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火爆的區塊鏈培訓班究竟是哪些人在教
報名交100元預存費用,完成全部課程可以返還;
線下面授輔導課,4天串講,每人7800元;
3天2夜,每人88888元;
......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也許真正能回答上這個問題的人寥寥無幾。正是由於「區塊鏈」天生自帶神秘感,使得許多人為了獲得知識而迫切地付費想乘上這班通往「未來」的列車。
因此,五花八門的區塊鏈培訓也十分火爆,「掃碼進群聽課」等各類信息充斥著朋友圈,難辨優劣。其培訓費用更是參差不齊:100元、300元、7000元甚至近10萬元......
區塊鏈培訓太火爆
我經常在交友資料上編造身份,進口燈飾批發商、城市景觀設計師、精品煙酒店老闆、農業貸款業務員。現在,我終於成了區塊鏈培訓班專家。
▲圖片來源:某招聘網站截圖
並且,據報道,近日北京一則區塊鏈招聘廣告刷爆朋友圈,要求應聘者對區塊鏈技術和密碼學有深入研究,給出的年薪不低於500萬元人民幣,並且上不封頂。
「這確實是區塊鏈人才招聘現狀。但就算這樣也挖不到人,因為符合條件的人難找。」獵聘平台「獵頭」呂生表示。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宋沫飛表示:「從開發經驗上來說,國內區塊鏈產業的興起集中於最近兩三年,人才市場上具有長期區塊鏈開發工作經驗的人少之又少。」他認為,過高的薪水難免會吸引一些投機分子,但薪水的提高並沒有帶來應聘門檻的提高,甚至部分招聘人員對區塊鏈技術也只是一知半解,這對於區塊鏈人才的招聘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獵聘網首席數據官單藝看來,區塊鏈的核心是一種基於互聯網分布式信任系統的社會關系和商業模式的改變,而這種改變以去中心化為典型特徵。「區塊鏈的未來發展仍然有很多不確定性,目前存在明顯的泡沫,很多區塊鏈項目不靠譜。」他說。
Ⅱ 區塊鏈培訓機構有哪些
目前區塊鏈培訓機構不在少數,包括黑馬程序員、孔壹學院、深創學院、巨推學院、51CTO等,培訓費用也從幾百元至幾萬元不等。
總體來看,線上學習雖然價格便宜,時間靈活,但線上課程較為適合通識類的知識,並不是區塊鏈培訓的主力軍。
像這種技術性和操作性較強的課程通常都線下學習更佔有優勢,但對於零基礎的小白來說,幾個月的時間掌握一門編程語言已是難事,更別說可以實踐綜合性區塊鏈技術了。
與傳統的線下數月的培訓時長相比,一些短期訓練班、訓練營則顯得更加「夢幻」。它們一般都擁有豪華的講師團隊,培訓時間在一周到六周不等,學費均在20000元以上,主打高端培訓,以某學院為例:
該學院號稱專注區塊鏈技術研發與區塊鏈技術教育,致力於打造成為區塊鏈技術開發第一學習平台。學院研發實力雄厚,擁有多項目區塊鏈領域的發明專利。
教學團隊由清華大學、牛津大學、芝加哥大學、中科院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及專家組成,並長期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究、軟體開發等工作。
某學院課程安排
如此的高效學習,讓人不得不感嘆,果然是由知名高校博士及專家組成的教師團隊,可以在短短不超過150個小時的時間內讓學員掌握區塊鏈相關技術。
Ⅲ 北大青鳥設計培訓:分布式與區塊鏈之間的關系分析
關於區塊鏈技術的探討我們在前幾期的文章中已經說過很多次了,而且也給大家介紹了使用哪些編程開發語言來實現對區塊鏈技術的具現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從分布式的角度來分析理解區塊鏈的構造。
區塊鏈是源於比特幣中的底層技術,用於實現一個無中心的點對點現金系統,因為沒有中心機構的參與,比特幣以區塊鏈的形式來組織交易數據,防止「雙花」,達成交易共識。
傳統意義上的數字資產,比如游戲幣,是以集中式的方式管理的,僅能在單個系統中流轉,由某個中心化機構負責協調,通常以資料庫的方式來存儲。
宏觀上看,區塊鏈和資料庫一樣,都是用來保存數據,只是數據存取的形式有所不同。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異地多活的分布式資料庫。
異地多活的提出,原本是為了在解決系統的容災問題,多年來也一直是分布式資料庫領域在探索的方向,但鮮有成效,因為異地多活需要解決數據沖突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不好解決。
然而誕生於比特幣的區塊鏈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實現了全球大的異地多活資料庫,它完全開放,沒有邊界,支持上萬節點並可隨機的加入和退出。
在區塊鏈中數據沖突問題就更加突出了,區塊鏈里每個節點是完全對等的多活架構,上萬個節點要達成一致,數據以誰為准呢?比特幣採用的方式是POW,大家來算一個謎題,誰先算出來,就擁有記賬權,在這個周期,就以他所記的賬為准,下一個周期大家重新計算。
爭奪記賬權的節點決定將哪些交易打包進區塊,並將區塊同步給其他節點,其他節點仍然需要基於本地數據對區塊中的交易做驗證,並不像資料庫的主從節點間那樣無條件接受,這就是區塊鏈里的共識演算法。
POW雖然消耗大量算力,好處是在爭奪記賬權的過程中POW只要在自身節點中計算hash,不需要經過網路投票來選舉,網路通信的代價小,適合大規模節點之間共識。
岳陽電腦培訓http://www.kmbdqn.cn/認為POW是目前公有鏈里完備簡單粗暴做法,經得起考驗,但問題是效率太低。
所以後面發展出了PoS、DPoS,誰擁有資產多,誰就擁有記賬權,或者大家投票,但這樣又引入了經濟學方面的問題,比如所謂的賄選的問題,這就不太好控制了。
在傳統分布式資料庫里,不叫共識演算法,而叫一致性演算法,本質上也是一回事。
但分布式資料庫里一般節點數都很少,而且網路是可信的,通常節點都是安全可靠的,我們基本上可以相信每一個節點,即使它出現故障,不給應答,但絕對不會給出假應答。
所以在傳統公司分布式數據里,都用Raft或Paxos協議去做這種一致性演算法。
Ⅳ 北大青鳥設計培訓:區塊鏈編程開發技術都有哪些基本概念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關於區塊鏈技術的開發應用也被提上了日程,今天java課程http://www.kmbdqn.cn/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區塊鏈的編程開發技術都有哪些基本概念需要掌握。
1.區塊鏈技術鏈式數據結構,每個區塊的頭部都保存著指向上一個節枯飢點的哈希值,依次相連。
基於P2P網路,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維護和更新數據,來保證數據的"不可篡改"。
利用密碼學原理,來保證數據傳輸、訪問的安全。
自動化腳本(智能合約)來可編沒蠢返程和操作數據。
本質檔螞是去中心化的資料庫,終要解決的是互聯網傳輸中的信任問題。
2.去中心化整個網路由每個節點共同參與,共同維護,不依賴中央處理節點,每個節點都是中心。
數據的存儲與更新是分布式的,不需要中介與信任結構背書。
3.私有鏈、公有鏈與聯盟鏈私有鏈:參與節點的資格有限且可控、讀取與寫入受限。
弱中心化,解決"隊友"(機構內)間的信任問題。
公有鏈: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讀取鏈上的數據、參與交易。
完全去中心化的,鏈上數據不受任何人或機構篡改。
通過獎勵代幣機制來鼓勵參與者競爭記賬權。
解決"人類"(所有人)不可信問題。
聯盟鏈:由多個機構間共同參與、維護、管理,鏈上數據只允許系統內的機構讀寫、交易。
部分去中心化,每個機構運行一個或多個節點。
解決"組織"(機構間)不可信問題。
Ⅳ 北大青鳥設計培訓:組成區塊鏈基礎運算功能的組織架構內容
隨著互聯網的都不發展,消費者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虛擬貨幣的認知程度也在不斷的提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區塊鏈技術的基礎運算方法都有哪些結構構成的。
下面java課程http://www.kmbdqn.cn/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吧。
構成計算技術的基本元素是存儲、處理和通信。
大型主機、PC、移動設備和雲服務都以各自的方式展現這些元素。
各個元素之內還有專門的構件塊來分配資源。
本文聚焦於區塊鏈的大框架:介紹區塊鏈中各個計算元素的模塊以及各個模塊的一些實現案例,偏向概論而非詳解。
區塊鏈的組成模塊以下是去中心化技術中各個計算元素的構件塊:存儲:代幣存儲、資料庫、文件系統/blob處理:有狀態的業務邏輯、無狀態的業務邏輯、高性能計算通信:數據、價值和狀態的連接網路存儲作為基本計算元素,存儲部分包含了以下構件塊。
代幣存儲。
代幣是價值的存儲媒介(例如資產、證券等),價值可以是比特幣、航空里程或是數字作品的版權。
代幣存儲系統的主要作用是發放和傳輸代幣(有多種變體),同時防止多重支付之類的事件發生。
比特幣和Zcash是兩大「純凈」的、只關注代幣本身的系統。
以太坊則開始將代幣用於各種服務,以實現其充當全球計算中心的理想。
這些例子中代幣被用作運營整個網路架構的內部激勵。
還有些代幣不是網路用來推動自身運行的內部工具,而是用做更高級別網路的激勵,但乎芹首它們的代幣實際上是存儲在底層架構中的。
一個例子是像Golem這樣的ERC20代幣,運行在以太坊網路層上。
另一個例子是Envoke的IP授權代幣,運行在IPDB網路層上。
資料庫。
資料庫專門用來存儲結構化的元數據,例如數據表(關系型資料庫)、文檔存儲(例如JSON)、鍵值存儲、時間序列或圖資料庫。
資料庫可以使用SQL這樣的查詢快速檢索數據。
傳統的分布式(但中心化)資料庫如MongoDB和Cassandra通常會存儲數百TB甚至PB級的數據,性能可達到每秒百萬次寫入。
SQL這樣的查詢語言是很強大的,因為它將實現與規范區分開來,這樣就不會綁定在某個具體的應用上。
SQL已經作為標准應用了數十年,所以同一個資料庫系統可以用在很多不同的行業中。
換言之,要在比特幣之外討論一般性,不一定要拿圖靈完備性說事。
你只需要一個資料庫就夠了,這樣既簡潔又方便擴展。
有些時候圖靈完備也是很有用的,我們將在「去中心化處理」一節具體討論。
BigchainDB是去中心化的資料庫軟體歲數,是專門的文檔存儲系統。
它基於MongoDB(或RethinkDB),繼承了後者的查詢和擴展邏輯。
但它也具備了區塊鏈的特徵,諸如去中心化控制、防篡改和代幣支持。
IPDB是BigchainDB的一個受監管的公開實例。
在區塊鏈領域,也可以說IOTA是一個時間序列資料庫。
文件系統/blob數據存儲。
這些系統以目錄和文件的層級結構來存儲大文件(電影、音樂、大數據集)。
IPFS和Tahoe-LAFS是去中心化的文件系統,包含去中心化或中心化的blob存儲。
FileCoin、Storj、Sia和Tieron是去中心化的blob存儲系統,古老而出色的BitTorrent也是如此,雖然後者使用的是p2p體系而非代幣。
以太坊Swarm、Dat、Swarm-JS基本上都支持上述兩種方式。
數據市場。
這種系統將數據所有者(比如企業)與數據使用者(比如AI創業公司)連接在一起。
它們位於資料庫與文件系統的上層,但依舊是核心架構,因為數不清的需要數據的應用(例如AI)都依賴這類服務。
Ocean就是協議和網路的一個例子,可以基於它創建數據市場。
還有一些特定應用的數據市場:EnigmaCatalyst用於加密市場,Datum用於私人數據,DataBrokerDAO則用於物聯網數據流。
處理接下來討論處理這個基本計算元素。
「智能合約」系統,通常指的是以去中心化形式處理數據的系統[3]。
它其實有兩個屬性完全不同的子集:無狀態(組合式)業務邏輯和有狀態(順序式)業務邏輯。
無狀態和有狀態在復雜首瞎性、可驗證性等方面差異巨大。
三種去中心化的處理模塊是高性能計算(HPC)。
無狀態(組合式)業務邏輯。
這是一種任意邏輯,不在內部保留狀態。
用電子工程術語來說,它可以理解為組合式數字邏輯電路。
這一邏輯可以表現為真值表、邏輯示意圖、或者帶條件語句的代碼(if/then、and、or、not等判斷的組合)。
因為它們沒有狀態,很容易驗證大型無狀態智能合約,從而創建大型可驗證的安全系統。
N個輸入和一個輸出需要O(2^N)個計算來驗證。
跨賬本協議(ILP)包含crypto-conditions(CC)協議,以便清楚地標出組合電路。
CC很好理解,因為它通過IETF成為了互聯網標准,而ILP則在各種中心和去中心化的支付網路(例如超過75家銀行使用的瑞波)中廣泛應用。
CC有很多獨立實現的版本,包括JavaScript、Python、Java等。
BigchainDB、瑞波等系統也用CC,用以支持組合式業務邏輯/智能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