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DGC共享幣是騙人的嗎
就是騙人的
是網路傳銷一樣的模式
類似的百川幣已經倒閉了
建議不要去參與
免得損失慘重
滿意請採納回答!
② 華夏幸福有沒有做網路數字加密貨幣
沒有任何新聞表明華夏幸福在參與數字加密貨幣項目。2016年誕生的數字貨幣項目有瑞泰幣和千金卡。
③ 什麼是51%算力攻擊
關注比特幣的朋友,想必聽過51%算力攻擊這個詞,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發起這種攻擊之後能做哪些「壞事」呢?
01
什麼是51%算力攻擊?
在比特幣網路中,採用PoW共識機制來解決如何獲得記賬權的問題,採用「最長鏈共識」解決如何記賬的問題。
所謂51%的攻擊,就是利用比特幣網路採用PoW競爭記賬權和「最長鏈共識」的特點,使用算力優勢生成一條更長的鏈「回滾」已經發生的「交易行為」。
51%是指算力佔全網算力的51%,比特幣網路需要通過哈希碰撞來匹配隨機數從而獲得記賬權,算力衡量的是一台計算機每秒鍾能進行哈希碰撞的次數。
算力越高,意味著每秒鍾能進行越多次的哈希碰撞,即獲得記賬權的幾率越高。
在理論上,如果掌握了50%以上的算力,就擁有了獲得記賬權的絕對優勢,可以更快地生成區塊,也擁有了篡改區塊鏈數據的權利。
02
這種攻擊能做哪些壞事?
在了解了51%算力攻擊之後,你肯定好奇,這種攻擊能做哪些壞事。
實際上,當惡意攻擊者持有比特幣全網佔比比較高的算力時,即使尚未達到51%的比例,也可以製造相應的攻擊,比較典型的就是雙花問題。
假設A擁有51%的算力,在區塊高度1127時,A轉給B一個比特幣的記錄被礦工打包。
待交易確認後,A依靠51%的算力優勢在區塊高度1126後重新生成了一條「更長的鏈」,並在區塊高度1127處又將該BTC轉給C且該交易記錄被打包,即該鏈包含了A將一個比特幣轉給C的記錄。
根據「最長鏈共識」,包含給C轉賬記錄的鏈成為主鏈,則A轉給B的一個比特幣則為「無效支付「。
若掌握了51%的算力,除了可以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外,還可以阻止區塊確認部分交易,以及阻止部分礦工獲得有效的記賬權。
但是,擁有51%的算力也不是萬能的,無法修改其他人的交易記錄,也不能阻止交易的發出,更不能憑空產生BTC。
03
實例分析
我們可以用一筆虛擬交易來說明51%算力攻擊問題:
1.攻擊者擁有私鑰privKey0001,私鑰擁有對應可花費比特幣10000個
2.當前區塊的高度是88888
3.攻擊者與商戶交易了10000個比特幣,在商戶看到88889區塊中包含了此次交易後,坐上飛機駕駛員位置,開走了商戶一架飛機。
4.攻擊者因為擁有較高算例,從88888區塊再次計算區塊(此時,排除自己的10000個比特幣買飛機的交易),迅速的計算出了88889/88890/88891/88892......區塊,其它節點拉取最長鏈節點的區塊,同步了攻擊者的含有惡意攻擊的區塊信息。
5.因為攻擊者買飛機的交易沒有被區塊包含,因此,可以再次到商戶那裡買上一架飛機開走。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典型的51%算力攻擊成功後,所產生的雙花問題。
04
51%算力攻擊真的有人做嗎?
理論上來說,要執行51%算力攻擊,首先需要擁有比網路其他礦工更強的算力。
這意味著要有非常多的挖礦設備,大量挖礦設備本身就會消耗大量的資金。
而且除了設備,還需要大量的電力能源消耗。
由於電價上漲以及能源需求的增加,在過去幾年裡獲得足夠的電力來運營礦場變得愈發地困難。
當比特幣網路還很小的時候,或許有可能獲得足夠的電力來運行提供51%算力的設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網路消耗的電力持續增長,攻擊者需要獲得大量電力才能成功執行攻擊,這種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小。
發動算力攻擊也是為了有利可圖,但從經濟角度來看,51%算力攻擊的成本太高,利潤太少,無法產生大量資金,並且會有受到重大損失的風險。
由於所涉及的成本和風險,進行51%攻擊確實沒有任何意義,而誠實挖礦則有利可圖的多。
05
在攻擊面前的風險規避
雖然51%算力攻擊可以撤銷交易,但不可以在沒有私鑰的情況下,控制私鑰對應的比特幣地址,因此不能無(私鑰)中生有交易。
所以對於51%算力攻擊,交易支付者不僅不需要過度擔心,而且在別人進行51%算力攻擊時,你也有可能做一次雙花商家。
但是交易接收者可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因此為了避免被別人51%算力攻擊,可以多等幾個區塊生成後再進行交易。
但是反過來想一下,51%算力攻擊是很不值得的一件事情。
攻擊是為了利益,既然攻擊者持有了這么高的算力,誠實的挖礦帶來利益是不是更好?
而且攻擊必然打擊投資者對比特幣系統信心,這對攻擊者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④ dgc是什麼
朋友您好!謹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