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並不是所有的都這么值錢,比特幣能夠再次站上40000美元,時也命也。
比特幣最初不過是一堆不值錢的數字罷了,有人需要才有了價值。它最開始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現金,相信並擁有的人很少,從最開始的虛擬數字到價值連城,也不過是十年時間罷了。
那麼比特幣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比特幣的總數量是有限的黃金之所以可以保值就是因為黃金的總量是有限的,比特幣也是如此。據說,比特幣的發行總量是2100萬枚,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區塊鏈的演算法使得比特幣不可能發生超發的現象,也就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了。
以前,比特幣還是可以挖出來的,自從比特幣突破2萬美元的大關之後,挖幣已經越來越難了,想要比特幣,只能進行交易。短短幾年的時間,比特幣又突破了4萬美元的關卡。比特幣還能走多遠,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❷ 比特幣年內將接近4000美元
比特幣價格飆升,年內有望逼近4000美元
今年漲幅最為顯著的加密貨幣非比特幣莫屬,國際投行高盛的技術策略主管舍巴o賈法里預測其價格將突破3915美元,年內甚至可能達到4000美元。美國Fundstrat的研究也預計到2022年,比特幣將攀升至55000美元。比特幣在全球范圍內受到認可,合法交易需求激增,病毒影響也助推了其上漲。
然而,關於比特幣的泡沫論並未消散。科技界和華爾街的批評者質疑其泡沫風險。高盛預測的上漲基於比特幣的上行勢頭和流通價值增長,但比特幣中國副總裁趙千捷認為,技術成熟、應用普及等因素將推動其價格進一步上漲。
比特幣泡沫的討論仍然激烈。嘉信理財和科技大佬馬克o庫班警告存在泡沫風險,而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認為,比特幣可能是互聯網泡沫的一部分,其價值主要依賴於公眾的認可度。他強調比特幣的稀缺性和支付特性使其誘人,但缺乏完整的估值體系。
另一方面,XBT Provider主席丹尼爾o曼斯特斯持樂觀態度,認為比特幣投資需求將隨著市場便利性提升而增長,視其為無國界的貨幣和數字黃金形式的價值儲存。比特幣的價格受網路狀態、技術升級和監管新聞影響,而非傳統供需或新聞反應。
總的來說,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充滿不確定性,泡沫論與樂觀預測並存,比特幣的未來仍需市場和時間的考驗。
❸ 2045年後比特幣價格會突破1400萬美元嗎
揭秘比特幣價值:一個獨特的投資視角
比特幣的世界裡,其價值猶如一部不斷攀升的史詩。根據理論預測,比特幣在2045年4月後將迎來永恆牛市,波動率趨近於零,象徵著無盡的上漲空間。盡管預測的牛熊周期波峰與歷史數據高度吻合,如2011年6月的26.64美元、2019年12月的17546美元,但部分峰值曾短暫虛高,如2019年3月的4579美元。不過,整體趨勢顯示,推算出的價格點大致符合歷史軌跡,波峰精準,波谷略有偏差。
未來預測:從2013年至2045年,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格局逐步演變。預計2024年的波峰將達到20萬美元,之後依次上升至2032年的180萬美元,2045年更是突破至1400萬美元。進入永恆牛市後,抄底價格有望在10萬和150萬美元之間。比特幣作為稀有資源,其價值將無可限量,而主流幣種可能面臨歸零的境況,未來的投資焦點將聚焦於比特幣。
資產價值轉換:比特幣的崛起令人矚目,從2009年的1000比特幣值2250萬人民幣,到現在單個比特幣的價值僅為0.000666美元,但其增值效應驚人,1美元可購買的比特幣數量從1500個下降到222727個。這樣的演變,體現了比特幣的稀缺性與價值膨脹。
挖礦挑戰:早期,家用電腦尚能挖掘比特幣,但隨著技術進步,如今普通電腦挖礦所需時間超過3年,專業礦機更是需1000多天。盡管每天收益可觀,但電力成本的增加使得挖礦不再是輕松之舉,平均每天收益50元,電力成本卻高達46元。
回報與風險:2010年一元購入比特幣,即使按保守估計,到2021年其價值已分別增值至6.45萬或3.2萬人民幣,回報率堪稱驚人。然而,早期市場認知有限,不少比特幣因為存儲和了解的難題而未能保存下來,可見比特幣的波動性也伴隨著較高的操作難度。
總結,比特幣價值的起伏不定,為早期接觸者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回報,但同時也揭示了其獨特的存儲和理解挑戰。隨著市場的發展,比特幣的未來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❹ 比特幣突破3萬美元,未來的發展趨勢會如何
有媒體報道稱,即使是幣圈的圈內人,也毫不諱言比特幣的暴漲已是一場大泡沫,但在全球天量流動性的驅動下,比特幣成了「剛性泡沫」。不過,和三年前相比,這次有些不同。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由於美聯儲將利率下調至接近零的水平(並且料將在未來幾年保持在這一水平),投資者將大量資金投入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以謀求更高的回報。
與此同時,歐美央行推出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高了金融市場的通脹預期,而比特幣被視為對沖通脹的最佳工具之一,這也是投資者紛紛湧入比特幣的原因之一。高盛此前指出,比特幣是對沖通脹的工具,可以與黃金共存。
如果說上一波行情的暴漲是由於大量散戶抱著賭一把的心態沖進了市場,推動了幣價,那麼這次的行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機構的入局。
一般而言,當風險可控時,機構才會加入,而機構的加入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也提高了未來的收益預期。
第一財經曾報道,OKExResearch首席研究員威廉表示,「可能與大家想到的投機或炒作原因不一樣,投機和炒作成分確實存在,但非主因。直接原因來自於高凈值和機構投資者的入場,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諸如美國保險巨頭萬通人壽保險公司、商業分析公司MicroStrategy等機構紛紛買入比特幣;而在線支付巨頭PayPal、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星展銀行也紛紛宣布將推出加密貨幣支付服務。目前超過69億美元的比特幣由上市公司持有。」
「流動性危機即將來臨,」英國交易所Coin Corner首席執行官丹尼·斯科特(Danny Scott)最近表示。他指出,Grayscale Bitcoin Trust (GBTC)持續大量買入比特幣,僅在2020第四季度,GBTC就買入了逾11.5萬比特幣(按當前價格計算約為25億美元)。再加上對沖基金、共同基金和現在的保險公司等機構買家,交易所里的比特幣出現了短缺。這只能通過提高價格來解決。
Guggenheim Partners首席投資官斯科特·米納德(Scott Minerd)去年年底對彭博社(Bloomberg)表示,比特幣目前的價格遠低於公允價值,考慮到比特幣的稀缺性和美聯儲「瘋狂印錢」,這種數字代幣最終應該會攀升至每枚比特幣40萬美元左右。去年11月,Guggenheim申請保留其53億美元宏觀機會基金(Macro Opportunities Fund) 10%的投資權利,該基金只投資於加密貨幣。他說:「我們的基礎研究顯示,比特幣的價值應該在40萬美元左右,」米納德說。「它是基於稀缺性和相對估值,比如黃金佔GDP的百分比。所以你知道,比特幣實際上具有黃金的許多屬性,同時在交易方面具有不尋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