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幣圈集體崩盤,有多少錢被蒸發掉了
從數據上看,一個交易日內蒸發了上萬億,爆倉人數數不勝數。這段時間,幣圈又出大事了,因為輪番的負面消息,幣圈市場受到震動,各個虛擬貨幣的價格出現暴跌,最高的貨幣直接跌掉了30%以上。有平台數據顯示,幣圈大跌當天,整個虛擬貨幣市場蒸發了2萬億,有超過20萬人已經爆倉了。從各個幣圈交流輪胎上也可以看出,幣圈投資者的哀嚎,很多投資者幾乎把全部家當都虧掉了。一夜之間,幣圈從造富神話變成了韭菜集中地,不過好消息是,比特幣最大最熱門的貨幣,價格已經開始回暖。
這一番的操作,讓幣圈大亂,比特幣價格直接暴跌。而國內則有多個官方機構表態,禁止在國內對虛擬貨幣進行交易,並且對虛擬貨幣進行定義,就是虛擬網路商品,並非貨幣,也不能用於支付。雖然國內早就沒有了虛擬貨幣的交易平台,但對於投資虛擬貨幣的中國人來說,這種政策還是會對他們產生不小的影響的。
2. 這一輪比特幣上漲,為什麼這么牛
過去的幾天里,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方式,熟悉的「崩盤」——
從上周日開始到本周四,比特幣從6萬美元左右開始跳水,先是暴跌,然後又陰跌,到了周四,距離其上周五創下的最高收盤價已經跌去20%。
下跌的原因嘛,有人說是Coinbase上市之後,原始股東大肆拋售股票所引發;
有人說是阿三國政府即將頒布加密貨幣持有禁令,並考慮對在該國交易甚至持有此類資產的人處以罰款,把持有和交易加密資產定義為犯罪行為;
著名的土雞國央行,更是明確聲稱加密貨幣將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存在重大交易風險,將從4月30日實行加密支付禁令;
接下來,據說摩洛哥也將出台類似監管政策;
另外,有消息說,美國財政部將指控多家金融機構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洗錢交易,下一步監管可能更加趨於嚴格;
……
嗯,一根大陽線充值信仰,千軍萬馬的新聞,都是看多看漲的;
嗯,一根大陰線毀滅價值,鋼鐵洪流的消息,都是看空看跌的。
很多人不知道,「崩盤式暴跌」,可是比特幣的祖傳絕技。
我為什麼這么說呢?
看一下比特幣價格的「崩盤史」,你就明白了。
2010年5月22日,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0000個比特幣,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2個披薩,比特幣第一次產生了美元價格: 0.25美分/個 。
很多程序員開始玩類似的 游戲 。
2010年7月中旬,比特幣價格在短短5天里上漲了10倍;
此後半年時間里又上漲到0.1美元以上;
隨後半年時間里,其價格基本在0.1-0.6美元之間波動。
在這期間的12月份,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最後一次在bitcoin talk論壇發表帖子,隨後徹底從網路中消失。
但,中本聰所創造的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才剛剛開始。
2011年年初開始,比特幣從程序員的小圈子開始被大眾知曉,其價格也經歷了第一輪被公眾所知曉的「牛市」,價格很快超過1美元;
然後繼續上漲,上漲,上漲,直到29.5美元;
隨之,其價格就崩潰了,伴隨著無數關於黑客盜幣、交易所跑路的負面消息,比特幣一路陰跌到了最低時候的1美元,跌幅高達96%,隨後又逐漸上漲至10美元左右。
2013年3月份開始,比特幣價格再度經歷一輪牛市,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其價格最高點突破200美元。但在接下來的4月份,比特幣就開始暴跌,在跌幅最猛的那一天,短短的12個小時內,價格就跌去70%……
當大家都以為,比特幣徹底玩完了的時候,其價格卻又逐漸上漲至120美元左右,然後又接近腰斬;更絕的是,到了2013年11月,比特幣暴漲10倍,價格最高升至1150美元……
當大家都以為,牛市真的來了的時候,比特幣卻再次暴跌並腰斬,這一次比特幣可真是步入漫漫熊市了——在此後的1年多之中,幣價再度腰斬,然後再度腰斬。到2015年初,其最低價到達150美元左右,相比其2013年的高價,跌去了整數,剩下了零頭,跌幅高達87%。
再次見到1000美元以上的價格,要等到2年之後的2017年了。
新一輪幣價牛市啟動要算到2016年6月,當時的幣價已經徘徊在500美元上下近3年了,低的時候150美元,高的時候750美元,這一輪牛市啟動的原因很簡單: 減半 。
2016年7月9日,挖礦的比特幣產出迎來第二次減半,一個區塊的產出由此前的25個比特幣減少到12.5個。這種減半預期催生了一輪大牛市,比特幣從450美元起步,減半前已經漲至750美元,當大家確認牛市來臨的時候,幣價在減半前夕暴跌,一度跌至500美元……
當大家對牛市信仰懷疑的時候,幣價的上漲才剛剛開始。
2017年初,幣價突破1200美元,超過了當時1盎司黃金的價格,當大家興奮的時候,幣價又一次在幾天內暴跌至700美元左右。
然後,再度開始上漲,在中間經歷了3次30%以上的幣價暴跌之後,幣價在2017年12月18日站上19000美元……
然後,就基本復制了2013年1150美元之後的路徑,陷入漫漫熊途。
再次見到1.9萬美元的價格,要整整3年之後的2020年12月上旬。
2018年12月中旬,比特幣價格最低曾跌至3200美元,相比一年前的最高價,算下來跌幅超過85%……
隨後,經歷了一年多時間,到2020年初,幣價恢復到了1萬美元左右。
當所有人都以為,幣價也就這樣了的時候,2020年3月份疫情來襲,全球幾乎所有的大類資產都遭遇流動性危機,比特幣的跳水動作更是乾脆利索——在2020年3月12-13日的24個小時之內,比特幣暴跌50%……
然後就是幾個月震盪上漲,但上漲在10月份開始加速,從1.1萬美元起步,一路不停息地持續暴漲,一直漲了3個月,直到2021年1月份的4.1萬美元,才開始第一次像樣的調整。兩天之內,從4.1萬美元高位,暴跌至2.9萬美元附近,跌幅達到了28%。
然後,在特斯拉總裁馬斯克對比特幣的擁抱中,又是一輪持續爆拉,價格到達5.8萬美元附近,然後來一次暴跌,一路跌至4.4萬美元,跌幅再次達到了25%。
然後,又是一輪緩慢上漲,直到接近6.5萬美元,然後才有了這一次的暴跌——換句話說,就在2021年,算上1月中旬和2月中旬的下跌,這已經是比特幣今年第三次暴跌了。
嗯,在經歷了這三輪「崩盤式暴跌」之後,相比起6個月前的1.1萬美元,比特幣現在的價格是5.4萬美元……
相比以前那些動輒30%、50%的暴跌,這兩天的比特幣下跌,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溫柔」。只是,以前的比特幣的美元價格較低,漲跌幅雖然很大,但漲跌額並不大,現在的比特幣,跌去1萬美元,幾乎玩兒似的,每日漲跌幅都遠遠超過幾年前的整體價格……
我寫過一篇文章" 比特幣的遍歷性 ",就是在說,在短期內觀察比特幣的價格,幾乎像分子運動一樣,毫無規則。暴漲暴跌,這幾乎是比特幣的標准屬性,但如果拉長了期限,從2010年的0.25美分算起,到今天的5.5萬美元,以法幣計價,過去11年間,比特幣上漲了駭人的2200萬倍!
下面就是2013年5月以來比特幣的價格走勢,注意是對數坐標,圖上看起來一點點的價格波動,以比例來計算,很可能都比這兩天比特幣下跌的幅度要大。
我在「 2年之內,比特幣突破5萬美元? 」一文中,曾經改進Plan-B的存量/流量模型,認為比特幣價格最近8年的整體走勢,基本符合S/F模型。
從2020年12月份開始,比特幣的實際價格,持續高於模型估算價格,而且價格差距越來越大,直到最近,模型估算價格才逐漸開始追上比特幣的實際價格——當前比特幣實際價格是5.4萬美元,而模型估算其4月20日合理價也為5.4萬美元……
但是,通過描述比特幣誕生以來幣價的波動情況,你應該也就明白——
在一輪真正的比特幣牛市裡,每次幣價下跌20%以上的時候,對於還沒有幣的人來說,基本都是介入的機會。
不妨分享一下,我對本輪比特幣牛市邏輯的認知。
在2020年5月份比特幣第三次減半之前,挖礦所產生的比特幣,在現有比特幣總量中還佔有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眾所周知的是,過去很多年裡,中國一直是全球比特幣礦機第一生產國,也是比特幣挖礦第一大國,每年挖礦所產生的比特幣,大部分來自中國礦場……
還有,當前全球最主要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中,除了Coinbase和Bitmex之外,Huobi、OKex和Binance,都是中國人開的,比特幣合約交易量之和,遠超其他任何一個國家。
所以,2020年之前比特幣的價格,不管是瘋狂的ICO,還是挖礦什麼的,比特幣世界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國人推動的,交易量巨大的期貨合約,驅動著比特幣價格的運行方向。
但是,2020年10月底以來的這一輪比特幣牛市,卻並非如此。
因為美聯儲的瘋狂印鈔,美股、美債等資產的價格又高到離譜,美國大灣區的那些 科技 新貴,開始大量買入比特幣。這些人通常是大型 科技 公司的高管,他們不差錢,也理解比特幣的價值所在,買起比特幣來毫不手軟……
還有,就是一部分美國對沖基金,開始注意到了比特幣作為另類資產的配置價值,它們也會選擇買入比特幣現貨,並且將其轉入特定的錢包,或者像灰度公司這樣的信託機構。
最主要的是,這些 科技 新貴們,對於交易比特幣並沒有太大興趣,他們會選擇在交易所買入現貨,然後從交易所的冷錢包提走到自己的錢包。
隨著各大交易所冷錢包中幣數量的下降,比特幣數量銳減的恐慌籠罩了整個幣圈,幣價於是開始暴漲,並且一開始就持續暴漲了3個月,才有第一輪像樣的調整。
換句話說,本輪比特幣牛市驅動力與以往顯著不同。
第一,買入資金主要是美國大灣區的 科技 新貴和傳統金融機構資金,他們不差錢,所以才能將比特幣價格從1萬美元左右,迅速推高到3萬美元以上;
第二,本輪牛市屬於「美國牛( US Hour Rally )」,也就是說,這一輪比特幣價格暴漲,基本都是幣從中國人的手中流出,進入美國人的賬戶——有人在年初的時候,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統計,如果在美國人開始上班的時間買入,而在中國人開始上班的時間賣出,那麼算下來,以幣計價,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初的整體收益,將高達800%。
第三,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發錢政策,也大大促進了比特幣價格上漲。因為,一些美國聰明的散戶,拿到資金並不願意購買價格畸高的美股美債,反正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選擇了小額購入比特幣,賭另外一種可能,這也促成了美國牛的誕生。
如果說,2020年之前,是中國人在整個比特幣世界裡占據了主導地位的話,那麼,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這種主導權力正在逐步向美國人轉移。而且,美聯儲印鈔,美國政府發錢,聰明散戶、 科技 新貴和金融機構加速購買比特幣,這種比特幣世界的財富轉移,間接得到了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的資助( 發錢 ),這也使得本輪比特幣牛市比以前的牛市更堅實。
正因為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散戶、 科技 新貴們加入購買比特幣行列,而一些傳統的金融機構也都蠢蠢欲動,從中短期的資金面分析,除非再次發生2020年3月份的流動性危機,我個人認為,比特幣的本輪牛市還遠遠沒有結束。
接下來, 比特幣大概率還會繼續漲到6萬美元以上,10萬美元也並非不可能。
不過,還是要提醒風險,根據比特幣價格的 歷史 波動特點,任何時候買入比特幣,都要做好損失90%法幣本金的心理准備。
3. 比特幣的未來會怎樣
比特幣作為一個新生的事物,它的存在有著他的價值應用,但也僅僅局限在它的時代里。所以如果從大的時間周期上來看,比特幣的未來無非有兩種形式,一個是隱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另一個就是在數字貨幣時代里,能夠引領起無國界無信用背書的這種特殊價值存在方式,到那個時候可能一枚比特幣就能夠價值幾十萬美元。
截至於目前為止,比特幣的誕生已經超過了10年,在這10年中一共有過4次較大的牛市行情,但是比特幣的使命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達成,那就是一個無國界無價值背書的貨幣形成了一定的共識,並且帶領區塊鏈技術開始走向了全球。目前為止比特幣的價格維持在1.2萬美元附近,這與他之前最高的歷史高點,2萬美元還是相差一定的數量,但是未來能否掀起一波更大的區塊鏈牛市還是得等待時間。
4. 十日大跌26% !比特幣「泡沫」危機來臨了嗎
是的,因為比特幣大跌,造成了經濟的嚴重下滑,而且和一些商人的利益也掛鉤,我也肯定是危機來了。
5. 如果8年前花10萬美元買比特幣,現在能夠值多少,會成為首富嗎
8年前就是2013年,比特幣價格最低到70刀左右,就算你就按100刀買入,就是1000個,現在沖到了66000以上了也就是價值66000000刀 6千6百萬美元,成不了首富倒是可以財務自由。
有人總結了一下近15年普通人造富的幾個風口:05年房產、06-07年股市、08年電商、13-14年微商、16年比特幣、18年短視頻……,比特幣赫然在列。
有人視比特幣為「造富機器」,確實,上市交易11年的時間里,比特幣從一文不值到市值超萬億美元:
比特幣的概念最早是日裔美國人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的,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回顧比特幣價格漲跌史,比特幣也曾「一文不值」,比如2010年9月4日-11月10日,最高價格不過才0.5美元,最低只有0.01美元,連半塊麵包都買不到;
2011年中旬,比特幣迎來「高光時刻」,最高價曾一度沖上32美元,也正是從這時起,比特幣的投資價值才被人們注意到。
此後的10年時間里,比特幣價格有漲有跌,但總體趨漲,比如2013年4月份266美元、當年年末達到1166美元、2017年年中突破3000美元、年末達到19850美元,價格水漲船高,市值一度突破萬億美元大關。
8年前花10萬美元購買比特幣,現在值多少?能成為首富嗎?倒退8年,也就是2013年,縱觀2013年比特幣的價格走勢,最低價是13.2美元,最高價是1156.14美元,價格起伏不定,最低價與最高價之間整整差了87倍之多。
我們不妨選取一個時間點,以2013年10月27日為准, 2013年10月27日的價格是176.6美元/枚 ,也就是說10萬美元在當時可以購買 566枚 比特幣。
8年間比特幣的價格走勢我們暫且不提,假設真有人能持續持有8年,按照現在每枚 60417.3美元 的價格, 8年間上漲342倍,平均每年上漲42倍、每個月上漲3.56倍 ,如此暴漲的行情恐怕在任何一項投資中都找不到第二項。
按照當下60417.3美元/枚的最新價格,當年的566枚比特幣如今的市值是60417.3美元*566=3419.6萬美元。
3419.6萬美元是什麼概念?按照最新匯率,1美元=6.3846人民幣, 總市值是2.18億人民幣。
2.18億人民幣的身價當然算不上「首富」,在最新福布斯排行榜中,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的身價是1914億美元,大概只相當於他的5560分之一;中國首富鍾睒睒的身價是626億美元,大概相當於他的1830分之一。
當然,首富的位置就別跟人搶了,畢竟當年只投資了10萬美元而已,如今市值暴漲到2.18億也算是妥妥地實現財富自由了,在北上廣任何一座一線城市都足夠購買10套房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年的10萬美元如今已經暴漲到2.18億人民幣,財富翻了342倍,看上去很不錯,但其實8年間比特幣的價格並不穩定,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刺激」,其漲跌幅度遠比股市要崎嶇坎坷得多。
比如2014年度就是價格整體走低的一年,年初還能站上1000美元,到年底就只剩下320美元了,價格跌走了2/3。別忘了2013年的時候也曾突破千元大關,在2014年整體走低的行情下,這一年選擇拋售的肯定不在少數。
再比如2018年的1月5日,價格是17494美元,年底只剩下3852美元,僅剩20%多,一般人很難長期持有,更不用說持有8年的時間了。
除了漲跌起伏不定、沒有規律可循以外,比特幣還經歷了幾次比較大的負面事件,比如失竊事件、取締事件,這些都讓投資者的信心大減,不少投資者在出現負面事件時都會選擇拋售離場、落袋為安。
正如一隻股票,持有一隻股票8年的股民是少數,持有比特幣8年的更是少之又少。
綜上來說,雖然8年前購買10萬美元的比特幣持有至今能妥妥地實現財富自由,但是比特幣的漲跌毫無規律可循,再加上頻出負面事件,所以真正能持有8年的少之又少,想通過投機比特別實現財富自由只是小概率事件罷了。
一切幻想N年前買了多少比特幣拿到現在的人都是空想和意yin而已,你若真入市了可能連一兩個點的震盪都承受不住,還談拿十年呢?況且國家已經大力打擊幣圈,交易所也在清退中國大陸用戶了,非法的事情不可抱有僥幸心理。
這種問題真心無聊,事後諸葛亮的事毫無意義。千金難買早知道,8年前真買了10萬的人也絕大多數不會持有到現在。
6. 細數比特幣十宗罪之一:龐氏騙局中的比特幣是貨幣嗎
關鍵詞:比特幣、貨幣、區塊鏈、比特幣分叉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同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P2P foundation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最初的比特幣並沒有產生太多的影響,它更多的象是在社區論壇裡面的積分值或 游戲 幣。當時比特幣的挖礦獲取非常容易。小部分的極客用家用的電腦就可以參與挖礦行動並且得到數量可觀的比特幣。很多極客手中都擁有動輒上萬的比特幣卻不知道怎麼去使用它,大部分人都把比特幣送人。你可能認為自己從未聽說過Laszlo Hanyecz,這名在線上零售公司GoRuck上班的佛羅里達程序員。而事實上你錯了——Hanyecz就是在2010年5月22日用10000枚比特幣從棒!約翰(Papa John』s)購買兩個披薩餅背後的那個人。而這個兩個披薩餅當時價值是50美元。由此,比特幣得到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的公認匯率:1比特幣=0.005美元。後來的比特幣愛好者把這一天稱為比特幣披薩日。
從2008年開始,QE導致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從2008年的1萬億美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4萬億美元,美聯儲這種史無前例,前所未有的速度印鈔,這被稱為無限QE。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貨幣和財政刺激中,投資者正在尋找各種方法,以抵禦通貨膨脹帶來的負面影響。由於比特幣的稀缺性與獨特的發行機制,越來越多的人看好比特幣,之前亂世囤黃金,現在同樣亂世囤比特幣
之後的事情就大家都知道了,由於大量投資客的加入,比特幣的價格一路飆升。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 歷史 最高價19850美元。2020年7月27日,比特幣再次突破1萬美元關口。現在幣圈盛行的一句話就是一幣美女,一幣一別墅。
在比特幣這個領頭羊的帶領之下,其他所有的加密貨幣都出現了價格暴漲。瑞波幣在2017年以36018%的漲幅高居所有加密貨幣之首,而比特幣在2017年的漲幅僅為1318%。其他的空氣幣、山寨幣也渾水摸魚大賺一筆。虛擬貨幣交易所如雨後春筍一般繁榮。各種數字貨幣錢包如餃子下鍋層出不窮。各種區塊鏈媒體招兵買馬搖旗吶喊。各種高大上包裝下的ICO扎堆上市。各種白皮書七拼八湊,東抄西借者有之;上窮碧落下黃泉,一門心思割韭菜者常見;願景產麟鳳,落地成綿羊者,更是數不勝數。在此亂象之下,各國政府開始出手打壓和進行規范化。在政府的重壓之下。行業亂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比特幣的價格也隨著開始出現了過山車行情。正所謂幣圈一日人間一年。
繁華之後只剩下一地雞毛,人們在踏空之後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去思考比特幣的價值。問的最多的就是比特幣是貨幣嗎?比特幣具有投資價值嗎?比特幣的價格到底在什麼位置?我們買比特幣到底能賺錢嗎?所有的問題歸結到一點。那就是比特幣,它到底是不是貨幣?如果是,他是一種怎麼樣的貨幣?
毫無疑問,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是貨幣。其實從最初的比特幣白皮書中,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中本聰書寫的比特幣白皮書中,他把比特幣稱為COIN。而不是CASH。更加不是currency。COIN這個英文單詞,它的意思是硬幣的意思。他一般是指數額很小的無關緊要的硬幣。所以說從最開始比特幣它就不是一種貨幣。最多他只能說是一種 游戲 代幣。一般來說貨幣具有4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儲存手段。我們可以從這4個方面來分析。
貨幣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商品,或者說是另外一種商品價值的參照體系。作為商品的貨幣它本身是具有價值的,我們之所以可用尺子來衡量長度,是因為尺子本身是有刻度的,它本身是具有長度的。我們之所以用天平上的砝碼去衡量質量,就是因為這個天平的砝碼,它本身是有質量的。所以說作為價值尺度的貨幣。他本身必須要具有價值。
黃金白銀具有天然的稀缺性,所以他具有價值。法定紙幣由國家主權對他進行信用背書,而國家主權的背後是國家財富,所以說他也具有價值。比特幣只是一段代碼。甚至說是一段毫無意義,雜亂無章的代碼。他本身沒有使用價值。我們拿著這一串代碼,既不能吃飯也不能穿衣服。並不能滿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沒有使用價值,沒有機構對他進行信用背書的貨幣。肯定是不具有價值尺度功能的。
貨幣的流通手段是價值尺度的派生功能。也就是說貨幣能夠當做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用來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貨交易行為。我們用黃金白銀或紙幣去購買現貨是非常方便的,因為當面交易是即時性的。即使網銀轉賬我們也是做到秒到賬。但是比特幣作為流通手段時會有很大的麻煩。因為它不能秒到賬。比特幣每秒可處理的交易量主要受以下兩個因素的限制:
1.區塊產生速度(10分鍾1區塊)
2.區塊規模限制(現在默認是1MB)
這兩個參數共同影響著比特幣網路每秒可以處理的交易數量。目前比特幣是每秒7筆。 顯然,這樣的速度也不能滿足大多數應用場景。舉例來說,如果我今天支付1個比特幣去購買一部 汽車 ,如果每秒7筆的話,在比特幣網路排隊後,可能要等上70天 汽車 4S店才會收到我的這筆付款。VISA每秒7萬多次交易速度,支付寶近8萬次交易速度,銀行同業結算的每秒交易速度也近7萬次。
最後一點我們來說明一下儲存手段。儲存手段是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財富的的形式儲存起來。人們儲存一種商品的主要目的就是,這種商品它很可能升值,或者說它至少不會貶值。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比特幣都作為儲存手段儲存起來。因為人們看好他的升值屬性。
先看一下比特幣為什麼能升值,按照中本聰的設計思路,比特幣是這樣升值的。比特幣網路上的節點,每成功競得一個區塊,便可獲得50枚新發比特幣獎勵。從2009年創世區塊開始,獎勵數量每隔21萬個區塊(大概4年時間)就會減半,變成25個;再過21萬個區塊(即4年左右),獎勵額再度減半到12.5個,以此類推。雖然比特幣獎勵是一個增量,卻是一個不斷減少的增量,通過數學計算,可以發現比特幣的供應上限在2100萬枚, 類似莊子所說的的「一尺之隔」。所以說,比特幣網路被人為的設計成是一個通縮的貨幣。正是這種通縮的理念與以美聯儲的無限寬松的通脹政策形成鮮明的對比。但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鏡中花、水中月,天馬行空、一廂情願的想法。
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決定一種商品的價格。稀缺性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還有幾個因素也會決定商品的價格。比如說可替代性、說供求關系、先進性。
首先,我認為比特幣的供應端是固定的,需求端是遞減的 。因為比特幣沒有沒有現實的需求。人們並不是需要用比特幣來實現自身的需求。它不能買東西,也不能帶來自我實現。那麼有人馬上會嘲笑我的太天真,太幼稚,太年輕了。說我不懂金融。拿經濟學的老觀點來看待代理了新型生產關系的區塊鏈革命。他們會說,比特幣沒有生產性需要,但是它有投資性需求。也就是說,只要比特幣的價格一直在漲,一直在升值,就會一直有人買,反過來可以推動比特幣的升值。這個觀點本身沒有錯,這就是金融學是傻博理論,就也是說,不管比特幣有沒有具體的經濟價值,只要找到一個比自已更傻和傻蛋,並願意出更高的價格,那麼主可以大膽的買入這個商品。不言而喻,這是一種典型的龐氏騙局,最後倒霉的那就是個高位接盤俠。這種擊鼓傳花的 游戲 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導致類似荷蘭鬱金香那種巨大泡沫。是泡沫遲早有一天會破裂的,但是什麼時候破裂卻無人知曉。
其次,我要強調一下比特幣分叉的問題 。比特幣價格的形成,正是依託於其唯一性、總量恆定、不可篡改、無限可分的類黃金屬性,可分叉事件的出現,一方面讓不少市場參與者覬覦並獲取其中巨大的潛在利益或捍衛既得利益,而另一方面,分叉次數的增多,讓比特幣的辨識度愈加模糊,影響了其IP價值的唯一性,更破壞了市場對比特幣穩定性的預期。事實上,密集分叉所帶來的利空此前亦有體現。去年底,BTC就進一步分叉出ABTC、SBTC、LBTC等不少於9條子鏈,而密集分叉後的BTC在觸及2萬美元之後直接下跌,進入長達近一年的熊市。也就是說,當初中本聰設計的比特幣總量2100萬的理想已經被現實的利益即得者做出修改。比特幣並不是總量固定的,它的總量是無窮多,說比特幣是稀缺貨幣已經沒有現實意義。
再次,比特幣有可替代性。 比如說我們要吃早餐。如果發現包子的價格最近現在漲的厲害。那麼我們就可能去吃那個沒有漲價的饅頭。又比如說我們想去買一張椅子。發現木材的價格上漲的厲害。那麼我們就可能去買價格沒有上漲的塑料的椅子。這就是商品的可替代性。從比特幣的角度來說。因為比特幣所有的代碼都是開源的。所以說仿照比特幣並且修改其中的規則,而形成其他的山寨幣,是一件非常容易輕松的事。而且這些山寨幣。在充分的吸收比特幣的優勢的基礎之上,做了一些或大或少的改變。相對而言比比特幣更具有技術性優勢和後發優勢。雖然說比特幣的種子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比特幣的替代商品是層出不窮的。所以說比特幣不可能無限制的上漲。
第四,比特幣是一種過進的商品,不具備先進性 。互聯網領域存在一個摩爾定律。也就是說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將會成指數級的加速。比如說軟體系統的更新。 IOS最早是三年更新一代。後來已經是一年更新一代。現在已經是半年更新一代。也就是說 科技 產品它的更新換代將會呈現指數級的增長。他的加速度會越來越快。作為第1代區塊鏈產品的比特幣。隨著區塊鏈產品和各種供應鏈產品的成熟。他的可拓展性。一致性。安全性。會逐漸的被新的技術所挑戰,甚至取代。比特幣最引以為傲的安全性。也是建立在51%的攻擊制度基礎之上。而且現在電子計算機的技術突破。在不遠的將來,將會很輕松的破解比特幣的加密演算法。也就是說新技術的出現和新的安全技術的進步,將會使比特幣的最終價值將會變得一文不值。
7. 中本聰和比特幣的關系是什麼呢
中本聰和比特幣的關系是什麼呢?
一、中本聰用比特幣幹掉任性的「中心化」
比特幣從剛開始到今天,已經上漲了數萬倍,以至於無論是圈內人還是圈外人,都難免感嘆一句:我當年怎麼沒早點買比特幣呢!
事實上,比特幣剛開始可不是為了給大家炒幣致富的,而是定義為一套電子現金系統。
為什麼這么說呢,2008年,有個叫「中本聰」的人寫了一篇名字叫作:《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論文,這是一篇非常嚴謹的論文,裡面並沒有涉及到投資、致富這樣的話題。
為什麼要發明這樣一套系統?是銀行卡、信用卡支付不好用?還是銀行服務不便捷?都不是。
現如今,盡管紙幣還是主要的貨幣形態,但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時代彷彿已經過去,現如今就算路邊的小商販也大多都是微信支付寶付款,微信轉賬、支付寶轉賬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主要生活方式。在 2008 年的時候即使沒有微信、支付寶,但仍有銀行卡、信用卡,那麼比特幣這樣的概念為什麼會誕生呢?
比特幣誕生的時代背景:2008年全球正處於嚴重的金融危機,美聯儲不斷增發貨幣加劇了通貨膨脹,中本聰認為處於完全中心化的中央銀行並不靠譜,對於現金的增發任意為之,針對這一點著實過分!
基於這種大環境,他開始思考:怎麼樣遏制這個「任性」的中央權威,不讓它時不時就增發或者減少發行現金......
經過幾個月的思考和研究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幹掉美聯儲肯定是不現實的,但我可以重新做一套貨幣系統,用全新的金融系統體系去制衡或者幹掉美聯儲這種權力機構!換句話說:既然美聯儲是「中心化權威」,遏制它的方式當然就是「去中心化」!
於是,他通過對之前已經發放的數字貨幣 B-money和HashCash等的深入研究,創建了一個點對點的、完全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系統,也就是現在的比特幣。
點對點、去中心化意味著什麼?我們舉個例子:
假使你給小明轉2000塊錢,如果用現在的支付方式,這個2000塊錢的流轉過程是這樣的:你——銀行|微信|支付寶——小明,也就是說,這2000塊錢要經過「銀行|微信|支付寶」這樣一個中轉站才能到達小明手裡。
如果是比特幣呢,2000個比特幣的流程是這樣的:你——小明,直接支付收款,完全除去了中心化的監管,自己的資金自己完全掌握控制權,一個絕對自由的金融體系系統自此誕生。
所以,比特幣最早的建立初衷並不是讓人實現「一夜暴富」的造富神器,也不是一種簡簡單單的加密數字貨幣,而是一套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系統。他要改變的不是貨幣和支付形式,他是要創造對於金融領域的一種完全自由自控的超時代產物。
比特幣這套電子現金系統,融合了P2P、密碼學、經濟學等多重現有的學科,在比特幣的誕生中,中本聰更像是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他善於把原有的技術手段整合利用,做成一套讓人耳目一新的「新」產物。
二、中本聰到底是誰?
中本聰這么厲害,他到底是誰?答案是:不知道。
「中本聰身世之謎」可以說是當代區塊鏈行業最大的未解之謎了。不止有人的地方有江湖,其實,有「謎」的地方也有江湖。「中本聰」的名頭實在是太響了,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人站出來說:「我就是中本聰」;或者,「他就是中本聰」。
中本聰真實身份猜測之一:多利安·中本
多利安·中本是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日裔美國人,「哲史」是他出生時的名字
(「中本哲史」這個名字,是「中本聰」的日本媒體翻譯版本)。除了名字相同以外,多利安在接受采訪時親口說:「我已經不再參與它了,不能討論它。它已經被轉交給其他人。他們現在在負責。我已經沒有任何聯系。」
但隨後,多利安澄清,自己所說的事情是之前從事的軍方保密工作,並不是比特幣。P2P基金會的中本聰賬戶也在塵封五年之後發了第一條消息,稱:「我不是多利安·中本。」
中本聰真實身份猜測之二:望月新一
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的研究領域包含比特幣所使用的數學演算法。而且,望月新一一般不使用常規學術發表機制,而是習慣獨自工作。不過,有人提出質疑,認為設計比特幣所需的密碼學並不是望月新一的研究領域,望月本人也否定了自己是中本聰的說法。
中本聰真實身份猜測之三:尼克·薩博
尼克·薩博之前是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教授,熱衷於研究去中心化貨幣,也喜歡使用化名發表學術作品,他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比特黃金」的論文,被認為是比特幣的先驅。不過,他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中本聰是繼他之後少數對比特幣演算法感興趣的人,暗示自己並不是中本聰本人。
中本聰真實身份猜測之四:哈爾·芬尼
哈爾·芬尼是一位著名的密碼朋克和密碼學家。他是2009年第一個從中本聰那裡接收比特幣的人,還是第一個下載比特幣客戶端的人。然而,哈爾·芬尼在2014年去世之前否認了他是中本聰的說法。
中本聰真實身份猜測之五:克雷格·史蒂芬·懷特
克雷格·史蒂芬·懷特是一位澳大利亞的企業家,也是首位公開承認自己是中本聰,聲稱自己擁有中本聰的加密簽名檔和早期的比特幣地址私鑰,但這一言論飽受質疑,人們認為這兩個證據其實很容易獲取到,並不足以能夠證明中本聰的身份。因為時常在公開場合叫囂自己是「中本聰」,他獲得了一個外號「澳本聰」(澳洲的中本聰),當然,這是一個戲稱。
中本聰真實身份猜測之六:「中本聰」是一個團隊,而非個人
中本聰在發言和程序中,切換使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並且隨機在全天不同的時間上線發言,似乎賬號有多人操縱。比特幣核心開發團隊工作人員認為,其演算法設計過於精良,不像是一個人單槍匹馬所能完成的。
中本聰真實身份猜測之七:「中本聰」只是一個虛構身份
這種猜測的依據在於,中本聰極少透露自己的真實信息。在P2P基金會網站的個人資料中,他自稱是居住在日本的37歲男性。然而,他在公開場合從來沒有使用過日語,而是使用非常純正熟練的英文。用他的姓名在網上搜索,也無法找到任何與這個人相關的信息。
中本聰為什麼不現身呢?早在2015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金融學教授巴格·喬杜里便提名中本聰為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盡管獲此殊榮,中本聰也一直沒有出現。中本聰為何把自己包裹在層層加密的代碼下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隱匿身份是為了規避外在風險。
發行貨幣本是一種國家行為,而中本聰發明的比特幣,是建立在無政府主義,或者說對政府以及中心化金融機構缺失信任的基礎上。加之比特幣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不僅如此,還帶動了其他數字貨幣的出現和滋長,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的市值是非常巨大的。
打擊一種現象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抓典型」,比特幣是一眾加密貨幣的鼻祖,盡管它是一種虛擬貨幣,一旦被一些國家界定為非法發幣、縱容經濟犯罪等非法行為,中本聰本人或將面臨刑事責任。
第二,避免自己的個人言論影響去中心化發展進程。
我們都知道,幣圈大佬的號召力有多強,盡管現在的共識在於,幣圈大佬全部是自帶流量的網紅,但事實的確是,他們振臂一呼,後面的韭菜就蜂擁跟隨。
中本聰可以說是幣圈大佬中的王者級別,他的任何言論和行為都將影響到許多人,因為在大家眼裡,他就是權威,這與他所倡導的「去中心化」是完全相悖的。
第三,保護個人隱私與人身安全。
平日里,大佬風光無線,可是每當遇到幣價跳水、主網漏洞等問題,大佬就會被揪出來問責。看看曾經在上海被圍追堵截的V神、以及此前飽受爭議的EOS創始人BM就知道了。中本聰的身份一旦被公開,將要面臨的也許是負面纏繞甚至人身攻擊。這樣看來,還是被代碼包裹的世界更安全。
中本聰到底是誰我們暫且不管,盡管他本人身份虛幻成謎,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比特幣系統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