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浙商銀行:總資產站上兩萬億,增長新動能在哪裡
浙商銀行三季報日前出爐。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該行總資產2.05萬億元,首破兩萬億大關。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16萬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14.01%和12.85%;總負債1.92萬億元,吸收存款余額1.36萬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14.94%和19.24%。1-9月,實現營業收入352.39億元,同比增長2.43%,其中利息凈收入269.79億元,同比增長9.28%;歸屬於本行股東的凈利潤101.44億元,同比下降9.74%。
隨著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國內經濟延續恢復增長態勢,該行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和不良資產核銷處置。截至9月末,浙商銀行不良貸款率1.44%,撥備覆蓋率196.22%,資本充足率12.97%,流動性覆蓋率110.93%,流動性情況平穩充裕。各項監管指標全面達標。
跨越兩萬億的增長新動能
縱觀近年業績報表,浙商銀行的高成長性有目共睹。2014-2019 年間該行撥備前利潤復合年均增長率為 24.4%,超出股份行、上市銀行平均水平。其中今年上半年撥備前利潤(PPOP)同比增長 16.8%,同期股份行、上市銀行平均增長分別為11.1%、6.8%。公司2014-2019 年維持凈利潤CAGR 為 20.5%,同樣高於股份行、上市銀行平均。
不過相較於目前的經營表現,市場或許更關注,如今總資產規模已邁過兩萬億大關,該行繼續穩健增長的新動能在哪裡?
市場公開資料顯示,浙商銀行正依託平台化服務戰略,構建良好生態圈。2014 年以來,浙商銀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從企業資產負債表著手,圍繞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兩大核心需求,持續創新服務模式,幫助企業盤活自身和供應鏈上資產和資源,減少對外融資,降杠桿、降成本、增效益。
平台化服務戰略對應浙商銀行的對公業務「 3+2」平台,即3 個主要互聯網大數據服務平台——「池化融資」「易企銀」「應收款鏈」三大平台,以及對接外部場景的應用場景平台(包括訂單通、倉單通、分銷通等)和提高資產流動性的場外交易平台。截至2020年9月末,三大平台已服務客戶5.72萬戶,占該行公司客戶比例超過 40%,融資余額達6,427.53億元,同比增長42%。平台化業務融資余額占公司表內外資產比例約 50%。
平台化服務戰略成效初顯
在浙商銀行的三大平台中,池化融資平台通過將企業承兌匯票、應收款、信用證等沉澱資產「入池」,形成融資額度,以此盤活存量資源,減少對外融資總額和實際佔用天數,解決企業資產與負債的品種、期限錯配等問題,降低融資成本。
應收款鏈平台則通過區塊鏈技術保障真實交易信息,將沉澱應收賬款轉換為安全、便捷的電子支付結算和融資工具,實現交易流通,幫助供應鏈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減少外部融資、降低融資成本。通過供應鏈核心企業自建商圈,上下游企業加入成為平台用戶,由此可實現批量化獲客。
而易企銀平台則整合了平台用戶的供應鏈資源和集團資源,實現集團內部的資源餘缺調劑、供應鏈上下遊客戶融資等金融業務;可帶來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增強浙商銀行負債能力。
市場分析顯示,以上述三大平台為主要構成的平台化服務戰略有望解決公司盈利能力痛點。該行相對較低的資產收益率(ROA)主要源自較高的負債成本、較低的手續費收入和較高的信用成本支出。隨著平台化服務戰略的深入實施,這些指標均有望逐步改善。
一方面,浙商銀行可依託平台化服務戰略構建產業鏈生態圈,實現批量獲客。平台化業務幫助企業解決流動性融資難點,盤活沉澱資產,統籌整合集團內部、產業鏈資源,有效降低企業杠桿率與融資成本。高效的融資需求解決方案吸引大量企業入駐, 從 2018 年末至 2020 年 7月,平台融資余額累計增長 65.7%,客戶數累計增長 74.6%。主賬戶數量和客戶粘性提升將逐步提升公司負債能力,降低負債成本。
另一方面,平台化業務的不良率顯著低於普通貸款。平台化模式激勵核心企業主動納入可靠的上下游企業,更高頻和更多維度的信息交互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相關信用風險。該行今年上半年新增不良中平台化業務佔比低於1%。
「預計平台化業務對公融資余額和客戶數在未來兩年可維持20%以上的年化高增速,平台化貢獻表內貸款比例逐步上升,提升整體授信質量,驅動營收增長。從長期來看,豐富的金融服務可有效拓展非息收入來源,不斷提升存量客戶粘性,負債能力也有望進一步提升。」前述研報指出,隨著浙商銀行平台化業務不斷增長和風險控制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深耕平台化服務戰略的成效或將漸次顯現。
㈡ 銀行為何如此鍾情區塊鏈
銀行競逐區塊鏈 諸多難題待解
作為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是區塊鏈領域最踴躍的探路者。近年來,國內外多家銀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信貸、清算等領域。區塊鏈獨特的信任機制,被銀行視作創新風險管理、簡化交易流程的關鍵技術突破。不過,作為新興技術,區塊鏈生態仍在建立過程之中,應用十分有限,諸多難題仍有待在發展中逐步解決。
「目前區塊鏈不能跑高頻、並發的交易,網速、算力無法支撐。比如支付領域,如果是網購,還是可以實現的;如果是期貨高頻交易,就做不了。」黃震說。
姜鵬說,在設計區塊鏈的體系之初,中信銀行仔細論證了適合使用區塊鏈的業務環節。
「從全球的經驗看,目前還不適合用區塊鏈去做大而復雜的體系建設,不要試圖用區塊鏈解決所有問題,而是重點解決核心問題。做太復雜的系統耗費時間,技術發展那麼快,沒做完舊的系統就面臨新技術的迭代了。」姜鵬說。
「只解決核心問題」的思路,確保了區塊鏈上線後,中信銀行各支行相關業務操作無需流程改造,就可以實現業務升級。
范斌坦言,銀行全面應用區塊鏈還需要時間,IBM對於區塊鏈開源社區的投入將會繼續下去,一方面是為了培育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爭奪區塊鏈平台的制高點。隨著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快速迭代,金融機構使用這項新技術的場景仍然有諸多想像空間。
內容來源於新華網
㈢ 商業銀行發展區塊鏈的動因
商業銀行發展區塊鏈的動因:
1、區塊鏈概念的火爆;
2、傳統大中型銀行紛紛試水區塊鏈技術;
3、區塊鏈技術對銀行有巨大的潛在作用;
4、銀行自身轉型發展的需求;
5、銀行管理層支持使用區塊鏈技術。商業銀行(Commercial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㈣ 區塊鏈的技術怎麼應用在銀行國際結算中
現階段銀行在國際業務中主要提供匯款、托收和信用證三種結算方式。存在信用和匯率風險、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此外,銀行大多利用自有信用來干預國際結算,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或有負債,降低其資產負債表的質量。銀行應積極推進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國際結算業務業務創新,構建國際結算業務新體系,提供安全、穩定、低成本、高效的國際結算業務。
㈤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對銀行業有什麼影響
區塊鏈是一種可以完全改變金融系統底層設計的技術,因為可以實現所有市場參與人對市場中所有資產的所有權與交易記錄的無差別記錄,所以可以完全消滅掉清算和託管這些在交易前中後進行所有權確認的中間環節;另外,區塊鏈作為一種電子信息記錄,可以結合計算機演算法實現交易的自動化,即智能合約。區塊鏈結合其他金融技術有許多衍生應用,每種均可以將一類市場中介替代。區塊鏈之於金融服務,如同TCP/IP之於互聯網:一旦底層標准得到認可與普及,類似比特幣和R3的具體應用將會出現在金融服務的每個角落裡。比特幣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進行查詢記錄了,比如我自己在Haobtc注冊了賬號,然後轉幣出去,我就需要到賬戶內的區塊瀏覽器那邊查詢或者到BTC那邊的區塊瀏覽器去查詢狀態,這樣區塊鏈的技術就幫我解決了日常中轉幣查詢的問題。
㈥ 區塊鏈技術是怎麼應用於銀行業的
區塊鏈技術最大的特徵就是去中心化, 而這一特徵將為銀行業降低大量成本。
首先,去中心化意味著銀行體系之間建立信任機制不再需要中介,節約了中介的費用。
其次,數字貨幣的發展將可能實現銀行實時的數字化交易。例如,在票據交易中,一直以來銀行的票據交易都要依靠第三方實現有價憑證的傳遞,即使是電子票據的交易,也需要通過央行 ECDS 系統的信息進行交互認證。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價值的傳遞,不再需要中心化的系統進行控制,這不僅僅加快了票據傳遞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流程方面的減少自然會降低銀行對於人員的需求量,節約了銀行的人工成本。
最後,在清算、結算方面也會有所影響。 銀行的清算、結算業務一直以來都是由中央結算來完成的,效率較低。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結算將大幅度提高銀行的效率。
區塊鏈技術在銀行的跨境支付業務中也發揮著較大的作用。在全球化貿易高度發達的今天,跨境支付越來越頻繁,銀行在跨境貿易中往往充當著第三方服務的職能,例如進行電子轉賬、資產託管等。但跨境支付一般需要耗時 2 天左右才能到賬,效率很低,也降低了在途資金的利用率。而在區塊鏈技術中,跨境支付的雙方可以通過點到點的方式完成,實現全天候支付、實時到賬、從而加快了清算、結算的速度,進而提高銀行處理業務的效率。
區塊鏈技術的另一特徵就是去風險化,銀行可以建立自己的區塊鏈,這樣就能保證銀行客戶的交易信息和交易記錄是真實有效的, 是不會被任意篡改的,銀行可以有效地辨別客戶的信息,了解客戶的各方面情況,識別客戶的異常交易,防止被客戶所欺騙,從而降低銀行的監管成本。
㈦ 供應鏈金融的科技變革
供應鏈金融的科技變革
對於金融既要助實體又要防風險,供應鏈金融則需要防範中小企業融資難所產生的金融風險。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供應鏈金融的科技變革,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金融科技對供應鏈金融的變革
金融既要助實體又要防風險,供應鏈金融則需要防範中小企業融資難所產生的金融風險。金融科技改變供應鏈金融在於3個本質層面:
交易徵信解決中小企業評價問題;大數據解決核心企業與貿易夥伴的關系,供應鏈金融的開放性問題;區塊鏈解決鏈式信任關系。
1) 交易徵信與自動貸後解決貿易真實性、自償性和中小企業評價問題。
文瀝金融科技對於供應鏈金融的提升主要是基於交易數據的徵信以及自動貸後。能夠把原來單純依託靜態的、事後的,有可能會人為加工過的財報類的數據,延伸到交易數據層面。以前的財報基本就是平面上的一個點,現在拿到的則是一個立體的數據,這樣就可以從更多的維度去觀察和分析,造假的難度和人為加工的難度非常大。真正解決人工確權、貿易真實性和自償性問題。
通常來講,數據經過脫敏的處理,對企業數據相關敏感性是在企業自願的情況下脫敏化處理之後再到中心端,中心端基於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在本質化效率提升的數據基礎之上,結合行內數據、其他外源數據,再把模型分析做好,就能夠真正做到量化授信,分級預警,在這當中不止有實時監控,甚至在模型裡面還有一些預測性的指標,幫助金融機構更早、更及時性地解決相關問題。
2) 大數據: 解決核心企業與貿易夥伴的關系,供應鏈金融的開放性問題。
供應鏈金融首先解決的是以核心企業為依託的上下游問題,但本質上供應鏈金融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的問題。在很多傳統的`解決方案中,僅僅依賴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配合和數據,而核心企業往往只掌握部分交互類的數據如下游預付渠道融資中的客戶訂貨數據。
新的金融科技發展採用交易網關數據工具部署在中小企業,可以智能適配到中小企業進銷存ERP的系統,或從雲端獲取額外的交叉數據。真正建立基於授信主體的全方位數據才能真正掌握,結合行業大數據,擺脫以往占核心企業額度,要求核心企業硬性擔保等問題,才能真正發展依託中小企業的更開放的行業性供應鏈金融體系。
3) 區塊鏈: 解決與鏈式非信任關系問題。
區塊鏈所解決的都是一個核心的問題,即信任問題,來自多方的數據,比如供應鏈金融的貨押業務,就會涉及金融機構、企業、倉儲、服務提供方、倉儲監管方等五方,包括企業那邊可能還有買方和賣方,在這當中獲取數據和數據之間的來回確認相對會比較麻煩,由於他們各自都有信息記錄的方式,所以五方一起去對賬非常繁瑣。
產業之間本身也有上下游的關系,比如原材料和化工,和日化品的品牌商、汽車的主機廠和汽車零配件的產業就是一個上下游,這也會有相關的縱向的協同。更好的方式是大家各自都往區塊鏈記載分布式的賬本,大家最終又有一個能夠達成的共識,所以,區塊鏈解決的就是供應鏈金融在非信任的體制下怎麼達成一個信任關系。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因為存在著核心企業溝通,操作成本高昂,貸後管理復雜等等一系列問題,結果就是花費很大精力卻無法產生合理收益,金融科技的發展將真正改變傳統供應鏈金融,不只是簡單在線化,而是通過交易徵信、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技術推動供應鏈金融更加自動化和智能化,為實體經濟創造更大價值。
供應鏈金融是企業模式的發展和未來
如果深刻理解供應鏈金融,它其實代表的是現代企業的發展模式。從企業本身來看,將企業經營B2B類比B2C網上購物,可以直接放購物車、下訂單、在線支付,如果想優化一部分自己的現金流,還可以用白條,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就是交易、支付、融資完整融合在了一起。
現在企業的發展也是在做貿易層、支付結算層和信貸融資層等不同層次的交易,所以它是代表企業發展的一個途徑,現在企業的發展就是要做到多層面的融合來優化整體的運營效率。
再從銀行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銀行對公業務,大家普遍強調和認可的趨勢就是交易銀行,以現金管理和貿易融資為兩大核心基礎,它的目標是把這兩個服務深度融合,同時和企業的交易行為深度融合在一起。
企業端在推進交易、支付結算、融資這三個層面當中的兩個服務空間就是銀行的現金管理和貿易融資服務空間,它幾乎就代表了現在企業和現代銀行對公業務的發展途徑。所以,供應鏈金融幾乎代表了一個趨勢和將來。
;㈧ 區塊鏈應用先行先試 浙商銀行「極簡報銷」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疫情發生以來,企業經營普遍受到嚴重影響,而在特殊時期,企業需要想盡辦法「勒緊褲腰帶」,其中利用技術降本增效是明智選擇。
浙商銀行緊跟新發展格局,對外輸出技術,提升內部管理效率,與企業共克時艱。其自主研發的一款基於SaaS的費控軟體——極簡報銷,就充分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在數據保密和共享方面的優勢,實現了多維度簡化報銷流程,可減少企業約20%的財務報銷工作,縮短30%的報銷周期,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眾所周知,區塊鏈技術是近年來最具前景的技術之一,這種共享的分布式資料庫技術,主要應用在金融、公共服務、信息安全、物聯網、供應鏈等領域,通過智能合約,達到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點對點交易提升效率的目的。疫情期間,逐步落地的區塊鏈應用,已經在過去實踐 探索 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滲透到企業和個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舉例來說,浙商銀行自主研發了一款基於SaaS的費控軟體——極簡報銷,在支付方面率先嘗試了區塊鏈技術,成功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在數據保密和共享方面的優勢。
具體來看,極簡報銷的報銷業務通過單據提交、審批,自動生成支付清單,並將生成的待支付清單數據登記到區塊鏈平台。區塊鏈平台通過數字簽名、加密演算法以及共識機制等技術保證待支付數據的可靠性、安全性、不可篡改性。同時客戶可直接從區塊鏈平台獲取待支付清單數據,以數據簽名的方式存儲到銀企直連系統支付,實現銀企之間支付清單數據共享。
不僅如此,基於區塊鏈技術,極簡報銷後續還可以將銀行、企業、航空公司、餐飲企業等構建商旅聯盟鏈,通過區塊鏈分布式賬本特點,實現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數據共享,在更大程度上簡化報銷流程,最終達到幫助客戶提升費用管理能力,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
企業在費用管理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流程不通暢、線下操作繁瑣等問題。而極簡報銷可以讓員工、財務人員和企業三方均享受到高效與便捷。其有多個功能亮點,且聽我一一道來:
對員工來說,出差、用車、采購、用餐時,再也不用為墊款、開票、報銷所困擾。極簡報銷創造性地開啟了「員工不墊款、不開票、不報銷,企業一個賬戶、一張發票、一次支付」的模式。且建立了報銷信用體系,在信用體系下,信用分越高,審批時效越短,報銷款項到賬越快。
對財務人員來說,極簡報銷也最大程度為財務人員提供了工作便利。可以說,全員掃描、發票自動查驗功能是員工與財務的最愛。其中,全員掃描支持員工報銷環節直接上傳發票等附件,這樣企業便無需設置專門的掃描人員或購置掃描設備,電子材料的存儲、調閱省心又便捷。同時,系統自動查驗,財務人員再也不用為發票真偽發愁了。
對企業來說,極簡報銷是一個「數據倉庫」,能夠為管理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作為企業費用數據的大集合,極簡報銷擁有海量數據,可生成多維度費用分析報表、提前預定統計報表、進項稅核算明細報表、員工往來款報表等,真正幫助企業管理決策。
開放銀行逐漸成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方向。浙商銀行近年來積極推進平台化服務戰略,打造「 科技 +金融+行業+客戶」的綜合服務平台,內部管理技術也逐步對外輸出。
據了解,極簡報銷作為浙商銀行為戰略客戶提供的免費費控產品,已經擁有數十萬計個人用戶,客戶覆蓋製造業、服務業、商貿企業、金融業、建築業、互聯網、醫院等多個行業,使用的企業有上市公司、央企、城商行等大中小型的眾多企業。
從客戶反饋來看,極簡報銷的使用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以某城商行為例,原本紙質化的申請模式、不固定的商旅預定渠道、線下流轉的審批流程都在極簡報銷里通過自動化技術得以多方位提升,為企業減少了20%以上的報銷工作,縮短了30%的報銷周期,員工滿意度大幅提升。而系統的預算管理模塊,支持多維度設置,管控企業預算,自動生成賬務,各類報表管理為財務人員和管理者提供了更多決策信息。
再如某上市公司,被紙質審批、發票查驗、手工做賬等繁瑣事項困擾,極簡報銷通過線上移動審批、發票自動查驗、系統自動生成賬務等功能,極大地提升了領導的審批效率,系統的自動化和流程再造減輕了基礎財務工作約40%左右的工作量。財務還可以通過數據報表方式向領導匯報部門費用開支、報銷發票異常等事項。( 金聞 )
㈨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對銀行業有什麼影響
銀行需要解決信息不對稱性、手續繁雜、資產數字化的問題,而通過對區塊鏈的改造能有望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