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區塊鏈中的不可能三角是什麼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指的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可擴展性(Scability)、安全性(Security)這三項要求無法同時滿足,必須有所取捨。比如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程度與安全性非常高,但是它的性能(也就是所謂的可擴展性)很低,經常網路擁堵,交易者不得不支付更多的手續費。再比如明星項目EOS,號稱百萬級TPS,性能遠高於比特幣。但EOS為了達到高性能犧牲了去中心化程度,只有21個超級節點,也因此被人質疑權利過於集中,不利於網路安全性。以上是兩個不可能三角的典型例子,該說法最早源於長鋏的文章《不可能三角形:安全,環保,去中心化》。
B.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內容是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指的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可擴展性(Scability)、安全性(Security)這三項要求無法同時滿足,必須有所取捨。
拓展資料:
一、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 ,闡述了基於P2P網路技術、加密技術、時間戳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構架理念,這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兩個月後理論步入實踐,2009年1月3日第一個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誕生。幾天後2009年1月9日出現序號為1的區塊,並與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相連接形成了鏈,標志著區塊鏈的誕生。
二、概念定義
狹義區塊鏈是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廣義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編程和操作數據的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三、特徵
1.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不依賴額外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或硬體設施,沒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體的區塊鏈本身,通過分布式核算和存儲,各個節點實現了信息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徵 。
2.開放性。區塊鏈技術基礎是開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3.獨立性。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類似比特幣採用的哈希演算法等各種數學演算法),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
4.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數據節點的51%,就無法肆意操控修改網路數據,這使區塊鏈本身變得相對安全,避免了主觀人為的數據變更。
5.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規范要求,單從技術上來講,各區塊節點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開或驗證,信息傳遞可以匿名進行。
C. 2022年區塊鏈領域的四大看點|界面預言家⑯
區塊鏈領域有一個關於「不可能三角」的核心命題,分別是安全性、性能和去中心化程度。這個命題是區塊鏈技術演進的根本,不管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亦或是大力發展的聯盟鏈,本質上都是在以上三要素之間作出取捨。
隨著以太坊在區塊鏈開發者之間核心地位的確定,性能逐漸成為其發展的瓶頸,所以在可見的2022年,關於性能上和效率的提升將是一個長期且關鍵的問題。
基於以太坊生態,要在「不可能三角」的限定內提升性能,目前的路徑已經明確,第一個是Layer1層面的,也就是其他公鏈來分擔以太坊的數據壓力。
2021年的主要趨勢之一是出現很多Layer 1的使用增加,該領域目前由 Solana、Avalanche、Terra 和 Binance Smart Chain 主導,每個鏈都擁有不斷增長的生態系統,價值已超過100 億美元。
第二種是Layer2,基於以太坊主網,但將結算轉移至第二層網路,從而提升效率。這也是以太坊正在努力的方向,Layer2通常稱為 rollups,因為它們在將更新的交易數據發送回以太坊之前,將交易「匯總」或捆綁在一起並在新環境中執行它們。
而區塊鏈最關鍵的數據驗證環節,Layer2目前有兩種技術方案,一種名為「Optimistic rollups」,一種名為「ZK Rollups」。這兩種技術路線都有團隊正在開發相應的網路,並有生態支持,如選擇「Optimistic rollups」的Arbitrum,選擇「ZK Rollups」的dYdX。
而介於Layer1與Layer2之間,還有一種方案名為「側鏈」,它部分兼容以太坊主網,但又不屬於Layer2,它們專門用於處理以太坊的過剩容量,而不是與整個以太坊競爭,並以互補的方式託管以太坊應用程序。
而從目前用戶最活躍的DeFi說起,根據DeFi Lama的數據統計,以太坊上DeFi的鎖倉量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BSC、Solana、Avalanche等其它公鏈也吸引了近490億美元的資金,成為了一個非常活躍的金融場景。
雖然很多公鏈的數據頗具規模,但不同的鏈間如同數據孤島,不同鏈上的資產無法自由交換,此外,很多新興公鏈發展並不如以太坊,缺失很多基礎設施,比如穩定幣、NFT 游戲 等等。
因此,需要將其它鏈上的資產通過跨鏈引入自身的公鏈,在當前常用的跨鏈方式中,除了中心化機構如交易所錢包中跨鏈提幣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去中心化跨鏈資產橋。
對於跨鏈橋而言,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達成共識,這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投資者託管資產的安全性,就目前來說,中心化交易所的跨鏈橋對用戶而言是最方便使用的一種跨鏈橋,不過中心化交易所跨鏈橋存在著單點故障的問題,另外現在的跨鏈橋還在逐漸向非託管化的方向去發展,為的就是進一步的保障用戶的資產安全。
DAO全稱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即「去中心化自治組織」,這是一種試圖擺脫傳統科層制的管理模式,以區塊鏈技術來完成自主運行的組織形式。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 能夠利用基於區塊鏈的治理實現個人的全球協調。DAO 可以用於許多目的,包括管理區塊鏈項目的運營和資本 (MakerDAO)、管理投資資本 (The LAO)、管理 游戲 資產的使用 (YGG DAO)、協調文化團體 (Friends With Benefits) 或協調購買資產(Constitution DAO)。
deep網站收錄的DAO數量已經達到187個,管理總資產超過120億美元,涵蓋成員超過160萬。雖然在區塊鏈領域,這並不是一個龐大的數據。但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的機構都開始注意到這個新名詞。
加密貨幣市值在2021年正式突破2萬億美元,目前來到2.5萬億美元的規模,較年初上漲 175%。而伴隨著市值的爆炸式增長,加密領域的融資也飛速上揚。據統計,2021 年加密行業公開披露的一級市場融資數1529筆,總額約為326 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誇張的814.2%。
但加密領域的股權融資與其他領域有所不同,在「VIE」架構下傳統VC最主要的資金退出通道是企業登陸二級市場進行IPO。但區塊鏈領域自帶新型融資方式ICO(國內禁止),這種去中心化的融資方式的關鍵不同在於用戶在更早期就可以參與社區的成長,而在傳統的風投模式下,只有登陸二級市場後,普通投資者才有機會去分享企業成長紅利。
而在加密領域,首先「公司」的概念被弱化了,由於「Web3」和「DAO」的存在,社區與組織才是更多被提及的存在,用戶天然對中心化平台有一種不信任感。
近兩周加密社區最火熱的項目名為「OpenDao」,是一個模仿頭部NFT交易平台「OpenSea」的項目,而該項目能夠火熱的原因源自於加密玩家對於「OpenSea」的不滿,「OpenSea」近期傳出消息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並准備IPO。但NFT愛好者不希望「OpenSea」成為和當前的互聯網巨頭一樣的壟斷平台,所以「OpenDao」打出了去中心化的理念,並給所有「OpenSea」用戶發放空投。
且在2021年末,加密社區關於「Web3」產生了爭論,包括特斯拉董事長埃隆·馬斯克和推特前執行官傑克·多西在爭論時將矛盾指向了加密金融里的風投機構,認為VC們攫取了過多利益。
而在2021年也出現了一種以「DAO」形式出現的投資機構,這種組織里包含了社區中極具影響力又深耕技術領域的投資人,他們所孵化的項目表現甚至超過了部分傳統VC的成績。
D. THINKEY有些怎樣的價值觀
THINKEY是通過區塊鏈,鏈接世界,協同世界,和更多心懷夢粗禪想的野簡人一起做有價值、有意義、有創新、有創造的事情!THINKEY區塊鏈新世界的核心引擎,用區塊鏈來改變世界,改變未來,讓每一個懷揣夢想的人都參與進來做一個區塊鏈的佈道者,創建一頌凳褲個偉大的事業。
E. 區塊鏈中「不可能三角」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區塊鏈的應用與發展中,不僅面臨「不可能三角」悖論的技術制約,也存在國家主權被侵蝕的風險。從理論上說,區塊鏈是運用一套基於共識的數學演算法,在機器之間建立信任網路,從而通過技術背書而非中心化信用機構建立信用,不需要人為執行規則,而是通過預先定義好的技術規則加以控制,是一種完全的去中心。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區塊鏈中的「不可能三角」悖論
在區塊鏈的應用和發展中,影響和侵蝕國家主權的另一個因素是單一技術之治可能帶來的無政府主義和自由化傾向。區塊鏈從根本上顛覆了現有的法治監管體系,單一純粹地由預先定義好的技術規則來實現「自治」,可能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由於缺乏與之相配套的法律規制,也容易導致國家主權、公共利益、各類組織及個人權益受到侵害。區塊鏈的應用不僅要解決技術問題,更需要研究和解決網路空間與現實社會的連接與融合問題。
F. 區塊鏈需要關注的核心邏輯問題
區塊鏈需要關注的核心邏輯問題
區塊鏈是去中心、去中介、點對點的交易處理體系,是全網驗證、全網記錄、不可逆轉、難以篡改、可以溯源、公開透明的分布式帳戶體系,這是到目前區塊鏈定義兩個主要的內容。但是如果按照去中心、去中介、點對點交易這個標准去卡,很多人所說的運用了區塊鏈,那基本上都不是。因為現在幾乎沒有真正去中心的區塊鏈應用。很多人說區塊鏈將是信任的機器,是價值的互聯網,區塊鏈將再造生產關系、經濟組織、運行模式,將顛覆法定貨幣體系,顛覆復式記賬法,甚至將出現人人可發幣、人人自金融、人人自組織的全新的社會。是不是這樣?
今天我想給大家就在這么熱的氛圍裡面,我們怎麼看區塊鏈,怎麼抓住它的核心邏輯,避免出現顛覆式的重大錯誤做一點交流。
這里主要是基於比特幣區塊鏈來看。
第一個就是比特幣這一類的加密數字貨幣能不能成為真正的貨幣,這一類的數字貨幣能不能顛覆法定貨幣體系。
我們知道貨幣在人類社會存續了幾千年,不斷地演進,從最初的實物貨幣到規制化的金屬貨幣,再到金屬本位下的紙幣,再到去金屬本位的信用貨幣。不斷地演進到今天它的邏輯和規律是什麼,這是正需要我們去准確把握的。
貨幣在演化過程裡面,特別是出來紙幣以後,人們逐步發現貨幣的功能越來越多,貨幣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是它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是價值尺度。
要發揮價值尺度的功能,最基本的要求是幣值一定要相對穩定。要做到幣值相對穩定,理論上必須是一個國家的貨幣總量要與這個國家主權范圍內法律可以保護的能夠貨幣化的財富規模相對應。也就是說貨幣總量和財富規模要對應。
怎麼對應呢?不可能一個個完全對應,所以就出來一個中介目標的概念。有一個全社會消費物價總指數的概念,所謂CPI的概念。當一個國家的CPI變動,即通貨膨脹率的波動,在我們目標范圍內,在可控的水平之內,我們就認為物價或幣值是相對穩定的。
這里邊我們講的是相對穩定,因為一個國家越大,物價越不可能絕對穩定,同時又要將波動控制在一定范圍裡面不能失控。當你通貨膨脹率的水平控制在一定上升范圍裡面,意味著貨幣在一定程度上是貶值的。貨幣的貶值有什麼好處呢?它可以抑制存款、鼓勵投資和消費,從而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促進經濟的發展。正因為貨幣總量可以人為調控,而且有一個調控空間,貨幣政策才出來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一樣,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兩大政策之一。但是有一個前提,貨幣的貶值或者通貨膨脹不能失控,一旦失控,底層人民活不下去,社會就會發生劇烈的動盪,政府或朝代就會更替。歷史上這種例子很多。
今天在貨幣政策上也面臨著很多誘惑,誘惑人們超發貨幣。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使一些人開始說你們這個貨幣體系不對,人為能控制,就會有腐敗、不公平,我們能不能用技術的手段形成一些人不能幹預的貨幣體系?這也就催生了比特幣這一類的加密數字貨幣。
但是我們要知道,貨幣發展的規律是貨幣要逐步從財富裡面脫離出來的,成為一個財富的對應物,這樣我們才能用貨幣總量完全跟財富對應,同時也跟著有一定的調控餘地。因此像黃金這樣實物屬性強,受到它的儲量和挖掘加工約束很大的東西要脫離貨幣,成為貨幣的對應物,當然可能有很大的儲值的功能。這樣就使貨幣發展到今天,成為人們所說的信用貨幣或者國家信用擔保的貨幣。我自己覺得這個叫法不一定準確,因為很多國家政府的債務越來越大,是永遠也還不了的,所以說是信用貨幣有點牽強。嚴格地講今天的貨幣就是法定貨幣或者主權貨幣。是說一個國家的貨幣總量一定要跟這個國家主權范圍內法律可以保護的財富規模相對應。也正因為這樣大家會發現今天我們再回去用實物貨幣,用黃金做貨幣已經不可以了。同時我們再回去說民間發貨幣,貨幣的非國家化同樣不可以。今天很多加密數字貨幣擁躉者都舉一個聖典,說哈約克先生就說貨幣應該非國家化。但哈約克的想法到今天還沒有落地,就是違反了貨幣發展的軌跡和邏輯。
我們來看看比特幣。比特幣運用了非常復雜的技術和嚴密的數學運算,但是在貨幣這個體繫上是高度模仿黃金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是總量一定,而且每四年減一半,因為黃金儲量是一定的,越容易挖的先挖出來,越往後越不容易挖,所以新增的產量理論上是越來越低的,總有一天會挖完。比特幣也是一樣,總量2100萬個,每十分鍾所含的含量系統設定好了,每四年自動減一半一次,到2140年基本上全部結束。
大家可能看到了現在的信用貨幣存在一些問題,但你再想回過去比照黃金設計出一種新的貨幣體系,本身就違反了貨幣的發展邏輯會規律,從這個角度來講它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貨幣。這些東西只能是一種網路虛擬資產,或者是在一個商圈裡面運用的代幣、商圈幣。它不一定完全沒有價值,難道說黃金脫離了貨幣就沒有價值了嗎?依然有價值,只要你有真正應用的場景。
大家會看到像比特幣這樣的東西,只要在大家認可的比特幣圈裡面,它也是有一定流通使用的基礎。就像現在中國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不代表沒有單位的飯菜票,商場的購物券一樣。
一旦確定了屬於商圈幣,就要嚴格控制在商圈裡面的使用,不能出商圈使用,否則就在挑戰法定貨幣的應用,如果沖擊法定貨幣了,就一定會受到國家的監管。只要你做大了,對法定貨幣體系構成了威脅,它一定會來監管你。今天你會看到這個趨勢已經出現了,各國逐步開始強化對加密貨幣的監管。這是我們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大家知道比特幣盡管模仿黃金,但是它的設計比黃金要嚴格得多,因為它每十分鍾產幣多少都告訴你了,人為是調不了的。然而,嚴格限定每十分鍾的產量,就會使貨幣的供應量和經濟的發展,財富的變化產生嚴重的分離,然後貨幣的幣值根本難以控制。如果真的像比特幣2017年初一千美金到11月份將近兩萬美金,有人說未來可能十萬美金,二十萬美金一個比特幣的話,以它作為貨幣,大家想想整個幣值的波動會多大。因為你上漲得快,可能貶得也會很大。更重要的是,比特幣一開始沒有引起大家重視,很多學生在宿舍里玩,因為不值錢,所以前期挖出來的比特幣密鑰都丟了,成為死亡幣,而且這個是激不活的。今天大概1700萬的比特幣挖出來,其中有三百七八十萬是死亡幣,那本來2100萬個就很有限,再去掉三百七八十萬個幣的話,這個幣的供應量就更有限了。更何況如果它真有上升空間的話,馬上就會有很多人不是做幣的支付,而是將其作為儲藏物、收藏品,那供應量就更有限了。所以從這些角度來講,真正搞貨幣的人就會發現,它其實很難發揮貨幣的作用,它更像是一個貨幣的對應物,像黃金一樣作為儲值物是可以的。
第二,我們來看看像比特幣區塊鏈能不能顛覆世界,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比特幣非常強調去中心、去中介、點對點。但是怎麼實現去中心呢?一定需要社會上的計算機加盟共同運行,共同維護規則。因為如果系統運行的主機是某一家的主機,你要更改系統的規則是非常容易的,你怎麼能講是去中心呢?所以比特幣一定是要社會上的計算機共同參與運行。要大家參與的話,第一個前提是系統要開源,自動下載馬上能運行,不需要做大量測試才能聯網運行,否則根本就應付不了社會化、全球化的加盟體系。
第二規則要內置到系統裡面,所謂的編碼即規則。大家在運行這個系統的同時就是維護這個規則,未來未經過加盟的節點一半以上的同意,你即使一開始維護這個編碼的人員也無權更改系統的規則。但是要做到這一條談何容易啊,它需要共識、需要激勵。最後的結果就是越追求去中心,去中介,就形成了一種完全封閉的網路體系。你今天看到,比特幣上面能運行什麼東西呢?只有一個東西,就是比特幣。而比特幣是哪來的呢?是鏈生資產,是挖礦出來的,跟現實世界沒有任何的關系。正因為這樣,它才能做到從一開始產幣到幣任何的變動,每一個帳戶都是全網監控的,是很難篡改的,是可以溯源的。正因為每個帳戶可以保真,所以我們才可以做到根本不知道帳戶後面的人是誰,只要保證這個帳戶是真是的就可以做交易。
結果有人在這個基礎上演繹出來說,用了區塊鏈就可以不用知道對方是誰就可以做交易,真的是這樣的嗎?
比特幣去中心、點對點的交易是有嚴格的前提的。從一開始就必須在一個封閉的網路體系裡面,交易的資產只能是鏈生資產,不可能把現實的財富送上去。當不能把現實的財富送上去運行,這怎麼能解決現實的問題呢?所以比特幣今天依然需要兌換成法定貨幣才能實現它的價值。如果不能兌換成法定貨幣,其價值會大打折扣。更多比特幣解讀:www.yangfenzi.com/tag/bitebi
問題是比特幣這個區塊鏈本身沒有交換的功能,只有挖礦、產幣和內部的點對點的轉移。沒有兌換的功能,要兌換必須要出比特幣的圈到外掛的交易體系。所以大家會看到今天出了很多數字貨幣的交易所,交易所出了問題不代表比特幣體系出了問題。比特幣的體繫到了今天為止依然是安全的,前提是它是個完全封閉的,不受外面影響的體系。
還有一個,比特幣產幣的規則每十分鍾多少個幣,它忘了貨幣金融是連在一體的,金融是需要有貸款生息或者投資分紅的。大家看看比特幣生息產幣的規則有沒有貸款生息和投資分紅額外幣的產量呢?沒有,必須出來換成法定貨幣以後,只有通過法定貨幣才能實現貸款和投資的需求。如果嚴格用比特幣的區塊鏈,金融的功能會大受影響,這是我們需要看到的。
正因為這樣,我們比特幣區塊鏈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大家想像的非常好,它是一個全新的東西,但是它是完全封閉的體系,實際上解決不了我們現實問題。
因此,以太坊設計人說這樣不行,這樣就成為網路游戲了,在這個東西裡面要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以太坊加了一個智能合約,在上面可以做一些私活。但是一加智能合約以後就打破了傳統的封閉,今天以太坊的安全性就比比特幣要弱一點了。
同時,比特幣、以太幣堅持全網驗證、全網記錄,量一大以後全網的存儲占的空間非常大,效率非常差,消耗的資源越來越大。今天又有人探索能不能進一步提升,比如,一定要全網驗證,全網記錄嗎?現有的銀行不也就兩地三中心,不是也沒有出現大問題?我們能不能在這裡面選若乾的核心節點,比如21個節點,31個節點就可以?EOS或者類似的東西所謂的區塊鏈3.0,基本上是採用縮小節點,不再全網同時記錄、同時存儲了。
這又出來一個問題:這些核心節點誰來選呢?如果是由你某一方指定核心節點,那不就沒有去中心了嗎?所以大家又在探討我們能不能編一個系統,在選節點的時候就是去中心的。現在都還在不斷地探討,甚至進一步說挖礦需要巨大的能量消耗,一定要挖礦嗎?類似這些方面,今天區塊鏈都還在不斷地在探索。
那麼,講到這里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區塊鏈目前還處在它的研發初期,我們可能認為它很有發展的空間,但是不要輕易地說它能顛覆這個,顛覆那個,目前可以看到真正的應用非常地有限,還需要做大量的探索。
正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從去年以來一直呼籲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數字幣、區塊鏈。從目前的發展階段和應用場景來看,區塊鏈研發會有兩大分支:一個分支是繼續聚焦於底層技術的發展,就是公鏈的研發,不斷地去改進。但是一定要知道底層技術、公有鏈的研發需要大量長期的研發,這是很難的。我們希望有人繼續沿著這條路扎扎實實地去研發、去突破。
另一個分支是應用。這個應用就不要想著像比特幣一樣的區塊鏈,聚焦在挖礦造幣上面去,我一直在呼籲大家要跳出比特幣挖礦造幣區塊鏈的範式來找應用。找什麼應用呢?那就不要再去追求去中心、去中介,追求的是信息的分布式處理,連續的加密,可以溯源,不可以篡改等,優先做這些方面解決實際問題。從這個方面大家看到有是很多應用場景的,因為這個社會在加快向信息社會邁進。
首先可以找跟我們的財產或者債權債務交互頻繁沒有那麼密切關系的其他東西。大家會看到,現在像BAT他們都在做網路游戲,不管是養貓還是養寵物,是網路應用,不涉及現實的財物和法律法規。第二是做公益性事業,像捐款,是錢物單向出去不需要再回來,沒有買賣關系,沒有借貸關系,但是人們關心這個東西是不是按照我的意願去了,所以可以溯源、可以追蹤。
再進一步,我們現在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政務裡面有大量的單證、合約、影像等等東西,我們能不能幫他推到鏈上,上網運行,保證這個東西是真的,合法的,不可逆轉的,隨時可以查的。這都是可以的。再進一步可能才是未來向著所謂計算機聯網,信息聯網和價值聯網,也就是實物聯網相融合的方向發展。所謂的真正的要解決我們現實問題,那可能還要有一段過程。
這是我想跟大家做的交流。區塊鏈是多種技術的集成,比特幣是第一個應用,也是到目前為止非常完整的一個封閉式的體系,它很安全,但是解決不了現實問題。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目前比特幣區塊鏈或者類似的區塊鏈都存在著「去中心、高效率和安全性」三者不可兼得的三角關系,所以要實事求是,注重解決現實問題,注重應用的使用,要跳出比特幣區塊鏈的範式。這是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個基本觀點,供大家參考。
G. Thinkey是什麼
Thinkey為世界構建一個區塊鏈核心引擎,該引擎具有無限可擴展性,真正的去中心化且安全安全可信,能夠支撐海量應用和用戶的使用,並提供便捷友好、高效安全的開發部署環境,讓萬事萬物都能夠輕松上鏈,打造鏈接一切、協同世界的分布式商業新生態,用信用驅動世界。
H. 區塊鏈與經濟學的「不可能三角」
接上一篇文末提到的經濟學中的不可能三角,這里有一篇通俗的漫畫解讀,在此分享給大家:
圖說蒙代爾不可能三角
在這里再簡單解釋下這個不可能三角:
不可能三角是指一個經濟體的 貨幣自主權 、 匯率穩定 和 資本自由流動 之間,必須舍棄一個,三者不能兼得。
那麼舉例來說,中國就是為了實現獨立的貨幣政策+固定匯率,而放棄資本自由流動實施資本管制的典型;香港則是為實施固定匯率+資本自由流動,而放棄了獨立的貨幣政策;美國則為了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資本自由流動而放棄固定匯率。
匯率與811匯改
首先說 匯率穩定 ,匯率穩定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在2015年8月11日中國實施的匯率改革(811匯改)之前,人民幣匯率採取盯住單一美元制度,811匯改之後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礎穩定。但參考一籃子不等於盯住它,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在匯改之後,政府期望做的事情是什麼呢?大家從這個三角形狀可以看出,就是想做到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自由流動。那麼 貨幣政策獨立和資本自由流動指的是啥?貨幣政策獨立性是 指經濟體內央行是可制定貨幣政策,自主決定是要發放還是收回貨幣,調控流動性。對於中國這樣的超級經濟體來說,貨幣政策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資本自由流動是指 國外資金可隨便進來投資或者撤資。那麼,隨著我國現階段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以及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資本市場的放開不可避免。最近,我們看到資本管制有所放鬆,比如最近出來開放外國人賬戶進入A股市場,以及此前宣布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到51%,我們看到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加大,但這一方面是引進來,但是對於國內資本走出去的政策,目前我們看到政府層面還是相對保守,尤其去年以來紛紛叫停國內資本集團大舉收並購海外項目,如某萬某航等。所以,目前來說,政府對國內資本管控的力度仍然嚴苛。當然,除了大型國有企業出海進行的投資,絲路基金、亞投行等大型政府基金和銀行的資金,這些資本的出海本身已經過層層審批,管控也更為嚴格。
那麼,之所以要對資本進行如何嚴格的管控,一方面是考慮到資本自由流動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另外一方面,也因為目前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手段,來對資本進行監管。前面在《區塊鏈三大特性之穿透性》中講到,區塊鏈是一種穿透性的技術,是金融監管的利器。未來金融市場與區塊鏈結合是必然趨勢,那麼對於境外資本流入和國內資本的流出,藉助區塊鏈技術,監管機構可以對資本流向和流量進行實時動態監管,將資本的流入流出匯聚成一張網,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此外,將制度設計中的規定納入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中,一旦有資金流入流出異常,可以實時觸發報警或者提前預警。當然,完全的穿透性監管是否必要,需要金融界的朋友們來給出意見。但是,利用區塊鏈技術規範金融資本的流動,可以大大減少金融資本作惡的可能,一旦作惡,則可以追根究底,對作惡者施以懲戒。
那麼,另外一方面,對於走出去的資本,監管難度可能比較大,需要考慮到國際合作和監管的問題。那麼這個時候,必要的突破國家之間的數據孤島,建立監管數據共享機製成為必要。
通過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監管體系,我們看到進一步實現資本自由流動成為可能,規范的資本市場將逐步形成,參與資本市場的各個主體之間的信任機製得以建立,將有助於打造更加公平的國際資本競爭環境。
從匯率變動來看,主要還是取決於本國經濟的好壞,當然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結合此前《區塊鏈和經濟周期》的分析,預計信用風險在區塊鏈技術的改造之下得以有效管控,一國宏觀經濟的波動率減弱,因此相應的匯率市場的波動也會變小。
那麼回到文章開頭說的」不可能三角「,藉助區塊鏈這一技術手段,預計這個經典的理論或將被進一步改寫,"不可能三角"也將成為"可能三角",由於三角形的穩定性特徵,進一步地成為"可靠三角"。
I. VS公鏈如何解決區塊鏈領域經典的「不可能三角「問題
第一,專屬游戲社區的 PoS+PoD 混合共識機制大幅提升公鏈網路的效率和一致性。
第二,社區自治,一切決策由社區成員投票決定。在混合共識機制下,PoS 氪金玩家和 PoD 技術玩家均有較高的收益率和話語權,這有效避免了中心化算力和中心化財力對整個游戲生態的影響,進而降低了分叉風險。如果有節點想針對某協議或標准提出分叉,則需要全體節點參與投票,如果投票結果的 PoD+PoS 加權值超過 50%,則系統默認高加權值的鏈為有效鏈,所有節點會在投票結果中約定的時間遷移至新鏈挖礦。
第三,由於游戲玩家對硬體設備的性能、帶寬都有要求,VS 公鏈將參與記賬的節點玩家設置為兩類:全節點與輕節點。玩家可以手動切換全節點與輕節點,一般在游戲過程中採用輕節點模式,給予游戲更多的硬體支持,而在游戲結束後及掛機期間,則啟動全節點模式。
第四,游戲內的所有交易許可權,均來自於玩家,只有玩家通過專有秘鑰授權後,游戲資產才可以流通。同時,所有交易數據均採用的現代密碼學技術 ECC(橢圓加密演算法)進行加密,保障區塊鏈信息安全。
第五,VS 作為游戲領域的垂直公鏈,首先會完成去中心化的游戲製作、虛擬資產發行和通證經濟運行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游戲引擎、開發者環境、標准 SDK 等,這降低了游戲開發者從各個環境進入區塊鏈游戲開發的難度和門檻,這極大地降低了游戲開發團隊的工作量和成本,也使得 VS 公鏈的可拓展性變得極高。
J. 目前公鏈的優勢有哪些
公鏈採用分層多鏈系統架構,基於pos的隨機選舉,TB、FT、鏈內分片和多鏈並行計算等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了「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問題,完全去中心化、性能五險可擴展。Thinkey公鏈就擁有這些優勢。