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特幣遭遇51%以上的攻擊會發生什麼
QUBE交易所為您解答:當一個人控制了51%以上的算力,他就能夠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以及組織部分或全部礦工開採到任何有效的區塊。他可以修改比特幣協議,並寫出相應的代碼,改變比特幣的規則。但是這幾乎是概率為0的事件,同時,當超過51%的算力被控制,控制者依舊不能做的事情是:他無法做到的是:修改其他人的交易記錄;憑空產生比特幣以及把別人的幣轉移到自己手中。因此掌控算力不等於黑客攻擊,兩者是不一樣的,黑客攻擊之後,是可以盜取比特幣,修改錢包地址,對他人的財產造成威脅。希望對你有幫助。
2. 什麼是比特幣51%攻擊
佔有算力51%的人或組織,可以用他的版本錢包造成其他人挖出的幣失效,造成分叉
3. 比特幣現金會發生51%算力攻擊嗎
比特幣現金不會發生51%算力攻擊。51%算力攻擊理論上是存在的,但實際上,很難行得通。原因如下:目前,還沒有單個礦工能佔到BCC全網的50%以上;51%攻擊是一種技術活,操作起來難度大;51%攻擊的成本和收益不對稱,51%攻擊會導致交易雙花,但交易平台大部分都已經實行了嚴格的實名認證機制,無法進行及時的變現;一旦有礦工有能力發動51%攻擊,其它大區塊支持者會把算力切到BCC上,阻止51%攻擊的發生;51%攻擊會造成網路暫時的混論,但不是致命的,還會讓攻擊者變得聲名狼藉。
4. 「51%攻擊」是什麼它是比特幣最大的威脅
所謂51%攻擊,就是利用比特幣使用算力作為競爭條件的特點,使用算力優勢撤銷自己已經發生的付款交易。
如果有人掌握了50%以上的算力,他能夠比其他人更快地找到開采區塊需要的那個隨機數,因此他實際上擁有了絕對哪個一區塊的有效權利。
他能夠:
1、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這可以使他進行雙重支付
2、阻止區塊確認部分或者全部交易
3、阻止部分或全部礦工開採到任何有效的區塊
5. 區塊鏈中,什麼是51%算力攻擊
比特幣白皮書中,有過這樣的表述:誠實節點控制算力的總和,大於有合作關系的攻擊者算力的總和,該系統就是安全的。
換句說,當系統中有合作關系的惡意節點所控制的算力,超過誠實節點所控制的算力,系統就是有被攻擊的風險。這種由惡意節點控制超過50%算力所發起的攻擊,稱為51%算力攻擊(51% Attack)。
那是不是所有的加密貨幣系統都有可能遭遇51%算力攻擊的風險呢?其實並不是的,只有基於PoW(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的加密貨幣,才存在51%算力攻擊,比如比特幣、比特現金和目前階段的以太坊等;而非PoW共識演算法的加密貨幣則不存在51%算力攻擊,如基於DPoS(委託權益證明)共識機制的EOS、TRON等。
在了解了51%算力攻擊之後,你肯定好奇,這種攻擊能做哪些壞事。
1、雙花(Double Spending)。雙花的意思是一份"錢"花了兩次甚至多次。
51%算力攻擊是如何做到雙花的呢?假設小黑有666BTC,他把這些幣支付的大白同時,也把這些幣發到自己的另一錢包地址上。換一句話說,小黑的一份錢,同時轉給兩個人。最終,發給大白那筆交易先被得到了確認,並打包在區塊高度為N的區塊內。
這時,控制了超過50%算力的小黑,發起51%算力攻擊。他通過重新組裝第N個區塊,將發給自己那筆交易打包進區塊里,並持續在這條鏈上延展區塊,由於算力的優勢,這條量將成為最長合法鏈。這樣小黑666BTC雙花成功,大白錢包里的666BTC"不翼而飛"了。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6. 什麼是51%算力攻擊
關注比特幣的朋友,想必聽過51%算力攻擊這個詞,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發起這種攻擊之後能做哪些「壞事」呢?
01
什麼是51%算力攻擊?
在比特幣網路中,採用PoW共識機制來解決如何獲得記賬權的問題,採用「最長鏈共識」解決如何記賬的問題。
所謂51%的攻擊,就是利用比特幣網路採用PoW競爭記賬權和「最長鏈共識」的特點,使用算力優勢生成一條更長的鏈「回滾」已經發生的「交易行為」。
51%是指算力佔全網算力的51%,比特幣網路需要通過哈希碰撞來匹配隨機數從而獲得記賬權,算力衡量的是一台計算機每秒鍾能進行哈希碰撞的次數。
算力越高,意味著每秒鍾能進行越多次的哈希碰撞,即獲得記賬權的幾率越高。
在理論上,如果掌握了50%以上的算力,就擁有了獲得記賬權的絕對優勢,可以更快地生成區塊,也擁有了篡改區塊鏈數據的權利。
02
這種攻擊能做哪些壞事?
在了解了51%算力攻擊之後,你肯定好奇,這種攻擊能做哪些壞事。
實際上,當惡意攻擊者持有比特幣全網佔比比較高的算力時,即使尚未達到51%的比例,也可以製造相應的攻擊,比較典型的就是雙花問題。
假設A擁有51%的算力,在區塊高度1127時,A轉給B一個比特幣的記錄被礦工打包。
待交易確認後,A依靠51%的算力優勢在區塊高度1126後重新生成了一條「更長的鏈」,並在區塊高度1127處又將該BTC轉給C且該交易記錄被打包,即該鏈包含了A將一個比特幣轉給C的記錄。
根據「最長鏈共識」,包含給C轉賬記錄的鏈成為主鏈,則A轉給B的一個比特幣則為「無效支付「。
若掌握了51%的算力,除了可以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外,還可以阻止區塊確認部分交易,以及阻止部分礦工獲得有效的記賬權。
但是,擁有51%的算力也不是萬能的,無法修改其他人的交易記錄,也不能阻止交易的發出,更不能憑空產生BTC。
03
實例分析
我們可以用一筆虛擬交易來說明51%算力攻擊問題:
1.攻擊者擁有私鑰privKey0001,私鑰擁有對應可花費比特幣10000個
2.當前區塊的高度是88888
3.攻擊者與商戶交易了10000個比特幣,在商戶看到88889區塊中包含了此次交易後,坐上飛機駕駛員位置,開走了商戶一架飛機。
4.攻擊者因為擁有較高算例,從88888區塊再次計算區塊(此時,排除自己的10000個比特幣買飛機的交易),迅速的計算出了88889/88890/88891/88892......區塊,其它節點拉取最長鏈節點的區塊,同步了攻擊者的含有惡意攻擊的區塊信息。
5.因為攻擊者買飛機的交易沒有被區塊包含,因此,可以再次到商戶那裡買上一架飛機開走。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典型的51%算力攻擊成功後,所產生的雙花問題。
04
51%算力攻擊真的有人做嗎?
理論上來說,要執行51%算力攻擊,首先需要擁有比網路其他礦工更強的算力。
這意味著要有非常多的挖礦設備,大量挖礦設備本身就會消耗大量的資金。
而且除了設備,還需要大量的電力能源消耗。
由於電價上漲以及能源需求的增加,在過去幾年裡獲得足夠的電力來運營礦場變得愈發地困難。
當比特幣網路還很小的時候,或許有可能獲得足夠的電力來運行提供51%算力的設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網路消耗的電力持續增長,攻擊者需要獲得大量電力才能成功執行攻擊,這種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小。
發動算力攻擊也是為了有利可圖,但從經濟角度來看,51%算力攻擊的成本太高,利潤太少,無法產生大量資金,並且會有受到重大損失的風險。
由於所涉及的成本和風險,進行51%攻擊確實沒有任何意義,而誠實挖礦則有利可圖的多。
05
在攻擊面前的風險規避
雖然51%算力攻擊可以撤銷交易,但不可以在沒有私鑰的情況下,控制私鑰對應的比特幣地址,因此不能無(私鑰)中生有交易。
所以對於51%算力攻擊,交易支付者不僅不需要過度擔心,而且在別人進行51%算力攻擊時,你也有可能做一次雙花商家。
但是交易接收者可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因此為了避免被別人51%算力攻擊,可以多等幾個區塊生成後再進行交易。
但是反過來想一下,51%算力攻擊是很不值得的一件事情。
攻擊是為了利益,既然攻擊者持有了這么高的算力,誠實的挖礦帶來利益是不是更好?
而且攻擊必然打擊投資者對比特幣系統信心,這對攻擊者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7. 比特幣百分之51什麼意思
比特幣百分之51指的是單一實體對比特幣網路的多數控制。
比特幣區塊鏈的51%算力攻擊,指的是單一實體對比特幣網路的多數控制,當該實體能夠積累超過一半的全球計算能力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一般只要算力超過51%,就能對某個系統發動攻擊。
8. 對比特幣進行51%攻擊需要多少錢
這樣算吧,假設比特幣的幣值基本等於挖礦的成本,且伺服器成本為租用伺服器一年的租金。比特幣匯率大約是1000美元一個比特幣。那麼目前十分鍾產生25個比特幣,也就是每十分鍾大約25000美元,一小時15萬美元,一天360萬美元,一年差不多12.8億美元。如果要維持51%算力一年,也就是需要增加的算力相當於13億美元的伺服器租金。如果要維持短期的算力,並不一定價格會降低很多,因為短期租用伺服器的價格會高很多。而且目前的礦機基本都是直接像廠家批量訂購的,實際成本其實比租用伺服器低很多。所以對比特幣發動51%攻擊的成本不低。
滿意請採納
9. 區塊鏈51攻擊是什麼
51%攻擊是什麼?當有一組礦工控制超過Token哈希算力(計算能力)的50%時,可能會發生51%的攻擊(也稱為「多數攻擊」)。實際上,「51%」其實用詞不當;一個成功的攻擊實際上僅需要50%+1的哈希算力。
簡單解釋下,51%攻擊又叫大多數攻擊,是指惡意礦工控制了區塊鏈網路50%以上的哈希率(hashrate,即算力),隨後對網路發動攻擊,接管區塊鏈網路讓不法分子得以逆轉交易、停止支付或者防止新交易予以確認。
因此,51%攻擊成本巨大,收益卻很小,僅能實現「雙重支付」而已,所以51%攻擊很多時候又被稱為「雙花攻擊」。「雙花」是數字貨幣要解決的第一個核心問題,比特幣通過共享賬本和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比較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謂51%的攻擊,就是利用比特幣網路採用PoW競爭記賬權和「最長鏈共識」的特點,使用算力優勢生成一條更長的鏈「回滾」已經發生的「交易行為」。
比特幣百分之51什麼意思1、憑空生成比特幣;修改每個區塊產生的比特幣數量。因此,51%攻擊成本巨大,收益卻很小,僅能實現「雙重支付」而已,所以51%攻擊很多時候又被稱為「雙花攻擊」。
2、%是指算力佔全網算力的51%,比特幣網路需要通過哈希碰撞來匹配隨機數從而獲得記賬權,算力衡量的是一台計算機每秒鍾能進行哈希碰撞的次數。算力越高,意味著每秒鍾能進行越多次的哈希碰撞,即獲得記賬權的幾率越高。
3、一提到對比特幣的攻擊,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51%攻擊。所謂51%攻擊,就是利用比特幣使用算力作為競爭條件的特點,使用算力優勢撤銷自己已經發生的付款交易。
簡單解釋何為51%攻擊
1、當有一組礦工控制超過Token哈希算力(計算能力)的50%時,可能會發生51%的攻擊(也稱為「多數攻擊」)。實際上,「51%」其實用詞不當;一個成功的攻擊實際上僅需要50%+1的哈希算力。
2、發動算力攻擊也是為了有利可圖,但從經濟角度來看,51%算力攻擊的成本太高,利潤太少,無法產生大量資金,並且會有受到重大損失的風險。由於所涉及的成本和風險,進行51%攻擊確實沒有任何意義,而誠實挖礦則有利可圖的多。
3、簡單解釋下,51%攻擊又叫大多數攻擊,是指惡意礦工控制了區塊鏈網路50%以上的哈希率(hashrate,即算力),隨後對網路發動攻擊,接管區塊鏈網路讓不法分子得以逆轉交易、停止支付或者防止新交易予以確認。
4、%攻擊能帶來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做到: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如雙重支付;阻止確認部分或全部交易。而下面這些即使是51%攻擊也沒法做到的:憑空生成比特幣;修改每個區塊產生的比特幣數量。
5、雙花(DoubleSpending)。雙花的意思是一份錢花了兩次甚至多次。51%算力攻擊是如何做到雙花的呢?假設小黑有666BTC,他把這些幣支付的大白同時,也把這些幣發到自己的另一錢包地址上。
10. 詳解比特幣的「51%攻擊」
剛接觸比特幣的時候,都聽過「51%攻擊」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某個節點擁有超過全網51%的算力,將能夠實現雙重支付、撤銷交易等操作,讓比特幣網路崩潰。
那麼,這個51%攻擊是什麼實現的?
假設一個場景,A用10比特幣向B購買一樣商品,步驟如下:
(1)A支付給B 10BTC;
(2)B收到10BTC確認收款後發貨(一般認為6次確認後交易就不可逆轉);
(3)A隨即創建另一筆交易,將同樣的10BTC支付給自己。
顯然,A想要撤銷第一筆交易,不用花錢就得到B的商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A進行了雙重支付,將同樣的10BTC支付給B和自己。在正常的比特幣網路中,一旦第一筆交易經過6次確認後就幾乎不可更改,後續的交易數據將繼續打包成新的區塊依次鏈接下去。可是,如果A用戶擁有51%的算力,情況將會發生有趣的變化,A可以實現雙重支付的目的。
具體過程如下:
假設第一筆交易被打包到100號區塊,當後面再增加5個區塊後,6次即可確認該交易,區塊如下圖所示:
這時,A又發起了一次給自己10BTC的交易。如果A向全網廣播,這筆交易不會被處理(因為找不到要花費的UTXO,10BTC支付給B的事實已經被全網確認了),所以A選擇不廣播,而是對主鏈進行「分叉」,生成另外一個100號區塊,並在其中打包第二筆交易,如下圖:
由此,產生了兩條子鏈。簡單描述起見,第一筆交易所在的叫C1,第二筆交易所在的叫C2。其他礦工繼續在C1上打包數據,而A則在C2上挖礦,兩條鏈開始賽跑。由於A具有超51%的算力資源,很快,C2的長度就會超過C1,如下圖:
這時,按照比特幣的最長鏈優先原則,其他礦工也會自動轉到C2上,使C2變成了主鏈。C1則會被拋棄,之前打包在C1上的所有交易(包括第一筆A支付給B 10BTC的交易),都會變為無效。結果是A不花一分錢就擁有了屬於B的商品,這就是「51%攻擊」。
當然,要真正實現51%攻擊是非常困難的,在比特幣網路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跟攻擊成功後獲取到的收益相比,完全是得不償失。
51%攻擊能帶來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做到:
1、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如雙重支付;
2、阻止確認部分或全部交易。
而下面這些即使是51%攻擊也沒法做到的:
1、憑空生成比特幣;
2、修改每個區塊產生的比特幣數量。
因此,51%攻擊成本巨大,收益卻很小,僅能實現「雙重支付」而已,所以51%攻擊很多時候又被稱為「雙花攻擊」。「雙花」是數字貨幣要解決的第一個核心問題,比特幣通過共享賬本和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比較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