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比特幣區 > 比特幣什麼梗

比特幣什麼梗

發布時間:2025-01-13 20:31:05

1. 誰是勒索軟體真正的攻擊目標

據悉,這個在國內被大家簡稱為「比特幣病毒」的惡意軟體,目前攻陷的國家已經達到99個,並且大型機構、組織是頭號目標。


在英國NHS中招之後,緊接著位於桑德蘭的尼桑造車廠也宣告「淪陷」。西班牙除了最早被黑的通訊巨頭Telefonica,能源公司Iberdrola和燃氣公司Gas Natural也沒能倖免於難。德國乾脆直接被搞得在火車站「示眾」。這個被大家稱之為「比特幣病毒」的勒索蠕蟲,英文大名叫做WannaCry,另外還有倆比較常見的小名,分別是WanaCrypt0r和WCry。
它是今年三月底就已經出現過的一種勒索程序的最新變種,而追根溯源的話是來自於微軟操作系統一個叫做「永恆之藍」(Eternal Blue)的漏洞。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曾經根據它開發了一種網路武器,上個月剛剛由於微軟發布了新補丁而被「拋棄」。

三月底那次勒索程序就叫WannaCry,所以如果你在外媒看到WannaCry 2.0或者WanaCrypt0r 2.0的說法,所指也是本次爆發的勒索程序。

隨後,微軟在3月發布的補丁編號為MS17-010,結果眾多大企業們和一部分個人用戶沒能及時安裝它,才讓不知道從什麼途徑獲取並改造了NSA網路武器的WannaCry有機可乘。
而且這回的勒索軟體目標並非只有英國NHS,而是遍布全球,總覺得有種「人家不是只針對英國醫療系統」一樣、奇怪的「有人跟我一樣糟就放心」了的潛台詞。雖然最後事實證明確實全球遭殃。
但WannaCry最早從英國NHS開始爆發,真的只是巧合嗎?

對於任何勒索病毒而言,都是最有可能被攻擊的「肥肉」:醫護人員很可能遇到緊急狀況,需要通過電腦系統獲取信息(例如病人記錄、過敏史等)來完成急救任務,這種時候是最有可能被逼無奈支付「贖金」的。
醫療信息與管理系統學會的隱私和安全總監Lee
Kim也解釋說,出於信息儲備過於龐大以及隱私考慮,「在醫療和其他一些行業,我們在處理這些(系統)漏洞方面確實會不那麼及時」。這也是為什麼科技領域普遍認為WannaCry幕後黑手的時機把握得非常巧妙,畢竟微軟更新MS17-010補丁還不到兩個月。從開發並釋放WannaCry人士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他們其實並不在乎具體要把哪個行業作為攻擊目標,因為他們的邏輯就是任何有利可圖的領域都是「肥肉」,都要上手撈一筆。所以他們確實並不是非要跟英國NHS過不去,只不過是好下手罷了。
個人電腦用戶被攻擊的比例比企業和大型機構低很多,這不僅僅是因為個人電腦打補丁比較方便快捷,也因為這樣攻擊不僅效率不高、獲利的可能也更小。WannaCry的運作機制,根本就是為區域網大規模攻擊而設計的。

這樣看來,前面提到的全世界其他受攻擊大型企業和組織,無論交通、製造、通訊行業,還是國內比較慘烈的學校,確實都是典型存在需要及時從資料庫調取信息的領域。

至於敲詐信息的語言問題,Wired在多方搜集信息後發現,WannaCry其實能以總共27種語言運行並勒索贖金,每一種語言也都相當流利,絕對不是簡單機器翻譯的結果。截至發稿前,WannaCry病毒的發源地都還沒能確認下來。
與其說WannaCry幕後是某種單兵作戰的「黑客」,倒不如說更有可能是招募了多國人手的大型團伙,並且很有可能「醉溫之意不在酒」。畢竟想要簡單撈一筆的人,根本沒有理由做出如此周全的全球性敲詐方案。

WannaCry在隱藏操作者真實身份這方面,提前完成的工作相當縝密。不僅僅在語言系統上聲東擊西,利用比特幣來索取贖金的道理其實也是一樣:杜絕現實貨幣轉賬後被通過匯入賬戶「順藤摸瓜」的可能。而且WannaCry的開發者早就有了一個范圍寬廣、長期作戰的策劃:「在情況好轉之前,它會先變糟糕的——相當糟糕。」(This』ll get worse—a lot worse—before it gets better.)
不過,在晚些時候,一位22歲的英國程序猿小哥就似乎「誤打誤撞」阻止了WannaCry的進一步擴散。

這位小哥在社交網路上的昵稱是MalwareTech(中文意思大概是「惡意軟體技術」,聽起來反而更像個黑客),阻止了WannaCry的進一步全球肆虐後,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下了全過程,甚至英國情報機關GCHQ都在官網轉po了這篇博文。
MalwareTech本來應該在度假中,不過他還是迅速反應,找到了一份WannaCry軟體的樣本。閱讀代碼時,他發現了一個沒有被注冊過的域名,下面的代碼意思就是WannaCry在黑點電腦前的運行中會先試圖訪問該域名,如果訪問失敗就黑掉系統,如果成功則自動退出。

於是MalwareTech就把這個域名給注冊了。

在後來一些中文媒體的報道中,小哥的這一舉動被強調成是「突發奇想」或者「下意識」之舉。正是因為無效域名被注冊,後來被WannaCry感染的電腦都在訪問該域名時得到了肯定的返回值,於是沒有再鎖定信息、展開敲詐。
不過MalwareTech自己解釋卻不是這樣的。他在博客中寫道,注冊這個域名是他作為網路安全工作人員的「標准做法」(standard practice)。過去一年裡,遇到所有這樣短時間訪問量激增的無效域名,他都會將其注冊後扔進前面圖里提到的「天坑」(sinkhole)里,而這個「天坑」的作用就是「捕獲惡意流量」。

WannaCry樣本中域名,在昨天全球范圍攻擊開始後訪問量瞬間激增,此前卻沒有任何被訪跡象。

然而MalwareTech職業靈敏度,讓他開始考慮WannaCry是否會定期或在特請情況下修改程序中的無效域名,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僅僅注冊他所發現的這個域名就無法阻止未來襲擊。

即使軟體里沒有這樣的部分,開發者依然能夠手動升級WannaCry後再度把它傳播開來,所需要做的也就僅僅是替換一個新的無效域名而已。






還有一種更糟糕的情況:如果WannaCry程序中還有另一層自我保護機制,那麼無效域名的注冊很有可能導致目前所有被感染電腦自動為所有信息加密,無法復原。
為了排除後一種情況,MalwareTech乾脆修改了自己一台電腦的主機文件,讓它無法連接那個已經被注冊了的前無效域名。

電腦成功藍屏了。
MalwareTech寫道:「你可能無法想像一個成年男人在屋裡興奮得跳來跳去,原因竟然是自己電腦被勒索軟體搞失靈了。但我當時確實就那樣了。」測試結果表明,他的「標准做法」確實阻止了WannaCry的進一步傳播。

但是小哥親自警告:「這事沒完」
和某些信息平台熱炒MalwareTech「拯救了全世界」的梗不同,英國《衛報》和《英國電訊報》都在標題里明確告訴大家,小哥自己都已經作出警告:「這事沒完!」
域名被注冊後WannaCry的停止擴散,在他看來只是病毒製造者一個不夠成熟的自我保護機制。對方的真正意圖並非通過域名是否能連接上來「指揮」病毒的運行,而是通過這種方式判斷病毒是否被電腦安全高手捕獲。
一旦WannaCry運行時發現域名有反應,真實反應並不是「好心」地停止攻擊,而是避免自己被扔進「沙盒」(sandbox)安全機制被人全面分析,乾脆退出獲得域名響應的電腦系統。






MalwareTech雖然功不可沒,但他只是阻止了「比特幣病毒」現行樣本的擴散,但開發者也已經意識到了這項弱點,隨時可能用升級版勒索程序卷土重來。
當然,也不排除,此次勒索軟體的最終目的,不是真的想勒索,而是想展現給一些有不法分子查看這個病毒的威力,從而出售這個病毒給他們。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接下來的日子,網路安全,將會面臨一個很嚴峻的挑戰。
此次勒索軟體威脅的不僅是個人用戶,還有眾多機構和企業。
因此提醒,所有網路用戶今後都應加強安全意識,注意更新安全補丁和使用各種殺毒工具。

2. 比特幣披薩節是什麼梗

2010年5月18日,一位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在Bitcoin Forum發帖表示,希望用一萬枚比特幣(當時價值40美元)換取兩份Papa John』s的大披薩。而後在22日密碼學愛好者「jercos」,趁商家優惠,花了25美元購買兩份披薩寄給Laszlo,並按承諾獲得一萬枚比特幣。

自那以後,比特幣社區就把發生這筆標志性交易的5月22日,當作是「比特幣披薩節」來慶祝。甚至還出現了一個推特賬號,每日更新這兩份披薩當日的比特幣價值。此外,比特幣價格每次破新高的時候,這筆交易和Laszlo都會被拿出來「調侃」。

如果按照當前比特幣價格來計算的話,這兩份披薩價值7630萬美元。
庫幣合約KuCoin Futures是KuCoin 旗下的數字貨幣衍生品平台,全球最公開透明,最受信賴,全球化用戶最多,全球合約市場覆蓋率最高的合約交易平台,目前支持比特幣永續及交割合約。

3. 比特幣真的只有2100萬個嗎

回答是,雖然不是一直發發發直到20999999.97690000個就直接停止那麼簡單粗暴(順便,引用小數點後那麼多位是因為比特幣的劃分單位為聰,就是中本聰的聰,1聰是0.00000001個比特幣),但大體上就是這樣。

比特幣的產生方式是挖礦,也就是礦工通過解答加密學問題爭奪記賬權,完成記賬的礦工將得到系統給予的比特幣獎勵。

格林尼治時間2009年1月3日18點15分05秒,中本聰挖出了比特幣網路的第一個區塊,也就是編號為0的創世區塊。

從創世區塊到第20999個區塊為階段1,在這個階段里礦工每完成一個區塊的記賬,可以得到50個比特幣的獎勵,也就是比特幣網路中每生成一個新區快,比特幣的數量就增加50。

出於某些原因,中本聰認為比特幣產生的速度應該遞減。於是從第21000個區塊(該區塊產生於2012年)開始,稱為階段2,每生成一個新區塊只增加25個比特幣。

這樣繼續下去,每生成21000個區塊,比特幣就進入下一個階段,每個新區塊帶來的新比特幣數量減半。直到第33次減半時,每個塊產生的新比特幣從0.0021個直接減為0個。

這樣算一下,總共產生的比特幣就是20999999.97690000個。

說某個超智慧文明終於造出了一部超級電腦 Deep Thought(深思)——按現在的說法應該叫超級AI。這個AI剛啟動就宣布,我是宇宙所有時間里第二強大的電腦。於是這些智慧生物興奮啊,就問了它,請告訴我們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吧。AI 聽了,思考了一會,回答說,這個問題太復雜,我需要用800萬年才能計算出結果。

於是經過准備,AI 進入了漫長的計算中,彷彿冬眠一般。智慧生物們一直等待著它,並准備了盛大的慶祝典禮來歡迎這個終極答案。當時間終於到來的時候,三個當年問問題的生物的後人帶著緊張和興奮來見AI,發現 AI 已經醒了。於是他們立刻問,答案是什麼?

AI 卻奇怪地猶豫了一下,問,你們確定真的要知道答案嗎?他們說,當然啊!於是 AI 嘆了口氣,說好吧,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is ... 42.

智慧生物們目瞪口呆。後續我們這里先不談。這個經典的段落後來成為科幻史上的一個梗,曾經Google搜索有個彩蛋(大家還記得大明湖畔的 Google 吧),如果你搜索上面那段英文,Google就會告訴你,答案是42~

然後回到我們的正題,21 million的21是什麼?回答:是42的一半。

4. 比特幣是什麼梗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1]。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2021年1月8日,比特幣價格突破40000美元。

閱讀全文

與比特幣什麼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自製比特幣挖礦機 瀏覽:222
btc合約1手 瀏覽:127
區塊鏈密幣 瀏覽:798
普通電腦以太坊挖礦教程 瀏覽:800
中國央行推行數字貨幣 瀏覽:698
比特幣蠕蟲病毒專殺工具 瀏覽:580
比特幣怎麼挖的成本高么 瀏覽:235
怎麼開發以太坊 瀏覽:783
比特幣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 瀏覽:899
區塊鏈大數據儲存 瀏覽:367
英國黑客比特幣 瀏覽:572
btc虛假交易平台 瀏覽:565
灰度基金btc成本價 瀏覽:843
國內大比特幣交易平台 瀏覽:872
現金換虛擬貨幣可以嗎 瀏覽:527
8btc巴比特 瀏覽:821
2017比特幣風波 瀏覽:451
三國群英傳7技力怎麼算的 瀏覽:178
數字貨幣合約地址查詢 瀏覽:437
黑馬區塊鏈教程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