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區塊鏈 > 心理區塊鏈

心理區塊鏈

發布時間:2024-11-25 15:28:50

區塊鏈信任怎麼理解,區塊鏈技術如何解決信任問題

區塊鏈信任屬於外生信任嗎

區塊鏈信任屬於外生信任。區塊鏈是一個從頂向下實現的一項技術,是可以設計,可以編程的。區塊鏈系統通過技術手段和機制設計,實現了業務交往中點到點信任關系的建立。它的信任是外部來的,屬於外生信任。

區塊鏈信任屬於內生信任嗎

區塊鏈信任屬於內生信任。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使大規模行為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成為可能,基於區塊鏈信任的內生性特徵,信任變數可以引入現有經濟體系,從而為解決市場失靈問題提供可信手段。

為什麼說區塊鏈是「去信任」的?

維基網路中,從心理學角度對信任的解釋如下:

.

信任是指,相信被信任的人會做出預期的事。

結合我對信任的理解,信任包含幾個關鍵點:

1.?信任是一個心理預判。

2.信任是有程度的。

3.信任是單向的。比如我信任你,但你不一定信任我。

4.信任是有維度的。

??道德上的信任:我信任他不會干壞事。

??能力上的信任:我信任他能搞定這個事。

心理預判一般來源於兩個因素:歷史經驗和客觀規律。當然,這兩個因素並不矛盾。事實上,我們大部分的預判,是同時建立在這兩個因素之上的。

構建信任關系除了可以讓彼此的信任的雙方得到心理的上的愉悅感外,更重要的是,信任可以提升合作效率,甚至完成一些單體無法完成的事情。對於歷史經驗形成的信任關系,需要靠時間來積累。如果雙方合作,都要從0開始積累,顯然是低效的。為了提升效率,我們常常會引入第三方,在雙方無歷史經驗可供參考的情況下,來實現兩者間的合作關系。我們可以把這個第三方信任機構或工具稱之為「信任中介」。

原子模型

信任傳遞:A信任T,T信任B,A可以通過T間接的與B產生合作關系。比如B想借錢,T沒錢,A有錢;此時A可以把錢先給T,T再把錢給B。當B違約時,T幫B把錢還給A。

去信任:A信任T,B信任T。在A和B在互不信任的情況下,A和B將各自需求提給T,由T來達成A和B各自的需求;或者A直接與B產生合作關系,但都是在T的監視下完成,由T來確保A和B都是按交易的要求完成的。

註:黃色箭頭代表著信任的方向。

其中「信任傳遞」和「去信任」的主要區別在於,信任傳遞中的T參與雙方的交易,也承擔責任;而去信任模型中的T,不參與交易,也不承擔責任。

區塊鏈本身是一個平台工具,提供了一個不可篡改的記賬服務。他無法促使交易雙方彼此互相信任,也無法參與到雙方的交易中;作為一個沒有生命的工具,當然也無法承擔交易責任(比如A違約,B發假貨啥的,都屬於交易責任;至於記賬的正確性,系統的安全性責任,當然還是由區塊鏈保障)。因此區塊鏈所實現的是「去信任」模型,而非「信任傳遞」模型。

當然,在區塊鏈記錄大量交易數據後,則給人提供了一種可靠的經驗數據。比如當A不信任B時,但在鏈上可以查閱B發生了大量的成功交易。此時A可以判斷,B是一個可以相信的人。這是一個衍生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提的「增信」的由來。無論是否有歷史交易數據,在區塊鏈平台上的交易仍然是在去信任模型下完成的。

信任是一個泛概念,包含的場景非常豐富,比如合作信任、感情信任、交易信任……而在區塊鏈的世界裡,當前主要涉及的場景是交易信任。當然,還可以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提供存證服務,以解決其他場景的信任問題。

至於區塊鏈如何做到不可篡改的記賬服務,請參見《區塊鏈如何確保交易安全?》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通俗易懂的解釋

區塊鏈是一種產生很多應用的技術,包括所有與數據和信息相關的行業。比特幣是最知名的應用之一。

區塊鏈流行的解釋是,如果你在網上買了一支口紅,先找到你喜歡的產品和賣家的訂單,然後把錢交給中間平台。賣家發貨,買家確認收貨後,中間平台會把錢轉給賣家。因為信任問題,買賣雙方都依賴於中間平台,而區塊鏈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資料庫,專注於去除這個中間平台但同時解決信任問題。

在區塊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記賬本,用來記錄發生的每一件事。如果交易中賣家拿了錢卻不發貨,這個記錄就永久了,不能修改,也不需要互相交換信息。區塊鏈的世界會選擇在同一時間節點記錄速度最快、質量最好的人的記賬本進行復制,串聯發送,最後越來越厚,形成塊。

由於區塊鏈世界的每個人都參與記賬,因此缺少任何人的記賬本都不會影響每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區塊鏈的崛起是基於信任問題,這關繫到財富安全。這是首先要追求的。

區塊鏈中的公有鏈的信任機制是

區塊鏈中的公有鏈的信任機制是工作量證明。工作量證明表現了工作能力,更值得別人信任。公有鏈的信任是一種人類信任協作的新形態,它有著最為廣泛的信任范圍。正如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KevinWerbach在其論述區塊鏈信任的專著中所述,為所有的使用者提供最為一般化的信任(信用)服務是公有鏈最為核心的價值,它使得人類首次在達成全球范圍內自發性信任。區塊鏈信任的基礎在於各方在平權、分散的網路中,獨立地記賬、驗證過程。各個參與者在公有鏈無門檻、自由出入、多方持有、多方維護的公共賬本上獨立地記錄、驗證每一筆交易及合約。在共識機制的作用下,每一個網路參與者都有可能成為會計(記賬人),而在交易確認驗證的機制下,每一個網路(全節點)都是審計人。因此,公有區塊鏈是一個全球記賬、全球審計的網路。

區塊鏈信任和現有信任的區別

區別如下:

1、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一種分布式的存儲賬簿,它具備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溯的特徵。

2、這些特徵對於將來利用這項技術構建全新的信任模式有巨大的應用價值。

Ⅱ 區塊鏈如何零信任(區塊鏈去信任化什麼意思)

區塊鏈原理?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共享記賬的技術,它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參與的各方能夠在技術層面建立信任關系。

區塊鏈可以大致分成兩個層面,一是做區塊鏈底層技術;二是做區塊鏈上層應用,即基於區塊鏈的改造、優化或者創新應用。

區塊鏈的核心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的理解是,區塊鏈最核心的意義是參與方之間建立數據信用,通過單方面的對抗,在明確規定下打造單方面的生態共同保障完整機會,這是一個體系,這種建立可以結束沒有區塊鏈之前的問題,沒有區塊鏈之前,在數據共享的時候是無法做到有新的共享,即使做定向也只是給你一個介面,區塊鏈有了以後,讓參與方是實現信用的共享,歡迎關注兄弟連區塊鏈學院。

區塊鏈領域的創新最重要的是什麼?

區塊鏈創新最重要的是底層技術開發:

1、分布式賬本,就是交易記賬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個節點共同完成,而且每一個節點都記錄的是完整的賬目,因此它們都可以參與監督交易合法性,同時也可以共同為其證實。

2、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即在區塊鏈中儲存的交易資訊可以被公開,但是賬戶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必須經過數據擁有者授權的情況下才能訪問到,從而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和個人的隱私。

3、共識機制,就是所有記賬節點之間怎麼達成共識,去認定一個記錄的有效性,這既是認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區塊鏈技術為解決各種應用場合提供了四種不同的共識機制,以求達到高效與安全的均衡。

4、智能合約,是建立在這種可靠、不可更改的基礎上,能夠自動地實現某些預先設定的規則和條款。以保險為例,如果說每個人的信息包括醫療信息和風險發生的信息、都是真實可信的,那就很容易在一些標准化的保險產品中,去進行自動化的理賠。

為什麼說區塊鏈是「去信任」的?

維基網路中,從心理學角度對信任的解釋如下:

.

信任是指,相信被信任的人會做出預期的事。

結合我對信任的理解,信任包含幾個關鍵點:

1.?信任是一個心理預判。

2.信任是有程度的。

3.信任是單向的。比如我信任你,但你不一定信任我。

4.信任是有維度的。

??道德上的信任:我信任他不會干壞事。

??能力上的信任:我信任他能搞定這個事。

心理預判一般來源於兩個因素:歷史經驗和客觀規律。當然,這兩個因素並不矛盾。事實上,我們大部分的預判,是同時建立在這兩個因素之上的。

構建信任關系除了可以讓彼此的信任的雙方得到心理的上的愉悅感外,更重要的是,信任可以提升合作效率,甚至完成一些單體無法完成的事情。對於歷史經驗形成的信任關系,需要靠時間來積累。如果雙方合作,都要從0開始積累,顯然是低效的。為了提升效率,我們常常會引入第三方,在雙方無歷史經驗可供參考的情況下,來實現兩者間的合作關系。我們可以把這個第三方信任機構或工具稱之為「信任中介」。

原子模型

信任傳遞:A信任T,T信任B,A可以通過T間接的與B產生合作關系。比如B想借錢,T沒錢,A有錢;此時A可以把錢先給T,T再把錢給B。當B違約時,T幫B把錢還給A。

去信任:A信任T,B信任T。在A和B在互不信任的情況下,A和B將各自需求提給T,由T來達成A和B各自的需求;或者A直接與B產生合作關系,但都是在T的監視下完成,由T來確保A和B都是按交易的要求完成的。

註:黃色箭頭代表著信任的方向。

其中「信任傳遞」和「去信任」的主要區別在於,信任傳遞中的T參與雙方的交易,也承擔責任;而去信任模型中的T,不參與交易,也不承擔責任。

區塊鏈本身是一個平台工具,提供了一個不可篡改的記賬服務。他無法促使交易雙方彼此互相信任,也無法參與到雙方的交易中;作為一個沒有生命的工具,當然也無法承擔交易責任(比如A違約,B發假貨啥的,都屬於交易責任;至於記賬的正確性,系統的安全性責任,當然還是由區塊鏈保障)。因此區塊鏈所實現的是「去信任」模型,而非「信任傳遞」模型。

當然,在區塊鏈記錄大量交易數據後,則給人提供了一種可靠的經驗數據。比如當A不信任B時,但在鏈上可以查閱B發生了大量的成功交易。此時A可以判斷,B是一個可以相信的人。這是一個衍生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提的「增信」的由來。無論是否有歷史交易數據,在區塊鏈平台上的交易仍然是在去信任模型下完成的。

信任是一個泛概念,包含的場景非常豐富,比如合作信任、感情信任、交易信任……而在區塊鏈的世界裡,當前主要涉及的場景是交易信任。當然,還可以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提供存證服務,以解決其他場景的信任問題。

至於區塊鏈如何做到不可篡改的記賬服務,請參見《區塊鏈如何確保交易安全?》

區塊鏈使用安全如何來保證呢

區塊鏈本身解決的就是陌生人之間大規模協作問題,即陌生人在不需要彼此信任的情況下就可以相互協作。那麼如何保證陌生人之間的信任來實現彼此的共識機制呢?中心化的系統利用的是可信的第三方背書,比如銀行,銀行在老百姓看來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機構,老百姓可以信賴銀行,由銀行解決現實中的糾紛問題。但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是如何保證信任的呢?

實際上,區塊鏈是利用現代密碼學的基礎原理來確保其安全機制的。密碼學和安全領域所涉及的知識體系十分繁雜,我這里只介紹與區塊鏈相關的密碼學基礎知識,包括Hash演算法、加密演算法、信息摘要和數字簽名、零知識證明、量子密碼學等。您可以通過這節課來了解運用密碼學技術下的區塊鏈如何保證其機密性、完整性、認證性和不可抵賴性。

基礎課程第七課區塊鏈安全基礎知識

一、哈希演算法(Hash演算法)

哈希函數(Hash),又稱為散列函數。哈希函數:Hash(原始信息)=摘要信息,哈希函數能將任意長度的二進制明文串映射為較短的(一般是固定長度的)二進制串(Hash值)。

一個好的哈希演算法具備以下4個特點:

1、一一對應:同樣的明文輸入和哈希演算法,總能得到相同的摘要信息輸出。

2、輸入敏感:明文輸入哪怕發生任何最微小的變化,新產生的摘要信息都會發生較大變化,與原來的輸出差異巨大。

3、易於驗證:明文輸入和哈希演算法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自行計算,輸出的哈希值是否正確。

4、不可逆:如果只有輸出的哈希值,由哈希演算法是絕對無法反推出明文的。

5、沖突避免:很難找到兩段內容不同的明文,而它們的Hash值一致(發生碰撞)。

舉例說明:

Hash(張三借給李四10萬,借期6個月)=123456789012

賬本上記錄了123456789012這樣一條記錄。

可以看出哈希函數有4個作用:

簡化信息

很好理解,哈希後的信息變短了。

標識信息

可以使用123456789012來標識原始信息,摘要信息也稱為原始信息的id。

隱匿信息

賬本是123456789012這樣一條記錄,原始信息被隱匿。

驗證信息

假如李四在還款時欺騙說,張三隻借給李四5萬,雙方可以用哈希取值後與之前記錄的哈希值123456789012來驗證原始信息

Hash(張三借給李四5萬,借期6個月)=987654321098

987654321098與123456789012完全不同,則證明李四說謊了,則成功的保證了信息的不可篡改性。

常見的Hash演算法包括MD4、MD5、SHA系列演算法,現在主流領域使用的基本都是SHA系列演算法。SHA(SecureHashAlgorithm)並非一個演算法,而是一組hash演算法。最初是SHA-1系列,現在主流應用的是SHA-224、SHA-256、SHA-384、SHA-512演算法(通稱SHA-2),最近也提出了SHA-3相關演算法,如以太坊所使用的KECCAK-256就是屬於這種演算法。

MD5是一個非常經典的Hash演算法,不過可惜的是它和SHA-1演算法都已經被破解,被業內認為其安全性不足以應用於商業場景,一般推薦至少是SHA2-256或者更安全的演算法。

哈希演算法在區塊鏈中得到廣泛使用,例如區塊中,後一個區塊均會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並且以後一個區塊的內容+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共同計算後一個區塊的哈希值,保證了鏈的連續性和不可篡改性。

二、加解密演算法

加解密演算法是密碼學的核心技術,從設計理念上可以分為兩大基礎類型:對稱加密演算法與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根據加解密過程中所使用的密鑰是否相同來加以區分,兩種模式適用於不同的需求,恰好形成互補關系,有時也可以組合使用,形成混合加密機制。

對稱加密演算法(symmetriccryptography,又稱公共密鑰加密,common-keycryptography),加解密的密鑰都是相同的,其優勢是計算效率高,加密強度高;其缺點是需要提前共享密鑰,容易泄露丟失密鑰。常見的演算法有DES、3DES、AES等。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asymmetriccryptography,又稱公鑰加密,public-keycryptography),與加解密的密鑰是不同的,其優勢是無需提前共享密鑰;其缺點在於計算效率低,只能加密篇幅較短的內容。常見的演算法有RSA、SM2、ElGamal和橢圓曲線系列演算法等。對稱加密演算法,適用於大量數據的加解密過程;不能用於簽名場景:並且往往需要提前分發好密鑰。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一般適用於簽名場景或密鑰協商,但是不適於大量數據的加解密。

三、信息摘要和數字簽名

顧名思義,信息摘要是對信息內容進行Hash運算,獲取唯一的摘要值來替代原始完整的信息內容。信息摘要是Hash演算法最重要的一個用途。利用Hash函數的抗碰撞性特點,信息摘要可以解決內容未被篡改過的問題。

數字簽名與在紙質合同上簽名確認合同內容和證明身份類似,數字簽名基於非對稱加密,既可以用於證明某數字內容的完整性,同時又可以確認來源(或不可抵賴)。

我們對數字簽名有兩個特性要求,使其與我們對手寫簽名的預期一致。第一,只有你自己可以製作本人的簽名,但是任何看到它的人都可以驗證其有效性;第二,我們希望簽名只與某一特定文件有關,而不支持其他文件。這些都可以通過我們上面的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來實現數字簽名。

在實踐中,我們一般都是對信息的哈希值進行簽名,而不是對信息本身進行簽名,這是由非對稱加密演算法的效率所決定的。相對應於區塊鏈中,則是對哈希指針進行簽名,如果用這種方式,前面的是整個結構,而非僅僅哈希指針本身。

四、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proof)

零知識證明是指證明者在不向驗證者提供任何額外信息的前提下,使驗證者相信某個論斷是正確的。

零知識證明一般滿足三個條件:

1、完整性(Complteness):真實的證明可以讓驗證者成功驗證;

2、可靠性(Soundness):虛假的證明無法讓驗證者通過驗證;

3、零知識(Zero-Knowledge):如果得到證明,無法從證明過程中獲知證明信息之外的任何信息。

五、量子密碼學(Quantumcryptography)

隨著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未來量子密碼學將對密碼學信息安全產生巨大沖擊。

量子計算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量子比特可以同時處於多個相干疊加態,理論上可以通過少量量子比特來表達大量信息,同時進行處理,大大提高計算速度。

這樣的話,目前的大量加密演算法,從理論上來說都是不可靠的,是可被破解的,那麼使得加密演算法不得不升級換代,否則就會被量子計算所攻破。

眾所周知,量子計算現在還僅停留在理論階段,距離大規模商用還有較遠的距離。不過新一代的加密演算法,都要考慮到這種情況存在的可能性。

有沒有大佬告訴我區塊鏈游戲的運作原理用最簡潔明了的語言描述區塊鏈游戲。

區塊鏈游戲,主要是指Dapp中屬於游戲類的區塊鏈應用,需要和各種區塊鏈公鏈有一定程度上的交互。區塊鏈游戲從17年11月開始逐漸興起,發展歷史極為短暫,與成熟游戲相比,目前的玩法也相當簡單。在業界人士看來,很多游戲甚至只是個裹著游戲外衣的資金盤。

根據Cryptogames的分類,目前上線的區塊鏈游戲中,hotpotato、收藏交易、菠菜和ponzi是最主要的游戲玩法。數量最多的要屬於hotpotato類游戲,包括近期火爆的兩款游戲都是這個類型的-CryptoCelebrities(加密名人)和CryptoCountries(加密世界)。收藏交易類有35款,居第二,主要代表作為CryptoKitties(加密貓)。菠菜和ponzi類共17款,居第三,明星產品分別為EtherRoll和Etheremon。

區塊鏈游戲所使用的主題也是五花八門,從貓、狗、龍、豬等各種動物,到人、車、國家、球隊等等各種各樣的題材。

區塊鏈游戲1.0時代

時間:2017年11月到12月

主要玩法:收藏+交易

代表作:CryptoKitties、CryptoPunks

區塊鏈技術給玩家的數字資產賦予了唯一性。這便逐漸了產生了NFT(non-fungibletokens,不可替代的令牌)概念,人們在區塊鏈游戲中的資產唯一性和稀缺性不會隨游戲本身而改變。最先應用這個概念的是LarvaLabs在17年6月推出的CryptoPunks。系統隨機生成一萬張朋克頭像,通過智能合約放在以太坊上,免費發放給玩家後供玩家交易。

當AxiomZen工作室在NFT的基礎上增加屬性、繁殖和拍賣功能後,Cryptokitties爆款便誕生了。人們可以購買不同屬性的小貓,與別的貓「繁衍後代「,或者將自己的貓通過荷蘭式拍賣賣出。擁有稀缺獨特基因的小貓被人們瘋狂追捧,獲得了相當高的溢價。

人們在Cryptokitties的基礎上繼續開發,添加了飾品和戰斗功能,也增加了掘金、喂養、奪寶等玩法。

區塊鏈游戲2.0時代

時間:2017年12月到2018年1月

主要玩法:類Ponzi

代表作:Etheremon

剛開始時,Etheremon的玩法一開始非常簡單粗暴,在玩家買了某個寵物之後,後面只要有人購買相同的寵物,玩家就可以獲得一小部分eth獎勵。游戲團隊在一周內迅速獲得了2000ETH左右的利潤。然後徹底改變玩法,成功轉型為收藏+戰斗的游戲。這種類Ponzi的玩法迅速被其他廠家所效仿,出現了以太車、ethertanks等眾多模仿者。

區塊鏈游戲3.0時代

時間:2018年1月

主要玩法:固定售價、強制漲價的hotpotato模式

代表作:CryptoCelebrities,CryptoCountries

玩家購買加密名人(中本聰,馬斯克等)和加密國家(日本,美國等),由於資產的唯一性,後續玩家只能用更高的價格從資產擁有者中購買,價格強制漲價,平台賺取一部分差價。目前最高價格的國家是日本,大約700多ETH,最貴的名人是ElonMusk,」身價「大約200ETH。

區塊鏈游戲4.0時代

時間:2018年2月

主要玩法:多種機制結合

代表作:World.Mycollect,Cryptocities

游戲中採用了多級銷售和分成,玩家探索(隨機性),抽獎,資源獨特性等多種玩法。比如在Cryptocities中,玩家可以購買國家、大洲和世界來進行「征服」。征服了世界的玩家可以獲得大洲和國家交易額的1%稅收,征服大洲的玩家可以獲得國家交易額1%的稅收。而征服國家的玩家在未來可以獲得其下屬城市的交易額1%稅收。玩家在探索新城市的時候,有幾率探索出寶石,獲得寶石即可獲得ETH獎勵。

同時期興起的,還有菠菜類游戲。區塊鏈的高透明度讓它們更容易獲得投資者信任。比較有名的有Etheroll和Vdice,玩法簡單粗暴,玩家花費一定的ETH投注某個數字,當系統隨機生成的數字小於該數字時,就可以獲得收益。

除此之外,還有RPG(EtherCraft),戰斗游戲(Etherbots)和二次元(以太萌王)等。

2

區塊鏈游戲的優勢和劣勢

縱觀這些成功的案例,我們發現區塊鏈游戲確實有著獨特的優勢:

較高的信任度:通過開源合約快速建立信任,使用過程完全透明,信息完全對稱。公正性:可以做到數據無法篡改、規則永遠不變。資產屬於玩家個人:玩家資產不會隨游戲的衰落而流失。具有極強的社區屬性:區塊鏈本身具有較強的交易和社區屬性。

當然,目前區塊鏈游戲也處於萌芽時期,有著明顯的缺點:

無法及時交互:區塊鏈交易存在著不確定的等待時間和擁堵的可能,很難在玩家之間形成及時交互。發送指令費用較高:每次發送指令都需要消耗GAS,而ETH的價格仍然使得GAS費用顯得比較高昂。開發環境不成熟:目前以太坊的虛擬機和編程語言solidity已經是眾多公鏈中開發環境最為成熟的一個了。但是其和其他熱門語言比起來還非常的不成熟。

3

游戲化將助推區塊鏈落地

在傳統的桌面網路游戲中,廠商不斷激勵新進玩家導致了通貨膨脹,一個游戲賬號所有資產的實際價值往往遠低於玩家的投入。手游出現後,道具綁定賬號,賬號綁定身份證的模式很快得到了普及。這也使得一旦玩家決定離開某個游戲,就必須放棄所有在游戲中的虛擬資產。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和不斷成熟,將使得游戲規則去中心化制定和虛擬資產去中心化儲存從技術層面變得可行。而虛擬資產上鏈的便捷性,也使區塊鏈在游戲場景中更容易落地。

Cryptogames認為,區塊鏈游戲的發展方向,或者說是經典游戲(就像籃球、足球和棋類一樣,一經確定規則,便經久不衰)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去中心化」的:

規則是由玩家協商確定玩家之間互相監督保證游戲按照規則來進行游戲中所用的所有道具都由各個玩家自己所有有人破壞規則或者玩的不爽可以直接走人游戲本身不存在一個中心化的組織者

CryptoKitties的風靡極大地推廣了私人錢包,區塊鏈游戲作為早期落地的區塊鏈應用,迅速推動了區塊鏈的普及。同樣,利用游戲開發經驗和游戲設計理念開發出

Ⅲ 區塊鏈錢包類的騙局。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區塊鏈錢包類的騙局。

目前市面上關於區塊鏈的各種項目滿天飛,哪個行業熱門就出哪種鏈,哪種幣!

這些區塊鏈的項目,屬於金融類的投資項目,和我國的重點發展方向所倡導的區塊鏈技術是不一樣的。它屬於以區塊鏈技術為誘餌進行的包裝、投機、炒作、圈錢的一個資金盤。

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一個超級記賬本,它不可復制,不可以造假,不可以更改。像這樣的一個技術,在銀行、保險,像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等這些大公司還是有很多實際場景的運用的。

而很多所謂的區塊鏈的項目,沒有什麼服務對象,就弄個區塊鏈,那他服務對象是誰呢?應用在哪裡呢?它無非就是打造一個概念,把幣價拉高來圈錢。

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最懂人性的是兩類人,一類是心理學家,一類就是騙子。在這些幕後大佬,大騙子的眼裡,區塊鏈這項新技術,與虛擬幣攪一起,是一個絕好的故事框架,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拿來圈錢。

那些主流虛擬幣,它們不像國內傳銷幣或山寨幣那樣周期極短,光速崩盤,而是在長周期里跌跌漲漲、漲漲跌跌,就好像股市一樣。幣圈有句話叫守幣比守寡還難

所以,那些終日懷揣著暴富幻想的接盤人手裡,握著這些個傳說能暴富的種子,但是每天看它們跌跌又漲漲,漲漲又跌跌,是不是如坐針氈啊,常人有幾個坐的住?

這個時候,區塊鏈錢包應運而生,「只要你把手頭上的虛擬幣存到我這個某某錢包里,保本保收益,躺著暴富相當舒服」。

曾經有一款很火的錢包,宣稱保本並且月息高達10%—30%的產品。操作起來甚至比P2P還簡單,先將虛擬幣存到app賬戶里,再開啟「智能狗」搬磚模式,然後每天打開錢包看著資產漲漲漲就可以了。也就是躺著就能賺錢。

而且,只要使用復利投資模式再加上拉人,一年收益保守估計達700%!如果拉人拉滿10級,則是1400%的收益率!傻子都知道能暴富!

呵呵,這就是操盤手的高明,一個產品就把韭菜們心理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謂錢包,說得好聽一點叫「量化交易搬磚」,實際上呢,只是個偽裝的資金盤。本質就是固定返利,其實就是以前的那些操盤手發現消費返利也不好使了,他就開始去包裝,看現在區塊鏈正熱,他拿著主流幣來做文章,我包裝出來一個錢包,說我的錢包有高頻套現,高頻交易的功能,以前那都是拿錢買產品,或者是直接拿錢給我,你不放心了,現在我不要錢了,你拿錢去買成比特幣然後把你的比特幣放到我的錢包里,我按照你放幣的多少,每月每日來給你利息。

那麼,比特幣就是錢,你的幣也是你拿錢買的,最終差不多的時候他可能就關網跑路了,然後把你的幣全部拿走,自己到交易所全部變現。

你要他的利息,他要你的本金!

區塊鏈錢包的模式,實際上它是運用固定返利的一個模式來吸引投資者,所不同的是存入的是虛擬貨幣。最具典型代表的區塊鏈錢包就是plus錢包,

比如說你把比特幣存進去以後,每天給你返利,返利的來源宣稱是有智能搬磚套利作為一個收入的來源,然後返給你平台幣,再把平台幣通過和國際大盤的一個數字貨幣進行兌換,然後去火幣網提現來獲得收益。你提現的時候會收取你一個手續費,比如說28天以內的提現收取你5%的手續費,28天以後你再提現,只收你1%的提現手續費。

在2018年的5月1號正式上線,10月plus錢包交易平台上線,在2019年的6月崩盤,運行了一年多時間,這個盤包裝成了韓國的一個團隊運作,實際上是中國人開的盤。6個操盤手目前已經被中國的警方抓獲,這個項目有100萬的會員參與,涉及的資金達到200億元。

從運行的時間上來看,這款產品存在的周期算長了,應該是超乎當初很多人想像的,綜其原因:

一是用於投資的是虛擬幣,提現出來的也是虛擬幣,對於這些主流幣,韭菜們存在著更美好的幻想,認為升值空間還很大,放著更賺錢。既然提出來也是放著,那為什麼不繼續放在plus錢包里拿收益呢?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大規模提現的時間。

二是,plus錢包花了大錢做宣傳造勢,一會贊助什麼區塊鏈大會,一會又說開發新產品、系統新上線,一會又說要上市。瘋狂造勢的目的只有一個,以時間換空間。

下面詳細給大家介紹區塊鏈的錢包的幾個套路:

第1點,所謂的搬磚套利是不可能支撐你後續的返利收益的。

因為真正搬磚的收益並不是穩定的收益,而且也不會像他所描述的那麼的可觀。

像plus錢包,按崩盤前的返利的數據來測算,需要每天返利7億元才能繼續的經營,那麼這個數字它就是天文的數字。顯然智能搬磚套利它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如果你認為能,那麼已經沒你什麼事了,有這么高的搬磚技術,還需要靠獎勵拉人嗎?自己就能搬了,還有大機構搶著投資,哪有你什麼事啊!

第2點,平台返給前面人的錢,主要還是從後面進來的資金來進行返利,和固定返利盤的特徵是一模一樣的。

你想高達10層的推廣獎勵制度,以及超高的返利,還要支付高額存幣利息。所以很快後面的資金就會跟不上返利的速度,資金鏈就會出現問題。平台就會關網跑路。

第3點,平台幣兌換比特幣的通道隨時都是可以關閉的,至於什麼時候關閉,只有操盤手它來決定,所以你隨時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第4點,規定你28天內提現要收5%的手續費,而28天以後提現只收你1%的手續費,這個目的就是讓你盡量的延長提現的時間,他可以把資金池沉澱更多的資金。

本來,大家進入幣圈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技術,你把幣存入真正的錢包中,只要保管好你的私鑰就沒有人可以奪走你的資產。

結果你又把去中心化的資產,交給一些遠在國外的中心化平台。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分析

私鑰 256位長的2進制,經過編碼成數字和字母。最後映射成單詞,便於記性,也就稱作助記詞。

偏偏有的錢包助記詞不一樣。plus的助記詞是一堆亂字元。還有的錢包助記詞非要弄成中文等等。

總之區塊鏈錢包的核心就是讓你把主流幣存到他錢包里,然後返給你很多他們的平台幣,你的幣是錢,它的幣就只能是幣了。你推薦別人來這里存幣的,你還有推廣收益,其實它的本質大家想一下就知道了,和拿錢返錢是一個道理,只不過是用了幣而已,然後告訴你我的資金流是安全的,不用擔心崩盤、跑路,因為我不摸錢,騙誰呢,幣不是錢啊,對不對?

你想你的助記詞做成不一樣,換到別家錢包能導入嗎? 肯定不可能啊,就你家錢包能用,這不就成了完全的中心化平台嘛。

Ⅳ 區塊鏈fomo是什麼意思

FOMO 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區塊鏈術語,是 Fear ofMissing Out 的首字母縮寫,特指人的一種害怕錯過心理。比如說,最近比特幣價格突破了 10,000 美元,很多人會產生害怕錯過接下去比特幣繼續上漲的行情,這種害怕錯過的心理被稱為 FOMO。

日常生活中,經歷過FOMO現象的人也不在少數。很多人每天一睜眼就開始刷微博或者翻朋友圈,否則就會有一種恐慌,總感覺會錯過什麼大事。而在幣圈,則會表現為每天睜眼就看行情軟體,刷各種區塊鏈相關資訊,生怕自己錯過什麼重要的資訊。

FOMO心理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狀態,在幣圈,因為這種心理,很容易會被不良項目方利用,對於沒有投資經驗的新人來說,一定不能盲目去投資。

擁有正確的投資觀很重要,絕對不能追漲殺跌,如果自己的控制能力不強的話,建議屯好幣,然後卸載幣圈一切無關的APP,做點其它的事情,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

閱讀全文

與心理區塊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團隊算力有什麼用 瀏覽:853
plus錢包賣比特幣教程 瀏覽:33
蚌埠區塊鏈 瀏覽:195
以太坊手動產生區塊 瀏覽:238
btc和bth的區別 瀏覽:954
比特幣騙局最新消息798元 瀏覽:550
s9k接模擬器無算力 瀏覽:97
以太坊亞洲 瀏覽:899
比特幣中國收款app 瀏覽:287
btc行情人民幣 瀏覽:383
15年以太坊價格12月份 瀏覽:538
為什麼比特幣和以太坊 瀏覽:566
比特幣國內還能買賣嗎 瀏覽:360
數字貨幣二級市場交易量 瀏覽:272
windows10能中比特幣病毒嗎 瀏覽:737
比特幣怎礦工 瀏覽:817
國內如果交易以太坊比特幣 瀏覽:275
知道力如何算扭矩 瀏覽:563
比特幣在交易所怎麼交易 瀏覽:649
支持力怎麼算視頻下載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