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區塊鏈 > 區塊鏈的形象比喻

區塊鏈的形象比喻

發布時間:2022-06-30 06:54:52

區塊鏈究竟是什麼呢

區塊鏈究竟是什麼呢?本質上講,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網路資料庫系統, 這個系統會讓數據的存儲、更新、維護、操作變得不同。區塊鏈有四項不可缺的核心技術, 分別是:分布式存儲、共識機制、密碼學原理、智能合約。

那麼我們下面就講一講,與傳統數據處理相比,區塊鏈到底有什麼不同,幫助大家了 解區塊鏈是什麼,讓大家對區塊鏈有一個總的認知。

一、區塊鏈中的數據存儲:塊鏈式數據結構

在數據存儲方面,區塊鏈技術利用的是「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的。

塊鏈式結構是什麼意思呢?鐵鏈子大家都見過吧,一環套一環那種,那其實,每一環 我們可以看作是一個區塊,很多環節扣在一起就形成了區塊鏈。

這個所謂的「鐵鏈」是如何存儲數據的呢?簡單來講,區塊鏈和普通存儲數據的不同 之處在於:在區塊鏈上,後一個區塊里的數據是包含前一個區塊里的數據的。

以讀書為例:我們平時看書,看完第 1 頁,接著讀第 2 頁、第 3 頁......
那在區塊鏈裡面呢,如果給每個區塊標註上頁碼,那麼第 2 頁的內容是包含第 1 頁的 內容的,第 3 頁的內容包含第 1 頁和第 2 頁的內容......第 10 頁包含了前 9 頁的內容, 就是這樣一個層層嵌套的鏈條,這樣一來,就可以追溯到最本源的數據了,這就是區塊鏈 的可追溯性。

區塊鏈這種「塊鏈式數據結構」使之具備可追溯性,這就天然適用於許多領域,譬如: 食品溯源、葯品溯源等等。這樣一來,毒奶粉、假疫苗、偽劣食品事件出現的概率就會大 大降低,因為一旦出現問題,通過溯源可以清晰知道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問責追償 將會更加清晰。

二、區塊鏈中的數據更新: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

在數據更新方面,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

每每生成新的區塊(也就是更新數據的時候),都需要通過一種演算法,獲得全網 51% 以上節點的認可才能構成新的區塊。說白了就是投票,超過半數人同意就可以生成,這就 使得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容篡改。

為什麼這么說呢?我們還是打一個比喻:我們把區塊鏈比作一個賬本,因為都是記錄 數據的嘛,傳統世界裡,記賬權力在於記賬先生,賬本屬於記賬先生一個人的。那麼在區 塊鏈裡面,每一個人都擁有這個賬本,想要更新賬目呢,就要投票,半數人以上贊成才可 以去更新賬目數據。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涉及到這么幾個名詞: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這幾個名詞 其實非常好理解:

每個人都記賬(也就是人人擁有賬本,賬本分散在每個人手裡),就是所謂的「分布 式」;

大家討論、投票產生的、一致贊同的記賬辦法,就是所謂的「共識演算法」;

每一個參與記賬的人,就是所謂的「節點」。

三、 區塊鏈中的數據維護:密碼學

在數據維護階段,區塊鏈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來保證數據傳輸和 訪問的安全。

區塊鏈中所應用的密碼學原理主要有:哈希演算法、Merkle 哈希樹、橢圓曲線演算法、 Base58。這些原理,其實都是通過一系列復雜的運算以及換算,來保證區塊鏈上數據安全。

四、 區塊鏈中的數據操作: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是由計算機程序定義並自動執行的承諾協議,說白了,就是用代碼執行的 一套交易准則,類似於現在的信用卡自動還款功能,開啟這個功能,你自己什麼都不用管, 到期銀行會自動扣除你欠的錢。

智能合約的突出優勢就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信任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我們很多人,都遇到過被借錢的事情:朋友手頭緊了跟你借 2000 塊錢,承諾下個月 發了工資還錢,到了下個月他又找別的借口不還,拖來托去這事兒就沒譜了。本來沒多少 錢,還是朋友,雖然你很郁悶,這事也就算了。

那麼,有了智能合約以後,他就不能賴賬了,因為在智能合約上,一旦觸發合約中的 條款,代碼就會自動執行,不管他願不願意,只要他發了工資、賬戶上有了錢,他就得還 你。

總結一下本節內容,區塊鏈中有四項不可缺的核心技術,分別是:分布式存儲、共識 機制、密碼學原理、智能合約。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分布式存儲對應的是數據存儲這個階段,共識機制對應的是數據 的處理更新這個階段,密碼學對應的是數據安全,智能合約對應的是數據的操作問題。

Ⅱ 區塊鏈的特點是什麼

區塊鏈的三大特徵

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方案,區塊鏈技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1、區塊鏈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

在區塊鏈系統中,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從而保證了得到承認的結果是過半數節點公認的結果。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系統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

2、區塊鏈最大的顛覆性在於信用的建立

理論上說,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不再有存在價值。《經濟學人》對區塊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簡單地說,它是「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打擊假幣和金融詐騙未來都不需要了。

3、區塊鏈的集體維護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網路體系下,系統的維護和經營依賴於數據中心等平台的運維和經營,成本不可省略。區塊鏈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來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一句話概括,區塊鏈觸動的是錢、信任和權力,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性基礎。

Ⅲ 區塊鏈的"區塊"是何含義

「區塊鏈,就相當於這個賬本,區塊就相當於這個賬本的一頁,區塊中所承載的信息,就是這一頁上記載的交易內容。區塊鏈是一塊一塊的,每一塊寫滿了交易記錄,連在一起成了一條鏈就是區塊鏈。」

比特幣為例,大約每十分鍾就行一次「算力競賽」來競爭這個記賬的權利。就好比說,你的算力牛逼,算得多,就像肌肉更結實,更會打,大家都服你,讓你來記這個帳,即向區塊鏈這個總賬本寫入一個區塊(注意不是區塊里的內容)的權利。不過需要說明的一點是,計算能力只能決定贏得競爭的概率。就好比說,一共有若干張彩票,算力多的可以買更多張提高中獎概率,然而買得多的人,也不一定最後就中獎了

區塊鏈即為一個個用這樣的計算力保障的數據塊鏈條。從第一塊開始,每一個區塊依照一定規則收集數據,然後將這些數據附上一個值,使得形成的數據塊經過類似的單向函數計算後的結果落到一定范圍內。通過估算全網的算力以及控制結果范圍的大小,來保障符合要求數據塊在足夠長的時間內才能被找到。這個計算結果會被下一個區塊包含,而這樣形成的鏈式數據結構則稱為區塊鏈。

每一個小賬本被稱為區塊,每一個不同的區塊鏈協議(產生不同的加密貨幣)都會規定每一個區塊的大小(最初比特幣為1M)賬本組成區塊,區塊構成鏈表,區塊的頭包含前一塊的哈希值,這就是區塊鏈。如此一來,任何人就不能隨意修改其中的內容,或者交換順序。如果你這么做,意味著你需要重新計算所有的特殊數字。

規定,允許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建造區塊。每一個新建區塊的人(找到了這個特殊數字 - SHA256值有30個零)都能獲得獎勵,對於新建區塊的這部分人(礦工)來說:

1.沒有發送者信息,不需要簽名

2.每一個新區塊都會給整個幣種增加新的虛擬(加密)貨幣

3.新建區塊的過程又被稱為「挖礦」:需要大量工作量並且可以向整個經濟體注入新的貨幣

4.挖礦的工作是:接受交易信息,建造區塊,把區塊廣播出去,然後得到新的錢作為獎勵

對每個礦工來說,每個區塊就像一個小彩票,所有人都在拚命快速猜數字,直到有一個幸運兒找到了一個特殊數字,使得整個區塊的哈希值開頭有許多個零,就能得到獎勵。我記得有一個知乎答主給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區塊鏈就像一個擁有貌美如花女兒(區塊)的國王,有很多的青年翹首以盼,而國王的方法是出了一道很難得題目讓所有的青年計算(學習改變人生),誰算的快(在計算哈希值過程也可能是運氣好)就能抱得美人歸

對於想用這個系統來收付款的用戶來說,他們不需要收聽所有的交易,而只要收聽礦工們廣播出來的區塊,然後更新到自己保存的區塊鏈中就可以了

「區塊」也可以想像為一個盒子,區塊里放著一些數字貨幣以及一張小紙條,小紙條上記錄了這十分鍾內產生的那唯一一筆交易信息, 比如說——「小A轉賬給了小B100元」;當然,這段信息肯定是被加密處理過的,為的就是保證只有小A和小B(通過他們手上的鑰匙)才有能力解讀裡面真正的內容。

這個神奇的區塊被創造出來之後,很快被埋在了地底下,至於埋在哪裡?沒有一個人不知道,需要所有計算機節點一起參與進來掘地三尺後才有可能找到(找到一個有效的工作量證明)。顯然,這是一件工作量巨大、成果隨機的事件。但是呢,對於計算機節點來說,一旦從地底下挖出這個區塊,他將獲得區塊內價值不菲的數字貨幣,以及「小A轉賬給了小B100元」過程中小A所支付的小費。同時,對於這個節點來說,也只有他才有權利真正記錄小紙條里的內容,這是一份榮耀,而其他節點相當於只能使用它的復製品,一個已經沒有數字貨幣加持的副本。當然這個神奇的區塊還有一些其他很特別的地方,

可以將計算機節點從地底下挖出區塊的過程叫做「挖礦」,剛才說了,這是一件工作量巨大、運氣成分較多、但收益豐厚的事兒。來自中國上海浦東新區張衡路上的一個節點突然跳出來很興奮的說:「 我挖到區塊了!裡面的小紙條都是有效的!獎勵歸我!」 。雖然此刻張衡路節點已經拿到了數字貨幣,但對於其他計算機節點來說,因為這裡面還涉及到其他一些利益瓜葛,他們不會選擇默認相信張衡路節點所說的話;基於陌生節點彼此不信任的原則,他們拿過張衡路節點所謂挖到的區塊(副本),開始校驗區塊內的小紙條信息是否真實有效等等。在區塊鏈世界裡,節點們正是通過校驗小紙條信息的准確性,或間接或直接判斷成功挖出區塊的節點是否撒謊。(如何定義小紙條信息真實有效,後面會講解,這里暫不做贅述)。在校驗過程中,各個節點們會直接通過下面兩個行為表達自己對張衡路節點的認同(准確無誤)和態度:停止已經進行了一半甚至80%的挖礦進程;將張衡路節點成功挖出的區塊(副本)追加到自己區塊鏈的末尾。你可以稍微有點困惑:停止可能已經執行了80%的挖礦行為,那之前80%的工作不是就白做了嘛?!然後,區塊鏈的末尾又是個什麼鬼東西?對於第一個困惑。我想說,你說的一點沒錯,但是沒辦法,現實就是這么殘酷,即便工作做了80%,那也得放棄,這80%的工作勞苦幾乎可以視為無用功,絕對的傷財勞眾。第二個困惑,區塊鏈和區塊鏈的末尾是什麼鬼?這里因為事先並沒有講清楚,但是你可以簡單想像一下:區塊是周期性不斷的產生和不斷的被挖出來,一個計算機節點可能事先已經執行了N次「從別人手上拿過區塊 -> 校驗小紙條有效性」的流程,肯定在自己的節點上早已經存放了N個區塊,這些區塊會按照時間順序整齊的一字排列成為一個鏈狀。沒錯,這個鏈條,就是你一直以來認為的那個區塊鏈。如果你還是不能夠理解,沒關系,文章後面還會有很多次機會深入研究。

進入到區塊內更微觀的世界裡一探究竟,看看小紙條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的產生以及它終其一生的使命:發起交易的時候,發起人會收到一張小紙條,他需要將交易記錄比如說「盜盜轉賬給張三40元」寫在紙上。說來也神奇,當寫完的那一剎那,在小紙條的背面會自動將這段交易記錄格式化成至少包含了「輸入值」和「輸出值」這兩個重要欄位;「輸入值」用於記錄數字貨幣的有效來源,「輸出值」記錄著數字貨幣發往的對象。剛剛創建的小紙條立馬被標記成為「未確認」的小紙條。從地下成功挖出區塊並最終連接到區塊鏈里的小紙條一開始會被標記為「有效」。若這條有效的小紙條作為其他交易的輸入值被使用,那麼,這個有效的小紙條很快會被標記為「無效」。因為各種原因,區塊從鏈上斷開、丟棄,曾經這個區塊內被標記為「有效」的小紙條會被重新標記為「未確認」。區塊鏈裡面沒有賬戶余額的概念,你真正擁有的數字資產實際上是一段交易信息;通過簡單的加減法運算獲知你數字錢包里的余額。上面的1、2、3僅僅作為結論一開始強行灌輸給你的知識點,其中有幾個描述可能會有點繞,讓你覺得雲里霧里,只有了解整體區塊鏈你才能更全面認知其中奧妙。

區塊容量,比特幣從被創建時,或者說源代碼中規定了,區塊容量是1M。最初設計成1M的原因一方面,防止DOS攻擊。另一方面,當年中本聰在創建區塊鏈的時候的容量是32M,但是他通過一個說明為」Clear up「這樣毫不起眼的Commit把區塊容量改成了1M,為防止區塊鏈體積增長過快,為區塊容量這個問題添加了些神秘色彩。1M的容量意味著比特幣最大的處理交易數量在約2400(486882區塊1034.39的大小很接近了)。

區塊鏈說白了,就是一個分布式的記賬的一個小本本,用來記賬的一個工具,並且基於密碼學加密學的技術鋪墊,一旦數據交易記錄在區塊鏈這個本本上了,數據是不可篡改和抵賴的。互聯網是價值的傳遞,那區塊鏈呢就是信任的傳遞。在區塊鏈技術作為信用背書的前提下,區塊鏈中的各節點從各自單一的中心變為多方參與的統一多中心,不需要第三方機構的參與便可實現交易傳遞,效率提高。

Ⅳ 區塊鏈是未來十年的趨勢嗎

區塊鏈是未來十年最大的趨勢!
你用30年前的思維來看問題,你會覺得別人都瘋了,實際上是你落伍了 。
區塊鏈(Blockchain)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末,化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士在論壇中發表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首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
2009年1月3日,區塊鏈的第一個區塊就已經誕生,這個區塊被稱之為「創始區塊」。
幾乎是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誕生,比特幣成為其發揮作用的第一個事物,此後幾年,比特幣逐漸風靡全球,在2017年其瘋狂的行情讓區塊鏈技術為眾人所知。
區塊鏈(blockchain)思想最早出現在大名鼎鼎的比特幣(Bitcoin)開源項目中。比特幣項目在誕生和發展過程中,借鑒了來自數字貨幣、密碼學、博弈論、分布式系統、控制論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成果,可謂博採眾家之長於一身,作為其核心支撐結構的區塊鏈技術更是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
區塊鏈是一個由不同節點共同參與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開放式的賬簿系統(ledger)。
區塊鏈的3大特徵
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方案,區塊鏈技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區塊鏈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
在區塊鏈系統中,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從而保證了得到承認的結果是過半數節點公認的結果。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系統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
區塊鏈最大的顛覆性在於信用的建立
理論上說,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不再有存在價值。《經濟學人》對區塊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簡單地說,它是「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打擊假幣和金融詐騙未來都不需要了。
區塊鏈的集體維護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網路體系下,系統的維護和經營依賴於數據中心等平台的運維和經營,成本不可省略。區塊鏈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來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一句話概括,區塊鏈觸動的是錢、信任和權力,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性基礎。
其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
1.醞釀期:2009-2012年,經濟形態以比特幣及其產業生態為主。
2.萌芽期:時期為2012-2015年,區塊鏈隨著比特幣進入公眾視野,新生的錢包支付和匯款公司出現,區塊鏈經濟擴散到金融領域。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不斷。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系統中剝離出來。
3.發展期:2016年開始探索行業應用,出現了大量區塊鏈創業公司。2017年ICO的火熱讓區塊鏈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區塊鏈2.0時代」正在到來
應用服務層是區塊鏈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分為1.0、2.0、3.0三個階段的應用。
可編程貨幣:區塊鏈1.0應用
可編程貨幣,即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但它並不是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法定貨幣,也沒有政府當局為它提供擔保。
可編程金融:區塊鏈2.0應用
區塊鏈2.0應用加入了\"智能合約\"(利用程序演算法替代人執行合同)的概念。這使得區塊鏈從最初的貨幣體系,可以拓展到股權、債權和產權的登記、轉讓,證券和金融合約的交易、執行,甚至博彩和防偽等金融領域。
可編程社會:區塊鏈3.0應用
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的內核,能夠對於每一個互聯網中代表價值的信息和位元組進行產權確認、計量和存儲。它不僅僅能夠記錄金融業的交易,而是幾乎可以記錄任何有價值的能以代碼形式進行表達的事物。其應用能夠擴展到任何有需求的領域,進而到整個社會。
目前區塊鏈應用已經開始超越比特幣(區塊鏈1.0),進入到區塊鏈1.5時代,並且向金融領域(區塊鏈2.0)過渡。
未來3-5年,區塊鏈或許會超越金融領域,進入社會公證、智能化領域(區塊鏈3.0),包括了身份認證、公證、仲裁、審計、域名、物流、醫療、郵件、簽證、投票等領域,應用范圍擴大到了整個社會,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成為\"萬物互聯\"的一種最底層的協議。
當前,區塊鏈技術已經被世界認可,發展已經成為了必然一種趨勢。伴隨而來的是更多人的關注,「未來30年,是新技術融合到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不管你是什麼人,不管你身處哪裡,我們所有每個人都會是這場大變革的一部分。」
現狀就是如此,區塊鏈給了90後一個時代契機,但是想要駕馭區塊鏈技術,又不至於被起負面因素影響,最重要的,只能是對其有清醒的認識,不管是監管者,研究者,投機者,還是旁觀者。
是時候投入你的更多精力,來關注區塊鏈技術了。
我國區塊鏈職位的平均年薪達到30萬以上,部分企業年薪已到100萬以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區塊鏈行業應屆生月薪均已超過20k!90後捉住時代紅利,未來可能就會成就下一個阿里巴巴!如果錯過可能就要後悔十年了。

Ⅳ 區塊鏈有什麼特徵

1.開放,共識,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區塊鏈網路,每一台設備都能作為一個節點,每個節點都允許獲得一份完整的資料庫拷貝,節點之間基於一套共識機制,通過競爭計算共同維護整個區塊鏈。
2.去中心化、去信任機制,區塊鏈由眾多的節點共同組成一個點對點的網路,不存在中心化的設備和管理機構,節點之間數據交互通過數字簽名技術進行驗證,不需要信任,只需要按照設置好的規則就行,節點之間不存在欺騙不信任的問題。
3.交易透明,雙方匿名,區塊鏈的運行規則是公開透明的,所有的數據信息也是公開的,每筆交易都是對所有節點公開可見,由於節點之間是去信任的,因此節點不需要公開身份,每個參與的節點都是匿名的。
4.不可篡改,可追溯,單個節點甚至多個節點對資料庫的修改無法影響其他節點的資料庫,區塊鏈中的每一筆交易都通過密碼學方法與兩個相鄰的兩個區塊串聯,因此可以追溯每一筆交易的所有記錄。

Ⅵ 什麼是區塊鏈

概念: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分布式的公共賬本,任何人都可以對這個賬本進行核查,但不存在的單一用戶可以對它進行控制。在區塊鏈系統中的參與者共同維護賬本的封信:它只能按照嚴格的規則和共識進行修改。

區塊鏈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1、醞釀期:2009-2012年,經濟形態以比特幣及其產業生態為主。

2、萌芽期:時期為2012-2015年,區塊鏈隨著比特幣進入公眾視野,新生的錢包支付和匯款公司出現,區塊鏈經濟擴散到金融領域。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不斷。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系統中剝離出來。

3、發展期:2016年開始探索行業應用,出現了大量區塊鏈創業公司。2017年ICO的火熱讓區塊鏈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6)區塊鏈的形象比喻擴展閱讀:

三區塊鏈的三個特點:

1、區塊鏈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在區塊鏈系統中,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從而保證了得到承認的結果是過半數節點公認的結果。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系統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

2、區塊鏈最大的顛覆性在於信用的建立:理論上說,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不再有存在價值。《經濟學人》對區塊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簡單地說,它是「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打擊假幣和金融詐騙未來都不需要了。

3、區塊鏈的集體維護可以降低成本:在中心化網路體系下,系統的維護和經營依賴於數據中心等平台的運維和經營,成本不可省略。區塊鏈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來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一句話概括,區塊鏈觸動的是錢、信任和權力,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性基礎。

Ⅶ 區塊鏈有什麼特性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和不可篡改等優勢特點

Ⅷ 區塊鏈用一個更形象的方式進行解釋是怎樣的

金窩窩網路分析:更形象的來說,區塊鏈就像是一個電子鏈表,這個鏈表由一個一個的區塊組成,在這些區塊當中包含著所有的有效數據,而每當有新數據出現時,則根據鏈上的共識規則將其打包匯總成一個新的區塊,連接在原有鏈條的後面。最後在整個區塊鏈系統當中,每個參與者都下載保存這個完整的鏈表,並時刻更新。

Ⅸ 區塊鏈的基本特性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不可逆、匿名等特性。
去中心化:因為整個網路沒有中心統治者。系統依靠的是網路上多個參與者的公平約束,所以任意每幾個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而且每一個節點都會儲存這個區塊鏈上所有數據。即使該節點被損壞或遭受攻擊,仍然不會對賬簿造成任何威脅。
不可篡改:確保信息或合約無法偽造。賬簿在某個人或某幾人手上,造假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但每個人手裡都有一本賬簿,除非整個游戲里超過 51% 的人都更改某一筆賬目,否則任何的篡改都是無效的,這也是集體維護和監督的優越性。
不可逆:區塊鏈上的信息必須不可撤銷,不能隨意銷毀。系統是開源的,整個系統都必須是公開透明的,因此某筆交易被全網廣播以後,達到 6 個確認以上就成功記錄在案了,且不可逆轉不可撤銷。注: imToken 是 12 個區塊確認。
匿名性:各區塊節點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告或驗證, 信息傳遞可以匿名進行。舉個簡單的例子, 就是你在區塊鏈上向一個錢包地址發起交易, 但是卻無法知道這個地址背後確切對應的是那一個人, 或者你的私鑰被某一個黑客盜竊了, 無法從一個錢包地址中得知黑客是誰。

閱讀全文

與區塊鏈的形象比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幣數字貨幣弊端 瀏覽:842
以太坊電腦電源好不 瀏覽:790
香港比特幣行情網 瀏覽:313
網路虛擬貨幣風險 瀏覽:366
比特幣光了 瀏覽:254
區塊鏈與電子貨幣 瀏覽:911
360的區塊鏈官網 瀏覽:595
車輪的不平衡力怎麼算 瀏覽:731
買進了4萬個比特幣 瀏覽:400
優貝迪數字貨幣什麼時候注冊的 瀏覽:764
小學虛擬貨幣 瀏覽:939
uu礦池怎麼看 瀏覽:317
數字貨幣在支付時傳送的是什麼 瀏覽:416
q6000挖礦算力 瀏覽:907
比特大陸虛擬貨幣價值 瀏覽:658
數字貨幣基金一般什麼時候買 瀏覽:489
以太坊年底什麼價位 瀏覽:415
比特幣的價格歷史走勢 瀏覽:736
建行內測數字貨幣 瀏覽:977
正宇私募虛擬貨幣OBB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