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從原子世界到比特世界
這段時間,區塊鏈一度成為風口,有句話說的好:只要在風口豬也可以起飛。隨著區塊鏈的暴富效應,飛上天的豬知唯讓我們已經看不見。我們都知道,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分布式網路底層合約,分布式記賬公開透明,不可篡改讓陌生的關系變成可信任。
區塊鏈,怎麼來區塊化變成我們一個難題,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可以轉換區塊的東西,讓可區塊的資產區塊化。一個可區塊的公鏈出現在我的面前——比原鏈。
比原鏈,Bytom Blockchain Protocol 簡稱Bytom (BTM) 。第一次知道比原鏈是在一個叫巴比特的網站上看到的,但剛開始並不知道它是干什麼的,後來知道了比原的創始人,長鋏,段新星。
李笑來說過,投資就是投人,只要人靠譜,那麼做的事大概率是靠譜的山隱。國內最早的區塊鏈門戶網站巴比特就是長鋏創立的,所以他是很早就看懂了區塊鏈的人。在幣圈賺錢最重要,讓大家記住長鋏的還有一個在知乎上的一個帖子。大學生手裡有6000元,有什麼好的理財投資建議?長鋏的回答是用來全部買比特幣,然後忘記它,五年後在打開看看。我們現在來看,五年後的6000元變成2000多萬,厲害了,我的哥。我想說,我也有6000塊錢,你看看怎麼弄。
看完這個貼,我知道,長鋏在五年前就看懂了比特幣,看懂了區塊鏈,大神啊,所以,我趕緊翻看了比原鏈的白皮書惡補了一下,我開始相信比原鏈大概率是個靠譜的項目。然後在就在btm在一塊的時候在聚幣入了一些,後來94的時候掉到0.25,准備清退也沒有動,本想抄點的,果然機會來了,聚幣臨時開放6個小時交易,我笑了。到現在也算是我手裡的一個十倍幣吧。
比原鏈,讓資產從原子世界躍進至比特世界。致力於專用型公鏈和多元資產上鏈協議,建立全球性比特資產登記平台,實現鏈上資產的交換,建立多元化比特資產的交互工具。一句話就是,讓所有的可上鏈的資產上鏈,交易自由轉換,實現鏈上鏈下,鏈與鏈之間,甚至跨間的自由轉換交易。
果然,他們在下一部大棋,它錨定的是世界所有的資產,打通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的通道。看好一個方向,朝著一個方向不斷深耕是一個創業團隊需要的品質。堅定的履行白皮書內容,每周堅持發周邊,維護社群發展,這樣的團隊是靠譜的。
在風口,雖說騙炮的有很多,空氣幣,圈錢,炒作,跑路等等,但靠譜的團隊也不少,比原算是一個為數不多的算靠譜的團隊。2018年4月24日,比原迎來上線的一天,告別所謂空氣幣一搭局說。
揚帆起航,新的起點,新的世界歡迎你。(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讀者自行決定,對自己的行動負責。)
⑵ 聊聊長鋏
前兩天幣圈著名的反指大神(看好的都跌,不看好都漲)八哥更新了一條微博。
雖然很想扁他一頓,BTM隨後跟著比特幣最低跌到了1.7吧,現在又回到2塊。但是我想說說長鋏這個人。
大家對長鋏印象最深的肯定是這張圖
但是你現在去互動網路搜索長鋏,會發現,十幾年前他曾經是中國最有實力的科幻小說家之一。中國科幻的最高獎銀河獎,長鋏拿了好幾次。如果他還一直在寫科幻小說的話,恐怕也快寫出三體了吧。( ͡° ͜ʖ ͡°)✧
中國科幻小說界損失了一位得力戰將,現實中卻迎來了一位更科幻的實幹家。淡出科幻界以後,長鋏和好幾個人一起創立了巴比特,中國最專業的區塊鏈社區,成為中國比特幣和區塊鏈最早的佈道者之一。因為他堅信自己在做未來的事。
知乎上看到一個之前他的科幻小說讀者留言。長鋏很早就叫他的讀者購買比特幣,當時他還在想,完了,好好的科幻小說家怎麼搞起傳銷來了?長鋏當時已經非常有名了,還冒著被別人誤解的風險,給他的讀者推薦比特幣,結果他還是沒買,真是悔不當初。
然後就是區塊鏈技術大熱的2017,在孵化了neo,元界,量子等等優質資產之後,巴比特終於推出了自己的區塊鏈項目-比原鏈。
連通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
知道什麼意思不?Õ_Õ
反正我第一次看到比原的口號是懵逼的狀態。這TM的就是搞傳銷的吧?這么抽象又高科技的口號,聽起來就很不正經。
後來了解了下,簡單說比原鏈要做的事就是資產上鏈,所有的真實世界的資產都可以在區塊鏈世界做到確權,無法偽造。以這樣的方式來連通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
這其實是個很難的事情,特別是在國內現在的環境下,但這一定是未來的方向。
一個科幻小說家用自己的方式讓未來來到現在。聽起來蠻酷的,不是嗎?
比原表現如何呢?很搞笑的是比原在幣圈一直被稱為阿斗原。
當其它項目方花幾千萬投票上平台時,阿斗原因為沒上幣安被狂懟。
當其它項目方在交易所發馬薩拉蒂,賓士,勞斯萊斯時,阿斗原在抽獎送限量版比原6s手機殼。
當其它項目方回購銷毀或者空投給持幣人時,阿斗原把回購的鎖倉,都捨不得給持幣人一點好處。
但是每周的周報從來沒缺席過,從裡面能看到比原的進步。github上的項目進展也很順利。
我蠻喜歡這種奇葩團隊的。
我不拉盤,不割韭菜,潮水褪去,長鋏好人。
⑶ 那些靠虛擬幣發財的人現在都在幹嘛
大約在2013年末,比特幣價格約為600美元,其後續的增值確實驗證了當時某些人的預見。然而,在當時,600美元已然是相對高位,未來走勢難以預料。我後來關注了巴比特論壇創始人長鋏,他是一位科幻作家,我因對科幻小說的喜愛而閱讀了他的作品。長鋏在作品中常強調比特幣為他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並對比特幣的未來充滿信心。
盡管如此,我並未輕易投資比特幣。我深知財富建立在個人認知上,對比特幣這類數字貨幣了解不足,不願冒險投資。2014年,加密貨幣市場充滿了泡沫,所有消息都看似利好,甚至有人預言比特幣將取代法定貨幣。但好景不長,市場隨即暴跌,許多投資者紛紛拋售資產,我慶幸自己未參與其中。
到了2016年,比特幣價格翻了一番,超過1000美元,我再次考慮投資卻錯失良機。直到2017年,許多山寨幣的價格都上漲了近百倍,比特幣及相關數字貨幣如瑞波幣、萊特幣和以太坊表現堅挺。我最終決定買入比特幣,盡管作為大學生,這對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父母的支持下,我購買了六枚比特幣,總計約4.5萬人民幣。比特幣隨後價格飆升,我的投資本金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增長至十萬人民幣。
然而,2017年9月4日,央行宣布整頓ICO平台並清退ICO代幣,國內禁止數字貨幣交易,市場遭遇重挫。盡管我也考慮拋售比特幣,但並未全部賣出,只清倉了兩個比特幣。幸運的是,市場很快恢復,我意識到這可能是市場調整而非散戶清理。
到了2017年底,比特幣價格創歷史新高,接近2萬美元一枚。我剩下的四枚比特幣市值也隨之激增,令我印象深刻。在比特幣價格開始回調時,我及時賣出,避免損失。2018年,我繼續進行交易,但在7月時因市場下跌而賣出。
這段經歷讓我認識到2017年的成功並非完全基於自身能力,因此我決定深入學習交易知識,包括基礎知識、消息面分析和技術指標研究。這些工具雖然不能保證盈利,但為我提供了更成熟的交易模式和分析工具,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市場,指導投資決策。
⑷ 那些靠虛擬幣發財的人現在都在幹嘛
大概在2013年年末,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大概在600美元左右,它的漲幅證實了這個回答的可行性。但是,600美元在當時看來也是一個高位,沒人能確定它的未來是怎樣的。
後來,我還去關注了寫這個回答的人,也就是巴比特論壇的創始人長鋏的微博。湊巧的是,我是一個科幻小說閱讀愛好者,他還是一位科幻作家。於是,我去讀了他的一些作品。他的科幻小說比較特別,鮮有「外星人」、「飛船」等老生常談事物,而是營造出一種歷史與現代交錯的氛圍,一直強調比特幣的出現為他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並且對比特幣的未來充滿信心。
但這也讓我明白了2017年的順風順水,不乏運氣的成分。於是,我覺得自己如果真的想在交易這條路走下去,還是要潛心學習,除了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對消息面的分析,還有對技術指標也應該有所研究。如果不進行深度的調研以及合理規劃指揮自己的錢袋子,到時候資金只會被消磨殆盡。最後,作為一名毫無根基的散戶只會欣喜入場,黯然離場。
一些著名的技術指標在經久流傳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MACD的背離信號、KDJ的超買和超賣信號、支撐與壓力信號等等,雖然不能保證一定就會盈利,但是可以讓你在一個比較成熟的模式上定量分析,從而對讓投資者有一個基本的方向。
⑸ 拜讀長鋏和韓鋒《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有感
你或許不認識長鋏,但是你應該聽過知乎的神預言:長鋏建議買比特幣的故事。2011年12月21日知乎的提問:大三學生手頭有6000元,有什麼好的理財投資建議?」長鋏回復:「買比特幣保存好錢包文件,然後忘掉你曾有過6000元這回事,5年後再看看。」
正因為這個神回復,讓長鋏收獲了無數的粉絲。長鋏這樣的精準和獨到眼光,再加上原本較出名科幻小說作家的身份,在普通人眼中像神一樣的存在。
若各位打算較為系統和深度了解區塊鏈,讀此書是不錯的選擇。區塊鏈技術比比特幣更早出現,但是因為比特幣而被重視。區塊鏈技術特別在金融領域有望大顯身手:因為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性,因此有望進一步解決當今社會信用成本高企問題;還有最近特別火的Defi各類創新項目,就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改變傳統金融的當鋪思維,利用技術方案來解決信用問題,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作者提出區塊鏈不是革傳統金融的命,兩者應該是相互合作,相互取長補短。現在國內的中心化數字支付,高效便捷且成本低廉,但涉及到國際清算,只能利用SWIFT組織來清算,耗時長、成本高。對普通人來說,還需要先到目的國先開戶。像Ripple和BTC就方便快捷多了。
⑹ 幣圈故事會:比特幣佈道者-「礦霸」吳忌寒
人天生就在「逆天而行」,我們微小若塵埃,卻要與宇宙對抗。
他,是北大高材生、2018年胡潤80白手起家富豪榜第七名,國內比特幣佈道者——吳忌寒。在為區塊鏈書籍作序時,他寫道:「人天生就在『逆天而行』,我們微小若塵埃,卻要與宇宙對抗。」
一、北大才子立志成為投資人
吳忌寒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成績優異,志向遠大。他立志成為一名投資人。在大學期間,他不僅學業成績優異,還非常努力。200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畢業後獲得了經濟學與心理學雙學位。
二、從風險投資人轉向比特幣
畢業後,吳忌寒成為華興資本的風險投資人,向著兒時的理想更近了一步。2011年,他發現了比特幣,被其「去中心化」、「非政府發行」等特點深深吸引。他研究比特幣底層技術邏輯,判斷比特幣未來要麼歸零要麼上漲數百倍。
他用10萬元投資比特幣,當時比特幣價格約為10美元1個,現價值約61000美元,增值6100倍。吳忌寒在Bitcointalk論壇擔任版主,結識了ID為「長鋏」的人,後來了解到他是南寧國土資源規劃院的公務員兼科幻小說家。
三、孤注一擲:全部身家投資研發ASIC礦機
2012年,吳忌寒看到烤貓在Bitcointalk論壇上發布需要100萬元研發ASIC礦機的消息。他投資了這場豪賭,賭對了。2012年12月,性能超強的烤貓礦機面世,吳忌寒成了千萬富翁。
2013年,烤貓的礦場壟斷了比特幣40%多的算力,一度引起社區恐慌。後來烤貓保留了20%的算力,其餘全部賣出。高峰時,烤貓礦場一個月挖出4萬多枚比特幣,讓吳忌寒成為一代礦霸。
四、「礦霸」的誕生
吳忌寒與長鋏合作,創立了比特幣圈最早的資訊網站巴比特。吳忌寒將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翻譯為中文,成為比特幣圈流傳最廣的譯本。隨後,他與詹克團合作,創辦比特大陸,投入挖礦事業。
2013年11月11日,比特大陸的第一代螞蟻礦機S1面世,迅速搶占市場。然而,比特幣價格在2014年因政策影響大幅下跌,比特大陸在2014年迭代了4代礦機。
五、「礦霸」算力大決戰
2017年,吳忌寒啟動比特幣現金項目,讓比特幣現金成為數字加密貨幣市場的第四大幣種。然而,與比特幣核心開發團隊的方案背道而馳,讓美國開發團隊憤怒,並將吳忌寒稱為恐怖分子。雖然吳忌寒的挑戰未能成功,但他名震全球。
六、內斗與變革
然而,風光背後是危機。新晶元研發艱難,楊作興自立門戶後,比特大陸經歷了多次晶元流產。詹克團將大量資源投入AI領域,與吳忌寒發生分歧。2018年底,吳忌寒與詹克團達成一致,比特大陸裁員,縮減至1000多人。
2019年,楊作興的螞蟻礦機蠶食市場份額,比特大陸從礦機霸主跌落。詹克團被吳忌寒解職,兩人爆發激烈內斗。2021年1月,吳忌寒黯然離開比特大陸,2021年2月,他將國內礦池出售給500.com,專注海外礦場和比特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