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人擁有比特幣
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結論開始:一年前,數據顯示大約有500000 BTC
兩個美國兄弟卡梅隆·溫克爾沃斯和泰勒·溫克爾沃斯聲稱他們擁有比特幣的1%【1】世界比特幣的1%?現在全球比特幣總量約為1200萬比特幣,也就是說,這兩兄弟持有約12萬比特幣。也許你覺得它不太值錢,但要注意這兩個人的比特幣起價低於10美元/比特幣。
請注意,使用實體而不是人。在本文的分析方法中,可能屬於同一所有者的比特幣錢包都被劃分為同一個實體,這個實體不僅可能是一個人,而且可能是像mt.gox這樣的貿易機構。此外,通過分析文中給出的最活躍實體表,收入最多(不包括支出)的人的收入低於70萬BTC。也就是說,比特幣最多的人將持有不超過70萬比特幣世界上有多少人擁有比特幣?文的結論是,截至2012年5月13日,共有185萬實體持有比特幣。如果我們假設比特幣用戶從比特幣出現(2009年1月)開始線性增長,那麼目前的數字應該是250萬。因為實體的數量是在紙面上統計的,比特幣持有者的實際數量應該比這個數字稍微少一點,但不會小很多,因為畢竟大型交易平台的數量並不多。
除上述兩個問題外,[3]還給出了許多有趣的結論,例如:
大約55%的比特幣不用花錢就能省下來。
在像戈克斯山這樣的地方,幾乎所有的交易都是小交易。
2012年5月之前,幾乎所有大型單筆交易(>50000 BTC)都是2011年11月8日發生的90000 BTC的後續交易。在這一長串的事務中有非常奇怪的模式。例如,一個實體將90000個BTC分成不同大小的部分,並將其發送回自身三次,然後在Mt.GOx上銷售。售出的90000個BTC通過90個不同的比特幣地址發送回實體,每個地址發送1000個比特幣。這些操作表明實體似乎試圖隱藏這些事務之間的關系。
㈡ 區塊鏈btc是什麼樣的
哪個知道數字貨幣中的BTC是什麼?BTC又稱為比特幣,是數字貨幣中的王者,也是區塊鏈中的貴族。
BTC價格很高,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它的發展時間也比較長了,從08年就開始。
從一開始的被排擠、被懷疑,到現在,btc在數字貨幣市場有了自己的立身之處。有一件事需要說一下的就是區塊鏈市場,他是7*24小時全年無休的,也就是說它一直都在活躍著。
如今市面上的可以交易btc的平台也是相當的多,但是不管有多少,只要找到安全靠譜的就可以了,每個平台主推的產品不一樣,合約的話,可以去socoin看一下的。
btc是什麼幣
您好!btc指的是比特幣。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的稀缺性。
拓展資料:
一、比特幣購買方法
用戶可以買到比特幣,同時還可以使用計算機依照演算法進行大量的運算來「開采」比特幣。在用戶「開采」比特幣時,需要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然後通過反復解謎密與其他淘金者相互競爭,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用戶的電腦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那麼就將會獲得25個比特幣。
由於比特幣系統採用了分散化編程,所以在每10分鍾內只能獲得25個比特幣,而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會達到2100萬。換句話說,比特幣系統是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的,通過編碼來抵禦通脹,並防止他人對這些代碼進行破壞。
二、交易方式
比特幣是類似電子郵件的電子現金,交易雙方需要類似電子郵箱的「比特幣錢包」和類似電郵地址的「比特幣地址」。和收發電子郵件一樣,匯款方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按收款方地址將比特幣直接付給對方。下列表格,列出了免費下載比特幣錢包和地址的部分網站。
比特幣地址是大約33位長的、由字母和數字構成的一串字元,總是由1或者3開頭,例如火幣""。比特幣軟體可以自動生成地址,生成地址時也不需要聯網交換信息,可以離線進行。可用的比特幣地址非常多。
比特幣地址和私鑰是成對出現的,他們的關系就像銀行卡號和密碼。比特幣地址就像銀行卡號一樣用來記錄你在該地址上存有多少比特幣。你可以隨意的生成比特幣地址來存放比特幣。每個比特幣地址在生成時,都會有一個相對應的該地址的私鑰被生成出來。這個私鑰可以證明你對該地址上的比特幣具有所有權。我們可以簡單的把比特幣地址理解成為銀行卡號,該地址的私鑰理解成為所對應銀行卡號的密碼。只有你在知道銀行密碼的情況下才能使用銀行卡號上的錢。所以,在使用比特幣錢包時請保存好你的地址和私鑰。
比特幣的交易數據被打包到一個「數據塊」或「區塊」(block)中後,交易就算初步確認了。當區塊鏈接到前一個區塊之後,交易會得到進一步的確認。在連續得到6個區塊確認之後,這筆交易基本上就不可逆轉地得到確認了。比特幣對等網路將所有的交易歷史都儲存在「區塊鏈」(blockchain)中。區塊鏈在持續延長,而且新區塊一旦加入到區塊鏈中,就不會再被移走。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群分散的用戶端節點,並由所有參與者組成的分布式資料庫,是對所有比特幣交易歷史的記錄。中本聰預計,當數據量增大之後,用戶端希望這些數據並不全部儲存自己的節點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採用引入散列函數機制。這樣用戶端將能夠自動剔除掉那些自己永遠用不到的部分,比方說極為早期的一些比特幣交易記錄。
三、消費方式
許多面向科技玩家的網站,已經開始接受比特幣交易。比如火幣、幣安、OKEx之類的網站,以及淘寶某些商店,甚至能接受比特幣兌換美元、歐元等服務。毫無疑問,比特幣已經成為真正的流通貨幣,而非騰訊Q幣那樣的虛擬貨幣。國外已經有專門的比特幣第三方支付公司,類似國內的支付寶,可以提供API介面服務。
可以用錢來買比特幣,也可以當采礦者,「開采」它們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通過用電腦反復解密,與其他的淘金者競爭,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電腦能夠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就會獲得12.5個比特幣。比特幣是分散化的,需要在每個單位計算時間內創造固定數量比特幣是每10分鍾內可獲得12.5個比特幣。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達到2100萬個。換句話說,比特幣體制是可以自給自足的,譯成編碼可抵禦通脹,防止他人搞破壞。
什麼是BTC幣比特幣。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2)比特幣活躍地址數擴展閱讀:
從比特幣的本質說起,比特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堆復雜演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組所能得到有限個解中的一組。而每一個特解都能解開方程並且是唯一的。
以鈔票來比喻的話,比特幣就是鈔票的冠字型大小碼,你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冠字型大小碼,你就擁有了這張鈔票。而挖礦的過程就是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方程組的特解,這個方程組被設計成了只有2100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就是2100萬個。
要挖掘比特幣可以下載專用的比特幣運算工具,然後注冊各種合作網站,把注冊來的用戶名和密碼填入計算程序中,再點擊運算就正式開始。完成Bitcoin客戶端安裝後,可以直接獲得一個Bitcoin地址,當別人付錢的時候,只需要自己把地址貼給別人。
就能通過同樣的客戶端進行付款。在安裝好比特幣客戶端後,它將會分配一個私鑰和一個公鑰。需要備份你包含私鑰的錢包數據,才能保證財產不丟失。如果不幸完全格式化硬碟,個人的比特幣將會完全丟失。
㈢ 如何看待虛擬貨幣的未來發展前景
這里說說比特幣吧!!
比特幣價格被腰斬
區塊鏈如何落地應用仍是目前面臨的最主要難題。除比特幣以外,區塊鏈在其他場景的大規模應用還未到商用階段,回溯2017年下半年,比特幣價格幾乎每天創出新高,最終在全球溢價最高的韓國交易所達到巔峰——每枚約14萬元人民幣。2018年6月3日,截至發稿時,Coinbase比特幣交易平台則報價49688元,比特幣價格已被腰斬。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已經鮮有令人瞠目的暴漲暴跌,並且整體呈現逐月下跌的趨勢。
比特幣發展現狀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數據顯示,5月份,比特幣價格呈下行走勢,總體市值由月初的1573億美元跌至月末的1274億美元,跌幅19%;此外,日均活躍地址44.4萬個,日均轉賬19.7萬筆。從走勢上看,活躍地址數和每日轉賬數與交易價格呈較大的正相關,5月份,整體呈現震盪下行走勢已經十分明顯。
比特幣近半年的平穩下跌原因
應當如何理解比特幣近半年的「平穩下跌」?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機構投資者以及積累了大量「獲利盤」的投機贏家兌現利潤,正在離開這個市場;其次,在區塊鏈行業沒有實質的應用和盈利模式出現之前,比特幣價格上漲只能算投機性的炒作。此外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央行果斷出手關閉比特幣交易平台,在阻止比特幣投機方面成效顯著。
目前國內的比特幣交易所已經基本遷到境外了,與國內沒有任何關系。投資者在那些平台操作,風險需要自擔。
目前行情不是很好,只有行情好的時候,才會有投資者想方設法找渠道參與比特幣投資。由於目前幣圈總市值依然較小,隨著區塊鏈應用更多,未來仍有潛力。
被過度消費的區塊鏈
由於比特幣價格「不溫不火」,區塊鏈作為其底層技術,反而達到了「婦孺皆知」的程度,甚至近期熱度一度超過比特幣。
近期,一系列相關報道頗有濫竽充數、充滿炒作的嫌疑,區塊鏈已經有明顯被過度消費的傾向。除比特幣以外,區塊鏈在其他場景的大規模應用還未到商用階段。
隨著對區塊鏈技術的認識逐漸深入,國內各大企業紛紛布局區塊鏈技術、平台和應用,包括網路、騰訊、阿里、京東、網易等互聯網企業,各大銀行、中國平安等金融企業以及華為等。在應用方面,國內積極探索和推動聯盟鏈、私有鏈等形式的區塊鏈+應用,輔助解決相關行業的痛點問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㈣ 持有多少比特幣才能成為「比特幣鯨魚」100個比特幣就夠了
不邀自來!先做個自我介紹,幣圈老韭菜,17年94後進入區塊鏈公司。現在在一家國企養老,幣圈資產以比特幣礦機為主,偶爾沖沖土狗,二級參與不多。
首先,交易所是最大的比特幣HODLers,且交易所擁有比特幣的數量仍在持續增加。畢竟很多散戶都會把幣存在交易所。
Bitstamp和幣安、okx、gate等交易所穩步增加其比特幣存儲量。也就是說,無論市場狀況如何,加密貨幣交易所繼續對需求充滿信心,並增加比特幣份額。
除了交易所之外,比特幣領域的其他主要「巨鯨」包括:
(1)中本聰:擁有100萬個比特幣(已開采2100萬枚比特幣中的4.76%)
(2)Winklevoss兄弟:2013年說自己持有所有流通比特幣供應的1%。現在,他們的持有量很可能已經超過當時。
那麼你要多少比特幣才能稱之為巨鯨:
目前來看巨鯨還是需要比較多的比特幣的,不過現在比特幣的活躍地址逐漸減少,大家都開始持有囤貨了,未來可能流動會越來越少,如果市場上的比特幣越來越少,那麼你哪怕就一個,隨便一砸也是驚濤駭浪。
喜歡就關注!
我的一個朋友喜歡追熱點。買了好多礦機,在內蒙,青海,四川都挖過礦。因為欠錢躲過債。離過婚。從幾萬一枚一直持有到三十幾萬套現離場。也算是苦盡甘來!有時候堅持才能有收獲!
㈤ 區塊鏈 --- 分布式金融(DeFi)
DeFi是decentralized finance(分布式金融) 一詞的縮寫,通常是指基於以太坊的數字資產和金融智能合約,協議以及分布式應用程序(DApps)。
簡單來說,DeFi就是將傳統金融搬到區塊鏈網路里,但相比傳統金融,它通過區塊鏈實現了去中心化,也就是去掉了中間人的角色,從而降低了中間環節帶來的巨額成本。
DeFi最終要實現的是資產通證化,以智能合約功能性替代傳統中心化的金融機構,使用戶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金融服務,並且提升整個金融體系的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同時打造一個面向全球開放的無國界金融體系,以打造開放、透明、安全全新的去中心化系統,讓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進行交易。
隨著區塊鏈的迅速發展,DeFi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地豐富,而金融業是其中最有前景的行業。
與銀行相似,用戶可以存錢並從其他借入其資產的用戶那裡獲得利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 資產是數字的 ,智能合約將貸方與借款人聯系起來,執行貸款條款並分配利息。這一切都發生了,而無需彼此信任或中間人銀行。而且,由於區塊鏈提供的透明性,通過減少中間商,貸方可以賺取更高的回報,並更清楚地了解風險。
去中心化交易所,簡稱DEX,DEX是使用智能合約執行交易規則,執行交易並在必要時安全處理資金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當使用DEX進行交易時,沒有中心化交易所運營商,也無需注冊,沒有身份驗證或提款費用。
DEX可以使用訂單薄進行交易,比如你要用10個A換15個B,那麼我記下來。然後一會又來了一個人說我要用15個B換10個A,我說太好了,正好配對上了。於是,我就在鏈上生成一筆交易,把你們倆的幣互換。這個時候匯率其實就是給交易的雙方做參考用的——建議你用這個匯率容易找到配對。這樣一來,去中心化交易所只是把交易雙方的需求匹配了一下放上鏈,就不存在智能合約讀取鏈外匯率信息的問題了。
這方法有很多缺陷。無論這個DEX做得多麼用戶友好,它對比中心化交易所效率一定是很差的,首先幣價波動的時候很難找到匹配,其次小幣種肯定也很難找到匹配,然後交易延遲應該也不小。 但相對於中心交易所,它還是有唯一的優勢——靠譜。
DEX還可以使用AMM(自動做市商)交易,即按照自己的供求關系計算匯率,以保證自己手中的幣不會被別人低價買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永遠保證自己的A幣和B幣的數量是個定值,這樣就算賣空了,虧損也是有限的,而且,市場總會把價格調到合適的水平——因為反正如果匯率低了就會有人買,匯率高了就會有人賣。
通過這種簡單的方法,可以獲得一個不需要從鏈外獲得匯率信息就可以自動根據供求關系調整的市場。當然,這東西的弱點也很明顯——如果一開始的匯率不在市場匯率附近,就會承受大量的虧損。而且AMM中還存在「無償損失」。
穩定幣是旨在保持特定價值的代幣,通常與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
例如,DAI是與美元掛鉤並抵押以太坊(ETH)鏈上數字資產的穩定幣。它的發行是通過一個借貸的智能合約,來實現的: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抵押一定數量的ETH(以太幣)來換取和美元1:1錨定的DAI。這里,DAI採用的是 超額抵押 的形式,對於每個DAI,在MakerDAO智能合約中鎖定有1.50美元的以太坊作為抵押。
如果你抵押價值150美元的以太幣,那麼只能換來價值100美元的DAI。然後,這個智能合約中寫定了,如果你在某個時間內歸還這100美元的DAI並且付一部分利息,那麼你就可以拿回自己抵押的以太幣。
但是這裡面有個問題——以太坊的價格是會變動的。而且,虛擬貨幣的價格變動可是相當劇烈的,如果遇上以太坊暴跌了怎麼辦?那麼原本值150美元的以太坊可能瞬間就不到100美元了,這個時候抵押的資產不如我貸出來的資產多,DAI的價格就不可能再錨定美元,因為大家都能看到:DAI不值那麼多錢了。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超額抵押的作用就顯出來了——即便以太坊價格波動幅度再大,但是從150美元跌到100美元總歸還需要些時間。而這就給資產清算的空間:首先,我們規定抵押物不得少於150%的貸款,也就是如果以太坊漲了沒關系,但是一旦跌了,你得立刻補倉到150%,否則你的抵押物會進入清算的智能合約。
用來裝DeFi的虛擬資產,可以用於轉賬等。
資產管理工具(也叫看板)就是專門提供錢包掃描服務,可以查看錢包的明細,還有歷史記錄。
最主要的三大資產管理工具是Debank、Zerion以及 Zapper。
一般來說,市場上會有很多挖礦的機會,這也是大家理財賺錢的機會。這時候,就有做資產管理,或者是提供理財的金融服務的機器人站出來說,我是專門幫你做賺錢生意的,只要你把錢給我,我就會去市場上找賺錢的機會,幫你去賺錢。
YFI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理財工具。
區塊鏈世界的機器人都是去中心化治理的,也就是說,沒有明確是歸屬於誰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機器人出故障了,我們應該找誰的責任?應該怎麼做?損失誰來負責?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保險機器人了,它是專門就是為其他機器人投保了。
區塊鏈世界的機器人都是去中心化的,且公開透明的,自動執行的。這些機器人的升級、維護應該怎麼做?如何來確保機器人的去中心化呢?
一般,是由很多人圍著同一個機器人一起磋商,投票決定如何讓機器人去升級、提供服務。DAO機器人就是幫助這些人跟機器人之間形成一種去中心化的治理關系的機器人。
專門提供一種資產價格的機器人,比如,剛剛舉例的小c機器人收到一個比特幣的時候,它是需要知道一個比特幣到底值多少錢。否則,是沒辦法計算應該給小明貸款多少錢的。這種時候,預言機機機器人就會跑到小c面前,輸入一個價格,告訴小c機器人,比特幣現在價值1萬美金。
以太坊是一個維護數字價值共享賬本的區塊鏈網路,幾乎所有DeFi應用程序(稱為智能合約或Dapp)都建立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組成網路的參與者代替了中心權力機構,以分散的方式控制網路本地加密貨幣以太(ETH)的發行。
defipulse公布的 DeFi排名 ,該排名跟蹤鎖定全球DeFi智能合約中的實時價值。
MakerDAO在DeFi領域是毫無疑問的龍頭,MakerDAO之於DeFi就如比特大陸之於 礦圈。
MakerDAO 成立於2014年,是以太坊上 自動化抵押貸款平台 ,同時也是穩定幣 Dai 的提供者。MakerDAO 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的衍生金融體系,它採用了雙幣模式,一種為穩定幣 Dai,另一種為權益代幣和管理型代幣 MKR。Dai 於2017年12月主網上線。通過雙幣機制,MakerDAO使得整個去中心化的質押貸款體系得以運轉。
Dai和美元進行1:1錨定,和其他穩定幣一樣,Dai也存在價格波動。和其他穩定幣不一樣的是,Dai是通過 超額抵押 加密數字貨幣,從而獲得價值。USDT、TrueUSD 和 GUSD 這一類的中心化穩定幣每發行1美元的代幣背後都存在1美元的法幣作為儲備,而1 Dai背後是以超出1美元的數字資產作為儲備。
與USDT、TrueUSD等不同的是,Dai的運行機制是公開透明的,這也是 Dai的優勢之一。不僅 Dai本身透明,換取 Dai的抵押物以太坊的價值波動和數量也一樣透明,對外公開可見。
Compound協議打造的是一個無中介的貸款平台,借方獲得利益,貸方支付利息。(頭等倉註:通常我們把代幣存入借貸池的一方稱為借方,向借貸池中借代幣的一方稱為貸方。)
Compound的新ERC-20代幣簡稱cToken,使用戶能更簡便的進行借貸操作。例如,支持cDAI與DAI交換,DAI持有者就可以將代幣借給cDAI用戶。不是所有的錢包都支持交換,但在Eidoo錢包中,用戶可以輕松地用cDAI交換DAI,從而出借DAI換取利息。如今,Compound總共支持8種cToken,鎖定資產合計高達約等值於2億美元:cDAI、cETH、cUSDC、cBAT、cWBTC、cSAI、cREP、cZRX。
借方可以隨時從Compound中提取代幣,自動、瞬時計算利息。如果是通過像Eidoo這樣的非託管錢包來提幣,無需任何中介(因為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協議就能做到)。
貸方則必須鎖定代幣作為抵押品,根據基礎資產的雄厚薄弱,獲取50-75%的信貸。
Compound協議還設有10%的利息作為准備金,而剩餘的90%利息歸借方。無任何費用,無協議代幣。基於以太坊的信貸市場,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流動池,以一種無中介、自主、快速的方式發放和獲得貸款。
Synthetix是基於以太坊的 合成資產發行協議 。Synthetix目前支持發行的合成資產包括法幣、加密貨幣、大宗商品。其中法幣主要有美元(sUSD)、歐元(sEUR)、日元(sJPY),不過目前基本上以sUSD為主。加密貨幣方面有比特幣(sBTC)和以太坊(sETH)等,此外,還有反向的加密資產,例如iBTC,當BTC價格下跌,iBTC價格上漲,從而獲利。大宗商品方面當前以金(sXAU)和銀(sXAG)為主。
Synthetix上交易是去中心化的模式進行的,且無須交易對手存在,也不用擔心流動性和滑點問題。在其交易所上的交易都是通過智能合約執行的,是對智能合約的交易,而不是訂單簿交易。這些都有其獨特的交易體驗和部分優勢。
Synthetix跟其他資產發行協議一樣,也需要進行資產抵押才能發行,例如MakerDAO協議要生成dai,需要抵押ETH。Synthetix也類似,但它抵押的是其原生代幣SNX。用戶只要在其智能合約中鎖定一定量的SNX,即可發行合成資產。其中其質押率非常高,是其發行資產的750%,只有達到750%的目標閥值才有機會獲得交易手續費和SNX新代幣的獎勵。
TVL就是每個DeFi協議的鎖倉總價值,越高越好。
Dex就是交易量,越高越好。
活躍地址數量代表以太坊上的DeFi用戶數,越多越好。
手續費越低越好。
以太坊作為一個基礎設施,它的市值可以很高,但是,說到它與DeFi市值的比例,那以太坊的市值應當是越低越好,越高就說明這個市場越成熟。
參考鏈接:
https://zhuanlan.hu.com/p/206910261
https://zhuanlan.hu.com/p/366412971
https://zhuanlan.hu.com/p/377856331
https://www.hu.com/question/324838085/answer/1526607416
如有不對,煩請指出,感謝~
㈥ 江卓爾的投資之道
江卓爾,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獲得了計算機和工商管理學雙學位。畢業後在上海移動做數據倉庫和大數據分析工作。江卓爾第一次聽到比特幣是在2011年,和很多人一樣,最初聽到並沒有把它當回事,等再次聽到的時候基本都是比特幣下一次快速上漲的時候。比特幣再一次進入江卓爾的視野是在2013年,那時候他還在上海活動,帶領十幾個人的團隊做大數據分析。這一次,他沒有再錯過機會,而是認准了比特幣是未來的一個趨勢。2013年10月,江卓爾毅然辭職,從兩台顯卡礦機起步,從挖萊特幣等山寨幣開始,經過4—5年的時間,締造了一個礦業巨頭。
對自己在區塊鏈行業做的事情,總結為兩點:第一就是科普,江卓爾在知乎上寫的科普長文《比特幣是什麼》,是中文社區中最廣為流傳的比特幣科普文章,瀏覽量近600萬次,是很多人入門區塊鏈的必讀文章,甚至還有不少區塊鏈公司拿它作為新員工入職培訓教材。
除了科普,江卓爾的另一個標簽就是礦工,挖礦是江卓爾在區塊鏈行業的最大業務。江卓爾創辦的萊比特幣礦池是全球頭部比特幣礦池之一,而這一切起源於2013年底的兩台顯卡礦機。2013年牛市過後,在整個漫長的2014—2015熊市中,江卓爾堅定地長期看好比特幣,並通過挖山寨幣然後換成比特幣的方式,把所有利潤都轉換為比特幣囤積起來。在2015年10月,一是在漫長無聊的熊市中,江卓爾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知乎上寫完了長達6萬字的著名科普《比特幣是什麼》,並預言隨著比特幣活躍地址數的持續增加,牛市即將到來。二是比特幣的擴容之爭,從比特幣開發人員內部,擴散到整個社區都參與爭論,這讓江卓爾意識到「想要保護自己的比特幣必須要有比特幣算力」。於是,在2016年初,江卓爾建立了自己的比特幣礦池——BTC.TOP。在2017年牛市末期,BTC.TOP還一度成為全網算力最大的礦池。2017年「九四」期間和2018年底的礦難期間,很多礦場關停,礦機論斤賣,恐慌情緒在整個挖礦行業蔓延。出人意料的是,江卓爾卻在這個時間點大量抄底市場上被賤賣的礦機。 江卓爾在業內還有個礦機黑洞"的外號,因為他從來只大量買礦機,而沒有賣出哪怕是一台礦機。 江卓爾的邏輯是:"對區塊鏈和比特幣長期看好,買了礦機就老老實實挖到報廢,把長期的超額回報從魚頭吃到魚尾,沒必要做短線的折騰」。 而比特幣每一次,超過市場預期的長期持續上漲,也讓長持礦機的人賺得盆滿缽滿,讓短線玩波段的人後悔不迭。
和許多剛進入幣圈的人不同,許多剛進入幣圈的人都是通過買幣,而江卓爾的做法是買礦機挖礦。為什麼江卓爾要選擇挖礦的方式呢?我們分析,相對於炒幣,挖礦對於長期的價值投資,優勢是多方面的。
1、從成本上,挖礦是成本更低、也是更穩定地獲得比特幣的方法。獲得比特幣的方式有兩種,從二級市場購入和挖礦獲得。通過二級市場購入的比特幣,也就是常說的炒幣,帶著市場情緒溢價。這個溢價可能是正溢價,也可能是負溢價。最近幣價瀑布式下跌,就是因為這裡面含有市場情緒的負溢價。
有了礦機成本、電費、其他固定運營費用及全網算力等數據,可以大致計算出挖礦獲取比特幣的成本。在行業發展早期,很多有信仰的礦工,獲得了巨量的財富積累。
隨著行業迅速發展,挖礦難度、全網算力都顯著提升,礦機關機價越來越高,挖礦獲取比特幣的成本優勢正在逐漸降低甚至消失。但同時,這也促進了行業的專業化和集中化,大型礦場、礦池逐漸出現,這大幅度降低了挖礦的邊際成本,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挖礦仍然有利可圖。
2、挖礦是良好的風險對沖手段。區塊鏈行業跌宕起伏,這幾天的市場行情就是很好的印證。幣價漲跌的波動性巨大,大部分人面對暴漲暴跌的行情,很難平靜面對。在比特幣的發展過程中,多次上演過幣價下跌 75% 甚至 90% 的極端行情,極端行情引發的恐慌情緒導致很多人賣幣清倉,心態的變化導致這批人從此失去了上車的機會。當幣價達到漲跌近 30% 的震盪幅度時,任何短線操作尤其是杠桿交易,都是有巨大風險的。持續產出幣的挖礦,就成了一種降低平均獲幣成本的風險對沖手段。
3、盈利模式清晰,挖礦獲得大量傳統資本的青睞。對於傳統行業的投資者而言,比特幣的劇烈波動幅度,雖能帶來投機交易大量獲利的可能,但其風險也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同時,很多傳統資本並不理解比特幣的價值,因此不願意貿然投入炒幣。挖礦的經濟模型相對來說更容易理解。礦場規模會給人一種很壯觀和踏實的感覺:礦機巨大的轟鳴聲、一眼望不到頭的廠房,都會給人一種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沖擊力。挖礦的回本周期,基本也在一年左右,回本周期和利潤率都可以量化預估出來。通過挖礦這種方式,更容易融到錢,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加杠桿也更安全。因此,沒錢買幣很好的解決方案是借錢挖礦!所以,挖礦本質上是一種金融行為。
4、挖礦可以構建以幣為核心的業務體系。幣價的巨大波動和周期性變化的過往歷史,讓圈內的老用戶都有逃頂抄底的想法。無奈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如果按照之前的「數據規律」進行抄底和逃頂,都可能因為幣價沒有按照預設的劇本上演,而做出錯誤的操作。一旦在錯誤的地方下車,心態很可能就崩了,就難再有機會上車了。挖礦每天都有幣本位的現金流,可以讓自己一直在車上。從這個角度看,挖礦可以規避下車的風險。
當然,挖礦並不是進入幣圈的唯一選擇或必經之路。
江卓爾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獲得數千倍的收益,直接原因是多次成功的逃頂和抄底,江卓爾對大趨勢的判斷有自己的方法論,而且敢於為自己的判斷下注。 他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以前奏效不代表未來也奏效,任何人都需要獨立思考。就那最近的這一波2017年的行情來說,江卓爾成功在2017年末逃頂,還成功預測了比特幣這波的底部在3000美金左右。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就是跟他的三個泡沫指數有關。
我們先說,第一個泡沫指數是「用戶泡沫指數」,計算方法是「總市值」除以「比特幣活躍地址數」的根號二次方。 這個指數的底層邏輯是梅特卡夫定律,即網路的價值和聯網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在這個模型中,如果幣價持續上漲,而用戶數卻長期沒有跟上,根據梅特卡夫定律,這樣的網路價值是沒有實際用戶支撐的,泡沫就出現了。藍色是比特幣的總市值,單位是100億;橙色線是比特幣的活躍地址,以10萬為單位。 泡沫指數就是把總市值除以活躍地址的根號二次方。
第二個泡沫指數是「漲幅泡沫指數」,方法是計算比特幣60日累計漲幅,把最近60天每一天的漲幅相加得到(不是用第60日的價格除以第一天的價格)。 第一天的漲幅加上第二天的漲幅,累計+60天。 幅度越高越接近頂部。這個指標的邏輯是:熊市是牛市製造的,幣價上漲需要持續的新人、新入場資金來支撐,新進資金一般是隨著新聞和牛市致富效應的擴散而穩定流入,但如果市場狂熱到一定程度,市場存量用戶窮盡一切資金、甚至大幅加入杠桿投入,那價格短期大幅上漲,速度就超過了新資金的入場速度。 新進資金無法撐住過快上漲的價格,幣價最終會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帶著巨大的勢能崩下來,結束牛市、開啟熊市。
從圖里我們可以看到,在2011年和2013年牛市結束之前,都出現了60日漲幅達到300%~200%的情況。2017年底崩盤前,也出現了60日漲幅達到120%的巔峰。
第三個泡沫指數是"礦機泡沫指數」,計算方法是礦機的靜態回本天數(礦機價格除以每天凈收益)。如果多數主流礦機的回本天數大幅下降,就是見頂信號。 這個指標的邏輯是如果工業化生產礦機的速度都遠遠趕不上幣價上漲的速度,那麼說明幣價上漲太快,難以為繼。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2016~2017年牛市期間,S9的靜態回本周期穩定在200~250天,每天利潤穩定在5元。 但在2017年12月,S9的回本周期快速下降到100天附近,每天的利潤從5元飆升到20元,這就是出現了明顯的礦機泡沫指數。
需要說明的是,這三個泡沫指數需要綜合參考,並結合市場情緒做判斷,而且即使綜合參考了這些情況,依然很難做到准確逃頂,這些指標最重要的意義,是讓我們知道現在大概處於大周期的哪一個階段。
㈦ 什麼渠道可以查詢比特幣的鏈上數據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比特幣區塊鏈上的數據即我們所說的鏈上數據,大體上包括:比特幣活躍地址,新建地址,連續活躍地址,重新激活地址,鏈上交易量,鏈上交易筆數,TSP,鏈上交易轉賬費,大額轉賬,挖礦難度等數據。
我們一般通過區塊鏈瀏覽器來查詢某些區塊鏈的鏈上數據,比特幣的較常用的區塊鏈瀏覽器有:
更多區塊鏈項目,區塊鏈投資,區塊鏈應用,區塊鏈名人相關信息,盡在鏈小虎:https://www.lianxiaohu.com/
㈧ 比特幣一天之內10萬人爆倉,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比特幣一天之內10萬人爆倉,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是用了杠桿,杠桿加大了風險,很容易出現激烈波動,如果出現大漲或者大跌都很容易出現爆倉。
比特幣作為新興產業,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喜歡,比特幣稀缺性讓很多投資者更是視為新黃金,比特幣這十幾年漲幅幾萬倍也讓大家見證了他的財富魅力,同時比特幣也作為了財富的象徵。比特幣同時也更很多人帶來傷害,很多買賣比特幣的人都動用了杠桿,杠桿就會加大風險,當沒有保證金的時候就會爆倉,激烈的價格波動是導致比特幣爆倉的主要原因。
三、對於比特幣一天之內10萬人爆倉你怎麼看。
比特幣本來就是高風險的產品,高收益的同時肯定會有高風險,比特幣本身不產生任何利潤,而且還被政府不認可的東西,價格達到30多萬元,這本來就是炒作。成年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我認為這是正常的事情,一般投資者我不建議參與比特幣,風險太大。
㈨ 比特幣到底有多少用戶
很多人都想弄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擁有比特幣?也有很多的機構和學者在研究這一問題,然而,大家只能從不同的角度,通過不同的側面來估計這一數量,卻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想要估計多少人擁有比特幣,最簡單最常見的方法是查看一下比特幣有多少個非零地址。然而,這種方法卻有非常明顯的缺陷。
第一,一個人可能擁有多個地址,多個錢包。比如有人存0.1個比特幣在手機錢包里當零花錢,另外存10個比特幣在自己的電腦錢包里作為儲值。那麼這兩個錢包就會被算成兩個人,實實際上只是一個人。事實上,很多比特幣的老手會創建數十到數百個比特幣地址,擁有幾個到十幾個的比特幣錢包。
第二,有些比特幣地址是屬於服務商的,雖然看上去是一個地址,但是這個地址里的比特幣卻是屬於很多人的。例如幣安、火幣這種交易所的比特幣地址,一個地址里有幾萬、幾十萬的比特幣,這些比特幣並不屬於一個人,而是屬於幾百萬的用戶。如果把這個地址算成一個人,顯然也是不合適的。
第三,很多人使用的是中心化的錢包,比如像幣信這樣的錢包,還有人是通過灰度這樣的託管機構購買的比特幣。他們雖然擁有比特幣,但這些人並沒有真正的創建比特幣地址,而是很多人共用一個地址。
因此,查比特幣地址是無法確切知道比特幣擁有者數量的。
另一種估計比特幣擁有者數量的方法是查看交易所里的賬戶數,這種方法同樣是有缺陷的。
第一是會有非活躍賬戶,有些人在交易所開的賬戶買了比特幣,然後賣掉了。雖然是一個交易所的用戶,但是並不擁有任何一點比特幣。
第二大多數的交易所並非只有比特幣一種幣種,還有其他的一些山寨幣。例如有人注冊了交易所賬戶,但是只買了狗狗幣或者萊特幣,並不真正擁有比特幣。
第三有些用戶可能在不同的交易所都有賬戶,也就是同一個人會擁有多個賬戶。另外,有些人雖然沒有交易所賬戶,但是通過場外交易或其他方式獲得了比特幣。
統計交易所賬戶數也只能很粗糙的估計比特幣也擁有者數量。
還有一種方式是通過調查研究,也就是從人群中抽樣,問他們是否持有比特幣,通過持有者的比例來估算整個人群中到底有多少人擁有比特幣。
最近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大約有9%的人擁有比特幣,如果這個調查靠譜的話,這就意味著大約有3,000萬的美國人擁有比特幣。
歐洲的一項調查表明,大約有5%的歐洲人擁有比特幣,估算出來大約有3,700萬人。
如果把美國和歐洲的這兩個調查總數加起來,也就是大約有了6,700萬比特幣持有者,然而比特幣的非零地址總共才有3000多萬個。從兩個數據上的巨大差異可以看出,要麼是這兩項調查是存在偏移的,要麼是大量的比特幣持有者都沒有創建自己的錢包。
此外,到底有多少人擁有比特幣?也取決於我們對比特幣擁有者的定義,很多人認為「不掌握比特幣的私鑰就不是真正擁有比特幣。」 Not your key, not your bitcoin. 按這個定義,比特幣的持有者不可能超過3,000萬。
如果把比特幣存在於交易所或者是中心化的錢包里的用戶,也算比特幣的持有者,那麼這一數字可能就會大大增加,事實上,確實有大量的用戶喜歡把比特幣存在交易所里或者中心化錢包里。
所以上面的調查結果也有其合理性,如果美國和歐洲有6,700萬,再加上亞洲和其他洲,那麼,全世界的比特幣持有者數量可能超過了一個億。
這一結論並不是瞎猜的,而是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結論。劍橋大學從2017年開始跟蹤比特幣增長的數據,今年是該項研究的第三年。自首次研究以來,他們注意到比特幣錢包的數量從4500萬增加到1.91億。研究人員認為,這1.91億錢包數量等於大約1億實際用戶量。按全世界有70億人口算,大約有1.4%的人擁有比特幣,雖然看起來數字很大了,但距離大規模的使用仍然有很長的距離,這也暗示著示著比特幣仍然有很大的升值潛力。
當然,由於比特幣的匿名性,現在沒人知道比特幣到底有多少用戶,未來也不可能計算出一個確切的數值,除非比特幣發展到人人擁有、人人使用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