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區塊鏈在國內有哪些實際應用
1.微眾銀行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貸款清算
微眾銀行聯合上海華瑞銀行投入試運行基於聯盟型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台,用於優化兩家銀行「微粒貸」聯合貸款的結算和清算。引入這個區塊鏈系統,所有的信息都記錄在區塊鏈網路上,無法篡改,交易過程中同時清算,實現實時清算,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這就是「聯盟鏈」的實際應用。
2.中國銀聯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跨行積分兌換
中國銀聯與IBM試行區塊鏈技術的共享積分系統。運用此區塊鏈系統允許用戶跨行、跨平台兌換獎勵積分,也就是說,用戶在一家銀行的積分可以兌換其他銀行的積分獎勵,甚至兌換多個航空公司里程和超市獎勵。大幅度提高了銀行積分的使用效率。
3.豐田汽車運用區塊鏈技術追蹤汽車零部件
豐田汽車加入R3聯盟,通過區塊鏈技術,將每個零件的生產加工使用情況都存儲到區塊鏈中,這樣,在汽車零件出現問題後,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詢到零件的出處。
4.央行區塊鏈數字票據交易平台
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台測試成功。引入數字貨幣進行結算,可以實現數字票據交易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同步轉移,從而實現DVP票款對付結算。同時,區塊鏈數字身份方案解決了不同金融機構間對用戶重復KYC認證的問題等。
5.螞蟻金服區塊鏈應用
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試水保險,助力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上線國內保險業首個愛心救助賬戶,區塊鏈技術讓每筆資金流向都公開透明,每筆資金流轉數據都不可篡改,每筆資金的去處和用途都有跡可查。螞蟻區塊鏈用在了食品安全溯源和商品正品溯源上。
作者:區塊鏈開發公司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5ff8437bd58b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❷ 區塊鏈技術除了用於虛擬貨幣,還可以應用於哪些方面
區塊鏈除了運用在虛擬貨幣,還可以用在金融領域、數字貨幣、證券的交易、資金的管理、客戶的徵信和反欺詐、數字積分等等。區塊鏈在目前我們國內的使用率還是比較高的,可能我們之前聽的最多的就是使用在虛擬貨幣。
綜合來說,在當今社會,區塊鏈技術給我們提供的幫助非常廣,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技術,把它用到各個相關的行業當中,讓我們的行業發展的更快,確保我們人民的利益。
❸ 中國區塊鏈應用方向和前景在哪裡
2019年以來,區塊鏈不斷被提及。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的關鍵技術,各國政府以及巨頭企業都紛紛加大力度布局區塊鏈的研究和應用,對於行業標准制定權的爭奪趨於激烈。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2020全球區塊鏈技術布局與商業投資趨勢研究報告》,未來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放開,中國區塊鏈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有望全方位步入全球區塊鏈產業第一梯隊。
一、政策紅利護航,技術標准體系加速形成
區塊鏈技術對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但由於行業仍未形成統一的技術標准體系,區塊鏈在應用和推廣方面仍受到很多限制。
二、結束野蠻生長,產業邁入新階段
經歷了2018年的資本寒冬,大批區塊鏈企業被淘汰出局,行業整體熱度下降,資本回歸理性,區塊鏈產業野蠻生長階段接近尾聲。2019年政策因素將區塊鏈拉回至發展的風口,資本、人才將再次湧入區塊鏈產業賽道。隨著應用、監管、標准化等不斷推進,真正具備競爭力的區塊鏈企業將逐漸凸顯出來,行業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
❹ 區塊鏈技術有哪些應用領域
應用領域:金融領域,物聯網和物流領域,公共服務領域,數字版權領域,保險領域,公益領域。
區塊鏈在物聯網和物流領域也可以天然結合。通過區塊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產和運送過程,並且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該領域被認為是區塊鏈一個很有前景的應用方向。
區塊鏈在公共管理、能源、交通等領域都與民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這些領域的中心化特質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可以用區塊鏈來改造。
區塊鏈技術
該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專業的基礎理論及應用知識,具有區塊鏈軟體開發能力、軟體開發實踐和項目組織的基本能力,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競爭和團隊意識及工匠精神,能從事區塊鏈技術設計、管理、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區塊鏈技術
❺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例有哪些
案例挺多的,就拿抽獎來說,有很多抽獎搖號活動因存在過程不透明、信息不夠公開等問題而飽受大眾質疑,主辦方難於自證清白。而由趣鏈科技聯合杭州互聯網公證處共同研發的基於區塊鏈的公證搖號抽獎平台,可以實現將項目信息、參與方身份信息、搖號過程、搖號結果、公證結果全流程上鏈,杜絕各種黑幕操作和內定名單,讓抽獎變得真正透明公正。
❻ 我國區塊鏈團隊建設解決方案包括什麼
我國區塊鏈團隊建設解決方案包括:
1、團隊建設要打破傳統的學科和學院束縛,發揮交叉學科的研究優勢。
2、確立首席專家負責制。
3、嚴格管理團隊規模,鼓勵成員之間深入交流。
4、加強區塊鏈科研團隊的聯合共建,實現團隊間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起源
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4],闡述了基於P2P網路技術、加密技術、時間戳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構架理念,這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
兩個月後理論步入實踐,2009年1月3日第一個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誕生。幾天後2009年1月9日出現序號為1的區塊,並與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相連接形成了鏈,標志著區塊鏈的誕生。
近年來,世界對比特幣的態度起起落落,但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之一的區塊鏈技術日益受到重視。在比特幣形成過程中,區塊是一個一個的存儲單元,記錄了一定時間內各個區塊節點全部的交流信息。
各個區塊之間通過隨機散列(也稱哈希演算法)實現鏈接,後一個區塊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隨著信息交流的擴大,一個區塊與一個區塊相繼接續,形成的結果就叫區塊鏈。
❼ 涉及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的產業應用方面有關技術與應用的哪些表述是錯誤的
區塊鏈標准進程在2021年實現飛躍
國內外各大機構都在積極牽頭區塊鏈標準的制定。從全球范圍內看,不同國家對標準的著重點不一樣。牛津大學網路空間安全中心主任、可信計算國際標准組專家安德魯·馬丁表示,美國更關注基礎共性的標准;德國更偏向工程化的標准,工業區塊鏈是該國的重點;日本則更關注服務類標准,如基於區塊鏈的服務和應用實踐等。
目前,中國對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方面,應用和服務佔比較小。中國是最早開展區塊鏈標准化工作的地區之一,早在2016年10月,隨著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成立,中國就開啟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領域的標准化工作。
中國作為區塊鏈技術應用大國,在推動區塊鏈標準的制定上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21年7月,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准化部門(ITU-T)第13組(SG13)會議期間,在中國電信研究院區塊鏈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由中國電信牽頭的兩項區塊鏈標准,經與來自中、美、英、加、韓多國專家多輪討論協商,最終正式立項通過。兩項標准如下所示:
從中國國內區塊鏈標准現狀出發,據全國標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全國團體標准信息平台、企業標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以及01區塊鏈不完全統計,截止2021年底,我國已發布153項區塊鏈標准,其中包含8項國家標准、3項行業標准、18項地方標准、70項區塊鏈團體標准以及54項企業標准。
2021年是中國區塊鏈標准化工作突飛猛進的一年,單年新增82項區塊鏈相關標准,占現有區塊鏈標准總數的53%。其中,2021年共新增5項國家標准、1項行業標准、 3項地方標准、44項區塊鏈團體標准以及29項企業標准。新增行業、地方標准以及國家標准
從行業分類來看,屬於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標准共計79項,佔比52%,其次是金融業(30項),佔比19%,隨後是其他互聯網服務(14項,9%)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1項,7%)。此外,區塊鏈技術標准還涉及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教育服務等行業。總體上看,我國對區塊鏈技術標準的研究仍以基礎設施為主,應用層面的標准有待進一步開發。結合118項出台的地方和企業相關區塊鏈技術標准來看,從地區分布上,江蘇省以出台26項區塊鏈標准位居第一,廣東省以23項緊隨其後。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以十餘件區塊鏈標准位於第二梯隊。位於第三梯隊的包括福建省、湖南省和貴州省等地。總體看,各地區區塊鏈標准成果與地區區塊鏈相關企業規模和政策扶持力度息息相關。
區塊鏈標准化的三大難點
The Global Standards Mapping Initiative(GSMI)發布的Global Standards Mapping Initiative:An overview of blockchain technical standards(全球標准制定倡議:區塊鏈技術標准概述)中繪制了來自30多個技術標准制定實體、185個司法管轄區和近400個行業集團的數據。該報告梳理出目前區塊鏈標准制定中仍需突破的關鍵點。
(1).區塊鏈術語仍缺乏統一定義
目前,區塊鏈行業缺乏統一定義和術語是該行業發展需要突破的關鍵問題。不同機構下對區塊鏈相關術語缺乏統一性和確定性定義,盡管這些差異似乎很微小,但卻會在整個標準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被放大,並直接影響到各機構對區塊鏈相關技術的解釋差異。
(2).標准制定領域既有差距,也有重疊
區塊鏈標准化過程中存在標准內容和范圍的差別與重疊。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區塊鏈標准在技術堆棧的分層方法因組織而異,如面向網路的標准與面向應用層的標准。二是區塊鏈在垂直行業的應用中涉及如金融機構、合規機構等多主體,而不同主體在制定標准缺乏一致性步調。三是區塊鏈與其他高度標准化的技術領域重疊,如密碼學、零知識證明等,這些技術也對區塊鏈標准和技術軌跡存在重大影響。
(3).標准受地理因素、制定者的專業和角色影響
目前,區塊鏈標准制定的主體主要位於歐洲、北美和中國,雖然一些機構有意通過地方團體或區域代表將全球聲音納入其倡議,但許多機構仍然缺乏全球代表性。這導致標准制定會受某些地區基礎設施、監管和文化等因素影響。標准制定過程中缺乏代表性還體現在制定主體的專業知識,這導致標准研發方向有所「偏好」,所制定的標准未必使技術的最終使用者收益。此外,制定標準的「角色」同樣導致標准化過程的透明度問題,如生產者開展的標准化工作引發消費者在該過程受到排斥甚至是剝削的擔憂。
(二)區塊鏈技術的演進趨勢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 2021》,目前,區塊鏈開始步入以「信任鏈」「協作鏈」為導向的新發展階段。一方面,隨著數據這一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凸顯,區塊鏈技術支持低成本構建數據全流程信任通道,通過搭建「信任鏈」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區塊鏈自身也正在技術、應用和產業維度等方面全面升級,通過構建可信協作網路的方式深度服務於各個交叉領域和主體。
就區塊鏈技術演進趨勢來看,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2021年)》將區塊鏈技術分為核心技術、擴展技術和跨鏈技術三大類。三大類技術在發展趨勢上呈現出不同特點,但總體上看,目前區塊鏈技術架構已趨於穩定,圍繞產業區塊鏈場景實際需求,相關技術朝著「高效、安全、便捷」持續演化。
1. 區塊鏈核心技術漸進式創新
2021年區塊鏈整體技術未有明顯突破,但核心技術的漸進式創新仍在持續,其中對等網路、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的優化改進最為突出。核心技術優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等網路深度優化,螞蟻鏈推出BTN( Blockchain Transmission Network),提升區塊鏈節點的通信能力,加速區塊鏈網路數據傳輸;長安鏈發布自研P2P網路 Liquid代替開源組件ibp2p,提升區塊鏈系統兼容性和通信效率。
二是非同步共識演算法取得進展,中科院軟體所張振峰團隊與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共同提出的國際上首個完全實用的非同步共識演算法小飛象拜占庭容錯演算法( DUMBOBET),有望應用於實際生產環境。
三是智能合約開發框架持續探索, FISCO-BCOS發布基於Rust的新型Wasm合約語言框架Liquid,探索智能合約新模式。國內區塊鏈技術呈點狀突破態勢,對於細分技術領域邊界的探索力度不斷加大,整體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2. 擴展技術提升區塊鏈服務能力
擴展技術上看,區塊鏈技術與其他相關技術如物聯網、隱私計算和雲計算的結合實現了技術之間的相互補充,也擴展了區塊鏈服務能力的相關技術。這三大技術在2021年同樣也是火熱的賽道。
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能夠實現打通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可信連接通道。物聯網設備可有效提升上鏈數據真實性,而區塊鏈也能為數據要素流轉和價值挖掘提供可信保障,二者結合能夠促進數據要素發揮作用,促進區塊鏈在物聯網的應用拓展。
區塊鏈加隱私計算是新興的火熱賽道,二者技術的結合能夠取長補短,為實現數據價值共享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和解決思路。將隱私保護技術內嵌入區塊鏈底層設施,在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的基礎上,促進多方數據的協作和共享。
區塊鏈與雲計算的結合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區塊鏈即服務)以雲計算為基礎,通過融合區塊鏈底層、集成開發工具、智能合約管理、自動化運維、數字身份、跨鏈服務等功能,實現區塊鏈底層和應用一站式開發與部署。螞蟻、騰訊、華為、趣鏈等主流BaaS平合現已具有多引擎支持、多模式部署、多節點統管理等能力。
3. 跨鏈互操作緊迫性問題突出
隨著區塊鏈應用廣度與深度的不斷拓展,不同區塊鏈平台之間跨鏈難、上層應用系統與底層鏈切換難、鏈上鏈下可信交互難的三難問題逐漸凸顯,其中,鏈間互操作尤其重要,最為緊迫,也是行業公認的焦點難點。
跨鏈互通主要技術手段包括公證人機制、側鏈/中繼鏈、哈希時間鎖定、分布式私鑰控制四類,以上跨鏈項目從技術層面驗證了鏈間互操作的可行性,但受制於技術、應用、流程機制等因素,整體上仍處於早期階段。
❽ 區塊鏈技術如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交通強國建設進行時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計劃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除了在存量的基礎設施上對我國的交通進行「降本增效」外,先進的交通設備則扮演「創新」的角色,主要對我國交通的增量進行改造。《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先進設備主要有,型載運工具和特種設備,推進裝備技術升級;研發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水下機器人、大型深遠海多功能救助船等;廣泛應用智能高鐵、智能道路、智能航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