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如你在半年前定投了BTC(文末附實投表)
最近這幾天比特幣漲勢洶洶,從4月2日開始上漲後幾乎日日攀升,截止到昨天竟然突破了7500美元大關,不少小韭們在5000美元時期沒有入場,總期待比特幣能夠回調一些再加倉,殊不知機會在猶豫間稍縱即逝。
由於BTC的暴漲,帶來的除了錯失投機的扼腕嘆息外,小K發現有不少群體還陷入了極度瘋狂的追漲狀態,主流幣漲了想上車主流幣,大餅都漲到這么高了又問大餅可不可以買?在此小K送大家兩句話: 幣圈永遠不缺機會,本金在希望就在,永遠不要追漲殺跌。要買就買在無人問津時,要賣就賣在高潮迭起時。
那麼在市場充滿風險和機遇時,我們這些幣圈小白如何投資才能賺到錢呢?在這里,小K向大家介紹一個投資策略中最簡單、風險最小、門檻也是最低的一種方法—— 定投 。
定投這一詞來源於股票類,債券類基金市場,因為數字貨幣市場波動巨大的特性,定投的方式也被廣大投資者所青睞。
它主要強調三個固定:固定的時間、固定的金額、投資到固定的策略。即說好了老時間,老地方,少一次,少一毛都不算定投。
1.首先不需要一次性花費很多的錢。 比如你每周投入200元用來買比特幣,投資門檻降低,不會對生活造成壓力。當然投入金額請根據自身經濟水平來衡量。建議按每月收支結余的一半拿來定投,剩下的一半留作備用金。一是用於應付生活中的意外開支,二是當幣市超跌時,手裡有餘錢加大投入。
2.其次定投對入場時機要求不高。 本來按照到底梭哈、跌就買入的思維,小韭們會嘗試逢跌就買。人人都想抄底,可在誰都不能預知未來的情況下,你不能保證你抄到的價格就是底,很有可能就是半山腰。但是選擇定投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你選擇的幣種是可信賴的,是你長期看好的,那麼定期投入,漲跌通吃的情況下,可以分攤你的成本。
3. 由於貴的時候買入的份額少,便宜的時候買入的份額多,這就 具備了反彈快,下跌慢的特點 。
數字貨幣和股市類似,如果連續大幅下跌,定投也沒有辦法,只是有兩個方法,可以幫助大家在定投時賺多賠少!
在市場不明朗的時候,選擇自建定投策略時,注意各種幣的比例配置,根據市場深度分散投資。比如你一個月工資1萬,每月基本花銷4000,還剩6000元。那麼定投資金可以設置為3000元,像BTC,ETH,EOS類的主流幣各投資1000,或者按照7:2:1的定投比例配置主流幣:平台幣:小幣種。以此用來降低風險,同時耐心持有,等待市場上升期,自然開花結果。
這里我把止盈分3類:
1.按市場情緒止盈
市場情緒按照巴菲特說的名言「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分為恐懼和貪婪兩類,我們可以根據周圍炒幣人群參與某個幣種的熱度來判斷,也可以參考一些行情資訊APP里對於某個幣種的市場情緒分析,或者關注一下資金流入流出量的比例來判定是恐懼還是貪婪。但是該方法相對感性,只能做定性判斷,而且所處圈子不同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
2.按幣種估值止盈
按照幣種的估值指數水平來進行操作判斷,當估值較低時就加大投入,估值較高時就減少投入到停止定投並開始贖回。在此可以參考幣種的歷史最高價,當價格達到歷史較高估值區間後,就應該開始減少定投金額和分批贖回。但是此方法比較適合價格估值較為穩定的幣種,從幣圈跌宕起伏的行情來看,參考難度也較大。
3.按收益率止盈
在定投一開始就設定一個盈利目標或者設定止盈線,當收益到達一定程度時,及時賣出數字貨幣收回所有本金,用收益部分選擇時機繼續定投,用此方法才穩賺不賠!
總結三種方法:選擇正確的幣種,設置較低的止盈目標,達到止盈點時及時撤出本金,後續繼續參考市場情緒和幣價估值,用收益部分選擇時間繼續定投,堅持不懈,才能收獲最大利益!
下面是小K這半年定投BTC的結果。僅供大家參考:
雖然幣圈一夜暴富的機會很多,但我們不能總想著一夜暴富,事實上更多的投資者在幣圈是一夜傾家盪產,像孫正義這種大佬都能買比特幣虧了10個億。所以實現財務自由更合理的方法還是定投,加之持之以恆的耐心。
任他暴漲暴跌時,我自巋然不動中!
2. 中國幣圈黑話編纂本
在幣圈,術語與俚語被廣泛使用,這不僅反映了該領域的獨特性,也展示了數字貨幣市場的復雜性。下面,我們將探討一些常見術語及其含義。
首先,了解幣種是開始幣圈之旅的第一步。法幣指的是法定貨幣,由政府發行,如人民幣和美元,它代表國家的經濟穩定和信用。
比特幣(BTC)的別稱是大餅,以其在幣圈的重要地位得名。以太坊(ETH)則被稱為姨太,因為「以太」二字的諧音。EOS.io系統中的代幣EOS則被稱為柚子,這個稱呼源於其中文諧音。比特幣現金(BCH)因被視為比特幣BTC的分叉幣或競爭幣,而被昵稱為太子。萊特幣(LTC)因其名稱的諧音,也被戲稱為辣條。
空氣幣是指沒有技術支撐,聲稱能大幅升值,但實際價值低的代幣。傳銷幣則是利用拉人頭獲利的模式,通常不提供實際價值。
Token,即通證,是一種區塊鏈上的權益證明。在專業領域,它更准確地被稱為代幣,但「通證」一詞也常被使用。
韭菜指的是那些對市場情況了解不足、容易受到情緒影響的散戶。他們往往在高位買入,低價賣出,就像韭菜一樣被反復收割。
割韭菜是指莊家利用市場操縱,通過低位買入、高位賣出,然後再次打壓價格,重復這一過程,從散戶手中獲取利潤。
項目方是發幣的一方,通常掌握著大量的市場籌碼,能對相關代幣的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鏈圈指的是專注於區塊鏈研發、應用或底層協議的人群,而礦圈則是專注於挖礦的礦工群體。
狗庄則指那些通過操縱市場進行獲利的人,也常用於形容幣圈中行徑惡劣的騙子。
巨鯨是擁有大量資本和持幣的投資者,他們的活動對市場有顯著影響。
建倉是買入或賣出數字貨幣,相當於交易者在市場中的布局。鎖倉則是投資者在買賣合約後,為應對市場不利變化而採取的措施,以鎖定收益或限制損失。
全倉指的是交易者一次性投入全部資金,而空倉則是指將持有的數字貨幣全部賣出,轉為現金。
梭哈則是全倉投入的極端形式,意味著將所有資金投入,期望獲得巨大的回報。
拔網線是對於交易所伺服器故障的諷刺,暗指交易所可能故意停機,以影響投資者的交易行為。
搬磚套利是通過在不同交易所間進行交易,利用價格差異賺取差價的一種策略。
瀑布形容幣價快速下跌的情況,如同瀑布般迅速下降。割肉是指在幣價下跌時,通過減持來止損的行為。
腰斬意味著某種數字貨幣的價格下跌至原價的一半,是幣價大幅下跌的表現。
幣本位指的是以數字貨幣作為結算方式的交易方式,強調數字貨幣作為資產的價值。
交易對如BTC/ETH,表示購買一個BTC需要支付的ETH數量,類似於金融市場的股票交易。
合約交易是一種金融衍生品,用戶可以通過判斷數字貨幣的價格漲跌,選擇買入做多或賣出做空,以獲取收益。
空投是加密貨幣營銷方式之一,代幣團隊向特定或隨機地址發放代幣,為項目宣傳。
ICO是區塊鏈項目籌集資金的方式,通過發行虛擬貨幣換取市場流通常用的虛擬貨幣。
糖果是指數字貨幣發行時免費發放給用戶的數字幣,作為項目宣傳的一部分。
破發是指某種數字貨幣跌破其發行價格,意味著該數字貨幣的價值下跌。
私募是加密貨幣項目籌集資金的一種方式,發起人募集投資人資金進行虛擬貨幣投資。
杠桿是一種金融工具,允許用戶以較小的資金進行較大規模的投資,期望獲得較高的收益。
跳水形容幣價快速、大幅下跌的情況,如同跳水運動員從高台跳下。
踏空是幣價上漲時,沒有及時買入或持有,錯失獲利機會的情況。
護盤是指在價格低迷時,通過購買幣種來防止價格進一步下跌的行為。
白皮書是項目介紹說明書,包含產品介紹、技術細節、商業模式等,是了解項目的重要文件。
3.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曾經廣受青睞的原因是什麼
有幾個原因:
1、比特幣是區塊鏈應用下的第一個數字貨幣
2、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發明者中本聰發行的
3、比特幣是目前市值最大,同時也是單價最高的數字貨幣
綜合以上幾條,比特幣目前在數字貨幣領域的地位無人撼動,打個比方的話,比特幣類似於所有法律中的「憲法」。因此圈內人也稱BTC為「大餅」「大盤」「幣王」等。
希望能夠幫到你,如果覺得不錯的話,歡迎採納!
4. 為什麼比特幣漲跌其他數字貨幣跟著漲跌
有幾個原因:
1、比特幣是區塊鏈應用下的第一個數字貨幣
2、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發明者中本聰發行的
3、比特幣是目前市值最大,同時也是單價最高的數字貨幣
綜合以上幾條,比特幣目前在數字貨幣領域的地位無人撼動,打個比方的話,比特幣類似於所有法律中的「憲法」。因此圈內人也稱BTC為「大餅」「大盤」「幣王」等。
希望能夠幫到你,如果覺得不錯的話,歡迎採納!
5. BTC是什麼東東
1、btc:化工詞彙
BTC是(三氯甲基)碳酸酯的簡稱,是一個化學物質的簡稱,主要有碳、氯、氧組成,化學式是C3Cl6O3,可作為劇毒光氣和雙光氣在合成中的替代產物。
2、btc:企業縮寫
btc指來自中國台灣的BTC 英群企業,是一家研發和生產鍵盤滑鼠和刻錄機的大型高科技企業。英群企業(BTC)以生產高質量的電腦外設著稱,BTC為著名品牌英普瑞(EMPREX)所OEM生產的鍵盤,附加卡皆居台灣第一,尤其是鍵盤產量更高居世界第三。
3、btc:比特幣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4、btc:工程材料
BTC(Buttress Thread Coupling),全稱偏梯形螺紋接箍,是一種API標准螺紋連接類型,常用於石油化工類管材或工具的連接,如固井作業中使用的浮箍,引鞋,管鞋都是使用的BTC扣型連接。
5、btc:電商模式
BTC(Business To Customer)電子商務按交易對象分類中的一種,即表示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Internet開展在線銷售活動。BTC又被稱作B2C,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
6. 挖大餅是什麼
挖比特幣。
比特幣的圖標比較像中國的大餅,被戲稱為武大郎的燒餅。
言論尚不可考證,只要知道大餅代表著比特幣就好了,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些有關於比特幣的其他代號吧。BTC、BCH和BSV其實這三個代稱,都是比特幣,但是三者卻有所不同。比特幣總共經歷了兩次關鍵的分裂,現如今變成了三種貨幣,第一類是現在繼承了比特幣絕大部分遺產,也是現在最被廣泛提起的的BTC,第二類是BCH,第三類是BSV。通常BTC代表著比特幣,BCH是指比特幣現金,和BSV在中文中還沒一個代稱,但是BSV全名是是BitcoinSV,當中的SV是SatoshiVision(中本聰願景)的縮寫。有時候,比特幣是指BTC,有時是指BTC、BCH和BSV三種。
7. 比特幣分叉往事補遺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最近比特幣屢創新高,華爾街機構紛紛入場囤幣,連馬斯克都忍不住公開喊單,得到了主流媒體和金融機構的認可,大家都對比特幣系統的安全性沒有任何質疑。
不過,很多人可能想像不到,就在三年前,比特幣還面臨過誕生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差點被 BCH 集團奪權篡位,甚至連「比特幣」這個名字都差點不保。
比特幣分叉都是上一個牛市的陳年舊事了,本來不想多說,但是最近又有一些無聊的人,抹黑中傷幣信,我們不說話,讓一些不明真相的朋友還真以為幣信十惡不赦,成了反派的代名詞,還是簡單說一說當年的幣信為保護比特幣網路做的一些事情吧。
這些事情都已經過去好多年,這些年來一直沒對外提,也不求什麼名利,只求大家知曉真相,去偽存真,同時也在茶餘飯後,多一些談資。
BCH 分叉黨為什麼仇視幣信?
很多人覺得當年「比特幣分叉」這件事並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這種現象現在在加密數字貨幣社區很常見,可能一個程序員用不了幾天就能成功將一個幣種分叉。
但是在當年,分叉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牽扯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牽扯到諸多信仰和利益,簡直和「佛道之爭」不遑多讓,簡直已經達到你死我活,兵戎相見的地步。
這並不誇張說辭,而是事實。
現實中很多關系非常好的朋友,合作夥伴,因為比特幣分叉這件事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 BCH 分叉集團對比特幣支持者、對幣信恨之入骨?天天懟天懟地各種造謠?而且有時候為了讓自己的謠言看上去邏輯完備,往往不惜花大量時間去搜集各種資料,然後移花接木,張冠李戴,讓眾多不明群眾看了覺得「資料詳實」,大呼過癮。
原因就在於,幣信斷了 BCH 分叉集團的財路。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幣信在瓦解 BCH 集團分叉s行動的過程中,做了許多工作,甚至在關鍵時期守護了比特幣兩周時間,成功瓦解了BCH(之前叫 BCC ) 篡權奪位的陰謀。
不得不說,BCH 集團真的是知行合一,他們也有信仰,他們真的相信 BCH 肯定會成功,能夠打敗比特幣,所以他們把手頭的比特幣基本上都換成了 BCH ,要是被他們篡權成功,其回報之豐厚絕對難以想像。
結果這一切都被幣信在關鍵時刻給毀了,你說他們恨不恨?
幣信和比特大陸的恩怨
有關比特幣分叉的文章有很多,我這里就不再多說,感興趣的朋友看一下虎撲的文章《比特幣分叉往事》或者搜索其他文章了解。
這里主要說說在分叉大戰整個過程中,幣信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因為這個事情遭受了怎樣的損失。
可能很多朋友在 2018 年的時候,看到過比特大陸因專利的事情狀告幣信礦業公司的新聞,其中的被告還有深圳比特微(神馬礦機)和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礦場方)。
當時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其實挺震驚的,因為幣信星空和比特大陸吳忌寒兩人的關系其實一向都非常好,私底下經常一起約飯。
他們怎麼突然就對簿公堂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那個官司中,涉及到的專利叫做串聯供電技術。
說起串聯供電技術,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技術宅男——瓦西里。
瓦西里早年是俄羅斯的 Bitfury 公司(2013 年就已經開始做比特幣礦機公司)的工程師。從 Bitfury 出來之後,2014 年,瓦西里被一個名叫 Yuri 的俄羅斯人忽悠到了中國,因為 Yuri 跟他說他聯繫到了中國的烤貓,能夠拿到他們的晶元做礦機,可以發大財。
那個時候,烤貓公司剛剛宣布,他們不再自己做礦機,而是直接轉型成為晶元提供商,歡迎大家采購晶元。
Yuri 是個典型的商人,由於當時烤貓最新晶元礦機方案不成熟,在嘗試幾次做礦機方案不成功之後,他轉而向烤貓兜售他的「串聯供電」技術。
這項技術早就存在,但是瓦西里受其啟發,第一次成果將其用在礦機主板上。
有了這項技術,礦機可以不用昂貴的電源控制晶元,直接對挖礦晶元供電,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大量成本,還可以不受電源晶元貨源的制約。(當時比特大陸將市場上的電源晶元一掃而空,不但沒貨還抬升了價格)
這項技術說起來簡單,實現也簡單,但研發卻非常困難,因為沒有電源晶元控制,電流無法穩定輸出,很容易造成電流均衡而燒毀晶元。
烤貓對這項技術非常感興趣,於是和 Yuri 談了很多次,但是 Yuri 的條件太苛刻,後來烤貓得知這項技術的實際擁有者並不是 Yuri 而是瓦西里,於是直接找到瓦西里,購買了他的技術,並且還將瓦西里招到了公司當硬體開發工程師。
後來,楊作興從 RockMiner 離開,加入了烤貓礦機( ASICMiner )研發團隊,和瓦西里成為同事,一起研發礦機和晶元。
2015 年,烤貓突然人間蒸發,烤貓公司也原地解散,所有技術封存。後來道楊作興在比特大陸兼職了一段時間,順便將串聯電源技術帶到了比特大陸。
到了 2016 年 ,楊作興有了創業的想法,首先是找吳忌寒聊,得到了吳忌寒的單方面的支持,然後吳讓他去找詹聊一下,卻遭到了詹克團的當面否決,甚至詹還當面將楊作興的商業計劃書直接用碎紙機碎成碎片。
於是,楊作興創辦了神馬礦機,從此和比特大陸打擂台。
自然,神馬礦機也順理成章地用上了串聯電源技術。
值得說一下的是,楊作興創業之前曾多次找到星空聊創業的事情,在詹之後,楊再次找到星空,確認楊下決心要做礦機晶元後,星空聯合其他幾位朋友一起投了,成為了神馬礦機的大股東之一。
星空投資神馬礦機的邏輯很簡單——由於烤貓失蹤,烤貓礦機徹底退出 歷史 舞台,當時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一家獨大,基本處於壟斷地位,這對比特幣網路並不好,很容易出大問題。(事實證明這個判斷是非常正確的)
當時一起投資神馬礦機的,還有魚池的神魚和王純,大家的想法都非常一致,不能讓比特大陸再這樣搞下去。
要知道,為了能夠成功分叉比特幣,比特大陸很早就開始布局,他們在那段時間,將大量礦機優先賣給支持分叉的人,支持比特幣的人反而很難拿到貨。
並且,大區塊的支持者甚至只需要支付 10% 的貨款,這相當於是給他們做了一個五倍杠桿,只需要支付一份算力的錢,就能獲得五份算力。
很多人因此而發家致富,因此也對比特大陸更加忠心耿耿,在支持分叉的岐途上一路走到黑。
幸運地是,神馬礦機研發順利,並且迅速成長成為能夠和比特大陸一較高下的礦機廠商。
幣信礦業當時是比特大陸的超級客戶,為了支持神馬礦機的發展,也采購了大量的神馬礦機。
在分叉大戰期間,當 BCH 集團意識到是幣信在暗中保護比特幣網路的時候,他們採用了圍魏救趙的方式,將神馬公司和幣信礦業公司,以侵犯專利為由,一起告上了法庭。
雖然最終這個官司比特大陸輸了,但是他們卻達到了預期目的——礦場場地方為了避免風險,要求幣信的礦機限時從礦場中搬離,幣信算力因此暫時消失,這場較量才告一段落。
經此一戰,幣信損失慘重。
一方面,幣信用自有算力去阻止 BCH 算力暴擊(後文有解釋),每天就有將近 100 個比特幣的損失(持續了一個難度周期,即 14 日)。
另外一方面,因為礦場被迫搬離,這其中又耽誤了很長時間無法挖礦,中間也有不小的損耗,幣信也遭受了巨大虧損。
不過,這個時候,BCH 集團針對比特幣精心策劃地採用的緊急難度調整演算法(EDA)已經失去了最佳作用時間,他們原本想用這個方式來偷襲比特幣網路的陰謀也徹底破產。
如果當時沒有幣信算力的狙擊,BCH 真的有可能已經成功篡位,不但算力超過比特幣,可能連比特幣這個名字都被其搶走,比特幣可能成長到今天的規模和地位。
因為這件事情,星空和吳忌寒這兩個原來的好兄弟,也因此反目成仇,斷了往來。幣信從此也成為了 BCH 利益相關者的肉中刺,眼中釘,欲處之而後快。
幣信為什麼不支持 BCH ?
眾所周知,其實無論是幣信也好,還是魚池也好,當年和比特大陸的關系其實都不錯,包括香港共識和紐約共識大會,大家都坐在一起談,一起討論。
目的當然是共贏,希望比特幣發展得更好。
但是,這一切在 2017 年之後事情開始有了變化,吳忌寒逐漸有了要分叉的想法,並且他在 2017 年 8 月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
在這個過程中,BCH 陣營的做法一直相當具有攻擊性,一副我就要乾死你的架勢。其實分叉就分叉吧,各自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但是 BCH 從一開始就打算好了,要踩比特幣上位。
其實說來很諷刺,原來的比特幣佈道者,卻搖身一變成為了比特幣最堅定的反對力量,攻訐比特幣也最賣力。
他們說「BCH 才是真正的比特幣」,號召大家把比特幣賣了買 BCH。不知道多少人信了他們的謊言,將自己幸苦囤的比特幣換成了 BCH,因此而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徹底離開了這個行業。請問,這種行為和詐騙有什麼區別?
他們說比特幣區塊小,無法處理太多交易,鏈上非常堵。結果大家發現比特幣沒他們說的那麼堵,於是他們就發起「粉塵攻擊」,短時間內發送大量的小額垃圾交易,造成比特幣網路擁堵的假象。然後他們鼓吹大區塊,造謠說比特幣最終會因擁堵而消亡。(事實上,比特幣至今還活得很好,並且越來越健壯。)
記得當年殺毒軟體是如何作惡的嗎?為了賣出他們的軟體,有些無良公司會自己炮製病毒,等用戶中毒之後,再去兜售產品。他們的行為簡直如出一轍。
當時澳本聰站出來支持分叉,於是他們與其一拍即合,請來了澳本聰為 BCH 站台,寫文章,開發布會,一頓騷操作猛如虎,風光得不可一世。
當時他們萬萬沒想到,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澳本聰這個詐騙犯可不是易與之輩。僅僅是三個月之後,澳本聰就反手給了 BCH 致命 一刀,掀起了差點將 BCH 徹底毀滅的分叉大戰。
沒錯,BCH 分叉比特幣,澳本聰又來分叉 BCH,另外分出個 BSV,真是一出好戲!
幣信一直都是比特幣的信徒,或許 BCH 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後續的推進過程中,幣信自然非常不認可他們所採取的各種作惡手段。
也許這些手段在政治斗爭中非常常見,摸黑陷害競爭對手都是常用伎倆,但這是比特幣社區,寄託了無數人的期望和信仰,最初的信仰者就是一小撮理想主義者,變成這個樣子,肯定是大家所不願看到的。
並且,BCH 背後主要推手是比特大陸,無論是開發人員,還是社區中的意見領袖,大部分都是比特大陸資助的,BCH 儼然就是一個公司幣,過於中心化,想要取比特幣而代之,顯然是不合適的。
並不是說公司幣不行,例如 BNB 這樣的平台幣就做得非常好,但是如果這個公司幣想要干翻比特幣自己上位,那就有點定位不清了。
總之,BCH 集團的很多行為都透露出他們的極其不靠譜,要是將比特幣的未來寄希望在這樣一群人身上,那比特幣遲早玩完,這是所有比特幣社區的人不願看到的。
於是,在關鍵時刻,幣信決定出手干預。
幣信是如何保護比特幣網路的?
不得不承認,BCH 為了贏得這場分叉之戰,的確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准備,在很久之前就開始聘請社區內的一些意見領袖開始造勢,不停地寫文章,有些文章寫得還挺有深度,看上去有理有據,邏輯完備。(後來澳本聰也採用了同樣的套路,忽悠了一大批死忠粉)
除了輿論戰,在技術和未來願景方面,BCH 集團也畫了很多大餅,看上去讓人神往,由於大區塊的特性,的確有很多比特幣無法實現的功能,這讓很多人對其充滿了期待。
如果這些還只是常規操作,那麼有一點不得不讓人驚艷,那就是—— BCH 的緊急難度調整機制(EDA)。
因為 BCH 使用和比特幣同樣的演算法,按正常的思路,BCH 要想分叉成功,並且持續保持出塊,就必須擁有龐大的算力支撐,因為分叉的時候,比特幣網路的難度已經非常大了,小算力根本爆不出塊。
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緊急難度調整機制:如果當前區塊的前6個區塊出塊時間大於12小時,則難度自動下調20%,如果當前區塊的 MTP 時間和從當前塊往前數第6個塊的 MTP 時間相差大於12個小時,就應急降低20%難度。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定時間內不出塊,就會自動下調20%難度,再不出塊就繼續下調 20%,直到出塊為止。這樣就算只有很小的算力,也能保證能夠出塊。
這個機制乍一看像是防守機制,純粹是為了自保,為了自己能夠生存下去而已,但是各位別被其表象所迷惑了,這實際上是一個極具有攻擊性的機制,因為難度只有下調,沒有上調。
設計這套機制的人,深諳人性之道,他們懂得,礦工其實是趨利的,只要哪裡有錢賺,就會用腳投票,直接把算力切到哪裡。
當 BCH 的難度降低了,擁有同樣的算力,那礦工就能夠挖到更多的幣,只要所得到的利潤大於比特幣,那麼礦工的算力就會被吸引過來。
這樣,就算 BCH 的價格比比特幣低,只要難度夠低,礦工就能賺更多錢,算力就會過來。
而 BCH 的算力和比特幣的算力是互斥的,挖 BCH 就不能挖 BTC,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一旦比特幣算力都遷移到 BCH 網路,再配合拉漲幣價,在當時的環境下,還真有可能會被 BCH 篡位成功。
要知道,當時很多中立方都表示過,哪個網路的算力大就支持哪個幣是真正的比特幣。
不得不承認,緊急難度調整機制的設計的確非常天才,所以,這種機制也被人稱為針對比特幣的「算力暴擊」。
BCH 集團醞釀多時,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籌備分叉,他們准備在分叉之後,立刻對比特幣展開「算力暴擊」,即分叉完成之後,就把自己的算力從 BCH 網路撤出,讓難度大幅下降,同時大幅度拉漲幣價,這樣就可以吸引大部分的礦工算力過來,比特幣網路的算力就會暴降,讓比特幣網路因擁堵不出塊而無法運轉,最終一舉奠定勝局。
這個計劃近乎完美。
這簡直就是針對比特幣的陽謀,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就是沒辦法去破解,因為當時 BCH 集團控制了一半以上的比特幣算力,只要吸引 10%左右的算力過來,比特幣網路就可能運轉不了了。
當時除了 BCH 集團控制的算力和礦池,就只有三個礦池佔比比較大,分別是魚池魚池、國池(比特幣中國礦池)、和幣信礦池。
礦池就算想要支持比特幣,那也得礦工答應,礦池是無法控制用戶的算力的,不然礦工肯定會用腳投票直接走人。
所以,BCH 集團當時覺得勝券在握了,估計他們連慶祝酒會都已經准備好了。
但是,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等分叉完畢,BCH 出了幾個塊,當他們將自有算力從 BCH 網路撤出,靜靜等待不出塊而難度自動下降之時,意外卻出現了——有神秘算力突然接入了 BCH 網路,爆塊繼續。
由於有持續爆塊,BCH 的緊急難度調整機制就無法生效,因為這樣難度一直降不下來(出塊間隔時間小於 12 小時)。
並且,為了防止神秘算力針對 BCH 網路發動 51%攻擊,他們又不得不很尷尬地重新將自己的算力切回來,持續挖著。
這些神秘算力隱藏了 Coinbase 和地址,一時間所有人都搞不清其來路。
突然出現的神秘算力打亂了「算力暴擊計劃」的節奏,本來等難度降低後,他們准備了大量的資金要配合拉盤,一時間拉盤計劃也無法繼續推進,生生卡住了。
這種情形,就彷彿一個刺客,針對刺殺目標發動了致命一擊,然後突然出現了一股神秘力量,將這致命一擊給擋住了,並且持續守護著目標,導致刺客後續的一系列攻擊都無法實施。
BCH集團非常費解:這股神秘力量到底從哪裡來的?
前面說過,除了 BCH 集團自己控制的算力,另外擁有比較大的算力的,就只剩下魚池、國池和幣信礦池這三方。
魚池和國池都是散戶的算力,他們根本無法動用,只有幣信礦池基本都是自己的算力,也就是說只有幣信有這個條件做這件事。
答案呼之欲出:幣信!
是的,這股神秘算力就是幣信的自有算力。
幣信在 BCH 集團准備針對比特幣發動第一次也是最強的一次算力暴擊的時候,出手了。
其他人沒辦法做這件事情,只有幣信有這個條件,只有幣信能做,那就由幣信來做!
為了比特幣的未來,舍我其誰?
要知道,當時難度沒降下來,礦工挖 BCH 肯定是不劃算的,幣信礦業頂著每天幾十甚至上百比特幣的巨額虧損,硬生生守護了比特幣一個難度周期!(即兩周時間)
BCH 集團也很快反應過來,知道這肯定是幣信乾的好事,但是沒辦法,在技術上他們是無法拒絕幣信的算力的,只能乾瞪眼。
通過這個方式,他們終於將幣信算力趕出了 BCH 網路,這才得以對比特幣實施算力暴擊。
幣信礦場剛停機,他們就迫不及待開始拉盤了,BCH 開始大漲,但那個時候已經他們無力回天了,因為最佳狙擊時機已過,他們已經失去了「天時」,效果大打折扣。
盡管後面 BCH 針對比特幣多次算力暴擊,導致比特幣網路算力經常不穩定,但勝負已定,已經無關緊要,不影響大局。
經此一役,幣信損失慘重,不但損失了十幾天的比特幣挖礦收益,礦場也不得不搬離,損失的比特幣在現在看來,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幣信為守護了比特幣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幫比特幣擋住了致命一擊,做了比特幣信仰者該做的事情。
雖然幣信因為這件事幾乎將以前所有挖礦賺到的利潤都一次性虧了出去,但長期來看,幣信肯是受益的。
後記
這些往事封存已久,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其中的細節,也不知道幣信當年做的事情,這其實也沒什麼,幣信一直都活得很好。
但是這么多年來,幣信一直被一些別有用心者抹黑造謠,實在心累,想想還是寫點文字,將事實公布,免得無辜吃瓜群眾被其誤導。
分叉風波已經過去多年,比特幣依然還是那個比特幣,比特幣社區也比以前更加健壯,這是我們這些比特幣信仰者最大的幸福。
Long Bitcoin, Short the world!
#歐易OKEx#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