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比特幣的發展歷史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
2010年7月16日, BTC價格從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價格的劇烈波動,顯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
2010年11月6日,MTGOX上的價格達到0.5美元,此時比特幣經濟達100萬美元。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攜設備到便攜設備的交易在NOKIA900上實現,交易量為0.42BTC。
2011年2月9日,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年3月18日,BTC/USD匯率創7周來新低,降為0.7美元。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和世博會在紐約召開,谷歌趨勢區縣中,比特幣的關注度創新高,當時價格為11美元。
2011年11月14日,比特幣價格創半年新低,價格為1.99美元。
2012年9月15日,倫敦比特幣會議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8美元。
2012年9月27日,比特幣基金創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46美元。
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12.6美元。
2013年2月19日,比特幣客戶端V8.0發布,此時比特幣價格為28.66美元。
2013年4月10日,BTC創下歷史最高價,110美元。
2013年5月9日,最大的比特幣報道網站-BTC中文網www.sosobtc.com獲得了投資基金Union Square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2.09美元。
2013年5月17日,2013年聖何塞比特幣大會召開,1300人參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9.1美元
2013年5月2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以涉嫌xiqian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取締了位於哥斯大黎加的匯兌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虛擬貨幣服務,美國檢察官稱這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國際xiqian訴訟案,吸錢規模達到60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用戶血本無歸,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8美元。
2013年6月,網傳美國將退出QE3,通縮的比特幣,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兩者是針尖對麥芒的關系。
2013年6月27日,德國會議作出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被業內認為此舉變相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02.24美元。
2013年6月28日,MTGOX獲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路處頒發的貨幣服務事務許可,交易規范化可能意味著比特幣開始走向正軌,政府風險降低,其融入顯示經濟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會對其它虛擬貨幣起到示範作用,此時比特幣價格為97.99美元。
2013年11月28日,熱門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的比特幣交易價格突破1000美元,創下1073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度超過黃金。
B. 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但他卻是比特幣世界最傳奇的黑鏡
下面來聊一聊比特幣從創如以來已有十年的歷史,雖然只有短短十年的歷史,那是風起雲涌。這期間不斷的刷新數字貨幣,對於這些可能是未來能夠改變我們生活技術的一種認識。
有一個疑問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就是創造這一切的這個人到底是誰?有人說知道啊「中本聰」,對,他叫Satoshi Nakamoto翻譯成中文叫中本聰或叫做中本史者。
然後他發起比特幣那個小圈子有論談、密碼社群、email,發了貼子說的那些話還能找到記錄,他還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生日1975年4月5日,如果按照這個日期算他今年44歲,十年前08年他發布比特幣的時候才33歲,這也沒什麼毛病,合情合理,但是這一切不知道是否真的,這個日期出生的人多了去了,可如果關繫到創如比特幣人物來說那可能就有意義了。
他在創世區塊裡面留下的線索,可能是人們對於中本聰最耳熟能詳的蛛絲馬跡。口口相傳的傳奇人物,卻在現實中銷聲匿跡,擅長八卦的現代人總是不能輕易罷休。
關於中本聰,可追溯其身世線索的信息源少之又少。P2P基金網站的個人信息欄,中本聰填寫的生日是1975年4月5日。不難測,如今的中本聰應該是個44歲的中年大叔,而他發布比特幣白皮書時則只有33歲。
回到1975年的4月5日。這是個看似不起眼的日子,卻又極有可能是一種另有深意的表達。
1933年4月5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一道政府法令,規定美國公民持有黃金是非法的,強制美國公民用美元交換黃金,以躲過美國的債務危機。
1975年同樣在世界貨幣史上意義深刻。
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又簽署了「黃金合法化」法案,這一法案使得美國人可以再一次合法地擁有黃金。而比特幣又是對黃金的「完美模擬」,這其中的巧合不得不讓人遐想無限。
2008年10月31日下午6點10分,在非常牛掰的加密的郵件群里,一封主題為《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論文》(Bitocioin P2P e-cash paper)的郵件發送到了每個人的郵箱。發件人正是,中本聰。
這並沒有引起太多人關注。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哈爾」,表示希望這個想法有進一步的發展。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中本聰和哈爾對比特幣軟體進行了試運行和改進。就在某個星期天的晚上,中本聰向哈爾發送了很少部分比特幣來測試這個系統的運作狀況,這一舉動成為了比特幣史上的第一筆交易。
2009年,比特幣第一版軟體正式上線,才開始受到特別關注,其中包括馬迪。為了更好地推廣比特幣,馬迪與中本聰一同改進比特幣網站,設計logo,並建立比特幣論壇,使得核心信仰者開始聚集。
2010年維基解密事件,朱利安·阿桑奇,曝光了大量美國政府檔案,被美國政府封殺,維基解密面臨著失去捐款的風險。
恰巧,朱利安·阿桑奇是中本聰首次發布比特幣白皮書的加密郵件群中一員。一些網路朋克想到讓維基解密接受比特幣的捐款。捐還是不捐,一個看似簡單的話題,在比特幣論壇上卻炸開了鍋。
向來只是討論技術業務相關話題的中本聰,出來制止了一切,在論壇中這樣說道:「我們的項目需要漸漸發展,這樣我們的軟體才能不斷改進加強。我向維基解密提出, 不要使用比特幣。比特幣目前是一 個襁褓中的嬰兒,你肯定能夠得到大筆捐款,但你在舞台上的射燈可能會把我們給毀滅了。」
看似簡單的決定,但其實是中本聰比任何人都明白,如何做對初生的比特幣才是最好的。
維基解密事件過去之後沒幾天,中本聰留下這樣一句話:「我開始干別的了」。 他在比特幣論壇上發布了一個帖子,內容包括了比特幣軟體更新版本以及比特幣所面臨的潛在攻擊。
時間停留在,2010年12月12日6點22分。誰都沒有注意到這是中本聰發布的最後一個公開帖子。
「我要去干別的事了」這又要干一件什麼偉大的事呢?V-Dimension(五次元空間)也就是VDS,2019年1月份比特幣早期持有者玩家深網郵箱收到了匿名郵件VDS白皮書,VDS的身份與比特幣同樣來自暗網深網無國界,將今年2019年2月14號全球啟動,顛覆革命。VDS也是中本聰創始的嗎?不知道,這只是猜測,但一切沒那麼多巧合。
而在後來的時間里,隨著比特幣的跌宕起伏,大家開始分析中本聰到底是誰。
即便證據不足,世人對中本聰身份的猜測一直沒有停止過……或許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中本聰」冒出來。
中本聰就在暗處,默默地看著比特幣現在這么火熱,可是他就是按兵不動,如果當他出現又會引起什麼樣的風潮。
雖然直到現在仍然沒有任何跡象證實誰是中本聰。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的就是,比特幣創世區塊里的1000000+個比特幣是屬於中本聰的,誰能通過私鑰來動用這筆錢,誰就是中本聰!
如果你不相信我,對不起我沒有時間說服你——中本聰
萬物皆無永恆,惟有思想永存!
——zm佛說
C. 傳說中的區塊鏈創始人中本聰為什麼一直要匿名
比特幣白皮書首次發表於2008年底,當時創作者將其發送給加密郵件列表中的多個收件人。奇怪的是,它的創造者假裝是Satoshi Nakamoto,一直隱藏在化名後面。
中本匿名的另一個原因可以解釋為,替代貨幣的創造者很容易將自己置於風險之中。
1998年,夏威夷居民伯納德·馮·諾豪斯(Bernard von nohaus)創造了一種稱為自由美元的私人貨幣。它已經流行了一段時間,但它的鑄幣在2007年突然遭到了聯邦調查局和特勤局的突襲。在2009年的刑事訴訟之後,錢被沒收,伯納德·馮·諾豪斯被判「製造與美國官方貨幣競爭的私人硬幣」。
此外,2007年,一種名為e-gold的數字貨幣被指控非法,因為它沒有收集足夠的客戶信息。它的主人被判處軟禁,公司被關閉。政府機構以另類貨幣逮捕企業家可能是中國決定匿名的一個因素。
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比特幣。這意味著它可以用來支付合法和非法的服務,以及合法的投標。然而,它一直是黑網市場上流行的一種支付方式。臭名昭著的黑暗網路做市商和運營商羅斯·烏爾布利希特(Ross Ulbricht)因便利毒品和其他違禁品交易而入獄。
Ross Ulbricht於2017年12月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但仍在監獄中。如果中本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可以推斷他可能面臨類似的命運。
他會是誰?
2016年,澳大利亞程序員克雷格·賴特(Craig Wright)自稱是中國人。他提供了一些證據,但後來發現,這不是決定性的,因為它可以公開從書籍中獲得。他還被指控偽造公告和博客文章來展示他真實的中文版本。例如,以太坊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最近稱克雷格懷特是個騙子。
另一個是哈爾·芬尼。他是一個著名的密碼朋克和密碼學家。他也是2009年第一個從中本收到比特幣的人。他也是第一個下載比特幣客戶端的人。然而,2014年去世前,哈爾·菲尼駁斥了他是中國人的說法。
有人認為,尼克薩博,一個著名的密碼學家,可能是中本。在比特幣推出之前,他設計了分布式數字貨幣的體系結構,他稱之為比特幣。盡管該架構從未被移動過,但它與比特幣的設計相似。這導致了廣泛的猜測。但他一再否認。
雖然中本的真實身份可能永遠不會被披露,但重要的是,該技術的操作不會受到影響。
D. 比特幣這把火是怎麼燒起來的
2009年1月3日,一名自稱中本聰的密碼學愛好者,開發出了一套加密金融體系,在這個體系裡人人都可以通過「挖礦」發現數字貨幣。
這一天,中本聰自己還挖出了50個比特幣。
11年後,這50個比特幣市值接近300萬美元。加上其他比特幣,美團王興推測,理論上,中本聰已是世界首富了。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沒人知道中本聰到底是誰,但他開創的比特幣,開始被大眾所熟知並悄悄影響世界經濟:這個數字貨幣的價值不斷上升,成為越來越多投資客所熱愛的交易資產;實踐層面它如同中本聰當初的設計初衷一樣,正在成為部分交易活動的一般等價物。
比如,特斯拉不僅把比特幣視為貨幣(支持比特幣支付車款),也把它視為投資標的。在2月8日,特斯拉投資了總計 15 億美元的比特幣,這部分投資額佔到了特斯拉持有現金及其等價物的 7.7%。
從價格來看,確實「要比持有現金好」(馬斯克語)。粗略計算,僅僅不到兩周時間,特斯拉買入的這部分比特幣收益已經高達10億美金以上,超過了2020年特斯拉的凈利潤。
炒幣收益大於造車收益,特斯拉已經從一家造車公司成為炒幣公司。
比特幣的大漲從去年美股熔斷開始,從最低點的4000美元一路飆升,截至發稿日已經漲幅超過1000%,最高價格達到58318美元。在最高峰時,比特幣總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這一市值高於國內所有 科技 公司的市值。
那麼,比特幣的這把火是如何燒起來的?
共識的形成:從無價值到有價值
早在春節前,馬斯克就在美國社交媒體 Clubhouse 中發表觀點稱,比特幣是一件好事,所以,自己是比特幣的支持者。
超級網紅的振臂一呼,多位商界大佬也隨著跟風發表對比特幣的認知。
在A股散戶心中有重要分量的但斌是坊間最出名的「茅台吹」,他聲稱旗下基金也開始投資比特幣。
相比往常諸年,今年具有輿論影響力的商界名人對比特幣的看法出奇的一致, 即使是商界的」保守勢力「態度也開始轉變。
以「老成持重」的印象著稱的瑞.達利歐和比爾蓋茨,更能代表保守勢力對於比特幣的看法。
瑞.達利歐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他被視為對沖基金之王。
他在今年1月時發文談論對比特幣的看法:「比特幣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發展速度之快實在令人震驚,整個一過程就像創建一條以信用為基礎的傳統貨幣體系。」
達利歐這一看法稍顯中立,更多的商業大佬表現出更具有傾向性的態度:比爾蓋茨在2月18日時談了自己對比特幣的新認知:「我確實認為,將資金轉換成更數字化的形式,降低交易成本。」而在三年前,他曾經對比特幣不屑一顧:「如果有簡單的方法做空,我會做空。」
除了商界名流,主要機構也開始對比特幣的進行背書和認可。
今年 1 月 20 日,全球最大私募股權基金公司黑石旗下的兩支基金向美國 SEC 提交了投資說明書。說明書中提到,旗下的某些基金或將參與基於比特幣的期貨合約交易。
幾天後,更為激進的投資機構ARK 發布了2021 Big Ideas,在報告中被散戶捧為女版巴菲特的ARK創始人凱瑟琳伍德女士在15個章節中用2個章節闡述了比特幣的基本面以及機構配置比特幣的分析,根據ARK的預期,未來比特幣將成為眾多機構和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的一部分,迎接比特幣的將會是星辰大海。
鼓吹上市公司去把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當然是投資機構的一種策略,這就意味著自己的提前「埋伏」會有接盤俠。
截至2月19日,ARK旗下的ARKW持有876.98萬股灰度基金,根據區塊鏈媒體區塊律動的測算,ARK僅僅是在今年的浮盈就有2.47億美元。
這就像A股中抱團買茅台股票的公募基金一樣,華爾街的機構也開始對持有比特幣進行抱團。持有比特幣的交易員開始被人「尊敬」,如同A股中持有茅台的基金經理不再被散戶鄙視。
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資產和另類資產,在早期沒有供機構持倉的基礎設施,17年開始出現了大量的比特幣經紀人和託管商服務於機構,金融基建的完善支持了機構們對比特幣的投資。
投資之後再進行吶喊和宣傳,是華爾街的一貫策略。
資產的形成,源於共識。
古代的貝殼以及黃金白銀成為一般等價物時源於大家都願意承認它是稀缺的、以及不具備功能性的。鑽石成為眾人推崇的求婚必備品,源於大家相信它是稀缺的,能夠代表愛情,隨著不斷實踐,「鑽石等於愛情」從故事變為事實。
在《人類簡史》中,作者傳遞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區別在於人類是相信故事的,相信皇帝的「君權神授」,就有了上千年的封建 社會 存續。
從這種意義上,上市公司的定價其實也是故事:人類相信商業組織永續存在,所以才發明了DCF(現金流折演算法)對上市公司進行定價。這些資產定價公式通過商學院的普及不斷傳遞,讓公募基金和散戶都獲得共識。
在原始 社會 ,人們相信大祭司講的神話故事,開始有了社群和族裔的概念。 當商界名人和機構開始對大眾說「我相信比特幣故事」,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這種「無價值」的數字貨幣開始「有價值」。
稀缺、FOMO情緒以及供需
商界名人和機構的空前一致的看多情緒,已經加速傳染給散戶群體。
從今年1月份開始,剛開始接觸比特幣的高明軒就開始在好友圈打聽誰有熟悉的USDT購買渠道。
USDT在圈子裡被簡稱為「U」,是用法幣(美元或者人民幣)購買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中介虛擬貨幣。
數字貨幣交易所里只支持幣幣交易(即用數字貨幣A去購買數字貨幣B),如果想在數字貨幣交易所里購買比特幣,首先要在場外買入USDT。
USDT通常會被戲稱為電子美元,和美元的兌換關系是1:1,但在兌換的時候由於是在場外交易,通常會出現溢價和折價。 如果投資者情緒高漲,要高於美元價格。
2月22日晚,比特幣從最高的5.8萬美元跌到4.7萬美元並沒有阻攔市場投資者的熱度,在某交易所軟體中,USDT的價格從短短一周內從6.45元漲到了6.56元。
實際上,交易所往往會提供很多售賣U的賣家信息,直接轉賬給對方的銀行卡即可兌換,但沒有見過面且沒有擔保的交易總是令人不安心。
由於找到合適的賣家,自稱「性格謹慎」的高明軒只好放棄了這次比特幣的購入。
高明軒仍然想要去找熟人去購買USDT,但隨著比特幣的行情持續新高,很多手持USDT的比特幣炒家已經不願意轉手給他人,他們更願意持有以便隨時進行比特幣交易。
他最終用6.50元的價格兌換了USDT,即使比特幣恢復到1月29日的價格,他手裡可以買的數量也要比之前減少了。
他擔心踏空。
高明軒的這種情緒被幣圈市場稱之為FOMO情緒。FOMO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縮寫, 在市場呈現上漲趨勢時,投資者往往擔心踏空而不斷加倉,繼而造成價格的進一步上漲,FOMO情緒進一步擴大。
散戶的FOMO情緒助長了比特幣市場的火熱,但從2020年疫情開始的比特幣牛市的主要原因最開始來源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大放水」以及灰度基金不斷在市場中吸籌。
主要經濟體的大放水,讓「持有現金」和其他固收資產變得不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在2020年3月,被視為全球流動性重要指標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最低達到0.5%,全球范圍內的核心資產價格持續上漲,在疫情期間出現了全球范圍的機構抱團現象:A股的白酒股、美股五大 科技 股(Facebook、Amazon等)。
稀缺的比特幣成了「資本」的另一個流入之地。去年新冠疫情導致很多境外國家出現了短暫的動亂局面,而比特幣擁有交易方便、打破資金跨境流通以及流動性高的特點,被全球買家視為」可以避險的資產「。
比特幣的交易門檻稍微高,但優勢卻很多:365*24小時不間斷交易,流動性甚至要高於股票。
相比不斷開足馬力的美元印鈔機,比特幣在數量上具有稀缺性,在理論上這種虛擬數字貨幣只有2100萬個,目前已經有85%的被挖出。由於總量上存在上限,數字貨幣的價格更多取決於供需和相信它價值的人的多寡。
曾經在IDG等知名投資機構工作過的牛駿峰現在在數字貨幣交易所工作,他認為 :「股票資產在牛市來臨時,其實也是投資者在用不同的資產定價公式來安慰自己,當所有定價公式都顯示太高的時候,就不談估值了,談資產的供需。」
比特幣供需因素主要被一家名為灰度基金的信託基金影響。這家成立於2013年的信託基金管理加密資產,它允許投資者把自己手裡的比特幣入金到信託里,但這個兌換是單向的,投資者不支持贖回,需要鎖倉。形象地說,「灰度」在扮演一個只入不出的比特幣「饕餮」的角色。
它並不需要動用自有資金就能不斷拿到市場中的比特幣,在上個月灰度基金持有高達60.68萬枚比特幣。
熟悉股市的朋友就可以看出來這件事的邏輯: 這是一個公開的莊家,市場上可流通的比特幣由於它的存在而不斷減少。
眾所周知,莊家影響價格最重要的一個工具就是控制供給。
在區塊鏈圈子裡有句段子,比特幣在市值低迷時被稱為「比特幣騙局」,在市值高漲時又被稱為「區塊鏈騙局」。
這句話常用來形容比特幣的劇烈波動。
比特幣被稱為數字黃金,但本身並沒有具備像黃金一樣的避險屬性。恰恰相反, 比特幣由於沒有像股票一樣有一個可以錨定的資產定價公式,反而呈現出大起大落的價格走勢。
2月23日,比特幣一度跌至45200美元左右,暴跌逾10000美元。
比特幣價格暴跌導致杠桿交易者大面積爆倉。據比特幣家園網實時統計數據,當天有48.67萬人爆倉,爆倉資金達到296.44億元。
從2016年至今,比特幣累計下跌20%及以上的情況,總共出現了四次,跌幅超過48%的情況共有4次。在2018年底,比特幣價格更是較高點下跌了90%,這樣的波動並非每一個投資者可以承受。
由於比特幣本身是非法定貨幣,是基於某種演算法而產生的去中心化貨幣。相對其他資產,比特幣的流通場景更為隱秘而小眾,甚至是非法的。
這是人類 歷史 上的荒謬事情:數字貨幣受人追捧正是源自於它的「自由」,不受監管,不實名,不受交易限制,24小時在交易。 但也正是它的「自由」屬性,導致成為它為恐怖主義融資、洗錢以及逃稅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在國內一些數字貨幣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上,仍然有一條提醒:「請勿備注任何信息BTC、USDT以及其他數字資產名稱用於轉賬備注,防止造成您的匯款被攔截、銀行卡凍結等問題。」
目前,市面上活躍的國內交易平台雖然其辦公場所仍然在國內,但注冊地卻往往是海外,國內監管對非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仍然是採取限制的態度。
對於投資者而言, 比特幣並非實名制的特點也導致了這一資產有被盜的風險。
被盜並非數字貨幣的專利,理論上所有賬戶都有被盜的風險,但實名制賬戶有追回的可能。而數字貨幣的規則是:誰掌握了私鑰,誰就掌握了這筆資產。一旦私鑰被盜,那麼就和這筆資產說再見。
大多數中國投資者購買比特幣選擇用USDT等穩定幣,在交易過程中投資者大多會選擇持有USDT等穩定幣來規避下跌風險。但這些穩定幣並不具備如同比特幣一樣的稀缺性,也並沒有如同比特幣一樣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共識。
USDT所在的泰達公司一直聲稱自己發行多少幣,就儲備多少美元,但卻無法提供相對應銀行賬戶的擔保。所以存在一個風險就是:或許有一天,即使比特幣依舊漲勢如虹,但持有的、本來用於購買比特幣的USDT突然就會因為過度超發大幅貶值。
股票及其衍生品走過了幾百年的歷程,現如今投資者們在股票交易所中自由出入只擔心資產下跌,從未擔心資產的丟失以及交易所跑路。
但比特幣作為一個新興的資產,相應的金融基建並沒有完善,比如大多數人持有的比特幣是存放在交易所提供的中心化虛擬賬戶,並非真實的比特幣地址, 理論上交易所攜幣跑路的風險仍然存在。
對於習慣了股票賬戶的投資者而言,這恐怕是最大的風險了。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歐易OK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