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加密的比特幣能沒收嗎
不能沒收。
不能,中國只是禁止了比特幣等數字貨幣與人民幣的交易,但是持有數字貨幣並不違法,數字貨幣同樣屬於個人財產,也是受法律保護的。
⑵ 誰是世界上擁有比特幣最多的人
比特幣最大莊家:FBI揭示虛擬財富的秘密FBI在九月的行動中展現了其在虛擬貨幣領域的影響力,關閉了非法交易平台Silk Road,並從創始人Ross Ulbricht手中沒收了大量比特幣。這一舉措不僅讓FBI成為全球持有最大比特幣數量的機構,持有的超過144,000個比特幣價值達到了驚人的10億美元,相較於此前關閉的另一家商店的30,000比特幣,其規模更加顯著。
盡管如此,比特幣的真正大鱷並非FBI,而是其創造者中本聰,他曾擁有過一百萬個比特幣。然而,這個記錄已被溫克萊沃斯兄弟在7月份超越,他們聲稱持有比特幣總量的1%,約12,000個。比特幣的世界中,擁有者們的隱身性與財富的變數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本聰的大量比特幣地址,每個地址通常持有50個比特幣,構成了復雜的存儲格局。加密貨幣專家Andrew Rennhack指出,盡管追蹤比特幣地址存在風險,但並非不可能。他透露,盡管比特幣的知名度逐漸提高,但實際擁有者數量依然不多,估計只有約25萬人。截至去年,至少有246,277個地址持有至少一個比特幣,其中許多人採用分散存儲策略以提高安全性。
Meiklejohn,一位加州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者,發現骨灰級玩家持有大量地址,且交易活動並不活躍。她說,這十位比特幣大戶的真正身份難以追蹤,他們對交易的興趣引人關注,其中一人96,000個比特幣的來源可能與Silk Road有關。
由於大部分比特幣持有者,包括FBI,對地址保持保密,我們無從得知世界上比特幣最多的十人究竟是誰。Meiklejohn指出,這些人對交易活動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揭示了比特幣世界背後復雜而隱秘的財富格局。
⑶ 2024年,交易虛擬貨幣違法嗎會被沒收獲利或處罰嗎會被拘留涉刑嗎
在討論2024年中國大陸是否交易虛擬貨幣違法時,首先需明確國內對於虛擬貨幣交易的相關規定主要體現在一些規范性文件之中,但並未直接將其列為違法行為。依據2013年12月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比特幣被定義為特定的虛擬商品,普通民眾可以自由持有和交易而不受法律限制。而2017年9月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對非法代幣發行融資行為進行了禁止,但未限制個人持有和交易虛擬貨幣,如泰達幣USDT等。2021年9月的《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強調了防範虛擬貨幣交易風險,但並未禁止虛擬貨幣的合法交易。
對於交易虛擬貨幣是否會因獲利而直接被沒收或處罰,根據《行政處罰法》第16條,除法律、法規、規章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能設立行政處罰。這意味著執法機關不能僅基於前述通知或公告,對虛擬貨幣交易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或沒收獲利的決定,除非存在其他法律依據。
然而,不涉及違法行為,但為什麼在交易虛擬貨幣時可能會遇到凍結銀行卡的問題呢?一方面,由於虛擬貨幣的特性,其交易可能成為洗錢和網路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渠道。如果某人使用虛擬貨幣交易進行非法行為的非法資金轉移,當犯罪活動曝光,公安機關依據相關證據可凍結其用於接收非法資金的銀行賬戶。另一方面,交易虛擬貨幣時的異常行為,如在主流交易所之外進行頻繁交易、通過加密軟體聯系以規避監管、交易價格異常、使用他人銀行卡或已被凍結的銀行卡進行交易等,這些行為在被推定為主觀明知的情況下,可能構成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幫信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等刑事犯罪。
總結而言,交易虛擬貨幣本身並不直接違反中國法律法規,但應避免與違法行為發生關聯,以免涉及到法律風險。虛擬貨幣交易因可能與洗錢、詐騙等犯罪活動關聯,容易引致銀行卡凍結或刑事調查,因此需注意合規與安全。交易者應警惕涉及非法資金流轉的交易,避免參與或涉及任何可能構成犯罪的活動。
⑷ 挖比特幣到底違不違法
如果比特幣是屬於被盜人的公私財產,那麼盜取比特幣的行為就是犯法的,盜取金額達到一定數額時,會構成盜竊罪,公安機關會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據刑法規定,犯盜竊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⑸ 盜竊多少比特幣會涉嫌刑事犯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對於盜竊以太幣如何定罪處罰的問題,我國的現行法律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在實踐中,大多數判例是將該行為定位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等計算機犯罪,也有部分判例認為該行為屬於盜竊罪。
1、在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中,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或者造成經濟損失一萬元以上的,就成立本罪。如果盜竊5萬以太幣後,獲得違法所得5千以上,或者造成經濟損失1萬以上,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因該行為非法所得2.5萬以上,或者經濟損失5萬元以上的,就會被判處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在盜竊罪中,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就會涉及該罪。也就是如果盜竊10萬的比特幣的現金價值在1千至3千以上的,會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現金價值在3萬至10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如果現金價值在30萬元至50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
《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前款規定以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或者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⑹ 比特幣被盜能否立案
法律分析:不能。在中國比特幣交易是非法的,公安機關很可能不會立案,比特幣是去中心化、匿名的虛擬貨幣。一方面,比特幣的價值衡量就很困難,目前的市場價不一定被法律承認;另一方面,比特幣賬戶與個人身份沒有任何綁定關系,因此如果我入侵了一個比特幣賬戶,獲得了里邊的所有比特幣,原比特幣賬戶的「主人」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原來的賬戶屬於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惡意透支的。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⑺ 被騙比特幣可以報案嗎
法律分析:被騙比特幣可以報案。但是比特幣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證明其合法,也沒有明確的法律禁止比特幣的發展,但是比特幣投資在高收益的表象下也存在著非常大的法律風險。因為比特幣僅僅是一種技術和方法,不存在是否是騙局的說法,但不同的比特幣投資根據其形式不同,有可能是騙局,更有可能涉及違法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⑻ 販賣比特幣100萬判什麼罪
非法經營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岩搏非法經營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未經許可,從事生產、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行為。如果販賣比特幣100萬稿清屬於非法經營罪的情形,根據該罪的刑法規定,其刑期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粗敬祥役或者罰金,並可以並處沒收財產。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判決結果還需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