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白如何學習區塊鏈技術
按照學習順序會較為系統和高效:
(1)通過較為通俗的讀物建立對區塊鏈的輪廓式認識;
(2)了解元老:比特幣;
(3)學習:以太坊和EOS;
(4)學習幾個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並認真吃透至少一個項目白皮書;
(5)通過相關媒體渠道擴展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相關知識。
在很多新人眼中,區塊鏈幾乎等於比特幣,所以有必要先了解區塊鏈概貌,就像拿過一本書,先看一下目錄,知道大概包括什麼內容,而不是翻開第一頁就讀。經過第一步的學習,對比特幣、區塊鏈以及交易所和錢包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動手實踐,是提高學習動力及效率的最佳方式,也能在實踐中提出更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學習效果將更好。因此:
(1)選擇一個交易所,比如:huobi.pro,okex.com,bigone,OTCBTC等等,注冊賬戶,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谷歌驗證器的使用;
(2)買入一點,比如0.03個比特幣,建議分別通過C2C場外交易和通過USDT交易對形式購買,熟悉兩種購買途徑;
(3)下載安裝錢包,比如比特派,注意助記詞的保管;
(4)從交易所轉移一點比特幣到錢包。
完成以上過程的操作,會對交易所、錢包、私鑰、場外交易等有切身的體會了。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㈡ 如何學習區塊鏈技術
最近關於各種數字幣的新聞層出不窮,比特幣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種,在很久以前胡冊就已炒的沸沸揚揚。有不少人在這個上面賺的口袋鼓鼓的。當然不同國家對比特幣的認可度也不同,但是無論比特幣將來走勢如何。懂行的人應該看到的不只是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因為這些終歸是一時的熱點,究竟什麼幣能走到最後,還是一件值得揣測的事。
比特幣只是一個新的技術革新帶來的應用產物,而真正改變未來技術的,不是數字貨幣,而是背後的區塊鏈技術。近期,只要提到區塊鏈技術就會成為熱點。然而殊不知,網路、騰訊、小米、迅雷等一些知名互聯網公司早已在區塊鏈這個領域不知不覺的展開研究已經很久很久了。
當普通網民還在沉迷於炒作各種虛擬貨幣的時候,聰明的人已經開始了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學習。當然,既然是一門新技術,會的人顯示就不多了,深研究的人就更少。但是無論如何,區塊鏈技術已經深深的進入到各個大公司的研究范圍,隨著更多的實力派企業投入這方面的研究,對區塊鏈技術的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大。
物以稀為貴,其實人也一樣。當市面上對區塊鏈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大時,甚至後期不斷有新的區塊鏈技術打造的產品應用出現時,整個互聯網界對區塊鏈人才的需求將會遠遠超出當年iOS火爆時的景象。當然懂區塊鏈技術的人,薪資之客觀也將成為其他技鋒做埋術人員羨慕的一道曙光。
Go語言是谷歌2009發布的第二款開源編程語言。
Go語言專門針對多處理器系統應用程序的編程進行了優化,使用Go編譯的程序可以媲美C或C++代碼的速度,而且更加安全、支持並行進程。不僅可以開發web,可以開發底層,目前知乎就是用golang開發。區塊鏈首選語言就是go,以太坊,超級賬本都是基於go語言,還有go語言版本的btcd.
Go的目標是希望提升現有編程語言對程序庫等依賴性(dependency)的管理,這些軟體元素會被應用程序反復調用。由於存在並行編程模式,因此這一語言也被設計用來解決多處理器的任務。
Google對Go寄予厚望。其設計是讓軟體充分發揮多核心處理器同步多工的優點,並可解決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麻煩。它具有現代的程序語言特色,如垃圾回收,幫助程序設計師處理瑣碎但重要的內存管理問題。Go的速度也非常快,幾乎和C或C++程序一樣快,且能夠快速製作程序。
Go的網站就是用Go所建立,但Google有更大的野心。該軟體是專為構建伺服器軟體所設計(如Google的Gmail)。Google認為Go還可應用到其他領域,包括在瀏銀螞覽器內執行軟體,取代JavaScript的角色。
㈢ 區塊鏈入門的教程
可是,簡單易懂的入門文章卻很少。區塊鏈到底是什麼,有何特別之處,很少有解釋。
下面,我就來嘗試,寫一篇最好懂的區塊鏈教程。畢竟它也不是很難的東西,核心概念非常簡單,幾句話就能說清楚。我希望讀完本文,你不僅可以理解區塊鏈,還會明白什麼是挖礦、為什麼挖礦越來越難等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我並非這方面的專家。雖然很早就關注,但是仔細地了解區塊鏈,還是從今年初開始。文中的錯誤和不準確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一、區塊鏈的本質
區塊鏈是什麼?一句話,它是一種特殊的分布式資料庫。
首先,區塊鏈的主要作用是儲存信息。任何需要保存的信息,都可以寫入區塊鏈,也可以從裡面讀取,所以它是資料庫。
其次,任何人都可以架設伺服器,加入區塊鏈網路,成為一個節點。區塊鏈的世界裡面,沒有中心節點,每個節點都是平等的,都保存著整個資料庫。你可以向任何一個節點,寫入/讀取數據,因為所有節點最後都會同步,保證區塊鏈一致。
二、區塊鏈的最大特點
分布式資料庫並非新發明,市場上早有此類產品。但是,區塊鏈有一個革命性特點。
區塊鏈沒有管理員,它是徹底無中心的。其他的資料庫都有管理員,但是區塊鏈沒有。如果有人想對區塊鏈添加審核,也實現不了,因為它的設計目標就是防止出現居於中心地位的管理當局。
正是因為嫌敗無法管理,區塊鏈才能做到無法被控制。否則一旦大公司大集團控制了管理權,他們就會控制整個平台,其他使用者就都必須聽命於他們了。
但是,沒有了管理員,人人都可以往裡面寫入數據,怎麼才能保證數據是可信的呢?被壞人改了怎麼辦?請接著往下讀,這就是區塊鏈奇妙的地方。
三、區塊
區塊鏈由一個個區塊(block)組成。區塊很像資料庫的記錄,每次寫入數據,就是創建一個區塊。
每個區塊包含兩個部分。
區塊頭(Head):記錄當前區塊的特徵值
區塊體(Body):實際數據
區塊頭包含了當前區塊的多項特徵值。
生成時間
實際數據(即區塊體)的哈希
上一個區塊的哈希
...
這里,你需要理解什麼叫哈希(hash),這是理解區塊鏈必需的。
所謂哈希就是計算機可以對任意內容,計算出一個長度相同的特徵值。區塊鏈的 哈希長度是256位,這就是說,不管原始內容是什麼,最後都會計算出一個256位的二進制數字。而且可以保證,只要原始內容不同,對應的哈希一定是不同的。
舉例來說,字元串123的哈希是(十六進制),轉成二進制就是256位,而且只有123能得到這個哈希。(理論上,其他字元串也有可能得到這個哈希,但是概率極低,可以近似認為不可能發生。)
因此,就有兩個重要的推論。
推論1:每個區塊的哈希都是不一樣的,可以通過哈希標識區塊。
推論2:如果區塊的內容變了,它的哈希一定會改變。
四、 Hash 的不可修改性
區塊與哈希是一一對應的,每個區塊的哈希都是針對區塊頭(Head)計算的。也就是說,把區塊頭的各項特徵值,按照順序連接在一起,組成一個很長的字元串,再對這個字元串計算哈希。
Hash = SHA256( 區塊頭 )
上面就是區塊哈希的計算公式,SHA256是區塊鏈的哈希演算法。注意,這個公式裡面只包含區塊頭,不包含區塊體,也就是說,哈希由區塊頭唯一決定,
前面說過,區塊頭包含很多內容,其中有當前區塊體的哈希,還有上一個區塊的哈希。這意味著,如果當前區塊體的內容變了,或者上一個區塊的哈希變了,一定會引起當前區塊的哈希改彎首變。
這一點對區塊鏈有重大意義。如果有人修改了一個區塊,該區塊的哈希就變了。為了讓後面的區塊還能連到它(因為下一個區塊包含上一個區塊的哈希),該人必須依次修改後面所有的區塊,否則被改掉的區塊就脫離區塊鏈了。由於後面要提到的原因,哈希的計算很耗時,短時間內修改多個區塊幾乎不可能發生,除非有人掌握了全網51%以上的計算能力。
正是通過這種聯動機制,區塊鏈保證了自身的可靠性,數據一旦寫入,就無法被篡改。這就像歷史一樣,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從此再無法改變。
每個區塊都連著上一個區塊,這也是區塊鏈這個名字的由來。
五、采礦
由於必須保證節點之間的同步,所以新區塊的添加速度芹鬧顫不能太快。試想一下,你剛剛同步了一個區塊,准備基於它生成下一個區塊,但這時別的節點又有新區塊生成,你不得不放棄做了一半的計算,再次去同步。因為每個區塊的後面,只能跟著一個區塊,你永遠只能在最新區塊的後面,生成下一個區塊。所以,你別無選擇,一聽到信號,就必須立刻同步。
所以,區塊鏈的發明者中本聰(這是假名,真實身份至今未知)故意讓添加新區塊,變得很困難。他的設計是,平均每10分鍾,全網才能生成一個新區塊,一小時也就六個。
這種產出速度不是通過命令達成的,而是故意設置了海量的計算。也就是說,只有通過極其大量的計算,才能得到當前區塊的有效哈希,從而把新區塊添加到區塊鏈。由於計算量太大,所以快不起來。
這個過程就叫做采礦(mining),因為計算有效哈希的難度,好比在全世界的沙子裡面,找到一粒符合條件的沙子。計算哈希的機器就叫做礦機,操作礦機的人就叫做礦工。
六、難度系數
讀到這里,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人們都說采礦很難,可是采礦不就是用計算機算出一個哈希嗎,這正是計算機的強項啊,怎麼會變得很難,遲遲算不出來呢?
原來不是任意一個哈希都可以,只有滿足條件的哈希才會被區塊鏈接受。這個條件特別苛刻,使得絕大部分哈希都不滿足要求,必須重算。
原來,區塊頭包含一個難度系數(difficulty),這個值決定了計算哈希的難度。舉例來說,第100000個區塊的難度系數是 14484.16236122。
區塊鏈協議規定,使用一個常量除以難度系數,可以得到目標值(target)。顯然,難度系數越大,目標值就越小。
哈希的有效性跟目標值密切相關,只有小於目標值的哈希才是有效的,否則哈希無效,必須重算。由於目標值非常小,哈希小於該值的機會極其渺茫,可能計算10億次,才算中一次。這就是采礦如此之慢的根本原因。
前面說過,當前區塊的哈希由區塊頭唯一決定。如果要對同一個區塊反復計算哈希,就意味著,區塊頭必須不停地變化,否則不可能算出不一樣的哈希。區塊頭裡面所有的特徵值都是固定的,為了讓區塊頭產生變化,中本聰故意增加了一個隨機項,叫做 Nonce。
Nonce 是一個隨機值,礦工的作用其實就是猜出 Nonce 的值,使得區塊頭的哈希可以小於目標值,從而能夠寫入區塊鏈。Nonce 是非常難猜的,目前只能通過窮舉法一個個試錯。根據協議,Nonce 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值,即最大可以到21.47億。第 100000 個區塊的 Nonce 值是274148111,可以理解成,礦工從0開始,一直計算了 2.74 億次,才得到了一個有效的 Nonce 值,使得算出的哈希能夠滿足條件。
運氣好的話,也許一會就找到了 Nonce。運氣不好的話,可能算完了21.47億次,都沒有發現 Nonce,即當前區塊體不可能算出滿足條件的哈希。這時,協議允許礦工改變區塊體,開始新的計算。
七、難度系數的動態調節
正如上一節所說,采礦具有隨機性,沒法保證正好十分鍾產出一個區塊,有時一分鍾就算出來了,有時幾個小時可能也沒結果。總體來看,隨著硬體設備的提升,以及礦機的數量增長,計算速度一定會越來越快。
為了將產出速率恆定在十分鍾,中本聰還設計了難度系數的動態調節機制。他規定,難度系數每兩周(2016個區塊)調整一次。如果這兩周裡面,區塊的平均生成速度是9分鍾,就意味著比法定速度快了10%,因此接下來的難度系數就要調高10%;如果平均生成速度是11分鍾,就意味著比法定速度慢了10%,因此接下來的難度系數就要調低10%。
難度系數越調越高(目標值越來越小),導致了采礦越來越難。
八、區塊鏈的分叉
即使區塊鏈是可靠的,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如果兩個人同時向區塊鏈寫入數據,也就是說,同時有兩個區塊加入,因為它們都連著前一個區塊,就形成了分叉。這時應該採納哪一個區塊呢?
現在的規則是,新節點總是採用最長的那條區塊鏈。如果區塊鏈有分叉,將看哪個分支在分叉點後面,先達到6個新區塊(稱為六次確認)。按照10分鍾一個區塊計算,一小時就可以確認。
由於新區塊的生成速度由計算能力決定,所以這條規則就是說,擁有大多數計算能力的那條分支,就是正宗的區塊鏈。
九、總結
區塊鏈作為無人管理的分布式資料庫,從2009年開始已經運行了8年,沒有出現大的問題。這證明它是可行的。
但是,為了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區塊鏈也有自己的代價。一是效率,數據寫入區塊鏈,最少要等待十分鍾,所有節點都同步數據,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二是能耗,區塊的生成需要礦工進行無數無意義的計算,這是非常耗費能源的。
因此,區塊鏈的適用場景,其實非常有限。
不存在所有成員都信任的管理當局
寫入的數據不要求實時使用
挖礦的收益能夠彌補本身的成本
如果無法滿足上述的條件,那麼傳統的資料庫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目前,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場景(可能也是唯一的應用場景),就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
㈣ 如何學習區塊鏈技術
1、技術語言
Python和Go這兩門語言是眾多公司招聘都提到的技術語言。需要優先學習。而且這兩種語言在區塊鏈之外的技術方向也有很大的應用。比如Go用在大並發系統的後台構築,Python用於人工智慧系統構築。所以學習這兩門語言是優先考慮的問題。
2、技術框架
掌握Bitcoin、ETH和Hyperledger的一種或多種。BTC就不用說了,底層是C++寫的,大量的貨幣類項目,如萊特幣,dash,門羅,zcash等都使用比特幣的技術進行二次開發。
ETH則是區塊鏈2.0的代表,可以在ETH網路上構建各種各樣的應用類Dapp。現在大量的應用類區塊鏈項目都是使用ETH平台開發的。
Hyperledger fabric則是IBM力推的區塊鏈開發平台,主要用於聯盟鏈的開發,是目前普及度最高的聯盟鏈開發平台。
3、演算法
POW(工作量證明演算法),POS(權益證明演算法),PBFT(拜占庭容錯演算法)等都是區塊鏈中密碼學部分的重要組成,對於這些演算法有充分的了解,有利於你參加區塊鏈項目底層開發時能夠對密碼學的部分有更好的理解。
(4)小學區塊鏈教學擴展閱讀:
區塊鏈技術就是一種分布式記賬技術,它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公開透明,讓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資料庫建立,而且每個建立的數據又是不可篡改的,大家都參與了,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問題也就解決了。
區塊鏈技術出現了,它是個全民參與的記賬技術,AB之間的交易信息和數據公布於眾,而且是不可篡改的,大家都知道有這個事情的發生,那麼這里就不需要什麼權威的第三方C了,或者說系統里的每一個都是充當了C的角色,這也叫做去中心化。
㈤ 如何學習區塊鏈技術
買相關的書籍學習,找懂的老師請教。慢慢就精通了。只要自己刻苦鑽研,一切都可以學會。
㈥ 區塊鏈如何在教育行業落地
眾所周知,區塊鏈的重要特徵是去中心化,開放性,信息不可篡改性,時間戳,匿名性,都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的方法和區塊鏈特性。
01、學籍問題
頂層應用構建出的錄入系統,是需要人為操作,也就是信息的錄入,每個錄入的終端相當於每個節點,錄入的確認需要進行在區塊鏈上進行驗證,同時也會加入時間戳的證明機制。
保證每個學籍信息不可篡改性。每個人的所有信息都在每個節點保存,不能因為任何數據的損毀,丟失造成信息的丟失。對應的每個人在區塊鏈上有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保證,所有的資料共存於一個鏈基礎上,在這個基礎上任何時間,地點可以查詢辨別真偽。
02、教育資源問題
教育資源的問題,在區塊鏈的結構中可以進行分布式數據的存儲。每個作為節點的結構,教師個人可以發布自己的相關教學應用課件,多媒體課程於其上,發布的同時分布純處於多個節點中,可以保證信息的共享,資料的查詢。
每條信息有獨立的時間戳證明驗證,保證了發布者的權益不為侵犯。原創的教師即享受到豐富的教育資源來進行相關的教學工作,也可以發布自己的原創作品來獲得相應的知名度和收益。
03、學術領域問題
試想一下如果採用區塊鏈技術記錄下每個實現過程和步驟,發布時間是否就可以杜絕這個問題。任何的過程,每個過程產生的時間,最後結果得出的時間都在區塊鏈上存儲。匿名性的保密措施,不可篡改的加密基礎都可以來保證所發布信息的真實性,不受任何人所控制。
區塊鏈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加密貨幣體系的核心支撐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能夠通過運用數據加密、時間戳、分布式共識和經濟激勵等手段,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於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從而為解決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㈦ 如何系統學習區塊鏈技術
在最初自己自學區塊鏈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採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也就是通過看書、閱讀白皮書等方式,自己查資料,再自行匯總和連接起這些知識,整合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一、學習白皮書
上大學之前,我讀過很多有關《論語》的書,都是關於應該如何讀論語,應該如何理解論語的解讀。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如此鍾愛《論語》的我,卻從來沒有耐下性子來,認真讀一讀《論語》的原本。
於是,我去書店買回了一本《論語》,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發現其實裡面有太多細節和感悟,是沒有辦法通過任何解讀傳遞的。而居然之前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了大量的解讀,真的是捨本逐末,不得要領地在努力。
每個領域都一樣。當你不了解它的時候,你會對它產生一種莫名的畏懼,認為它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為了快速踏進這些領域,你會在它周圍尋找很多所謂的「解讀」,打聽很多「消息」。
二、技術角度
基礎階段:
1、《區塊鏈開發指南》-作者申屠青春:
作者多餘比特幣底層的研究可謂是非常深入,講解的也非常通俗易懂。
2、《區塊鏈技術指南》-作者鄒均:
作為國內第一本從技術角度講解區塊鏈的書籍,值得一讀,2016年出版以來一致評價不錯。
3、《區塊鏈 原理、設計與應用》-作者楊保華陳昌:
陳昌前輩作為紙貴的CTO、記得之前的墨鏈就是基於Hyperledger Fabric的,所以這本書對於Hyperledger 相關開源產品的講解很透徹。
3、《區塊鏈世界》
這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通過翔實的資料,全面地回顧了區塊鏈從2008年誕生、成長和逐步發展的歷程,詳盡地介紹了區塊鏈技術的獨創性、機制的科學性、邏輯的藝術性,通過金融、防偽、醫療等十餘個行業場景介紹區塊鏈的應用特性。下篇結合二十國集團峰會精神、 「十三五」規劃等蕞新政策,探索研究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的結合,以及作者對行業發展趨勢的觀點和建議。
㈧ 怎麼學習區塊鏈
我只是想了解它大概是什麼的小白。
我想從事區塊鏈行業,做開發、運營、產品、甚至是進行區塊鏈創業。
方向1
我想了解區塊鏈是什麼,以及各種幣是幹嘛的。
這就從比特幣了解起。這里推薦李鈞,長鋏,等編著的《比特幣》,可以帶你了解比特幣背後的共識機智、去中心化原理、比特幣的歷史等。接下來去研究各類幣種。較大的國產鏈有QTUM,NEO,較大的國外鏈有EOS、ETH等。去研究他們的白皮書、團隊、歷史、twitter、telegram群等可以接觸的地方。
同時,你還需要一個可以看行情、交流想法、看文章的地方。這里推薦一些常用APP。比如常用的看價格的APP blockfolio;看資訊、塊訊、新聞、甚至是找到吹牛逼的地方可用巴比特APP;幣種資料可以參考非小號APP,裡面內容也挺多。其中巴比特APP是我最常用的,因為它的新聞可靠,不會造假。
方向2
區塊鏈從業
據我了解,區塊鏈行業當前的從業者從金融或計算機專業轉過來的比較多。如果你是在校大學生,如果要在區塊鏈行業工作,可以考慮讀金融或計算機行業的專業。如果是已經工作,想要加入區塊鏈行業,那麼以下內容需要學習。一本《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長鋏、韓峰著帶你入門區塊鏈基礎知識。《區塊鏈技術指南》可以讓你加深對區塊鏈技術的理解。《區塊鏈革命》可以帶你走進一場即將發生的革命。總的來說需要學習的內容比較多。
㈨ 區塊鏈怎麼入門 這些知識不難學
1、學習區塊鏈知識,先學習區塊鏈知識的必要概念。
2、【區塊鏈】
英文名 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記帳方式。
3、【區塊和鏈】
區塊指的是記錄交易信息的信息塊,每個區塊裡麵包含 著三個主要的因素:本區塊的ID,交易的單數,前面一個區塊的ID。
比特幣的系統大約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每個區塊包含前一個區塊的ID,使得區塊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交易鏈條,最長的那條就是唯一的主區塊鏈。
4、【比特幣】
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落地的應用,是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支付系統,最早是作為虛擬貨幣存在,日本已經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並可以用比特幣購物。
5、【中本聰】
傳說中的比特幣的創始人,於2008年發表了一篇關於一個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
6、【數字貨幣】
和現實生活中我們打游戲使用的Q幣等虛擬貨幣完全不同,就比如在日本,比特幣雖然是數字貨幣,但它已經可以用來在真實的場景中購買商品。
7、【PoW】
共識機制的一種,也稱為工作量證明,比特幣目前採用的就是這種共識機制。相對比較簡單,容易達成共識,但能量消耗巨大,容易分叉。
8、【PoS】
共識機制的一種,也稱為權益證明,擁有權益大的人成為記帳人的概率越大,但記帳人的不一定專業,不太費電,也容易分叉。
9、【DpoS】
是在PoS的基礎上所記帳人由不專業地變成專業人員來從事,像我們熟悉的EOS 採取的就是這種共識方式,由持有者共同選出21個節點和100個預備節點通地EOS憲法來達成共識,並共同孵化EOS上面的生態。
10、【公鑰和私鑰】
在區塊鏈的世界裡,公鑰相當於是銀行帳號,私鑰相當於是銀行帳號+取款密碼。私鑰本質上是由32個位元組組成的數組,由私鑰可以生成公鑰和地址,但這種行為不可逆,所以保存好私鑰至關重要,丟了私鑰,相當於丟了錢,而且永遠找不回來。
11、【哈希值】
可以簡單地認為是一組很緊密地排列在一起的數據,數據中的任何一項都不能更改,不然其計算地後果都將天差地別。
12、【智能合約】
就是一個數字形式的承諾,參與的雙方都可以在網路上執行這些承諾的協議而不受人為地限制。
13、【信用共識】
基於區塊鏈的特點,它是分布式的一種記帳方法,具有不可篡改和不可逆的特性,是一種讓很多人在數字演算法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種信任的機制。
14、【公有鏈和私有鏈】
公有鏈是指全世界人都可以參與的,都可以讀取的區塊鏈,對所有人開放,而私有鏈只是掌握一個組織的手中,只對個體或者實體開放。
區塊鏈是目前的一個風口,很多傳統的大企業和風投都在積極參與區塊鏈行業的布局和投資,而作為我們普羅大眾,掌握必要的區塊鏈知識,有助於我們對現實世界的信息作判斷和分析,為自己的投資保駕護航。
㈩ 落地31個省份140多個城市20萬所學校,這個智慧教育方案憑什麼
6月23日,聯想舉辦主題為「聯想新IT教育數字化轉型新動力」的新IT思享會。聚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背景,多位行業專家就教育數字化的必要性和轉型路徑展開深度探討。
會上,針對中國教育現在面臨的主要矛盾,即學生日益增長的個性化的、高品質的、靈活的、終身的教育需求,與目前基於學校的、標准化的、班級的、單一渠道的服務供給方式之間的矛盾。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指出,發揮數字技術的創新潛能是突破教育關鍵環節的難題與困境的關鍵。
聯想集團SSG行業智能業務部總經理王俊傑也強調,數字化轉型正成為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和關鍵特徵。作為端-邊-雲-網-智全要素覆蓋的新IT服務廠商,聯想也正通過創新技術積極投身助力國家教育事業,通過IT底層技術變革,智能設備、基礎設施和方案服務的3S全棧服務能力等,推動教育數字化進程。
01
新IT打通教育底座
聯想紮根一線服務教育數字化轉型
今年1月份教育部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部署了2022年教育七個方面的主要工作,其中,「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嶄新亮相。全國教育系統正在把教育信息化作為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教育全面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然而教育數字化變革不是一蹴而就,對教育數字化構建清晰認知,聚焦轉型痛點,將有助於進一步推動教育變革落在實處。
會上,余勝泉對教育數字化進行了深度解讀。
「教育數字化轉型是不斷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教育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數字技術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教育的全要素、全業務、全領域和全流程之中,激發數據要素創新的驅動潛能,提升教育組織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實現以數字信息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面向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新生態的過程。」
余勝泉指出教育數字化可以從兩個層面解讀。
一是技術變革推動轉型,教育轉型經歷了信息化、網路化,正邁入智能化階段。未來將以提供智能,擁有主動智能的環境,提供人機協同的教育智能服務為核心。
第二個層面是教育業務角度來看,這也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特徵即業務創新、模式創新和生態創新。 依託智能技術跟教育深度融合,未來必將是人機協同的教育智能——業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實現大規模個性化——模式創新;實體空間+網路空間+ 社會 空間三大空間相融合,形成虛實融合、虛實互動全面融入學校的新的教育生態——生態創新。余勝泉強調,教育數字化的核心指向業務流程、教育形態、教育生態理念的變化,在無處不智能的環境下,未來必將是新的辦學方式、新的人才培養、新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務,這才是變革的核心指向和核心訴求。
而業務創新、生態創新,必然是順應市場發展需求而來。藍鯨教育總編王金曉表示,隨著線上教學的常態化、智能教學硬體設備的豐富化,教師們更需求體系化的數字教學服務,如教學管評測的服務體系、備授課的個性化應用服務等等。
「我覺得接下來對於數字化的追求應該是能夠從底層打通所有的介面、打通所有的供應商,能夠提供整體的數據底座,進而在服務商上提供能夠統籌教學管、評、測所有教學生態的服務。」
而除了教育數字化的體系化服務之外,另一大需求痛點,則是技術和應用融合的阻礙。聯想中國大客戶業務群整合營銷及售前&交付高級經理張妤莉提及,在高校調研中,盡管一些學校具備100%的教育信息化產品,如智能交互大屏、備授課軟體等,但僅有20%的老師使用,且產品功能使用不足1%。復雜的產品技術,並未真正的紮根到應用需求中,解決教師的問題。
02
新IT打通教育底座
聯想紮根一線服務教育數字化轉型
如何從底層提供完整的數據底座,進而構建教學生態的體系化服務?如何將復雜的產品設計化繁為簡,真正服務教師和學生?伴隨中國教育信息化成長近20年的聯想,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從早期遠教工程到教育信息化1.0「三通兩平台」建設,到後期「三全兩高一大」信息化2.0整個全過程,聯想都一直在深度參與,並成功為20萬所學校提供從設備、方案到咨詢的全棧服務。作為業界少有的具備端-邊-雲-網-智全要素覆蓋的新IT服務廠商,聯想不僅具備底層的技術支持能力,同時可以依託新IT內核「擎天」智能引擎構建智慧教育領域的頂層設計能力,並通過3S智能設備、基礎設施和方案服務構建全棧服務能力,來滿足教育服務生態的構建需求。
「現在我們要實現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除了整體解決方案的頂層設計能力,還有應用平台的打通這樣一些技術手段之外,我們從根本上還是需要讓一線老師把信息化基礎設備和應用用起來,讓一線的老師開始進行數字化的轉型。」
聯想張妤莉表示。教育數字化是需要教育服務生態的構建和教育信息化產品真正的應用來做支撐的,二者缺一不可。
聯想新IT教育數字化轉型新動力圓桌論壇環節,嘉賓從左至右依次為 聯想教育智庫秘書長王川、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 藍鯨教育總編王金曉、 聯想中國大客戶業務群整合營銷及售前&交付高級經理張妤莉
紮根教育一線,從信息化應用產品的可用性、應用性以及事前性三方面,聯想開始做了更深入的思考。對於數據的留痕、存儲、挖掘、分析,也要做更貼近教育教學理念的設計,從信息化的手段引導教育教學的變革。基於此,聯想建立數字校園解決方案,並覆蓋數字理化生實驗考場、虛擬模擬實驗等定製性應用場景。在近日發布的聯想教學教研1+的解決方案中,聚焦教師備課、課堂授課兩大核心場景,助力老師高效備課,提升教學效果。
事實上,聯想基於區塊鏈、視覺 語音處理、NLP、機器學習等核心技術,構建的基礎服務架構 「Le-Learning Platform」和多元化數據中台,還打造了針對不同教學應用場景的智慧區校、智慧校園、智慧教室和智慧實訓四重方案,並以項目服務、運維服務和運營服務的全棧能力,服務K12、職業學校和高等院校等類型客戶。同時針對細分場景,聯想建立了72項模塊化系統,覆蓋教研系統、資源系統、教務及管理系統、教學系統等,以立體積木式組合,實現教育全場景數字化。
活動上,河南省內鄉縣教育大數據中心主任裴拾陽也分享了聯想紮根內鄉的實踐案例。內鄉縣地處豫西南山區,屬國家級秦巴連片特困縣,傳統教育深挖潛力已接近極限。在內鄉縣委縣政府、縣教體局的支持和指導下,聯想前後十餘次專家帶隊摸底一線教育現狀,打造了「四雲一平台」和「一組兩中心」的智慧教育運營模式,覆蓋全縣296所中小學。聯想為學校提供教育資源平台、智慧課堂、教學大屏、智慧校園和一系列教育應用,幫助學校、師生和家長實現了真正的智慧教育。
除內鄉縣智慧區校方案,羅湖未來學校、北師大智慧教室、齊魯工業大學實訓室等多個聯想智慧教育案例相繼落地,如今聯想已落地分布全國31個省份140多個城市的20萬所學校客戶,正迅速成長為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的賦能者。
當下教育數字化已不再是單點解決某一個場景問題,而是要求教育數字化服務企業深入每一個具體應用場景精準解決實際痛點,運用智能化技術,打造定製化、全棧服務的教育教學場景,形成教育數字化的生態系統。今年,正值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開局之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26個省市教育部門提出階段實施綱要,並將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我國教育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未來,聯想也將持續深耕一線,切實解決一線教師、學生問題,推動中國教育數字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