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比特幣區 > 比特幣礦工費基本單位

比特幣礦工費基本單位

發布時間:2025-02-23 20:27:33

Ⅰ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礦工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礦工,您首先需要明確礦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礦工是比特幣區塊鏈網路中的一部分,通過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來驗證交易,從而獲得比特幣作為獎勵。這過程被稱為挖礦

成為礦工的首要步驟是購買礦機,這是一種專為比特幣挖礦設計的高性能計算機設備。在購買時,需要考慮礦機的功耗、算力、單位功耗比以及日產出等關鍵指標。市場上有多款值得信賴的礦機品牌,如螞蟻、神馬、芯動、阿瓦隆和翼比特等,您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

接下來,您需要選擇一個可靠的礦場。在家挖礦可能不經濟且影響生活,而礦場通常提供穩定供電和較低的電費,成為礦工的首選託管方式。在選擇礦場時,應關注其負荷大小、供電穩定性、電價高低以及電損大小等指標。在礦場託管,礦工需支付電費、上架費等費用。電費通常包括礦機實際功耗產生的電費以及因電損產生的額外電費。

為了最大化利益,您需要加入礦池。在區塊鏈早期,單台電腦挖礦尚能獲得收益,但隨著全網算力的不斷增加,獨立挖礦的方式變得無利可圖。為此,Geek在比特幣論壇上提出了礦池的概念,將礦工聯合起來,集中資源和按比例分享利潤。目前,常見的礦池包括幣印、魚池、螞蟻礦池和btc.com等。

在加入礦池後,您需要連接礦池,以確保礦機能夠正常挖礦。以螞蟻礦池為例,您需要注冊賬戶、設置錢包地址和其他相關設置。錢包地址用於接收挖到的比特幣,而最低打款額則規定了礦池向您發放比特幣的最低額度。您還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挖礦模式和幣種,以及設置賬戶的安全級別和子賬戶。

在完成設置後,告知託管礦場您的礦工號和所選礦池,即可開始挖礦之旅。了解不同礦池的使用教程,如幣印的poolin.com/、魚池的f2pool.com/等,可以幫助您更加順利地進行挖礦。

成為礦工的流程看似簡單,但每個步驟都需要謹慎考慮。選擇可靠的經銷商和礦場對保護自身利益至關重要。如果您在選擇和操作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們進行咨詢和交流。

Ⅱ 用筆記本在家挖礦,一天可以挖幾個比特幣

現如今如果還試圖用筆記本或家用電腦在家裡「挖礦」,絕對是吃飽了撐得慌,除了浪費電之外,連比特幣的最小單位1聰都不可能獲得(1比特幣為1億個聰)。

如果挖礦這件事真的有這么簡單,那麼多礦場就不會設置在深山老林離發電廠很近的地方,礦場里的每一台算力驚人價值不菲的礦機都極為耗電,可謂是吃電的老虎。

如今一台專業礦機的算力達到了驚人的110TH/s,功率為3250w,也就是一個小時耗電3.25度。

這樣一台算力達到了110TH/s的礦機,挖礦一年可以產出0.2158個比特幣,年耗電量為284700度電,電費如果以3毛錢計算就是85410元/年,如果是以正常的市電電價挖礦一年下來還真可能連本都撈不回來。

110TH/s的算力是什麼概念?

1H/s就是每秒一次哈希碰撞,而1TH/s就是每秒1000G次哈希碰撞(1萬億次),那麼110TH/s的算力就是110萬億次哈希碰撞。

拿一塊七彩虹的GTX 1080Ti Neptune水冷顯卡,這張顯卡對於一台普通的電腦來說已經很炸了,通過超頻後測得的算力大約是1.8GH/s,也就是0.0018TH/s。按照這樣的速度來挖一個比特幣,可謂是何年何月,還不如洗洗睡吧,更別提用普通的家用電腦來挖比特幣了。

用家用電腦挖礦放到2010年以前還是有可能的

在2010年挖一個比特幣需要經過7.3M次哈希碰撞,也就是730萬次哈希碰撞。在那個時候,如果你懂得怎麼去挖礦,用普通的電腦還是有可能挖出比特幣來的。奈何在當時比特幣的價格並不足以對一般人產生誘惑力,就跟所有人都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買房一樣。

自從2016年開始比特幣的價格就隨著挖礦的難度系數蹭蹭地往上漲,給人的錯覺就是比特幣的價格是和算力的增加而增加的。實際上我們細微的觀察算力曲線和價格曲線就會發現,價格和算力並不成正比,不管是價格還是算力都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漲有跌。這時我們就會發現它具有了股票、債券、期貨這樣的市場屬性,是可以被炒作的,它也會受市場、政策等因素影響。

按照中本聰的演算法,比特幣的總量大約為2100萬個,最開始的時候,每完成一次記賬就會獎勵50個比特幣,但每過4年獎勵就會減半,預計到2140年獎勵就會變為0,所以越是往後,挖出比特幣的難度系數就會越大。

這么說似乎可以認定比特幣是一種稀缺的資源,但它並沒有貨幣的屬性,僅僅只是一串毫無用處的字元串。只是幣圈的這些人哄抬它就水漲船高了,假如有一天這個巨大的泡沫破裂了,比特幣就是一串字元串,接盤的人就是那些手握比特幣而出手不了的人。

比特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比特幣就是維持區塊鏈記賬系統中的一種獎勵機制,對於整個區塊鏈記賬系統來說參與挖礦的人越多,參與賬本數據確認的人也就越多,區塊數據也就越安全。如果沒有這種獎勵機制,區塊鏈記賬系統就玩不下去了。

區塊鏈中的每一個節點都擁有記賬的權利,但每筆賬單記賬權是通過接一道數學題來獲得,只不過這道數學題很難解,並且越來越難解。誰先算出難度系數內的值,誰就擁有優先記賬權。計算出來的值通過驗證後,和賬本一起封裝,廣播到區塊鏈中,這樣就完成了記賬的過程,然後就會獲得相應的比特幣獎勵。

細細想來挖比特幣還真的是挖了個寂寞

那麼多礦場的礦機每年耗費那麼多電,僅僅為了解一道又一道的數學題從而獲得比特幣交易的記賬權利。這些電用來作為工廠生產不香嗎?哪怕用來吹吹空調也劃得來。

比特幣被資本裹挾後,然後資本在高位臨近崩盤時撤離,會不會又是一地雞毛,一片哀嚎呢。所以普通人還是別想用筆記本挖比特幣這件事了。

筆記本一天挖幾個?你是來 搞笑 的嗎?比特幣礦機又叫高頻計算機,為什麼叫高頻計算機,因為他的運算速率是以T為單位,三年前一台11.5T的礦機都需要一年時間挖一個比特幣,1T=1024G,而且比特幣挖狂周期是不斷衰減的,也就是同樣算力越往後挖一個時間越久,你的工作筆記本估計也就8G,你說一天能挖幾個?

你還想一天挖幾個比特幣?大概你可以想像一年能不能挖出0.1個比特幣。

按現在的通行說法,普通電腦挖礦,大致上回不來電費的本。雖然筆記本是公司的,但家裡的電費是你自己掏吧。所以,性能本來就縮水的筆記本去挖礦,一定在電費上讓你老開心了。

天上不會突然掉餡餅的。

比特幣在2月20日早晨突破了56000美元,截至13時30分,比特幣價格為55624美元左右,24小時上漲8.29%,24小時內成交量為753.9美元,市值達1.04萬億,進入「萬億俱樂部」。

以上這樣的數據看著當然誘人,一枚比特幣的價值近40萬人民幣,是很多普通上班族不吃不喝工作六七年的工資,想用筆記本在家挖礦,估計連電費都賺不回來。

一夜暴富,想想就好,還是腳踏實地一些好。

保持當前比特幣的全網算力難度不變,即便是你用當前3060顯卡來挖比特幣,那麼這個時間也需要1400年才能挖出一枚比特幣。所以不要有任何實質性的幻想,你接觸比特幣的時間現在已經是2021年,不是2009年的那個時間節點。

比特幣由原先的幾美分已經一路上漲至目前最高的5.8萬美元,換句話說2009年左右比特幣的價格只有幾元人民幣,但是到目前為止已經上漲到了30萬人民幣一枚的價格。再加上比特幣的無國界和去中心化屬性,在過去11年的時間里,比特幣的全網算力已經呈現出指數爆炸式的增長,世界各地電力豐富穩定的地區都有比特幣的專業礦場存在。

所以目前我們任何更先進的家用電腦都是無法直接去挖掘比特幣的。要不然為什麼我們能夠聽到專業的比特幣礦場和相對應的礦機?現在都是幾百上千個顯卡集中組成的專業礦機來貢獻比特幣的算力,誰先打包出了相對應的區塊,誰就能獲得6.25個比特幣的獎勵。

時代已經發展到了目前的這個階段,如果現在是2009年甚至於2010年的那個時間節點,家用電腦當時確實是可以支持挖掘比特幣的,全網算力不高參與量極少,因為那個時候很多人都不了解比特幣,當時的比特幣也並不值錢。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在2010年上半年的時候,當時一部分的礦工在淘寶網上出售相對應的比特幣,當時的價格是5元人民幣到10元人民幣一枚。即便是2011年的下半年比特幣當時的價格也才60元人民幣左右。

但是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基本上比特幣的發展階段就已經越過了調用電腦貢獻算力的時代,開始進入到了專業的礦機時代。當然目前比特幣的價格對於相對應的挖礦而言是有豐富的利潤回報率的,但是在比特幣熊市的時候基本上挖礦是呈現出虧損狀態的,那個時候只有墊資囤幣等待牛市周期到來才能獲得總的盈利。

所以現在也不要輕易的去參與到專業的比特幣挖礦行業中,這個行業的入門門檻極高,並且需要專業的人員以及很大的資金鏈支撐,風險也是比較大的。

一天挖幾顆?以現在比特幣的價格近5萬美元一顆,別人都是在房間里放幾十上百張顯卡用貨架裝著挖礦,以筆記本挖礦解碼的速度,估計幾年都沒有一顆,想要挖礦至少還是要配備1050ti以上的顯卡才行,而且顯卡越多,解碼越快,同時對電費,顯卡壽命消耗也是不小的費用,作為普通人還是最好不要打比特幣的主意,容易踏空摔疼

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你也相信?就算真能挖到,那也需要你有強大的伺服器陣容,而並非是你的一台小電腦能做的。而且挖一個不是按照天來計算,是你以年做單位來計算,你算算,你一年能挖一個不??

大兄弟醒醒,你這個想法容易上當受騙。

不勞而獲的心理太重,盲目跟風的行為也重,最好的還是不切實際。

還是腳踏實地吧。

4千台3kW礦機,一天24小時能挖出一個BTC,你的20台筆記本算力比不上一台礦機,按此計算,你一台筆記本需8萬天才能挖出一個幣,平均一天24小時能挖出8萬分之一個比特幣。

但是你一台筆記本,即使挖8萬/365=220年,肯定挖不出一個比特幣,因為每隔2年左右,區塊鏈所藏幣的數量會減半,按此邏輯,你這筆記本挖一萬年也挖不出一個比特幣[捂臉][捂臉][捂臉]

兄弟你想的太多了,不知道你有沒看過一個新聞,疫情期間韓國很多網吧全都不營業改挖礦了,整個網吧的電腦一天也挖不了多少,何況一個筆記本了。我有個朋友專門做挖礦的,他在雲南的中緬邊境那裡建的礦場。就是因為那裡電費便宜。以前還有很多人在內蒙古建礦場,因為點都是偷的,但是後來被抓住判刑了。所以咱們不是圈裡的人基本操作不了,還不如多發發文章賺點零花錢呢!

Ⅲ 什麼叫比特幣區塊鏈(在比特幣中,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

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區塊鏈在公共管理,能源,酒店經營,交通等領域都與民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但這些領域的中心化特質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可以用區塊鏈來改造。

去中心化的完全分布式DNS服務通過網路中各個相互之間的點對點數據傳輸服務可以實現域名的查詢和解析,可以用於某些重要的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和固件沒有被篡改,可以進行監控軟體的狀態和初始,發現不良的篡改,並確保使用了物聯網技術的系統所傳輸的數據沒用經過篡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區塊鏈

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有什麼作用?

什麼是區塊鏈?會對以後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比特幣白皮書英文原版其實並未出現blockchain一詞,而是使用的chainofblocks。最早的比特幣白皮書中文翻譯版中,將chainofblocks翻譯成了區塊鏈。這是「區塊鏈」這一中文詞最早的出現時間。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9年1月10日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其實非常簡單和形象的理解我們可以想像為把生活的一切事情都以數字化的形式實現,衣食住行,看病,教育等等的一切,以互聯網為基礎,在家就可以輕松搞定,不論去哪裡辦事還是交易,手機就可以完全操作完成,隨著不斷的發展我們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在網上輕松完成,比容工作,生產,種植等等,當然5g的崛起帶來的到底是什麼現在也沒有人可以精準的預測,但是肯定會給生活和社會形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區塊鏈誕生自中本聰的比特幣,自2009年以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類比特幣的數字貨幣,都是基於公有區塊鏈的。

數字貨幣的現狀是百花齊放,列出一些常見的:bitcoin、litecoin、dogecoin、OKcoinetc,除了貨幣的應用之外,還有各種衍生應用,如NXT,SIA,比特股,MaidSafe,Ripple,Ethereum等等。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宣布對數字貨幣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會議肯定了數字貨幣在降低傳統貨幣發行等方面的價值,並表示央行在探索發行數字貨幣。

可以用區塊鏈的一些領域可以是:

?智能合約

?證券交易

?電子商務

?物聯網

?社交通訊

?文件存儲

?存在性證明

?身份驗證

?股權眾籌

可以把區塊鏈的發展類比互聯網本身的發展,未來會在internet上形成一個比如叫做finance-internet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就是基於區塊鏈,它的前驅就是bitcoin,即傳統金融從私有鏈、行業鏈出發(區域網),bitcoin系列從公有鏈(廣域網)出發,都表達了同一種概念——數字資產(DigitalAsset),最終向一個中間平衡點收斂。

區塊鏈體系結構的核心優勢包括:

任何節點都可以創建交易,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確認之後,就可以合理地確認該交易是否為有效,區塊鏈可有效地防止雙方問題的發生。對於試圖重寫或者修改交易記錄而言,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區塊鏈實現了兩種記錄:交易(transactions)以及區塊(blocks)。交易是被存儲在區塊鏈上的實際數據,而區塊則是記錄確認某些交易是在何時,以及以何種順序成為區塊鏈資料庫的一部分。交易是由參與者在正常過程中使用系統所創建的(在加密數字貨幣的例子中,一筆交易是由bob將代幣發送給alice所創建的),而區塊則是由我們稱之為礦工(miners)的單位負責創建。

所以終上所述,這無疑是一個改變生活的新技術,未來的整個社會的生產活動都會以區塊鏈作為底層邏輯展開進行,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觸手可及,加上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融入,能讓我們輕松搞定現在看來貌似比較繁瑣的事情,比如一些證券市場的交易,和理財活動的智能化匹配。

通俗易懂的說區塊鏈是將人財物,人機物、人場貨一體化,打包做成一個整體;把它放在一個基礎設施上來運行的網路計算中心。

現在筆者的腦洞不夠大,無法想像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很期待!

這個問題,我了解一二,下面我們就認識一下這個神秘的東東-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越是熱潮,越要去偽存真。首先,我們先得搞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區塊鏈技術。

舉例說明,以網上購買水果為例。

以網購買水果的流程如下:

使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形態後,購買水果的流程如下:

小結:

1、我們發現,原有的交易流程是:買家跟賣家做交易,所有的關鍵流程都是在跟支付平台打交道。這樣的好處在於:萬一哪個環節出問題,賣家和買家都可以通過平台尋求幫助,讓平台做出仲裁。但平台發生重大bug或被黑客攻擊,導致一段時間內的轉賬記錄全部丟失,損失怎麼處理是一個麻煩事。

2、使用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流程是:所有人的賬本上都有著完全一樣的交易記錄,即使支付寶的賬本伺服器壞了,賣家的賬本還存在,買家賬本還存在。這筆交易一旦發生,就再也抹不去痕跡。

這就是區塊鏈的核心,就是「記賬+認賬」四個字。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成熟離不開以上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的基礎和鋪墊,區塊鏈不單單是一種技術,更是提供了一種服務模式和解決方案,為互聯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1、區塊鏈+金融

2、區塊鏈+供應鏈管理

3、區塊鏈+智能製造

4、區塊鏈+公共服務

5、區塊鏈+教育就業

6、區塊鏈+文化娛樂

7、區塊鏈+支付

8、區塊鏈+發票{深圳已啟用}

區塊鏈的可追溯性及不可篡改性,與金融行業天生本質及需求,恰好結合到一起,這使得區塊鏈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應用,是到目前為止最為深入、相對成熟的領域。區塊鏈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未來的科技競爭,也必將是屬於區塊鏈的競爭。

理解區塊鏈很重要,這對於識破各種偽區塊鏈騙術很重要。

如果別人用一堆專業術語來解釋區塊鏈,您很難聽懂,他自己也未必真懂。

所以,我們首先建立起一道心理防線。給您兜售概念、講一大堆不明覺厲專業術語的人,可能就是騙子。要千萬小心!

理解區塊鏈要知道區塊鏈最核心的訴求是什麼。您想像,當今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世界,最擔心什麼?

隱私,對就是隱私。如何保護隱私?您隨時可能被監控著,您個人的任何資料隨時都有可能被人竊取。如果個人隱私得不到絕對保護,那互聯網就會變成另一個權力金子塔。站在金子塔頂的是誰?是最聰明的技術高手,是平台提供者,是信息監管者。您我,可能是這個金子塔底的人。

最初發明區塊鏈的人懷著個人被互聯網完全吞噬的嚴重憂慮,試圖創造一種絕對安全的加密技術,把個人隱私鎖起來。這種技術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加密技術。實際上,與其說是把隱私鎖起來,還不如說是把隱私撕碎,然後把各個碎片分配到不同人手裡私下保管。除非所有人都同意把碎片拿出來拼出完整的密碼,否則真相無法再現。這也就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機制,即去中心化。

但是光去中心化還不夠,還必須讓那些偷密碼碎片的人無處遁形,讓小偷的每一個動作都被無法擦除的記錄下來,並在互聯網中隨處擴散,公之於眾。這就是區塊鏈的第二個機制,即不可匿機制。您想,哪個窺探隱私的人不是鬼鬼祟祟的?

總結起來,區塊鏈就是要把隱私分散地藏起來,把任何再現這個隱私的行動記錄起來並公之於眾。看到這,您可能要為區塊鏈拍手叫絕了。先別急,世上哪有那麼好的事?存在絕對安全的烏托邦嗎?如果真能實現絕對意義上的區塊鏈,政府的存在還有意義嗎?不錯,區塊鏈最初就是無政府主義的化身。它的終極意義註定不會實現。它的生存可能必須依附權力,註定成為另一個被精緻包裝的謊言,騙人的幌子。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必然也必須為區塊鏈的發展指定框架,對區塊鏈的價值進行重構,將區塊鏈裡面裹挾的反政府、反國家企圖驅逐出去。區塊鏈的一些技術能夠具體應用,但絕不能宣揚什麼去中心化。總之,對區塊鏈要保持高度警惕。美麗的外表下面往往藏著毒刺。絕對理想化的配方往往成了毒葯。那個說能絕對保護你隱私和資金安全的人,才是真正的偷窺狂和吸血魔。

我們最能保護隱私的方法或許只能是不要有任何隱私,完全坦盪地生活,要麼活成一輪太陽,要麼活成一個酒神。

觀點:1.區塊鏈概念最早起源於比特幣技術屬性(分布式數據存儲記賬、去中心化、無法篡改交易記錄、點對點信息傳輸、共享機制…),但後來有人把概念繼續延伸和擴展到很多商業領域便於資本炒作,2.現實中的區塊鏈(目前市面上的區塊鏈非常混亂),炒作概念在股市圈錢的居多,還存在缺乏監管漏洞,法律法規問題等,甚至存在洗錢的情況(區塊鏈產品實際運作是一回事,背後資本運作是另一回事),就目前而言全世界的計算機體系無法滿足區塊鏈屬性特徵的技術要求(比如分布式數據存儲記賬,去中心化……,),網路帶寬以及存儲技術和計算機運算體系都無法實現交易運行要求(很容易通過計算機技術手段讓你的網路堵塞或無法完成分布式數據存儲或交易隨時中斷或延遲等實際應用產生的風險,另外就目前全球的計算機體系而言很容易破解區塊鏈底層程序(這是目前全球的計算機存在的致命缺陷,0和1二進制邏輯,另外如果採用逆區塊鏈模式運算演算法非常容易破解區塊鏈,這種逆運算模式也完全可以篡改所有交易記錄,如果未來真正意義的量子計算機面市,更可以直接秒破所有區塊鏈計算機體系,比特幣挖礦就是龐氏騙局,3.目前全球市面上的區塊鏈大多基本都是資本炒作概念圈錢,

區塊鏈的提法已經有幾年了,去年初聽一個區塊鏈大佬說,2018年是區塊鏈最好的發展之年,過了這一年,外發展就落後了。什麼是區塊鏈?影響的說,就像豬大腸,一節一節連在一起。區塊鏈就是要把這些區塊連在一起,固定下來,採用計算機和互聯網加密技術,防止向外泄露秘密。這項技術不能通過專業術語講給非專業人士聽,一般情況下聽不懂。只能打比方來說明。我來舉兩個例子:

1.甲乙丙丁四個人在麻將館打麻將賭錢,每局用籌碼,散夥的時候一次性結賬,甲輸了1500元,乙輸了300元,丙贏了200,丁贏了1600。結果,甲只有1000元,其他人都理清了,但甲還欠丁400元。這件事,只有這四個人都知道,這四個人就是一個區塊。口說無憑,這種事也不會寫欠條,今後甲不還錢,怎麼辦?這事除了甲乙丙丁4人在場,其他人都不知道,如果甲要賴賬,說根本不欠錢,也只有乙丙丁這3人知道甲賴賬,其他人不好判斷甲是否欠錢不還。所以,區塊鏈的價值需要擴大參與面,如果這4個人當時打麻將的時候,有十幾個朋友圍觀呢?這甲賴賬的成本就大了吧?這是現實生活的區塊。延伸到互聯網呢?那就有無限可能了,場景就多了。

2.假如甲乙丙丁四個人是在一個500人的生意群裡面做生意,這500人的群就是一個大區塊。有一次,甲向乙要了一萬元的貨,但是沒有及時打錢給乙,甲當時說3天內就打錢給乙。這事在群里大家都知道,如果甲在3天內沒打錢給乙,那這個群里的其他498位生意夥伴都知道了,甲如果要賴賬不還,自己在這個生意圈裡面的聲譽就受到影響。這是一個區塊。

後來,甲又想丙做生意,丙向甲要貨,甲說,你先打5000定金,馬上就發貨,丙打了5000塊錢給甲,結果甲遲遲不發貨,這事群裡面的人都知道,這又是一個區塊。兩個區塊連在一起,大家對甲的信譽就懷疑了。這樣搞幾次,甲先生今後還玩得下去嗎?這就是區塊鏈的價值。

區塊鏈,看似復雜,其實也不復雜;看似簡單,其實真要操作起來也很難。區塊太小,沒有什麼意義。區塊想要做大,會涉及隱私和商業秘密,比如談戀愛這事,就不方便在大群里說;比如合作做大生意,就不方便事前在群里(區塊)公開討論。不過,區塊鏈技術使用的場合還是有的,比如扶貧工作、救災資金管理等,曬在陽光下,大家都知道,相互來監督。舉了這兩個例子,不知道大家了解了一點沒有?

【關於區塊鏈最核心、易懂的簡介】

一、區塊鏈是如何創造信任的?我們以「1」、「2」、「3」來總結區塊鏈的特點:

-「1」句話概括區塊鏈:可信的分布式資料庫;

-「2」大核心性質:分布式、不可篡改;

-「3」個關鍵機制:密碼學原理、數據存儲結構、共識機制。

「分布式」與「不可篡改」的性質保證了區塊鏈的「誠實」與「透明」,這是區塊鏈能夠創造信任的基礎。

二、行業方面,預計未來3-5年將以金融行業為主,逐漸向其他實體行業輻射,更切合實際的場景加速落地,行業從「1到N」發展到包括娛樂、商品溯源、徵信等。

未來,區塊鏈除了自身運用側鏈、閃電網路、跨鏈等技術外,更需要與5G、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從而提升技術性能和鏈下數據質量並減少資源浪費。

三、智能合約可能是區塊鏈上最具革命性的應用。如果智能合約在區塊鏈上實現廣泛運用,經濟分工將在互聯網時代進一步細化,全球范圍內的各網路節點將直接對接需求和生產,更廣泛的社會協同將得以實現。

如果上述願景實現,區塊鏈技術與行業的結合有望迎來「從1到N」的爆發時刻,它的爆發或將不是線性的而是非線性的,區塊鏈也才可能從「信任機器」升級成為引領產業浪潮的重要「引擎」。

去中心化。防止作弊。原來一個人記賬,可以改,現在是50個人,每個人記錄一筆,每個人都賬本都有記錄,你能把50個都改了嗎?50個賬本是通的,除非都改掉。所以用處很大。

看到很多人回答,普通人不能直觀地理解。我簡單明了地解釋一下,區塊鏈就是去中心化,發生一件事的時候,大家都記下,且有自己的密碼,不可篡改。

就是黑客想改,也得一個一個來,累死他,事實上不可能,至少目前。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區塊鏈在國際匯兌、信用證、股權登記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領域有著潛在的巨大應用價值。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行業中,能夠省去第三方中介環節,實現點對點的直接對接,從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快速完成交易支付。

看了這么多高人的精心指點,本人還是一臉懵,就只記得好像以前有人利用這個所謂的「區塊鏈」做傳銷……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有兩個含義:

1、區塊鏈(Blockchain)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2、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像一個資料庫賬本,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這項技術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漸得到了銀行與金融業的關注。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1、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2、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

(3)比特幣礦工費基本單位擴展閱讀:

1、比特幣對等網路將所有的交易歷史都儲存在「區塊鏈」(blockchain)中。區塊鏈在持續延長,而且新區塊一旦加入到區塊鏈中,就不會再被移走。

2、區塊鏈共享價值體系首先被眾多的加密貨幣效仿,並在工作量證明上和演算法上進行了改進,如採用權益證明和SCrypt演算法。

3、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群分散的用戶端節點,並由所有參與者組成的分布式資料庫,是對所有比特幣交易歷史的記錄。

4、區塊鏈技術將應用於金融行業的徵信,交易安全和信息安全。區塊鏈在金融方面可以形成點對點的數字價值轉移,從而提升傳輸和交易的安全性。

Ⅳ 挖比特幣為什麼費電

比特幣挖礦過程中,需要礦機的Asic晶元24小時幾乎滿負荷地運轉,不斷地進行哈希碰撞。同時這個過程中又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因此礦機的電源風扇、機箱風扇也要24小時以90%左右的速度旋轉,進行散熱。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比特幣礦機是螞蟻S17,功耗大約在每小時2200瓦左右,24小時運轉的單台功耗大約是48~50度電每天。而一般的散戶礦工至少也都是以幾十台為計量單位的,大點的礦場是以「千」和「萬」來計。這樣一來,每天消耗的電的度數自然就十分驚人了。

Ⅳ 區塊鏈余額怎麼計算

區塊鏈一般概念摘要

雖然是個前端開發,但是阻擋不了我八卦各種熱門的心。下面簡單匯總下一些學習到的概念性東西。

1、區塊鏈技術隨比特幣誕生,因此先了解比特幣概念

2、比特幣是什麼

(1)、基於分布式網路的數字貨幣

3、比特系統運行原理

(1)、所有節點都會保存完整賬本

(2)、賬本保持一致性

4、區塊鏈記賬原理

hash函數在區塊鏈技術中有廣泛的運用

(1)、哈希函數hash:任何信息hash後會得到一個簡短的摘要信息

(2)、hash特點:簡化信息、標識信息、隱匿信息、驗證信息

(3)、區塊鏈記賬會把時間節點的賬單信息hash,構成一個區塊

(4)、比特幣系統約10分鍾記賬一次,即每個區塊生成的時間間隔大約10分鍾

(5)、記錄下一個賬單時,會把上一個區塊的hash值和當前賬單的信息一起作為原始信息進行hash

(6)、每個區塊都包含了之前區塊的信息,這些區塊組合成了區塊鏈

5、比特幣的所有權-非對稱加密應用

比特幣系統使用了橢圓曲線簽名演算法,演算法的私鑰由32個位元組隨機數組成,通過私鑰可以計算出公鑰,公鑰經過一序列哈希演算法和編碼演算法得到比特幣地址,地址也可以理解為公鑰的摘要。

(1)、轉賬是把比特幣從一個地址轉移到另一個地址

(2)、地址私鑰是非對稱的關系,私鑰經過一系列的運算(其中包含兩次hash),就可以得到地址,但是從地址無法得到私鑰

(3)、轉賬成功後廣播其他節點,其他節點驗證成功後再轉發到相鄰的節點,廣播的信息包含了原始的信息和簽名信息

(4)、驗證,其他節點驗證簽名信息是不是付款方用私鑰對交易原始信息簽名產生的,如果是才記錄(再驗證有足夠余額)

6、比特幣如何挖礦

(1)、完成記賬的節點可以獲得系統給予的一定數量比特幣獎勵(這個獎勵過程也就是比特幣的發行過程,因此大家把記賬稱為挖礦)

(2)、一段時間內只有一人可以記賬成功,因此需要收集沒有被收集的原始交易信息,檢查有沒有餘額、正確簽名

(3)、為了提高記賬難度,十分鍾左右只有一人可以記賬,hash結果需要若干0開頭,並且進行hash時引入隨機數變數

(4)、隨著更多礦工的加入,游戲難度越來越大,計算難度加大,電力損耗等加大,國內電力成本低,中國算力占整個網路的一半以上

(5)、網路中只有最快解密的區塊,才會添加到賬本中,其他的節點復制,保證賬本的唯一性。如果有節點作弊,導致整個網路不通過,則會被丟棄再也不會記錄到總賬本中。因此所有節點都會遵守比特幣系統的共同協議。

【關於區塊鏈會延伸到那些領域的思考】:

由以上的概念可以總結出,區塊鏈技術存在這安全性、唯一性、去中心化。

原則上是可以避免部分信息泄露,讓確認方既可以確認你的身份,又無需暴露自己的真是用戶信息等。

目前區塊鏈技術集中被運用再比特幣,我覺得後續更大的意義應該在需要數據私密性、安全性的領域。

【關於區塊鏈目前發展的瓶頸和局限性思考】:

由於每個節點都參與了整個賬本記錄活動,難免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損耗。以及加大了每個節點的計算難度,後續的發展和普及需要每個節點的硬體提升。

追蹤和管理數字資產新姿勢,教你學會查看區塊鏈賬單

賬單記錄價值流通和狀態,是金融服務的基礎功能。

我們常用的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都會為普通用戶和商家記錄一筆交易,提供不同維度的查詢、統計和分析服務。

比如大家愛曬的支付寶年度賬單,會統計用戶全年的總收支、消費種類、余額寶和其他理財收益、點外賣的次數等。通過大數據技術,展示各個地域,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興趣和趨勢,讓消費者更了解自己周邊的消費環境,商家能夠及時把握市場需求。

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路里,交易被永久的記錄在鏈上,公開透明,人人可查。

但是由於區塊鏈的設計更傾向於保證不可篡改和數據壓縮需求,導致業務層面的過濾查詢功能缺失。加上不同鏈的規則不同,追蹤和管理加密資產變的異常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數字資產投資者常常感嘆「總覺得帳沒算明白「的原因所在。

SixPencer推出全新區塊鏈記賬神器,目前已支持比特幣(Bitcoin)和以太坊(Ethereum)底層的資產追蹤和管理,免費使用,無需注冊。

一經推出,受到了包括礦工、資管機構、OTC商戶、加密創業公司、數字資產投資者的喜愛。

作為專業的資管工具,不僅能夠查詢所有鏈上交易記錄,實時查看賬戶余額和持有資產,而且提供每日各幣種收支情況、支持單或多地址聚合收支統計、地址畫像分析和圖表、大額交易記錄排行、聯系人管理等。

進入網站後,在首頁搜索框,輸入比特幣或以太坊地址,點擊搜索即可進入該地址的總覽頁面。

我們以目前ETH持有量全網排名第一的地址:(標簽:bitfinex1)?賬戶作為demo賬戶進行演示,所有數據均為真實鏈上數據。

這里簡單介紹下區塊鏈上的地址和銀行賬戶的區別。在區塊鏈上,地址就類似於銀行卡號,知道地址就等於知道銀行卡號一樣,可以向其轉賬。

但不同的是,區塊鏈是不可篡改的分布式公開賬本,通常具有匿名性,任何人可以對任何地址進行公開查詢。銀行賬戶只能查詢本人的賬戶信息,無法通過銀行卡號得知其他人的賬戶信息。

如果用戶有多個地址,或者想追蹤其他地址,均可以通過搜索,所有搜索過的地址信息會在資產組合頁面進行匯總,點擊下拉框即可切換或者刪除賬戶。

SixPencer除包含區塊鏈瀏覽器提供的基礎信息外,添加展示了一些個性化的指標,幫助用戶了解自己的鏈上畫像,也可以追蹤其他賬戶的鏈上軌跡。在下面總覽頁面可以查看地址的資產概覽、歷史指標、收支統計、持有資產信息。

地址概覽

創建時間:第一次收到ETH的日期

凈資產:所有資產,包含ERC20token資產的合計美元價值

ETH排行:持有ETH數量在所有以太坊地址中的排名

ETH余額和估值:持有的ETH數量和其對應的美元價值

歷史指標

歷史指標展示交易量、交易次數、代幣分析和聯系人分析四大維度。通過統計,算不清的糊塗賬終於能算清了,比如最簡單的會計計算,ETH總收入=ETH余額+ETH總支出+ETH總手續費。再比如總交易次數=轉入交易次數+轉出交易次數。

由於以太坊網路的特殊性,所有轉賬的手續費都是以ETH支付。因此我們將手續費單獨羅列出來,在交易明細中也支持手續費單獨篩選,幫助用戶統計手續費支出。

一些有趣的數據,demo賬戶手續費支出為1.1556ETH,ETH單筆大額轉賬達90萬個ETH,持有代幣數量有350種,交易次數最多的代幣是USDT,與其交易過的地址僅37個。

一般持有上百種不同資產的地址通常都是交易所地址,加上交易次數和聯系人並不多,可以排除是對外地址,基本可以判斷是bitfinex交易所內部使用地址。

收支情況

統計了本月全部資產合計收入和支出,支出包含手續費支出。

持有資產情況

展示持有的資產數量、價值、資產價格和24h漲跌幅。demo賬戶這類交易所的地址,持有資產通常10頁都放不下。

SixPencer除了提供地址的交易流水外,還支持全歷史交易記錄查詢和篩選、余額信息、日收支統計等。

交易明細

從下面頁面可以清晰得知ETH資產的本月收支情況,用戶還可以根據日期,資金流向、交易分類和標簽系統進行篩選,根據自身需求進行更細致的統計,後面會介紹如何進行指定地址的交易篩選。

點擊上圖中的ETH下拉框,可以切換到其他幣種的交易詳情頁面,比如切換到USDT的交易詳情查看USDT的明細狀況。

除月賬單外,SixPencer展示每筆交易的交易明細,提供交易方向、交易對手方、交易金額、賬戶余額、交易時間、每日收支情況等信息。下圖可以看到近6筆ETH交易均為從bitfinex3賬戶轉入bitfinex1的交易。

交易詳情

點擊任意一筆交易明細,即可進入該筆交易的交易詳情頁。交易哈希是每筆鏈上轉賬都有的唯一不可篡改的交易ID,類似於訂單號的概念。

通過交易哈希就可以查詢到一筆交易的具體信息。

下面所展示的交易數量、交易狀態、交易時間、發送和接受方、手續費等都是這筆交易的具體信息,在這里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SixPencer提供個人標簽和備注系統,用戶可以對單筆交易,進行個性化分類和備注,幫助記憶,不遺忘每一筆交易。

如何快速找到和指定地址的交易信息?

時間變久,交易變多後,查詢鏈上指定交易信息就變得異常復雜和困難,SixPencer將交易信息按照業務需求進行細化,並提供標簽系統輔助用戶進行自定義交易查詢和統計。

比如想要查詢2020年6月地址(標簽:bitfinex3)一共向demo賬戶轉入了多少ETH。通過我們的賬單系統,僅需兩步操作即可查詢。

1、打標簽:為了演示,我們將「bitfinex3「這個標簽重命名為「測試test」。

2、篩選:將日期篩選為6月1日-6月30日,在篩選欄選中「轉入」,並在最下面的標簽欄選中「測試test」,點擊保存。

保存後即可搜索出所有6月「測試test」轉入到demo賬戶的交易信息,從下圖可以看出6月份,demo賬戶共從標簽為「測試test「的地址收到58,440.2489個ETH。

如果用戶想查詢和多個指定地址的交易,選中多個標簽後,調整日期、資金流向等信息即可進行資產的自動統計。

在分析一欄,用戶可以查詢地址不同維度的圖表分析信息,包含余額、交易、分類和排行四大維度。分別點擊各維度還能夠查看更多詳細數據和圖表。

余額:余額展示資產的余額數量和價值走勢

交易:交易展示全部交易、轉入和轉出的交易數量、交易數量價值和交易次數走勢

分類:分類根據平台地址標簽系統對交易類型進行統計,反應地址的交易偏好

排行:排行按照交易次數展示活躍聯系人,按照交易金額展示大額交易

比如排行分析,能夠很快查看與某個地址的具體交易金額和大額轉賬情況。如下圖,demo賬戶與標簽為「測試test」的地址在本月一共交易了177次,其他與demo賬戶交易較多的都是ERC20Token合約調用交易。

從下圖看,大額排行也都是與標簽為「測試test」的地址交易信息,表格展示交易對象、交易時間、交易方向、交易數量和價值。對交易所大戶感興趣的,可以查詢交易所地址的大額轉賬信息,看看哪些地址都是充提大戶。

通訊錄展示所有和demo賬戶有過交易記錄的地址,除平台自帶的標簽體系外,用戶可以對地址添加標簽或者重命名標簽。

標簽:展示平台標簽系統已知標簽和用戶自行添加的標簽

最近聯系人:展示最近30天有過交易記錄的地址/標簽

全部聯系人:展示所有有過交易記錄的聯系人地址/標簽,交易數量超過1萬筆的地址,取最近1萬筆交易的聯系人展示

綜上,SixPencer的全新資產追蹤和管理工具能夠提供比區塊鏈瀏覽器或者錢包更綜合的查詢和分析功能,作為一款工具產品意在輔助用戶進行數字資產管理,通過對鏈上用戶畫像的進一步解析,幫助大家更好的決策。

我們認為區塊鏈的公開透明機制應該讓數據查詢更簡單,但目前按照實際業務需求快速查詢區塊鏈數據仍然是難點痛點,並成為商業落地的一大阻礙。

數字資產交易僅僅是其中一小塊,未來還將有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SixPencer將繼續推出更多實用工具,讓數據更好為業務服務。

說文解字第3課:區塊鏈Blockchain

在幾年前曾經吹起一陣比特幣風潮,讀者在當時可能就聽過區塊鏈,然而最近國內外的金融機構又開始研究、推出採用區塊鏈為技術基礎的金融服務,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夠吸引正規金融機構的青睞?

分散式記帳系統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核心技術之一,它最主要的特色是能夠打造無法竄改、去中心化、高度透明、匿名的記帳系統,可以提供低成本、高安全性的轉帳服務,而進一步能夠做為金融管理的工具。

要了解區塊鏈,要先從它的運作原理開始看起。以比特幣的應用為例,在每次交易的時候,系統就會將交易內容與相關資訊封存為1組區塊,而將所有區塊按照時間排列起來,就會產生所謂的區塊鏈。

由於區塊鏈詳細記錄了世界上每筆交易的資料,因此只要從第一筆資料統計到最後一筆資料,就可以算出哪個「錢包」擁有多少「錢」。

需要注意的是,區塊鏈並非直接儲存每個「錢包」中的余額,而是每次交易中「錢」的流向,所以在查詢余額的時候,只需驗證區塊鏈中每筆資料的真偽並進行統計,就能得到每個「錢包」的最終余額。

由於產生區塊需要進行復雜的密碼計算,如果以集中式的伺服器進行運算,就需准備許多效能很高的電腦來滿足需求。然而比特幣的做法是將運算分散到所有進行「挖礦」的電腦上,這些電腦稱為節點,會在驗證交易、封裝區塊之後得到一定金額的獎勵,因此會有許多礦工為了賺取比特幣,而投入電腦進行運算,如此一來就不需特定伺服器,而是將所有運算工作分散到比特幣網路的各個節點。

▲區塊鏈由許多區塊串聯而生,由於可以從第一筆至最後一筆轉帳記錄,並具有高度安全性,因此很適合金融應用。(圖片來源:Bitcoin:APeer-to-PeerElectronicCashSystem)

理論上可破解,但實際上不可行

在區塊鏈的運作過程中,所有節點都會共同驗證每個新加入的區塊,以確保交易的正確性,當某些節點記錄的區塊息與其他節點不符時,其他節點就不會承認該筆交易,因此交易記錄就不會被寫入區塊鏈。

不過區塊鏈的安全性,在理論上就不是牢不可破。只要有人能夠支配整個網路過半的運算效能(即掌握51%的運算效能),它就能創造假冒的交易記錄,並保證能搶先在其他節點完成運算、提出異議之前,完成區塊運算並將資料寫入區塊鏈,如此一來它就能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重復使用同一筆比特幣進行支付行為。

用電玩游戲舉個簡單的例子,這種攻擊就像是使用金手指,能將金錢修改為永遠不會減少。

不過從實際面來看,比特幣的使用者非常多,因此網路中有相當多的節點,其中還有許多使用特殊電腦進行運算的職業礦工,所以全部節點運算能力的總合值相當大,一般人或組織很難憑一己之力掌握51%的運算效能。

假設目前所有節點運算能力加總起來,相當於100台超級電腦,那麼攻擊者就需要准備101台超級電腦來取得過半運算效能,這在實現情況中不太可能達成。

退一步想,假設萬一真的有人能夠支配過半運算效能,那麼他也同時也能壟斷比特幣的發行以及交易手續費,並從中賺取相當大的利益,反之如果他選擇了竄改交易資料,那麼比特幣的使用者變會對這種貨幣失去信心,導致比特幣的價值崩盤,甚至是一夕之間「鈔票變壁紙」。

因此假設攻擊者是以利益為出發點,那麼他就算能發動51%攻擊,他也不會這么做,如此一來便能確保比特幣與區塊鏈仍然是安全的。

▲比特幣是區塊鏈極具代表性的應用實例之一。

說文解字使用範例:區塊鏈

O:區塊鏈能將驗證交易的負荷分散至網路中的每個節點。

X:腳踏車停好之後,記得要用區塊鏈鎖上。

UXTO與余額

區塊鏈入門從使用錢包開始,我們最關注的是錢包的賬戶余額。可看過很多區塊鏈資料以後,一直存在一個疑問,錢包的余額信息存在區塊鏈的什麼位置?一直沒有找到,只有一個相近的概念叫UTXO(UnspentTransactionOutput),但看完以後還是對應不上。直到翻遍網上所有關於UXTO的資料,才知道在中本聰設計的比特幣系統中,並沒有餘額這個概念,「比特幣余額」是由比特幣等錢包應用派生出來的產物。錢包的余額是通過與賬戶相關的多個UXTO算出來的。下面且聽我詳細道來。

了解過一點點會計學,我們現在的會計系統絕大部分採用的是一種叫做「借貸記賬法」的方法,賬目分成借方和貸方,每發生一筆業務都要登記兩個以上的科目。

簡單來說,Alice轉賬給Bob1美元,使用借貸記賬法至少要產生兩條賬目,Alice賬戶減少1美元,Bob賬戶增加1美元。這種記賬法在企業經營、企業審計中有無數的好處。但是這種記賬法也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產生記賬錯誤和記賬誤差。一筆交易需要登記兩條以上的賬目,本質上記錄的是「交易的結果」,而不是「交易本身」。

中本聰發明了UTXO(UnspentTransactionOutput)交易模型,並將其應用到比特幣當中。UTXO是「未花費的交易輸出」,簡單來說就是,每一筆比特幣交易實際上都是由若干個交易輸入和輸出組成的。交易輸入是資金來源,交易輸出是資金去向,每一筆交易都要從交易輸入中花費出去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未花費的交易輸出(UTXO)。每一次的交易輸入都可以追溯到之前的UTXO,直至最初的挖礦所得。

由挖礦所得創建的比特幣交易,是每個區塊中的首個交易,又稱之為coinbase交易,它由礦工創建,沒有上一筆交易輸出。

在比特幣交易中UTXO就是基本單位,一個UTXO一旦被創建就不可被繼續分割,它只能當作是下一筆交易的輸入被花費掉,花費後產生新的UTXO,這樣周而復始地實現貨幣的價值轉移。所以我們在比特幣錢包中所看到的賬戶余額,實際上是錢包通過掃描區塊鏈並聚合所有屬於該用戶的UTXO計算得來的。

因此,當我們在說某人擁有1枚比特幣的時候,我們實際上說的是,在當前的區塊鏈記錄中,有若干筆交易的UTXO收款地址寫的是這個人的錢包地址,這些UTXO的總和是1個比特幣。

比特幣的UXTO系統遵守兩個規則:

我們以以太賬戶為例,打開etherscan.io,選擇BLOCKCHAIN-AllAccounts,這樣可以看到所有地址與余額,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查看詳細信息。如果看不懂,沒關系,把自己的以太地址輸入到右上角的搜索框回車後,會顯示地址的余額和詳細交易記錄,如下圖。

至此,我能理解李笑來老師說為什麼他的賬戶沒有餘額,只有UXTO了,O(∩_∩)O哈哈~,內行人不要說外行話嘛。

Ⅵ 如何計算挖礦每天所獲得的收益

雖然每個人擁有的礦機數量不同,想算出自己的每日收益,其實很簡單,優質的比特幣站點都有相關的軟體幫你計算出最終收益,但是你想知道收益的產出原理嗎?

那麼各位要先明白挖礦的基本信息:

區塊·獎勵(BlockReward): 每挖出一個新的區塊,系統會給礦工的獎勵比特幣,目前區塊的獎勵是6.25比特幣。

算力(Hashrate): 算力(也就是哈希值碰撞)是比特幣網路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即為礦機計算哈希函數輸出的速度。比特幣網路必須為了安全目的而進行密集的數學和加密相關操作。

例如,當網路達到10Th/s的哈希率時,意味著它可以每秒進行10萬億次計算。

難度(Difficulty): 比特幣系統的難度是動態調整的,每挖2016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10分鍾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10 分鍾)

比特幣網路初始難度定義為1,即Difficulty=1,它所表示的意思是,比特幣網路剛開始運行的時候,每進行2^48/(2^16-1)≈2^32次Hash計算,理論上能挖出一個區塊。

隨著挖礦算力的提升,比特幣挖礦難度在不斷提升,當挖礦難度為D時,理論上挖出一個新區塊需要進行D*2^32次哈希運算。

礦工的算力為H(單位為hash/s),他每天(24小時)的幣產出為P,挖礦難度為D,系統獎勵為R,那麼:

難度X6.25獎勵(R)X時間=比特幣產出

P=H×x6.25×(24×60×60)D×232

數學不好的小夥伴不要慌,可以直接通過相關網站查詢到當天全網算力難度,編寫此文章時當天難度為【16.95T】

假設礦工算力為1TH/s(即10^12H/s),

當前的難度=16.947.802.333.946(16.95T)

加上系統當前的區塊獎勵=6.25比特幣,

計算可以得出1T每天(24小時)

可以獲得收益=0.00000742BTC

當然,這只是一個最基礎的PPS收益演算法,除了區塊獎勵外,還有打包交易的曠工費,這部分的計算和礦池的結算方式有所相關。

礦池還有多種結算方式。以上介紹的是最為基礎的結算方式PPS(PayPer Share)。根據礦工提交的有效工作量來結算收益。

目前比特幣礦池主要的結算還有FPPS和PPS+等等,可以讓你在基礎上獲得而外的獎勵。

目前基本上收益方式多為選擇PPS+結算的礦工,他們與礦池的關系相當於打工者與公司的關系,礦工的收益不受礦池幸運值波動的影響。不管礦池幸運值如何,PPS結算方式下,只要礦工算力、挖礦難度、系統獎勵確定了,礦工的收益就是確定的,拿穩定的「工資」。

數學不太好的,實在看不懂的小夥伴。記得關注今日礦工,一起研究挖礦小樂趣。

Ⅶ 比特幣「挖礦」到底有多耗電

2021年末,牡丹江一犯罪團伙想通過虛擬貨幣挖礦賺錢,便租下幾個小區車庫,購置了60餘台「挖礦」設備,但是開挖後才發現「挖礦」設備耗電量大太,於是就動就了歪腦筋,購買了變壓器、高壓電纜等設備,通過搭接小區進線方式竊取國家電能想節省耗電成本。但是沒用上三個月就被順藤摸瓜的我公安民警抓了個正著。沒收了所有的挖礦設備和非法所得,還將面臨一大筆的罰金和刑事責任。

據新聞報道西部某省一家從事「數據業務」的企業,2020年全年納稅僅25萬元,但月均耗電量卻高達2500萬度!今年前4個月,納稅僅9萬元,但月均耗電量高達4500萬度,折算能耗約為1.5萬噸標煤。經調查發現,這台企業實則就是一家「礦場」。這么大的電力損耗,但是實際真的為社會貢獻卻是微乎其微。另外你可能還不知道,全世界最主要的礦場有60%是在中國,因此很多專家人都說,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挖礦生意,就是給我們的子孫們「挖坑」呀!

好在國家已經及時的發現這個情況,並在去年5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由此國內大的礦場紛紛轉向了海外,剩下小也由地上轉入了地下。相信在國家重拳整治下這些破壞生態,浪費電能的挖礦行業將無所遁形。

Ⅷ 比特幣都有哪些基本概念和術語如何通俗地理解它們

比特幣
首字母大寫的Bitcoin用來表示比特幣的概念或整個比特幣網路本身。例如:「今天我學了些有關Bitcoin協議的內容。」
而沒有大寫的bitcoin則表示一個記賬單位。例如:「我今天轉出了10個bitcoin。」該單位通常也簡寫為BTC或XBT。
比特幣地址
比特幣地址就像一個物理地址或者電子郵件地址。這是別人付給你比特幣時你唯一需要提供的信息。然而一個重要的區別是,每個地址應該只用於單筆交易。
對等式網路
對等式網路是指,通過允許單個節點與其他節點直接交互,從而實現整個系統像有組織的集體一樣運作的系統 。對於比特幣來說,比特幣網路以這樣一種方式構建——每個用戶都在傳播其他用戶的交易。而且重要的是,不需要銀行作為第三方。
哈希率
哈希率是衡量比特幣網路處理能力的測量單位。為保證安全,比特幣網路必須進行大量的數學運算。當網路達到10Th/秒的哈希率時,就意味著它能夠進行每秒10萬億次的計算。
交易確認
交易確認意味著一筆交易已經 被網路處理且不太可能被撤銷。當交易被包含進一個 塊時會收到一個確認,後續的每一個塊都對應一個確認。對於小金額交易單個確認便可視為安全,然而對於比如1000美元的大金額交易,等待6個以上的確認比較合理。每一個確認都成 指數級地降低交易撤銷的風險。
塊鏈
塊鏈是一個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比特幣交易公共記錄。塊鏈由所有比特幣用戶共享。它被用來驗證比特幣交易的永久性並防止雙重消費。
密碼學
密碼學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它讓我們創造出可以提供很高安全性的數學證明。電子商務和網上銀行也用到了密碼學。對於比特幣來說,密碼學用來保證任何人都不可能使用他人錢包里的資金,或者破壞塊鏈。密碼學也用來給錢包加密,這樣沒有密碼就用不了錢包。
簽名
密碼學簽名是一個讓人可以證明所有權的數學機制。對於比特幣來說,一個比特幣錢包和它的私鑰通過一些數學魔法關聯到一起。當你的比特幣軟體用對應的私鑰為一筆交易簽名,整個網路都能知道這個簽名和已花費的比特幣相匹配。但是,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猜到你的私鑰來竊取你辛苦賺來的比特幣。
錢包
比特幣錢包大致實體錢包在比特幣網路中的等同物。錢包中實際上包含了你的私鑰,可以讓你消費塊鏈中分配給錢包的比特幣。和真正的錢包一樣,每個比特幣錢包都可以顯示它所控制的所有比特幣的總余額,並允許你將一定金額的比特幣付給某人。這與商家進行扣款的信用卡不同。
區塊
一個塊是塊鏈中的一條記錄,包含並確認待處理的交易。平均約每10分鍾就有一個包含交易的新塊通過挖礦的方式添加到塊鏈中。
雙重消費
如果一個不懷好意的用戶試圖將比特幣同時支付給兩個不同的收款人,就被稱為雙重消費。比特幣挖礦和塊鏈將就兩比交易中那筆獲得確認並被視為有效在網路上達成一致。
私鑰
私鑰是一個證明你有權從一個特定的錢包消費比特幣的保密數據塊,是通過一個密碼學簽名來實現的 。如果你使用的是錢包軟體,你的私鑰就存儲在你的計算機內;如果使用的是在線錢包,你的私鑰就存儲在遠程伺服器上。千萬不能泄露私鑰,因為它們可以讓你消費對應比特幣錢包里的比特幣。
挖礦
比特幣挖礦是利用計算機硬體為比特幣網路做數學計算進行交易確認和提高安全性的過程。作為對他們服務的獎勵,礦工可以得到他們所確認的交易中包含的手續費,以或脊及新創建的比特幣。挖礦是一個專業的、競爭激烈的市場,獎金按照完成的計算量分割。並非所有的比特幣用戶亮檔都挖礦,挖礦賺錢也並不容易。
Bit
Bit 是標明一個比特幣的次級單位的常用單位 -1,000,000 bit 等於1 比特幣 (BTC 或 B⃦).,這個單位對於標示小費、衫鍵滲商品和服務價格更方便。
BTC
BTC 是用於標示一個比特幣 (B⃦). 的常用單位。

Ⅸ 比特幣礦機為什麼用電量那麼大

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路與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在投資之前,建議您先去了解一下項目存在的風險,對項目的投資人、投資機構、鏈上活躍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資或者誤入資金盤。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應答時間:2020-11-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閱讀全文

與比特幣礦工費基本單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叫央行數字貨幣 瀏覽:479
比特幣與什麼沒關系 瀏覽:100
比特幣dns列表 瀏覽:986
比特幣走勢哪個平台可以看 瀏覽:210
eth和btc買哪個 瀏覽:283
比特幣真假識別 瀏覽:150
btc會變成bcc嗎 瀏覽:171
怎麼把btc提到錢包里 瀏覽:769
比特幣最高與最低 瀏覽:57
寶物聯網數字貨幣 瀏覽:793
比特幣大白話解釋 瀏覽:711
區塊鏈王東林教授 瀏覽:935
虛擬貨幣雷達幣心得體會 瀏覽:765
中行等五部委叫停數字貨幣發行 瀏覽:449
中國關閉比特幣 瀏覽:1000
比特幣hash演算法原理 瀏覽:220
比特幣目前賬本的大小 瀏覽:774
比特幣礦工費基本單位 瀏覽:740
數字貨幣場外 瀏覽:969
最早一批比特幣存放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