度下降之後,能多挖15%的幣,就是23元,電費成本不變,利潤就是13元,利潤上升了30%。前段時間幣圈有大佬說礦場和部分礦工可能在托盤,因為BTC的價格即將跌破他們的關機價,現在來看,由於利潤上升,他們的底線可能會下調,短期內對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是一個利空,不過影響BTC價格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比特幣算力下降意味著什麼?以上就是比特幣算力下降意味著什麼的相關內容,其實挖比特幣的算力實質上是一直在求解,這樣就能保證最長的鏈條擁有全網最大的工作量,從而不會被更改,這樣也就實現了比特幣系統是堅固的,是不會被人攻擊的,也就是說比特幣算力是為了維護比特幣網路的安全,因此比特幣算力對於比特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對於礦工來說,比特幣算力也是極為重要的,畢竟比特幣算力的變化直接影響礦工挖礦的難度。
比特幣挖礦賺不賺錢,有5個非常關鍵的數據對其產生影響:比特幣價格、算力、電費成本、全網挖礦難度、礦機成本價。後面4個因素,彼此之間互相影響,最後可能對BTC價格產生影響。
4月6日,一篇題為《中國比特幣區塊鏈運行的碳排放量與可持續性的政策評估》的論文發表在了《自然通訊》上,來自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學者的這篇論文,引發了中國甚至海外媒體的關注。在國家的「雙控」目標下,新疆、內蒙等地的火力發電的礦場被迫停止運營。在針對比特幣挖礦的監管要求下達後,近期比特幣全網算力暴跌了20%。
那麼比特幣全網算力大跌以後對廣大礦工有什麼影響呢?首先咱們要這里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挖礦難度調整。中本聰在發明比特幣時,將難度調整的邏輯寫在了代碼中,每個全節點中獨立自動發生。這個邏輯是:比特幣大約每10分鍾挖出一個塊,每挖出2016個塊調整一次,正常情況下,每14天左右會調整一次難度,挖礦的難度是根據之前一個周期的比特幣全網算力來調整,所以難度和全網算力是相關的,時間上有一定程度的滯後。概括來說,挖礦難度調整是為了調整出塊(比特幣)的快慢,難度越高出塊越慢,難度越低出塊越快。
從上圖可以看出,預測挖礦難度會在5月30日下降到21.86T,不難猜測,近期的難度下降比較明顯的原因有兩方面:1、國家監管出拳,整頓內蒙、新疆等地的虛擬貨幣礦場,礦場停運導致的全網算力下降。2、BTC價格大幅下跌,導致老的礦機已經不賺錢,這部分礦機的關機會導致全網算力下降。
那麼全網算力、挖礦難度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呢?這里有一個邏輯,全網算力下降說明挖礦的人少了,導致的結果是出塊的速度加快,也就是挖礦難度下降了。那麼咱們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全網算力下降,致使挖礦難度下降,礦工更容易挖到比特幣了呢?
更好挖了,錢都讓別人賺去了
10. 為什麼比特幣是固定在十分鍾確認是什麼在控制礦工的挖礦速度可以簡單說一下嗎
控制確認速度的是爆塊時間,而爆一個區塊的平均時間是要按照難度調整來進行調節的;難度周期為2016個區塊,大約是14天,在這個周期內,如果平均爆一個塊的時間超過了10分鍾,那麼難度下降就會使得上面所說的平均時間下降,同理反之。挖礦的難度調節是由比特幣系統自行控制的。占系統總算力較大的爆塊幾率隨之也會變得更大(一天平均產生6×24=144個區塊,每個區塊的發現者將得到至少25BTC的獎勵),因此算力大的也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
我們通過以上關於為什麼比特幣是固定在十分鍾確認是什麼在控制礦工的挖礦速度可以簡單說一下嗎內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為什麼比特幣是固定在十分鍾確認是什麼在控制礦工的挖礦速度可以簡單說一下嗎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