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區塊鏈十大挑戰之:能源消耗不可持續
- 01 -
能源消耗不可持續
在比特幣區塊鏈的這些早期階段,第二章里描述的工作量證明機制對建立人們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年後,我們回過頭來看,應該會明白這種機制的精妙之處,它解決了鑄幣和分配新比特幣的問題,還有分配身份和防止雙重支付的問題。
這真是很卓越的,但根據一些對使用了工作量證明去維護網路安全和匿名性的加密貨幣的批評意見,這樣的能源消耗是不可持續的。
用SHA-256演算法對等待中的交易進行哈希運算和校驗的過程需要消耗很多的電力 。
1.1 比特幣挖礦能源消耗統計
據估計, 比特幣的網路的能源耗費足以跟美國700個普通家庭的電力消耗量或者整個塞普勒斯島消耗的電量相提並論 。這超過了44.09億千瓦時,對應著很多的碳排放量,而這樣的設計是刻意的。
在2015年早期,《新共和》雜志的報道表明 比特幣網路的總處理能力是世界上排名前500台的超級計算機累計處理能力的幾百倍 。「 處理和保護超過30億美元價值的流通中的比特幣每年需要耗費超過1億美元的電費,也會產生相應的碳排放量 。」
這篇文章的作者內森·施奈德寫了一段讓我們至今仍記憶猶新的話:「 所有的這些計算能力,本來可以用於治療癌症或探索宇宙,現在正被鎖定在機器裡面,除了處理比特幣類型的交易外,什麼都不做 」。
1.2 能源消耗的兩個細節
這裡面有兩個方面的細節, 第一是關於運行機器所用的電費,第二是為這些機器提供的冷卻裝置(使得機器不因高溫而損壞)所需的電費。
這里是一個經驗法則: 計算機每消耗1美元的電費,它就需要50美分的電費讓它冷卻下來 。
隨著比特幣的價值提升,挖出新的比特幣的競爭也隨之加劇;隨著更多的計算能力投入到挖礦中,礦工需要解決的計算難題又會變得更困難 。
比特幣網路的總計算能力是以哈希速率(hashrate)計量的。加文·安德烈森解釋道:「假設在將來每個區塊可以包含幾百萬筆交易,每一筆交易平均要付出1美元的交易費。這樣,礦工們在每個區塊總共能得到幾百萬美元的回報,而他們花費比這更少的電費去完成這項工作。這就是工作量證明的經濟學的運作方式。比特幣的價格及一個區塊可以得到的獎勵決定著全網的總算力。」
在過去兩年間,比特幣網路的總算力一直在顯著增加,一年內翻了近45倍。而這個趨勢也會帶來更多的能源消耗。
「沒有中心化權力機構的代價就是能源的耗費」,一個工業級無線感測器網路公司Filament的首席執行官埃里克·詹寧斯說道。
1.3 貨幣與能源的關系
「任何形式的貨幣都與能源有著一定的關系」,Bitpay的斯蒂芬·佩爾說道。他重新使用了黃金的比喻。「 在地球上黃金是非常罕有的,因為形成黃金需要很多的能源 。」黃金的高價值來源於其物理屬性,而這些屬性是源自於能源。
從一個角度來看,這些消耗的電力是有意義的。數字貨幣兌換服務商ShapeShift的創始人埃里克·沃里斯認為那些將花費在比特幣挖礦的能源稱為一種浪費行為的批評是不公平的。「這些電力是為了一個原因而消耗的,它提供了一種真實的服務,那就是維護這些支付的安全性。」
區塊鏈上只有三類用戶的群體是可以安全地實現去中心化的,而每一類用戶都對應一類共識演算法:運算能力的所有者對應標準的工作量證明演算法;股東對應著錢包軟體里的各種權益證明演算法;而社交網路中的成員對應著「聯盟式」的共識演算法 。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共識機制中只有一種是帶有「運算能力」這個名詞的。以太坊2.0將會建立在一個權益證明的模式之上,而瑞波是建立在聯盟的模式之上——一個像SWIFT(全球安全金融信息的服務商)那樣的小規模受控組織,經過授權的各個小組就區塊鏈的狀態達成共識。這些系統不會像比特幣區塊鏈那樣消耗大量的電力。
全球最聰明的技術專家們正在尋求解決能源耗費問題的創新方案,探索更高效的設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還有,隨著計算機的智能程度越來越高,它們無疑能夠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羅傑·維爾認為,「假如最聰明的人智商IQ值能夠到達200,想像一下人工智慧的IQ可以達到250、500、5000甚至是500萬。如果我們人類需要解決方案,總是會有的。」
- 02 -
文章解讀
1. 用SHA-256演算法對等待中的交易進行哈希運算和校驗的過程需要消耗很多的電力。
2. 處理和保護超過30億美元價值的流通中的比特幣每年需要耗費超過1億美元的電費,也會產生相應的碳排放量。
3. 電費包括:第一是關於運行機器所用的電費,第二是為這些機器提供的冷卻裝置(使得機器不因高溫而損壞)所需的電費。
4. 隨著比特幣的價值提升,挖出新的比特幣的競爭也隨之加劇;隨著更多的計算能力投入到挖礦中,礦工需要解決的計算難題又會變得更困難。
5. 區塊鏈上只有三類用戶的群體是可以安全地實現去中心化的,而每一類用戶都對應一類共識演算法:運算能力的所有者對應標準的工作量證明演算法;股東對應著錢包軟體里的各種權益證明演算法;而社交網路中的成員對應著「聯盟式」的共識演算法。
認識雲鵬老師:
《區塊鏈讀書會》創始人、EOS引力區引力節點、區分主節點/項目分析師、GOGOC社群聯合發起人等。
㈡ 區塊鏈有哪些看不到的痛點
始於2017年,火遍全社會、全世界的區塊鏈概念還在升溫,吸引人和社會資金蜂擁而入;助推比特幣,以及類似網路「加密數字貨幣」(如以太幣、萊特幣等)價格的大幅上升,創造了諸多「一夜暴富」的神話。有關數字幣、區塊鏈將顛覆傳統,深刻變革世界的說法不斷拔高。區塊鏈創業和發展看似如海嘯般撲面而來,但卻越來越集中到造幣和炒幣之中,越來越陷入挖礦造幣的「比特幣區塊鏈」思維和範式不能自拔。
實際上,也確實有中央銀行認為比特幣、以太幣等網路數字貨幣可能代表了網路世界的發展方向,必須緊跟潮流,搶占數字貨幣先機,在網路世界中形成影響力、爭奪話語權,並且模仿比特幣、以太幣開始投入資源設計自己的數字貨幣。但由於比特幣、以太幣等網路數字貨幣最大的特點是「去中心」,這與一個國家中央銀行主導的「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本身就存在根本性的沖突,很難協調。而且,即使央行能夠模仿比特幣、以太幣等設計出一套不同於法定貨幣的全新貨幣體系,這一貨幣體系也難以在一夜之間甚至短時間內完全替代現有法定貨幣體系,那就意味著一個國家將要在很長時間內並行兩套貨幣體系,這將使貨幣當局面臨巨大挑戰和風險,稍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貨幣體系的混亂,引發金融運行的劇烈動盪,是非常危險的。因此,經過幾年的論證和嘗試,有的央行宣布停止數字貨幣的研究。中國央行也逐步明確,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不是比特幣、以太幣那種全新的網路加密數字貨幣,總體上仍是在現有法定貨幣及其運行體系(包括商業銀行在內)下,充分運用包括區塊鏈在內的各種技術,進一步提升法定貨幣的數字化,主要是取代貨幣現金(M0),不需要「挖礦」產生。
可見,完全拘泥於「比特幣區塊鏈」範式,並無多大價值和發展空間,區塊鏈的發展需跳出「比特幣區塊鏈」的思維和範式!貌似完美的挖礦造幣式區塊鏈並不完美,別再自欺欺人了。
㈢ 區塊鏈創新發展有哪些機遇與挑戰是我們必須抓住的
在20世紀這個新時代,有許多的機遇是需要我們去抓住,不僅是我們個人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抓住機遇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新世紀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機遇與挑戰,新的科技與經濟對於我們的生活各方面都產生的許多的影響。以及最新的“數字經濟發展,”為當今時代的發展做了一個重要的鋪墊。那麼區塊鏈的發展與創新有什麼呢?
全世界都在創新發展,需要我們看準時機去抓住機遇,機會都是留給早有準備的人。
㈣ 區塊鏈,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困局
近年來,企業欠薪、老闆跑路已經成為了大家在新聞上習以為常的家常便飯,「江南皮革廠」的段子也是時不時出沒在社交媒體上,這些已經不新的「新聞」反復地提醒著大家,多年來企業融資的老難題已經成為長期懸而未決的「新」困境,所有人都在想有沒有什麼可以破題的辦法,伴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也許區塊鏈正在給這個老問題提出新思路?
經濟視角觀天下 微信公眾號【江瀚視野觀察】ID:jianghanview
㈤ 2021年中國區塊鏈發展趨勢是什麼
展望2021年,我國區塊鏈頂層設計將進一步完善,各行業應用標准逐步,建立,發展方向從技術引領步入市場滲透;區塊鏈融合應用在金融、供應鏈、政務等多個領域開始落地,產業規模將呈現高速增長。但當前我國區塊鏈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仍需重點關注,並著手在2021年加以解決或緩解,如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仍需進一步加強,安全問題、人才缺口問題亟需改善,融合應用場景仍需深入探索。因此,賽迪研究院提出,要加快構建區塊鏈生態體系,完善標准規范,健全監管體系,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區塊鏈與其他新技術協同發展,大力培育專業人才,以實現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
易保全從2014年至今就一直致力於區塊鏈的研發和應用自主創新,是一家成熟運用區回塊鏈技術進行電子數據固化存證,並被司法機關認可的區塊鏈電子數據存證保全機構。 通過首創「區塊鏈+司法+應用」的模式,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技術,電子數據存證保全為基礎,推出了知識產權保護(微版權)、電子合同簽署(君子簽)、互聯網公證系統(仲證寶)旗下三個應用層品牌。
易保全聯合公證處、仲裁委、版權保護中心、CA機構等共同發起「保全鏈」開放平台。同時對接了廣州互聯網法院以及由最高法牽頭的30多家法院參與的司法鏈。不斷完善「區塊鏈+司法」生態圈,易保全可以為不同群體提供取證、存證、出證等一站式區塊鏈保全服務。
目前,已獲得15項自主發明專利、27 項著作權、ISO 27001信息安全體系認證、公安部等保三級認證、國家級雙高企業、2018年國家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唯一區塊鏈入選項目)、2019年國家⽹信辦⾸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企業。
㈥ 數字貨幣發行之路,究竟會遇到多少「荊棘」
(一)法定數字貨幣技術實現問題
區塊鏈是私人數字貨幣的核心技術,同時也為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的技術實現提供思路。17年,中國人民銀行成功測試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交易平台,2018年成功測試區塊鏈貿易融資平台。我國對於區塊鏈區在央行數字貨幣上的研究進一步加強,但是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法定數字貨幣存在技術弊端,使得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的安全發展存在技術漏洞。
法定數字貨幣存在技術實現難題,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法定數字貨幣底層技術並不成熟。首先,區塊鏈是一個嚴格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交易信息記錄鏈條,具有不可篡改性。基於這種特性,區塊鏈記錄數據的准確率與完整性都較強,但是技術網路一旦遭到黑客突破,這種無法撤回的特性會給用戶帶來不可逆的經濟損失。其次,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這對法定數字貨幣實現跨地區、高頻、大額交易以及系統的快速響應提出挑戰。
目前,區塊鏈數據處理速度僅為6.67次/秒,同步時間長、數據冗餘量大、系統吞吐量低;而2020年「雙11」天貓最大流量洪峰可達58.3萬筆/秒。區塊鏈的交易頻率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支付需求與未來穩定的數字貨幣的大規模交易。最後,法定數字貨幣技術實現存在難題,我國法定數字貨幣在理論分析上可以看到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實踐中,能否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快速收集處理、監控分析,實施高效精準的可編程操作,也是目前法定數字貨幣技術層面面臨的問題之一。
法定數字貨幣的流通環境也存在技術難題。對於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廣需要相應軟硬體基礎設施的支持,搭建廣泛流通平台,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兼容數字貨幣。首先,我國對於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終端設備的支持相對匱乏,基礎資料庫「碎片化」嚴重,「數據孤島」現象明顯,對於推廣法定數字貨幣則更為困難;其次,法定數字貨幣流通網點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成本以及資金時間成本來進行技術、軟硬體設施的升級。企業、商家等各大金融服務機構數字貨幣支付機具的升級使得 社會 公眾也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這不僅增加了經濟運行成本,造成效率損失,還使得法定數字貨幣的流通環境在短時間內難以構建。
(二)法定數字貨幣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
我國法定數字貨幣將採用「央行--商業銀行」雙層投放模式,由央行發行貨幣,通過商業銀行向公眾提供兌換、流通服務。這種二元模式數字技術必將引起金融體系、貨幣體系的革新,這對我國傳統商業銀行經營理念、經營模式、經營環境都會產生轉型壓力。首先,這體現在商業銀行的傳統現金業務上,基於法定數字貨幣的定位,流通中的貨幣即M0將被主要替代。
這對商業銀行現金的轉存、押運、流通、偽鈔業務都會產生巨大沖擊,傳統現金清點、櫃員等崗位需求將會減少,重塑商業銀行管理體系,同時加大商業銀行吸存壓力。其次,由於數字貨幣的出現,商業銀行體系內現金流動性會逐漸下降,現存技術體系滿足不了法定數字貨幣的運行空間,這將會對商業銀行基礎信息系統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商業銀行的主要功能將向代理等角色轉換,大大壓縮其盈利空間。
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沖擊商業銀行信用體系,活期存款吸存壓力增大,大大壓縮貨幣創造空間。央行對於商業銀行起著調控、監管等作用,法定數字人民幣的發行使央行與商業銀行之間增加了一層競爭關系。在經濟蕭條或經濟環境不穩定時,人們更傾向於把手中的貨幣存於央行信用體系之中,把存款轉換為法定數字貨幣來規避風險。法定數字貨幣的出現將使得商業銀行活期存款規模趨於下降,現金漏損量增加,金融脫媒趨勢加快,貨幣乘數減弱,商業銀行創造信貸貨幣的能力下降,導致 社會 整體流動性下降。
法定數字貨幣的應用將使得人們持有現金的慾望大大降低,提高金融資產轉換速率,增加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端的不穩定性。法定數字貨幣使得公眾對存款與金融資產的轉換更為簡便,模糊存款與貨幣之間的界限,客戶能夠進行頻繁的數字貨幣兌換操作,增加了對銀行存款准備金規模的要求,從而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供應,使其經營環境更加嚴峻。
(三)法定數字貨幣應用的倫理問題
法定數字貨幣必將是貨幣發展史上又一次深刻變革,但其設計與應用仍存在倫理問題。數字貨幣 科技 倫理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數字貨幣技術設計問題存在思維觀念、價值趨向、利益需求等道德倫理問題;二是數字貨幣商業應用過程具有價值傾向性,數字鴻溝愈發嚴重,影響 社會 資源分配。
法定數字貨幣技術演算法的背後潛藏資本價值取向。數字貨幣的存在是有價值負載的,即具有不同價值判斷的人會設計出不同的數字貨幣使用規則,或者會選擇不同的代碼規則來解決問題。數字貨幣設計本身具有強烈的主體性偏差,從根本來說是由人的意志決定貨幣數字的產生與發展。數字貨幣編程技術的設計最初會順應資本家的利益需求,是設計者的主觀體現,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開發者的價值傾向而出現歧視與偏差。法定數字貨幣基於國家信用,其安全性與穩定性都要高於私人數字貨幣。但是,在貨幣的流通使用中,仍會出現價值倫理問題,並且危害程度更高,范圍更廣。
法定數字貨幣在具體的商業應用中也會存在價值倫理問題。首先,在與傳統商業銀行以及互聯網金融等金融機構進行貨幣系統架構的過程中,會出現 科技 倫理失范等問題。例如,在智能信息系統的建立過程中,技術人員越軌行為存在隱蔽性並且難以監控,潛藏 科技 倫理風險。其次,隨著人們對於技術工具的信任程度增加,技術理性會弱化人們對於價值理性的思考, 科技 飛速發展而帶來的人文關懷漠視問題也逐漸顯現。
技術工具帶來的高效實踐成果背後,是對責任與義務、道德與倫理等價值理性關懷問題的忽視。法定數字貨幣的出現是否拉大了 科技 層面的貧富差距;我國老年人面臨的 科技 窘境是否會更加嚴重;貧困偏遠地區是趕上數字貨幣的列車而實現技術的躍進,還是越發的與這個人工智慧的時代進一步脫軌?在數字經濟時代,邊緣人群失語現象嚴重,資源分配也傾向於制高點群體,數字鴻溝逐漸擴大,影響 社會 治理的公平正義,法定數字貨幣推廣面臨嚴重的倫理挑戰。
㈦ 我國區塊鏈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是專利多論文代碼少,沒有自主安全可控底層平台,沒有軟硬體一體化平台,將直接導致區塊鏈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技術風險、國外開源平台搶占金融市場的金融風險以及國外開源平台滲透我國實體和虛擬經濟的經濟風險。所以盡快實現區塊鏈應用落地是很重要的,現在各地都在政策扶持下有落地應用,長沙高新區這邊已經正式有區塊鏈項目落地了,叫中芯區塊鏈服務平台,是一個政企服務平台,跟長沙銀行、迪安司法等合作,現在是徵集企業上鏈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