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區塊鏈 > 銀川率先將區塊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銀川率先將區塊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3-12-13 01:54:59

❶ 大數據未來的前景怎麼樣

發展歷程:十年來大數據產業高速增長,我國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我國大數據產業布局相對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處理技術作為四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礎。自2014年起,「大數據」首次被寫進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大數據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此後,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逐漸建立起來,相關政策與標准體系不斷被完善,到2020年,我國大數據解決方案已經發展成熟,信息社會智能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❷ 如何看待區塊鏈電子合同助推政務服務數字化發展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布。提出:推動智能合約、共識演算法、加密演算法、分布式系統等區塊鏈技術創新,以聯盟鏈為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台和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方案,完善監管機制,在智慧政務方面,提出: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廣應用電子證照、電子合同、電子簽章、電子發票、電子檔案,健全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體系。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合同、電子簽章在數字化、網路化及智能化的浪潮中得以快速發展。電子合同、電子簽章作為數字應用的基礎設施,因其「便捷高效、安全環保、無紙化全線上」等優勢,成為政企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工具,幫助政府簡化企業辦證流程,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體驗。
在區塊鏈實際應用場景里,政務服務成為應用最多的領域。不論是不動產登記,還是社保、醫療、稅務領域,區塊鏈在打通數據壁壘、解決信息不對稱具有絕對優勢。「區塊鏈+政府服務」,可以有效解決政務數據共享、保真與安全等問題,實現政府監管能力提升的同時,也有助於提高政務綜合服務效率和水平。君子簽作為易保全旗下國內專業的區塊鏈電子簽約平台,創新「區塊鏈+司法+電子簽約」模式,可以為政府部門提供身份認證、電子簽名、印章管控、區塊鏈存證保全、司法服務等一站式電子簽約服務,通過把可靠成熟的電子印章技術與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可以為跨地區、跨部門和跨層級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助力打通政務服務「全網辦」「一網通辦」,加速數字政府的建設,提升政務數字化服務能力。

❸ 利用區塊鏈等現代信息科技如何提高供應鏈金融數字化水平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受到國家層面多項政策鼓勵,是我國服務實體經濟、扶持中小企業的重要抓手。2019年7月6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應依託供應鏈核心企業,為供應鏈上下游鏈條企業提供融資、結算、現金管理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2020年9月,央行、商務部、工信部等八部門發布《關於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要求金融機構與實體企業應加強信息共享和協同,提高供應鏈融資線上化和數字化水平,提高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效率,成為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綱領性文件。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單獨提及「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意味著發展供應鏈金融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強調在服務模式上,要在依託貿易真實性的基礎上發揮核心企業的信用傳導作用;在技術應用上,鼓勵發揮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作用,對產業鏈條上的物權、債權等信息流進行監控,以解決業務信用風險的管控難題。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超16萬億元,比2019年末增長15.1%;產成品存貨達4.6萬億元,增長7.5%。全國范圍內應收賬款余額持續增加,占流動性資產的比重也持續上升,企業營運資金周轉放緩、融資壓力大、應收賬款流動性風險高等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緩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和經濟的良好運行。解決實體企業營運資金壓力,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迫在眉睫。「曰問易,決疑難」,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本質上還是要先解決產業鏈上的銀企互信問題,真正實現金融服務與企業經營的信息有依據、可驗證、對得上。回歸區塊鏈的本質,其實是通過數據加密、多方驗證、塊鏈式存儲等技術來解決產業鏈中買賣雙方的資產與貿易信息真實性驗證難、信用評估成本高等難題;通過區塊鏈技術來優化普惠金融生態圈的生產關系,加快提升供應鏈金融創新服務模式和服務能力。
根據工商銀行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金融應用發展白皮書(2020)》,供應鏈金融是將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以及與其相關的上下游企業看作一個整體,以核心企業為依託,以真實貿易為前提,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方式,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的綜合性金融產品和服務。通過觀察目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情況,我們發現其大規模實質推進依然面臨著諸多困擾。
信用多級傳導受阻。受制於企業信譽和傳統金融風控要求,大多數金融機構和核心企業自建的供應鏈金融平台主要還是圍繞核心企業的一級上下游,而真正能面向二級、三級直至N級的上下游企業,並能以核心企業的真實貿易鏈路為信用背書,開展融資業務的少之又少。在現有業務操作下,經常會面臨核心企業或者關鍵企業不主動、不願意配合確權的情況。究其原因,核心企業和N級企業之間往往不存在直接的貿易關系,處於強勢地位的核心企業沒有意願配合;且存在確權頻度高、線下操作煩瑣、擔心商業機密泄露等問題。因而產業鏈條上的中小微企業無法藉助核心企業信用和貿易流信息來解決自身的融資難題,核心企業信用「澆灌」也僅到一級上下游企業。區塊鏈具有的分布式賬本、透明可追溯、智能合約自動化執行等特性,成為解決信用拆解、實現信用多級傳導的技術應用的探索方向。
貿易真實性難以證實。供應鏈金融是以真實的貿易往來為依託開展融資的,然而在實踐過程中,由於缺乏有效的驗證手段和多維度的風控數據來源,導致金融機構難以知曉交易信息的真實性,而人工核驗成本居高不下,造成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信任鴻溝。近年來,企業間串謀、勾兌虛假貿易的騙貸新聞事件也時有發生。因此,解決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成為供應鏈金融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區塊鏈的多方維護同一賬本、自帶時間戳和不可篡改的特性,開始被業內人士嘗試用來構築多維可信數據源,保證交易信息的可驗證。
產業鏈多方信息相互割裂、無法共享。供應鏈金融涉及的環節、企業類型、參與主體等較為復雜多元,供應鏈各參與方的信息數據孤島沒有有效打通,面臨資金流、信息流、商流、貨流難以匹配等問題,未能形成整體產業鏈的協同合作效應,阻礙了供應鏈金融的開展,使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頑疾難以根治。
針對上述供應鏈金融開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國首次在中央政府層面提出了「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服務模式,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要創新供應鏈金融模式,需加快供應鏈金融數字化轉型,將業務開展線上化、數字化,藉助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解決貿易確權、交易真實性等問題,幫助金融機構控制交易風險,構建數字化信任機制。其關鍵在於實現供應鏈金融活動中的信息數據可信、透明、相互核驗和可追溯。
區塊鏈技術已被確定為國家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國家工信部2019年將其定位為新基礎設施,已開始大規模服務於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降本增效。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2019年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落地項目中的佔比達到29%,是同期應用落地項目中佔比最高的,涵蓋了電子憑證、支付清算、保險理賠、徵信、借貸融資等業務場景。根據《中國區塊鏈發展報告(2020)》,預計到2022年,我國區塊鏈核心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相關衍生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百億元。從技術本身來看,根據《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白皮書(2020)》,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組合成一種鏈式數據結構,分布、一致地存儲於各參與方,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是點對點網路、數據加密、分布式數據存儲、共識機制等一系列技術的融合,具備多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高安全性的特徵。作為新型前沿技術,區塊鏈天然適用於多方參與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場景,有極大的稟賦推動供應鏈金融走向產業應用縱深。
面對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所面臨的困擾,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平台對業務開展模式的改變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基礎債權進行確權。由於供應鏈金融融資服務的邏輯是將基於供應鏈而形成的債務債權作為一項金融資產進行對外轉讓進而實現融資,因此需要對基礎債權進行確權,即確認這一基礎債權已經真實產生和確認可能影響基礎債權有效行使的不利因素已被排除。面對核心企業不願配合確權的現實問題,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平台,將債權改造為可自由拆分、可轉讓支付、可融資的區塊鏈數字憑證,可實現應收賬款交易在多級企業間的流通。在保證貿易真實性的情況下,該模式相當於進行了前置確權,金融機構根據區塊鏈數字憑證可以在線上一步操作直接放款,改變了傳統的線下放款模式。
實現信用的多級傳導。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信用,只有信用的多級傳導才能有效依託核心企業的信用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區別於傳統供應鏈金融方式下核心企業的信用只能傳導至一級企業,利用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在平台生成可流轉數字憑證,將貿易產生的債務債權這一底層資產通過區塊鏈生成唯一的數字憑證。其帶有時間戳的塊鏈式結構能保證數字憑證不可篡改,且具有極強的可驗證和可追溯性,可流轉、可拆分,將企業信用變成了工具。數字憑證經過多次拆分流轉,能清晰保留核心企業信用,從而使核心企業信用沿著可信的貿易鏈路傳遞,直至產業鏈末端。例如,一級供應商對核心企業簽發的憑證進行簽收之後,可根據真實貿易背景,將其作為支付手段流轉給上一級供應商,解決了核心企業信用不能向多級供應商傳遞的問題。
確保貿易的真實性。通過對供應鏈相關貿易相關的基礎材料——合同、發票、單證、資金等信息進行完整記錄上鏈,可及時共享各類數據。利用區塊鏈的實名認證、交叉驗證身份准入、鑒證等,可保障數據來源可信;多級加密、簽名驗證等技術特性,可保證數據安全。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通過交叉驗證的手段實現對貿易數據真實性的驗證,可以有效降低減少線下真偽的校驗和風控成本,構建全新的信任機制和高效協同機制,有效支撐供應鏈金融服務覆蓋供應鏈上的多級企業,尤其是處於末端的中小微企業。
隨著技術的普及,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探索方興未艾。例如:浙商銀行於2017年與趣鏈科技合作推出應收賬款鏈平台,平台採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可辦理應收賬款的簽發、承兌、保兌、支付、轉讓、質押、兌付等業務,將應收賬款轉化為電子支付結算和融資工具,盤活了原本流動性較差的應收賬款資產;天津自貿試驗區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可信倉單,集倉單質押、處置、交易、風控鎖價於一體的全國首創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
作為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之一,區塊鏈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構建區塊鏈的初心是賦能產融發展,通過發揮區塊鏈構建數字信任的作用,構建新型組織關系,打造產業鏈金融創新服務範式,積極推動供應鏈金融數字化、智能化、場景化發展,助力打造開放、共享、綠色、高效、可信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真正解決供應鏈金融服務中的多方實際痛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作者系趣鏈科技CEO

❹ 國家對區塊鏈的支持力度大嗎

總的來說,國家對於區塊鏈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包括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全國已有多半省市將區塊鏈寫入 2020 年政府工作報告,除去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甘肅、寧夏、新疆等中西部城市也加入區塊鏈技術研究應用陣營。東部發達城市繼續發揮帶頭作用在技術攻關和應用創新方面持續發力;中西部城市因地制宜,結合新技術加快數字經濟化轉型。今年央行、交通運輸部、國家外匯管理局、廣電總局、司法部、農業農村部等,分別提出了運用區塊鏈技術加快各領域應用發展。其它多省市也不斷出台新政,且大多為區塊鏈專項扶持政策,預計建設更多產業園區,開放更多

❺ 有互聯網司法服務平台嗎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了最新一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易保全旗下產品區塊鏈司法服務平台(渝網信備50011222179454790025號)獲得了備案。

截至目前,易保全旗下4大核心產品均通過了備案審批,涵蓋了區塊鏈司法服務、區塊鏈存證保全、區塊鏈電子簽約、區塊鏈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

從2019年區塊鏈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到2020年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再到2021年區塊鏈被列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數字經濟重點產業,20+省市把區塊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新興技術,熱度和關注度逐步上升,它能幫助企業打破信息孤島,讓數據多跑腿,讓數據存證和交互更安全,為數字新基建發展賦能,推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目前,易保全旗下4款區塊鏈核心產品均通過了國家網信辦的備案審批,易保全區塊鏈資質和技術規范化備受肯定和認可。

保全鏈是易保全通過區塊鏈技術,並結合自主發明專利,聯合公證處、司法鑒定所、仲裁委、法院、版權保護中心等權威機構發起,並對外開放的聯盟區塊鏈。實現電子數據的區塊鏈實時存證和驗證保全,隨時隨地在線溯源查驗,確保全流程可溯源,全數據可核驗,全鏈路可信舉證。

值得一提的是,保全鏈在2019年首批通過了國家網信辦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還入選了2018年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是全國唯一一個區塊鏈入選項目。

君子簽首創「區塊鏈+司法+電子簽約」模式,針對傳統紙質合同易丟失、假合同、蘿卜章等簽署問題,為政府、企業、個人提供從合同發起、簽署到合同管理,從存證保全到司法服務的一站式區塊鏈電子簽約服務,有效地保障合同簽署主體可信、簽署行為有效、結果不可篡改和全程實時存證、司法同步公證,讓企業合同簽署便捷高效、安全可靠。

微版權首創「區塊鏈+司法+知識產權保護」模式,實現知識產權的區塊鏈存證、在線版權登記、在線公證。為攝影、設計、動漫、游戲、律所、報社等行業提供作品確權、侵權監測、侵權分析、網路取證、代理維權等一站式服務,讓每一份作品都值得保護。

仲證寶首創「區塊鏈+互聯網司法」模式,可以為公證處搭建一站式互聯網公證系統,也可以為商事仲裁機構搭建互聯網仲裁系統和為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法律維權服務體系,實現了成熟的全線上司法服務體系。

❻ 區塊鏈技術,通證經濟未來趨勢,兩者有什麼關系

通證在英文中是token的,令牌的意思,首先想到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等名字。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區塊鏈數字貨幣已經慢慢地走入了人們的視野。

區塊鏈目前已經從2.0時代邁向了3.0,自發改委2020年4月正式把區塊鏈列入了新型基礎設施中,將區塊鏈放在了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全國各省市積極布局區塊鏈,多地都將區塊鏈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什麼是區塊鏈?從 科技 層面來看,區塊鏈涉及數學、密碼學、互聯網和計算機編程等很多科學技術問題。從應用視角來看,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資料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這些特點保證了區塊鏈的「誠實」與「透明」,為區塊鏈創造信任奠定基礎。而區塊鏈豐富的應用場景,基本上都基於區塊鏈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多個主體之間的協作信任與一致行動 [7] 。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8] 。

比特幣白皮書英文原版 [4] 其實並未出現 blockchain 一詞,而是使用的 chain of blocks。最早的比特幣白皮書中文翻譯版 [9] 中,將 chain of blocks 翻譯成了區塊鏈。這是「區塊鏈」這一中文詞最早的出現時間。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9年1月10日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 [1] 。

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區塊鏈的安全風險問題被視為當前制約行業 健康 發展的一大短板,頻頻發生的安全事件為業界敲響警鍾。擁抱區塊鏈,需要加快 探索 建立適應區塊鏈技術機制的安全保障體系。

❼ 金融新基建賦能實體經濟



文|葉望春

2020年是新基建大年,除了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的相關布局也緊鑼密鼓展開。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國家統籌安排的新經濟運行必需的基本建設,著眼於高新 科技 在經濟新發展階段的戰略性布局。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新基建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其根本在「新 科技 」。在新基建所含的七大類別建設中,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尤為引人關注,再加上被國家發改委新近納入新基建范疇的區塊鏈,這三大技術構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體系的基石,同時也是被重點應用在金融領域的技術。


只有將 科技 與金融業務融合,解決長期制約金融發展的痼疾,推動普惠金融,精準支持實體經濟,才能將金融新基建的能量持續釋放,本文將通過實踐案例,解答金融新基建的價值。


解決金融行業幾大難題


在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金融 科技 的加碼下,金融服務向線上化、實時化、便捷化、智能化升級,逐步融入實體經濟場景的各個角落。這意味著藉助新基建有望解決傳統金融的諸多難題,更全面、更豐富、更高效、更精準地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新基建助力金融資源無縫融入實體經濟場景,解決部分脫離實體經濟的難題。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然而近年來,隨著製造業成本持續上升,投資回報率下降,金融資源沒有充分流向實體領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掣肘。如何才能將金融資源精準注入實體經濟中?這在傳統金融業中,由於金融和實體兩張皮的情況,較難解決,而金融新基建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困局。


藉助金融 科技 可以搭建面向供應鏈、貿易、電商等各類實體場景平台,鏈接金融機構、生產製造企業、商貿物流網路等實體經濟各交易環節,讓金融服務與實體交易無縫融合對接,將傳統的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置於新型的智慧金融平台,從而確保金融資源可以更好地深入實體經濟的業務場景,精準把控資金走向,確保資金真正支持產業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發展,助力實體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區塊鏈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的信任難。


區塊鏈因其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數據安全性、可信任性,能將相互之間不信任的節點連接在一起,實現信任機制的傳遞。 因此,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保證鏈上企業信息的真實性;通過區塊鏈進行多方信息共享,可以打破由於傳統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中小企業信用自證難問題,讓政府、金融機構、合作夥伴更好認清中小企業信用。通過信用體系的建設,更多誠信經營的優質企業可以脫穎而出,獲得更好的金融服務。


通過整合多方大數據,打破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的數據孤島,構建智能生態圈。


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意願低,關鍵還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數據,難以對其進行全面的風險識別和評判。 而金融新基建通過大數據技術搭建 社會 信用體系,整合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數據,進行海量非結構化數據的儲存和分析,拓寬數據來源和分析基礎,覆蓋更多數據維度。 經過清洗、挖掘和分析治理之後的數據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企業的信用水平,不僅來源廣、治理好,還可以對各方數據進行交叉比對,這是傳統金融手段無法做到的,這大幅度降低了徵信成本,最終可構建低成本 社會 徵信體系。


通過運用人工智慧、雲計算解決線下操作效率低,降低金融運營成本,更好的推進普惠金融服務。


人工智慧是在大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機器學習過程,實現在多領域優化或代替人為操作的功能。長期以來,金融機構由於服務長尾客戶的成本壓力大,投入產出比不高,流程長、效率低,難以為中小企提供定製產品和服務。而藉助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可以實現遠程開戶、無接觸信貸、智能審批、智能客服等,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可以實現機器人智能服務,減少客戶等待的時間,減少金融機構的人工成本,提升 社會 平均效率,從而服務更多的長尾客戶。

多場景賦能實體經濟


在國家密集布局新基建的背景下,金融 科技 需要與 社會 實體經濟的多領域、多場景深度結合,解決 社會 經濟長期以來存在的信用體系建設缺乏、中小企業融資難、貿易融資難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諸多難題,才能推動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下面,通過幾個不同區域的新基建項目,解讀金融新基建如何助力實體經濟。


搭建智慧信用平台,助力 社會 信用體系建設。


當前,有地方政府開始搭建「信用+大數據」監管綜合評價模型,藉助金融 科技 ,完成智慧信用模型構建、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計算及可視化展示等目標,並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優化校驗評價結果,推送至其他政府部門業務系統,支撐各部門運用評價結果,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搭建智慧融資平台,整合多方政務數據,運用智能技術構建中小企業畫像,秒級匹配融資。


目前,運用金融 科技 手段後的某些中小企業融資平台可做到分秒放貸。在技術流程上,首先利用大數據技術,整合稅務、工商、水電煤等政務數據資源,同時運用區塊鏈3D零知識技術,既可對交易參與方的數據隱私進行加密保護,又可在不暴露數據隱私的情況下實現數據共享,成功地將企業運營蹤跡數據化,讓中小企業在融資時可以通過多方數據交叉驗證,變信用自證為他證,增強融資交易中的公平性和真實性,提高了對風險的精準判斷。


再運用人工智慧,對公共數據及倉儲物流、財務業績、產品結構等經營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對中小企業進行多維度畫像,梳理關系網路、搭建標簽體系、量化信用評級。以此為基礎,構建起智能匹配引擎,形成「千企千面」的產品體驗。


在整個貸款流程上,此類平台綜合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通過貸前智能進件、貸中智能審批、貸後智能管理將信貸的全流程都線上化。在貸前進行智能初篩,同時通過OCR、圖像識別技術實現豐富數據留痕;在貸中通過智能插件技術及豐富的數據介面實現一鍵授權數據採集;在貸後通過關聯圖譜、多源信息比對及數字水印等技術核驗信息真實性,實現風控預篩。全部智能化、線上化運營後,欺詐風險得到緩釋,貸款時效甚至可以達到分秒級放貸。


搭建智慧貿易平台,助力貿易流程線上化和無感監管。


在以往的貿易流程中,企業由於信用缺失而面臨通關慢、貸款難,同時監管機構也面臨監管成本高的困擾。目前,有的地區口岸將區塊鏈跨境貿易網路和核心企業、監管機構的核心系統對接,通過源頭數據上鏈的方式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通過區塊鏈內在的技術屬性保證可追溯性和互鏈,從而實現了審單前的數據上鏈以及交叉驗證,審單中的風險識別,並在審單後繼續開展事後稽查與企業信用評分。


這不僅將企業的物流通關信息及時傳遞給金融機構,形成它們的風控抓手,同時還幫助海關監管實現無感監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藉助它,企業可以實現通關材料線上化、通關流程一體化,實時掌握通關信息和審核進度,更好地匹配資金和生產,優化周轉。


搭建智慧區域經濟平台,貫通貿易全流程,助力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正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新的戰略舉措,如何打破區域在政策、信息、物流、資金等方面的各自為政,成為各方關注的問題。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推進的港口物流及貿易便利化區塊鏈平台從三個方面充分利用了金融 科技 :首先,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連接海關、港口、承運人、貨主、貨代、金融機構等相關各方的智慧港口物流平台。其次,平台整合「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實現數字化集成共享。未來,該平台將逐步實現「監管精準化、物流集約化、運行智能化、流程可視化、金融普惠化」的長期願景,大幅提升大灣區貿易通關整體效率與營商環境。


開啟廣闊市場藍海

新基建布局主要蘊含三大方面的機遇:


一是由政府推動的公共智慧平台的建設。 2020年以來,已有25個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及新基建,其中8個地區明確規劃了年內計劃新建5G基站數量,合計超過30萬個。四川、重慶、山西、河北等省市已發布了年度重點項目清單,總投資接近40萬億元。深圳市出台的《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2025年)》中提到,將超前部署信息基礎設施,主要建設五張通信網路、四類算力設施、三大數字技術設施。


二是新基建將帶動 科技 行業的高速增長。 在新基建帶動下,企業爭相投入巨資進行 科技 研發,這不僅為新基建帶來充沛的資金和技術,同樣會帶動 科技 產業的高速發展。


以5G、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在中短期內創造大量投資機會、提升發展動能,而且能加速智能經濟的落地和智能 社會 的到來。根據中研普華《2020-2025年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2025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預測將達到2385億元。中國作為區塊鏈新興市場,預計2023年市場支出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2018年我國區塊鏈總支出為1.6億美元。


三是新基建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蘊藏著巨大的市場。 科技 的重要價值是與傳統產業結合,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以金融 科技 為例,2019年報顯示六家國有大行 科技 投入總和超700億元,其中,中行、農行、工行、建行四家大行投入資金已超100億元。而據奧維咨詢估計,中國金融機構2018年總計投入1522億元人民幣用於 科技 開支,這一數字將以21.4%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2023年將達到4008億元人民幣。


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抓手來推動經濟發展。在當前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當口,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六穩」不能再通過簡單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而是需要發揮 科技 的力量,以政府新基建帶動 科技 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帶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從而推動中國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其中金融 科技 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❽ 2021年我國大數據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我國大數據產業開始已進入深化階段

中國大數據產業從萌芽到如今漸成體系,已走過將近10個年頭。「十四五」開局之年,大數據產業也進入了集成創新、深度應用的新階段。大數據在醫療、工業、交通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技術加快創新突破,大數據融合應用重點從虛擬經濟轉變為實體經濟;大數據底層技術方面,信息安全、模式識別、語言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高性能計算等加快突破,大數據技術領域逐漸補齊短板,並進一步強化長板。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銀川率先將區塊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比特幣轉賬遲遲不到賬 瀏覽:588
為什麼只有比特幣 瀏覽:625
國內比特幣可以交易嗎 瀏覽:742
BTC錢包的URL是什麼 瀏覽:652
以太坊的REG 瀏覽:367
BW礦池打不開 瀏覽:512
虛擬貨幣為什麼只能用美元買 瀏覽:242
虛擬小貨幣 瀏覽:479
比特幣掙錢要交稅么 瀏覽:930
網上有沒辦法獲取比特幣密 瀏覽:260
比特幣場外轉賬記錄 瀏覽:413
比特幣於2020年1月1日被正名 瀏覽:301
螞蟻礦池antpool正規嗎 瀏覽:388
虛擬貨幣賺錢多嗎 瀏覽:92
日本btc線下交易 瀏覽:446
比特幣通過什麼記錄 瀏覽:424
精通比特幣有中文版嗎 瀏覽:311
gtx970礦卡算力 瀏覽:673
快捷支付購買比特幣 瀏覽:420
可以公開btc地址嗎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