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比特幣區 > btc區塊數據回滾

btc區塊數據回滾

發布時間:2025-01-28 12:37:19

A. 什麼是51%算力攻擊

關注比特幣的朋友,想必聽過51%算力攻擊這個詞,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發起這種攻擊之後能做哪些「壞事」呢?

 01 

什麼是51%算力攻擊?

在比特幣網路中,採用PoW共識機制來解決如何獲得記賬權的問題,採用「最長鏈共識」解決如何記賬的問題。

所謂51%的攻擊,就是利用比特幣網路採用PoW競爭記賬權和「最長鏈共識」的特點,使用算力優勢生成一條更長的鏈「回滾」已經發生的「交易行為」。

51%是指算力佔全網算力的51%,比特幣網路需要通過哈希碰撞來匹配隨機數從而獲得記賬權,算力衡量的是一台計算機每秒鍾能進行哈希碰撞的次數。

算力越高,意味著每秒鍾能進行越多次的哈希碰撞,即獲得記賬權的幾率越高。

在理論上,如果掌握了50%以上的算力,就擁有了獲得記賬權的絕對優勢,可以更快地生成區塊,也擁有了篡改區塊鏈數據的權利。

 02 

這種攻擊能做哪些壞事?

在了解了51%算力攻擊之後,你肯定好奇,這種攻擊能做哪些壞事。

實際上,當惡意攻擊者持有比特幣全網佔比比較高的算力時,即使尚未達到51%的比例,也可以製造相應的攻擊,比較典型的就是雙花問題。

假設A擁有51%的算力,在區塊高度1127時,A轉給B一個比特幣的記錄被礦工打包。

待交易確認後,A依靠51%的算力優勢在區塊高度1126後重新生成了一條「更長的鏈」,並在區塊高度1127處又將該BTC轉給C且該交易記錄被打包,即該鏈包含了A將一個比特幣轉給C的記錄。

根據「最長鏈共識」,包含給C轉賬記錄的鏈成為主鏈,則A轉給B的一個比特幣則為「無效支付「。

若掌握了51%的算力,除了可以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外,還可以阻止區塊確認部分交易,以及阻止部分礦工獲得有效的記賬權。

但是,擁有51%的算力也不是萬能的,無法修改其他人的交易記錄,也不能阻止交易的發出,更不能憑空產生BTC。

 03 

實例分析

我們可以用一筆虛擬交易來說明51%算力攻擊問題:

1.攻擊者擁有私鑰privKey0001,私鑰擁有對應可花費比特幣10000個

2.當前區塊的高度是88888

3.攻擊者與商戶交易了10000個比特幣,在商戶看到88889區塊中包含了此次交易後,坐上飛機駕駛員位置,開走了商戶一架飛機。

4.攻擊者因為擁有較高算例,從88888區塊再次計算區塊(此時,排除自己的10000個比特幣買飛機的交易),迅速的計算出了88889/88890/88891/88892......區塊,其它節點拉取最長鏈節點的區塊,同步了攻擊者的含有惡意攻擊的區塊信息。

5.因為攻擊者買飛機的交易沒有被區塊包含,因此,可以再次到商戶那裡買上一架飛機開走。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典型的51%算力攻擊成功後,所產生的雙花問題。

 04 

51%算力攻擊真的有人做嗎?

理論上來說,要執行51%算力攻擊,首先需要擁有比網路其他礦工更強的算力。

這意味著要有非常多的挖礦設備,大量挖礦設備本身就會消耗大量的資金。

而且除了設備,還需要大量的電力能源消耗。

由於電價上漲以及能源需求的增加,在過去幾年裡獲得足夠的電力來運營礦場變得愈發地困難。

當比特幣網路還很小的時候,或許有可能獲得足夠的電力來運行提供51%算力的設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網路消耗的電力持續增長,攻擊者需要獲得大量電力才能成功執行攻擊,這種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小。

發動算力攻擊也是為了有利可圖,但從經濟角度來看,51%算力攻擊的成本太高,利潤太少,無法產生大量資金,並且會有受到重大損失的風險。

由於所涉及的成本和風險,進行51%攻擊確實沒有任何意義,而誠實挖礦則有利可圖的多。

 05 

在攻擊面前的風險規避

雖然51%算力攻擊可以撤銷交易,但不可以在沒有私鑰的情況下,控制私鑰對應的比特幣地址,因此不能無(私鑰)中生有交易。

所以對於51%算力攻擊,交易支付者不僅不需要過度擔心,而且在別人進行51%算力攻擊時,你也有可能做一次雙花商家。

但是交易接收者可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因此為了避免被別人51%算力攻擊,可以多等幾個區塊生成後再進行交易。

但是反過來想一下,51%算力攻擊是很不值得的一件事情。

攻擊是為了利益,既然攻擊者持有了這么高的算力,誠實的挖礦帶來利益是不是更好?

而且攻擊必然打擊投資者對比特幣系統信心,這對攻擊者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B. 比特兒交易平台官系統出什麼事了

比特兒交易平台官系統事件:比特兒在其官方新浪微博發布消息稱他們的NXT中心賬號被黑,黑客盜走5000萬NXT幣。

C. 區塊鏈51攻擊是什麼

51%攻擊是什麼?

當有一組礦工控制超過Token哈希算力(計算能力)的50%時,可能會發生51%的攻擊(也稱為「多數攻擊」)。實際上,「51%」其實用詞不當;一個成功的攻擊實際上僅需要50%+1的哈希算力。

簡單解釋下,51%攻擊又叫大多數攻擊,是指惡意礦工控制了區塊鏈網路50%以上的哈希率(hashrate,即算力),隨後對網路發動攻擊,接管區塊鏈網路讓不法分子得以逆轉交易、停止支付或者防止新交易予以確認。

因此,51%攻擊成本巨大,收益卻很小,僅能實現「雙重支付」而已,所以51%攻擊很多時候又被稱為「雙花攻擊」。「雙花」是數字貨幣要解決的第一個核心問題,比特幣通過共享賬本和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比較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謂51%的攻擊,就是利用比特幣網路採用PoW競爭記賬權和「最長鏈共識」的特點,使用算力優勢生成一條更長的鏈「回滾」已經發生的「交易行為」。

比特幣百分之51什麼意思

1、憑空生成比特幣;修改每個區塊產生的比特幣數量。因此,51%攻擊成本巨大,收益卻很小,僅能實現「雙重支付」而已,所以51%攻擊很多時候又被稱為「雙花攻擊」。

2、%是指算力佔全網算力的51%,比特幣網路需要通過哈希碰撞來匹配隨機數從而獲得記賬權,算力衡量的是一台計算機每秒鍾能進行哈希碰撞的次數。算力越高,意味著每秒鍾能進行越多次的哈希碰撞,即獲得記賬權的幾率越高。

3、一提到對比特幣的攻擊,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51%攻擊。所謂51%攻擊,就是利用比特幣使用算力作為競爭條件的特點,使用算力優勢撤銷自己已經發生的付款交易。

簡單解釋何為51%攻擊

1、當有一組礦工控制超過Token哈希算力(計算能力)的50%時,可能會發生51%的攻擊(也稱為「多數攻擊」)。實際上,「51%」其實用詞不當;一個成功的攻擊實際上僅需要50%+1的哈希算力。

2、發動算力攻擊也是為了有利可圖,但從經濟角度來看,51%算力攻擊的成本太高,利潤太少,無法產生大量資金,並且會有受到重大損失的風險。由於所涉及的成本和風險,進行51%攻擊確實沒有任何意義,而誠實挖礦則有利可圖的多。

3、簡單解釋下,51%攻擊又叫大多數攻擊,是指惡意礦工控制了區塊鏈網路50%以上的哈希率(hashrate,即算力),隨後對網路發動攻擊,接管區塊鏈網路讓不法分子得以逆轉交易、停止支付或者防止新交易予以確認。

4、%攻擊能帶來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做到: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如雙重支付;阻止確認部分或全部交易。而下面這些即使是51%攻擊也沒法做到的:憑空生成比特幣;修改每個區塊產生的比特幣數量。

5、雙花(DoubleSpending)。雙花的意思是一份錢花了兩次甚至多次。51%算力攻擊是如何做到雙花的呢?假設小黑有666BTC,他把這些幣支付的大白同時,也把這些幣發到自己的另一錢包地址上。

D. 論區塊鏈的初心與使命

最近股市大漲讓很多人眼紅,不少鏈圈的社群也都開始討論起A股來。是時候再打一遍雞血,充值一下信仰了。

曾記得2008年全球范圍的金融危機,就是比特幣誕生的大背景,而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經過近十年演化,使人類第一次通過技術實現公開、公平、公正成為可能,這也是區塊鏈在國際社會倍受關注的根本原因。

時至今日,中本聰也許也沒有預料到他搭建的去中心化技術架構會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雙花、51%攻擊、數據回滾等人為因素的干預,成為區塊鏈技術一道道無法治癒的傷疤,不可篡改彷彿是一句笑談。

現在的人們習慣了中心化模式的高效,沒有耐心為了所謂去中心化而等待數小時或數十分鍾才能完成的交易。於是,各種妥協方案出現在大眾面前。POW太慢、太消耗能源,就用POS。POS速度還是不夠,那就DPOS。

正當人們為區塊鏈技術所謂的突破歡呼雀躍之時,卻沒有意識到區塊鏈已不再是原來的區塊鏈了,它所追求的平等精神已被種種妥協方案所稀釋。

POS、DPOS雖在效率上有很大提升,但從本質上講,它們剝奪了弱勢群體的話語權,已經背離了中本聰的初心和理念。

從區塊鏈行業發展現狀看,真正落地的應用並不多,其中殺手級應用更是難得一見。自封區塊鏈3.0的EOS,非但沒有在區區21個超級節點的架構下兌現百萬級TPS的承諾,而且還曝出了節點賄選丑聞,並進而淪為博彩類DAPP橫行的大賭場。

其實,性能並不是區塊鏈最為關鍵的因素,去中心化才是其承載人類自由與平等夢想的核心精髓,分布式架構就是通過犧牲性能才實現平等的。如果追求完美的交易體驗,再牛逼的區塊鏈項目也比不過中心化架構。

試問VISA每秒7萬多次交易,支付寶每秒近8萬次交易,銀行同業結算每秒近7萬次交易,現在哪個區塊鏈應用能做到?

區塊鏈的使命是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是打破中心化既得利益者所構建傳統利益格局的桎梏,是旨在從技術層面構築真正人人平等的制度,而不再單純依賴道德和法律。

回顧人類歷史,不難發現,世界上大部分人為災難,均緣於集權制度下獨裁者至高無上的中心化權力。戰爭年代濫用武力導致社會崩潰,人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和平時期濫發貨幣導致金融危機,百姓資產遭到無情劫掠。而區塊鏈所倡導的平權模式,可有效限制個體權力閾值,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權力濫用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但是,區塊鏈不是萬能的,它僅僅是個技術工具,解決不了人性的貪婪。雖然所有區塊鏈項目都標榜自己:不可篡改、可溯源和透明性。

但只要給人為因素留下一絲縫隙,區塊鏈就會被玩得面目全非。

改不了鏈上信息,就在數據上鏈之前偽造,這樣所謂的不可篡改和可溯源就毫無意義了。

進駐EOS的博彩DAPP中,為吸引用戶,大部分存在利用區塊鏈的開放性大肆刷假數據現象,足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有些公鏈,包括以太坊在內,甚至公然違背不可篡改的原則,採取人為回滾數據的方式挽回損失,讓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前景充滿了憂慮。

縱觀區塊鏈發展歷程,從比特幣的1.0時代,到以太坊的2.0時代,誰又會成為3.0時代的標志呢?

TPS雖然是重要選項,但不是惟一的標准,也不是最核心的標准。實際上,一些商業應用場景對性能要求並不是太高,4000左右的TPS足以就會日常需求。目前,一些項目希望通過博人眼球的性能吸引用戶,你敢說1萬TPS,我就敢吹100萬TPS,你敢用21個超級節點,我就敢用11個超級節點,殊不知這種毫無底線的競爭已走入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死胡同。

當前,熊市的滌盪使劣質項目灰飛煙滅,行業生態環境得到充分凈化,也使優質項目得到更多資本關注。實際上,但無論多麼高大上的天王級明星項目,如果摒棄了去中心化的平等精神,如果最後無法實現落地應用,都是沒有卵用的空氣,徒增笑耳。

未來,3.0時代的標志性項目,必定是落地後能夠解決行業高頻、痛點和剛需問題的項目,必定是落地後能夠吸引更多優秀創造者、傳播者、社群運營者參與生態建設的項目,必定是落地後能夠構築多方共贏的新型經濟協作體系的項目。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中本聰十年前殫精竭慮創建的區塊鏈技術,使人類第一次有機會將自由平等的烏托邦照進現實世界,惟願業界諸君砥礪奮進,成為這個宏偉藍圖夢想成真的親歷者和踐行者。

E. 什麼叫分叉區塊鏈(區塊鏈分叉是怎麼回事兒終於懂了)

區塊鏈為什麼有分叉?分叉會發生什麼情況?

????區塊鏈的分叉(fork)的形成原因可能有多種。

????當兩個結點幾乎在同一個時間挖到了礦並同時發布區塊,此時就出現臨時性的的分叉(statefork),

????本質上是對比特幣這個區塊鏈當前的狀態產生了意見分歧,

????當人為的發起分叉攻擊(forkingattack),也就是故意造成這類分叉(deliberatefork)還有一類分叉是,當比特幣的協議發生了改變的時候,軟體需要升級。而在分布式系統中不能保證所有節點同時升級軟體,假設存在部分節點未升級,會導致協議分叉(protocolfork)。對協議修改的內容的不同,又可以將分叉分為硬分叉(hardfork)和軟分叉(softfork);

????比特幣協議增加新協議,擴展新功能,未升級軟體的舊節點會不認可這些修改,會認為這些特性是非法的。這也就是對比特幣協議內容產生分歧,從而導致的分叉叫硬分叉。此時,就出現了新節點永遠沿著新節點產生的鏈挖礦,舊節點永遠沿著舊節點鏈挖礦,由於新節點算力足夠強,所以形成兩條永遠都在延伸且平行的鏈。只要這部分舊節點永遠不更新,則舊鏈將一直延續,可見這種分叉是持久性的。

出現hardfork後,便變成了兩條平行的鏈,也就造成了社區分裂。社區中有一部分人,會認為下面的鏈才是根正苗紅,各個鏈上的貨幣獨立。以太坊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是硬分叉事件。以太坊稱為ETH,但目前看到的ETH已經不是最初的ETH了,以太坊在歷史上發生過硬分叉,另一個鏈稱為ETC。實際上,ETC才是以太坊設計原本的協議,而ETH是黑客攻擊ETH上一個智能合約THEDAO後,進行回滾的協議鏈(將黑客攻擊偷取的以太幣採用硬分叉方式回滾回到另一智能合約,然後退還給真正擁有者)。

????分叉之初,由於兩個鏈分叉造成了互相影響,產生了很多麻煩。比如:在ETH鏈上有一筆轉賬B-C,有人便在ETC鏈上回放,將ETC鏈上的貨幣頁轉給了C(C收到兩筆錢)。後來,對兩條鏈各添加了一個chainID,將兩個鏈區分開,才使得這兩條鏈真正分開。

如果對BTC協議添加限制,使得原本合法交易在新交易中不合法,便會形成軟分叉。

當大多數節點已經更新完畢之後,舊節點認可新節點挖出的區塊,因此發布自己挖出的區塊,但新節點不認可舊結點挖出的區塊,便沿著上一個新節點發布的區塊繼續挖礦,當新節點擁有大部分算力的時候,新鏈會越來越長,從而舊節點挖出並發布的區塊一直被拋棄,無法獲得出塊獎勵,最終倒逼舊節點升級軟體,實現所有節點認可新協議並進行升級。可見,只要系統中擁有半數以上算力節點更新軟體,此類分叉不會出現永久性分叉。比特幣腳本中的P2SH就是通過軟分叉方法加進去的。

?

????這一部分我並沒有查到太多的資料,但是在絕大多數共識協議之中我們都假設需要過半算力;

????在理論上,如果掌握了50%以上的算力,就擁有了獲得記賬權的絕對優勢,可以更快地生成區塊,也擁有了篡改區塊鏈數據的權利。因此,當具有過半的算力,也就是51%都是誠實可靠的,能保證整一個區塊鏈在合法有序的進行運行。

????但是為什麼選擇過半的算力,而不是過半的用戶?比特幣系統,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且創建賬戶及其簡單,只需要本地產生公私鑰對即可。只有轉賬(交易)時候,比特幣系統才能知道該賬戶的存在。這樣,黑客可以使用計算機專門生成大量公私鑰對,當其產生大量公私鑰對超過系統中一半數目,就可以獲得支配地位(女巫攻擊)。因此,比特幣系統中很巧妙的使用算力作為投票的依據。

區塊鏈中通常說的分叉是什麼?

分叉是通過在網路的不同部分同時創建兩個區塊來創建一個正在進行的區塊鏈替代版本。這會創建兩個平行的區塊鏈,其中一個是獲勝區塊鏈。

區塊鏈的分叉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的分叉是區塊鏈網路中獨有的一種版本升級方式,來解決用戶的一些使用問題,區塊鏈升級比較特別,升級時由參與的礦工共同來決定,還會產生更多的版本,分叉出來的兩條鏈相當於是一個老的版本,逐漸向新鏈過度,最終完成升級,只剩新鏈。

閱讀全文

與btc區塊數據回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裡mt4怎麼添加比特幣品種 瀏覽:963
比特幣炒礦 瀏覽:626
比特幣app上線推廣文章 瀏覽:329
比特幣中央台新聞頻道 瀏覽:223
區塊鏈工信部證書 瀏覽:298
兩個集中力算跨中彎矩 瀏覽:48
挖比特幣有哪些設備 瀏覽:53
同胞比特幣卻堵在路上 瀏覽:170
交割合約比特幣 瀏覽:932
比特幣omni地址 瀏覽:290
美國區塊鏈新上市公司 瀏覽:34
偷電纜買賣比特幣 瀏覽:335
rx580和rx570算力 瀏覽:658
比特幣輕錢包節點搭建 瀏覽:486
bchsv與btc 瀏覽:2
btcltc礦池 瀏覽:934
以太坊智能合約實力 瀏覽:245
自建礦池收益 瀏覽:846
被虛擬傳銷貨幣詐騙怎麼報警 瀏覽:106
網上男友讓我買虛擬貨幣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