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特幣是一種什麼貨幣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1、中本聰(英語:Satoshi Nakamoto),自稱日裔美國人。其名字沒有官方漢字寫法,有些日本媒體寫為中本哲史。此人是比特幣協議及其相關軟體Bitcoin-Qt的創造者,但真實身份未知。中本聰於2008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描述了一種被他稱為「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及其演算法。2009年,他發布了首個比特幣軟體,並正式啟動了比特幣金融系統。2010年,他逐漸淡出並將項目移交給比特幣社區的其他成員。中本聰據信持有約一百萬個比特幣。這些比特幣在2021年底時的價值超過400億美元。
2、從發表論文以來,中本聰的真實身份長期不為外界所知,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宣稱中本聰是一位密碼朋克(Cypherpunk)。另外,有人稱「中本聰是一名無政府主義者,他的初衷並不希望數字加密貨幣被某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控制,而是希望其成為全球自由流動、不受政府監管和控制的貨幣
3、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其總數量有限,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2. 比特幣作為一種大熱的虛擬貨幣,它是誰創造的呢創始人有多少呢
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紙幣的使用已經成為大多數國家通用的法定貨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隨著高科技時代的飛速發展,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的比特幣現在已經在各種網站的虛擬游戲中流通。在網路游戲中,玩家可以用比特幣購買喜歡的游戲物品,也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購買實物。據估計,中本聰持有多達100萬枚比特幣,換算成美元價值約30億美元。那麼中本聰有多少比特幣呢?接下來,讓我們通過Quest邊肖來揭開比特幣的神秘面紗吧!
比特幣是一種什麼樣的貨幣?
實際上,貨幣是國家和社會普遍認可的一種「普遍等價物」。想像一下,一個人帶著100塊人民幣去糧油店買麵粉。買家自然喜歡錢,想擁有錢,但很明顯,買家不可能僅憑一紙票子做出一鍋饅頭。在這種情況下,賣家願意把這一百塊錢換成糧油店的一袋麵粉。交易成功後,買家開心,賣家也很開心。作為一種具有流通能力的貨幣,它需要做的就是讓大家喜歡,滿足「稀缺性」的屬性。那麼比特幣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再舉個小例子,假設你是來自火星的外星人,你的世界使用來自火星的獨特石頭作為貨幣;結果有一天你餓了,去一家糧油店買麵粉,想做一種火星常見的奇怪食物。想像一下,當你把火星里的石頭拿出來的時候,糧油店老闆會用什麼樣的眼神看著你。其實這就是「認可度」和「稀缺性」的重要性。試想一下,如果你去糧油店的時候拿出了一塊金子,會是怎樣的情況?
3. 神秘人物中本聰已找到,原來他是世界首富
過去十年,比特幣從0.1美元上漲到6.4萬美元。遺憾的是,全球幾乎所有的投資機構,都錯過了。一枚比特幣6.4萬美元,超過40萬人民幣。世界上絕大多數普通人一年的收入,已經買不起一枚比特幣了。近期受比特幣期貨ETF登陸紐交所等多方利好消息,比特幣破 歷史 新高,創造新的高點67000美金。
「理論上中本聰已經是世界首富了。」 中本聰是誰?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自稱日裔美國人,是比特幣協議及其相關軟體Bitcoin-Qt的創始人。但至今為止也沒有人知道他真實的身份。
比特幣誕生背景 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國政府就是因為有記賬權,無限增發貨幣,從而導致貨幣貶值,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一場全球的金融災難。
中本聰於2008年 11月1日在P2P foundation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意味著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的誕生。比特幣產生的原因就是中本聰想打造一個去中心化,大家有權來記賬,貨幣不能超發,整個賬本公開透明,以此來保證公平。 比特幣被看作是一種貨幣,可以作為儲蓄財富和支付,它就像黃金一樣。 從無人問津的token,到「大餅」由來
在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親手創建了第一個區塊——即比特幣的創世區塊,並獲得了系統自動產生的第一筆50枚比特幣的獎勵,第一個比特幣就此問世。此後的很長時間,世界並沒有理會這項新發明,在誕生後的一兩年,比特幣一直維持在0.1美元一枚。著名的一萬個比特幣換披薩的故事,就發生在此時。比特幣有著天才般的設計,卻沒有實際價值。 黑色需求,為「犯罪服務」 2011年1月,只有26歲的Ross創辦了一個「深層網路」,俗稱暗網。Ross將這個網站起名為Silk Road(絲綢之路),寓意商品交易的地方。黑色的需求,也是需求。就像傻瓜的共識,也是共識一樣。在犯罪交易帶動下,比特幣迎來第一次暴漲。在比特幣將要被世界忽略的時候,「暗網」結束了比特幣作為玩具的 歷史 ,賦予其現實世界的意義——為犯罪服務。 數字貨幣交易所,用戶的橋梁 在交易所誕生前,投資者需要承擔各種交易風險。這註定是一個少數人能參與的 游戲 。數字貨幣交易所架起了一道橋梁,投資者可以像開一個股票賬戶一樣容易地買到比特幣。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數字貨幣交易所甚至是大眾唯一購買比特幣的地方。從誕生之日起,交易所就在用各種方式開拓法幣世界的客戶
Coinbase登陸納斯達克,加密貨幣大時代就此拉開一個新的序幕
4月14日消息,納斯達克官方推特發布消息稱,Coinbase致力於建設一個由加密貨幣推動的更加公平,可用,高效和透明的金融系統。今天,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和Coinbase團隊在納斯達克正式敲鍾,該公司公開上市,股票代碼「COIN」。 對加密貨幣投資者來說,行業發展迎來了一個分水嶺。 央行數字貨幣DCEP,拉開國家數字時代的幕布
央行DCEP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最大的區別就是,DCEP的發行方,往往是國家央行,有國家信用背書加持,以數字形式,由一國中央銀行發行,法定貨幣數字化使用。 央行數字貨幣在提升貨幣政策有效性,發展普惠金融等方面有比較大的積極作用。數字人民幣也在國家大力推廣下,走進商場商店和網路支付。
數字貨幣從中本聰提出理念,到無人問津,被灰色交易共識利用,疫情全球大放水指數暴漲,到央行數字貨幣的應用。錯的不是比特幣,也不是區塊鏈技術,而是利用他們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國家會大力支持區塊鏈技術和數字人民幣。
比特幣可能不會被政府承認,但數字人民幣會走進我們的生活,區塊鏈技術也會被利用到各行各業,服務人民生活。
4. 比特幣是誰發明的
比特幣的概念創始人是中本聰。
2010年12月12日當比特幣漸成氣候時,他卻悄然離去,從互聯網上銷聲匿跡。
作為武士的後裔,中本聰出生於1949年的日本別府,母親詮子是個佛教徒,把他辛苦拉扯大,過得很貧窮。
1959年父母離異,中本聰的母親改嫁並帶著三個兒子移民到加州。中本聰和繼父處的不好,但根據他弟弟Arthur的說法,中本聰很小就展現出了在數學和科學上的天分,但也展現出了「薄情且興趣怪異」的一面。
中本聰畢業於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專業是物理。一畢業,他進入了休斯飛機公司(Hughes Aircraft),從事防禦和電子通訊方面的工作。後來,中本聰為美國軍方工作,他的這段經歷被列為國家機密,現在搜他的檔案,他的這段人生是一片空白。
2008年中本聰在互聯網上一個討論信息加密的郵件組中發表了一篇文章, 勾畫了比特幣系統的基本框架。2009年他為該系統建立了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正式宣告了比特幣的誕生。2010年12月12日當比特幣漸成氣候時,他卻悄然離去,從互聯網上銷聲匿跡。
5. 比特幣是誰發明創造的
比特幣發明人是居住在美國加州的中本聰,許多媒體封堵到了中本聰的家中,但是他否認和比特幣有任何關系。2011年4月26日,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向其他開發人員發送了最後一封電子郵件,他在郵件中明確表示,他已經「轉移到其他項目」,同時交出了他用來發送全網警報的加密密鑰。 快進到2021年,比特幣的故事在很多方面還只是剛剛開始。隨著比特幣價格突破6萬美元的新高,中本聰發明的一種不受任何中央政黨或政府控制的數字貨幣,及其必要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拓展資料:比特幣是一種電子加密貨幣,它以區塊鏈為支付技術基礎,採用去中心化、全球性、無需第三方機構或個人等特點。以無國界對等網路為基礎,並以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軟體發明而創建的比特幣(化名),是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始祖,也是當前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所有人都可以參與比特幣活動,並且可以通過稱為「挖掘」的計算機操作進行分發。為了避免通貨膨脹,比特幣協議的數量上限是2100萬。利用比特幣作為數字簽名的私鑰,允許個人直接向他人付款,無需經過第三方機構,如銀行、清算中心、證券商等,從而避免了高手續費、繁瑣程序和監管問題。
多年來,人們多次試圖將中本聰重塑為只對擾亂銀行業或支付業務感興趣的人,大多數人都對印在比特幣區塊鏈第一塊上的那篇新聞文章有自己的解讀。但即使不直接看代碼,中本聰最初的一些公開信息也直接涉及貨幣發行問題。
2009年2月,他在P2P基金會論壇上寫道:「傳統貨幣的根本問題在於讓它運轉所需的所有信任。人們必須信任央行不會讓貨幣貶值,但法定貨幣的歷史充滿了違背這種信任的情況。我們必須信任銀行來保管我們的錢,並通過電子方式進行轉賬,但它們卻在信貸泡沫的浪潮中借出資金,而儲備很少。」
他在另一篇最早的回復中是這樣描述的:「對於安全電子支付協議的問題,確實沒有人可以充當央行或美聯儲的角色,能隨著用戶數量的增長來調整貨幣供應。」
6. 比特幣發明人賴特發生了什麼事情
自稱是「比特幣發明人」的克雷格·賴特(Craig Wright),他現在被指控從一位計算機安全專家那裡詐騙了價值50億美元的比特幣和其他資產,目前被提起訴訟。
在起訴書中,克萊曼的兄弟公布了據稱是他自己與賴特的郵件通信。在這些郵件中,賴特暗示,他可能持有30萬個屬於克萊曼的比特幣。
7. 在比特幣十大持有者當中,FBI持有約17.4萬枚比特幣量,位居第9位
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卻都在努力地活著,生活的各種壓力,你在經歷的同時,世界其他角落會有人經歷著你經歷的那些
比特幣真是無時無刻都在爭議的風口,「美國司法部截獲黑客勒索的63.7枚比特幣」的新聞再次把比特幣推到風口浪尖上。
此消息一出,幣圈炸鍋了,不少網友質疑比特幣技術是否安全,比特幣錢包是否被美國FBI破解了。但是美國馬上就出來辟謠了,外媒報道,有專家表示,FBI之所以能夠成功追回部分贖金,並不是由於數字貨幣的安全性存在漏洞,而是由於黑客組織的馬虎造成的。
美國是比特幣的發源地,美國一直讓虛擬貨幣以獨特形勢存在 ,除了因為美國金融脫離了實體這一本質之外,當前來看,美聯儲並沒有多餘的精力和實力來應對虛擬貨幣這個虛火。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比特幣價格開始重挫的時候,美元開始走強了。全球資本,再次重新思考虛擬資產的合法性、價值性,也就是說,投機客正忙著將虛擬資產兌換成美元。
據國外媒體披露,早在1997年,美國國家安全局信息安全研究和技術辦公室就發布了題為「鑄幣指南——匿名電子現金的加密技術」。也就是說,早在比特幣誕生20年前, 美國安全局就掌握了比特幣所有的關鍵技術,包括技術架構和加密方法 !這篇文章還詳細介紹了 比特幣的通訊協議,以及數字簽名驗證技術,貨幣防偽技術,交易匿名和防追蹤技術等 。盡管後來出現的比特幣加入挖礦和點對點的區塊鏈交易認證體系,但國安局顯然很早以前就在研究虛擬貨幣技術。
有一些專家得出的結論是,「中本聰」可能出生在美國,甚至可能是美國國家安全局一神秘小組代號。 在比特幣十大持有者當中,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赫然在列,FBI持有約17.4萬枚比特幣量,位居第9位。
這樣的大的信息量,讓人不禁懷疑,美國是否就是比特幣背後的推手。
你的今天取決於你昨天的決策
你的明天取決於你今天的決策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 選擇大於努力,思想決定出路,觀念決定命運,夢想照亮人生。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做任何投資意見,請讀者理性對待。
#數字貨幣#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8. 誰發明了比特幣
中本聰發明了比特幣。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的人在P2P foundation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
2009年,中本聰設計出了一種數字貨幣,即比特幣,風風火火的比特幣市場起了又落,而其創始人「中本聰」的身份一直都是個謎,關於「比特幣之父」的傳聞牽涉到從美國國家安全局到金融專家,也給比特幣罩上了神秘光環。
(8)比特幣持有人美國擴展閱讀:
從比特幣的本質說起,比特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堆復雜演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組所能得到有限個解中的一組。而每一個特解都能解開方程並且是唯一的。
以鈔票來比喻的話,比特幣就是鈔票的冠字型大小碼,你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冠字型大小碼,你就擁有了這張鈔票。
而挖礦的過程就是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方程組的特解,這個方程組被設計成了只有 2100 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就是 2100 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