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信銀行禁止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你支持銀行的這一決定嗎
隨著比特幣的價格暴漲,如今比特幣這種加密貨幣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但實際上,比特幣交易過程中風險性非常大,而且也並不合法,再加上加密貨幣本身的價值並不高,越來越像一場騙局,所以我個人還是非常支持銀行這一決定。
三、比特幣越來越像一場騙局
比特幣自從誕生之初就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但關於發明者中本聰的情報卻少之又少,而且隨著比特幣的價格越來越高,熱度也不斷增長,看起來更像是一種廣泛性的騙局。要知道,比特幣本身的價值其實並不高,唯一有價值的也就是區塊鏈這項技術而已,如今比特幣的價格甚至可以說是人們賦予它的,但這種價格的保值性非常低,只要人們不再認可,那麼比特幣的價格可以說會直接崩盤,而這也是不少騙局最終會走向的結果。
綜上所述,比特幣在我看來其實並不安全,無論從其價值還是風險性來說,都令人有些望而卻步,所以我個人還是比較支持銀行的這項舉措。
㈡ 中信的業務有哪些領域
中信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境內外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業、工程承包、房地產、信息產業等領域,具有獨特的綜合優勢。
近年來,中信集團在現代農業、環保、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戰略領域積極布局,並大力推進「互聯網+轉型」戰略,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重構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打造有中信特色的產業互聯網,將中信集團打造成一家平台型企業。
中信涉及業務領域十分廣泛,主要業務和新興領域包括以下板塊:
金融
中信集團擁有「全牌照」金融平台,為客戶提供涉及銀行、證券、信託、保險等全方位金融服務,具有明顯的綜合金融優勢。
主要公司: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中信保誠人壽
資源能源
在全球開發海外礦產和石油資源,重點投資戰略性資源,業務覆蓋勘探、開采、貿易。其中,中信金屬參與投資全世界最大的鈮鐵礦和銅礦,中信礦業國際投資澳大利亞最大磁鐵礦,中信資源在印尼、哈薩克等經營油田。
主要資源:磁鐵礦、鈮鐵、煤炭、原油、錳礦、清潔能源等
製造業
中信集團是首家與工信部簽約共同推進「中國製造2025」重大項目落地的企業,業務邁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主要包括重型機械、特種機器人、汽車鋁制零部件和特種鋼等。
主要公司:中信重工、中信戴卡、中信泰富特鋼
工程承包
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房屋建築、工業建設等工程的承包和設計,目前中信建設已發展成為具有承攬國際重大工程實力的綜合服務商,在一帶一路沿線等地擁有多個海外分支機構。
主要公司:中信建設、中信工程
房地產
專注商業地產的開發、銷售、經營和管理,尤其是大型綜合項目的開發,並通過參股方式間接參與住宅市場的發展。
主要公司:中信城開、中信泰富地產、中信和業
信息產業
在亞太地區提供國際電訊、衛星通訊等服務,同時旗下公司是除三大基礎運營商之外唯一擁有固定網路專線電路業務經營資質的基礎電信業務運營商。
主要公司:中信國際電訊、亞洲衛星、中信網路
消費
中信近年來積極布局消費領域。2017年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凱雷投資和麥當勞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後者成為麥當勞未來20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
中信還涉及文化出版、休閑旅遊、食品貿易等消費領域。
主要公司:中信出版、麥當勞中國、大昌行、中信旅遊等
現代農業
中信集團收購中國農業產業化的重點龍頭企業隆平高科,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並成立中信現代農業產業基金,打造現代農業上下游產業鏈平台。
醫療健康
中信醫療業務涉及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領域,旗下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是國際上接受試管嬰兒治療人數最多、妊娠率最高的生殖中心。
環境保護
中信在2015年完成對新加坡上市公司聯合環境的收購,並將其更名為中信環境技術。該公司是一家以高性能膜材料研發製造及應用為核心的高科技環保企業。
其他
中信集團還涉足基礎設施、通用航空等領域。
㈢ 中信優享+是什麼
中信優享+是連接中信集團內外部優質企業的品質生活服務平台。通過這個平台,用戶可以憑借統一的數字身份,體驗到便捷、優質的互聯網生活。中信優享+平台為用戶提供三大核心服務,核心服務包括:統一賬戶管理、跨平台積分忠誠度計劃以及設立智能場景化服務。
「中信優享+」通過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及雲化部署等服務,將中信旗下多領域企業和外部合作夥伴連接起來,提供三大核心服務,即統一賬戶管理、實施跨平台積分忠誠度計劃、設立智能場景化服務。用戶通過注冊,可憑一個數字身份,成為「中信優享+」平台會員,獲得包括會員特權在內的多項服務。
中信優享+平台的功能是優享+成員中信銀行(含信用卡中心)、信誠保險、中信e家、國安社區實現用戶、賬戶、積分、權益、商品對接,通過關聯銀行、信誠、e家、國安用戶體系,並通過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提供的實名認證介面完成實名認證,實現在優享+端可展示銀行、信誠、e家、國安四家成員提供的資產、負債、積分、權益、訂單、商品、禮券等服務。
拓展資料:
1、中信優享會員卡是「中信優享+」互聯網平台的身份證明,主要用於表明用戶的會員身份。「優享+」是中信集團推出的,將其旗下的多個領域企業同外部的合作夥伴連接起來的互聯網平台。用戶可以在此平台上實現就餐、購物、出行、家政、理財、保險、休閑和文化等的一站式體驗。其消費積分可以用於兌換麥當勞產品、電子書等。
2、中信集團宣布發布「中信優享+」品牌。這是中信集團布局消費零售領域,適應消費新需求和新趨勢的重要落地項目,也是中信集團深化「互聯網+轉型」戰略,提升集團零售產業服務價值的創新之舉。中信集團旗下的金融、文化休閑、醫療健康、社區服務等消費業務已經擁有了上億的用戶資源。優享+通過關聯中信集團內外不同業務,提供豐富和優質的服務供給,將把其建設成為億級用戶數據的生態平台。
㈣ 區塊鏈的興起,對未來金融造成什麼影響
2018年8月6日,華為公司金融行業顧問、華煊科技創始人兼CEO蔡毅先生在DAGA | Blockchain & AI (核心群)做了專題分享,主題為: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以下文字根據講座的語音整理,已經過作者審核。
蔡毅:華為公司金融行業顧問,華煊科技創始人兼CEO,共享讀書會創始人,中國作家協會成員,從事金融科技研究工作十餘年,是銀行數字化轉型資深專家。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也很榮幸可以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先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蔡毅,在青蔥歲月當過作家,90年代寫過一些書籍刊物和小說,那時還沒有互聯網。工作之後一直從事金融行業信息化工作,從金融的渠道到數據中心,從網點到科技,見證了金融科技的發展,也發現了一些問題。2014年之後做過投資合夥人,近幾年也在華為做金融行業顧問,從認知層面,為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人才發展作咨詢顧問。
接觸區塊鏈是2015年,我創辦了華煊科技和共享讀書會。目前我們主要關注區塊鏈的認知和金融技術解決方案落地。認知層面採用讀書會的方式進行互動分享和知識管理,技術層面結合區塊鏈、大數據和AI等技術,重塑金融行業流程和場景,從局部切入。結緣區塊鏈,源自我自己對區塊鏈感興趣,經常學習並和一些朋友進行探討研究。當然有些觀點還是比較膚淺,希望大家多交流批評指正。
美國的精英智囊曾經認為:維持全球領導地位的核心是科技,科技必須依靠經濟,經濟的核心是金融。那麼,金融的未來是什麼呢?
今天的題目是: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我想主要從三個方面來介紹:
簡單介紹一下金融和金融體系;
區塊鏈金融現狀;
區塊鏈金融展望。
一、金融與金融體系
1金融的概念
首先來講講金融的概念,「金融」一詞源於明治維新(1868年)後的日本,這與日本1897年確立的金本位多少有些關聯。20世紀初從日本傳入中國,最早在1902年由財政部長梁啟超提出,而當時張之洞提出了反對意見,所以,甲午戰爭後中國一直留在銀本位,不過這也讓中國躲過了1929的十年大蕭條。
金融原意「金錢融通」,指資金在社會上的流通,後來意義得到擴展,表示與貨幣、信用有關的交易和經濟活動。翻譯成「金融」其實還有個原因:黃金曾是國際貿易中唯一的媒介,價值與財富是以黃金為依據和標准。因此人們在製作標准金條時,需要將黃金融化成型,這也許是「金融」一詞的本意,即將金屬融化。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
再來看一下後來我們對於金融的定義: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簡單地講,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更直白一些說,金融是雙向反饋的。而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保險、證券、信託、金融租賃等。這個我們各位是比較了解的,也經常接觸。所以,了解了金融的含義和機構,還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的金融體系。
2中國的金融體系
我國的金融體系發展的階段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初步形成階段,第一個五年(1948年~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1948年),這時的人行遠不是我們現在想像中的那樣。但它標志著新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開始。
央行統收統支的「大一統」體系,第二個五年(1953年~1978年):中國人民銀行是全國唯一辦理各項銀行業務的金融機構,集中央銀行和普通銀行於一身。大一統其實是我們照搬國外的模式,具體國家我就不說了。
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統」金融機構體系,第三個五年(1979年~1983年8月):中國銀行(1912年成立)、中國農業銀行(1951年成立)、中國建設銀行(1954年成立)相繼恢復或成立,但中國人民銀行仍然集貨幣發行與信貸於一身。我們看到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金融行業發展非常快。
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初具規模,十年時間(1983年9月~1993年):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核心,以工、農、中、建四大專業銀行為主體,其他各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1987年之後相繼出現了交行、招行、深發、中信、恆豐。1988年出現了平安、廣發、興業。1992年出現了光大、華夏、浦發並在同年設立了證監會。
建設和完善社會**市場金融機構體系的階段(1994年至今):形成了由「一行三會」為主導、大中小型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輔翼的較完備的金融機構體系。1994年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1995年成立了第一家民營商業銀行民生銀行(這個意義很重大)、1998年出現了城商行並設立了保監會。銀監會其實出現的比較晚,2003年才設立。從此一行三會格局形成。不過不久前,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成了銀保監會,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從演化角度看,金融的規范性研究往往是線性的。
就是我們往往以某個演進形態為標准(通常是發達市場經濟體系,如蘇聯、德國、美國甚至於日本等),描述金融體系從非市場化到市場化、從金融資源的低效配置到高效配置的進步途徑,並著重解釋對該標准形態的GAP及原因。
其實,我們從剛才中國金融體系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自1978年以來,中國金融體系已經朝著市場化、規范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方向演進,中國的金融體系無論是規模還是復雜化程度,均呈非線性地迅速上升:
各類金融機構呈現出「網狀化」「強關聯」的業態, 即:現在的銀行與銀行、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各金融子市場之間的關聯度顯著上升,信用聯系日益緊密、混雜交織,錯綜復雜。
金融業生態環境也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一方面,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謀求加快轉型和創新,力求在經營戰略、市場定位、管理架構、業態、產品等創新方面搶佔先機。另一方面,各類新興金融機構大量涌現。
金融業態也呈現房地產金融化、非銀機構「銀行化」、資產證券化等新特點。
以上這些變化超乎業界、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想像,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
積極方面,金融體系的規模和構成均有所擴大,金融機構業務拓展和金融服務能力有所提升,金融市場得到了發展,創新支付發展迅速。這個我們待會要講到的金融科技就是如此。
用一句通俗的話講,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那麼,消極方面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互動關系趨向復雜,金融體系催生和放大資產泡沫的作用被低估。
金融體系的網狀化和強關聯拉大了金融業與金融監管的缺口,削弱了傳統監管的有效性。我國現行金融監管體制運行時間才十幾年 那。
貨幣政策通過金融體系傳導的路徑和機制發生變化(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拉長或變形,傳導性和效力下降),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面臨新的制約。現行貨幣政策框架自1996年建立以來不斷因應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而加以改進,但近年來的金融體系復雜化對之提出了新的考驗。廣義貨幣M2也受到金融深化、支付電子化等因素的沖擊,被影子銀行體系進一步削弱。
各類規避監管的跨市場、跨業務、跨界行為使多種風險因素相互交織,比如:期限和產品嚴重錯配的資金池操作隱藏較大的流動性風險、產品嵌套導致風險傳遞、影子銀行監管不足以及地方債務、房地產、外部沖擊等,都給金融體系穩定帶來很大挑戰。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國的金融體系整體上還是比較落後的。這種落後主要體現在銀行創新的滯後:人行2015年10月宣布取消「利差保護」,而美國早在1986年4月利率就已經徹底市場化,中國遲了將近30年。
3中國金融體系的制度框架與基本問題
當然,我國當前的金融體系是建立在三個基本制度框架之上的:
一是依賴法律條文存在的商業信任,即政策導向;
二是由**第三方作為信用中介來保障實現資產轉移交易;
三是由集中式清算機構為中心,處理完成的交易結算和清算。
基於此,也引申出來四個方面的問題:
1)誠信體系和信任機制問題。傳統金融必須有嚴格的交易記錄來累積信用,沒有交易記錄很難實現融資或貸款,因為沒有技術手段確保雙方交易安全。
2)交易結算的時間較長。傳統金融交易時間不斷提速,但結算時間仍比較長,尤其是跨境交易,往往不能即時到達。
3)中介服務成本高。傳統金融交易體系重要收入來源是依靠收取交易手續費或者貸款利息;在跨境交易中,更得付出匯率改變造成的成本。
4)安全性欠佳。傳統金融人為參與環節多,意味著人為錯漏發生機率也更高。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金融機構其實也一直在尋求解決之道。兩年前我們在與工行、招行交流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了。而且其危機意識非常強。
4金融科技
正如剛才提到的積極的方面,金融機構一直尋求金融信息化,金融數字化的解決之道。
所以,我提一下,金融科技都發生了什麼。不管是京東提出的FinTech還是螞蟻金服提出的TechFin,我想本質上都是科技與金融的更好的結合,就像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金融與區塊鏈如何更好地結合一樣。
金融科技1.0時代
在這一階段,金融行業與科技行業作為並駕齊驅的行業存在,雙方還沒有真正融合,但科技進步已經開始推動金融市場的全球化。自二戰以來,通訊技術與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金融打破國界,金融機構的跨國投資也大大加速。這一時代金融服務的提供者主要是銀行。
金融科技2.0時代
科技在推動金融在強化全球化趨勢的同時,使得金融服務越來越數字化。金融行業通過傳統 IT 的軟硬體的應用來實現辦公和業務的電子化、自動化,從而提高業務效率。這一期間,金融機構在內部運營方面大量增加IT技術的採用,在許多流程方面已經成功實現無紙化辦公。現在銀行等機構中還經常會討論的核心系統、信貸系統、清算系統等,就是這個階段的代表。
金融科技3.0時代
互聯網金融階段,這個階段金融科技的主力軍是非金融機構的創業型企業,依託互聯網技術與信息通訊技術**提供金融服務或者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金融服務。金融業通過搭建在線業務平台,利用互聯網或者移動終端的渠道來匯集海量的用戶和信息,實現金融業務中的資產端、交易端、支付端、資金端的任意組合的互聯互通,本質上是對傳統金融渠道的變革,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融合。
金融科技4.0時代
金融業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這些新的 IT 技術來改變傳統的金融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過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傳統金融的效率,解決傳統金融的痛點,代表技術就是大數據徵信、智能投顧。
講到這里,稍微總結一下:金融是信用的中介,金融是雙向反饋的。我們講了中國金融體系,了解了原來工行和招行、平安是同時期成立的,所以我們知道了為什麼工行比其他四大行更活躍更具創新能力。然後我們講了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動了金融科技在信息化數字化方面的更好的發展。
摘抄與:文章: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
㈤ 區塊鏈金融系統開發企業哪個好
區塊鏈金融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區塊鏈金融系統開發將日益豐富,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步伐將提速,而隨著應用范圍從金融向非金融領域加速擴展,區塊鏈將逐漸成為未來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打造價值網路奠定重要基石。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里,英唐眾創的區塊鏈系統開發是目前的一個主要平台。
㈥ 中信優享會員卡是什麼
中信優享會員卡是「中信優享+」互聯網平台的身份證明,主要用於表明用戶的會員身份。「優享+」是中信集團推出的,將其旗下的多個領域企業同外部的合作夥伴連接起來的互聯網平台。用戶可以在此平台上實現就餐、購物、出行、家政、理財、保險、休閑和文化等的一站式體驗。其消費積分可以用於兌換麥當勞產品、電子書等。
【拓展資料】
中信集團於2018年9月17日正式發布中信優享+品牌。中信優享+是連接中信集團內外部優質企業的品質生活服務平台,通過打通用戶體系,以統一的數字身份為基礎,提供會員等級互認、權益共享等服務, 以「一個身份 萬千可能」為主張,向用戶提供便捷、優質的互聯網生活體驗。
中信集團運用區塊鏈的技術,將旗下多類型企業以及外部多領域合作品牌強力聯結,讓用戶僅需注冊一個數字身份,即可獲得跨行業、多領域的會員服務。同時,入駐平台的企業也通過中信優享+的支持,共享客戶資源和提升精準服務用戶的能力,實質是將中信集團「共生共享,共創新可能」的理念,以互聯網平台的方式進行落地。
在用戶服務方面,平台持續搭建智能應用場景,對接中信銀行全球簽,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國簽證服務,開發優享+錢包,為用戶提供余額理財功能,並串聯多類付費場景。搭建優享+會員體系,實現與成員的會員等級互認,用戶達到相應的等級或完成相應任務即可享受內容豐富的會員權益。通過智能場景、會員體系及積分忠誠度運營,用戶與平台產生更多互動,與優享+平台及各成員企業的聯系也更加緊密。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與積累,截至目前,平台注冊會員數已突破6000萬。平台的成員企業包含中信銀行、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中信證券、華夏基金、中信保誠人壽、中信出版集團、麥當勞、南方航空、龍騰出行等集團內、外部24家合作夥伴,覆蓋包括金融服務、智慧出行及新零售等多領域。
㈦ 區塊鏈概念股有哪些區塊鏈技術上市公司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新型應用模式,它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目前在A股市場上與區塊鏈概念關聯的股票共有35隻,其中6家區塊鏈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29家區塊鏈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據區塊鏈相關性顯示,區塊鏈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 新晨科技、魯億通、四方精創 中誕生 。
新晨科技:2016年9月29日公司在互動表示,公司現在有在做區塊鏈技術方面的研發。
魯億通:公司擬24.57元/股定增股票6796.91萬股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16.70億元,用於支付本次交易現金對價,建設區塊鏈ASIC晶元產業化項目,人工智慧ASIC晶元研發中心,晶元產品營銷及服務網路等。
四方精創:2016年5月31日,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深圳)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成員大會在深圳五洲賓館正式召開,公司為大會發起成員之一。
㈧ 全國區塊鏈認證中心 是什麼機構,合法嗎
在人民日報數字傳播等主辦的全球金融科技創新峰會上,全國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區塊鏈認證中心主任李俊山表示,判斷一個區塊鏈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存在三要素.
㈨ 銀行為何如此鍾情區塊鏈
銀行競逐區塊鏈 諸多難題待解
作為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是區塊鏈領域最踴躍的探路者。近年來,國內外多家銀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信貸、清算等領域。區塊鏈獨特的信任機制,被銀行視作創新風險管理、簡化交易流程的關鍵技術突破。不過,作為新興技術,區塊鏈生態仍在建立過程之中,應用十分有限,諸多難題仍有待在發展中逐步解決。
「目前區塊鏈不能跑高頻、並發的交易,網速、算力無法支撐。比如支付領域,如果是網購,還是可以實現的;如果是期貨高頻交易,就做不了。」黃震說。
姜鵬說,在設計區塊鏈的體系之初,中信銀行仔細論證了適合使用區塊鏈的業務環節。
「從全球的經驗看,目前還不適合用區塊鏈去做大而復雜的體系建設,不要試圖用區塊鏈解決所有問題,而是重點解決核心問題。做太復雜的系統耗費時間,技術發展那麼快,沒做完舊的系統就面臨新技術的迭代了。」姜鵬說。
「只解決核心問題」的思路,確保了區塊鏈上線後,中信銀行各支行相關業務操作無需流程改造,就可以實現業務升級。
范斌坦言,銀行全面應用區塊鏈還需要時間,IBM對於區塊鏈開源社區的投入將會繼續下去,一方面是為了培育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爭奪區塊鏈平台的制高點。隨著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快速迭代,金融機構使用這項新技術的場景仍然有諸多想像空間。
內容來源於新華網
㈩ 中信集團怎麼構建紅披風品牌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