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比特幣在美國上市了嗎
目前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態度看來,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批准上市的。畢竟這種加密貨幣在全球的接受度總體並不高。當然也不乏瑞典、瑞士、日本、義大利這樣已經開始接受公開交易加密貨幣的國家。而歐洲主要還是比特幣交易所交易票據,這種與ETF風險類型不同的交易產品。不過隨著加密貨幣
美國監管者對比特幣的分類和地位還沒有確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還沒有評價比特幣如何分類的問題,似乎不會很快有結果。
SEC已經拒絕兩家向潛在投資者提供比特幣ETF的機構,它在法律方面似乎遇到障礙。
Radloff說,SEC兩次解決申請之後,似乎短期內比特幣不會被認可,不過如果將來SEC相信這個加密貨幣的優勢,還是可能有突破的。規模上漲,這大概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市場相對較新,已經獲得投資者的極大關注。然而唯一的問題就是政府監管和許可。劍橋大學另類金融研究中心(Center for Alternative Finance)稱46%的交易所沒有受到政府監管。就是說另外54%沒有獲得運營許可。
盡管說服美國監管機構接受比特幣很難,但是還是有可能的,因為他們在尋求透明性和穩定性。之所以目前還沒有通過審批,是因為涉及了大量資金,因此風險相當高。似乎美國不會是下一批接受加密貨幣的國家,但那隻是時間問題。當美國看到大量國家這樣做,很可能也會加入進入。
『貳』 比特幣在美國合法嗎
比特幣在美國合法。
在許多州,購買比特幣是完全合法的。2013年,美國財政部的金融犯罪執法網路(FINCEN)指南指出,只要商品或服務的賣方願意接受比特幣,並將其用作付款方式是合法的。
事實上,美國許多州並沒有明確的法律禁止購買或銷售比特幣。加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那裡比特幣的地位還沒有確定,因此也沒有受到監管。這種提供的靈活性吸引了該州的加密交易所和其他企業。
【拓展資料】
美國被認為是加密貨幣監管問題上的領先國家之一,因此它為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奠定了步伐。但是,它的鄰國加拿大在2014年是率先制定涵蓋比特幣的法律的國家之一。在加拿大,加密貨幣不是法定貨幣,數字貨幣交易商受到監管並獲得貨幣服務業務的許可。
迄今為止,日本是唯一宣布比特幣為法定貨幣的國家。但是那裡的當局最近打擊了加密貨幣交易所,要求它們採取更好的安全措施。
大多數國家仍在辯論比特幣的地位。例如,英國似乎並不急於進行監管,而俄羅斯尚未發布其關於加密貨幣的法律草案。 一些國家,例如印度,玻利維亞和厄瓜多,已經完全禁止比特幣。在2018年,中國將比特幣僅限於私人使用,禁止所有金融機構處理數字貨幣交易。
2020年10月,美國總檢察長發布了「加密貨幣執行框架」,該框架指出,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對美國及其盟國「至關重要」,只要它「不會危害」公共安全即可。它還指出,私營行業,監管機構和民選官員將「需要採取措施,確保不會將加密貨幣用作非法平台。」 這些步驟到底是什麼還不清楚。盡管如此,該報告突出了加密貨幣的「變革潛力」這一事止實表明,徹底禁比特幣的做法已成定局。
『叄』 比特幣會不會威脅到美元地位
比特幣不是主權貨幣,沒有國家承擔的信用擔保,不會威脅美元地位。
司才能為大型投資者提供服務,意味著為股票證書等提供類似保管服務的大型銀行可以加入競爭。
美國司法部也在去年10月發布了《加密貨幣:執法框架》白皮書,提出了對數字貨幣的執法應對計劃,以及美國司法部如何與美國國內及全球監管和執法單位建立合作關系。
這些舉措都給予加密貨幣某種程度的「正當性」。但是,雖然幣圈認為政府無法消滅加密貨幣,政府的負面舉措仍然可以打壓其實用性。
發展至今,美國政府不可能全面封禁比特幣,主要原因是木已成舟,太多利益團體都已經加入比特幣的行列。但鑒於加密貨幣有可能成為掀起「貨幣戰爭」的武器,美國會不會推動國際監管加密貨幣的公約機制?基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潛在戰略價值,各國政府之間的考量必定也包括,驅逐比特幣是否給予其他國在區塊鏈金融領域的優勢?
這里的悖論是:除非美元真正受到威脅,美國政府大抵不會因此就對比特幣採取行動。但反過來說,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等到比特幣真正發展到威脅到美元的層面時,「巨怪」已經逃離了魔瓶。
其他加密貨幣的挑戰
在擁有8655個成員的加密貨幣家族中(根據3月2日的數據),比特幣作為始祖,加上其廣泛的「網路效應」,自然比起其他加密貨幣更具有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先進優勢。
花旗銀行的報告指出,許多潛在問題可能會阻礙機構參與比特幣、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的進程,需要持續增強對網路的信心,解決對資本效率、託管安排、資產保險、市場安全、虛假抵押品索賠的可能性以及ESG(環境、 社會 和治理績效)影響的擔憂。
隨著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變得更為主流化,監管合規的要求大多依賴於傳統工具,例如「了解你的客戶」、反洗錢以及對金融體系的監控,這些機制在很大程度上與加密貨幣的基因不相為謀。原來「網路龐克」希望借著一個分散的、由用戶控制的網路,提供法外使用的鏈條,但目前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用來管理數字資產的「數據轉移規則」已經在幣圈引起廣泛擔憂。
雖然加密領域的一些早期拓荒者,可能把日益增加的監管視為生態系統成熟的自然發展,但其中有些人可能會抵制。許多最具創新力和才華的開發人員,可能會選擇退出已部署的平台,轉戰新的領域。這可能最終會分割系統中的流動性。
機構參與者和許多個人投資者可能會選擇擁抱數字生態系統的受監管部分,從而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雖然這可能會推動近期的增長浪潮,但從中長期來看,受監管的加密業務的估值,以及受監管的比特幣、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的價格,可能會失去創新的吸引力,更接近傳統的投資產品。正如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最初是一種獨特的投資產品,後來開始演變為另一種投資包裝一樣,隨著舊有系統和新興系統的融合發展,比特幣和區塊鏈生態系統的新穎性可能逐漸消失。
花旗銀行認為,在這種背景下,開發人員可能會轉而追逐另一波顛覆性創新浪潮,他們可能會努力創建新的、更具抗監管能力的新型加密產品。投機資本和那些希望加入反建制運動的投資者可能會隨之轉向新的領域。
盡管比特幣仍然是流動性最強、資金最充足的代幣,2020年間比特幣的市值增長了2.7倍,但同期其他加密貨幣的市值卻增長了3.75倍,結果是比特幣的市場支配地位正在下降,其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94%、2019年的69%下降到2020年的62%,目前大約維持在60%到62%的區間。
較新的平台提供了可編程的智能合約和開放協議,使創新的開發人員可以更輕松地進行實驗和創建新產品以吸引用戶。 游戲 、賭博、去中心化金融產品都在區塊鏈上創建,要參與的用戶必須支付平台自己發行的硬幣,火爆的平台有可能使其代幣的價值超過比特幣。以太坊平台已經比比特幣平台結算了更多的以美元計價的交易。這些是否最終可能使比特幣黯然失色?幣圈人士認為比特幣將是「數字黃金」,用為價值儲存,而以太幣之類的加密貨幣將是「用途性代幣」,各有所司。
但是,花旗銀行指出,如果經濟反彈超出預期,而且中央銀行和政府能夠縮減財務計劃,並開始比預期更快地提高利率,這可能會導致機構投資者將資本重新分配給傳統的股票和債券市場。機構熱情的減弱將消除對比特幣乃至更廣泛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主要支持來源,從而將其推回到更具投機性的根源。
美國銀行分析的報告指出,在投資組合中持有比特幣的主要論據其實不是多元化、穩定的回報或防止通貨膨脹,而只是價格會持續上漲的期望。比特幣類似於其他商品,其價格完全由供求關系決定。由於比特幣的供應是固定的,需求的波動是推動其價格走勢的唯一因素。比特幣也已經與風險資產相關聯,它與通貨膨脹並沒有聯系,且異常波動,因此作為存儲財富或支付機制的手段是不切實際的。
報告中也指出幾個將會阻止比特幣進一步普及的關卡,包括集中所有權:大約95%的比特幣由2.4%的賬戶控制,分配嚴重偏向最大的「鯨魚」賬戶。相比之下,根據美聯儲的最新數據,收入最高的1%的美國人「僅僅」控制著美國所有家庭財富的30.4%。
而且比特幣的價格極度受到資金流動的影響:僅需流入9300萬美元,即可將比特幣的價格提高1%。至少要有2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才能使黃金價格上漲一個百分點,而要對20年以上的國債施加相同的價格影響,則需要超過22.5億美元。
另外一個考量是關聯度:比特幣不再與其他主要風險資產無關,比特幣與股票和商品的相關性更高,而與美元和美國國債券等避險資產的相關性則為中性或負相關性。
比特幣的耗能問題也是政策上的考慮:根據美國銀行的研究,比特幣的耗能可與美國航空等大型公司相比擬,美航每年運送2億多名乘客。報告估計,每流入10億美元,比特幣消耗的能源就相當於120萬輛 汽車 ,「換句話說,以約5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一枚比特幣的碳足跡為270噸,相當於60輛內燃機 汽車 。」由此看來,特斯拉對比特幣的15億美元投資所產生的碳足跡,相當於180萬輛 汽車 的年排放量。
盡管比特幣的捍衛者主張比特幣挖礦的能源將來自再生能源,但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地圖今年初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佔全球哈希率約65%。美國銀行認為:「中國將近60%的電力來自燃煤發電廠,其中不到20%來自天然氣或可再生能源。這意味著大多數比特幣的開采都依賴不可持續的化石燃料。」
美國銀行的報告還指出,比特幣的碳足跡與價格直接相關。隨著價格上漲,隨著越來越多的加密「礦工」參與進來,產生的排放也隨之上升。反之,比特幣網路必須變得更加復雜,才能應對需求並防止黑客入侵。這將需要更多的哈希功率,進而增加能耗。鑒於比特幣價格與比特幣能源使用之間的線性關系,比特幣的能源消耗估計在過去兩年中增長了200%以上。
比特幣和加密貨幣耗能的問題,勢必持續被辯論,如果這成為各國政府和國際碳中和公約打壓的口實,比特幣離挑戰美元霸權就更遠了。
首先我想亮明自己的態度,答案是肯定不會的。須知,國家發行貨幣是一種很重要的權利,所謂的鑄幣權,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也對國民進行了收稅。而且中央銀行可以無限制的供應貨幣,從而能夠解決市場流動性問題。還有等等其他的好處,所以任何一個獨立強大的主權國家都不會讓,數字貨幣取代本國貨幣的。這相當於讓自己喪失了在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第二點,一國貨幣的地位是長期的斗爭和國家綜合實力所決定的。二戰之前國際貨幣體系是以黃金為本位的,二戰之後,老牌帝國衰落,美國迅速崛起,最終大家通過布雷頓森林會議決定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美元的地位給美國提供了無可撼動的國際貿易的好處 。其他國家都要忍受匯率波動的風險,而美國則不用。大宗商品,比如原油等等,都是用美元計價的。其他國家持有美元債務,如果美元貶值了,那麼實際上等於美國可以少還大家的錢。許多好處,在這不一一列舉。中國現在推行人民幣的國際化就是試圖來扭轉這個局勢,但是道路還很漫長。
因此,輸入貨幣不但不可能取代美元的地位,甚至他的前景是怎樣我都很持懷疑態度的。
一點淺見,歡迎留言評論,進行批評指正。
『肆』 比特幣是貨幣嗎
目前雖然有部分國家政府認可比特幣具有貨幣屬性,但大多數政府不認可比特幣是貨幣,而是將比特幣定義為商品,各國政府對比特幣的主要觀點有:
①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將比特幣定義為大宗商品,與黃金原油小麥的歸類一樣。(鳳凰財經《比特幣被正式歸為大宗商品 接受CFTC監管》)
② 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中,禁止金融機構介入比特幣,但同時認為:
「比特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但是,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
③ 美國紐約金融管理局(NYDFS)頒布BitLicense(比特幣許可證),對開展比特幣金融交易的企業實行監管。(網易新聞《紐約推出BitLicense比特幣執照最終版本》)
④ 《人民日報》在《電子貨幣監管提上日程》(2015年10月13日22版)中亦表達了類似的監管觀點:
「雖然諸多虛擬貨幣都沒有距離真正的貨幣屬性更近,但在相對穩健的發展路徑上,通過對以支付清算為核心的貨幣功能發掘,卻有助於探索真正的電子貨幣創新。不過,創新的腳步後面要有緊跟而來的監管。」
雖然目前中國政府對比特幣並未開始監管,但是態度已經從「無視」和「敵視」轉變為「關注」。
⑤ 英國海關稅務總署(HMRC)認為比特幣是一種貨幣,對比特幣交易免徵增值稅。但瑞典和德國等國家政府則一直都認為,比特幣應該作為一種商品來加以對待。
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最終作出裁決,認為比特幣應作為貨幣加以對待,而不是被視為一種商品,交易比特幣不必像交易商品一樣繳納增值稅。(騰訊新聞《歐洲法院裁定比特幣是一種貨幣而非商品》)
因此,比特幣不是被政府禁止的非法品,而是一種政府認可的合法商品和投資品,甚至貨幣。
『伍』 比特幣會成為世界貨幣嗎
比特幣是一種沒有央行參與發行的,總量固定的數字貨幣。比特幣建立在全球的P2P網路上,全球無數的P2P節點全天候的在維護著比特幣的網路。
比特幣會成為世界貨幣。
理由如下:
德國已經認可比特幣為貨幣
美國法院也認可比特幣為貨幣
1樓的回答顯然不明白貨幣的本質,現在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什麼是信用貨幣您可以網路),信用貨幣是以信用為支撐的,而不是黃金。金本位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後就破滅了。現在主流的世界流通貨幣沒有以黃金為背書的。
比特幣是一種信用貨幣,他建立在人們對比特幣演算法的信任上面的。真個比特幣的信用建立在比特幣的P2P系統機制上面。
從古人用的貝殼到黃金白銀到現在用的紙幣再到人們用的數字貨幣(銀行卡上的錢可以理解為數字貨幣),再到比特幣。這顯然是貨幣的進化。
綜上所述,比特幣是未來的貨幣,是未來的世界貨幣。
謝謝!
『陸』 目前那些國家承認比特幣,那些國家不承認比持幣,那些國家不承認比特幣
德國
2013年6月底德國議會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後,比特幣被德國財政部認定為「記賬單位」,這意味著比特幣在德國已被視為合法貨幣,並且可以用來交稅和從事貿易活動。
美國
2013年8月,美國德克薩斯州地方法院法官阿莫斯-馬贊特在一起比特幣虛擬對沖基金的案件中裁定,比特幣是一種貨幣,應該將其納入金融法規的監管范圍之內。
合法地位
比特幣目前依然可以認為是合法的,在世界范圍內,比特幣都可以被認定為是一種虛擬商品而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比特幣不能被法律正式確認為一種貨幣,那麼可能會給接受它的商家和個人帶來稅收申報上的不便,因為接受比特幣的商家將被看作是以物易物交易,而這類交易在稅收申報方面比普通的交易要麻煩一些。
同時,比特幣作為一種和貨幣高度類似的商品,需要符合反洗錢的需求。比特幣需要在交易、佔有等方面納入個人財產申報、銀行業反洗錢系統、反內幕交易、反市場操縱等體系,比特幣的交易所和存儲機構也可能需要政府的監管和發放牌照。一些發展較快的比特幣交易所和支付服務提供商,都在積極地探索和監管機構合作,通過申請牌照、積極同監管部門溝通等方式,將比特幣的支付納入到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等監管框架之中。
在歐洲, 歐洲央行發表「虛擬貨幣架構」報告,法國比特幣交易平台取得PSP資格。 2012年12月6日央行在該報告中寫道:「本報告是為討論虛擬貨幣體系提供基礎的第一次嘗試。盡管這些體系可能在金融創新和為消費者提供另外的支付工具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同時它們顯然也會產生風險。」該報告補充道:「由於虛擬貨幣體系的規模小,除了這些體系的用戶,這些風險不會影響到任何人。」該報告回顧了比特幣的歷史,評論了其基本特徵,包括貨幣方面和技術操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