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牛的創業是創造社會分工,你get到了嗎
每一次社會的前進,都是一次蛻變,類似破繭成蝶,是人類自己在自我解放。
解放自我的方式往往靠的是社會分工協作,而每一次社會分工就會產生新的產業,也會創造新的崗位和價值。
而作為新時期的企業,最牛的公司就是在新一輪人類解放自己的時點創造新的社會分工,形成新的就業崗位。而這種創造往往無比艱難,有點類似0到1的過程。
但是每一次0到1的產生都會讓人無比的興奮,好比瓦特改良蒸汽機(機器製造業)、貝爾發明電話(通訊業)、萊特兄弟發明飛機(航空業)、賓士(汽車業)、愛迪生(電氣門類,他幾乎涉足電的全品類,創造了無數的社會分工)阿里(電子商務)支付寶微信(移動支付)。。。這些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創造了無數的社會分工。
下一個創造社會分工的企業會是什麼,不得而知。當然,我們也拭目以待。
回顧過往,溫故知新可能更能帶來啟發?
社會大分工加劇的背景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為代表,解放了人手,用機器代替人力,實現了人的解放。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機器產生,由此產生了更多的產業。
當然不僅小米,連滴滴、摩拜。。等新興企業都在根據自己商業領域收集數據,形成自己的獨有的徵信記錄。朝著平台企業的方向前進,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巧克力是什麼味道。
一個時代或許只能成就一部分被人們記住的大企業,而小企業作為陪跑者,他們的使命就是在和領跑者一起創造一個時代的繁榮,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無限風光。
當然,誰能笑到最後,還要看誰笑得最好。
至於說最後的結果,只能歸結為三個字,時也、運也、命也;其他就順其自然吧。
Ⅱ 克勞斯·施瓦布的人物生平
1972年後為日內瓦大學商業政策學教授。他早年在蘇黎世高等技術工程學院和弗里堡大學學習機械和經濟。後在美國哈佛大學約翰·肯尼迪學院深造,獲機械工程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和公共管理碩士學位。曾任瑞士一家大工業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施瓦布能講流利的英語、法語、德語和義大利語。喜歡滑雪和登山,還喜歡收集古董聖經。1971年與希爾德結婚。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1997年10月訪問中國。
2000年6月,來華參加「21世紀論壇」2000年會 議。
2006年6月來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北京代表處揭牌儀式。
2007年9月來華參加「從達沃斯到大連-新領軍者年會」。
他把一個創辦的小小論壇辦成了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經濟年會,讓全世界的經濟精英聽到「來,開會了」這句話從來不顯煩惱而卻是興致勃勃;這位老人又在中國的海濱城市大連,為阿爾卑斯山上的達沃斯年會做了一個完美的「夏季版」,這位年會的「掌門」,也鮮活地站在了每一個與會者眼前。
Ⅲ 次貸危機的應對和之後產生的行業
次貸危機是指2007年爆發於美國的一場金融危機,由於貸款買房風險評估不準確、房地產泡沫等多種因素導致貸款違約風險加大,進而引發銀行系統信貸流動性危機,全球金融市場遭受重創。凱鍵這場危機的影響深遠,不僅波及全球金融市場,還對各行各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應對次貸危機的主要措施包括:政府出台救市兄首計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緊急貸款,美聯儲通過大量注入資金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等。
次貸危機之後出現的行業包括P2P網貸、互聯網金融等新興金融模式。這些模式利用互聯網平台和信息技術,創造了更多的金融服務機會,也帶來了更多的金融風險。
網路經濟對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提升了社會信息傳遞的效率,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數據隱私泄露、網路詐騙等問題。
關於網路經濟,可以推薦以下書籍:
《數字化的未來》(作者:埃里克·布林戈爾夫)
《數字革命:如何應對機器人、自動化和全球盯塵巧化的威脅與機遇》(作者:安德魯·麥卡菲)
《互聯網經濟》(作者:吳曉波)
《大數據時代》(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
《第四次工業革命》(作者:克勞斯·施瓦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